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得午论文集——课程性论文之新闻学概论
本文版权归张得午所有,未经被人许可,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试析新闻学与财政学的联系
张得午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学得到进一步发展,新闻媒介、媒体记者也展现出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大众化的特点。随着我国政府经济活动的日益扁平化、透明化,新闻学与财政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本文分别从新闻学在政府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财政学在新闻学发展中产生的效用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探讨。关 键 词: 新闻学 财政学 联系 趋势
纵观当下的时政要闻,新闻焦点、热点问题,几乎都跟当下的社会经济息息相关。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社保、环境等老百姓关注的诸多民生热点,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几乎无一例外的有财经的影子体现在里面。财政学作为经济大类的一门子科学,是一门研究人民、企业、国家与社会各方面经济关系的哲学社会科学。它也正是通过无处不在的新闻媒介与老百姓发生着各种联系,并为人们所关注,所熟知。可见新闻学与财政学关系之密切。因此可以说,同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新闻学和财政学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财政学的创新离不开新闻学的传播报导,新闻学的发展也离不开财政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作为支撑。
一、新闻学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根据学界的定义和笔者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我们认为: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新闻事业 1
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为研究重点,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是社会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①
新闻传播活动之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活动之初,人类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产生了相互间传递信息的需要,通过交流信息了解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当这种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具有社会化特点的时候,新闻事业就产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的交流,新闻事业对人类社会就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新闻传播活动从原始的口头传播到文字的手抄和印刷传播、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条件。
当下,依托互联网平台,高新科技发展风生水起,真可谓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如同历史上印刷、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等技术上的进步给新闻传播产业带来的冲击与变革,互联网的兴起也严重冲击了传统新闻产业和企业的生态,甚至危及了一些全球知名的新闻机构的生存,迫使整个产业开始进入新一轮转型期。在新闻内容的制作和表现形式方面,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在新闻内容传播方面,宽带网络技术也已经占据重要地位。这些技术进步都给新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提出了许多新挑战,也已经有许多新成果在发挥积极的进步作用。与此相应地,有专家提出了网络新闻学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定的理论体系。这对于今后政府公开财政预算(即财政预算透明化工作)具有基础性、铺垫性的作用。① 参见《新闻学概论》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页。
由此可见,在21世纪全球化经济发展和信息社会形成的过程中,以新闻传媒为核心的新闻传播事业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监督政府经济活动方面,由于我国当前的权力还未完全“关在笼子里”,监督体制很不完善的情况下,新闻媒体理所当然承担起这一历史和时代重任。对国际性跨国媒介集团的竞争,中国高水平新闻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本系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全国、面向世界,为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和现代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和水平的优秀人才。由于本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所以本系特别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大型新闻实践活动彰显该系教学的实践性品格。
二、财政学在新闻学发展中产生的效用
从定义上来讲,财政学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从学科组成的角度,按财政分配的主体可分为专门以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财政学;专门以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主义财政学;对各个国家财政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比较财政制度学。按财政分配的内容可分为:国家预算学、国家税收学、公债学、国营企业财务学、固定资产投资学等。
综合来看,它主要研究国家如何从社会生产成果中分得一定份额,并用以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包括财政资金的取得,使用、管理及由此而反映的经济关系。② ② 参见《财政学》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唐祥来主编,第5页。
从近年来的新闻报导可以看出,财政学也是国家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各高等院校招录的一大重点对象。无论哪一点,这都是和其专业性质分不开的。总的来看,财政学主要是利用税收更好地来配置各种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和监督;从细处着手,财政学还关注重点税金的收缴和征收以及各种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率。对于这一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有所接触,一些过度消费对人体健康不利,对生态环境、社会秩序造成危害的产品,诸如烟、酒、酒精、鞭炮、焰火以及多数人无财力享用的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诸如名贵首饰、珠宝、化妆品等都是高税费的征缴对象。再者,每个工作的人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应该上缴多少税费,以及超过一定工资门槛的缴费比例都是财政学的学习内容。
