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三:针对问题解决的技术支持课例打磨(范文)

时间:2019-05-12 22:1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阶段三:针对问题解决的技术支持课例打磨(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阶段三:针对问题解决的技术支持课例打磨(范文)》。

第一篇:阶段三:针对问题解决的技术支持课例打磨(范文)

针对问题解决的技术支持课例打磨

磨课是一个教学集体为了解决某一教学问题,通过在一定时期内,对该教学问题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反复地、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找到对这一教学问题比磨课之前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显著提高整个教研集体对这一问题的教学有效性。磨课可以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能够促进教师成长,更能够磨出教师的创新精神。如何打磨好一节好课?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一起打磨一节课,在交流互动中成长。

一、活动目标

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水平。

二、活动简介

由坊主就近划分若干研修小组, 以研修小组为单位,研修小组讨论确定一些大家关注比较多的研究主题,选择相应的一个课例,落实课例的上课教师,进行线上下线磨课活动;最终研修小组形成一份课例以及参训教师撰写一篇磨课小结提交至平台。

三、活动时间 建议四周

四、活动步骤 1.活动准备

(温馨提示:本环节在线下进行)坊主根据本坊实际情况,按照学员单位区域范围,就近划分若干研修小组,并指定一名研修小组组长,由研修小组组长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以研修小组为单位,在网络研修工作坊和研修小组中提出和分析梳理学科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形成课例的若干研究主题。确定一些大家关注比较多的研究主题,明确主题的研究主持人,选择相应的一个课例,落实课例的上课教师,进行网上集体备课,选定的教者完成教学设计。

2.线上学习

① 研修小组选出一名教师晒出自己的教学设计,研修小组成员认真阅读。②这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修小组成员(或部分成员)依据事先研制的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网上晒出观察记录。③上课教师课后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教学反思。

④根据上课教师晒出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观察记录,研修小组内的教师认真阅读,重点针对研究的主题研修小组分工,围绕涉及到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策略、信息技术融合、教与学转型等关键点,参考网络上收集的相关资料,针对所研究问题的解决经过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见。

3.线下教研活动

(温馨提示:本环节在线下进行)①学科教研组组织集中研修,对被观察的课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上课者要认真针对研究问题的解决进行课后说课,尽可能全面地说出实际教学流程和自我反思。

②再根据研修成果,参与研修的教师与教者对教学设计进行专项打磨,包括: 教学目标如何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表述正确,重难点准确;

教学流程如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如何做到结构清晰,导学问题恰当合理等; 教学策略如何有效、得当,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 信息技术融合如何有效,体现对教学的优化;

教与学转型。教学设计如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教与学的转型,体现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③研修小组内的每一位教师参与课后分析,必须有主题、有理念、有根据,对教学流程和问题解决的情况的作客观分析、谈自己的反思和启示,主持人要进行认真仔细的收集记录。

④授课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再次修改教学方案提交至平台。4.成果展示

参与研修的教师提交一份最终的教学设计方案及磨课总结至平台;研修小组组长选取优秀成果以及本组磨课的课例上报给坊主,坊主推选本坊优秀研修成果给项目组进行展示,并纳入本坊优秀生成性资源库。

第二篇:课例打磨

“海纳百出川,有容乃大”。这次课例打磨是一次汲取大家智慧的过程,这次课例打磨可以说是我们每位教师,从教生涯中的又一次成长。基于本次的课例打磨,我简要的谈一下我的经历和感受。

深入分析,多次设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必然是在深入分析教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并且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记得我基于个人经验第一次发布教学设计后,再一次打开电脑,就看到了同事们细致的修改建议,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大家各抒己见。最令我感动的是针对教学目标,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语言切中主题,态度谦虚诚恳。于是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才有了我第二次,第三次的教学设计。所以说,没有大家的研讨和多次的设计,是不会有适合的教学设计的。

精研细磨,历久弥香。一杯香浓的咖啡,是需要上好的咖啡豆细细研磨,我们才能品味它的香醇。磨课给我的感受也是一样的。大家分工听一遍,我改一遍,再听一遍,再改一遍。大家提出中肯的建议,我虚心接受,这样三两遍,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改变。如果没有这样的反复研讨,那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不会有所进步。

