第一篇:我县财政信息化工作现状及工作建议
我县财政信息化工作现状及工作建议
我县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总体目标要求,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五统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库和统一组织实施)原则的指导下,在省市领导关心支持帮助下,按照“提高认识、科学规划、领导重视、规范管理、统一建设”的指导思想组织实施,经过几年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在网络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及财政业务软件的使用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金财工程”全面实施打下了基础。
一、财政信息化工作现状
蒙城县财政局财政信息建设始于2002年初,按省财政厅及市财政局的安排,组建了局域网并联接了省财政(党政)专网。2003年5月,为推动蒙城县“金财工程”建设,以〔2003〕49文件下发成立“金财工程”领导小组。2003年9月,光纤接入Internet网。2006年申请政府域名,租用了虚拟空间正式建立蒙城财政信息网站。
2008年6月起,新一届领导班子非常重视金财工程建设工作,黄欣局长亲自担任局金财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分管信息中心工作。2008年12月,成立财政信息中心。2009年7月,县编办正式批复设立财政信息中心,中心配备了3名工作人员,股级建制,具体负责金财工程技术服务、网络管理和信息宣传工作。
近几年来,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划和部署,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坚持以服务财政管理和改革为宗旨,扎实推进金财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应用和业务改革支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信息网络上下贯通。
随着财政信息化工作的进展,2001年建立的信息中心机房已不能满足财政改革发展需要。2008年,投入114万元建设信息中心三层楼房。2009年6月,按《安徽省财政机房建设指导意见》和《安徽省市县财政机房技术规范》等文件要求的金财工程机房通过厅信息中心验收并投入使用。
为加强财政信息化进程,通过招标与亳州市移动公司签订机房搬迁协议,总预算投入6万元重建了我局内部局域网,所有股室都有多个网络接口,实现内外网物理隔离,并可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目前财政局内部局域网共有电脑台数100台,有服务器11台,交换机6台。服务器使用Windows2000server等操作系统、ORACLE和SQL等数据库,客户端大部分使用WindowsXP操作系统。已建成了办公局域网,与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的财政广域网联通并建立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各乡(镇)财政所通过VPN等方式可以接入局域网。与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实现了网络连接。为适应财政改革需要,通过城域网和VPN拨号实现了与其他政府部门、预算单位的网络连接。
(二)推广多种业务软件,基本满足了财政改革的需要。
围绕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针对财政改革的急需,应用了多种业务软件,充分地发挥了信息技术支撑作用。几年来,我县在部门预算编制系统、财政供养人员数据库和预算编制基础信息库的支撑下,深化了部门预算改革和人员经费的定员定额管理,实现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增强了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性,08年使用了E财部门预算编制软件。09年推广国库集中支付软件与网上支付系统,2010年将县、乡两级政府部门和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还计划将本级政府性基金和非部门预算支出也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在加强财政性资金监管的同时,有效减少了财政支出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资金层层拨付方式导致滞留与挪用的可能性。09年,通过推广非税收入征管信息系
统,规范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有效遏制了乱收乱罚和截留挪用。县本级应用新中大工资统发系统,将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到个人工资账户,有效地防范了“吃空饷”和拖欠挪用工资现象。
2001年我县应用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实现了“预算统编、会计统配、国库统付、采购统办”的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目标。2003年实行乡财县管改革,对乡镇财政支出实行网络化的“报账制”管理,使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向乡镇延伸,在巩固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县、乡财政信息联网建设。我县应用乡镇债务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对乡镇政府债务的监管,切实把债务风险控制在乡镇财政可承受的范围。积极适应取消农业税和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的要求,将原先用于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全面改造成向农民发放补贴的“一卡通”系统,为规范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业务,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我县还使用四方至诚网络版总会计软件进行预算核算管理。
(三)转变了思想观念,信息化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
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应用面的逐步扩大,在促进财政管理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大大提高财政业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同志感受到了信息化给日常工作带来的快捷方便,认识到信息化使我们对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全面,对资金的监管越来越强化,对宏观经济的分析越来越科学,对财政管理与改革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了我们加快金财工程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通过近年来添置更新录相机、照相机、投影仪、复印机、高速扫描仪等办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加上原有的设备,局机关及所属单位达到了人手一台电脑,乡镇财政所平均每所也在四台以上,基本上满足了工作需要。在部门预算编制、会计集中核算、会计管理、政府采购、乡镇债务管理、耕地占用税、契税征收、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等业务系统软件的应用上运行良好,并在应用中不断得到升级和完善,为实现我县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信息中心成立后,先后制订了《蒙城县财政局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和数据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蒙城县财政局上国际互联网暂行规定》、《蒙城县财政局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蒙城县财政局电子信息类固定资产管理及维护制度》、《蒙城县财政局财政信息中心工作职责》、《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制度,在网络管理人员职责、机房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维护、计算机使用管理、网络使用与管理、计算机系统安全、信息宣传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四)强化培训,全面提高财政干部信息化工作能力。
2009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县财政系统“能力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财政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处理电子政务的能力,加快我县财政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步伐,制订了《蒙城县财政局2009年计算机培训计划》,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MSOffice考试。
在近几年的春训会上进行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网络知识和Office应用及财政改革政策知识培训。在财政信息网站开通“充电课堂”栏目,方便学习。
为全面提高微机应用水平,08年以来,我局安排20人次参加了省组织的业务软件培训学习;举办四期部门预算软件应用培训班,专门聘请北京太极华青公司工程师授课,培训财政人员和各单位财务经办员近200人;09年9月对46人进行为期两天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软件操作培训;农村局多次召开两税征管员和补贴资金信息员会议,对两税征管和补贴资金软件应用进行培训;企财股也对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信息操作员进行培训。
