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课例研究中“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是如何认识的?
对课例研究中“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是如何认识的?
我认为无论何种改变其根本都是围绕着学生、围绕着课堂进行改变,诚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有效的体现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这是本次课例研究的问题,要求教师以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开拓者身份出现在课堂,在指导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全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为导师”,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其重要性。
第二篇:对课例研究的再认识
对“课堂观察”的回顾、反思与建构
杨玉东
【摘要】通过对课堂观察运用到教育研究领域所经历的大致阶段的回顾、以及课堂观察研究的三种价值取向的概括,揭示出当前的课堂观察研究在“教育实践运用取向”、“学科内容角度分析”、“整体上还原课堂”等方面的缺失。基于课堂观察对于教学行为改进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取向、遵循“记录——诊断——评价”的技术路线对作为实践性技术的课堂观察方法做了发展性建构。
【关键词】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反思与建构
观察历来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近代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指出,所有的社会研究始于观察且终止于观察,“无论从什么地方开始对任何一个社会机构之研究,其必不可少的部分便是细致与长期的个体观察……通过这种观察,研究者能获得很多材料,并以此来清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1]。课堂是教育行为最常发生的地方,有效的课堂观察能为教育研究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并成为其有效的起点。
一、国内外“课堂观察”发展的回顾
在西方,课堂观察被运用到教育研究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方法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自 20 世纪初二三十年代,自然科学中的观察、心理实验室中的观察以及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中对特定群体对象的观察研究,影响了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他们开始试图通过观察的方法研究课堂。自 20 世纪 50 年代,观察方法在教育研究的文献中已经开始涌现[2]。
第二阶段,课堂观察的方法和工具大量涌现。自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受教育研究中科学化思潮的影响,定量化、系统化、结构化的观察方法不断出现,研究者们不断探索系统性的观察记录体系、并运用到课堂研究中去。如贝尔斯 1950 年开发的“交互作用分析”、弗兰德斯1960提出并不断修订的互动分析体系等。根据学者霍普金斯在1993年的文献回顾,这一时期大约 200 个有代表性的系统观察量表中,大多数是来自美国、只有 2 个来自英国[3]。可见,系统化、工具化的课堂观察在美国被大量开发,课堂观察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得到很大发展。
第三阶段,课堂观察方法和技术围绕有效教学的探讨深入发展。自上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至今,课堂观察被大量应用到课堂教学研究中,而人们对于量化工具的“科学性”也开始质疑,一些基于解释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定性方法重新引起人们重视,课堂观察中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主流。如 Rosenshine 和 Furst 就综述了 1970 年代以前研究者在使用课堂观察时所潜在使用的有效教师的九种特征[4]。Acheson 和 Gall(1995)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如录音、录像技术的普及),发展出了针对有效教学特征的21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课堂观察技巧[4]。英国学者 Wragg 在 1999 出版的《课堂观察简介》中指出,课堂观察技术具有很强的主观选择性,并从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两大维度对课堂观察方法做了系统梳理、反思了每一类方法的优劣所在[5]。
可见课堂观察在西方沿着科学化的轨道,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成为研究者和教师有意识并且经常使用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我国并非没有课堂观察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只是多被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未予以足够重视。教师对课堂观察方法使用的自觉程度很低、经验性成分比较重,缺乏必要的课堂观察方法和框架的指导。根据“课堂观察”为关键词的 2001 年以来文献查阅,发现国内关于课堂观察的研究有三种价值取向。
第一种,以课堂观察理论研究和价值意义探讨为取向。在“课堂观察”为关键词的 42 篇论文中,绝大多数停留于对课堂观察的价值、作用和意义的探讨,如对教师成长的意义、对改进教学的作用、对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性、以及对课堂观察本身的理论诠释等探讨,文章内容本身并不涉及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和具体的方法技术。大多数文章的论述观点与 2002 年陈瑶的《课堂观察指导》中的观点相似,主要集中在课堂观察是什么、课堂观察为什么、谁来进行课堂观察、观察什么内容、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等问题探讨上[2]。
