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时间:2019-05-15 11:2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第一篇: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途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我们进行决策、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最近,读了唐之享同志的新著《求实集》后,我更加感受到了调查研究工作对于领导干部的极端重要性。

《求实集》中体现出的“调查研

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这一新的理念,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这方面的素养,是有一定启迪意义的。

第一,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调研素养,是我们作出科学决策、正确指导工作的需要。

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对于领导干部能否做出科学而正确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大家知道,调查研究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而决策则是调查研究的指向和归结。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就充分说明了领导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如果没有深入的调查和细致的分析,我们就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决策,也不可能推动我们的工作,促进我们事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决策不是从想象中来,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调查研究中来,从问计于群众中来。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邓小平同志说过:“要经过调查研究,把下面的意见集中起来,然后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政策,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计划,再到群众中去贯彻实行,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指出:“历史经验证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凭老经验、想当然、拍脑袋,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当作客观实际,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并断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实践也一再证明,科学而正确的决策必须是建立在对实际情况和社情民意进行深入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只有准确掌握全面而不是片面的实际情况,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周密和正确;只有充分了解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民意,才能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所以,调查研究始终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紧紧依赖这一基础,我们作出的决策才符合客观规律。

第二,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是应对新形势、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需要。

进入新的世纪,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情况下,领导干部怎么才能成功应对挑战,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怎么才能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妥善地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以推动我们的事业更快更好地前进呢?当然,办法是不会从天而降、随手就可以得到的。只有通过广泛地学习借鉴和深入地调查研究才能获得。调查研究越充分,就越能知己知彼,趋利避害。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现在,推进改革和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好办法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归根结底只有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繁杂的一般性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针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调查研究,进而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惟如此,我们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事业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从《求实集》中也可以看出,一些调研文章,就是通过对当时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事态的充分关注,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措施、新对策,形成了许多新的发展理念。当然,以这样的新理念来指导所分管的具体工作,必定会富有成效,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能。

第三,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需要。

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改进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实践反复证明,有了好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必须有良好的作风,必须真抓实于,这样,才能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而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改进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就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从人民群众那里吸取营养,从基层取得第一手资料。所以说,调查研究的实质就是走群众路线;就是集中群众的智慧。

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就不能“做秀”,不能“蜻蜓点水”。之享同志的《求实集》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他是一位对调查研究工作非常认真的领导同志。如果没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他就写不出这么多有份量、有深度的调研文章来。

调查研究是

一门大学问,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牢掌握的基本功。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调查研究也没有终点,这是领导干部的一项永恒的课题。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在新的时期,我们肩负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尽管我们现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手段、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调查研究在党的决策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丝毫没有改变,而且更为重要。为了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调查研究的工作只能全面加强,决不可有任何削弱。”我们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增强领导工作能力和水平,以带领广大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途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我们进行决策、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最近,读了唐之享同志的新著《求实集》后,我更加感受到了调查研究工作对于领导干部的极端重要性。

《求实集》中体现出的“调查研

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这一新的理念,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这方面的素养,是有一定启迪意义的。

第一,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调研素养,是我们作出科学决策、正确指导工作的需要。

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对于领导干部能否做出科学而正确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大家知道,调查研究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而决策则是调查研究的指向和归结。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就充分说明了领导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如果没有深入的调查和细致的分析,我们就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决策,也不可能推动我们的工作,促进我们事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决策不是从想象中来,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调查研究中来,从问计于群众中来。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邓小平同志说过:“要经过调查研究,把下面的意见集中起来,然后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政策,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计划,再到群众中去贯彻实行,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指出:“历史经验证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凭老经验、想当然、拍脑袋,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当作客观实际,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并断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实践也一再证明,科学而正确的决策必须是建立在对实际情况和社情民意进行深入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只有准确掌握全面而不是片面的实际情况,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周密和正确;只有充分了解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民意,才能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所以,调查研究始终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紧紧依赖这一基础,我们作出的决策才符合客观规律。

第二,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是应对新形势、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需要。

进入新的世纪,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情况下,领导干部怎么才能成功应对挑战,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怎么才能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妥善地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以推动我们的事业更快更好地前进呢?当然,办法是不会从天而降、随手就可以得到的。只有通过广泛地学习借鉴和深入地调查研究才能获得。调查研究越充分,就越能知己知彼,趋利避害。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现在,推进改革和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好办法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归根结底只有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繁杂的一般性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针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调查研究,进而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惟如此,我们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事业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从《求实集》中也可以看出,一些调研文章,就是通过对当时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事态的充分关注,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措施、新对策,形成了许多新的发展理念。当然,以这样的新理念来指导所分管的具体工作,必定会富有成效,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能。

第三,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需要。

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改进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实践反复证明,有了好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必须有良好的作风,必须真抓实于,这样,才能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而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改进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就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从人民群众那里吸取营养,从基层取得第一手资料。所以说,调查研究的实质就是走群众路线;就是集中群众的智慧。

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就不能“做秀”,不能“蜻蜓点水”。之享同志的《求实集》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他是一位对调查研究工作非常认真的领导同志。如果没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他就写不出这么多有份量、有深度的调研文章来。

调查研究是一门大学问,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牢掌握的基本功。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调查研究也没有终点,这是领导干部的一项永恒的课题。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在新的时期,我们肩负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尽管我们现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手段、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调查研究在党的决策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丝毫没有改变,而且更为重要。为了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调查研究的工作只能全面加强,决不可有任何削弱。”我们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增强领导工作能力和水平,以带领广大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党课教案-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