利用“每周一课”的学习形式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利用“每周一课”的培训学习、每季一次的全体人员培训学习和春训会等机会,对网络信息传递、文档信息处理等网络应用
知识进行演示培训。通过培训,全体财政干部的微机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宣传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五)多措并举加大财政信息宣传工作力度
蒙城财政信息网站的建设充分体现了“提高工作效率;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更好的为民服务,扩展其对外宣传、政务公开、咨询服务、网上办事等主要功能。
蒙城县财政信息网站的建设,是完善政务公开、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财政部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密切财政部门和群众联系、加强信息交流沟通的全新探索,也是拓宽财税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的又一途径。财政信息网站,是为社会各界设置的一个更快捷、更准确的了解财政政策和财政机关工作以及财政改革动态的信息窗口。在这里可以知道我局的基本职能和机构设置;可以及时了解国家、省、市和我县的财税法律法规和规章;可以知道怎样办理财政业务手续和其他财政行政审批事项;可以及时解答群众对财政政策的疑问及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监督意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近几年的运行,最明显的特点是效率提高了,资源共享了,政务公开了,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了。
2006年,《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地方财政部门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财预〔2006〕7号)对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形式等进一步明确。基于此,2006年我局申请政府域名,租用了虚拟空间正式上线。现在网站已被多家搜索引擎收录,省财政厅网站也有蒙城财政信息网的链接。
2008年7月,新一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结合金财工程建设,在成立信息中心,安排专人进行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对财政信息网改版,对网站栏目的内容重新布局更新。改版后的财政信息网内容不断充实,信息量越来越大,为工作和社会提供服务功能越来越强。
作为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以财政信息网站为依托,在扩展信息源的基础上,密切结合财政业务需求,为财政工作提供分类科学、精练实用、准确可靠、丰富多彩的动态经济信息。同时,通过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在“活”信息和“深”层次的财政信息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挖掘、研究经济热点、难点问题,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使信息网站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财政工作的参谋和助手,社会、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神经中枢。同时,利用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对内加强交流指导,对外树立财政形象、宣传财政政策,把网站建设成为财政系统的“互联网”,成为财政部门开展工作、沟通社会的重要窗口。
信息中心坚持每日更新,及时更新,多种途径上报信息。蒙城财政信息网从08年7月改版以来,已更新文章2000多篇。网站访来源遍及全国各地,访问量达到几十万次。
二、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回顾这些年的“金财工程”建设,我县财政信息化工作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经过不断尝试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网络建设在我省县级财政系统中处于领先位置,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是认为“金财工程”的内容只是技术部门的事情,信息技术在财政领域的应用范围不够宽,而“金财工程”重在“应用”。二是有些人认为党政网内页面单调,栏目、资源较少,与业务没有大关系,很少运用;三是有些人总是习惯起草文件和印发文件还是到打字店去,很少自己操作并运用单位机器设备;四是有少部分人上班上网下载、多线程下载电影、玩电子游戏等,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特别是用BT、电驴等下载软件,严重抢占用带宽资源,随意下载致毒现象时有发生。
(二)技术后劲不足影响工作运转
由于我县信息化建设起步晚,财政信息化专业队伍力量不够,虽然成立了信息机构,但网络管理员技术仍不够专业,财政业务不够精通,技术后劲不足,综合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财政改革的顺利进行。从事财政工作的同志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懂业务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通业务,不利于工作的协调和沟通,还难以适应加快“金财工程”建设的需要,缺乏必要专业培训辅导。网络管理员技术不够专业,影响业务开展。目前我局有2名网络管理员,原来并不从事专业的网络维护工作,他们通过自学或短期培训,技术不够专业,处理问题不是得心应手,影响业务开展。
财政系统网络复杂而庞大,财政网络需要承担的任务很多:运行各种财政业务软件、运行web网站、运行办公自动化系统、纵横向联网、保障视频会议系统畅通等,财政网络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攻击。另外,由于目前我县财政干部队伍计算机普及以及熟练程度的限制,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人为因素的无意损坏,这也对财政网络安全造成了威胁。
(三)OA系统不完善影响业务开展
OA办公系统是省财政厅和爱普公司开发的,从2002年安装至今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正常使用。09年网络改造前没有充分发挥党政网作用。省-市-县三级财政局域网尚不完善,网络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县乡广域网建设尚未完成,城域网覆盖范围还不能满足业务需求。与省、市联系的方式除预算、国库业务使用FTP外,也未能使用财政广域网电子邮件系统和省、市财政自助式办公系统。
(四)建设缺乏统一科学规划
部分领导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各个业务自行其事,致使重复建设购置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业务应用推进较慢。财政核心业务系统有待全面推开,且应用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困难,目前仅推行了财政补贴资金发放、部门预算、工资统发、非税信息化征管系统、会计核算、财政供养人员、国库集中支付等部分应用系统,信息数据未全面共享。股室单位缺乏沟通,信息中心也未能全面掌握各部门单位使用信息化软件情况。
(五)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虽然制订了《蒙城县财政局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和数据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蒙城县财政局上国际互联网暂行规定》、《蒙城县财政局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蒙城县财政局电子信息类固定资产管理及维护制度》、《蒙城县财政局财政信息中心工作职责》、《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等制度,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执行,没有步入规范化的轨道。有些股室擅自重装系统,随意让外界公司、个人维护安装软硬件,乱占IP地址,造成数据丢失,局域网不能联通,其他人不能正常工作,给网络管理和维护带来不利。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也制约了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特别是尽快改变乡镇信息化工作进展滞后的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事关财政工作全局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信息化工作建议
加快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理财能力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强化财政监督、促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是大势所趋,是对传统财政管理方式的挑战和更新,也是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我县财政“金财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单位都要充分认识到财政信息建设的重要性,要以“金财工程”为契机,将财政信息化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金财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性很强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体财政系统同志的共同努力,需要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具体体现在:一是从2010年前,办公室不再进行人工收发文件,所以每个股室都要每天经常打开财政局OA系统,及时查收业务文件,按时完成业务工作;二是一般不再沿用有纸文印,各股要发文一律启用OA系统运作;三是各股室要认真学习信息中心下发的材料,多上线操作OA系统和FTP传输系统;四是各股室要积极配合信息中心开展工作,积极参加信息业务培训,提高财政管理信息水平电子政务操作技能;五是严格上网行为,加强制度管理,建议全面清理卸载财政系统计算机中游戏软件。