第二种,把课堂观察作为教学行为改进的应用技术取向。其中有 4 篇文章和 1 本专著侧重使用一些具体的课堂观察技术来改进和诊断教学。如一篇代表性的论文《一堂几何课的观察与诊断》,通过使用多角度的课堂提问记录,发现一节课居然问了 105 个问题、绝大多数问题以记忆型为主、教师理答方式单一等现象,由此指出值得关注的典型现象和趋势:高密度提问取代了填鸭式教学、“满堂灌”演变为“满堂问”[6]。再如 2003 年专著《课堂教学临床指导》,通过援引课堂观察实例,主要从课堂教学行为、教师角色行为、教学行为效果三个角度把课堂观察视为诊断教学的临床技术[7]。
第三种,把课堂观察作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技术取向。这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取向,有 2 本编著和 4 篇文章提供了具体的课堂观察框架、其指向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8]。如 2008 年出版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主要呈现的是教师如何学做课堂观察的叙事研究、然后是关于课堂观察的问题探讨、最后是课堂观察的框架和课例研究成果[9]。
二、对“课堂观察”发展的反思
通过文献述评可以发现,课堂观察在我国从研究者视野的理论探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再到作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工具,其实践角度的工具价值已逐渐为一线教师所认可。课堂观察正逐步进入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成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前述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当前有关课堂观察的研究有三种倾向的缺失:
第一,“教育实践运用取向”的缺失。
自 1995 年课堂观察技术引入我国以来,大部分有关课堂观察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专业研究人员为完成某个研究课题到中小学课堂获取资料和信息的方法,如 2002 年出版的《课堂观察指导》,主要集中在系统梳理课堂观察的理论问题,探讨的是“是什么”、“为什么”、“谁”、“作用和价值”等问题[2];Wragg 的《课堂观察简介》,也侧重在从定量观察方法和定性观察方法两大维度对课堂观察做系统梳理和反思[5]。深受这种以“教育研究”为取向而非“教育实践运用”取向的影响[10],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往往停留在探讨其对于课堂教学改进、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的“务虚”探讨、鲜见使用具体方法或技术改进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发表。可见,以应用为目的的课堂观察实践研究比较缺乏,旨在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来开发和应用课堂观察技术与诊断方法的研究仍然薄弱。
第二,“学科内容角度分析”的缺失。
只要进入课堂进行观察,教与学的活动总是关乎某学科内容的,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实践取向的课堂观察研究中,往往侧重在各学科通用的技术视角观察(如提问的数量、语言流动的频次等),从学科内容角度进行分析和诊断的技术还比较缺乏。如 2003 年出版的《课堂教学临床指导》[6],虽然援引了教学实例、并侧重在运用观察技术诊断教学,但缺少一些相应的分析学科内容的观察工具和诊断方法。课堂观察要为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改进服务,就必须克服以往的这种“学科缺失范式”,因为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研究总是以某个具体的学科内容为载体的。开发学科内容分析工具、以弥补现有的观察技术缺乏学科内容视角,为教学提供诊断建议迫在眉睫。
第三,“整体上还原课堂”的缺失。
一种观察技术往往代表的是一个角度的记录,偏向于在“某个角度解构课堂”,例如提问的记录和分析,是从课堂里产生的问题角度出发;例如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是从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对话角度出发。如 2009 年出版的《课堂观察、参与和反思》,提供了大量的观察视角和维度[8],但缺乏整体上把握一节课学习目标的诊断性方法、缺乏总括性地指出教学改进方向的方法。解构容易建构难,如何克服以往各种罗列的观察技术把完整的课堂教学“支离破碎”地解构、而没有再建构的缺憾,如何克服在分工合作的课堂观察中每人忙于一个视角的观察而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亟需我们开发整体性把握课堂、还原课堂完整性的观察方法。
三、作为实践性技术的“课堂观察”方法的发展性建构
课堂观察是观察者借助一些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中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不同于无意识或潜意识的生活中的观察。观察者的目的和技术手段决定了其价值取向,针对以往课堂观察方面的研究不足,我们基于课堂观察对于教学行为改进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取向、遵循“记录——诊断——评价”的技术路线,着重从三个层面开发课堂观察技术。
1.通识性信息记录和分析技术
这一层面的课堂观察技术,一般是基于那些导致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的认识[11],侧重于收集和记录课堂信息,是一种通识性的小角度观察——即从师生的行为现象角度对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类型、师生互动程度、学生投入状态等做记录、由记录的数据做初步分析。
(1)选择性的文字记录法
学生的学习深受课堂中师生语言交流的影响,分析教师的语言沟通模式,最简单的方法是选择性地记录一些有效教学所关注的语言或行为角度。如教师的提问记录、教师的反馈记录、教师的结构性语言记录等。
(2)基于座位表的记录法
以勾勒出的教室座位分布图为基础,用一些记录者个人习惯的符号表示出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所发生事件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教室中学生和教师所处的各种状态。如利用座位表记录学生学习状态、师生语言流动、教师和学生的移动路线等。
(3)基于媒体技术的记录法
即使是最为精心设计的记录方法,也会漏掉一些课堂中实际发生的难以预料的事件或信息。运用摄像和录音设备可以再现课堂现场,然后通过整理出的实录文本,从多个角度进行信息提取和“再加工”。如利用实录进行关键语义单元分析、师生语言互动分析等。
2.学科性内容分析和诊断技术
