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例打磨收获
课例打磨收获
撰写时间:2010年12月14日 10:33
课例打磨收获
潍坊中新双语学校李蓓蓓
有幸参与到山东省远程研修课例打磨,这对我本人而言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因为借这次打磨之机,可以磨炼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让自己那颗飘浮不定的心沉静下来,思考一下语文现在到底该怎样教?
第一次备课,是基于我个人经验的备课,由于自己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所备之课,定有许多不是很妥当的地方,但我还是战战兢兢地将其拿出与团队的众位教师共同切磋。先谈一下我个人对这堂课的设计的一点思考。首先,我知道这一课例打磨的专题是阅读教学的教学学过程设计,所以我在教学流程中要尽量地将基本的教学环节体现出来,这包括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总结全文,情感升华;拓展训练,布置作业等环节。同时,我也注意设计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因为我觉得一堂好的阅读课,不是只带领孩子感悟文本,升华情感就可以了,更应该在此过程中教学给孩子阅读方法来理解文本。所以,本课我设计了三种学习方法,并且明确概括出这三种学习方法,以方便孩子掌握,这三种方法是抓关键词感受人物特点、发挥想象、换位朗读。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导学课文的2、3自然段,即“捉纺织娘忘回家”这件事,在这一段中老师渗透学习方法,和学生一起学习,再和学生一起概括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这些学习方法自学课文4-10自然段,即“捉甲虫遭责骂”这件事。接着,通过学生的汇报来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孩子写一写自己的收获。由于课时设计当时是按一课时设计的,所以课文的预习就放在了课前,课上是直接检查预习,这包括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以及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我感觉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孩子有方可学,并且这方法是在具体的学习文本过程中提炼出来,并又运用到了文本的理解上,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而且能用一课时基本学完这篇文章,这也是高效的。
但在和各位老师以及专家的共同讨论下,就发现这样的教学设计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这对好学生来说课上能跟得上老师的步伐,而对差生来说他是跟不上的,尤其是课前不预习的学生学起来更是吃力。教学的预想是好的,但是很多能力培养没有落到实处,仅仅是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比如说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在第一次教学设计中,我在检查课文预习时,让学生起来概括文中的两件事,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成故事的小标题,当前两个学生概括不出来时,我就直接帮他们说了答案,写在了黑板上,然后学生照样概括出了第二个小标题。而这一形式的概括,仅仅是雨过地皮湿,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这
种方法,又有多少学生能掌握这种方法,可想而知。所以,在专家沈教授的建议下,这一概括能力的培养要落到实处,就要让孩子既动脑又动手,先让他们自己概括一个小标题写在书上,然后老师再找学生起来交流,先找概括的不恰当的同学来交流,老师点拨问题出在哪儿,再让相对来说较简炼的同学起来概括,前后对比,总结出方法,怎样提炼关键信息。最后,让同学们将正确的小标题再写在书上。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概括能力明显要扎实许多。
另外,专家提出为了照顾所有同学,应将预习放在课内,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循序渐进,也能避免那些没有预习的同学跟不上脚步。
此外,在整个文本的学习中,应该抓住一条主线,层层递进,让学生也能借助这条主线理解文本,在经过对文本的剖析之后,这条主线浮上水面,那就是法布尔对昆虫的感情从着迷,到迷恋,到痴迷的过程,而在最初我备课时,并没有抓住这条主线,仅仅将注意力落在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上。而我们团队中的耿艳丽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那就是语文课不象数学课一样,非得总结出一个公理或是定理来,有时一味地强调学习方法则会丧失语文味。是呀,回想我前面的教学设计确是落入这一囹圄中呀。