(二)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人,没有专业素质的信息化队伍作保证,搞“金财工程”建设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全县财政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利用当前正在进行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抓紧时间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另外还要制定切实可靠的教育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专业人员,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通过实施财政电子政务,不断提高财政为社会服务的水平,全面提升财政公众形象,也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重点就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数据库开发应用、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等知识进行专题培训,提高网管员的维护水平和业务技能,使其成为全县财政系统技术工作的中坚力量。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全员技术应用培训和考核,全面提干部职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以适应财政工作信息化发展需要。
加强安全防范,维护系统正常运行。各单位必须建立网络安全和数据备份体系,重点加强对财政数据安全的管理,配套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备份设备,以确保财政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核查性;建议专机上互联网,真正内外网完全隔开;全员都要增强安全意识,经常升级杀毒软件,预防病毒传播;进行统一安装杀毒软件,统一升级杀毒软件,严禁擅自卸装杀毒软件,统一的时间、统一的步伐进行杀毒,增强系统免疫力。电脑中毒太深的,重装操作系统,确保局域网系统杀毒干净,保证正常的系统运行。
(三)抓好网络基础建设。
计算机网络硬件、局域网和广域网是各级“金财工程”的重要基础设施。硬件是系统运行的平台,硬件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网络应用的成功与否,应统筹规划,重视硬件设备的性能、型号要求,严格按照“金财工程”要求购买硬件设备,既考虑满足近期工作需要,又着眼了设备的长期使用。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增强机房系统的稳定的运行,要持续完善和改进在用系统,定期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登记备案,做好安全和卫生方面工作,确保各在用系统稳定运行。加强与供电、消防、气象等单位的联系,预防供电、气象、灾害对机房和信息设备的危害。
(四)加快人员队伍的建设。
“金财工程”建设必须要与财政业务需求和使用水平相适应,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要有相对稳定的技术力量作保障。“金财工程”建设是一项技术性、操作性、业务性和知识性都很强的事业。要走技术和业务相结合的路子,要注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财政业务培训次数和质量,对前沿的信息技术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从而造就一支既懂计算机技术、又熟悉财政业务,而且有奉献精神的信息化队伍。
注重业务和技术相结合。财政业务人员要主动参与和配合好“金财工程”的建设的工作。技术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在推广应用系统中主动倾听业务人员的意见,不断加强同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努力提高软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只有两方面紧密结合,以保证“金财工程”软件更好的为财政主体业务服务。
(五)丰富应用软件,服务财政工作。
应用软件开发购置必须要服务于财政工作主体业务,特别是财政核心业务中的应用。因此,注意丰富应用软件和突出软件的实用性是网络应用于财政主体工作的关键。在“金财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量体裁衣,定身制做”的原则,要结合我县具体情况,着眼于解决财政工作中的问题,时刻清醒的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必须和财政业务结合起来,调整好具体财政业务与软件流程之间的关系,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六)蒙城财政信息网在提供会计考试成绩查询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财政信息网为全县部门预算数据查询,会计核算(集中支付)数据查询,个人工资数据查询,财政涉农补贴资金查询。通过努力,把我们的网站建设成一个“多功能插座”。最终实现通过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领导查询分析系统、人事系统、档案系统以及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内容,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和决策水平,建立为公共财政服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县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将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以应用支撑大平台建设为着力点,以整合应用、资源共享为出发点,以服务财政改革发展大局为落脚点,坚持业务先行、技术跟进,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加快步伐、提升水平,加强应用、讲求实效,实现财政改革与金财工程建设的协调推进。以一个应用支撑平台(即数据库)为基础,以财政信息网、外网、政务内网为载体,以实施和完善四个应用系统(即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为内容,以五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运用和统一组织实施)为指导,实现财政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基本建成业务标准统一、操作功能完善、网络安全可靠、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辐射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公开透明、服务便捷、安全可靠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和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重大决策服务。建成支撑财政业务运转的本级局域网、连接省级、市级、乡镇的财政广域网、连接同级预算单位、国库、银行、税收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城域网;部门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工资统发、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征缴、行政管理信息化等核心应用系统投入运行,基本建立起基于应用支撑平台、部门预算管理和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收付管理的运行模式;金财网络安全(一期)建设完成,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建立起一支技术精湛、业务精通、能打硬仗的技术队伍。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总体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第二篇:我县财政信息化工作现状及工作建议
我县财政信息化工作现状及工作建议
我县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总体目标要求,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五统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库和统一组织实施)原则的指导下,在省市领导关心支持帮助下,按照“提高认识、科学规划、领导重视、规范管理、统一建设”的指导思想组织实施,经过几年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在网络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及财政业务软件的使用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金财工程”全面实施打下了基础。
一、财政信息化工作现状
蒙城县财政局财政信息建设始于2002年初,按省财政厅及市财政局的安排,组建了局域网并联接了省财政(党政)专网。2003年5月,为推动蒙城县“金财工程”建设,以〔2003〕49文件下发成立“金财工程”领导小组。2003年9月,光纤接入Internet网。2006年申请政府域名,租用了虚拟空间正式建立蒙城财政信息网站。