这一层面的课堂观察,倾向于结合学科内容本身对教学过程做出分析和诊断,侧重抓住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层次、主要教学任务及其认知水平等,相对第一个层面的方法显得更具整体性和宏观把握。
(1)教学过程整体架构的分析与诊断
该方法基于传统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分析,发展为“目标—条件—过程—结果” 的四元分析[12]。目标分析,即针对学科教学内容而言的“重点”;条件分析,即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可能存在的认知“难点”;过程分析,即针对教学法而言的“关键点”,如何通过关键环节设计实现教学目标、又能克服学生的困难;结果分析,即期望学生在教学实施后获得的学习效果。这一方法关键在于观课前写出自己针对本节课内容的四元分析的“预分析”,然后在听课过程中对比实际发生的情况与个人预分析的差距,提出分析和诊断建议。
(2)教学任务认知水平分析与诊断
对于推动教学过程展开的主要学习任务,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分析。首先判断课堂里教师是如何呈现或布置学习任务的,并判断教师布置的该任务属于高认知还是低认知水平;然后,分析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实施中是高认知还是低认知水平完成。从教师布置到学生实施,由此产生了学习任务认知水平的保持或下降,进而分析保持或下降的原因。但是不同学科对于高认知和低认知任务的划分是不同的[13],例如在数学学科里把低认知水平划分为记忆性任务和无联系的程序型两级,把高认知水平划分为有联系的程序型和做数学两级。
(3)学生学习结果的分析与诊断
对于课堂中开展的典型的重点学习任务,可以考察学生在其中表现出的思维结构,以此来分析和诊断学习任务对学生的挑战程度。如把学生在典型学习任务上的思维结构分为五个层级[14],前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拓展抽象层次,这种分析学生学习结果的方法侧重在学生思维的“质性”水平,而不是“量”。
3.“以学论教”学习效果的评价技术
这个层面的课堂观察,严格地说是从学生获得的角度考察全体或部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并以此作为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一种“以学论教”评价技术。
(1)采用工作单分析学生思维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使用各种课堂任务单、习题纸、实验单、补充材料、导学案等各有其目的,如果在课后有意识地收集支撑学生学习过程的这些工作单,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填写情况,对学生留在上面的痕迹分门别类进行统计或枚举典型个案,可以得到一些定量和定性数据,反映教学过程中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和学习状况。
(2)使用前后测了解整体学习效果
设计前后测往往被看作“很专业”的测量,其实作为实践技术的前后测目的很简单:前测目的——了解新知未学前已经知道多少,后测目的——学习新知后不同学生达到什么学习层次,以前后测之间的增量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说来,前后测均不要超过 5 分钟为宜、针对教学目标的题目数量不超过 3 道,尽可能采用开放性的文字题,让各种层次的学生均可以回答为宜。
(3)利用分层抽样访谈估计学习效果
这种方法是以个别典型学生的思维表达来估计全班的整体学习效果。首先要能设计出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分层次的几个访谈问题,然后从优、中、后进生中各抽几名进行访谈,以此为依据估计全班学习效果。与前后测不同的是,访谈侧重在反映不同类型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特点,是用个案性的细致描述作为对测量数据的补充。
总之,作为实践性技术的“课堂观察”方法的发展性建构,不追求每种方法和技术在理论层面的完美和严密。因为任何方法和技术、以及在课堂上获得的“硬性”数据,在观察角度的选择之初、在记录分类时,均已建立在观察者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之上。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只要能够以“能够区分教与学现象、为教与学改进提供依据”为根本目的展开课堂观察,就会为课堂教学改进和专业能力发展打开一个个崭新视角。
参考文献:
[1]陈波等编著,《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年 [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年
[3]Hopkins, D.(2002).A teacher's guide to classroom research.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Pp110-111.[4][美] Keith A.Acheson & Meredith Damien Gall 著(林在雄等译),《教师临床视导的技巧》,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年
[5]Wragg, E.C.(1999).An Introduction to Classroom Observation(2nd edition).London: Routledge.[6]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 [7]周卫.一堂几何课的观察与诊断.上海教育.1999 年 11 期.pp.12-19.[8][美]里德、贝格曼著:《课堂观察、参与和反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年 [9]沈毅、崔允漷主编,《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 [10]崔允漷、周文叶,《课堂观察: 为何与何为》,上海教育科研,2008 年第 6 期,51-53.[11][美]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杨玉东:教研要抓住教学中的关键事件,《人民教育》,2009 年第 1 期,p48-49.[13][美]Stein, M.K., Smith, M.S., Henningsen, M.A.& Silver, E.A.(2001).实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案例: 匹兹堡大学 QUASAR 研究成果.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4]Biggs, J.B., & Collis, K.F.(1982).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The SOLO Taxonomy.New York: Academic Press.