细致分工,协同合作。以往的听课目的虽然明确,但是分工不明显,因此,达到的效果也不会明显。现在组长分工完毕后,每个人都有负责的部分,负责人分析出的数据,使我更加明确,自身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听课专业化。

抓住重点,专业评课。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和反复的研讨,还需要专业的评课。以往我们评课只是泛泛而谈,没有重点,现在,每个人都有其分工的部分。比如负责教师语言表达的老师就只评教师的语言表达这一方面,得出的结果细致严谨,使我更清楚的看出自己的不足。有了专业的观课和点评,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通过这次课例打磨,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往那些看似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其实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的探讨,思考和交流,只有不断的研磨和交流,汲取优秀的智慧结晶,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所提高。才能真正做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再次感谢我们一起努力过的同事们,以及给过我们帮助的专家们,今后我们将继续把磨课进行下去。

第三篇:课例打磨收获

课例打磨收获

撰写时间:2010年12月14日 10:33

课例打磨收获

潍坊中新双语学校李蓓蓓

有幸参与到山东省远程研修课例打磨,这对我本人而言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因为借这次打磨之机,可以磨炼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让自己那颗飘浮不定的心沉静下来,思考一下语文现在到底该怎样教?

第一次备课,是基于我个人经验的备课,由于自己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所备之课,定有许多不是很妥当的地方,但我还是战战兢兢地将其拿出与团队的众位教师共同切磋。先谈一下我个人对这堂课的设计的一点思考。首先,我知道这一课例打磨的专题是阅读教学的教学学过程设计,所以我在教学流程中要尽量地将基本的教学环节体现出来,这包括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总结全文,情感升华;拓展训练,布置作业等环节。同时,我也注意设计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因为我觉得一堂好的阅读课,不是只带领孩子感悟文本,升华情感就可以了,更应该在此过程中教学给孩子阅读方法来理解文本。所以,本课我设计了三种学习方法,并且明确概括出这三种学习方法,以方便孩子掌握,这三种方法是抓关键词感受人物特点、发挥想象、换位朗读。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导学课文的2、3自然段,即“捉纺织娘忘回家”这件事,在这一段中老师渗透学习方法,和学生一起学习,再和学生一起概括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这些学习方法自学课文4-10自然段,即“捉甲虫遭责骂”这件事。接着,通过学生的汇报来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孩子写一写自己的收获。由于课时设计当时是按一课时设计的,所以课文的预习就放在了课前,课上是直接检查预习,这包括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以及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我感觉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孩子有方可学,并且这方法是在具体的学习文本过程中提炼出来,并又运用到了文本的理解上,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而且能用一课时基本学完这篇文章,这也是高效的。

但在和各位老师以及专家的共同讨论下,就发现这样的教学设计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这对好学生来说课上能跟得上老师的步伐,而对差生来说他是跟不上的,尤其是课前不预习的学生学起来更是吃力。教学的预想是好的,但是很多能力培养没有落到实处,仅仅是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比如说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在第一次教学设计中,我在检查课文预习时,让学生起来概括文中的两件事,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成故事的小标题,当前两个学生概括不出来时,我就直接帮他们说了答案,写在了黑板上,然后学生照样概括出了第二个小标题。而这一形式的概括,仅仅是雨过地皮湿,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这

种方法,又有多少学生能掌握这种方法,可想而知。所以,在专家沈教授的建议下,这一概括能力的培养要落到实处,就要让孩子既动脑又动手,先让他们自己概括一个小标题写在书上,然后老师再找学生起来交流,先找概括的不恰当的同学来交流,老师点拨问题出在哪儿,再让相对来说较简炼的同学起来概括,前后对比,总结出方法,怎样提炼关键信息。最后,让同学们将正确的小标题再写在书上。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概括能力明显要扎实许多。

另外,专家提出为了照顾所有同学,应将预习放在课内,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循序渐进,也能避免那些没有预习的同学跟不上脚步。