因此可见,在某些层面上来说,财政学的不少知识都可以应用在我们实际生活当中,和生物细胞工程这样的专业相比,财政学倒不失为一种“微观”学科,具有相当的实用性。而这个实用性恰好通过新闻学体现出来。我们可以说,财政提高了,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了,那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当然也将更好的更好地服务于新闻学。
三、新闻学与财政学的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新闻学的发展规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体制决定新闻。体制是什么体制呢?当然是包括社保体制、财税体制、教育医疗体制在内的社会体制。
主要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这一规律。首先,新闻体制就是新闻
事业所有制性质,它决定媒介管理的方式、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媒介的运转方式等。其次是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信息需求日益迫切,从而刺激新闻事业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读者群越来越大;广告越来越多,新闻事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获利丰富的企业,刺激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新闻事业提供了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技术手段。
政府经济活动的公共属性和广泛属性决定了其经济活动,需要新闻传媒的介入和宣传。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发展和转变,在此过程中,财政经济活动更需要新闻媒介的广泛参与,才能促进政府职能的加快转变,促进政府决策的高效性和政府事务的公平性。
如今政府活动越来越强调透明度,尤其是各项经济活动,如财政预算、三公经费、民生领域的支出等方面都强调要“在阳光下实行”,而这“阳光”,现阶段只能由新闻媒体来提供。新闻记者由以往的“传播”角色到如今各种记者会、新闻发布会上的“追问”现象的出现,这无疑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无冕之王”们在推动政府转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第五版), [M].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7
[2]唐祥来,黄书猛,财政学, [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8
[3]现代汉语辞典,商务印书馆,[M].2005.6
[4]徐玲英,财经报道的本地化、民生化视角,[J].新闻实践,2009.3
[5]谢鼎新,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的演变——学术环境与思路的考察,[M].北京:中国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
[6]王志东,经济新闻中数据的运用,[J].新闻爱好者,2007.9
第二篇:新闻学概论论文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结课论文
新闻自由与人身权利的冲突与调和
刍议
摘要:自人类社会出现较为系统的新闻传播框架之时,新闻自由一说就成为统治阶级、新闻传媒工作者以及普通民众三者关系好坏的症结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所在。曾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新闻自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标尺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夜(也)不乏像梁启超、邹韬奋等为新闻自由举旗呐喊的新闻业前辈。那么,在现代法制社会的背景下,面对多样而强大的新闻媒体和日益丰富的新闻渠道,新闻自由和人身权利的冲突也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和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就显得越发重要。
关键词:新闻自由,人身权利,新闻道德,法制建设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崛起,欧洲先哲们在17、18世纪就率先提出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新闻自由即是言论自由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和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的运用和表现,并逐渐被认为是其他一些自由的基础。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也有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注意到这一问题,如梁启超、邹韬奋、洪仁玕、郑观应等。其中,梁启超以其办报之多、专论之多、见解之深刻,被认为是集大成者。梁启超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写道:“西人有恒言:‘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为一切自由只保障。’„„”由此可见,在他看来报馆(新闻)自由就是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的运用,他对西方将言论出版自由视为一切自由只(之)保障的观念是认同的。此外,邹韬奋也是一位为新闻实践奉献毕生心血的新闻业前辈。他认为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在新闻业中的具体延伸和表现,“所谓言论自由,就新闻业的观点看来,最简单的是真实的消息要让民众看得到,正确的评论要让民众听得到。”因此,邹韬奋把新闻自由看成一个具有现实性的新闻实践问题,而非一个形而上(学)的理论问题。另外,邹韬奋强调,新闻自由从本质上来说是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每位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政府不能予以剥夺。中国近现代的新闻自由发展虽较西方来说仍有差距和不足,但还是对我国近现代新闻业的发展以及公民新闻自由权利的维护有着重大作用。
新闻自由与人身权利的冲突