经过和专家以及团队老师的共同备课,我清醒了许多,原本那颗浮躁的心也逐渐找到了肥沃的土壤,模糊朦胧地语文阅读教学也逐渐在我眼前清晰起来。
一、阅读教学还是要扎扎实实,去掉那些不符合文本需要的流行病,去掉那些华而不实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手段,将传统语文教学中实在的东西传承下来,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具体化、清晰化。以前备课教学目标仅仅是参照教参,不管是哪一个课都可以套这三个目标,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需要的可以加上背诵。二是认识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是体会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想将目标落到实处,笼统的教学目标是很难实现的,试想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都是笼统的、模糊的,这堂课又怎能上好呢?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该细化、具体化、准确化,教学过程就应围绕此细化的目标来设计实施。在第二次备课中,我将教学目标细化、具体化了。为了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外,本文我采用了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抓细节。
往往老师备课时,只抓大环节以及大环节中的主要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的小环节。殊不知一堂课的每个大环节都是由小环节组成的,如果忽略了小环节的设计,又怎能很好的完成大环节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环节的设计,将每一小步都根据学生的情况落
到实处。这样,整堂课下来,也就不会给人蜻蜓点水的感觉了(如概括小标题的设计)。
四、教师的评价要到位。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很重要,而老师的评价也非常重要。老师的评价不能一味重复学生说的话,有时又不能给予模棱两可的评价,但也不能一直在说你真棒!你真聪明„„所以说,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一门大学问呀!而我身上正缺乏这种课堂上的精彩,适宜的评价,说多了,就显得嘴有些碎,不说吧,又觉得没给学生一个评价,对不起学生,这可难为死我了。这是向我个人能力的一种挑战,我想聪明办法没有,但我有一个笨办法,那就是收集教师课堂评价语,积累成册,平时多看,就会丰富自己的课堂评价。
五、阅读教学的练习设计
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的练习只设计了两个,一个是对文章结构的认识,一个是写自己的收获。这两个练习显得有些单薄,纯是为了走这个过场而设计。在众老师的提议下,我对练习设计做了修改,有课上写字的练习,有对课文用词的练习,既课文原文动词填空;有对课文理解的练习,即根据课文理解填空,最后让学生写一写本课的收获。这样的练习设计,既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又注重了语文的人文性。
通过第一次试教我们基于团体研讨的教案,我发现课上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课上有些环节太拖沓,以致浪费了时间。有时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老师却没有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课文的教学流程设计,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上感觉缺少对课文总体的认知。所以,在修改教案时,我在整体认知环节上加入了学生对文章主线的认知。
在练习的设计上,感觉第二课时的练习有些多,所以将原来的按课文原文填空去掉,放在课后的检测中。保留根据课文理解填空,因为这道练习是检测学生对课文主线的理解情况,如果填对了,就说明学生经过课堂学习理解了课文,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如果填不对,则说明孩子的学习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老师就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查找问题的原因。在试教后,我发现孩子都能正确完成这个练习。调整后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例打磨,不如称作对人的打磨,我觉得通过这次打磨,不仅提高了我的教学技巧,更提高了我的教学思想,使我在教学之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第二篇:课例打磨