党课教案:

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明确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练好调查研究这门基本功。

教学时间: 主 讲: 授课对象: 内

容: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制定和实施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是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助于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发现和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各项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以调查研究为前提和依据,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和相统一的过程。今天,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应对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背景下,作为执政党一份子的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更大发展,尤其需要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一、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传家宝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对社会实际的调查与研究。恩格斯在居留英国期间,曾对英国工人状况和工人运动作了周密的调查研究,从而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马克思曾拟定过关于各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统计调查提纲和《工人调查表》。长达40年创作《资本论》的过程,同时也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

早在中国革命早期,毛泽东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论断。在这方面,毛泽东是最早的倡导者、探索者,也是最成功的实践者。1930年5月,在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他明确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他还说:‚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亲自组织了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1956年,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初,他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委的汇报,对全国经济社会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在此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初步提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纷繁复杂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也一贯重视调查研究工作。1 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就提出:‚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联系本单位的实际解决问题。‛他要求领导干部到地方了解情况,‚不要随便发表意见,首先要认真调查研究。‛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经香港出国和去港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邓小平、李先念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也先后21次出访52个国家,其中既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这些集中的出访和考察,是党和国家酝酿政策大调整大变动之初,对外部世界的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为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做了重要准备。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1993年7月,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会议上,江泽民专门就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发表讲话,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的重要论断。为了探索解决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党建设问题,从2000年开始,江泽民先后深入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调查研究,亲自主持召开了30多个党建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如此,他还提出,要组织专门力量,就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开展调研。根据江泽民的指示,中央抽调了有关部门的80多位同志组成10个课题组到12个省市区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江泽民集中全党智慧,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我们党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的传统。2010年2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30天,市、县级领导干部不少于60天,领导干部要每年撰写1至2篇调研报告‛。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明确提出,各级党委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回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近十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党和国家制定各项大政方针提供了根本依据和正确指导。

总之,无论在调查研究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率先垂范,为全党树立了榜样。中共90多年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调查研究,制定的工作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忽视调查研究,制定的政策偏离实际,就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脱离,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甚至挫折。因此,加强调查研究绝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确实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的事业得失成败的重大问题,是党执政治国须臾也离不开的重要传家宝。

二、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经济体制出现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出现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出现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出现深刻变化。面对这一新形势,要继续完成好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的新任务,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要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以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执政水平。

当前,面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以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尤其需要党员干部更为自觉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因为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是要不断地进行新老交替和不断地调换工作岗位的,老干部离开了领导岗位,新一批干部上来了,虽然老干部学习和调查研究的经验可以供新上来的干部学习借鉴,但代替不了新上来干部的学习和调查研究。领导干部从一个地区和部门到另一个地区和部门,都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即便是回到曾经熟悉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也不能刻舟求剑,还需要重新调查了解新情况。一句话,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党员干部必须更为自觉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面对时不我待的新形势、新任务,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强调工作忙,很少下去调查研究;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不深入实际生活,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作决策;有的自认为熟悉本地区本部门情况,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不敏锐,对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应对不得力,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更有甚者,一些党员干部打着调查研究的旗号,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使严肃的调研变成了一场又一场‚作秀‛。

凡此种种‚伪调查研究‛的实际行为和结果,不但偏离了调查研究的初衷和本质,而且损害了领导机关、党员干部的形象。其最为严重的危害为:一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公然造假作弊,领导一次次被蒙蔽,或者即使领导有察觉但也不点破,使这些地方和单位胆子越来越大,手段不断翻新.并且把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做法移植、扩展到其他领域,导致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流失。二是少数地方在领导调研时搞‚清场‛、警车开道、驱赶‚闲杂人员‛,人为地拉大领导和群众的距离,人为地制造干群矛盾,有悖于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因此,面对调研工作中出现的‚伪调查研究‛这一新问题,党员干部尤其需要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在消除不愿调研、不会调研、被动调研顽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切实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党员干部锤炼调查研究基本功的努力方向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各个历史时期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传家宝a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那么,党员干部如何才能通过不断锤炼,增强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呢?2011年11月1 6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为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升调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从而继续胜利前行。同时,党员干部还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党员干部自身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因此,经常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大楼,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其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本身就是党员干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反映,也是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反映。所以说,党员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必须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增强调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方法上始终坚持,进一步提升调研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员干部要始终懂得: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共产党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调研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尤其需要党员干部在方法论上,始终坚持这两条路线。

调查研究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备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调查研究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

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调查研究中能不能、敢不敢实事求是,不只是认识水平问题,而且是党性问题。只有公而忘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调查研究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因此,党员干部进行调查研究,就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倾听群众的呼声,体察群众的情绪,感受群众的疾苦,总结群众的经验,吸取群众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第三,制度上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调研工作的程序性和经常性。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调查研究方面,我们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这些制度还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和党员干部自觉的经常性活动。

不断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使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该通过什么调研程序决策的事项,就要严格执行相关调研程序,不能嫌麻烦、图省事。对本地区、本部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问题,应坚持做到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提交讨论的重要决策方案,应该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形成的,有的要有不同决策方案作比较。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措施出台,要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要在建立、完善、落实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使我们的各项工作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不断完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拿出对工作全局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调研报告。对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认真执行,各级领导机关要经常督促落实。

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是防止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仅要‚身人‛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始终关心基层联系点,关心联系点的群众。到联系点调查研究,要与当地干部群众真心实意地交朋友、拉家常,通过面对面交流,直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同时,还可有选择地开展蹲点调研。选择那些问题多、困难大、矛盾集中,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蹲点调研,倾听群众心声,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惟其如此,党员干部才能了解实际情况、听取群众心声、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干事创业打牢基础。

