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人员变更说明

时间:2019-05-15 11:1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人员变更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人员变更说明》。

第一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人员变更说明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课题人员变更说明

一、课题负责人变动说明

2011年11月份,我校由范禹副校长接受了省级实验项目《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课题。2012年3月,因工作变动,范禹副校长被调入五十一中学,任书记。同年三月,梁颖娣同志被任命为四十八中学副校长,接管此项实验课题研究,特此说明。

二、实验教师变动说明

我校王洪兰、张弛、常玉红三位老师在2011年11月29日,签定了此项课题申请承诺书,参加此实验课题的研究。2012年3月,因工作关系的变动,王洪兰、张弛两位老师已分别离开了四十八中学,不能再继续参加此实验项目的研究。常玉红老师因休产假期,也没能参加此课题的研究,我校的田丰老师、金艺老师、王光庆老师强烈申请参加此实验课题的研究,在近一年的实验课题研究中,三位老师也是非常钻研,成果显著。

以上变动,特此说明

鞍山市第四十八中学

2012年

第二篇:发展艺术教育特色

发展艺术教育特色,打造特色高中

作者: 课题组 来源: 本站原创 录入时间:2011年11月07日

株洲市四中建校于1957年,位于株洲市荷塘区新华东路80号。1997年2月,学校成为株洲市首批规范化完全中学之一。2003年6月,省教育厅发文确认学校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9月,改授“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牌匾。学校占地118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29人。2009年学校被评为省“模范职工之家”,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被株洲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株洲市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作为株洲市教育系统唯一代表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2009年9月,学校申报的课题《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教育部规划课题,学校成为“全国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校”。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湖南省优秀事业单位法人”、“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株洲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

课题引领,发展学校特色

一、问题的提出(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教育选择多元化特点愈益明显。高中教育长期存在的“同质化”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与人才个性化发展趋向、人才类别多样化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失败的学校、失败的教育的现象就难以避免。建设特色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给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为学校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要求。

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普遍重视。90年代初美国把艺术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并颁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艺术可以使多种智能得到同时和协调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对艺术教育的培育目标、功能和具体的教学形式等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直到本世纪初在素质教育大改革背景下才逐步繁荣。

从目前国外艺术教育研究的成果和现状来看,主要重视理论上的整体构建和研究,重视对艺术教育共性问题的探究和研究;对学校具体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微观研究较少,特别是在不同条件下的学校如何开展艺术教育,落实教育功能等研究相对缺乏。就国内研究而言,主要集中在一些艺术教育学科建设和特色培育及艺术教育实施途径、方式的策略等具体问题上。

国内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研究比较注意已经形成的学校特色,而往往忽视学校教育特色的发展过程;注重对特色的培育探究研究,缺乏对已有特色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以及现有特色今后再创性提升研究,艺术教育特色“短命化”现象较为突出;研究内容肤浅化、片面化,强调实用艺术技术教育和“特长生”培养研究,忽略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研究;研究局部性特征明显,研究对象以城市中优质高中为主,农村学校极少,城乡结合部高中几乎没有。

株洲市四中创办于1957年,地处株洲市明照乡八角亭,办学之初仅有6个初中班,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全体四中师生52年的风雨兼程,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36人,学生2454人,校园面积77981.77㎡,教育教学质量稳居株洲市前三。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学校地理位置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校目前地处城乡结合部,东临明照乡,北接龙头铺乡、云田乡,西、南面为株洲市市区。学生来源于城市和农村(目前仍有近1/3的学生来自周边农村)。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城市边缘地区。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是指地处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城市边缘地区,生源为城市与乡村混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艺术教育特色:在本课题中主要是指我校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而成集理念、机制、评价等为一体的我校独有的艺术教育风格、形式。

可持续发展:在本课题中主要是指传承弘扬我校长期以来形成的艺术教育特色,结合时代变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实际,进行再创造,实现现有特色的拓展、延伸和深化。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问题成因的调查与分析,探索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开展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以“学校为中心,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体系;创新艺术课程教学模式和课外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师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营造良好艺术氛围和学校文化,提高师生的生活品质、文化品位和幸福指数;夯实我校传统艺术教育特色,塑造艺术教育品牌,促使艺术教育特色与学校整体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形成较为鲜明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创建特色学校。

四、课题研究内容

1、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调查研究。

2、构建以“学校为中心,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3、艺术教育与师生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

4、艺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5、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创新研究。

6、艺术教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五、课题实施的主要工作

1、因才分工,实现项目负责制

姜野军(课题总负责人):负责课题方案、研究报告的撰写;指导课题组其他成员完成相关研究任务;侧重于新课程背景下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艺术教育特色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的研究、学校文化促特色发展的研究等)。

章帆(课题项目负责人):潘民华:负责艺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并进行分析提炼。汪瀛: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熊景明: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研究工作的安排、活动记录、资料积累和整理,并协助课题组组长做好课题方案、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贺新民、张波:负责音乐、美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包括课堂教学艺术,教师与学生评价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张军红(课题项目负责人):艺术班的建设与学生素质的发展。官孟琼、欧阳敏:重点进行构建以“学校为中心,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肖向晖、姜婷:负责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调查研究。郭克勤、刘芳:负责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创新研究。

胡新铭(课题项目负责人):吕国祎负责教师队伍的艺术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育研究。赵中华、贺志华:负责艺术教育特色成果的宣传和艺术教育特色网站的建设。

2、对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课题组对参加课题的成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本课题的理论认识;把握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研究方法的介绍;如何进行个案研究;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等。培训形式包括聘请省市课题专家来校培训、派课题主要成员外出学习、课题主持人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课题组成员相互研讨交流等。提高培训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研究的实践能力。

3、以我校为重点,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进行问卷调查。

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源、教师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等都有其区别于城市高中和农村高中的实情,因而在艺术教育工作中不能生搬硬套不同类型学校的经验和模式。只有在充分了解自身现状实情,明确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实施应对策略,确保工作的实效。基于上述考虑,我校课题组研究人员决定对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进行问卷调查,他们精心编制问卷,通过现场调查和网上调查的形式,对我省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近20所进行调查,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

4、全面开展艺术教育具体实施策略实践探索。

首先精心开设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开足开齐艺术欣赏课,为学生奠定一定的艺术素养;开设专业基础课,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其次改革现有的分班培训模式,逐步实行分类培训、分层选择的策略,使培训指导更加精细化,更好的适应学生的个体需求。完善艺术班专业培训模式,提升艺术类竞技水平,建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完成专业培养模式向高端化的转型。第三建立专业教学质量测控体系及标准,完善艺术专业成绩数据库的建设。第四大力发展校外艺术培训,逐步建立艺术生源的初中基地,改善艺术生源质量。