“海纳百出川,有容乃大”。这次课例打磨是一次汲取大家智慧的过程,这次课例打磨可以说是我们每位教师,从教生涯中的又一次成长。基于本次的课例打磨,我简要的谈一下我的经历和感受。
深入分析,多次设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必然是在深入分析教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并且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记得我基于个人经验第一次发布教学设计后,再一次打开电脑,就看到了同事们细致的修改建议,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大家各抒己见。最令我感动的是针对教学目标,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语言切中主题,态度谦虚诚恳。于是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才有了我第二次,第三次的教学设计。所以说,没有大家的研讨和多次的设计,是不会有适合的教学设计的。
精研细磨,历久弥香。一杯香浓的咖啡,是需要上好的咖啡豆细细研磨,我们才能品味它的香醇。磨课给我的感受也是一样的。大家分工听一遍,我改一遍,再听一遍,再改一遍。大家提出中肯的建议,我虚心接受,这样三两遍,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改变。如果没有这样的反复研讨,那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不会有所进步。
细致分工,协同合作。以往的听课目的虽然明确,但是分工不明显,因此,达到的效果也不会明显。现在组长分工完毕后,每个人都有负责的部分,负责人分析出的数据,使我更加明确,自身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听课专业化。
抓住重点,专业评课。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和反复的研讨,还需要专业的评课。以往我们评课只是泛泛而谈,没有重点,现在,每个人都有其分工的部分。比如负责教师语言表达的老师就只评教师的语言表达这一方面,得出的结果细致严谨,使我更清楚的看出自己的不足。有了专业的观课和点评,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通过这次课例打磨,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往那些看似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其实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的探讨,思考和交流,只有不断的研磨和交流,汲取优秀的智慧结晶,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所提高。才能真正做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再次感谢我们一起努力过的同事们,以及给过我们帮助的专家们,今后我们将继续把磨课进行下去。
第三篇:课堂打磨课
2013.10盐港小学“学问”课堂打磨课总结
一、打磨课。
1、体育课组:体育科组的所有老师对打磨课都非常重视,认真准备,积极听课评课。相对来说,体育课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模式,区教研室也有一些上课的规定动作。而且体育老师们也有一些对新课改的积极探索和研究,例如:体育课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就是,一个知识或者动作教的时候,让孩子们讨论如何做学得更快,做得更好,新知识练习完了让孩子们分小组交流互动,展示交流心得。这点做得非常好。
2、美术科组:美术课相对来说也有比较成熟的程序和模式,三个环节,老师讲授大约10-15分钟,学生练习20分钟左右,评价5分钟左右。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①前面10分钟老师如何讲授更有效,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美术室是小组围坐,如何搞好学生的组织教学,怎样去管好学生纪律。②后面的作品评价,怎样的评价方式更有效,是老师逐一评价,还是让学生上台说自己的创作思路、想法,让其他孩子评价更有效,评价的时候,如何让下面的孩子能够停下画笔,认真倾听并参与评价。