第三篇:什么是课例研究
什么是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不是课例。课例是一节节具体的课,课例研究是要对这一节节具体的课进行研究,是要弄清一节课为什么这样上而不那样上。
课例研究也不是教案。教案是具体一堂课的教学方案,是由具有特定教育思想的教师制定的、面对特定的学生、在特定的时代环境里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案。教案的意义是发生在一定范畴里的,包括具体的时间、范围,特定的区域、人群等。课例研究活动还要研究支持性的材料,结果具有普适性。
课例研究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与积累的过程,是教师完成某一课堂任务的支撑性材料。如在《项链》一课的课例研究中,材料的主题可以是“反映当时法国虚荣腐朽和没落颓废的社会生活”,也可以是“细节决定成败”,“人生变幻无常”等,这适用于各种课堂情况。
(1)常见的教学课例研究报告一般包括三部分:一是对教学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进行说明;二是如实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包括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师生是如何互动的,描述应点面结合,给人以整体感,同时又要突出重点;三是对授课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讨论。
(2)课例研究的材料应由课堂呈现材料、支持性材料、结果评价性材料、反思性材料四部分组成:
1、课堂呈现材料。课堂呈现材料指向课堂教学的实现,可以是教案、课例、课堂实录、课堂片段、说课稿、教学案例等。
2、支持性材料。包括学生学习层面的知识情况分析、课堂呈现的学习知识来源、课堂教学内容建设的支撑性教育理论资料,及其他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等。
3、结果评价性材料。结果评价性材料是某一课堂实践情况的评价性记录,可以是简单的效果等次,可以是翔实的课堂实践得失记录,还可以是学生作业,如成功的或失败的学生作文。
4、反思性材料。教学反思是课堂实践的心得体会.要注重成败得失的原因分析、改进设想等。
这些材料难分轻重,课堂呈现材料是重要的,可更多时候研究的重点会指向支持性材料、课堂评价及反思性材料,因为研究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为抄一个方案以应付某一堂课。
三、课例研究怎么做
1、怎样积累课例研究材料
课例研究材料的组成要求是:
(1)明确的目标。某些方面或领域会因教师积累较少而不可能做深入研究,所以目标应是教师熟悉的且有所侧重。如课堂教学语言的专门性、示范性,用语的文化内涵,表达的逻辑性、信息含量等,都有较难的要求,因此可以在一个或几个课例研究中有较集中的研究和突破。
(2)完整的结构。一是课例研究材料的结构是清晰的,由课堂呈现材料、支持性材料、结果评价性材料及教学反思四部分组成。二是材料分类要清楚,如从文体上选择,小说可选择鲁迅的《祝福》,散文可选择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3)合理的数量。数量以10个左右为宜。教师的工作是双线:内线是教育研究,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堂的诗意教学;外线是上好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学习成绩,是社会的需要,职业的要求,是教师不可忽视的生存现实。个人的研究是重要的,但外线的工作压力很大,会占去很多精力,进行太多的研究是不现实的。
(4)恰当的周期。课例研究一般以三至五年为一个周期。教师对第一问题的思考及实践,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发展、完善。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历新手型、熟手型、专业型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需要的时间是五年左右。另外,在学制上,教师要有一个完整的跟班循环,才可能对具体的课例研究材料形成一个不断设想与实践、不断跟踪、不断搜集与积累的完善周期。
2、课例研究在行动中生长
课例研究具有生长性特点,是随着研究者的行动不断深入发展的。(1)在观课中生长。
观课活动为课例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观课被界定为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方法。对观课的认识,很多人止于此,即只注重课堂部分。对课例研究,观课活动的有效性在哪里呢?
观课活动分为准备、上课、评课三个阶段,从课例研究工作来看,第一阶段最重要,第二阶段是成果展示,第三阶段价值因人而异。
第一个阶段表面上似乎是为某位老师上好公开课而准备,其实是备课组、教研组甚至学校或某个区域层面教师的群体合作探究活动。这一阶段,大家会对每个细节进行推敲,最后会有较为妥当的方案。这是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是集体志趣的融合。从课例研究层面看,这一阶段会提供几种课堂呈现方案,课堂呈现细节中的“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另外,支持性材料(包括相关理论)会在方案的选选中涉及。这是认识课堂呈现的机会,更是收集支持材料的绝好机会。
课例研究者要积极参与观课的每一步骤。事先应翻阅已有的课例材料,进行细致的研究,针对开课教师的特点及学生情况,提出一套设想,在准备阶段贡献给开课教师以印证自己的研究,或使自己的设想现实化。如果是年级相同,教学进度也相同,那自己就应先上一下。
如果年级不同,也可借班试上,使自己有全面的感受,使设想更符合实际。到评课阶段,就要认真思考相关的评课意见,进行课例研究的发展完善工作。这个阶段的研究工作,要能听出“话中话”。评课者有时碍于情面,评得非常委婉;有时只拣好的说,回避缺点;有时看似无关痛痒的套话,但语气中会透出意见。这些都要求课例研究者有较高的辨析能力。(2)在课堂实践中生长。
教师对课堂呈现材料部分进行课堂实践。尝试从内部方案语言向外部课堂教学语言转换。要实现这个转换,个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有新的变化。个体已有结构图式的变化是渐变,一次尝试一般不可能全部实现。其他材料为课堂呈现材料及教师实践提供支持,课堂实践又促使教师积极调整课堂实践方案,搜集和充实其他支持性材料,很多人把注重个人实践理解为设计好一个方案,然后实践,如达到目的,就大功告成了,这样理解是片面的。从课例研究层面来看,除了要尝试性地实践之外,还要不断使课例研究材料系统化,并不断升级。一个课例研究材料的完善不是一次或一年就能做到的,它是无数次实践的结果,有的也许要我们付出终生努力,一个研究周期一个研究周期地延续下去。
(3)在比较、观课中生长。
教师建构的课例研究材料不可能是完美的,要不断地比较与分析、发展与完善。比较的思路是:与其他教案或课堂实录作比较,找出差别所在,分析差别原因,找到差别的支撑性理论依据。进一步的做法是:把相关的材料找出来,筛选出课例研究需要的部分,并充实进课例研究材料之中。
教师在学习实践中随时关照自己的课例研究,及时丰富研究材料。现实中有价值的言语事件、新生的有生命力的词汇等,都可以融进课例研究。一般做法是:及时写进材料里,尽快在课堂上实践、验证或找机会讨论、分析。如《祝福》一课的积累,当教师接触到叙事学知识时,就应该清楚既然由“窝”来叙述,文本就不是一个祥林嫂的故事,应该还有一个五四落潮时期失意彷徨的知识分子“我”的故事,把这些材料充实进研究材料中,能为课堂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支持。
教师的教学研究不能止于简单的积累,也不能是不切实际的研究。课例研究可使教师轻松的成为一个研究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课例呈现的形式是多样的
上世纪70年代,流行优秀教师教学实录,目的是想让大家学习优秀教师的一些上课方法,吸取他们的经验;80年代前期,又开始流行教案集,将有经验教师上得比较成功的课的教案拿出来,供大家模仿、学习;8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流行一篇课文或一个章节的内容有几个设计(教学思路)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经验的人拿出来给没有经验的人来用。和以前相比,现在讲的课例研究,与原来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它反映的是教师的一种实践,它是教师自己在做中学习提高的过程。
但正如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科学家的研究是有层次的一样,教师做课例研究也是分层次的,可以是个人反思的载体,可以是理论研究的素材,也可以是他人学习的范例。由此出发,教师所做的课例研究其呈现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课堂实录式的,全程描述一堂课,从中反映教师设计和实施的脉络;也可以是一事一议式的,是对一堂课的某些关键点的描述,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的讨论。