此外,在整个文本的学习中,应该抓住一条主线,层层递进,让学生也能借助这条主线理解文本,在经过对文本的剖析之后,这条主线浮上水面,那就是法布尔对昆虫的感情从着迷,到迷恋,到痴迷的过程,而在最初我备课时,并没有抓住这条主线,仅仅将注意力落在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上。而我们团队中的耿艳丽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那就是语文课不象数学课一样,非得总结出一个公理或是定理来,有时一味地强调学习方法则会丧失语文味。是呀,回想我前面的教学设计确是落入这一囹圄中呀。

经过和专家以及团队老师的共同备课,我清醒了许多,原本那颗浮躁的心也逐渐找到了肥沃的土壤,模糊朦胧地语文阅读教学也逐渐在我眼前清晰起来。

一、阅读教学还是要扎扎实实,去掉那些不符合文本需要的流行病,去掉那些华而不实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手段,将传统语文教学中实在的东西传承下来,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具体化、清晰化。以前备课教学目标仅仅是参照教参,不管是哪一个课都可以套这三个目标,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需要的可以加上背诵。二是认识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是体会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想将目标落到实处,笼统的教学目标是很难实现的,试想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都是笼统的、模糊的,这堂课又怎能上好呢?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该细化、具体化、准确化,教学过程就应围绕此细化的目标来设计实施。在第二次备课中,我将教学目标细化、具体化了。为了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外,本文我采用了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抓细节。

往往老师备课时,只抓大环节以及大环节中的主要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的小环节。殊不知一堂课的每个大环节都是由小环节组成的,如果忽略了小环节的设计,又怎能很好的完成大环节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环节的设计,将每一小步都根据学生的情况落

到实处。这样,整堂课下来,也就不会给人蜻蜓点水的感觉了(如概括小标题的设计)。

四、教师的评价要到位。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很重要,而老师的评价也非常重要。老师的评价不能一味重复学生说的话,有时又不能给予模棱两可的评价,但也不能一直在说你真棒!你真聪明„„所以说,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一门大学问呀!而我身上正缺乏这种课堂上的精彩,适宜的评价,说多了,就显得嘴有些碎,不说吧,又觉得没给学生一个评价,对不起学生,这可难为死我了。这是向我个人能力的一种挑战,我想聪明办法没有,但我有一个笨办法,那就是收集教师课堂评价语,积累成册,平时多看,就会丰富自己的课堂评价。

五、阅读教学的练习设计

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的练习只设计了两个,一个是对文章结构的认识,一个是写自己的收获。这两个练习显得有些单薄,纯是为了走这个过场而设计。在众老师的提议下,我对练习设计做了修改,有课上写字的练习,有对课文用词的练习,既课文原文动词填空;有对课文理解的练习,即根据课文理解填空,最后让学生写一写本课的收获。这样的练习设计,既注重了语文的工具性,又注重了语文的人文性。

通过第一次试教我们基于团体研讨的教案,我发现课上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课上有些环节太拖沓,以致浪费了时间。有时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老师却没有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课文的教学流程设计,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上感觉缺少对课文总体的认知。所以,在修改教案时,我在整体认知环节上加入了学生对文章主线的认知。

在练习的设计上,感觉第二课时的练习有些多,所以将原来的按课文原文填空去掉,放在课后的检测中。保留根据课文理解填空,因为这道练习是检测学生对课文主线的理解情况,如果填对了,就说明学生经过课堂学习理解了课文,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如果填不对,则说明孩子的学习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老师就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查找问题的原因。在试教后,我发现孩子都能正确完成这个练习。调整后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例打磨,不如称作对人的打磨,我觉得通过这次打磨,不仅提高了我的教学技巧,更提高了我的教学思想,使我在教学之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第四篇: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

在打磨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 马洪岩

2013.4月-5月有幸参加了山东省的远程研修的课例打磨。磨课即磨练,老师们在磨课中成长,在磨课中合作,在磨课中受益!在历时一个多月的团队协作课例打磨中我不断的反思教学,偶有所得,现梳理反思如下。