教学参考之一: 警惕‚伪调查研究‛

打着调查研究的旗号或名为调查研究,实际行为和结果则偏离调查研究的初衷,背离调查研究的本质,因而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调查研究。有学者把这一不良现象,称之为‚伪调查研究‛,并概括出了其种种表现:

第一,在调查研究准备时,有倾向性地选择调查研究的地点,安排参加调查研究的对象,做足‚准备工作‛。一些地方和单位为了在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安排可靠的群众或干部充当‚群众演员‛并反复‚排练‛,把那些平时‚不听话‛‚爱闹事‛的人打发走或‚控制‛起来,避免他们和领导接触,以免‚惹是生非‛。一些地方和单位擅长搞突击整治,把有碍观瞻的东西遮起来、掩盖住,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欺骗领导。还有些地方和单位想千方设百计打听领导调研意图,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

第二,在调查研究进行中,一些领导习惯于按照‚设计‛好的路线走,与安排好的‚群众‛交流,鲜有‚现场发挥‛。更多的情形是,前呼后拥,前来调研的领导被各级陪同人员和新闻记者包围。调研的基本程式是:和群众聊几句,到指定的现场转一圈,然后听取汇报,最后领导讲话。汇报单位则是有选择地汇报,需要报喜时报喜,需要报忧时报忧,而不把实情和盘托出。领导讲话一般先是表扬肯定,接着提出几条意见;而讲话也大多是事先起草好的,领导读一读,最多脱稿讲几句。

第三,在调查研究结束后,往往是第一时间见报、第一时间上电视、第一时间整理领导讲话,或召开大会或下发文件加以贯彻落实。于是,领导完成了调查研究,下级完成了调研接待。对于如何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信息、形成的共识上升到决策层面,关注不够,造成调研和决策‚两张皮‛,调研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伪调查研究‛的出现是调研方和被调研方、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要防范和整治‚伪调查研究‛,也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纠正调查研究中的不良风气,使调查研究回归其本义,使之切实成为各级党员干部掌握社情民意、科学决策、联系群众、为基层排忧解难的有效手段。

教学参考之二:毛泽东:把调研当纪律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年严重困难是怎么造成的?1961年3月毛泽东总结说:‚过去这几年我们犯错误,首先是因为情况不明。情况不明,政策就不正确,决心就不大,方法也不对头。医生看病是先诊断,中医叫望、闻、问、切,就是先搞清病情,然后处方。我们打仗首先要搞侦察,侦察敌情、地形,判断情况,然后下决心,部署部队、后勤,等等。历来打败仗的原因大都是情况不明。最近几年吃情况不明的亏很大,付出的代价很大。大家做官了,不做调查研究了。‛所以,毛泽东要求:‚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作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

当年3月,毛泽东在给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人的信中还专门做了自我批评:‚不作亲身的典型调查,满足于在会议上听地、县两级的报告,满足于看地、县的书面报告,或者满足于走马看花的调查。这些毛病,中央同志一般也是同样犯了的。我希望同志们从此改正。我自己的毛病当然要坚决改正。‛ 如何把调研制度化、规范化,把调研当成硬任务、当做纪律来执行?毛泽东想到了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此,他专门指示要制定一个党政干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61年1月8日,胡乔木拟定了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毛泽东看后不满意,认为一是没有突出调查研究,二是‚太复杂,不如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简单明了,使人难忘‛。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中央于1961年1月、27日下发了‚党政干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即: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正确执行党的政策;

三、实行民主集中制。‚八项注意‛即:

一、同劳动同食;

二、待人和气;

三、办事公道;

四、买卖公平;

五、如实反映情况;

六、提高政治水平;

七、工作要同群众商量;

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把‚一切从实际出发‛列入‚三大纪律‛之首,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进‚八项注意‛之中,足见当年毛泽东注重从实际出发的决心和重视调查研究的程度。

教学参考之三:邓小平调研:‚问数字‛和‚爱算账‛

邓小平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工作方法,体现在调查研究中,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问数字‛和‚爱算账‛。

1958年2月2日,邓小平来到四川省隆昌县郊新生高级社调查研究。他一到,楼丰乡党总支书记未全树、新生高级社社长叶邦友便掏出笔记本准备按事先拟好的提纲汇报。邓小平说:‚不必了,还是我问到哪里,你们就讲到哪里吧。‛他首先了解全乡有多少党员、多少团员,多少个党支部、多少个团支部,多少贫农、多少中农;接着问全乡的粮食亩产量有多少斤,社员一年能分多少斤粮食。当听到一个社员平均能分得600多斤粮时,邓小平说:‚少了,一般来说要八九百斤,包括牲畜粮要千把斤才够。‛‚把现有水田产量提高一点,小麦多增加一点面积,让社员多分一点粮食。‛在这次调查中,邓小平发现一些地方有虚报数字的现象。2月17日,他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有的千斤县,实际亩产只有700斤。‛会后他请谭震林研究一下,防止虚假统计。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翻两番‛靠不靠得住?‚翻两番‛后将是什么样子?带着这样的思考,1983年2月,邓小平踏上南下的列车,到经济发展较快的苏浙沪地区调研,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2月9日下午,邓小平从江苏来到杭州。一见到前来迎接的浙江省委负责同志,邓小平便开宗明义地说:‚我这次在苏州,与江苏同志主要谈到2000年是不是可以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问题……江苏从1977年至1983年六年间,工农业总产值翻了一番,依这样的发展,到1988年就可以再翻一番!我问江苏同志,你们的路子是怎样走的?他们说,主要是两条,一条是依靠上海的技术力量,还有一条是发展了集体所有制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当听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铁瑛说浙江到2000年能翻两番半或三番时,邓小平问:‚你们看,翻两番是不是靠得住?现在是多少?到2000年是多少?‛铁瑛一一作了回答。