2、课例研究应着眼于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
教学方面的改进是一件集体而不是个人的事业,教师集体协调一致相互评论,实践反思是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取得进步。课例提供了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试想,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那该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这才是课例研究所真正追求的。
3、教师的课例研究是需要准备的
课例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载体,课例研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教师的课例研究是需要准备的,这种准备既是来源于专业上的(理论的和经验的),也是来自于行为的。
“如果一个水手不知道自己正驶向哪个港湾,那么就没有什么风会对他有利”(塞尼卡)。教育理论的首要功能可能不在于直接为教师的课例研究提供技术、增加教育知识,它的重要用处在于让教师在研究时有一种教育思考和专业自觉,获得一种研究的方向感。
教学是种实践,要向经验学习。用心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由成功的、失败的种种体验而积累的教学经验,对改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对其他教师具有启发和引领作用。“相观而善谓之摩,教师同伴之间先进经验和行为的相互引领,也是教师课例研究时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幼儿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教师在各个层面获得更大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我园根据幼儿园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组织了一系列的园本培训。在进行园本教研培训的时候,更多站在教师的角度,根据教师在教学业务上需要自我发展的心理来思考如何使之更贴近教师的发展实际,支持他们自我体验、自我内化、自我架构,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课例研究”就是其中的一项主要活动,它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的研究主体,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以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题,开展了多样化的教研活动,经过研究实践,我们发现获得了很好的成效,教研组内形成了合作探究、团结协作、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浓郁氛围,丰富了教研文化,形成了较好的研究团队。通过课例研究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课例研究活动的含义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活动质量的提升,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优化。
二、课例研究活动的操作模式
课例研究不仅着眼于简单的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而且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循环,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
我园的课例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小组研究和弱项研究,成立相应学科的课例研究小组,以这些小组为单位对老师们教学水平弱的领域或老师们不敢组织的一些学科形式进行大胆的实践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如节奏乐活动、探索活动、看图讲述活动等),共同设计教案,制作教具,每次活动后根据情况进行分析与改进,在研讨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要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填写评析表;活动后进行反思与总结;目的是让老师们在研讨的过程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养成反思的习惯,在教案设计、教学策略、组织形式等方面总结出一些经验,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一)基本操作模式
我园开展课例研究的基本操作模式是“提出问题——设计活动——课堂实践——研究反思”。
1.提出问题。问题通常就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主题。课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与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我园就将教师的弱项学科作为研究的问题,相应的学科小组再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如:音乐组研究节奏乐《拔根芦柴花》、科学组研究《有趣的磁铁》、语言组研究《看图讲述——大象救兔子》等等。
2.设计活动。就是课例小组备课、写教案,即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学习掌握的新教学理念,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具体详细的方案。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会上介绍教学设想与意图,大家讨论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教学设计;二是先进行小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的框架结构和具体的教学处理细节,然后由上课教师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3.课堂实践。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其它教师听课、观察、记录。
4.研究反思。课例研究小组召开反馈会议,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形成下一次上课的教案。
(二)课例研究活动的“立体式”模式
我园开展课例研究活动除了以上的基本模式外,还探索出了一系列的“立体式”研究模式。
1.一位教师围绕主题,就同一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这种形式的课例研究有利于教师个人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人快速成长。
2.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同一课题先后上多次研究课。这种形式有利于教师之间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不足,对应自己的教学活动能注意“扬长避短”。同时,我园还在这种形式中采取了骨干教师上第一次的活动,即示范课;年轻教师上第一次活动,即靶子课等来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
3.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轮研究课。
(三)课例研究活动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1、实施阶段。我们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主要经历了“尝试思考阶段——经验提升阶段——成熟分享阶段”三个阶段:(尝试思考阶段)(经验提升阶段)(成熟分享阶段)选材——理论学习——设计方案与准备——说课——第一次实践课——第一次研讨反思修改教案与教具——第二次实践课——再次研讨反思再次修改教案与教具——第三次实践课——再次研讨反思——总结经验、进行推广。课例研究活动的内容是由研究小组商讨确定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有执教老师设计具体方案,由组织教师说课(说课包括三说,即:说教材——对教材的理解,重难点和可挖掘的教育因素、目标制订与依据;说教法学法——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和问题,有什么优势,幼儿可能取得怎样的学习效果;说过程——重难点的解决办法、哪些主要的环节、教师怎样应对幼儿的反应等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与研讨。每次的研讨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尝试思考阶段我们的重点是理论学习和课后研讨过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合作能力,不仅要找出问题和优点还要找出原因和对策,使模糊的问题变的清晰,不断修正教育观念和行为。在经验提升阶段,我们的重点是促进教师掌握学科领域的教学技巧,同时要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突出自身的教学风格。在经验分享阶段,重点则是带动其他教师的成长,把好的经验向园内园外辐射。