近几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活动越来越强调自由与发现,于是越来越多的新闻活动有意或无意的侵犯了公民(自然人)的人身权利,如隐私权、名誉权、人格权等。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首当其冲的就是隐私权。隐私权是美国路易斯·布兰蒂斯和萨缪尔·沃伦首次在1890年哈佛大学的《法学评论》杂志上提出的。对于隐私权的内涵和外延,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学说和观点,我国学术界关于隐私权的定义主要是:隐私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私人领域不收(受)非法侵犯、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得和公开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
强调新闻自由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为侵犯自由人的隐私权提供了很多机会。就新闻报道来说,记者采编或工种(公众)投稿的新闻作品公诸于(之于)众并进而引发公众舆论的评价,最终达到新闻传播和监督的目的,但如果新闻报道中含有个人隐私信息,那么将给个人的隐私权造成严重的侵害。现实中很多新闻媒体为了达到监督和提高收视率的目的,常常将为(未)经当事人许可公开(删除)的隐私内容公开报道,从而引发纠纷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隐私权从其产生之日就与新闻自由存在冲突和矛盾,一方面表现为新闻媒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权纠纷,另一方面表现在隐私权的国度(过度)主张对新闻自由的妨碍与抵触。
另外,媒体侵犯公民和法人名誉权的案件,也是司法实践中发生比较多的,影响较大、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案件。此类案件产生的原因也是双方的:游戏而(是不是应该是有些)以法律赋予的新闻自由为借口侵犯公民、法人的名誉权;还有一些人以名誉侵权为由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限制公民的新闻自由。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之间的界限应为:是否侮辱与诽谤他人。如果没有侮辱和诽谤他人,则均属于新闻自由之列。当新闻媒体和公众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时,有人认为,只要满足公共利益和公众合理兴趣,就应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因为公众人物的事业不仅是他们的个人情况,也是社会、公众的,公众有权了解他们的事业情况。但在我看来,即便是公众人物,他们的本质属性仍然是普通公民,享有宪法法律赋予的一切公民权利,其中就包括他们的隐私权、名誉权等人身权利,那么对于公众和新闻媒体而言,区别对待公众人物的“公”“私”之分是由必要的,也是受法律限制的。
新闻道德与新闻自由
在大众媒体日益活跃,信息交流日益畅通的时代,新闻自由越来越被推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这是新闻业蓬勃发展的表现,也是公民民主自由权利的日臻完善。但与此同时,新闻道德却没有获得同等的关注。
在新闻道德与新闻自由之间,尽管新闻自由是新闻道德的前提条件,但同时,追求新闻道德的新闻活动也是追求新闻自由的新闻活动的基本路径,是实现新闻自由的基本条件。
在自由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怎样一个天平(天枰)?首先,道德的可能性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人类不自由,行动就不再是道德的。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被迫的新闻传播或不传播,是不能担当道德责任的,因此自由是道德的前提和条件。但是同时,人的行为选择并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新闻必须担当其一定的道德责任,这一点从原则上来说是不可逃避的责任。尤其在当今这个人身权利与新闻自由冲突尖锐的社会,只有新闻自由与新闻道德达到统一,新闻传播才会成为真正的自由。
新闻道德旨在促进新闻业成为道德的职业,通过道德服务社会大众,为社会的良性运作做出贡献。这就需要在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制作和传播时注重这些活动是否是道德的条件下进行展开的。
道德的新闻史负责人的新闻(觉得读起来有点不明白),才是自由的新闻,因此,新闻道德和新闻自由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多的提倡道德自律,而不是限制新闻自由。当新闻道德自律水平逐步提高了,真是(真实)的新闻自由也就一步一步实现了。同样,也只有提供足够的新闻自由环境,道德新闻才有足够的成长空间。
法制建设的协调作用
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矛盾是法学与新闻学共同关注的学术课题:新闻自由本身是一种特设的权利,新闻侵权中所侵犯的对象表现为权利和在一定程度上的权力——即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矛盾是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冲突。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公众感兴趣的事情颇多,但这并不意味这(着)只要是公众感兴趣、想知道的事情,媒体就都可以采集和传播。如果在趣味性的驱使下随意猎奇,则是对新闻自由的滥用,导致对公民人格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藐视和侵害。
理论上来说新闻自由与人身权利各行其道,易于区分,但现实中则不然。因此要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就需要有系统的法律法规予以支撑和保护。大陆法系国家同场(通常)制定专门的新闻出版法以保障新闻自由,同时对滥用新闻自由的行为做出限制性规定。我国宪法没有明确做出规定,已日益暴露其局限性。自建国以来,四部宪法中规定了包括新闻自由在内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但至今尚未有新闻出版法,新闻自由的保障与权力的冲突等多种问题尚无法可依。
因此,我国新闻法制建设仍任重而道远。首先,应在宪法的框架下保障新闻媒体的言论及出版自由,这是新闻业发展和公民民主权力得以保障的基础。其次,其次(删除)在司法部门审理案件时,应以法律细则控制新闻界的舆论导向,规范媒介的权利和责任。再次,对记者采访权、报道权与公民的知情权做出先关(相关)法律规定,考虑新闻自由的多向性,新闻自由在不触犯他人的利益的同时,全面考虑传播者和被报道者的自由。中国要保障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就要保障新闻自由,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新闻传播法律,喜欢各项标砖规范(有点不明白),真正实现新闻自由。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结语
新闻要“广为人知”,隐私要“部委(不为)人之”,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平衡,既需要提高新闻工作者及普通民众对新闻自由的支持、对自身合法权利的维权意识,也要站立在法律的高度,予以系统的、细化的法律法规支撑,只有这样,新闻自由才会在和谐的环境下为社会和百姓服务。
武汉大学新闻学概论