2008年6月起,新一届领导班子非常重视金财工程建设工作,黄欣局长亲自担任局金财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分管信息中心工作。2008年12月,成立财政信息中心。2009年7月,县编办正式批复设立财政信息中心,中心配备了3名工作人员,股级建制,具体负责金财工程技术服务、网络管理和信息宣传工作。
近几年来,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划和部署,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坚持以服务财政管理和改革为宗旨,扎实推进金财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应用和业务改革支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信息网络上下贯通。
随着财政信息化工作的进展,2001年建立的信息中心机房已不能满足财政改革发展需要。2008年,投入114万元建设信息中心三层楼房。2009年6月,按《安徽省财政机房建设指导意见》和《安徽省市县财政机房技术规范》等文件要求的金财工程机房通过厅信息中心验收并投入使用。
为加强财政信息化进程,通过招标与亳州市移动公司签订机房搬迁协议,总预算投入6万元重建了我局内部局域网,所有股室都有多个网络接口,实现内外网物理隔离,并可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目前财政局内部局域网共有电脑台数100台,有服务器11台,交换机6台。服务器使用Windows2000server等操作系统、ORACLE和SQL等数据库,客户端大部分使用WindowsXP操作系统。已建成了办公局域网,与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的财政广域网联通并建立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各乡(镇)财政所通过VPN等方式可以接入局域网。与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实现了网络连接。为适应财政改革需要,通过城域网和VPN拨号实现了与其他政府部门、预算单位的网络连接。
(二)推广多种业务软件,基本满足了财政改革的需要。
围绕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针对财政改革的急需,应用了多种业务软件,充分地发挥了信息技术支撑作用。几年来,我县在部门预算编制系统、财政供养人员数据库和预算编制基础信息库的支撑下,深化了部门预算改革和人员经费的定员定额管理,实现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增强了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性,08年使用了E财部门预算编制软件。09年推广国库集中支付软件与网上支付系统,2010年将县、乡两级政府部门和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还计划将本级政府性基金和非部门预算支出也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在加强财政性资金监管的同时,有效减少了财政支出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资金层层拨付方式导致滞留与挪用的可能性。09年,通过推广非税收入征管信息系统,规范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有效遏制了乱收乱罚和截留挪用。县本级应用新中大工资统发系统,将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到个人工资账户,有效地防范了“吃空饷”和拖欠挪用工资现象。
2001年我县应用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实现了“预算统编、会计统配、国库统付、采购统办”的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目标。2003年实行乡财县管改革,对乡镇财政支出实行网络化的“报账制”管理,使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向乡镇延伸,在巩固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县、乡财政信息联网建设。我县应用乡镇债务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对乡镇政府债务的监管,切实把债务风险控制在乡镇财政可承受的范围。积极适应取消农业税和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的要求,将原先用于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全面改造成向农民发放补贴的“一卡通”系统,为规范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业务,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我县还使用四方至诚网络版总会计软件进行预算核算管理。
(三)转变了思想观念,信息化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
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应用面的逐步扩大,在促进财政管理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大大提高财政业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同志感受到了信息化给日常工作带来的快捷方便,认识到信息化使我们对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全面,对资金的监管越来越强化,对宏观经济的分析越来越科学,对财政管理与改革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了我们加快金财工程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通过近年来添置更新录相机、照相机、投影仪、复印机、高速扫描仪等办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加上原有的设备,局机关及所属单位达到了人手一台电脑,乡镇财政所平均每所也在四台以上,基本上满足了工作需要。在部门预算编制、会计集中核算、会计管理、政府采购、乡镇债务管理、耕地占用税、契税征收、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等业务系统软件的应用上运行良好,并在应用中不断得到升级和完善,为实现我县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信息中心成立后,先后制订了《蒙城县财政局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和数据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蒙城县财政局上国际互联网暂行规定》、《蒙城县财政局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蒙城县财政局电子信息类固定资产管理及维护制度》、《蒙城县财政局财政信息中心工作职责》、《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制度,在网络管理人员职责、机房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维护、计算机使用管理、网络使用与管理、计算机系统安全、信息宣传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四)强化培训,全面提高财政干部信息化工作能力。
2009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县财政系统“能力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财政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处理电子政务的能力,加快我县财政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步伐,制订了《蒙城县财政局2009年计算机培训计划》,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MSOffice考试。
在近几年的春训会上进行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网络知识和Office应用及财政改革政策知识培训。在财政信息网站开通“充电课堂”栏目,方便学习。
为全面提高微机应用水平,08年以来,我局安排20人次参加了省组织的业务软件培训学习;举办四期部门预算软件应用培训班,专门聘请北京太极华青公司工程师授课,培训财政人员和各单位财务经办员近200人;09年9月对46人进行为期两天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软件操作培训;农村局多次召开两税征管员和补贴资金信息员会议,对两税征管和补贴资金软件应用进行培训;企财股也对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信息操作员进行培训。
利用“每周一课”的学习形式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利用“每周一课”的培训学习、每季一次的全体人员培训学习和春训会等机会,对网络信息传递、文档信息处理等网络应用知识进行演示培训。通过培训,全体财政干部的微机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宣传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五)多措并举加大财政信息宣传工作力度
蒙城财政信息网站的建设充分体现了“提高工作效率;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更好的为民服务,扩展其对外宣传、政务公开、咨询服务、网上办事等主要功能。