三、课例研究活动的实施效果
1、架起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从前我们在设计组织观摩课或优质课的时候,大多情况是凭借个人的经验和习惯进行选择内容并设计教案的,评课的方式也比较单一,不深入;但课例研究的形式就需要所有的老师都来思考“如果我组织回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有这样的缺点?怎样改进?”等等,而且组织者和评析者都要很细致的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结合教育理念进行深刻的反思,逐渐的让观念内化成行为。
2、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从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以来,我们发现老师们拿到一个教材,首先能分析教材,寻找其中隐藏的教育价值;在制定目标时会考虑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做到明确具体可行;在设计过程时更是紧紧围绕目标和幼儿的兴趣特点,这样以来,活动的质量就大大提高了。除此之外,组织活动的教师是凭借了集体的力量,在实践中感悟、反思和提升的,因此,对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也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3、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为培养“研究型”教师打开了道路。幼儿园现在都注重培养“研究型”的教师,原因是善于研究的人才必定能推动幼儿园的长足发展,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使老师们的心都沉稳下来了,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观察。比如在以往评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只是说哪里好哪里不好,而现在评课或提出意见的时候都要说出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改进的具体办法?理论支持是什么?等等,这就要求老师们必须养成研究反思的习惯。
4、形成了团结、合作、信任的团队精神。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团结、奋进、相互帮扶的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与特长,汇集起来的力量是不可估测的,课例研究活动就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增进了大家共同交流的机会,老师们会从失败中共同寻找原因,从成功里分享快乐。另外,我园还长期开展了“传、帮、带”活动,在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的具体指导、带领下,大家在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中成长。
总之,课例研究活动是一种参与式的园本培训,有效激发了教师投身课改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武义教科所
雷国强
其特征是一群教师观察鲜活的课堂,通过教学和合作分析、讨论,收集信息,展开研究,共同促进执教者和观课教师教学执教水平提高。在课例研究中,被观察与研究的课称为“课例”。课例由一位教师负责教学,其他人在教学过程中详细记录,并在课后讨论所收集的材料,仔细观察教学过程以及认真探究其中得与失的一般教育教学原理。通过讨论,课例的设计者在广泛吸纳意见和反思的基础上将重塑自己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究作为一种校本教研的范式与载体,可以促使执教者与观课教师教学观念的整体变化,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课例研究与我们日常教研活动中的听课、评课相类似,但它有明显区别。其一,它有具体清晰的研究主题;其二,它有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三,它有科学的研究结果呈现方式。推进课例研究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听课评课中凭感觉的随意性以及“没有理论的操作建议”等现象,引导课堂教学研究从课例分析走向真正的有主题的课例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系统化与研究方式的科学规范化。推进课例研究,有利于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方式聚焦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有利于在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研究中培植教育理论,培养教师的学科教研能力和方法,有利于增加教师合作学习和研究的意识,促进教研组成为学习研究实践的共同体。
第四篇:混合式课例研究是基于对问题的研究
混合式课例研究是基于对问题的研究,目的是减轻老师的工作量,使教学工作更有效。
一、课例研究是让老师做份内的事。课例研究的课是老师要上的课,研究的问题是老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与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相密切联系的。
二、第二,让老师做熟悉的事。一个周期的课例研究,其具体体现是师一次集体备课和一次听评课活动的优化组合。磨一节课,与教研组认真对一节课做一次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相类似。只是将老师日常的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结构化、规范化了。老师只要愿意和认可,做起来并不困难。但结构的改变却能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课例研究同样是集体备课、听评课,与日常集体备课、听评课的不同。通过对磨课活动的设计(制订磨课计划),将集体备课、听评课组合成一个跟进教学过程,相互关联的系列活动。将学习研究有效地嵌入老师教学,有效支持老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第五篇:《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例研究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设计课及评析 房山教师进修学校 王学舫
一、教学内容分析: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空间与图形》 中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一课,是在学生低、中年级已经直观认识了 几何图形和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垂线和平行线等内容内容基础上学习的,所以教材注重平行四边形从生活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并且通过学生的测量来验证自己的发现,从而概括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还要求会比较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具有不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平行四边形” 是小学阶段几何初步知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圆等几何知识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段的时候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了 长方形、正方形、垂线和平行线等这些基础,说明学生已经积累了 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 一定的空间观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图形间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认识的经验,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图形的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的感受和了解,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意义,了解其特性,了 解与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