3月2日,邓小平回京后约请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他说:‚这次,我经江苏到浙江,再从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的情况很好……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要有全盘的具体规划,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要有自己的具体的规划,做到心中有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还十分注意用询问数字的方法来纠正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注意从算账里面探出工作中的虚实。他在每次视察和调研时,之所以盘问数字和亲自算账,就是为了准确地了解真实情况,发现报告和汇报中可能存在的虚假问题。邓小平常说,‚数目字内包括轻重缓急‛‚这是一个政治性问题‛‚只要好好地算算账,就会懂得的‛。他‚爱算账‛,不是就数字论数字,而是将数字作为从政治大局和长远目标来考虑问题的依据。看起来他是在算细账.实际上是从具体的数字来看全局,算大账。

教学参考之四:‚被调研‛是社会治理的危险信号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于2010年组成课题组展开了一项‚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观察‛的研究,选取样本,跟踪观察,首次以科学方法描述出了我国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的一般状况。

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县处级领导干部总体的工作方式,在~定程度上呈现出‚三多三少‛现象:室内时间多,室外时间少;与文件打交道多,调查研究少;和上级、同级打交道多,与下级和群众打交道少。‚研究工作‛‚会议‛‚出差‛和‚批阅文件‛等四种工作方式,占被观察对象周工作总用时的62%,而‚走访慰问‛‚接待来访‛‚谈话‛和‚调研‛等四种,一般需要到达现场,以及需要与群众或者下级打交道的工作方式,总共占周工作总用时不足20%。通过比较还发现,职位越高的干部,与群众打交道的时间似乎越短。党委常委每周用于走访慰问的时间平均为o.44小时,明显少于其他非党委常委领导干部的0.81小时。党委常委周均走访慰问次数为0.27次,也明显少于其他非常委领导干部的0.56次。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领导干部用于‚陪同上级领导或本行政区域外的来访人员视察调研、参观考察等接待活动方面‛的时间占到周工作总用时的g%。职位越高的干部用于陪同的时间越长,党政‚一把手‛周均陪同时间为6.25小时,明显多于其他领导干部的3.93小时;常委周均陪同时间为4.80小时,多于其他非常委领导干部的3.25小时。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进行决策、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老一辈革命家的调查研究留下了不少经典案例。但时下领导干部的调研经常遭遇窘境:想开座谈会了解情况,却尽是一些千篇一律、倒背如流的标准答案;想研究问题,却只能看一些光鲜亮丽的示范点、‚样板间‛;想深入一线掌握动态,却怎么也走不出步行街、沿江路、大广场等三件套构成的隐形‚围城‛。

‚被调研‛成风,问题显然更多地出在上级身上,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的认为自己什么情况都懂,无需下去调研;有的则对实际问题和各种矛盾避而远之;有的根本就忙得很,只是忙于各种陪同与应酬。于是,彼此心照不宣、各取所需,所谓‚调研‛不过尔尔,想从中获取真思路、真问题、真方法,无异于缘木求鱼。

但是,当真相被下级架空,丑陋被下级美化,上级就不可能看到问题的根本,这对于社会治理而言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调研者只有主动作为,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发现问题的实质,才能不为人左右。基层的情况最复杂、最具体,群众的诉求最真实、最细小,唯有把基层的情况摸透熟知,才能真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要真正意识到领导干部‚被调研‛的危害,让出台的政策符合基层实际,让制定的措施顺应群众心声,得到基层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恐怕正是习近平同志痛陈‚被调研‛这个旧问题的新的立足点。

教学参考之五:调查研究乃‚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调查研究不是可有可无的累赘。正确的调研,是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调研手段的丰富,现代科学调研方法对传统调研方法的替代,调研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将在当代社会失去用武之地;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意味着时代对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真实是调查研究的生命。领导干部在调查时,要努力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抽出足够时间,亲自深入实际搞调查。要直接深入到最基层、最普通的群众中去,注意多到贫困落后的地方去。越是边远贫困的地方,越是生活贫困的人群,越是需要各级领导去。调查不仅要真实,还要系统,片面的真实不足以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既重视了解事物的现状,又重视了解事物的历史;既了解上级有关精神,又了解下级、群众的实际和想法;既直接感受需要调查的事物,搞好实地调查,又了解间接经验,阅读必要的文字材料。

研究是调查的直接目的。调查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但相比起来,研究是一个更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讲,研究是调查的目的,更接近问题实质,更有助于解决问题。陈云曾说:‚你们看到我整天忙于找人谈话、开会、了解情况、处理一般文件与日常工作的时候,我并不累,因为那只是在实践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还来不及对重大问题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当你们看到我静下来,关起门,走来走去的时候,才是最累的时候,因为那是在重大问题上集中精力对调查所得作全面、系统的思考,是要花力气、下功夫、全神贯注的。‛搞好研究必须着重把握两个环节:一是要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勇气;二是学会和使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调研过程也是认识过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选题、调查、研究,得出初步结论,写出调研报告,这只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即实践到认识的飞跃。要完成第二次飞跃,还必须把调研成果返回到实践中去,用以指导实践,并接受检验,获得发展。要把有宣传价值的调研成果,在较大范围内宣传出去;要把有理论价值的成果转化成理论论著,使其在更大范围、更长时期内对人们的实践发挥指导作用;要把调研成果直接转化成决策意见,让人民群众见到实效。