3、国学课:共上了5节国学课。整体评价——非常好!从刘秋云老师第一节课的抛砖引玉,我们整理出了一个非常实用、好操作、又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三个大环节:明理---导行---学文。明理一般从学生讲故事开始,我们真别小瞧了一二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的故事讲得特别好,绘声绘色,黄锦莹老师不仅让孩子们讲故事,还让二年级孩子分角色把故事表演出来,我发现孩子们非常积极、开心、投入,通过讲故事、表演故事,再让孩子们说说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孩子们说得非常好。接下来是导行,老师们都是结合孩子们自己的家庭、生活、学习来说说自己做得怎么样,既说做得好的一面,也说做得不够好的方面,并说说自己改进的一些想法,说完后还有结合孩子们实际生活情境出的是非判断,进一步指导孩子们的行为。最后是学习课文,老师带读,学生分组读,诵读接力,形式多样,在读中去感悟。刘超群、黄锦莹、唐娟、钟璐矫几位老师的课都上得很好。
4、思品课:思品和国学一样,原来的教研活动几乎没有,课堂教学经验也基本空白,孟吟、柯钊玲、李桂芝、许蓉、刘丽、谢毅辉六位老师工上了5节品生课,1节健康课,整体很好,每位老师都做了非常多的功课,健康课模式既实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出示课题---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学生自己学习---上黑板书写学习所得---师生共同梳理学生学习成果---通过判断、选择题评价孩子们学习情况,通过这样的一个模式能让孩子们真正学到一些健康知识。孟吟老师和许蓉老师的品生课活动多,学习参与率高,孩子们在活动中明理、导行。例如:孟吟老师通过“快乐传球”、“小组广播操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许蓉老师通过“清理书包”“叠外套”等比赛活动检查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老师们没有枯燥、生硬地说教,而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明白感悟道理、指导行为。刘丽老师的品生课“我是中国人”上得特别好,备课的时候认真看教师用书,教师用书特别管用,上面有很多的建议跟我们的“学问”课堂的教学理念极为吻合。例如:要求不说教,而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刘丽老师有几个环节非常精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也许对我们其它学科能有一些启示。①看着歌词听“大中国”这首歌,问学生通过听歌、看歌词你知道了有关“祖国”哪些方面的知识。②看中国地图,问学生通过看地图你又知道了有关“祖国”哪些方面的知识。③看祖国“名胜古迹”图片,猜对的同学上黑板看图片背面文字介绍这些地方。并问孩子“你最想去祖国哪个地方旅游,为什么?”④ “神州飞船”发射升空的视频和“北京成功申办08年奥运会”那全国人民沸腾、激动人心的视频看完后,问学生“你现在心情怎么样?”⑤最后给学生一个把句子补充完整的题:“我希望我们的祖国是……”整堂课没有出现“我们应该怎样爱祖国”这样的问题。非常符合新课改理念。
王蓉老师会在这个月对我校的思品评估课进行指导,我们到时候进行一个说课活动,我们目前课堂上做得好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坚持。
5、科学课:王向阳老师和廖老师各上了一节,与上学期听的课相比,有很多的进步和改变,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己操作、探究、发现、汇报。
信息科:我校只有邹慧琴一位信息技术老师,上了打磨课,这门课也有一个比较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她的课组织教学很好,注重学生自己的思考。
6、数学课:共上了10节课,低段和高段分别进行。老师们思想统一,理念清晰,特别是梁慧老师的课较第一次见面课进步非常明显。整体来看,对“学问课堂”如何运用和落实还不够娴熟,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加强。
7、英语课:共上9节课,所有英语老师都上了打磨课。整体很好,特别是李曼丽和钟璐矫老师的课在黄巧茹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科组成员的共同帮助下进步明显,李曼丽老师的课还得到了区英语教研员的肯定和好评。英语科组老师还在学校“高效、快乐、生本”的教学理念下,探讨出了本学科的一些比较前沿的课堂教学模式。
8、语文课:科组长胡平慧老师带领科组老师进行了很多尝试和探讨,因为人多,打磨课本周完成。第9周周四语文课组去宝安龙华的民治二小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经验。回来以后我们听到的反馈是:他们做得非常好,很多模式理念都很成熟,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的动力所在。语文科组这次去学习取经的学校校长就是这次评估外国语小学的评估组组长,评价外小课堂教学理念的时候,也是非常尖锐的。