5、以艺术课堂为中心,创新课堂教学。

学生享受美、体验美的艺术素养的培育是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传统艺术教学以简单的唱唱、画画为主,教学内容简单、肤浅,教学方式重说教,轻实践体验,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艺术教育在艺术素养养成的教育功能缺失。我校对艺术教育课堂进行改革。以“学科能力”提升为导向,以 “精致课堂”、“高效课堂”为目标,全面探索“四导一评”教学模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尝试生活化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动手实践和创作的能力;

6、创新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拓展艺术教育空间。

课外活动则是艺术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它是将课堂内外与社会相连接的纽带,能有效加强学生回归社会主流的原望,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学校以提升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品牌的辐射度和知名度为指导,广泛开展书法、美术、舞蹈、声乐、器乐、摄影等艺术活动,使学校的艺术教育渠道得以拓宽,使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参加艺术特长教育,提高艺术教育的普及率;除单项艺术活动外,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艺术节,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艺术活动。做好“春之声”音乐会的提质改版和“金画笔”美术节的改进创新工作,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艺术活动。

7、挖掘校本资源,总结艺教经验,开发、编写艺术教育系列校本课程。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受到关注的程度日益突出,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课改的一个重大热点和亮点。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精心对校内外的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具有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并依靠各方力量,制定了完善的课程结构,有计划地开发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艺术教材。最终建立艺术教育精品课程。在学校现有音乐、美术必修课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艺术教育形式,逐步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联系,特长生培养和社团活动相结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交叉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六、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1、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一个思想二个保障三个平台四个品牌”的艺术教育工作思路。

一个思想是“让高雅艺术走进学生,让高雅艺术伴学生成长”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两个保障是建立株洲市四中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组织机构保障;制定《株洲市四中艺术教育工作章程》,有制度保障。三个平台是学生开展艺术活动的场所,成立了艺术教育部、艺术班和系列艺术团体(春之声”民乐队、合唱团、舞蹈队、“金鸣”音乐培训班、“尚艺”画室)。四个品牌是在校内和社会都广有声誉的活动节目: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节、金画笔美术节和对外交流活动。

2、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序列化、生活化、群众化,艺术教育得到有效的拓展和延伸。

每年,学校都要组织三大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节和金画笔美术节。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进行班级合唱比赛,举行元旦文艺汇演,这些活动让师生们尽情地享受一道道精神大餐,沉浸在艺术与文化的浓浓熏陶中。每年4、5月份举行的“春之声”音乐晚会面向社会公演,引起了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家长、各新闻媒体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已成为株洲市民文化生活中的一大亮点。金笔画美术节里的学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美术教师的创作作品展、校园现场书法赛已成为师生展示艺术才华的重要舞台。学校的三个艺术社团活动红红火火。管弦乐团、舞蹈团、合唱团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株洲市的大小舞台上,参加过很多重要的赛事活动,一直获得市级最高奖励。舞蹈团曾受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和央视之邀晋京参加全国第四届校园春节联欢晚会;株洲市春之声学生管弦乐团曾接受市教育局领导的亲自授牌;合唱团代表株洲市参加过全省的第二届艺术展演比赛。

3、艺术师资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初步打造了一支进取心强,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准高的艺术教育团队。

我校艺术组老师以这次课题研究为契机,充分利用学校专门搭建的艺术教师工作室这一平台,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积极参加较高层次的专业进修与培训,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不少老师的教学论文、艺术作品在评比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在各级各种教学比赛中艺术组的老师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张波等3名艺术教师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教师成为省市级骨干教师,4名教师进入了省市专业学会担任领导工作,8名教师获得省市级教学比赛一等奖,6位老师的作品参加过全国美展。

4、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高。

我校学生广泛接触了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拓宽了艺术视野,增加了对优秀文化的理解,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大多数学生自主参加了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学会用艺术的方式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高校提供了优质生源,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艺术专业考生本课录取率保持在70%以上。近年来,向高校输送二本以上艺术专业生900多人,有18名艺术专业生被中央美院、中国音乐学院录取,在省、市三独比赛中,100多人获得三等奖以上奖励,300多人参加美术书法作品比赛中获市级三等奖以上奖励。

5、编写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艺术选修课校本教材,精品艺术教育课程初步成形。

紧扣“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这一研究主题;以素质教育观为指导;以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科学制定了《株洲市第四中学“艺术特色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开发方案》,科学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创新能力。目前《装饰剪贴画》(美术)、《合唱指挥》(音乐)、《舞动人生》(音乐)等校本课程经过专家论证和教学实践验证,几修其稿,即将出版。

6、初步了解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明确了艺术教育发展方向。

课题组通过现场和网络问卷调查、随机访谈、座谈会和实地考查的形式,就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课程开设、课堂教学、师资建设、组织管理、课内外艺术活动开展、学生艺术素养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对调研资料的初步统计、分析后,课题组总结了各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一些好的、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代表性的共性问题。集中表现有: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艺术教育边缘化;艺术教育缺乏必要的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艺术教育课堂组织松散,教学效率低下;热衷于少数专业特长生的培养和训练,群众性、普及性艺术教育严重缺乏;艺术教师专业成长缓慢,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

7、初步总结出效果明显、操作性强艺术教育实施策略。

学校不是校长个人的学校,而是全体教师的学校;学校不仅是全体教师的学校,更应该是学生的学校;学校不仅是师生的学校,还应该是社会的学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要取得实质性的可持续发展,学生艺术素养要取得群体性的提升,光靠几节课的时间,几个专业艺术教师的努力和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想办法让广大教师和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其中,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和学生家庭的教学资源,必须拓宽艺术教育渠道、拓展学生艺术实践空间。学校从问题入手,从实际出发,从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着想,科学构建了以“学校为中心,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实施策略。

整体筹划 创建特色学校

有了学校特色不等于就成为了特色学校,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学校特色指的是学校工作的某个方面形成特色,是局部特色,称之为特色项目或优势项目,而特色学校则是特色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出独特的整体风貌。学校特色可以发展为特色学校,但是一个由局部向整体推进的漫长的艰辛的过程。为贯彻落实“打造成全省一流的优质高中和国家级特色高中”的发展目标,扎实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对学校各项工作作出具体的规划和安排。

一、统一思想,整体规划。

科学制定《株洲市四中2011—2013年中期发展规划》,对学校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作出实事求是的回顾、总结和反思,对学校未来发展作出清晰的规划和设计,提出“建设国家级特色高中”的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以特色高中建设为中心,对学校管理、德育、教学、教师队伍教师、校本课程建设、校园建设等具体工作作出安排。并组织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分项规划,即《株洲市四中2011-2013年中期德育实施规划》、《株洲市四中学科及教师中期发展工作方案》、《株洲市四中基础设施建设及校园提质攻坚计划》、《株洲市四中教育装备建设规划》。