蒙城县财政信息网站的建设,是完善政务公开、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财政部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密切财政部门和群众联系、加强信息交流沟通的全新探索,也是拓宽财税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的又一途径。财政信息网站,是为社会各界设置的一个更快捷、更准确的了解财政政策和财政机关工作以及财政改革动态的信息窗口。在这里可以知道我局的基本职能和机构设置;可以及时了解国家、省、市和我县的财税法律法规和规章;可以知道怎样办理财政业务手续和其他财政行政审批事项;可以及时解答群众对财政政策的疑问及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监督意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近几年的运行,最明显的特点是效率提高了,资源共享了,政务公开了,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了。
2006年,《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地方财政部门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财预〔2006〕7号)对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形式等进一步明确。基于此,2006年我局申请政府域名,租用了虚拟空间正式上线。现在网站已被多家搜索引擎收录,省财政厅网站也有蒙城财政信息网的链接。
2008年7月,新一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结合金财工程建设,在成立信息中心,安排专人进行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对财政信息网改版,对网站栏目的内容重新布局更新。改版后的财政信息网内容不断充实,信息量越来越大,为工作和社会提供服务功能越来越强。
作为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以财政信息网站为依托,在扩展信息源的基础上,密切结合财政业务需求,为财政工作提供分类科学、精练实用、准确可靠、丰富多彩的动态经济信息。同时,通过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在“活”信息和“深”层次的财政信息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深入挖掘、研究经济热点、难点问题,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使信息网站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财政工作的参谋和助手,社会、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神经中枢。同时,利用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对内加强交流指导,对外树立财政形象、宣传财政政策,把网站建设成为财政系统的“互联网”,成为财政部门开展工作、沟通社会的重要窗口。
信息中心坚持每日更新,及时更新,多种途径上报信息。蒙城财政信息网从08年7月改版以来,已更新文章2000多篇。网站访来源遍及全国各地,访问量达到几十万次。
二、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回顾这些年的“金财工程”建设,我县财政信息化工作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经过不断尝试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网络建设在我省县级财政系统中处于领先位置,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是认为“金财工程”的内容只是技术部门的事情,信息技术在财政领域的应用范围不够宽,而“金财工程”重在“应用”。二是有些人认为党政网内页面单调,栏目、资源较少,与业务没有大关系,很少运用;三是有些人总是习惯起草文件和印发文件还是到打字店去,很少自己操作并运用单位机器设备;四是有少部分人上班上网下载、多线程下载电影、玩电子游戏等,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特别是用BT、电驴等下载软件,严重抢占用带宽资源,随意下载致毒现象时有发生。
(二)技术后劲不足影响工作运转
由于我县信息化建设起步晚,财政信息化专业队伍力量不够,虽然成立了信息机构,但网络管理员技术仍不够专业,财政业务不够精通,技术后劲不足,综合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财政改革的顺利进行。从事财政工作的同志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懂业务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通业务,不利于工作的协调和沟通,还难以适应加快“金财工程”建设的需要,缺乏必要专业培训辅导。网络管理员技术不够专业,影响业务开展。目前我局有2名网络管理员,原来并不从事专业的网络维护工作,他们通过自学或短期培训,技术不够专业,处理问题不是得心应手,影响业务开展。
财政系统网络复杂而庞大,财政网络需要承担的任务很多:运行各种财政业务软件、运行web网站、运行办公自动化系统、纵横向联网、保障视频会议系统畅通等,财政网络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攻击。另外,由于目前我县财政干部队伍计算机普及以及熟练程度的限制,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人为因素的无意损坏,这也对财政网络安全造成了威胁。
(三)OA系统不完善影响业务开展
OA办公系统是省财政厅和爱普公司开发的,从2002年安装至今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正常使用。09年网络改造前没有充分发挥党政网作用。省-市-县三级财政局域网尚不完善,网络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县乡广域网建设尚未完成,城域网覆盖范围还不能满足业务需求。与省、市联系的方式除预算、国库业务使用FTP外,也未能使用财政广域网电子邮件系统和省、市财政自助式办公系统。
(四)建设缺乏统一科学规划
部分领导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各个业务自行其事,致使重复建设购置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业务应用推进较慢。财政核心业务系统有待全面推开,且应用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困难,目前仅推行了财政补贴资金发放、部门预算、工资统发、非税信息化征管系统、会计核算、财政供养人员、国库集中支付等部分应用系统,信息数据未全面共享。股室单位缺乏沟通,信息中心也未能全面掌握各部门单位使用信息化软件情况。
(五)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虽然制订了《蒙城县财政局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和数据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蒙城县财政局上国际互联网暂行规定》、《蒙城县财政局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蒙城县财政局电子信息类固定资产管理及维护制度》、《蒙城县财政局财政信息中心工作职责》、《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信息宣传工作的通知》等制度,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执行,没有步入规范化的轨道。有些股室擅自重装系统,随意让外界公司、个人维护安装软硬件,乱占IP地址,造成数据丢失,局域网不能联通,其他人不能正常工作,给网络管理和维护带来不利。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也制约了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特别是尽快改变乡镇信息化工作进展滞后的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事关财政工作全局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信息化工作建议
加快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理财能力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强化财政监督、促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是大势所趋,是对传统财政管理方式的挑战和更新,也是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我县财政“金财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单位都要充分认识到财政信息建设的重要性,要以“金财工程”为契机,将财政信息化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金财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性很强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体财政系统同志的共同努力,需要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具体体现在:一是从2010年前,办公室不再进行人工收发文件,所以每个股室都要每天经常打开财政局OA系统,及时查收业务文件,按时完成业务工作;二是一般不再沿用有纸文印,各股要发文一律启用OA系统运作;三是各股室要认真学习信息中心下发的材料,多上线操作OA系统和FTP传输系统;四是各股室要积极配合信息中心开展工作,积极参加信息业务培训,提高财政管理信息水平电子政务操作技能;五是严格上网行为,加强制度管理,建议全面清理卸载财政系统计算机中游戏软件。