2、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初步知识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说明: 本节课以探究、合作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学习方式为主。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交流四边形的示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抽象出几何图形——小组合作将四边形根据特征分类——概括特征,得出结论——了 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其广泛应用——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培养能力” 等一系列活动的教学方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把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给同学们。
1、注重让学生课前参与。根据学生在以前初步直观认识过几何图形这一基础,而平行四边形的前提首先是四边形,所以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前,就让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物体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并画出简单的示意图,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知道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又是如何从生活实物中抽象出来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唯一的选择,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任何传统媒体所不能代替的。通过多媒体从实物的图片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性,再让学生去研究几何图形的特征学生通过动手画图,只要两及特再通过让学生观看电动伸缩门工作情况的录象,把生活中现象搬进了课堂,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将来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动手实践等主动探究新知。本节课共有两次小组合作、四次动手实践。第一次,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四边形,抓住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次,在总结概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时,到底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这一特征概括是否正确,学生产生了疑问,老师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组对边分别平行就具有“对边相等” 和“对角相等” 这两个特征,从而验证了 书上的概念是简洁正确; 第三次,通过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框架,动手拉这两个框架,使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为下一步学习三角形打下基础; 第四次,在练习巩固时,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动手用各种形状的塑料板拼摆出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既巩固了 新知,又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由于是小组竞赛的形式,学生兴趣非常浓厚。
五、教具及学具准备: 一套多媒体课件及四边形的图片、塑料小棒和各种形状的塑料板等学具。说明: 课件 1,各种形状的具有四边形的实物图片,目的是通过实物图抽象出平面几何图形,使学生知道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课件 2,将抽象出来的四边形分类的几何图,可以随意将这些四边形移动,目的是让学生看清楚不论怎样分类,3、5、7 号这 3 个平行四边形都分为一组。课件 3,是强化平行四边形概念练习的 8 个几何图形,让学生从中选择其中的平行四边形。课件 4,是展示电动伸缩门等一组活动的录象,它们都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学。
1、你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并在用实物投影向全班交流汇报)
2、利用课件演示,从实物图片中抽象出以下几何图形: [评析: 注重让学生课前参与学习活动,观察身边的四边形,并画出示意图,课上利用实物投影在全班进行交流,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校园里的优秀集体”奖牌(表面是长方形的)、钟表(表面是正方形的)、奖各样的杯的底座(表面是梯形的)等等各种含有四边形的物体实物图形,并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学生进行热爱集体的教育]
3、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4、认识四边形的对边和对角。
5、这些图形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图形? 回忆它们的特征及其关系: 8 1 2 3 6 5 74
6、探究其余的四边形(1 号和 2 号图形消失)。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小组合作: 利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学习用具,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余的 3—8号图形分类。(2)、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汇报,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分类情况: 第一,按照两组对边的位置关系分: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 3 号、5 号、7 号; b、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 4 号、6 号; c、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 8 号。第二,按照对边相等情况分: a、两组对边分别等的 3 号、5 号、7 号; b、两组对边都不等的 4 号、6 号、8 号。第三,按照对角相等情况分: a、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 3 号、5 号、7 号; b、对角不等的 4 号、6 号、8 号。(3)、不管按照什么标准分类,都把3、5、7 号图形分为一类,这组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板书: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对角相等(4)、概括定义: 这些四边形叫什么名字? 并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评析: 通过小组合作,按照一定的标准给 3——8 号四边形分类。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 广泛参与学习活动的空间,真正把学生推倒了学习的主人的地位上。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方法将 3——8 号四边形分类的过程也正是他们探究、感悟、体验平行四边形的过程。](5)、你认为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学生出现了 多种方法概括,有的用 1 个特 2 征,有的用个特征,还有用 3 个特征)(6)、老师引导学生看书,质疑。(书上只用了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这一个特征概括定义,是否正确? 鼓励学生想办法验证。)[评析: 此环节处理灵活,有创意。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7)、在生活中找一找平行四边形。(教室里的、校园里的、家里的、公共场所的等等都可以。)(8)、强化概念练习。长方形 正方形 A、判断正误: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B、几号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讨论: 长方形、正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评析: 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