二、分项实施,重点突破。

1、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强化人文关怀,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人文化和效能化,切实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和生活品位。探索“基于全面发展理念的全员参与式学校管理”模式。坚持上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党政工团、德智体美、人事劳资、总务后勤等工作制度,坚持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实施科部室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专项工作项目管理制。

2创新方式,增强德育实效。加快工作型、引导型德育转型,全面提升德育水平,实现德育工作艺术化,以美育德、以美养心。抓好正面教育,培养示范群体。建立健全特色班级的管理体制,完善特色班级建设的组织形式、评价方式,以德育“创新案例”“精品工程”评比为抓手开展特色班级建设,打造具有校本德育特色、专题德育特色的德育品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塑造正、善、慧、美的四中学生形象,创建多个学生示范性群体,实现德育艺术化、课程化、序列化、生活化,进一步强化四中德育特色。

3、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学科中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和科学精神,建设研究型、发展型学科组,打造品牌学科,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教学艺术化。教研组和备课组要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工作,通过“压担子,指路子”培养年轻教师,通过提升备课组在教学中的责任意识,提高集体备课内涵和质量。着力课程建设,挖掘、整合、完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落实学校文、理、艺学科三年教学实施方案,提高校本化实施水平。加大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建设精品校本课程,初步构建科学、文化、艺术系列校本课程框架,形成高质量的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在全国特色学校建设课题引领下,推进“特色班级建设”课题研究,开展“学科分层教学”课题研究,并获得“十二•五”课题的申报立项成果。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全面实施“四导一评”教学模式,创设以教促学,以教助学,以学提教,以学富教的动态生成性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素质全面发展。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发展基础。教师队伍“数量基本稳定,结构更加优化,素质显著提高”。塑造勤、和、智、艺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本校名优特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引导教职工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成长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型教师。

5、营造艺术教育氛围,加强艺术品牌建设。更加重视群众性艺术活动与艺术素养提高培训工作,保持和发展现有的艺术常规活动、赛事,继续办好春之声音乐会、金画笔美术节、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春之声音乐广场秀活动,建立经典艺术团队,形成特色艺术活动模式。认真抓好艺术班的专业教学管理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推进与国际艺术高校和国内艺术院校的联系,将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引进学校挂牌教学;充分利用本土艺术教育资源实行交流合作,多途径、多形式地建设校外艺术生源基地。塑造艺术团队品牌,通过做好艺术模块的校本课程开发,不断提升艺术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档次,探索并实施美术、音乐教师工作室制度,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管理的需要,引进优秀艺术专业教师。

6、以“教育化、标准化、精致化”为目标,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校园文化设施,进一步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启动普通教室和功能教室的标准化建设,维护设施设备完好,塑造美丽校园、精致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

第三篇: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下窝头镇初级中学 2018年9月

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一年来我校艺术教育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现将我校2017—2018学年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下窝头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占地19089平方米。目前,学校六年级有3个教学班,学生127人,七八九年级有10个教学班,学生306人,在职教师45人。

二、学校艺术教育总体情况

1、组织领导与制度建设

在组织领导与制度建设方面,学校专门成立了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1名校级分管领导,有部门具体负责。有工作规章制度,有定期的例会制度及教研培训学习交流活动。我校三年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中均有艺术的相关内容,并有专项的工作计划。

2、艺术课程建设情况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上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各科课程能做到“五有”,即: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有总结。学校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开发具有本地域特色的艺术课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艺术教师配备情况

我校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艺术教师的数量(共有艺术教师5人,其中专职1人,兼职4人),教师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师生比比例为1:86,没有达到标准配额。

(1)学校鼓励并支持她们积极参加市级、区级等各级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与教研,不断走出去观摩学习,开阔教师眼界,加强艺术教师的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她们的专业素质。

(2)重视艺术教师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成立了艺术中心教研组,通过教研组的小组教研活动,来提升艺术教师的教学素质。让老师们在工作中主动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能,提高自身能力。

4、艺术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为了使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全面到位,我们制订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把艺术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制定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确定近期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目标及实施措施;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学校将艺术教育工作与绩效工资挂钩并制订了有关的奖励条件。

学校在学期工作计划中都能认真部署艺术教育工作,教研组详细制订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后再付诸实施。期末,艺术教研组作单项总结,学校在学期工作中进行总结。

我校将艺术教育常规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提高相结合。一方面要求艺术老师上好艺术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依靠第二课堂开展课外、校外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做到活动经常化、多样化,面向每一位学生。学校开设合唱、舞蹈、素描、国画、电子琴、葫芦丝等项目。学校要求每位艺术教师人人辅导好一个社团,做到班班有特色,生生有特长。

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导向,促进我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抓普及,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教育。搞好艺术教育主阵地在课堂教学。

(1)组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

(2)定期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我们每学期要组织艺术学科的教研活动。艺术任课教师人人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交流。通过研讨,提升我校艺术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学校教研计划,积极规范地开展教研组工作,使教研组工作落到实处。

(3)结合课改,努力钻研教材,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评课的质量,真正做到细化教学过程,重视课前、课中、课后管理,并能依照素质教育要求,顺应新课程标准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学校艺术教研组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定期进行课堂教学研讨。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5、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配备情况

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今年投入经费15000余元,为特色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学校现有艺术器材基本达到配备标准,拥有音乐活动室3个、美术教室2个,各类器材若干。

6、课外艺术活动开展情况 我校的艺术教育突出育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健康向上、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艺术活动,能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我校开展的艺术活动是群众性的活动,从编导﹑排练到展示,学生均全员参与,大多数学生每人能参加一项艺术活动。

学校根据自身条件,结合重大节日庆典开展艺术教育;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学校灵动课堂有声乐、舞蹈、绘画、制作、书法等社团,做到时间保证、活动内容保证、质量保证。做到每周有训练,月月有提高,学期有成果。这些灵动课堂大大拓展了学生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接受艺术的熏陶,为艺术人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7、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情况

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配合宣传栏、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等,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为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构建文明、健康、平安、人文、美丽和谐的校园艺术文化体系,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乐园;着眼于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进一步拓展,让全校师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学校艺术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修养的形成,学校全方位地开展了以“教育是世间最美的艺术”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和规划。教学楼一楼悬挂师生绘画作品、二楼悬挂师生剪纸作品、三楼悬挂学生制作作品。以此来烘托校园文化氛围。