参考文献: 代婷婷,《浅谈中国新闻法制建设兼论新闻法中对新闻自由的保护问题》,《传媒研究》 冯柯,《论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胡婧,《新闻自由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年4月第28卷第2期 胡正强,《试论邹韬奋的新闻自由观》,《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8年7月第35卷第4期 龙一平,《新闻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与平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月总26卷第12期 罗日东,《论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冲突的解决方法》,《前沿》2009年第5期 王玉,《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自由法制建设》,《法制与社会》2010年11月下 王静,史博学,王金利,《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问题》,《媒介观察》 肖华东,《新闻自由与新闻侵权的法理学思考——从权利与权力的视角出发》,《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2卷 杨保军,《新闻道德与新闻自由关系初论》,《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月第32卷第6期 袁晓波,《论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法律冲突及调适》,《河北法学》2006年9月第24卷第9期 朱怡雨,《当代中国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错位和缺失》,《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第25卷 张继木,《清末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论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张书琴,《我国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与选择》,《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赵明漫,《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之宪法保护》,《综合论坛》
第三篇:新闻学概论课程大纲
【课程性质】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传媒和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考察新闻传媒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运作的基本规则。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学按内容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新闻学概论》属于新闻理论,阐释新闻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本课程为新闻学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本科生,是新闻史、新闻业务等课程的前置课程。
《新闻学概论》属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学习者深刻认识新闻传播活动特别是新闻传媒整体运作的规律和效果,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技能提供帮助。
【教学目的】
《新闻学概论》属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学习者认识新闻传播活动特别是新闻传媒整体运作的规律和效果,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技能提供帮助。通过本课讲授,要达到三个基本目的:第一,了解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第二,使学生养成较好的理论概括和思辨能力,以及理论探索的兴趣;第三,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新闻现象和具体案例。
【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新闻学核心概念以及与新闻密切相关的概念;新闻传媒产生的原因、条件、后果;新闻传媒发展的基本规律;新闻传媒的性质、功能与效果;新闻传媒与社会各领域互动关系;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传媒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新闻传媒的受众特征、受众权利、受众定位;新闻选择的标准、流程;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理念及职业道德;世界主导新闻学理论。
【教学要求】
对教师要求:
认真准备教学内容,指定教科书和阅读材料;精心准备每一堂课的内容,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具体目标明确;鼓励并组织课堂讨论,回答同学的疑问;在课外提供同学咨询和答疑的时间;树立良好的课堂秩序,成绩评定公正。
对学生要求:新闻学不能关起门来学,而是要关注现实。学生必须阅读每天新闻,关心重大报道和新闻实践现象;在每周上课前学生要完成该周的阅读,不得无故延误每周的阅读;按时上课和参与讨论,不得无故迟到和缺席;如有特殊情况不得不缺席或延误,必须事先或及时通知授课人,并在一周内(极个别的特殊情况下可征得授课人同意放宽期限)自行补上所缺课程内容,并通过授课老师的检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见解;按时完成所有的作业和考试。
选修本课程的同学,每周除了两课时的课堂教学外,还需至少花两个小时准备与本课相关的事情,比如阅读书籍、报纸,收看新闻,准备作业等,如果在时间上无法保证的同学,建议不要选这门课。
【考核和成绩】
本课最后总成绩为100份,由作业、研究报告大纲、课堂讨论和课外阅读表现、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各自所占比例如下: 作业(4×5):
20% 研究报告大纲:
20% 课堂和课外表现:10% 期末考试:
50%
本课程需交四次作业。作业可能是当堂完成,也有可能要求课外完成。凡是课外完成的作业,要求是打印稿,并注明学号、姓名以及页码;
与课者可自由组合,以4-5人为一组,在本学期对新闻实践中的某一问题、现象或者个案做一研究报告大纲,研究报告大纲必须包括:所研究的对象、要解决的问题、试图运用的理论、具体观点、最后结论,参考文献。研究报告大纲的题目可以由学生提出并和授课教师讨论而定; 本课期末需要考试,形式为开卷;
在作业、研究大纲中若发现作弊、抄袭或者学术不端行为,该次作业将以零分
计;如果出现两次,本课程将不给成绩。
【教材】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课时】
每周2课时,共17周【教学大纲及阅读文献】
(有“*”号的表示必须要读,其他为延伸阅读的资料)
绪论:新闻学及新闻学概论(2课时)
第一章 作为社会现象的新闻传播活动(2课时)
参考阅读:
教材《新闻学概论》第一章;
延伸阅读: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传播是怎样发展的,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新华出版社,1984;
《科学的新闻学概论》,第一章:什么是新闻学?萨空了著,载《萨空了文集》第98-102页,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导论:遗传和本能,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
一、王源译,华夏出版社,1999。思考提示:
对于社会而言,新闻及其传播的必要性究竟在哪里?怎么看待人类生存发展与新闻传播的关系?为什么要把新闻传播看成一种社会现象?