教学参考之六:干部调研‚十多十少‛症

(1)一般干部挂帅的多,领导干部挂帅的少。(2)漫无边际的多,充分准备的少。(3)浮在上面的多,深入下层的少。(4)昂首望天的多,当小学生的少。(5)晃晃悠悠的多,参加劳动的少。(6)吃小食堂的多,吃大食堂的少。(7)住宾馆饭店的多,住工人宿舍的少。(8)干干净净的多,满身油腻的少。(9)带走的东西多,留下的东西少。(10)‚十月怀胎‛的多,‚一朝分娩‛的少。

第四篇:辛鸣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

辛鸣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

2011年11月28日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要求开展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第二次开学典礼上再次强调加强调查研究。中央领导同志如此重视调查研究,就是因为调查研究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功,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功。尤其是在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过程中,在应对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背景下,夯实这一基本功,做好这项基本功,是摆在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紧迫课题。我们要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探索、研究总结这一“基本功”的内在规律与客观要求,以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质量。

紧紧扣住调查研究的“的”

调查研究从来不能也不是为调查而调查,为研究而研究,调查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更高目的的途径、手段与方法。现在之所以会有一些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官样文章的调查研究,就是一些同志把调查研究行为本身当成了目的,为完成调查研究而调查研究。其实,对于中国共产党和我们的党员干部来说,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很明确的,这就是帮助科学决策、密切联系群众、汲取实践智慧。着眼于这三大目的的调查研究才是有意义的调查研究。

帮助科学决策。毛泽东讲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连口都张不开还怎么去决策?但是现实中没调查就决策的情形并不鲜见。现在有些决策名为“应变之策”,其实与实际情形完全不搭界;一些决策理论上讲得很通顺,到了实际环境中根本行不通;更甚至有些决策纯属满拧,本来头痛它去医脚,本来发烧它还拱火。为什么会如此,没有进行足够的调查研究,都是在会议室里捣鼓出来的。

决策不是想当然,决策也不能拍脑袋。科学决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决策的针对性,就是要理清一项决策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和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群众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态度是什么,拥护的多少、反对的多少、持中间态度的人又有多少;某一决策的实际可操作性有多大,实施成本与政策收益是否得不偿失;某一决策会不会产生尚未预料的负面效应,引发“并发症”,按下葫芦起了瓢,等等。这些都是决策的前提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做不到心中有数,决策是不可能符合实际的。而这些问题只有经过深入细致有效的调查研究才有可能解决。

密切联系群众。随着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交通越来越便捷,过去吉普车要跑大半天的路现在用不了一个小时;通信越来越便捷,过去连邮政都难通的地方都有了手机宽带。由于现代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加之现代社会运行模式逐渐定型,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事实

上越来越淡薄。别说在部委大机关工作的同志很少直接面对群众,就是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同志也整天被困在会议室里、办公桌前。但是,90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真正依靠人民、密切联系群众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法宝,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只要真正依靠人民、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纵有千难万险也能逢凶化吉,纵使山重水复也能勇往直前;如果脱离了群众,哪怕办好事、办正事,群众也不会买账。那么,如何密切联系群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走到发展的第一线去,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欲。以心交心,自会心心相映;我们心中装着群众,群众也会在心里装着我们。

汲取实践智慧。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办法、新的举措去切实解决。但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我们头脑中固有的,只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毛泽东一直主张“群众就是孔明”,经常到群众中间去才会知道我们的政策该怎么定,才会知道什么政策是好的,什么政策是不好的。邓小平多次号召全党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像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就很谦虚地说,这是群众的发明。

我们搞调查研究,就是要广泛地听取各行各业群众提出来的好意见和好建议,认真学习各地区各部门在实践中摸索试验出来的新办法和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政策和科学的制度,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火热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牢牢守住调查研究的“本”

检验一项调查研究的质量好与坏、水平高与低固然最终是要看是否对作出科学决策有借鉴,依此做出的决策在实践中是否有成效,但就调查研究本身来说也还是有自己的一定之规,这就是真实、全面、客观。我们把这三大要求称为调查研究之“本”。如果说“的”针对的是调查研究真心诚意的问题,“本”则是强调调查研究真知灼见的问题。

了解真实。任何调查研究都是为了了解客观实际,为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真实性是调查研究的生命。如果说跑了一大圈看到的都是布置出来的虚假景象,得到的都是编出来的不真实情况,这样的调查研究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当然,有些时候真实情况确实可能不那么令人高兴,甚至还有些难堪,但这些情况并不会因为我们不高兴就自然消失。所以,我们讲领导干部在调研过程中一定要正视“没想到”与“不合意”,这些甚至是调查研究中最可宝贵的东西。过去没想到的情况今天看到了,就会成为明天想得到的政策;把今天不合意的事情提出来并改善了,明天就会成为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了解真实并不意味着不可以适当“装装糊涂”。曾经有位领导干部讲,在调查研究中,面对一些应该解决但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可以装作不知道,但不能真的不知道;可以假装没看到,但不能真的看不见。虽然嘴上不说,但要心中有数,只要时机与条件一成熟,我们就可以大大方方地把它提出来并且解决掉,但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过分渲染会欲速则不达乃至好心添乱。这样的“装糊涂”并不是不去了解真实,而是对真实更深层的认知。