8、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我校以“变废为宝”为指导思想,选择了蛋壳画制作的艺术形式,材料准备简单,不用任何经济投入。让学生在制作蛋壳画的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制作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了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了学生的人格。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吴红伟直接领导的“一校一品”创建领导小组,德育处、年级组组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美术老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的工作室成员。由工作室全面负责“一校一品”的研究以及日常培训与辅导工作,使蛋壳画特色教育有计划、有总结、有资料,使教师和学生对创建蛋壳画品牌达成共识、付诸行动。在经费上,由吴红伟校长负责,按照具体规划,安排相应经费,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度上,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起一种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引导、保护和发挥广大教师在创建品牌学校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学校实际,建立推进一校一品建设的激励、保障机制,制定了考核细则。师资上,重视美术教师的工作安排,利于顺利开展培训工作,在量与质上得到了充分保证。

在第二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评选活动中,我校学生王维宇、郭雨萌、曹凤依等的蛋壳画作品《怒放》、《问蝶》荣获区级一等奖,并参与了区级展示。在第二十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评选活动中,我校学生王维宇等的蛋壳画作品《幽香》荣获区级一等奖。郭雨萌、吴梦竹、李俊然、齐文平等三十二人的蛋壳画作品荣获镇级一等奖。我校的蛋壳画特色已散发出其特有的艺术馨香。

9、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开展情况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艺术素质测评领导小组,由分管艺术的领导和音乐美术教师组成。每年开展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所有学生均参加艺术素质测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覆盖率达到100%,对于测评结果不合格的学生及时报给相关教师,组织辅导与再测评,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10、中小学校实施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情况

学校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质量报告并予以公开,接受师生群众的监督。对参加学校文化艺术节、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都按照学校相关的制度进行评比和奖励。我校在评选先进、职称评聘时,艺术教师享有和其他教师同样的待遇;其工作量(包括艺术课和课外艺术活动辅导等)计算合理,同时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公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艺术专业教师配备不足,严重缺少缺少专职音乐、美术教师。

2、学校尚无艺术场馆,大型艺术活动难以开展。

3、当地一些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尚未完全开发利用。

4、部分学生及家长对艺术测评工作认识不够,学生的艺术修养还不够高。

四、改进措施

1、学校向区教育局申请派美术、音乐专职教师来校任教,解决艺术专业教师配备不足问题。

2、学校将积极协同当地政府、区教育局筹备兴建艺术场馆。

3、学校将积极挖掘当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充分利用到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之中。

4、学校将积极引导学生及家长参与艺术活动及艺术测评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

今后我们将致力打造一支精良的艺术教师队伍,加强学校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创造新的开展艺术活动。我们相信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的艺术教育水平一定会迈向更高的台阶。

下窝头镇初级中学

2018年9月

第四篇: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实施方案

锦州市创建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依据《辽宁省创建体育特色教育学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二、主要目标

通过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创建活动,提升学校体育工作地位,规范体育课程设置,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营造体育文化,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力争在3至5年内,全市30%的中小学校和20%的高中(职专、中专)达到省体育特色教育学校标准。

三、实施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立足于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传统项目优势开展创建活动。

2.适应性原则。开展的体育活动必须适应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有利于增强体质。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名学生都能够掌握1至2项运动技术和技能。同时要组建专业运动队,注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4.全面性原则。摆正《体育课程标准》与特色体育项目教学的关系,坚持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防止为创建体育特色学校而造成体育课堂教学的单一化。

5.教育性原则。坚持以育人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四、工作内容

1.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认真落实课时计划,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建立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

2.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要从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历史传统出发,积极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探索开发,创编体育校本教材,形成自身的体育特色。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具有现代特点的体育项目课程。

3.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结合“2+1项目”,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形成人人都参与,班班有活动,特色鲜明的群体性体育活动方式与内容。学生参与率要达到98%,85%以上学生在本校学段内掌握二项体育技能。学校校长要率先垂范,全校教师的参与率要达95%以上。

4.建立体育特色项目竞赛制度,班集体竞赛项目和单项比赛每年各不少于2-3项,要形成班班搞比赛、人人有项目的氛围。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节或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含趣味运动会),学生参赛率达到85%以上。

5.学校要建立具有所在县(市)区、所在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的代表队2至3个。坚持常年训练,每周训练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90分钟,并要形成梯式训练结构,队员分布在各年级,在训队员不少于参加比赛需要人数的2.5倍。积极参加省、市、县(市)区教育和体育部门组织的比赛活动,并取得相应成绩。

6.按要求配齐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教师占整个教师的百分比达到《管理办法》的要求。体育教师能力素质适应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工作的需要。积极支持体育教师的学习与进修,努力提高体育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每两年参加不少于60学时培训,校本培训坚持经常。

7.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教育经费预算,按学校公用经费的8%专项用于日常的学校体育工作。学校有与体育特色项目相配套,能满足全校学生活动需要的,足够数量的体育场馆设施;高中要有体育馆,初中、小学要有快乐体育园地。人均体育活动面积要达到5平方米以上。要按《国家体育场馆器材配备目录》配齐体育器材,要有足够开展特色项目需要的相应器材。

五、组织机构建设与管理

8.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引导、指导本辖区中小学体育特色教育学校的创建,并为创建体育教育学校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完成创建目标,提升辖区内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9.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组织与管理制度。学校要成立学生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生健康情况,纳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建立层层责任制。校长是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要亲自抓,具体管理体育教研室(组)工作。体育教师、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

10.学校要把创建学校体育特色教育学校,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学校依照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坚持科学规范的作息时间,保证学生的睡眠和锻炼,把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健康,做为考核学校各部门、班级和教师的主要内容。对不重视体育工作的不能评为先进个人和单位。

11.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并大力宣传体育育人、珍视健康、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理念。

青龙小学科技特色和体育特色建设规划方案

青龙小学科技特色和体育特色建设规划方案

我校是一所外地生居多的农村学校,从学校成立以来,我校一直重视学生的科技教育和体育教育。

在科技特色建设方面,我校制定了科技教育的总目标:树立科教兴校的观念,培养热爱科技对科技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研究普及科学的规律,探索发展个性的门路,争创科技教育先进学校。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制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分三步走的科技教育发展规划:第一步是(2006-2007学年)探索科技教育特点;第二步是(2007-2008学年)争创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第三步是(2008-2009学年)跻身于市一流科技教育学校行列。