1.追本溯源,解决问题。

课例打磨之初,首先要确立本次课例打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只有明确了问题,我们才能够围绕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问题的提出,目标的确立并不是我们拍脑袋拍来的,而是我们通过探讨平时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追本溯源,找到了出现这些现象的教学误区。然后确立的研究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高效,准确的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自己也是教学中的有心人,教学中通常也不乏对教学的思考,遇到问题也会跟同伴讨论、交流。寻求一些解决方法。现在想来有些思考很肤浅,也是无效的。因为我们的思考只是停留在了问题的表象,而没有通过表象,依据有力的理论依据,追本溯源找到问题的本质。这就导致了自己在教学中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无助。不能够有更好的成长。课例打磨教会了我追本溯源,解决问题。

2.团队的力量,促我们成长。

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磨课中无论是问题的确立,备课研讨还是观看议课。都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在交流和合作中我们得到迅速的成长。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如果我们平时多交流,多参与集体备课,多相互听课,互相学习,互为其师一定会在教学设计上、教学水平上大有长进。教学就要会“磨”,善于“磨”,在自我磨课中发现不足,不断进步。

3、创设语境,自然习得。

学习英语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运用英语,用英语进行交际。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言之有物,有交流的必要,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习得运用语言,我也会想方设法的为孩子们创设自以为真实的情景,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学习、操练、运用。而上完课之后就会觉得自己设置的任务太过浮于表面,孩子们没有真正的学会。现在想来,一是语境的创设不够真实,没有充分考虑到语言的语用功能。导致了孩子们只是机械的操练,而没有真正的用语言做事情。脱离了语境的任务是不真实的,是无效的。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意义的。

通过这次磨课,我对情境和语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手工,口述,图形等学习手段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语境是能够体现语言运用的情境,强调的是语言的运用,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通过不断地强化训练,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而对于语境的设计,我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语境创设方面我们应考虑一下几点:

1.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语境。不仅能够让学生建立起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让他们感觉到学英语可以学以致用,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这会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地学习英语。

2.注重课本语境的充分使用。

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语境的创设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语境的创设往往会脱离课本的语境,为创设语境而穷其所有,但效果却不显著。而实际上,我们平时教学所用的文本恰恰就是交际背景和文化背景最恰当的语境。是编委通过不断的推敲而创设的语境。所以在备课是我们应该充分的理解文本语境,并恰当的使用文本语境,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新版的pEp三年级上教数词的这一课,文本中创设的语境就是,孩子们捉迷藏,要找人的孩子,就会在找之前数数的语境。这个语境真实有效,充分考虑到了语用的功能。这就比我们将单词与语境割裂开讲,要有效的多。

3.语境的创设,兼顾课内与课外。

对语言的正确运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课堂语境也可延伸到课外。同样课外的语境也可以延伸到课内。语境的创设,我们可以考虑语境的延续性。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实践语言的机会。

以上几点是对磨课过程中的几点梳理。不当之处,还请不吝指正。

第五篇:课例研究阶段小结

《高中物理学生规范化解题习惯的养成策略实验研究》阶段小结

——学生解题不规范的形成原因

我们的研究课题《高中物理学生规范化解题习惯的养成策略实验研究》自2011年9月份提出,到11月份正式启动,直到现在。我这段时间主要负责搜集和整理学生解题不规范的原因,现小结如下:

1、教材对解题规范性要求不高

新教材对解题的规范性要求不高,没有做硬性的规定,只在相关的内容中有出现相应的文字,例如关于正方向的规定只有匀变速运动的速度计算的例题1(第一册第31页)有提到规定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还有(第二册第6页)动量定理例题1解题中有规定正方向。实际上高一物理教学中在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内容时就已经涉及到研究对象的确定和正方向的规定问题了,就是牛顿运动三定律这么重要的内容,都没有提到有关正方向的规定问题。对于研究对象的确定就更没有在解题的过程提出了,只是在分析过程中有指出,学生会认为只是分析时要知道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物体或系统,在解题过程中不需要写出来,而80年代和90年代的教材中这方面的内容就说明的比较清楚。教材的这种编辑方法客观上是为了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而主观上却使学生误解了编者的意图,反而认为解题的规范性不是很重要。这也使教师强调解题规范性没有了依据,有的学生还拿出教材对老师说“教材都不要求严格的规范性”,反说教师教学死板保守,对于一些刚任教高中的新教师,就更容易误导他们认为新教材不要求解题的规范性。