把握全面。真实是最基本的,但只有真实还是不够的。我们不否认有些调查研究看到的是真实的,听到的也是真实的,但这真实很可能是管中窥豹,看到的只是斑点不是整个豹子;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看到的也都是真的,但并不是庐山全貌。要想让调查研究了解到的真实成为真正的真实,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把握全面。会当凌绝顶,方能一览众山小。尤其在现代社会,利益分化越来越深刻,甲方得到的很可能就是乙方失去的,只看一点不及其余,很容易顾此失彼甚至一叶遮目。我们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去把握利益相关的不同方面,尤其是对立双方的情况。比如调查研究干群关系,就不仅要听党员干部的,更要听普通群众的;研究企业发展,不仅要考虑企业老板的诉求,也要关注企业员工的愿望;促进产业振兴,不仅要体谅经营者的苦衷,还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抓住了矛盾的对立两个方面,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这样的调查研究才是全面的调查研究。

另外,要想把握全面,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下马看花,而不能走马观花;要做“广角镜头”,不能只观赏“盆景”;要多点“自选动作”,不能沦为“被调研”。时间长了、看得多了、深入下去了,全面也就自然在其中了。

保持客观。调查研究是一种主体性色彩很强烈的行为,但调查研究又力求去主体性,调研者是“观察者”、“裁判者”,不是“当事人”、“运动员”。在调研过程中切忌主观意志,要避免先入之见,不能带着结论去调研。习近平同志讲,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可谓一语中的。只是,这板子固然主要应该打到下级干部身上,上级调查研究者也不是完全没有责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人家投其所好是因为你自己有“好”可投。但调研者一旦有了所“好”,不管是利益所好,还是感情所好,就不容易做到客观,就可能拉偏架,甚至可能“视而不见”,明明真实情况就是这样的,就是看不进去,听不进去,不去理会。这样的调查研究不仅不会有好效果,还会产生很坏的作用。

当然,保持客观不等于没有立场。中国共产党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这一边就是我们的立场。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这样的立场不仅不是不客观反而是更大的客观。离开了这一立场,貌似中立,自诩超然,不仅不会做到客观,反而会沦为个别群体的帮闲与工具。对于这一点,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不察。

扎实提高调查研究的“技”

领导干部搞调查研究,仅仅认识到为什么搞调查研究和什么是好的调查研究还不够,拿出好的调查研究成果才能算功德完满。那么如何才能拿出好的调查研究成果呢?创新调查研究的方法,讲究调查研究的艺术,遵循调查研究的规律,在扎实提高调查研究的“技”方面下工夫。

善于运用新的手段。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进步,调查研究的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特别是互联网络和手机短信的普及,过去一些面对面的访谈今天可能变成了键盘对键盘的敲击。曾有领导干部讲,官做得越大,获得的信息越苍白。确实,传统的信息反映渠道层层过滤,级级筛选,真正送到领导人那里可能也就剩下干巴巴几句话。但有了网络信息技术之后就不同了。不管级别多高的领导干部,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与最广泛、最普通、远在千里之外的群众互动,及时地了解到社会上最鲜活的情况。现在有些干部害怕网络,甚至视如洪水猛兽。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用好了,网络就会成为我们的执政利器而不是相反。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与网民互动,并通过网络问计问策,这既是给我们领导干部树立运用新技术的榜样,也对我们领导干部不能适应新形势做出了无言的鞭策。我们今天搞调查研究不仅不能回避开这些新的技术和手段,还要勇于开发这些技术更大的潜能来使我们的调查研究如虎添翼。

善于获得真实情况。召开座谈会是调查研究很重要的一个方式,但座谈会并不一定只是在会议室召开,有太多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会议室里召开的座谈会在获得真实情况方面效果并不大好。如何才能更好地获得真实的情况,毛泽东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毛泽东不但亲自做了一系列农村调查,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调查研究方法。他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谈到:“我在兴国调查中,请了几个农民来谈话。开始时,他们很疑惧,不知我究竟要把他们怎么样。所以,第一天只是谈点家常事,他们脸上没有一点笑容,也不多讲。后来,请他们吃了饭,晚上又给他们宽大温暖的被子睡觉,这样使他们开始了解我的真意,慢慢有点笑容,说得也较多。到后来,我们简直毫无拘束,大家热烈地讨论,无话不谈,亲切得像自家人一样。”我们反对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大吃大喝,特别反对党员干部在小圈子内部吃吃喝喝,但是与调研的对象一块吃吃饭、喝喝酒,特别是走到群众中间去,喝点他们自己酿的土酒,抽点他们自己卷的旱烟,感情交流后,一次饭桌上的收获可能胜过若干次会议室的座谈。这样的调研成本很低,但成果很大。

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调查研究是一件事情的两个环节,调查掌握情况,研究把握规律。抱着一大堆材料、带着一脑子印象回来,调查研究不能算完,只有透过现象把握到本质才算做到位,只有把握住本质了,所做的决策才可能有效、管用。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有些截然不同的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有些同样的表现形式,背后却是完全不同的机理。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在不同中看到相同,在相同中发现差异。

第五篇:第八章第一节 调查研究是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功

第一节 调查研究是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秘书部门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

能力目标:掌握秘书调查研究工作的一般程序。

德育目标:了解调查研究对秘书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秘书调查研究工作的一般程序

教学难点:秘书部门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

教学方法:解析法、案例法。

教具安排:图板、幻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第八章 调查研究)