科技特色建设主要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管理网络。一级网络:学校建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并且有教导主任、科技总辅导员、总务主任、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等组员;二级网络:包括两个方面:①由专职科学教师、电脑辅导教师组成。②由4位科技辅导老师组成(他们分别负责电子技师、七巧板、金钥匙、科技绘画、科技模型等);三级网络:每个年级各班落实2名科技兴趣浓厚、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为科技小辅导员,学校建立一支由42名学生组成的科技小辅导员队伍。

2.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为普及科技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活动中,学校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要求各学科教育活动中要渗透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爱科学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

(1)每周开展兴趣活动。一方面以班级为单位,要求学生全员参与。针对学

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开展不同的科技活动。a.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形象性强。以科普故事、游戏、参观、竞赛等活动为主;b.中、高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以空模、车模、船模、建模的制作及操作比赛、出金点子、写科普小论文等活动为主。另一方面,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一批对科技活动兴趣浓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个性特长的科技苗子,开设了电子技师、七巧板、金钥匙、科技制作等兴趣小组。利用周一、三、五第七节课开展活动。辅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注意使每个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和谐、自由发展。

(2)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科技节,每一届科技节都有主题,有内容,有创新。每学期围绕科技活动开展科普知识竞赛,科普知识图片展,科幻绘画,创新方案设计,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制作大奖赛等,极大的推动了学校科技特色工作的蓬勃发展。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科技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突出这学科的科技教育,强调在重视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意识、科学观念、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体验、创新、创造。如开展自编科技小报,利用废料易拉罐、雪碧瓶、细铅丝,通过艺术设计,精心制作成品种多样的小制作品

4.拓展科技教育的领域,广泛开展校内外科技或科普活动。加大科学普及力度。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教育活动,如讲座、竞赛、观摩、论文研讨会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科技竞赛。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科普宣传活动。

5.保证经费,确保科技教育顺利开展。确保科技活动课、兴趣活动场地,活动开展必务材料、器材,保证各类竞赛器材的经费。

6.建立科技教育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教师科技教育实绩作为其业务考核内容之一,职称评聘记功、表彰内容之一,学生科技活动成绩记入班级考核档案,定期表彰科技活动优秀教师和学生。

在学校体育特色建设方面,我校“以体强身,提高健康水平;以体辅德,提高道德素养;以体增智,提高文化素质;以体益美,提高审美能力;以体促教,提高教学品味”为特色建设目标,以一育促诸育,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工作。

体育特色建设主要具体措施:

1.创设教育环境,体现特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学校绿化“达标”,环境整洁大方,校体育运动橱窗开辟“体育赛事”“运动常识”“卫生健康”等专栏,定期出版,展示我校体育建设全面发展的要求。班级黑板报开设体育卫生角,让学生了解体育卫生知识。学校及时报道体育热点赛事和运动员事迹,拓宽师生视野,振奋精神。我校学生做到人手一件体育器材,班班有运动兴趣小组,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

2.完善体育设施,加强责任管理

校园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到位,体育器材室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器材的使用率有记载,购进器材有登记,损坏的器材及时上报。室外的体育器材安全检查,已经纳入了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范畴之内,做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学校按照新颁布的《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要求,购置体育器材。

3.明确体育教育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促进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1)实施体育课程标准。体育课堂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建立“快乐体育教学”、“分类协作教学”“大单元教学”“校本课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使体育课有效、有趣、有乐。

(2)落实课程标准,构建体育目标体系。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主动学好运动动作。——构建学生运动参与目标。

学好用好运动技能,安全文明愉悦身心。——构建学生运动技能目标。保持正确身体姿势,形成身体健康意识。——构建学生身体健康目标。克服困难不怕失败,自尊自信坚毅顽强。——构建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充分发展自我意识,关爱他人学会合作。

——构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目标。

(3)巩固学生课间操质量。要求学生每天做好沙瓶操,达到动作整齐、有力到位,每学期举行一次大课间的比赛,少先队大队部、体育组协同组织平时的课间操评比,并在学校一日常规评比栏上公布。

(4)做好沙瓶操。除坚持上好体育课外,课间操、眼保健操和体育活动课以外,我校让学生坚持做沙瓶操,为广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5)抓好体育特长生的训练。针对体育特长生体育课“吃不饱”的实际,我们实行对他们早、晚进行训练以弥补不足。早上抓他们晨跑,下午活动课时间,抓他们的专项训练,天天如此,常抓不懈。

四、以研促教,提高我校体育竞技水平

1.加强体育运动训练。我校各年级在开展课外体育特色活动基础上,班班有代表队,个个有爱好、专长。学校成立了田径、排球、篮球、足球、乒乓、围棋等训练队,课余训练做到“五定”:定教练、定项目、定运动员、定训练时间、定期汇报。“三抓”:抓道德品质、抓文化学习、抓运动技术水平。力争田径队、排球队在市比赛中取得好名次,同时向上输送体育苗子。

五、保证措施的落实,增强特色发展后劲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体育老师为主要成员的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班班主任、体育老师担任班级的特色活动指导老师,全校构成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管理网络,保证特色建设措施的落实。

我们认为:特色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就内容而言,普及了就不称其为特色;就层次而言,在一个地区范围内不冒尖,就不能称其为特色。所以在今后我校的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把已有的特色做强做大,并根据新的课改精神要求,不断培植新的特色,尤其是在已有一定基础的内容上,如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充分挖掘本校、本地资源,扬我校所长,从而保证我们办学特色起步较晚的学校能处于领先地位。

杭六中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培养体育特长,增强学生体质,打造体育品牌”为特色办学理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形成较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以“培养体育特长,增强学生体质,打造体育品牌”为特色办学理念,以田径运动(中长跑)为突破口,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抓手,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同发展为重点,通过“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推进,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使我校成为全市体育人才培养基地,继续成为自治区体育传统项目保持学校,全面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打造精品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9、3月——2009、12月

进一步规范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向45分钟求质量;根据学校实际选准要创建的优势项目(田径),制定规划,初步构建优势项目的内容体系、实施途径和评价机制;开发校本操,组织开展大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第二阶段:2010、1月——20010、12月

在完善田径项目的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方式等的基础上,成立多个体育兴趣活动小组,并使大课间活动更科学、规范、有效,从而带动其他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使教师、学生大面积参与学校体育运动,掌握技能,愉悦身心,锻炼身体。通过教师指导、参与、比赛把学生从课堂带到操场,走向社会。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即形成学校特色。

第三阶段:20011、1月——2011、12月

通过近三年的打造,以点带面,从体育的崛起,带动五育并举,以体育德,以体益智,以体强志,以体养性,以体兴校,使学校形成鲜明办学风格,学生有特长的基础上,将其拓展成学校的办学个性,成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最终实现特色学校的目标。