(二)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人,没有专业素质的信息化队伍作保证,搞“金财工程”建设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全县财政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利用当前正在进行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抓紧时间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另外还要制定切实可靠的教育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专业人员,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通过实施财政电子政务,不断提高财政为社会服务的水平,全面提升财政公众形象,也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重点就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数据库开发应用、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等知识进行专题培训,提高网管员的维护水平和业务技能,使其成为全县财政系统技术工作的中坚力量。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全员技术应用培训和考核,全面提干部职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以适应财政工作信息化发展需要。
加强安全防范,维护系统正常运行。各单位必须建立网络安全和数据备份体系,重点加强对财政数据安全的管理,配套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备份设备,以确保财政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核查性;建议专机上互联网,真正内外网完全隔开;全员都要增强安全意识,经常升级杀毒软件,预防病毒传播;进行统一安装杀毒软件,统一升级杀毒软件,严禁擅自卸装杀毒软件,统一的时间、统一的步伐进行杀毒,增强系统免疫力。电脑中毒太深的,重装操作系统,确保局域网系统杀毒干净,保证正常的系统运行。
(三)抓好网络基础建设。
计算机网络硬件、局域网和广域网是各级“金财工程”的重要基础设施。硬件是系统运行的平台,硬件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网络应用的成功与否,应统筹规划,重视硬件设备的性能、型号要求,严格按照“金财工程”要求购买硬件设备,既考虑满足近期工作需要,又着眼了设备的长期使用。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增强机房系统的稳定的运行,要持续完善和改进在用系统,定期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登记备案,做好安全和卫生方面工作,确保各在用系统稳定运行。加强与供电、消防、气象等单位的联系,预防供电、气象、灾害对机房和信息设备的危害。
(四)加快人员队伍的建设。
“金财工程”建设必须要与财政业务需求和使用水平相适应,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要有相对稳定的技术力量作保障。“金财工程”建设是一项技术性、操作性、业务性和知识性都很强的事业。要走技术和业务相结合的路子,要注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财政业务培训次数和质量,对前沿的信息技术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从而造就一支既懂计算机技术、又熟悉财政业务,而且有奉献精神的信息化队伍。
注重业务和技术相结合。财政业务人员要主动参与和配合好“金财工程”的建设的工作。技术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在推广应用系统中主动倾听业务人员的意见,不断加强同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努力提高软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只有两方面紧密结合,以保证“金财工程”软件更好的为财政主体业务服务。
(五)丰富应用软件,服务财政工作。
应用软件开发购置必须要服务于财政工作主体业务,特别是财政核心业务中的应用。因此,注意丰富应用软件和突出软件的实用性是网络应用于财政主体工作的关键。在“金财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量体裁衣,定身制做”的原则,要结合我县具体情况,着眼于解决财政工作中的问题,时刻清醒的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必须和财政业务结合起来,调整好具体财政业务与软件流程之间的关系,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六)蒙城财政信息网在提供会计考试成绩查询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财政信息网为全县部门预算数据查询,会计核算(集中支付)数据查询,个人工资数据查询,财政涉农补贴资金查询。通过努力,把我们的网站建设成一个“多功能插座”。最终实现通过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领导查询分析系统、人事系统、档案系统以及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内容,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和决策水平,建立为公共财政服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县财政信息化和金财工程建设将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以应用支撑大平台建设为着力点,以整合应用、资源共享为出发点,以服务财政改革发展大局为落脚点,坚持业务先行、技术跟进,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加快步伐、提升水平,加强应用、讲求实效,实现财政改革与金财工程建设的协调推进。以一个应用支撑平台(即数据库)为基础,以财政信息网、外网、政务内网为载体,以实施和完善四个应用系统(即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为内容,以五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运用和统一组织实施)为指导,实现财政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基本建成业务标准统一、操作功能完善、网络安全可靠、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辐射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公开透明、服务便捷、安全可靠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和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重大决策服务。建成支撑财政业务运转的本级局域网、连接省级、市级、乡镇的财政广域网、连接同级预算单位、国库、银行、税收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城域网;部门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工资统发、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征缴、行政管理信息化等核心应用系统投入运行,基本建立起基于应用支撑平台、部门预算管理和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收付管理的运行模式;金财网络安全(一期)建设完成,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建立起一支技术精湛、业务精通、能打硬仗的技术队伍。财政信息化及金财工程建设总体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第三篇: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现状及建议
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现状及建议
近年来,洗黑钱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猖獗,不法分子为掩饰其非法收入、逃避监管和追查,往往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对犯罪所得进行处理。长期的洗钱活动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洗钱工具,例如,利用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利用空壳公司,伪造商业票据等方法将不法财产合法化。多种多样的洗钱方式也加大了反洗钱的监管难度。本文通过列举证券公司常见的洗钱方式,结合现阶段证券公司反洗工作的进展情况,进一步探索未来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方法。
一、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现状
证券行业虽然仅有20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具有较高的资金流动性且交易复杂,能够为不法分子的洗钱活动提供较好的掩护而逃避执法机关的打击,已经成为我国洗钱违法犯罪新的重点监查领域。从行业总体来看,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众多,交易品种繁多,资金交易规模巨大,流动性高,供求关系瞬息万变,价格形成机制复杂,这些都给反洗钱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总结过去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成功的经验,利用证券业洗钱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为以下几种途径:
1.利用多个账户之间对敲,通过高买低卖的操作进行利益传输。利用这种方式洗钱的一般为机构或企业,资金量较大,可以操控一只或几只股票;或事先与一些私募基金商议,通过高买低卖的手段把利润转移给基金公司,事后再与其分成。2.通过转托管的方式转移非法资产,即将手中不法资金换成股票等有价证券,再通过转托管把有价证券转移到其他证券营业部,再卖出股票,提取现金。或经过多次买卖交易、多次转托管,以混淆非法资金的来源,加大监查难度。