上周周一刘秋云老师上了一节课,两位校长、我、许多语文老师都听了这节课。刘校长听完以后很激动,也很感动,马上就把王校、胡平慧老师、刘老师和我叫到校长室评了课。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刘老师让孩子们提前有准备的、有针对性地预习了课文,孩子们自己上来汇报预习情况:①介绍罗马广场。②学生自己分析第一自然段。③学生自己找出重要词语要同学们补充完整,找出多音字要同学们组词,并当堂投影检查订正其他孩子的作业。这是我们听课的老师非常喜欢看到的场面,就是孩子们能够主动学习,即使不够娴熟,我们也要坚持。后面的分析课文时师生一问一答式对话多一些,如果我们教会孩子们一些分析课文的方法、策略、套路,孩子们熟悉了方法、策略、套路,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也会有更多的精彩的表现,也会出现更多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当然也有师生对话。孩子们说话的声音孩子比较小,缺乏自信,但是我相信,我们只要相信孩子们,加强训练,加强指导,他们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我们也要坚持不懈的沿着这条新课改的路走下去。遇到瓶颈和困难,我们可以去外面学习、去外面取经。
一句话归总:我们所有科组、所有老师都在努力地做好课堂打磨这件事,感谢大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在落实新课标、深化新课改工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去落实。
第四篇: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
在打磨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 马洪岩
2013.4月-5月有幸参加了山东省的远程研修的课例打磨。磨课即磨练,老师们在磨课中成长,在磨课中合作,在磨课中受益!在历时一个多月的团队协作课例打磨中我不断的反思教学,偶有所得,现梳理反思如下。
1.追本溯源,解决问题。
课例打磨之初,首先要确立本次课例打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只有明确了问题,我们才能够围绕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问题的提出,目标的确立并不是我们拍脑袋拍来的,而是我们通过探讨平时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追本溯源,找到了出现这些现象的教学误区。然后确立的研究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高效,准确的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自己也是教学中的有心人,教学中通常也不乏对教学的思考,遇到问题也会跟同伴讨论、交流。寻求一些解决方法。现在想来有些思考很肤浅,也是无效的。因为我们的思考只是停留在了问题的表象,而没有通过表象,依据有力的理论依据,追本溯源找到问题的本质。这就导致了自己在教学中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无助。不能够有更好的成长。课例打磨教会了我追本溯源,解决问题。
2.团队的力量,促我们成长。
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磨课中无论是问题的确立,备课研讨还是观看议课。都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在交流和合作中我们得到迅速的成长。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如果我们平时多交流,多参与集体备课,多相互听课,互相学习,互为其师一定会在教学设计上、教学水平上大有长进。教学就要会“磨”,善于“磨”,在自我磨课中发现不足,不断进步。
3、创设语境,自然习得。
学习英语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运用英语,用英语进行交际。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言之有物,有交流的必要,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习得运用语言,我也会想方设法的为孩子们创设自以为真实的情景,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操练、运用。而上完课之后就会觉得自己设置的任务太过浮于表面,孩子们没有真正的学会。现在想来,一是语境的创设不够真实,没有充分考虑到语言的语用功能。导致了孩子们只是机械的操练,而没有真正的用语言做事情。脱离了语境的任务是不真实的,是无效的。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意义的。
通过这次磨课,我对情境和语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手工,口述,图形等学习手段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语境是能够体现语言运用的情境,强调的是语言的运用,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通过不断地强化训练,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而对于语境的设计,我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语境创设方面我们应考虑一下几点:
1.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语境。不仅能够让学生建立起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让他们感觉到学英语可以学以致用,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这会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地学习英语。
2.注重课本语境的充分使用。
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语境的创设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语境的创设往往会脱离课本的语境,为创设语境而穷其所有,但效果却不显著。而实际上,我们平时教学所用的文本恰恰就是交际背景和文化背景最恰当的语境。是编委通过不断的推敲而创设的语境。所以在备课是我们应该充分的理解文本语境,并恰当的使用文本语境,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新版的pEp三年级上教数词的这一课,文本中创设的语境就是,孩子们捉迷藏,要找人的孩子,就会在找之前数数的语境。这个语境真实有效,充分考虑到了语用的功能。这就比我们将单词与语境割裂开讲,要有效的多。
3.语境的创设,兼顾课内与课外。
对语言的正确运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课堂语境也可延伸到课外。同样课外的语境也可以延伸到课内。语境的创设,我们可以考虑语境的延续性。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实践语言的机会。
以上几点是对磨课过程中的几点梳理。不当之处,还请不吝指正。
第五篇:研修组课例打磨的操作和评价
研修组课例打磨的操作和评价
2011年小学研修要经历两类学习:以名师群组课例研究为示范的行动导向学习(1至6专题)和研修组全程磨课的参与体验学习(7至8专题)。课例打磨专题是由研修组自主组织的、以磨课计划任务驱动的、综合性学以致用专题。现就研修组如何利用网上磨课流程,组织全组老师做好课例研究的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研修组磨课时间要求
研修组课例打磨专题从11月21日开始,至12月11日结束,用三周时间完成研修组的课例打磨任务。省课程团队和县(市区)指导教师团队将跟进研修组磨课过程并给予实时指导,因此,第7、第8两个专题同时开始,两个专题的时间整合在一起。
研修组磨课要从制订课例研究计划开始,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全周期,故在第6专题之后,各研修组要尽早制订磨课计划,进入磨课,并用足三周时间(不建议提早结束磨课),从时间上保证课例研究每个环节做细做好。
研修组磨课专题完成后,将进入研修组磨课县(市区)、省两级评选,在评选期间将关闭研修组磨课材料的提交,这段时间研修组磨课材料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删除。待评选结束后,研修组磨课平台会重新开放。
二、研修组磨课方式和任务
本次研修组集体磨课统一采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式,暂不开放和支持其它变式的磨课操作流程。磨课基本流程包括10个环节的任务,各环节的任务均在研修组自主制订磨课计划后生成。研修组须按照平台设置好的基本流程,制订磨课计划,生成磨课任务,进而依序完成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式磨课具体环节及要求见下表:
参与
者
1、制订 全组讨论:确定课例研究目标任务、要研讨的问题(问题要具全组
体,不要大不要多)、确定教学课题(要求是新课)、老师 计划 落实全组每人的工作任务、做好全程时间安排,填写生成网上
磨课计划表。
负责提供相关资源的老师要尽早上传有关本课例研究的资源。
2、第一上课老师按确定的教学课题进行基于个人经验的备课,并在规上课
定时间将教案发布上网。教案格式可参考名师课例研究案例使老师 次备课 用的格式,也可自行设计。活动要求
3、备课
研讨
4、第二
次备课 集体备课是全组老师参与的活动。参与方式包括组内老师线上全组直接修改教案和发帖,线下研修组的备课研讨。线下备课研讨老师 会要有详细记录,会后及时整理提交上网。上课老师经同伴互助后,对教案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教案,要上课在规定时间发布上网。老师 集体磨课环节
5、上课 上课与观摩。上课前,要做好录像、录音、分工观课记录等各
项准备。
开好观课前的观课准备会:讨论明确观课主题和要求、确定
6、观课 ◎
观课维度、做好观课分工,准备观课工具、选择观察点、落实
观课时间等。为减少开会次数,观课准备会议可作为备课研讨
后的一个内容,与备课研讨会一并召开。
◎观课人要按照分工在观课同时做好记录,课后要对观课记录