第二章 新闻(4课时)
参考阅读: 教材第二章;
延伸阅读: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载《中国新闻史文集》第264-272页,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王中:《论新闻》,《新闻大学》第一期;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孙玉胜著,三联书店,2003;
《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伦纳德·小唐尼、罗伯特·G·凯泽著,党生翠、金梅、郭青译,初广志审校,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思考提示:
新闻定义及其特性,对于我们有什么启示或者意义?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新闻的状况千差万别。如何认识这样一种现状?能否结合现实从理论上谈谈你对新闻的看法?假设你能办一张报纸,你会如何处理新闻?为什么?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2课时)
参考阅读: 教材第三章; 延伸阅读:
*王中:《论宣传》,《新闻大学》第三期(或《王中文集》第243-255,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宣传学导论》,李良荣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公众舆论》,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思考提示: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之间有何异同?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意义何在?在上海报纸上宣传特奥会的报道,你能否从新闻与信息、宣传和舆论的关系上提出什么好的建议?
第四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及性质和特征(4课时)
参考阅读:教材第四章;
延伸阅读:
《英国新闻史》,第一部分:报业史,詹姆斯·卡瑞、珍·辛顿著,栾轶玫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卷一:第二、三章,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美国新闻史》【第八版】,第二章、第六章,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展江、殷文主译,新华出版社,2001;
*《现代传媒史》,第二、三、四章,佐藤卓己著,诸葛蔚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传媒的历史与分析——大众媒介在加拿大》,第一章,玛丽·崴庞德著,郭镇之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主体与喉舌》,童兵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日本大众传媒史》,第一章:大众传媒的出现;第二章:明治初期的报纸与杂志,山本文雄编著,诸葛蔚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思考提示:
不同国家报纸的产生出于不同的原因和推动力,为什么如此?它们之间有否共同的东西?若有,是什么?了解这些历史对于理解今天的新闻事业有何关系?
第五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规律(2课时)
参考阅读:教材第五章
延伸阅读:
*《报刊的四种理论》,韦尔伯·斯拉姆等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新华出版社,1980;
《市场新闻业》,约翰·H·麦克马那斯著,张磊译,新华出版社,2004; 《第二媒介时代》,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戴维·莫利、凯文·罗
宾斯著,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李良荣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思考提示: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规律也许可以有不同的总结和归纳,你能够说出哪些?为什么?网络和新媒体,是不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延续?为什么?
第六章 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2课时)
参考阅读:教材第七章;
延伸阅读: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罗伯特·默顿:《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黄林译,载《传播学》(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157-182页;*《聚焦〈焦点访谈〉》,第一编:“焦点”自述,郭镇之、赵丽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传播学概论》,第二章:传播起什么作用,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新华出版社,1984; 《报纸的力量——世界十二家大报》,马丁·沃克,新华出版社,1987年; 《想象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创新的扩散》,埃弗雷特·罗杰斯著,辛欣译,郑颖译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思考提示:
不同的出发点,对于新闻事业功能的看法自然也就不一样。按照你对新闻媒介的接触及其理解,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第七章 新闻自由(2课时)
参考阅读:教材第九章;
延伸阅读:
《自由主义》,李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黄旦:《从新闻职业化看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演变》,《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110-16页;
*孙旭培:《论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载《新闻学新论》,孙旭培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论出版自由》,弥尔顿著,吴之椿译,商务印书馆,1958; 《美国自由的故事》,埃里克·方纳著,王希译,商务印书馆,2002;
《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第一章:新闻和出版自由,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著,王纬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思考提示:
新闻自由就是媒介可以传播它想传播的内容吗?为什么?新闻自由该怎样界定?谁来界定?如何正确理解新闻自由的相对性?
第八章 新闻选择(4课时)
参考阅读:教材第十三章;
延伸阅读:
*《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第六章:“把关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公开挑战;第七章:关隘重重: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多重控制,黄旦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传播学概论》,第九章:发送者、接收者与挑选过程,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新华出版社,1984;
《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托德·吉特林著,张锐译,胡正荣校,华夏出版社,2007;
*《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第十一章:决定什么是新闻,埃弗
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著,王纬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思考提示:
谁决定了新闻?新闻、宣传、市场、公众,这些因素可以协调吗?一切以受众为导向,是否正确?
第九章 受众(2课时)
参考阅读:教材第十一章;
延伸阅读:
*《受众分析》,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媒介·人·现代化》,陈崇山、孙五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卜卫著,新华出版社,2002;
《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第四章:媒体和公众信任;第五章:知情权,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著,王纬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思考提示:
受众在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是否重要?受众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你觉得应该如何理解才正确,为什么?在当前我国新闻传媒的操作中,是如何认识受众的?