3.一些证券经营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为一己私利,没有认真审核了解开户人员真实身份及职业、基本收支状况等基本资料,使洗钱者可以使用虚假的身份资料开立资金账户,甚至开立多个资金账户,在洗钱者达到目的后销毁交易记录,并销户,对与资金的来龙去脉没有留痕,以至于无法追查资金去向。
4.利用虚假证明办理继承、转让等非交易过户手续,进行转移资产、变更持有人。
5.通过并购上市公司、公司公开上市进行洗钱。一方面洗钱分子 在上市公司并购过程中寻找机会,把非法资金用于收购兼并上市公司,取得从非法到貌似合法的地位。在收购完成达到“洗白”及获利目的后,通过证券市场退出;另一方面洗钱分子在公司上市前以非法资金认购公司股份成为原始股东。当公司公开上市时,再从中抽出资金。
上述仅列举了常见的利用证券行业洗钱的途径。我国证券市场各项监管法律制度尚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制度漏洞和监管薄弱为犯罪分子利用证券市场进行洗钱提供了可乘之机,从已经查处的大量证券市场违法犯罪案件看,证券市场发展初期,利用证券行业进行的洗钱活动比较猖獗。目前,证券行业反洗钱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客户身份识别。对新开立股票及资金帐户的客户,认真识别客户身份证件或其他证明文件的真伪,详细记录客户职业、收支状况、住址等基本信息,在发生可疑交易时作为辨别是否有洗钱嫌疑的主要依据。对客户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了解客户实际状况信息,进一步确认客户档案记载的真实性,客户要求变更其信息资料时着重核查客户身份证明、所提供的变更证明文件的有效性。对职业与收入不相符,其他资料不完整或与开户时留存资料有出入的客户作为日后重点监测的对象。
第二,可疑交易的监测。我国证券行业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开展仅能依靠客户在证券公司柜台办理各种相关业务时,提供的相关证件及自行填写的信息,属于被动接受客户提供的资料,很难有效甄别其真实性,特别是关于职业,住址,收入情况等信息更无从核对。所以,日常交易行为的监控是现阶段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的重点。常见的可疑交易有:
1.客户资金账户原因不明地频繁出现接近于大额支付标准的银证转账,明显逃避大额现金交易监测。
2.客户的证券账户长期闲置不用,而资金账户却频繁发生大额资金收付。
3.长期闲置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并在短期内发生大量证券交易。
4.没有交易或者交易量较小的客户,要求将大量资金划转到他人账户,且没有明显的交易目的或者用途。
5.开户后短期内大量买卖证券,然后迅速销户。
6.客户要求有价证券非交易过户且不能提供合法证明文件。7.客户频繁办理有价证券的转托管且无合理理由。
通过对可疑交易的监测,统计可能涉及洗钱的非法交易进行逐一排查,并综合客户基本资料信息,将客户划分高风险客户或者高风险账户持有人,对高风险客户或者高风险账户持有人实施重点关注。
二、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开展建议
目前,证券公司在开展反洗钱工作中,仍面临许多问题,如证券公司反洗钱制度不详细、组织架构不完整,从业人员反洗钱意识不高,客户身份、基本信息资料真实性的不能完全确认,可疑交易监测系统不完善,各金融机构及相关单位配合不协调等。若要把反洗钱工作做到更好,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面临的困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建设完整的证券公司反洗钱内控体系
证券公司应该从管理上入手,建设完整的反洗钱内控体系及相关制度。针对近几年处理案例的经验就重点规定内容,如:组织机构建设、内控制度建设、客户尽职调查、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配合司法机关及涉嫌洗钱犯罪信息移送、账户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反洗钱宣传和业务培训等工作,制定详细的规定,便于基层证券营业部掌握和操作。
(二)证券公司及存管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的建设 针对证券公司操作程序的特殊情况,证券公司应加快现有操作系统的升级和改造,增加反洗钱监测分析功能,有效拓展现有系统空间;对原有操作系统存在升级和改造困难的证券公司,应积极开发新系统,保证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构建证券公司和存管银行一体的可疑交易监测报告体系。鉴于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将客户的证券资产和资金资产管理权限分别划分给券商和存管银行,因此有必要整合证券业资金交易信息和证券交易信息,构建证券公司和存管银行一体的证券业可疑交易监测报告系.明确界定银行与证券机构双方的职责分工。
(三)身份证件查询系统的建设
加快我国身份证件查询系统的建设,尽快实现身份证件查询系统在国防、公安、海关、银行、证券、邮政、宾馆、考试等多个领域以及涉及政府管理等行业单位的广泛应用。彻底解决身份证件查询识别难的问题。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应积极做好与公安机关身份证件查询系统的端口匹配连接工作.争取及早实现身份证件上线查询。借此加强反洗钱数据库建设,搭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并加强与公安身份信息、税收征管信息、工商注册信息、民政注册信息系统的联系。
(四)加强对证券公司人员的培训。
通过专家授课、开办研讨班、实地观摩反洗钱先进单位等手段,提高证券业高管人员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已往的经验.只有各级高级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得到统一,反洗钱工作才能在各基层营业部得到较快落实;加强对证券从业人员反洗钱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反洗钱认识,确保能熟练掌握有关反洗钱操作程序。通过学习相关犯罪案例,提高业务人员对可疑交易的甄别能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洗钱风险。
三、总结
反洗钱工作任重而道远,证券公司反洗钱工作更是处于风险的前端,只有不断总结完善反洗钱相关制度办法,加强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提高证券从业人员的反洗钱意识,才能更好的遏制洗黑钱这种违法犯罪行为的滋生蔓延。
第四篇: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旗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一、现状及特点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过去单一的种植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目前,我旗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日光节能温室2千余座,药、草等其它经济作物也有了长足发展。新的形势对植保技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农村改
革的进一步深化,一家一户防病治虫难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势必导致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老的病虫再度猖獗,植保工作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全民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的提高,对农药使用和农产品品质要求更加严格,在这种形势下,只有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加强植保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这支技术队伍去引导、宣传、带动和推广新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病虫害防治效果,有效地解决技术人员少,推广经费短缺的矛盾,才能大大加快植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植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旗、苏木、嘎查三级植保服务体系不健全
植保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中承担的最重要的公益性职能之一。目前,旗、苏木、嘎查三级植保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不稳定,特别是苏木、嘎查两级的植保服务队伍没有明确,植保技术推广与农药、药械连锁服务经营一体化的运行模式没有建立。
2、各方面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形势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植保工作已由原先的大宗农作物病虫防治,拓展到病虫草鼠及瓜果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的所有领域,同时在服务的内容、形式上也有了改变。目前我旗的植保工作只停留在技术服务层面上,没有形成集技术服务、植物检疫、经营创收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植保工作尚不能适应农业发展形势的需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的种植模式已多样化、多元化,传统的病虫防治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经济作物等种植业领域的病虫防治对植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尽管增加了对经济作物的病虫测报与防治技术指导,加强了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更新,但仍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服务能力不强,服务相对滞后。