三、实施步骤

第一步,巩固特色项目。田径作为我校的传统项目,我们要保持,要发展。一要稳定教练队伍;二要形成梯队;三要学生广泛参与。校田径队继续要在全旗处于绝对领先位置,代表全旗参加比赛争取优异成绩。

第二步,形成体育特色。在田径的带动下,丰富和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体育教学上水平,体育科研见成效,体育竞技领风骚。

第三步,创建特色学校。“体育展风采,德育提素质,智育重技能,”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四、具体措施

1.加强业余田径训练。学校成立田径训练队,选拨三名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体育教师担任教练(教练公开竞聘),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和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每天早晚、双休日、节假日坚持训练,发放高于其他人员的训练补助并根据学校财力逐年提高,创造条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各种切磋技艺展示才艺的条件和机会,积极组队参加全市中学生联谊赛以及各种赛事,选派教练外出参观学习。每年召开全校大型特色田径运动会,做好优秀人才的选拨工作。运动员竞技成绩纳入班级目标管理考核加分之中,积极争取班主任对体育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努力形成全校上下人人支持体育、人人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

2.科学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

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第二节课后,时间为30分钟,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一节课外活动课,主要由班主任老师组织。大课间操内容主要以眼保健操、第三套广播体操、校本操、学生长跑运动、古诗词诵读和自主活动为主,具体安排根据学校实际和季节、气候情况确定。课外活动课以班为单位进行,内容主要包括:游戏、体育趣味比赛,自主活动(包括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和球类)等。课外活动课由政教处统一划定活动区域,要求各班课前有教案,课中留记录,课后有反思。学校开展检查评比活动,成立大课间活动检查评比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评比细则,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定期评比,定期指导,定期总结。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将大课间活动作为创建学校特色内容之一,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排入学校作息时间表。落实好待遇和器材问题,体育教师组织大课间活动每周按两课时计入工作量,班主任组织课外活动每月补助40元,号召每名学生自配一件体育活动器材,学校积极筹措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活动器材的需求。

3.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在群众体育活动工作中,按照“33211”和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开展篮球、排球、拔河、踢毽子跳绳等多种形式的师生竞比赛活动,群众体育活动做到年年有新意、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比赛、天天有项目,达到师生体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增强师生身体素质,培养终生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4.营造浓厚校园体育文化。张贴有关体育、全民健身有关标语,利用墙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提高参加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5.家校结合,进一步推动体育特色学校建设。通过发告家长书、举办家长座谈会、书面联系卡等形式,宣传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国家有关体育的政策法定;将体育知识的传授纳入家长学校教学计划,引起家长对孩子体育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为子女创设良好的家庭体育学习环境;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体育竞技活动。

6.认真做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好体育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开设体育课,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进体育教学,制定体育课管理办法,督促体育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根据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形成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积极推行“学生参与法”、“师生互动互练法”、“启发——探究式教学法”、“以赛代练法”等教学方式。

7.做好体育科研工作。围绕中长跑、大课间体育活动,三年内学校申报两个市级以上体育方面的科研课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8.创新工作机制,扩宽培养模式。按照“互利双赢”的原则,我校积极和奋斗中学协商,准备成立校篮球队和排球队,由奋中发放一定的训练经费,奋中教练定期来我校进行技术指导。将我校作为奋中重点体育生源基地,队员毕业时,由我校负责将优秀队员输送给奋中。

9.不断归纳、总结体育精神,使它成为学风、班风、教风和校风,使体育起到育德、益智、强志、健体、养性的作用,带动学校工作走上新的台阶。

五、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由校行政和体育组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工作。

组 长: 裴成双

副组长:黄建军

李明冰

赵风光

王继明

组 员:政教主任 教务主任 体育教师

各班班主任

2.经费保障。

确立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每年优先保障教师训练费、购置服装费、器材采买、教练和学生奖励以及外出比赛等费用。积极筹措资金修建标准塑胶田径场和室内多功能体育馆。

3.政策保障。

学校不断修订完善一系列关于体育方面的制度,诸如:体育经费预算制、体育苗子优先制、体育成绩奖励制等体育工作导向政策,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4.评估考核保障。

每学期期终对创建工作进行考核,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使学校的创建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奋进。

六、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专业教师缺乏问题。按照新课程标准规定每班每周至少三节体育课,我校需要9名体育教师,而我校现仅有6名。

2.活动场所狭小问题。我校现有学生2500多人,群体性活动开展比较频繁,活动场所狭小、简陋严重影响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一些活动往往受场地制约很难开展。

3.田径场标准低的问题。虽然我校有400米标准田径场,但由于资金限制,修建得比较简单,跑操时尘土飞扬。

4.体育器材、各种功能室短缺问题。我校虽然是自治区体育传统项目保持学校,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学校在体育设施和器材购置上投入比较少,室内运动场地基本没有,原有设施器材不能满足现代教学。

一、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体育特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办学特色,从而确立了特色体育项目——花样跳绳、中华毽、独轮车为我校的特色体育内容。并制订学校体育特色活动方案。

二、任务目标

1、以踢好中华毽、骑好独轮车、跳好花样绳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各方面体能。做到人人都参与、快乐锻炼一小时。

2、抓好校体育特色队的建设,不断进行各年级比赛,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校队水平。

3、积极开展体育特色的实践活动,办出学校的特色,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新路。

三、工作措施

2009年体育特色活动实施方案

1、加强管理,保证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每学期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并及时记录好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每月定期研讨并进行小型体育特色比

赛,每学期、做好总结和反思。

2、加大体育设施硬件的投入,为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奠定基础。学校每年增添大量体育设施,保证课堂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3、做好体育特色队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工作

抓普及。各班成立花样跳绳、中华毽、独轮车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活动。学校挑出优秀选手组成校队,准备区以上体育比赛。

4、抓基础。利用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等时间进行基础教学训练活动。

5、抓考核。每年春季田径运动会上进行展示或比赛,作为评定各班学生训练的阶段性成果的依据。

6、努力提高学校体育特色队的素质和竞技水平,坚持科学合理的教学。做好教学记录,及时探讨研究学生的掌握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7、搞好学校体育特色队建设,主要由三、四、五年级的学生组成。着重抓好队员的全面性身体素质、基础技能和基本功的训练。

8、经常开展各年级的交流比赛,提高队员的比赛经验和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团队精神。

9、教师尝试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积极开发体育教学校本教材,形成体育特色的教育新路。

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宗旨,传承、弘扬“以操促德、以操增智、以操健体、以操审美”传统,从自身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和实践,以创建省级农村示范校为标准,锐意进取,深化改革,丰富内涵,着力抓好学校特色建设,突现健美操精神文化,形成鲜明风格,提升办学品位,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体育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 王