进行整理、补充和分析,写出观课报告。上述材料均要按时提
交上网。观课工具和观课报告可参考学习导引或名师群组课例
打磨提供的样例。
7、课后召开课后评议会,全组议课。会后,要将观课报告、上课老师说课和会议记录等及时整理提交上网。
评议
8、第三
次备课 全组老师 全组老师全组老师 经课后评议,上课老师调整修改教案,上课并提交自己第三次备课的教学设计。老师
全组老师可利用线上研讨、组会座谈、撰写反思文章等多种方全组
式对磨课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对上课老师第三次备课进行点老师
评。反思文章和磨课总结提交上网。反思
会后,要对研修组本次磨课的亮点特色写出短简的自荐意见和
挑选3至5篇支持自荐意见的文章,完成本组本次磨课的自评。
10、课例研修组磨课完成后,每组要评价另一组的磨课,同时接受他组的评价。互评配对由平台自动随机生成。研修组可按照成员分
工对评价对象的磨课各环节进行评价,并写出互评意见(可组研究组
内每位成员分开写,也可全组讨论后集中写),各组要利用互
间互评 评开展组际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9、总结
三、磨课流程的操作
磨课流程是教师开展课例协同研究的网上工作流。磨课流程按分类资源、流程环节和成员任务三个维度聚合相关信息。以分别支持信息归类查询、按流程实施磨课和参与成员的计划任务管理。三个维度信息聚合的基础是磨课群体讨论确定的磨课计划。其主要具体操作包括:
1、制订计划,生成磨课任务。
磨课从制订计划开始。磨课任务要随计划设定而生成。计划制订前,任务不存在,平台显示出空白磨课计划表。磨课系统要研修组通过制订计划生成任务,一是凸显计划环节的重要,养成做协同研修,认真制订计划的好习惯;二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磨课系统作为一种工具,要服务于老师的需要。老师需要什么、设定什么,系统即跟进老师所设定的课例研究,提供追随服务。磨课流程
可以用于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教学内容的协同研究;三是方便过程跟进的指导和管理。计划生成任务后,计划确定的人和事,以及工作进度要求,将由系统自动跟进反馈进展情况,方便做好协同研究的过程指导和管理;四是方便信息的查询。计划的每一选择,都给了一个标签。被标签的内容,会自动归类,存储,方便今后查询。
学习、研制和提交是制订计划三个步骤。
◎学习。制订计划前,先要学习课例研究评价标准、第七八专题的学习导引及相关资源。了解磨课及其各环节的一般要求和学科要求,这些材料都是研修组确定和分解计划任务的指导性资源。同时还要学习磨课操作指南,学会网上磨课系统的操作。
◎研制。召开组会,研究计划。落实课例研究的目标任务、研究问题、磨课各环节的分工参与和协同要求,将各环节完成时间确定,各环节任务分解到组内每位老师,做到人人参与、事事落实,使系统磨课表中各环节所需填写、选择的内容逐一得到落实。
◎提交。磨课计划任务经组会研究并由全组教师认同后,由研修组长对应磨课系统计划表的各项内容逐项填写、选择、提交。首先要确定磨课的学科、学段、年级、上课课题、教材版本,然后,填写提交计划表中的目标任务、研究问题和说明事项、教材版本内容等栏目。再将预设好的10个磨课环节的时间安排和参与老师选择确定后提交。提交成功后,即生成了研修组课例研究的任务,并下达给全组成员,研修组才能开展基于磨课流程的课例研究。只要有一个环节的任务没有落实到人,或者组内有一位成员没有承担具体任务,即被平台系统视为计划制订没有完成而提交不了计划。磨课各环节、组内每位成员和全组协同要做的事项一经生成,就列入管理和评价,系统会自动跟踪反馈各项任务进展完成情况,并最终自动形成磨课是否合格的评价。
磨课计划中的目标任务,是研修组课例打磨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和应完成的任务,可以从双对接考虑,不要与上课老师的教学目标任务混淆。
磨课计划表中的说明,是对课例研究任务的具体要求、完成任务的措施和研修组磨课的协同要求等所做的具体说明。
若因故需要修改磨课计划,务必在任务完成前修改好。
2、依序磨课,把各个环节做到位。
磨课流程是按照教师群体在实践中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过程性规律设计的,依序磨课,把各个环节做到位,是实现磨课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也是磨课评价的规范性要求。研修组要计算好各环节任务的完成时间,掌握好时间节奏,充分用足三周时间,依照计划表中10个环节顺序,将一个个环节完成好,做到位。磨课环节的漏做、跳做和做不到位,都将影响到磨课的实际进展和效果;某一环节的推延,将影响后续环节的完成。每完成一个环节,要及时提交这个环节的材料,平台是依据网上材料提交情况,显示和反馈研修组磨课进展情况。特别是上课环节,在时间上既要与上课老师实际教学进度一致,又要保证上课前磨课各环节都能如期完成。
研修组在完成上表各环节磨课后,磨课活动还可继续向下延伸,比如,上课者可进行第二次上课,组内老师可第二次观课等。这些延伸活动由各组自行确定,本次研修任务不做要求,磨课延伸所做工作,供课例研究评价时参考。
