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山东省小学数学课例打磨小结
2013年山东省小学数学课例打磨小结
——在磨课中历练 在反思中成长
高研班数学二组 孟超
自2013年4月份,参加了省师训干训中心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远程研修的课程开发活动,历时两周多的时间,在吴正宪老师、郑庆全博士以及徐云鸿老师等省厅领导和各级课程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数学小组二组12名团队成员通过“三 次备课两轮打磨”,已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个课例,从开始的不太成熟的教学设计打磨成了一节典型的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能力的课例。
“好课”不仅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更是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积极落实此次研修,努力提高本学科教师业务水平,我们数学二组积极开展以“磨课”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现将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确定课题,共同商讨,为磨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组经过研讨,确定课题为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4-15页的内容。几何课是比较难上的课型,我们组计划通过磨课,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发深入思考,使每位实现螺旋上升的切入点,那就是如何将新课标理念在我的课堂实践中落实下去,切实实现“全育人”,我想我们所追寻的课堂应该是质朴的、原生态的、简约的,应该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的课堂。本组教师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流程,引领教师走上有效教研之路。
二、扎扎实实,注重实效,在磨课中点燃了星星之火。
4月21日-4月22日,在王红老师基于个人经验第一次发布教案之后,本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网上修改教案,如: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及形式等,都提出了个人的修改建议。
4月22日晚召开集体备课研讨会议。在备课研讨会上,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毫无保留,把自己的想法与执教教师交流,使授课教师和参与者均获得提高。4月23日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王红老师经过认真修改第二次发布教案。授课的思路愈加清晰,明确,效果明显。例如突破:
一、借助生活情境,引入新知。首先借助生活中的一组学生熟悉的图片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类,初步感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让学生充分暴露他们对长方体、正方体认识的“原始状态”,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奠定基础。二:尝试探究,展示分享。本环节借助“探究记录单”上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展示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特征—抽象特征—归纳方法”的过程;然后在动手制作长方体框架的过程中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借助学习长方体的经验迁移认识正方体。这样设计主要是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亲历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巩固拓展,深化新知。为了加深对长、正方体本质的认识,出示一残缺不全的长方体,让学生想象出原图形的完整形状。本练习是融知识强化、能力训练于一体,通过训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研气氛在磨课中愈加浓厚。
三、理论联系实际,磨中反思,思中提高。
磨课也是磨人,磨一位教师的耐心,磨一位教师的专业,磨一位教师的人品。一个 “磨 ”凝聚了教师的大量辛苦汗水。我们参与磨课的教师端正心态,把磨课作为提升自己专业素质的一个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这次磨课时间,把自己平时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我们所上的课一定要真实,一开始独立备课,真实地展示自我,不怕暴露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因为只有把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暴露出来,才能被听课教师发现并提出改进意见。由此可见,在课例打磨中,最重要的是团队合作,在合作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集体研讨、分析改进、集思广益,打造精品教案。
在整个的磨课过程中,对于主讲教师来说,比较难解决的就是怎样把他人所想为自己所用,因为每个老师都会参与自己认为很不错的想法,但怎样变成自己的东西、是否适合主讲老师都很难说。这里就需要我们注意,我们磨课要围绕研究的主题进行研究,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上一节课,更重要的通过磨体现我们研究的价值,解决我们研究的问题
虽然研修已经接近尾声,但是老师们研修的热情仍然高涨。我们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让我们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真正体会到“学有所获”。
第二篇:课例打磨
“海纳百出川,有容乃大”。这次课例打磨是一次汲取大家智慧的过程,这次课例打磨可以说是我们每位教师,从教生涯中的又一次成长。基于本次的课例打磨,我简要的谈一下我的经历和感受。
深入分析,多次设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必然是在深入分析教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并且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记得我基于个人经验第一次发布教学设计后,再一次打开电脑,就看到了同事们细致的修改建议,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大家各抒己见。最令我感动的是针对教学目标,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语言切中主题,态度谦虚诚恳。于是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才有了我第二次,第三次的教学设计。所以说,没有大家的研讨和多次的设计,是不会有适合的教学设计的。
精研细磨,历久弥香。一杯香浓的咖啡,是需要上好的咖啡豆细细研磨,我们才能品味它的香醇。磨课给我的感受也是一样的。大家分工听一遍,我改一遍,再听一遍,再改一遍。大家提出中肯的建议,我虚心接受,这样三两遍,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改变。如果没有这样的反复研讨,那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不会有所进步。
细致分工,协同合作。以往的听课目的虽然明确,但是分工不明显,因此,达到的效果也不会明显。现在组长分工完毕后,每个人都有负责的部分,负责人分析出的数据,使我更加明确,自身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听课专业化。
抓住重点,专业评课。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和反复的研讨,还需要专业的评课。以往我们评课只是泛泛而谈,没有重点,现在,每个人都有其分工的部分。比如负责教师语言表达的老师就只评教师的语言表达这一方面,得出的结果细致严谨,使我更清楚的看出自己的不足。有了专业的观课和点评,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通过这次课例打磨,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往那些看似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其实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的探讨,思考和交流,只有不断的研磨和交流,汲取优秀的智慧结晶,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所提高。才能真正做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再次感谢我们一起努力过的同事们,以及给过我们帮助的专家们,今后我们将继续把磨课进行下去。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改小结
小学数学课改小结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数学教学也不断在发生变化。