涛 副组长: 陈玉东

段文春

员; 刘晓明

张艳杰

于秋菊

陈秋菊

三、历史背景与现状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近60年老校,多年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传承中超越,在积淀中发展。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始终以永恒的追求与卓越的雄心,一次又一次地奏响了发展旋律的最强音。

“合格加特长”是七十五人才培育的目标。在多年办学的风雨历程中,我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克难求进,逐渐形成了“健美操”为代表的校本特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被地方各界所共识,并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在区、市颇有知名度。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我校健美操传统项目已呈特色,优势明显,在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丰厚的资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体育工作策略与方法。已成为沈北新区健美操传统校,拥有经验丰富的健美操教练员及教科研能力较强的体育教师队伍。我校健美操队几年来参加区、市级比赛成绩均名列前茅。在本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健美操运动我校取得了累累硕果。(我校刘晓明老师还走出学校让健美操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受到了各界人士好评)。历年来成绩一栏表

2000年8月 江南化城杯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团体第三名 2001年8月 沈阳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团体第二名 2002年8月 沈阳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团体第二名 2003年8月 沈阳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团体第三名 2005年8月 2006年8月 2006年8月 2006年8月 沈阳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沈阳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沈阳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沈阳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团体第二名

刘晓旭男单第一名 李雪婷女单第一名 团体第一名

2007年4月 沈北新区中小学艺术节 综合类一等奖

2007年8月 沈阳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刘晓旭男单第一名 2007年8月 沈阳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李雪婷女单第一名 2007年8月 沈阳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六人操第一名 2007年8月 沈阳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十二人操第一名

2007年8月 沈阳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团体第一名

从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看,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健美操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感受美、鉴赏美、提高学生的形态和气质,增强合作意识和拼搏进去精神。

以未来社会的需求来看,人才不仅要有优良的品质,掌握现代化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有强健的身体。俗话说:“体乃载知识之舟”,没有健康的身体,势必影响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以健美操为载体可以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世纪初,我们提高目标定位,确定了“以特色促发展”“以特色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并设想将健美操运动发展成为我校的一项群体运动,并逐步引向深入并拓宽领域,并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使师生在教学相长的基础上拓展成为我校的办学个性,从而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创建目标与方向

(一)总体目标: 传承老一代艰苦创业的精神,吸收宝贵的实践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挥自身优势,谋求特色发展,传承、积淀、弘扬、升华我校健美操特色。让体育与精神文化来构筑特色学校。

我们将采用分层推进、分步发展的战略,努力实现特色教育的新跨越。

(二)第一阶段——特色项目创建阶段(2002——2003)

健美操是融安全性、趣味性、健美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健美操运动在我校的普及和提高,营造浓郁的校园健美操文化,我校拟定学校特色项目创建的工作目标。具体如下:

1、依托我校传统资源优势, 组建好学校健美操队及健美操梯队,集中优势力量加强训练。并根据我校实际,以“普及健美操运动”作为我校特色项目,使之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特色之一。

2、确立教学内容,建立评价体系。

3、在发展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素质的训练,增强学生体质。

4、掌握健美操的相关技术,初步了解健美操竞赛规则和组织竞赛方法,积极组织校内、校际间切磋与交流。

5、激发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树立高尚的体育道德和勇敢顽强的良好作风。

(三)第二阶段——建设学校特色阶段(2004——2005)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积极传承与探索“健美操文化”,以开发学生潜能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方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学校特色。

鉴于我校在健美操特色项目上已积累了可贵的资源与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在地方也引起了强大反响,我校将从第二目标起步,积极争创学校特色。具体如下:

1、进一步巩固第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拓宽该运动领域,促进健美操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使其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特色,并使其成为我校的一种广泛的群众性运动,积极打造“健美操特色传统学校”精品,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和教师。

2、组织编写健美操校本教材;成立健美操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向各级学校输送有健美操特长的专业人材。

3、将健美操拓展,形成健美操运动学校鲜明的办学风格,师生全员参与,学有所长,使之成为我校办学一大亮点,扩大影响,提升素质教育的品位。

(四)第三阶段——建成特色学校阶段(2005——2007)

积极贯彻课改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体育与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活动,形成教育有个性,发展有特长、办学有风格的特色学校。

具体如下:

1、拓宽该运动研究领域,整合我校其它工作,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并提升为一种精神文化,使之成为我校的办学个性,逐渐突现一种奋发进取、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学校精神,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育质量。

2、进一步巩固健美操普及开展所取得的成果,在活动与竞赛中推向纵深发展,倡导体育精神,同时向其他学科渗透,拓宽研究领域,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3、加强特色建设课题的研究力度,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整体研究的能力与水平,营造良好的体育与文化环境。逐渐使我们的研究指向为具有持续的、恒久的、无所不在影响力的精神文化。

五、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方案保障机制 我校一直对体育工作都非常重视,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从财力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平均每年的投入都在8000元左右。这对我校的体育特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六、创建策略与措施:

(一)明确目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健全组织,加强培训,完善保障体系。

1、成立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组建研究机构,制订研究计划。学校成立由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各科室主任、体育组组长及各年级组长等为组员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创建实施计划与工作的指导与开展。

2、建设一支有教育特色的育人队伍。

教师是办好特色学校的依靠力量,是创办特色学校最重要的条件,要想形成学校特色,必须拥有一批富有教育教学特色的教师骨干教师,而基于农村学校特点,只有发掘本校内在教师资源,发现并积极培养有独特风格的特长教师才有发展的可能。要真正创建特色学校靠少数几位有特长的教师是远远不够的,一所学校的特色很大程度上还得来源于教师的群体特色。为此我们积极贯彻“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管理理念,在为特长教师冒尖发展创设好环境外,更是加大了师资培训的力度,组织好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筛选、优化组合,使广大教师掌握专业技能,熟悉学校特色工作的发展和落实。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术精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3、分层制定措施,规范管理,加大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常规。建立特色建设的考评与激励机制,配套适合各年段的评价操作体系,力求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4、加大硬件投入,构筑保障平台。学校将在近两年内继续加大投入,建设好健美操艺体教室,进一步添置必要的器材,为争创体育特色提供有力保障,为全面铺开而奠定基石。

(三)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1、灵活组织开展好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促进特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2、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类活动比赛,争取高层面创出佳绩。

3、加强横向联系,与兄弟学校联盟,促进切磋交流,共同谋求发展。

(四)以科研引路,唱响特色教育的主旋律。

1、初步构建起科研先导的管理机制。在特色创建过程中,我们将加强科学研究,成立特色建设课题研究小组,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将实践与理论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与推广,呈现良性循环、螺旋发展的好势头。