看到这个题目,有的同学可能会想:秘书是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与调查研究有什么关 系呢?我们党有一位高层领导,战争年代曾在晋察冀边区长期担任秘书长工作,后又担任 中央办公厅主任,让我们听一听他是怎么说的:“办公厅在什么地方最能起作用呢?最能起 作用的是到基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这是领导机关最难做到的事 情。各部门也有人在基层调查,但各部门的基层调查有时带有部门的倾向性或片面性。办 公厅的基层调查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情况,并且从党的政策上去分析衡量,这种基层调查 往往对领导的帮助最大。”由此可见,调查研究对秘书工作是何等重要了。

(板书:第一节 调查研究是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功)

【讲授新课】

什么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以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各种材料,在此基础上对获得的材料进行科学处理,从而获得关于 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调查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对社会的调查研究和对自然的调查研究,我们这里所说的 “调查研究”,是指前者,又叫社会调查。“调查”与“研究”是两个内涵不同而又紧密联 系的概念,“调查”是感性认识,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研究”是理性认识,是“调 查”的深化和提高。因此,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调查研究对领导来说,是实行科学决策、正确指导工作、有效地实行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 作;对秘书人员来说,同样也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基础。

一、调查研究是秘书人员的重要职责

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秘书人员的重要职责呢?

[明确]① 调查研究是秘书人员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手段。信息资料与秘书工作有着 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信息资料是领导决策的依据;是秘书进行公文撰拟和办理的基础; 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必备条件。

② 调查研究是协助领导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环节。秘书人员的调查研究有助于领 导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因为党的方针政策要在本地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就必须从本地 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贯彻执行的具体办法和要求;而党的方针政策在本地贯彻执行得如 何,人民群众的反映怎样,这些都需要秘书人员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向 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协助领导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③ 调查研究是辅佐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领导决策正确与否,科学与否,关键在于能

否从客观实际出发。秘书人员要辅助领导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决策,就必须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再通过科学分析,建立完整的决策系统和决策程序,进行决策论证和可 行性研究,领导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最佳方案。领导作出决策后,秘书人员的调查研究工作并未结束。任何一项决策,在它的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与客 观实际不完全适应的情况,这就需要秘书人员不断地调查研究,及时把现实中出现的新情 况,提供给领导,作为修订、完善决策的依据。

二、秘书部门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

调查研究是很多部门如各级政府机关的调研室、各种学术研究机构等,都必须从事的 一项工作,但秘书部门的调查研究有着自己的特点。

秘书部门的调查研究有哪些特点呢?

[明确]① 调查研究课题的综合性。秘书工作是为领导工作服务的,切合领导工作需要,是秘书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各级领导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秘书部门调 查研究的课题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的特点。秘书部门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领导机构的中心工 作展开的,因此其调查研究同样必须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秘书人员要为领导决策服务,想 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配合领导当时最关心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② 调查研究成果的政策性。党和政府制定各项方针政策,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执 行。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未曾预料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秘书部门及时 到有关部门或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将政策的执行情况反馈给领导,作为他们修订或完善决 策的根据。在领导授意下,秘书人员为起草或修改政策性文件或重要公文,也同样离不开 调查研究。因此,秘书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无一不带有方针政策性的特点。

③ 调查研究工作要求的时限性。秘书部门的调查研究,往往不是按某一时期的工作计 划来进行的,而是带有不同程度的突击性和时间限制对领导决策的制定或实施过程中的调 查研究,都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如果拖拉延误,调查研究就成了“马后炮”,并有可能对领 导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秘书部门的调查研究,事情急,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与其 他部门进行的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

三、秘书人员要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由于秘书的调查研究是根据领导的决策而进行的,因此,秘书人员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就应该体现出必要的职能素质。①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要有虚心的态度,眼睛向下的决心;

②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为领导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③ 具有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深入第一线,亲身体验;

④ 掌握熟练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技巧,针对具体问题灵活采用恰当的调研方式。

第二课时

(承接上节课内容,继续上新课)

四、秘书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秘书人员要使调查研究顺利进行并达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一般说来,这项工作要经历准备、调查和研究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秘书人员在接受某项任务之后,不能仓促、盲目地行动,必须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具体内容有:

(1)明确目的,确定项目。秘书人员的调研项目,有的是领导交付的,有的是秘书部 门根据领导的意图选定的,不管是哪一种,都要明确目的,并围绕这个目的把调查事项落 实限定为具体事项,尤其是对战略决策性的调查,由于牵涉面广,更需要对调研的目的尽 可能地作限制,使范围和项目相对地集中。如果是自选调查项目,应重点选择对工作有指 导意义的问题和老百姓普遍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2)掌握相关知识,收集有关资料。调查前,要围绕调研项目,学习有关的方针政策 和法规和有关的专业知识;了解调查对象的历史和现实;收集与调查项目有关的国内外研 究资料和理论研究成果资料。事前研究越充分,调查的效率就越高。

(3)制定计划,拟出提纲。这是调查能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计划或提纲的内容大致 包括:目的和要求、对象和范围、内容和重点、方法和步骤、时间和进程、组织与分工,等等。

(4)组织力量,选配人员。项目确定之后,秘书部门就要选配合适的人员作前期的准 备工作,尽可能挑选对调查项目情况熟悉的人员。如有必要,调查人员应集训学习,统一 认识,便于开展工作。

2.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是调查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其中心任务就是收集各种有关资料,以备 日后研究之用。面对纷繁的材料,调查者的取舍标准是什么呢?