第十章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和理念(2课时)
参考阅读:教材第十四章;
延伸阅读:
*《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规约二则》,载教材第322-324页;
《新闻道德评价》,罗恩·史密斯著,李青藜译,新华出版社,2001;
*《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第十四章:新闻道德;第十八章:新闻工作是一门职业,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著,王纬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思考提示:
获取新闻需要道德吗?你觉得新闻是一项什么工作?
第十一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和中国新闻改革(2课时)
参考阅读:教材第十二、十五章
延伸阅读: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聚焦〈焦点访谈〉》,郭镇之、赵丽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冰点故事》,李大同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思考提示:
中国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在哪里?你为此有了什么样的准备?
第四篇:新闻学概论期末论文
新闻学概论期末论文
院 系专 业年 级学 号学生姓名
计科院 电子商务 李扬扬
2012
2012914107
新闻学与纪录片
摘要:记录片是不同于电影、电视的一种重要的电视艺术形式,它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纪实。这就难免限制了纪录片的创作,认为它只能是忠实的记录事物原本的面貌从而失去发挥创造的空间,使得记录片的可观赏性大大降低。然而,2012年的《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看到了一部与以往不同的、生机勃勃的记录片,它一经播出就收到强烈反响,收视率直追BBC的记录片。看到《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让人不禁思考:它为什么能成功?是否可以成为今后记录片的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选材 叙事方式 电影制作手法
国产记录片的各种类型的电视艺术形式中一直是比较弱势的,在年轻的观众中尤其如此。虽然记录片的创作者们一直在努力,将他们认为的最好的记录片展现在观众面前,但总是曲高和寡,能够静下心来看记录片的人并不多。然而《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却打破了这个僵局,它的热播不仅在那些本来就爱看纪录片的观众中,也吸引了无数原来很少或几乎不看记录片的观众。这一点在年轻的观众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对于可以说是在各种电视电影、综艺节目的浸淫中长大的年轻观众,纪实性质的记录片显然不能引起他们的什么兴趣,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网络传播和口碑传播却在这群追求娱乐和趣味的年轻观众中引起了普遍关注。笔者身为一个大学生,对于那段时间《舌尖上的中国》在大学生之间的流行感受直接而明显,大家见面不是问“你看了XX新出的电影没?”而是问“你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吗?”。《舌尖上的中国》和以往的记录片比起来,它是令人震撼的,不仅创造了记录片收视率的新高,也创新了记录片的叙事方式,它是记录片追求自我发展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是记录片发展史中不可忽略一章。它和以往的记录片有很大不同,正是这些区别于以往记录片的特征造就了它的高收视率,促成了它的成功。
一、独特的选材
中国因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纪录片的选材往往选择宏大主题,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而莫谈国事的传统则限制了纪录片题材的选择,因其纪实性,纪录片必须反映事件真实的面貌,有关国计民生、时政经济之类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没有人敢碰,这类的纪录片都是国外的制作团队在做且数量很少。现实类的记录片数量不多,少数的一些又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历史的厚重感。而《舌尖上的中国》则把现实和传统文化很好的衔接起来,它是一部讲美食的纪录片,同时又是一部讲美食文化的纪录片,它讲了中国各地的“吃”,同时也讲了各种“吃”背后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渊源,使观众在理解各地特色食物的同时也对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风俗民情有一个简略的了解。
在对主题的表现上,《舌尖上的中国》摒弃了一般的讲美食的套路,它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不是一个个高端厨房、厨艺大师,不是各种令人叹为观止、可望而不可及的厨艺比拼,而是深入生活,拍摄普通人的饮食,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大众都在吃的食物通过一个个人物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并通过人物与食物的故事的讲述传达出根植于传统文化、深深地刻印在民族性格中的普通中国人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朴素的生存与生活哲学。在《自然的馈赠》中,单珍卓玛和妈妈每天天不亮就要上山找松茸,然后赶在早市的时候拿到市场去卖,松茸是卓玛家这样的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松茸出土后,卓玛们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在东北打渔的渔民们遵守着一条古老的、约定俗成的约定,冬季捕鱼时用6寸网眼的渔网,稀疏的网眼只能网到5年以上的大鱼,这样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地漏掉了。这些正是朴实的人们在依赖自然的同时又爱护着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既是道家与天地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的体现,又符合了当下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新颖的叙事方式
相信凡是喜欢看记录片,凡是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一部和以往的记录片完全不一样的片子。它的“不一样”不在于它选择了美食这个有吸引力的话题,也不在于它精美的画面效果,因为前者还有《中国美食探秘》可供选择,后者则有《大国崛起》的范例在先。它的“不一样”在于和以往的记录片不同的叙事方式。
在以往的记录片中,叙述者是全知的,主题的表达、事件的发展转折等等主要是靠解说词,画面处于辅助解说词的从属地位。观众观看时必须注意听解说词,否则就无法单从画面了解什么。例如以道家文化为主题的《问道楼观》,其构成为解说词+动画画面+少数真人表演画面,整部片子几乎都是长镜头,节奏缓慢,而其中的画面几乎不承担意义,只是作为解说词的背景。《舌尖上的中国》则一反这个传统,不仅仅重视记录片的听觉表达,也重视视觉表达。在拍摄前,摄制组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借鉴BBC拍摄大纲的基础上制订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大纲,之后每集的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根据大纲的要求选择材料和不同的故事。每一集都是由一个个不同的人物故事组成,从人物的生活来认识食物。解说词在其中起到介绍背景、衔接画面的作用。而叙述者几近于隐身,因为“他”似乎是和观众一起在观看,就像和朋友一起看电影时他耳边轻声说着他对这部电影的了解。不同于以往科教式的记录片叙事方式,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时,观众的观看感受来自于对人物、画面的直接感受,而不是叙述者或主持人告诉观众的间接感受。
三、电影制作手法