2、培养学生,造就一支只会研究、有作为、有贡献、有特色、有声誉的骨干教师队伍。我们始终认为:我校的特色教育关注的不能仅仅是学生的知识与健美操技能,而更应关注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发展,否则,我们便会舍本求末,毕竟学生的精神世界将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我们要把我们的校园建设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精神家园。

3、建立完善实施方案与计划,逐步调整教学支撑教材,编写校本教材,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的教学过程。构建适合各阶段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4、从第二阶段起,学校开设好课程,列入校本课程的范畴,在地方与课程以及体育课程中开设好该课。使全校80%以上的同学积极参与该行列,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围绕课题,开展好研讨活动。学校将申报特色学校创建课题,通过对学校办学特色进行科学论证、系统研究、反思调整,从而实现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

6、编制相关检测方案和细则,改革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的良好作风,树立高尚的体育道德。

(五)拓展学校自身优势的特色项目 特色学校的创建要有优势充分的学校特色项目,并达到水准使特色更加显著,形成传统才能以精带广,以局部带整体,推动特色学校的全面优化。健美操是学校特色项目之一。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学校自身特色项目的优势,强化制度创特色、优化阵地创特色、深化活动创特色。

1、开发运用好潜在的优势资源。

在师生、学校内在中发现、挖掘、组织和运用好校内资源。同时接纳、传承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学校的特色发展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的空间,打出特色学校的生长点。

2、创建好特色学校的校园环境氛围。

利用校园网,建立“特色建设”专题栏目,扩大信息化建设阵营,唱响特色教育主旋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进程。我们将以网络为传媒,在信息输出的同时,我们更要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与交流中吸收、融合有效信息,促进特色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同时也将通过网络将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引发周边学校的冲动和拉动。

加强校园健美操文化等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学校特色的外在体现,是学校魅力和个性的体现。我们将通过橱窗、板报、校园广播站、媒体等宣传阵地,将特有的无形之精神文化与有形之物质环境有机结合,发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其独具特色的魅力。

七、对创建前景展望

1、通过传统项目和特色建设,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较好的健美操运动,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激起浓郁兴趣,显露自己的个性、特长,并有相当学生在更高层次的比赛中展示自我,推荐自我。

2、培养一批学有所长的教师,发挥其骨干示范的作用。

3、形成一整套特色创建的宝贵资源、特色资源,在学校其他科目中乃至同类学校中能推广、借鉴、参考。相关实践经验与相关成果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4、加大舆论宣传及校园、班级健美操文化建设,以健美操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建设初具雏形。以健美操文化精神主导校园文化的办学个性逐步鲜明。

特色学校的创建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发展过程,但我们相信:在各界领导、专家的关心与支持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全体师生将同舟共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将会走出一条切合我校实际的体育特色创建的新路子。

沈阳市第七十五中学 2007年9月

第五篇: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精神,全面提高学生体艺素质,培养体艺人才。发挥体育、艺术课程多元化、人文性的特征,进一步提高体艺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体艺教育工作向特色发展。本着从基础抓起,从每一个学生抓起,提高体艺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体艺教学质量为宗旨。特拟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中心校体艺教育工作计划,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做好体艺教育工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体艺教育系列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体艺素养,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地发展。

二、工作要点与目标

1、开展体艺教学活动。配全配足教师,并进行检查落实全面开设体艺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情感,陶治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2、组织师生的各级各项艺术比赛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的各项体艺活动,积极筹备,认真做好组织排练训练工作,保证节目的质量,争取好的成绩。积极、安全地参加好中心校组织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个人才艺展示工作。

3、开展好二课堂活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挥教师的各项特长,有效地开展二课堂活动。活动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人数、定教师。各活动组,做好计划。结合庆祝国际“六一”儿童节活动,开展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各项活动要做好记录,做到档案齐全,内容充实,有效,有价值。

4、开展长期有效地体育运动队训练工作与课外一小时体育活动。体育运动队要及早抓起,选好运动员,坚持不断的训练,保证时间,保证运动量,保证质量,为参加四月中心校组织的小学生校田径运动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参赛的运动员的参赛项目成绩达标,并取得好成绩。课外一小时活动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利用学校一切可利

用的因素组织课外一小时体育活动,根据课外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内容,每月组织一次有意义的比赛活动。做好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

5、继续抓好大课间活动。各校的大课间操活动要根据不同季节,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要设计以队列队形、广播操、校园集体舞、皮筋操,中长跑、本校特色等为中心内容的大课间操。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不断,使其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期初(开学一个月内)要组织好以班为单位的大课间操比赛活动。

6、建立学校,体艺工作电子档案。从本学期开始,学校体艺工作,从体艺工作计划、总结,体艺管理、体艺教学教研、体艺比赛活动、体艺成绩、体艺成果等有关体艺工作的内容,从中选择有意义、有实效、有价值的内容发表在博客上,进行推广,交流。

7、体艺工作在规范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向创特色体艺工作方向发展。根据教师的特长及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特色体艺工作发展模式。学校要制定创特色体艺工作发展规划,每学期做好切实可行的体艺工作计划、总结。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实施。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本着“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将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日常工作中,有效地开展体育、艺术教育工作。

2、抓体艺工作计划制定与计划的落实。学校体艺工作的计划各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师资与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有效、可行的体艺工作计划。计划实用性、可行性及落实情况将作为中心校对各学校体艺工作的考核依据。

3、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体育、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

4、深化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做到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有人抓,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评价,有成效。

5、根据学校经费,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投入到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中,逐年增加体育、艺术器材。

6、对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考评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7、做好艺术教育档案工作。档案分类合理、内容详实完善、具有实效性、价值性、历史性。装订规范。

下载《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人员变更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人员变更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怎样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

    浅谈怎样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 丹江口市官山镇九年制学校 余霞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然而怎样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呢?......

    加强艺术教育走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加强艺体教育走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陕西省商洛商州区中学商洛市商州区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教育积淀百年老校,现有114个教学班、7500余名在校学生。我校......

    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默认分类 2009-11-12 08:59 阅读15 评论0字号: 大 中 小 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创......

    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自查报告

    下陆中学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情况汇报材料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办学行为,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自查工作的通知,我校充......

    2012春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度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 总 结 XX九义校 2012年6月30日 2011-2012学年度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 总 结 本学年度,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自查报告

    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自查报告 —黎平县第一民族中学 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教育的必修课程,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

    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总结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 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根据广安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指示精神,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着眼新时期人......

    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汇报 (一)组织管理 学校建立长期有效的体、卫、艺教育管理机构及管理网络。校长负责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由副校长具体主管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