2、教师授课不大重视解题规范性

由于高中物理教学课时少,任务重,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强调了解题规范的重要性,却没有从根源上去规范学生的解题不规范行为,只是课堂上做了强调,没有从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批改中去规范学生的解题行为,学生看老师在批改时没有把他不规范的解题过程进行改正,久而久之就认为他的解题过程是规范的。因此学生解题不规范的根源在教材和教师。

3、初高中教材体系的差异导致学生解题不规范

初中教材只要求学生写出已知、求、解、答和带单位进行运算,不要求学生解题有分析过程,不要求选择判定研究对象,不要求建立物理模型和分析物理过

程。学生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已经养成了初中的解题习惯。升入高中学习之后,学生普遍反映高中的物理知识难学,究其原因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初高中的教材体系不同,初高中的教材跨度和梯度太大。特别是一些只有初中的初级中学,他们为了提高中考的升学率,中考没有要求的内容都没有讲授。例如初二的“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就普遍没有讲授。学生升入高中学习这个内容时就认为是全新的内容,这就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的梯度,也加重了高中教师教学的任务。教师安排不出时间专题讲解题的规范性,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强调解题规范性,对于优秀生和中等生来说,只要她们上课认真听课,解题规范还是可以做到,但对于一些平时学习比较马虎,不认真的同学就容易养成解题不规范的习惯了。

4、学生学习的思维定势养成解题不规范的习惯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已经形成习惯的行为,要改变这种习惯是很困难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有可能改变。首先学生自己要认识到思维定势和不规范解题习惯的危害性,学生要有改变不良习惯的要求和愿望,教师才能因势利导的引导学生去改正这种不良习惯,学生才能主动和积极配合,双管齐下才可能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和不良习惯。例如,我讲“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正向不断增加的力作用时,物体速度不断增大,如果这个力突然变为反向不断增加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如何变化”?这个问题讲了十多遍了,一些思维定势顽固的同学,每次考试遇到这个问题还是犯同样的错误,总是认为力增大了速度就增大。再加上一些同学听课不认真,从小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做作业应付了事,根本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这样的学生做的作业谈何规范性,考试自然是分数低,能力差,素质低下。

下载阶段三:针对问题解决的技术支持课例打磨(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阶段三:针对问题解决的技术支持课例打磨(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诊断示范阶段课例

    《我真棒》教学设计同乐镇中学 柏云英 一、教学目标 喜欢自己,了解自己,能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为此感到高兴。二、教学重点喜欢自己,并能从自己身上找到优点和长处。三、教......

    研修组课例打磨的操作和评价

    研修组课例打磨的操作和评价 2011年小学研修要经历两类学习:以名师群组课例研究为示范的行动导向学习(1至6专题)和研修组全程磨课的参与体验学习(7至8专题)。课例打磨专题是由研......

    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二)视频脚本

    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二)视频脚本卜庆梅 谢念东 各位老师好! 欢迎大家参加山东省初中生物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现在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二)的学习阶段。 卜庆梅: 我是鲁东......

    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困生的个案研究阶段小结1(样例5)

    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困生的个案研究 阶段小结 长坪小学数学课题组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处于一种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实际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需要。解......

    对课例研究中“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是如何认识的?(5篇材料)

    对课例研究中“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是如何认识的? 我认为无论何种改变其根本都是围绕着学生、围绕着课堂进行改变,诚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如何在美......

    做好课例研修的“三为”、“三要”

    做好课例研修的“三为”、“三要”“教师的水平只有在课堂的拼搏中才能成长”。课例研修是“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相结合、“案例讨论”与“行为跟进”相结合的载体,是把......

    美丽校园主题班队会课例-三

    三年级少先队活动课设计方案 三(2)班 班主任:石小磊 一、活动主题:我的美丽校园 二、活动目的 : 1.通过队课,使队员认识到讲文明是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讲文明是实现个人与校园和谐......

    《加强学科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总结doc

    《加强学科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铁锋区和平小学张伟和一、数学课例研究的目的数学课例研究的目的是为数学教师的校本教研提供一个载体,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