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理性的述说方式,《舌尖上的中国》走的是情感路线。它把美食放在人与人、人与食物、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来讲述,引发人们心底对于食物以及与食物相关的那些逝去的温馨美好的记忆,激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早在拍摄前制作拍摄大纲时,每集的构成框架和方向就作了规定:每集至少有8-10个不同地点的故事,每集要有4-5个人物带情景和关系的故事,要考虑每个故事中人们吃饭的目的要尽量不同,兼顾节日、风俗、当地文化和美食的话题„„每个分集编导根据自己的主题和这个总框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去寻找适合拍摄的材料。拍摄好之后,通过剪辑将这些故事综合起来。而后期碎片化的剪辑让这些素材在地理上跨越东西南北,时间上有一种假意的跨度,使得多个故事井井有条、杂而不乱,且能前后照应、有头有尾。这就降低了对观众文化素养的要求,让那些低学甚至无学历的观众也能看懂,从精英走向平民,从小众走向大众。
精致的画面和快速的叙事节奏也是《舌尖上的中国》的亮点之一。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观众对于拍摄出来的画面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好的画面效果才能吸引更多的眼球。《舌尖上的中国》借鉴了BBC拍摄纪录片的经验,为了拍出画面细腻影调丰富、具有电影感而富有影像张力的画面,剧组除了使用先进的拍摄设备,还在大量的拍摄实验之后对不同的设备和环境的组合以及一些基本的拍摄手法做了规定。例如第四集中东北的故事使用偏暖的调子表现夕阳与田野暖意的感觉就要采用6000或者7000的色温去拍摄,在野外与菜园中要尽量贴近食材并以食材的角度拍摄其周边的环境。通过实践检验后的拍摄效果果然令人满意。同时,快节奏的叙事增加了片子的信息量,满足了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的要求。
四、对将来记录片制作的启示
记录片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形式,其风格和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不管在选材和叙事方式上,还是其他方面,都要勇于创新,向国内外优秀的记录片学习,敢于突破传统的创作套路,推陈出新。同时,其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形式,就应当具备一般电视艺术作品的特点。在坚持纪实性原则的基础上,记录片的表现形式、表达方式等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的创作经验,向它们学习,拍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记录片。
参考文献:李薇《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纪录片国际化叙事的标杆》
郭泽德《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学解读》
高洪波《舌尖上的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
琳、田霖《舌尖上的中国--一场纪录片创作的实验》
第五篇: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之思考论文
1再现现代科学技术历史过程和发展规律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不但应该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概论,而且也应该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和规律的概论。离开现代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历史,静止、孤立地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成果,就会使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变得零乱庞杂而不成体系。而如果把“史”与“论”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则不但能克服“零乱庞杂”的缺陷,而且还能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把“史”与“论”结合起来,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之所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学习,不但要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果、历史演进和完整体系,而且要了解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以及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只有做到史论结合,才能达到开课的目的和要求。
2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根据上述三原则,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内容与体系可做如下安排。导言。概要介绍现代科学技术及其理论基础、前沿阵地、中心内容和综合体现。
第一章,现代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言,概述近代物理学的辉煌成就及其所遇到的“两朵乌云”。第一节,相对论的建立。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具体讲授伽利略变换和力学相对性原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洛伦兹变换的提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及其主要结论,广义相对论及其验证。第二节,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量子力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要介绍黑体辐射理论和紫外灾难。
二、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发展,具体讲述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玻尔对原子结构的量子解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海森伯的矩阵力学。第三节,现代化学理论的发展。主要讲授元素周期理论的新发展和现代化学键理论。
第二章,原子物理学的开发研究及应用。主要讲授从物质结构的研究到原子能的开发和应用。第一节,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和认识。
一、物质结构初探,复习回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道尔顿的原子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
二、向原子世界的进军,主要讲授X射线、放射性元素及电子的发现,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实验和发现,原子核结构模型及其实验和发现,对基本粒子家族的认识。第二节,原子能的开发研究及应用。
一、原子能的开发研究:重点介绍原子能开发研究中的三大发现,即慢中子效应的发现、核裂变的发现和链式反应的发现。
二、原子能的应用,包括能源方面的应用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能源方面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军用三弹即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的研制;二是核电站的发展,主要介绍从慢中子反应堆到快中子增殖堆再到核聚变反应堆的历史发展。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可概要介绍在生产、生活、科研、军事上的应用及其成果。
第三章,生物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生物工程技术是用人工的方法创造生命的技术。生命科学是现代科学的三大前沿阵地之一;生物工程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历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从有机高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多分子体系;从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化成原始生命物质。