一、数学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例如在学习完一节数学知识后,让学生由此联想本节和以往哪里学的数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并练习把他们综合编题。
二、数学活动化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教师的教学意图要靠教学活动来支撑。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去“做数学”。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
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1、操作。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让学生人人都去做圆的模型,动手变,动手摆,这样既发展思维,又开发智力。
2、游戏。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教材特别重视游戏活动,如:“猜数游戏”,“转盘游戏”,“帮小动物照相”,“强占地盘”等,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发现方法,从而享受玩中学的乐趣。
3、模拟。好奇也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模拟活动。如:教学“元、角、分”一课时,设置模拟一个购物的实践活动,用准备好的钱到售货员那里买学具。提出数学问题,在情理交融中达到迅速理解,使课堂唤发出生机与活力。
4、合作。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教学时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注意倾
听别人的意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多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空间,充分满足学生的活动欲望,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到知识,在交流中解决问题,找到方法。如,教学“可怕的白色污染”一课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调查与统计,然后让学生汇报调查与统计结果。
三、数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欲望。如:学习小数乘法时用“购物”;学习可能性用“摸球游戏”等一些有趣的课题表示,还有让学生坚持每周写数学周记,记录生活中的数学,总结生活中的经验,使学生学习不陌生、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数学实用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然,这要体现在每一天的每一节数学课后,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有所用,在购物中的计算,在专修中的面积,在旅游中的预算,在生活中的统筹……
五、数学新评价
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评价活动是重要的一环,它是对知识、对问题的反馈。评价的手段,首先用教师的反馈评价影响带动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评价。教师的反馈要全面、具体、民主,评价要公正、合理、具有激励性,使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和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其次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反思能力。如“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你觉得自己的解法正确吗?你选用的方法最好吗?”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全面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后开展互评,既要会评价自己,还要会评价别人,发挥评价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呼唤,在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创新,还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愿与新课改同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激发了自己对从事教育工作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树立追求卓越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工作中体会新课改、学习新课改、发展新课改。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例分析
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
——面对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诸多现象引发的思考及探索
摘要 本文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用案例呈现的方式列举了数学教学中在情境创设、课堂活动、课堂提问、教学过程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再用案例呈现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应保留的特色,即数学问题应多一点,思考感悟应多一点,思维交流应多一点,更应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笔者想与广大教师共勉:沉下心来,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学,还数学教学本应有的特色。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刻意追求形式之风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使得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教师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得兴致盎然,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得淋漓尽致,这似乎说明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已经落到实处了。但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很容易使数学教学步入“歧途”。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
一、华丽情境少一些,数学问题多一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因此,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然而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
(一):《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出示汉字吞、呆。)你知道这些汉字的部首调换位置后各是什么字? 生1:“吞”字上下部首调换应是“吴”字。生2: “呆”调换部首是“杏”。
师:下面老师可要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你们敢挑战吗? 请把我说的句子倒过来念。师:“客上天然居”!生:“居然天上客”!师:“人过大佛寺”!生:“寺佛大过人”!师: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倒数。
这个案例中的情境可用“漂亮、华丽”来形容,教师充分挖掘语文中的教学资源,通过汉字的倒写、句子的倒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倒数这一概念。但这是否就是一个好的情境?它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多少数学思考?回答是否定的。在“倒数的认识”学习之后,少数学生把“6”的倒数写成了“9”,“3.27”的倒数写成了“7.23”。这应该说是教学价值的误导。案例
(二):《通分》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下面是小明一家对自家小花园的设计方案。
31种牡丹,种杜鹃。5511爸爸:这块地的种桃花,种郁金香。
2334小明:这块地的种月季,种菊花。
1510妈妈:这块地的师:根据他们的设计方案,你知道他们各人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生1:妈妈最喜欢牡丹。因为分数就大,31和相比,它们的分母相同,就比分子,分子大的那个5531>,所以说妈妈最喜欢牡丹。5511生2:爸爸最喜欢桃花。因为和相比,它们的分子相同,就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就大,2311>,所以说爸爸最喜欢桃花。23师:那小明最喜欢什么花? [没有学生举手] 师:为什么不能做出判断? 生:因为34和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不好比较。1510师:看来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都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通分”。这个情境的创设,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复习了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旧知。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具有衍生性,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思考这样的情境是否存在“华而不实”的状况,它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多少数学思考。我们要让所创设的情境,数学问题多一些,思考价值高一些。