研修组磨课在研修组长主持下进行。磨课各环节操作可观看学习的平台提供的视频操作指导。磨课中的疑问可提到平台问题区的“研修方式”类别中,项目专家会及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平台在研讨区还设置了“对话双对接混合式研修”专门房间作为磨课操作的交流区,期待老师共同参与讨论。
四、研修组课例研究的评价
1、合格课例研究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评价
项目 合格评价 评分
评价说明 每位老师承担的任务要达到本次研修合格学员标准中磨课参与的数量要求。三次备课的教案、全组备课研讨文字记录或综述材料、平均每位老师修改过一次教案和有3个点评。有上课文字或视频实录、准备会有记录、本组老师都参与并承担分工观课任务。全组老师参加课后评议,评议讨论、观课报告和上课老师说课稿一应齐全。教学课题、目标任务、研讨问题、磨课活动安排、保障措施等要素完整 计划 全组教师都明确所承担的任务 备课 研讨 有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和基于实践反思等三个教案 备课有研讨,研讨有记录 全组教师对教案有点评或修改 有上课实录(视频或文本)本组老师都参加听课,并有分工 课前有观课准备会记录 本组人人参加评课并发言,提交了评课会记录。上课老师有说课稿。磨课反映全组老师的所做所想所获总结 的磨课文章不少于3篇 合格以上12个基本项为合格项,缺一
评价 不可。
和反馈。并对该课例记60分。上课 观课 课后评议 提交了各个维度的观课报告 合格课例研究评价办法:平台对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合格课例打磨进行自动甄别、统计
合格学员基本要求
完成4个专题的作业;
学完专题学习引导所列内容,完成回馈练习;
每专题发帖不少于5次,共发帖不少于40次;
参加在线研讨,每次研讨发帖数不少于3个;
阅读各专题课程简报;
全程参与本组磨课,完成本人承担的磨课任务,其中发文章1篇或网上发帖5次以上
参加研修组的各项研修活动;
作业抄袭、粘贴评论者一经核实,视为不合格。
2、优秀课例研究的评价
(1)评价标准
评优项
(加分条件)
生成学生学习(10分)
全员全程参与(10分)
课例改进明显(10分)
亮点和特色
(10分)评优项共性要求 学生学习生成在备课中有预设、上课有实现、观课有检验、评课有分析、再次备课有改进。(能否聚焦学生)有能说明群组老师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高的材料。(全覆盖无盲点)有反映课例前后变化的比较材料(个体内差异评价)课例或某些打磨环节理念转化、方法科学或行为效果亮点特色明显
(优势水平评价)评优及加分项说明 ◎优秀课例研究要在合格课例研究中产生。满分为100分。◎各加分项由各科省课程团队提出学科化要求。◎可对加分项划等赋值。比如,分成A、B、C、DE五等,每等赋予10、86、4、2、1等不同分值。
(2)主评层级和评优层级设定。
◎主评层级:本项目只做省、县(市区)两级评价。县区在入选本县(市、区)优秀课例研究中,再择优向省、市同时推荐。是否评选市级优质课研,由各市决定,全省不做统一要求。县(市区)学科指导小组负责评选出县(市区)优秀课例研究,原则上本县区评选的优秀课例研究占本县区合格课例研究的25%至30 %,并按照县(市区)课例研究总数的8%比例从县区优秀课例中择优推荐到省,参评省级优秀课例研究。县(市区)推荐到省参评的优秀课例研究必须网上填报优秀课例参评表和提供该课例上课的视频录像。省级优质课例研究,由省课程团队负责评选。
◎评优层级。县(市区)级评优等级由各县(市区)自定。省级三个学科统一按三个等级评选优秀课例研究。省课程团队对县(市区)推荐的备选优秀课例进行省级优秀参评资格认定,有科学性、思想性错误的不予评奖.在通过参评资格认定的课例中按照各学科省课程团队制定的评选程序和学科标准评出25%至30%的二等奖:10%至15%左右的一等奖,其它为三等奖。
省课程团队还可对因受区域评优比例限制,未评上省级优秀的课例研究,提出少量的省级专家推荐的优秀课例研究。
单项评优(如,备课单项、课例单项、观课议课单项等),县(市区)级由县(市区)级主管部门决定,省级不搞单项评优。
(3)评选办法
县(市区)评优办法由县(市区)自行决定,优秀课例评选可参考研修组全员参与的循环评价。省级评选可将省级评优比例下达到市,由课程团队成员分组分市初评。每个课例研究要经由双线以上主评(即2个以上评委),依据市的规模大小分成评委数量不等的评价组,二三等奖在评价组产生,报省课程团队负责人集体讨论审定。一等奖由评价组提出备选名单,并写出推荐意见,在国家专家组织下,经省团队集体评议后,由课程团队全体成员网上投票或打分方式产生(还可以考虑吸纳县、市区指导小组参加投票)。最后由国家专家组进行微调确定。经由几十位评委参与的评选,可望评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4)评选时间
12月11日,研修组完成本组课例打磨和研修组课例研究循环评价。12月12日至12月18日,完成县(市区)级优秀课例研究的评选。并在此期限内公布评选结果和向省推荐优秀课例研究。省课程团队将在12月下旬完成三个研修批次的省级优秀课例研究评选。温馨提示:
(1)磨课操作手册:http://file2.qlteacher.com/www.xiexiebang.com/studio/player/4e72a73b000eac5250c3d7745bd9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