二、生物进化论,主要介绍拉马克的生物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第二节,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一、遗传学:主要讲授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及其遗传学说;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及其遗传学说。
二、分子生物学:重点介绍蛋白质的性质、结构和功能;核酸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第三节,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程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四个部分的内容。因学时限制,可重点介绍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两个部分。
一、细胞工程,应首先讲授细胞的全能性,然后在细胞全能性的基础上具体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折合和胚胎移植技术、克隆技术等内容。
二、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的基础研究,主要介绍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和基因载体的发现和研制。(2)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获取目的基因DNA、获取载体基因DNA、目的基因DNA与载体基因DNA的重组、把重组的DNA转入受体细胞进行增殖和筛选转基因生物体五个步骤及方法。
三、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生物医药的研制及应用、生化工业的迅速发展、转基因动植物的大量出现,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天文学和天体演化学说。天体演化学说是现代科学的三大前沿阵地之一,本章在重点讲述天体演化学说之前,先把天文学的相关知识作一简单介绍。第一节,天文学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概要介绍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类;
二、重点讲授天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体介绍古代天文学、近代经典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的发展情况。第二节,获取天体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可分三个大问题来讲述。
一、获取天体信息的渠道,主要介绍电磁辐射、宇宙线和中微子三条途径;
二、获取天体信息的物质手段和仪器设备,主要介绍人眼的构造和功能、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天体摄谱仪;
三、天文观测发展简史:依次介绍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第三节,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主要介绍牛顿“无限无边”宇宙模型及其疑难、爱因斯坦“有限无边静态”宇宙模型及其疑难、哈勃定律与大爆炸宇宙模型;
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先对星系及其类型作一简单的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三、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具体介绍恒星的形成,表征恒星演化过程的赫罗图,恒星演化过程的三阶段,即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和恒星的三种归宿(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四、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主要介绍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和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两部分内容;
五、地球的构造和演化:包括地球概况、地球的圈层构造和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第五章,信息技术和激光技术。人类历史在经历了6000年的农业社会和近300年的工业社会以后,现在正在迅速走向第三个文明社会———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就是信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所谓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技术。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第一节,微电子技术。
一、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具体介绍集成电路的诞生、集成电路的种类及其历史发展和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
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第二节,计算机技术。
一、计算机概述:具体介绍计算机的结构与功能、计算机的特点和计算机的历史发展;
二、计算机的应用:主要包括数值计算或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或称信息处理、实时控制或称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或称智能模拟等;
三、信息高速公路。第三节,通信技术。
一、电气通信:主要介绍电话通信和非电话通信及传真;
二、光纤通信:具体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的优点、光纤通信的应用和发展;
三、卫星通信。第四节,激光技术。
一、激光与激光器:具体介绍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激光的特点、激光器的构造等内容。
二、激光技术的应用:概要介绍激光加工(包括激光铸模、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雕刻等)技术及其在农业、医疗、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第六章,空间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和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第一节,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与航天工程体系。
一、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具体介绍万有引力定律和三个宇宙速度;
二、航天工程体系:包括航天器、运载工具、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测控中心和用户地球站。第二节,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发展。
一、运载火箭的开拓者: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现代火箭鼻祖冯布劳恩;
二、战后火箭技术的迅速发展;
三、火箭推进的动力原理: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
四、现代运载火箭的结构。第三节,航天器及其分类和发展。
一、人造地球卫星:主要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构造、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及其轨道、人造地球卫星的种类;
二、载人太空飞行器:具体介绍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
三、行星际探测。第四节,未来的宇宙开发工程。概要介绍卫星发电站、太空工厂、月球开发、飞出太阳系,移居其它星球等。
作者:王双桥 单位:邵阳学院政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