二是植保工作尚不能适应质量农业、生态农业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农业已在向质量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变。目前,在病虫防治中,仍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综合防治水平不高,农药的使用量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仍有一定的使用量,给我旗质量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带来不利的一面。
三是植保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不足。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气候因素的变化等,导致农作物病虫的发生也在交替演变,化学防治水平的提高,农药抗性的产生,重大病虫的频繁发生给植保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相对于这些演变,应变能力不强,植保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仍显不足。
四是农民对病虫草害的防治还重视不够,缺乏病虫发生信息的指导,抓不住最佳防治时机,防治效果差,使用农药品种单一,对新农药、新技术了解不多,而且市场上缺少高效、低毒、安全、环保农药新品种。
五是单个种植户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劳力相对短缺,实施田间作业时耗时长,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间,病虫草害防治和农田管理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提供病虫草害发生信息,正确指导农牧民合理用药,提高防效。及时推荐、提供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新型农药品种。新农药的宣传推广和使用技术必须相应跟上。要大力提倡科学用药,逐步建立农药轮换使用制度,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充分发挥药效。
2、创办植保行业协会,促进植保事业的发展。创办植保行业协会,架起农民与科技、市场、生产资料的桥梁,实现植保信息、技术、物资一体服务,从而实现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植保技术推广新格局,在稳定公益性事业的同时,鼓励吸纳社会力量来参与植保技术推广,从而形成社会关注、企业参与、农民欢迎的推广网络,进一步探索厂企联合,会员和农户参与的新型植保技术推广模式,为农民提供效果好、价格低的农药及防治技术,提高病虫防治率,实现减本增效。目前,植保公司等专业防治组织实行承包防治病虫害,为农户服务的工作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既适应农业承包责任制的发展,也是减轻农药污染环境,防止人畜中毒的根本措施,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民间植保防治组织进行管理、对其人员进行科技培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使其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尽量防止
由于不懂农药性能,不会防治技术而乱施滥用农药,造成作物受害,人力物力浪费和人畜中毒的事故发生,做到有效、安全、经济用药。
3、加强植保体系建设,稳定植保队伍,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多年来形成了县、市植保部门自下而上分级病虫预报,各级政府或主管部门自上而下决策指挥,基层乡、村组织统一或分散防治的模式。在现行体制下,经费
紧张,工作开展困难,人员流失严重,测报的网络体系急待加强。植保队伍的壮大和稳定,其实质是政府重视、公众认可、待遇的提高,应用已出台的现有法规政策,依法保护基层植保技术推广人员的权益,将植保植检这一公益性事业纳入国家行政管理,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同时,应与时俱进,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要,进行必要的应对学习、培训,拓展专业知识面,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4、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宣传。重视和发挥搞讲座、办培训班、发明白纸、搞科技大集等传统技术推广方式,通过讲给农民听,教给农民干,使农民活脑子。根据农民喜欢眼见为实的特点,大力兴办植保技术示范园区和示范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利用现代传媒搞好技术传播。电视已在各地农村普遍,与电视台协作制成专题节目,在电视台播放,及时发布各类病虫动态。及时指导农民的各种病虫害防治。及时采编一些植保新技术、新信息通过科技示范户、科技能人,传输给广大农户,改变“磨破一张嘴,跑断两条腿”的旧方式。
5、强化植物检疫工作,严格把关,联检联防。面对日益壮大、繁荣的种子苗木市场,首先进行市场的清理整顿,建立建全种子苗木的生产调运检疫登记证制度。完善种子苗木的田间检疫检验记载档案、市场检疫检验记载档案,摸清应检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流向动态,严密防止疫情传播。同时提高检疫人员的理论知识、法制观念,制止并纠正检疫管理相对人在报检中的谎报、误报,促进检疫管理相对人的法制观念,如实报检,遵守检疫法律法规。以市场检疫为契机,宣传植物检疫法规,规范自身检疫行为,促进地区间的联检联防,形成植物检疫的“防护墙”。
6、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生态学的观点指导有害生物防治。将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范围内,以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药剂防治的基准。即把农田生态系中主要生物成分农作物、有害生物和天敌,以及作用于生物的环境看成一个整体,以食物链的关系,一环扣一环地连接起来,就其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辩证关系,结合作物生产管理,采取适当的人为措施,增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自控和调节作用,对有害生物进行优化管理,促进病虫害防治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力推行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的消长规律,一种作物两种或几种病虫害间的关系,立体实施防治,做到“事半功倍”,把病虫草鼠的发生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提高植物保护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加强健身栽培,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其造成的副作用,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天敌繁衍,不利于有害生物滋长的农田生境,以增强作物抵抗能力和抑制有害生物。这样,有利于维持农田益、害动态平衡,环境安全,促进植保工作可持续发展。
7、加快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争取各级对植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改善工作条件,全面提高系统预警能力,完善主要病虫害、检疫性有害生物测报调查技术规范,对现有测报人员有计划普遍培训一遍,实现监测调查数据传输网络化,实现病虫情报信息发布可视化。
第五篇:财政培训工作的一点建议
财政培训工作的一点建议
财政部门是政府重要职能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支柱作用。财政干部素质如何,关系到财政职责的履行效果,直接关系到党的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对我们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就要求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显然,县局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也千方百计安排我们参加培训工作,这让我们广开视野,受益菲浅。几年来我体会很深,有几点小建议:
一,开展业务培训的同时也兼顾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
专业知识的培训固然重要,这会让我们加强专业技能,成为理财能手,但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且知识点零散,培训工作没有与开发个人潜能相结合,难于激发兴奋点。侧重于学业务能力培训,忽视了干部的岗位能力、创新能力培训。这样的培训只能让学员应付手头的工作,对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裨益。这也会产生应付学习的状况发生。今年请来的财大教授讲的“当前财政状况与未来发展方向”就十分令我们耳目一新,这样的学习产生的效果就完全不同。
二,开展多样的学习方式,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我局有一个十分好的优良传统,那就是领导都愿意教,同事都愿意学,并且基层财政所都能相互走动,吸取经验,相互学习。但必竞还是有局限的,我们都希望走出去学学,借鉴别人的经验,开阔自己的眼界,不做井底之蛙。
三,提高认识,落实培训的效果。
培训本来就机会难得,要从根本上提高参加培训者的思想认识。改变被动学习者居多,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的现象。如果只是被动的参加县局举办的培训班,有些甚至放弃培训机会,满足于现状,更谈不上主动去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工作创新就显得难上加难。
徐埠财政所
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