二、低效活动少一些,思考感悟多一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而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并不是让人生畏、令人讨厌的,而是其乐融融、美妙至极的一件乐事。但是,现实很多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手”动了,“心”却未动,操作多了,气氛活跃了,可思考、感悟少了。
案例
(一):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教学片断
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上学时究竟是走中间的直路较近,还是分别绕道位于直路两侧的邮局和商店较近?然而,尽管从一开始被提问的学生就能立即对上述问题正确作答,大多数学生并能依据“两点间直线最短”对此作出必要的论证,但任课教师却仍然坚持要求学生去量一量来验证结论,并重新提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猜想。这个案例让我们首先来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活动”,我想真正有效的活动应是带有一定目的性、指向结果的,并又能达成一定“过程性目标”的探究活动。而在这案例中学生对活动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了,还有活动的动力和积极性吗?当然唯一的“过程性目标”也会大打折扣。
案例
(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片断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三轮两组同学抽数排数的游戏,让学生在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第一轮比赛,规定将每次抽到的数字依次从低位到高位排列起来。让学生逐步懂得,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再大,但千位上数小,这个数就小。游戏中学生深刻地体悟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逐步体会到高位上数字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轮比赛,规定将每次抽到的数字依次从高位到低位排列起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领会到,千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千位上的数相同,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高位”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轮比赛,规定每次抽到的数字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上。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比较大小与数位及每一位数字大小的关系有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又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的缜密性。
教师将整堂课的知识点巧妙地蕴含在三轮游戏比赛中,让学生在一次次轻松、刺激的比赛中来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正所谓“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学生在活动中有感而发,活动让学生更高效、活泼地掌握和内化了数学知识。
我们说:“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认为好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灵动、活跃。
三、空泛提问少一些,思维交流多一些
“思维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科学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提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越好。而新课程下的很多课堂提问成为了公开课的一种装饰,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是随意的应和,不加以科学的、深度的引导,使得师生间没有思维得交流,造成课堂从表面看轰轰烈烈,但是却少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思维的有效提升,提问的积极作用也就转化成了消极作用。
案例
(一):《1亿有多大》教学片断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亿”这个计量单位,你们能想象出1亿有多大吗? 生1:我猜想1亿栋楼房摞起来可以冲到月球上去。师:你的想法真奇特!但是1亿栋楼房能摞起来吗? 生2: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姚明那么高吧!师:比姚明要高多了!
生3:我猜想我的指甲里大约1亿个细菌吧? 师:是吗?那你可要讲卫生哟!生4:我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可以冲到天空上去吧,1亿粒米大约有一个房间那么多吧。师:同学们,你们的猜测有很大胆,到底谁猜得比较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亿有多大”。
这位老师设想是先让学生猜一猜,再通过讨论、比较哪个接近1亿,从而建立起“1亿有多大”这一概念。但是由于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空泛、教师的引导没有数学含量,以至学生只能瞎猜,而没有数学思考。这样的设计活跃气氛尚可,但时间上的代价太大,更严重的是造成一些原本善于思考的同学受其影响也随口说说、不着边际
案例
(二): 《圆的面积》练习课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习题:用一根31.4米长的绳子,在草地上围出一个平面图形,怎样围面积最大? 生1:平面图形我们学过的太多了,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生2:要使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三角形和梯形肯定不划算,因为计算它们的面积都要除以2。师:若围成平行四边形呢? 生4:也不行,因为S平行四边形=底×高,若以一条边为底,那么这条底上对应的高一定比这一条边短,这样所得的面积肯定比同底的长方形小。
生5:看来只能考虑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师:有道理,在这三种平面图形中,你估计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互相讨论讨论!这个案例中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了智慧型的对话,很快排除了几种面积较小的图形的可能性,将目标锁定在三种图形上。再通过进一步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学生很快在对话交流中发现了规律。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还发现了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宽的米数越接近面积就越大这一规律。
我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切口适量,具有数学含量,提一些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更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利用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更要在学生回答出现偏差时及时地引导,学会与学生思维交流。这样既能让学生经历规律的生成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概括性。
四、过程铺设少一些,能力提升多一些
新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强调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充分,数学思考,但又不能放松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尽可能想做到面面俱到,每个过程的铺设都尽可能“全”和“齐”,但结果却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实质,少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案例