3、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应用。(1)小组合作: 用学具塑料小棒分别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2)动手拉自制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你有什么发现?(板书: 易变形)(3)介绍平行四边形“易变形” 的特性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演示电动伸缩门等活动情况。(4)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利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5)小结: 生活中许多地方都是人们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进行发明创造的,只要同学们肯动脑筋,也可以利用这个特性进行发明创造。[评析: 又一次为同学们提供创造动手实践,探究新知的机会。在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动手拉这两个框架中发现二者不同的特性。并利用多媒体演示电动伸缩门等的活动情况说明平行四边形“易变形” 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下面图形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正方形 1 2 3 6 5 5()()
2、小组合作,开展比赛: 用学具袋中的塑料板拼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看哪组拼的又多又快?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知识? 附板书设计: [评析: 板书设计突出了 本节课的重点,独具匠心,一目了 然。]
七、教学流程图: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对角也相等 特性: 易变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开始 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实物投影: 交流课前观察到生活中的四边形 课件演示: 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四边形。回忆长、正方形特征及其关系。合作探究,建立模型。的特征 的特性。小 组 合作,动手测量,进行分类。根 据 特征,总结归纳念。概找 出 生活中的 自制、拉动,发现 特性。观 看 录像: 电动伸缩 门 的 工作情况。找 出 生活 中特性应用。拓展应用,培养能力。小组合作,拼 总结收获 结束
八、课例评析: 老师能根据《数学课程标准》 内容和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精心设计数学教学活动。《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1、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课前王老师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中寻找四边形并动手画出简单的示意图,课上利用实物投影在全班交流汇报; 老师还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 校园里的优秀集体” 奖牌(表面是长方形的)、钟表(表面是正方形的)、奖杯的底座(表面是梯形的)等等各种各样的含有四边形的物体实物图形,并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时,王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身边的例子,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电动伸缩门、玩具手枪、活动衣架、活动护栏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2、注重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方式获取新知。王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设计了 “动手测量,抓住特征,进行分类——动手画图,进行验证,明确概念——动手制作,体验特性,鼓励发现——动手拼摆,拓展应用,培养创新” 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3、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系统。学习新知识前,复习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又及时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并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将四边形的知识系统化。又如,让学生给 3——8 号四边形分类时,不仅让学生找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同时也初步感受到后面要学习的梯形、直角梯形的某些特征。再如,让学生用小塑料棒自己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用手拉,发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的同时也体会到三角形的稳定性,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打下基础。
4、注重课堂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按照一定的标准将 3——8 号四边形分类”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 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主动的测量,积极的思维,热烈的争论,友善的交流充满整个课堂,结果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在总结概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时,学生也出现了多种概括方法,有用一个特征的(对边平行),有用两个特征的(对边平行、对边相等)也有用三个特征的(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这些方法都正确,但是如何概括既正确又简练,王老师又让学生想办法验证,最后既正确又简练的概括出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又如设计“拼平行四边形的小组比赛这个” 环节中,小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用 2 块拼,有的用 3 块拼,还有用更多块拼的。有的小组很快就拼出 10 余种平行四边形。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所有学生都参与了学习活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以发展。总之,《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这节课恰当地运用了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及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注重了课件使用的目的、时机和效果,充分体现了新理念,使学生主动探究获得新知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以及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朴实、真实、扎实,是一节务实高效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