(一):四年级下册《三角形面积练习课》教学片断 师出示:三角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底为6厘米(1)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高(2)学生画三角形(3)反馈(投影展示)
这个案例中,教师练习的设计本身是很好的,但由于教师预设后面还有很多的练习,所以当学生画好后,教师校对了就结束了。而没有对学生所画的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得出等底等高的特征;然后可以让学生思考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除了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以外,还有哪些可能?从而得出底和高相乘的积是24的三角形面积都是12,增加学生思维的含量,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否则练习再多、再新也只是“蜻蜓点水”的教学流程。
案例
(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复习课教学片断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它的底面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高是10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1:(5×5+5×lO+5×10)×2。生2:5×5×2+5×lO×4。师:还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学生一个个瞪大眼睛,面面相觑)生3:我想出了一种简便方法:5×5×lO。生4:他错了,他求的是长方体的体积。
师鼓励生3:你是怎么想的?请你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3很自信地说:每个侧面可以看作2个底面,那么四个侧面就有8个底面,再加上下2个底面,一共是10个底面,算式就是:5×5×lO。
师:非常有创新,真是太简便了。生5:5×lO×5这种计算方法也很简便。师:这种方法跟刚才的一样吗? 生6:跟刚才的一样,只是交换了两个因数。
生5解释:上下两个底面合并起来是1个侧面,再加上四个侧面一共是5个侧面,算式就是:5×lO×5。
多么好的诠释啊!大家不由地鼓起掌来。学生在老师的大力表扬、热情鼓励下,创造性思维得到迸发,体验到了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特级教师朱乐平说的好:不要对一节课求全责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定太多的、过于丰富的目标,要从课堂整体入手,考虑每节课的特点,或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过程体验,或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落实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当然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能得到落实。
什么是数学,它应该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反思自己:在滚滚而来的改革中,我们应坚守什么?舍弃什么?关注什么?有没有带着冠冕堂皇的帽子、心安理得地进行着“不着边际”的教学活动?应该做到不管外面的风向如何,潮流如何,都要有自己的思想,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让我们还它那份质朴与宁静,让它生命的本色重见阳光!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末小结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末小结的重要性
课末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课末小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1、课末小结的主要特点与功能
(1)要有目标性,好的课末小结,是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服务的,否则就失去了课末小结的意义。
例如正比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使学生认识两种相关联的量;②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正比例的意义;③使学生会判断两量是否成正比例。小结时可列出三条:①两种量相关联;②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③相对应的量的比值(即商)一定。
这样课末小结,着重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的意义和实质,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课末小结要有引导性
小结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要立足于引导,让学生参与,展现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3)课末小结要有针对性
课末小结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文因人制宜,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凡是学生难记、难理解、难掌握及容易出错的地方都应阐明,一般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都是每一课的主要矛盾,课末小结就要通过揭示矛盾的实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其次,在课末小结中要教给方法。
最后要预防错误。学生易错的概念、法则、公式可通过小结加以强调,引起重视,防微杜渐。
充满情趣的课末小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
(5)课末小结要简练易懂
课末小结要有浓缩的提炼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应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要简明扼要。
2、课本小结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1)总结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一节课内所学生的知识和主要内容,作提纲挈领式的总结。
(2)悬念式课末小结。这种小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新授小数除以整数,除总结好本课内容外,还可提出:21.4515,小数除以整数,如果把15缩小100倍,21.451521.450.15,小数除以小数,又怎样计算呢?这样小结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孕伏,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
(3)前呼后应式。这种小结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疑置惑,小结时释疑解惑。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
例如:教学三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导入新课时,设疑: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遇到有余数的时候,余数也不变吗?讲完新课后教师结合出现的几对算式,引导学生小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有余数,那么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这种前呼后应式的小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
(4)图表式的小结。这种小结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引导、归纳、总结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或揭示同以前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学生在学习带分数乘法的解法时,由于受前面学过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解法干扰,往往出现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相乘和把带分数部分先通分、再约分等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两者之间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可用图表小结。
若是考虑因材施教,还可以用延伸式进行课末小结。这种方法是指在课末小结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探新的愿望,把课末小结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活跃第二课堂。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课末小结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方式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