[明确](1)材料的真实性。材料真实是结论正确的前提条件。调查中所记录的每一件 事,其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都必须了解清楚,做到准确无误。避免材料中以偏盖全、想象推测、虚假不实等成分。

(2)材料的系统性。调查者面对各种信息,要能够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哪些材料是 最能够反映事情的本质的,它的前因后果是这样联系的,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材料的预见性。决策立足于现实,但更要放眼未来。任何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 都有它的前期准备,调查者要见微知著,善于捕捉事物的潜伏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预 见性的材料,辅佐领导预测未来趋势。

3.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是指通过对调查材料进行审查和科学分析,以求得认识调查对象的本质,辅 佐领导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

(1)对材料分类。通过对材料的分类,找出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2)对材料审查。审查收集来的材料有无客观物证,是直接材料还是间接材料等。

(3)对材料分析。(见第三节的分析说明)

【板书设计】(图板或幻灯)

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准备阶段

调查阶段

研究阶段

明确目的,确定项目

材料的真实性

对材料的分类

掌握知识,收集资料

材料的系统性

对材料的审查

制定计划,拟出提纲

材料的预见性

对材料的研究

组织力量,选配人员

材料的代表性

总结得出结论

【案例分析】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投影:

案例:

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历代党的领导人都在不断地强调调查研究,并且以身 作则。毛泽东同志早年就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社会经济状况,积累了大量的革命经验,为领导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解放后,他非常重视秘书人员的调查研究工作,亲自向身边 的秘书人员压担子、分任务,要求秘书人员到全国各地进行调查。他曾为秘书人员制定了 五条守则,即一要保密,二要不摆架子,三要宣传,四要提高警惕,五要调查研究,说明 了他对秘书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也是非 常重视机关工作人员的调查研究工作,并经常率领有关人员深入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和各项政策的贯彻情况。在2003年的“非典”、2004年初的“高 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期间,中央领导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疫区进行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 题,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疫情作斗争的积极性。这些都可以从中看出,作为机关工作人 员,尤其是党政机关的秘书人员,调查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引起 高度重视。

分析问题1:毛泽东同志早年是这样进行调查研究的?提出了什么著名论断?

分析:毛泽东同志在土地革命时期,深入江西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农民的社会经 济状况,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著作,并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 著名论断。

问题2:在新时期,中央领导人在调查研究方面起了怎样的表率作用?

分析:在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也是非常重视机关工作人员 的调查研究工作,并经常率领有关人员深入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 疾苦和各项政策的贯彻情况。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抗洪抢险第一线或深入疫区进行调查 研究,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也为制定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奠定了事实基础。

【课堂小结】

本节介绍了秘书部门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特点及一般程序,同其他日常事务的处理一 样,调查研究是从事秘书工作的一项基本功。秘书要想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就必须学 会调查研究,首先要提高对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了解秘书部门的调查研究 与其他的社会调查的异同,即秘书调查研究的特殊性。秘书调查研究的程序也是秘书人员 在调查之前必须了解的,以使调查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取得实效。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秘书部门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料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依靠

阅读书面材料

;一是

调 查研究。

2.信息与情况的区别是: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反映 ;情况是事物运动的 综合表 现。

3.在决策过程中,各级领导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变

经验 决策为 科学 决策。

4.在调查的准备阶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明确

目的,确定 项目。

5.秘书的调查研究,主要有 被动 型调研和 主动

型调研两种。

二、选择题

1.秘书部门的调研,用时一般在(A)

A.十天左右

B.三个月左右

C.半年左右

D.一年左右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科学决策的一项是(D)

A.一定要借助于“智囊团”的力量,发挥他们的辅助决策作用。

B.一定要建立完整的决策系统和决策程序,不能随心所欲。

C.一定要进行决策论证和可行性研究。

D.一定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先导。

3.下列有关秘书调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注重积累,减少调研的“量”,即减少重复调研或临时性调研的“量”。

B.科学决策的每个程序,都离不开秘书部门的调研。

C.一般说来,秘书的调研总带有一定的专题性,泛泛调查难有结果。

D.秘书的调研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不可能定出一个明确的目的和项目。

4.在对农村的调研中,首先应该了解的主要一项是(B)

A 种子土壤肥料

B 现行农业政策

C 农业机械化

D农村的多种经营

5.在调研的准备阶段,操作程序正确的一项是(C)

A.明确目的,确定项目→掌握知识,收集资料→组织力量,选配人员→制定计划,拟 出提纲 B.制定计划,拟出提纲→明确目的,确定项目→组织力量,选配人员→掌握知识,收 集资料

C.明确目的,确定项目→掌握知识,收集资料→制定计划,拟出提纲→组织力量,选 配人员

D.制定计划,拟出提纲→明确目的,确定项目→掌握知识,收集资料→组织力量,选 配人员

三、简答题

1.秘书部门的调查研究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秘书部门的调查研究的特点:

① 调查研究课题的综合性。各级领导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秘书部 门调查研究的课题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的特点。秘书部门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领导机构的中 心工作展开的,因此其调查研究同样必须围绕中心工作开展。

② 调查研究成果的政策性。党和政府制定各项方针政策,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执 行。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未曾预料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秘书部门及时 到有关部门或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将政策的执行情况反馈给领导,作为他们修订或完善决 策的根据。

③ 调查研究工作要求的时限性。秘书部门的调查研究,带有不同程度的突击性和时间 限制,对领导决策的制定或实施过程中的调查研究,都有一定的时间要求。秘书部门的调 查研究,事情急,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与其他部门进行的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

2.秘书人员在调查中对材料的收集有什么要求?

参考答案:

(1)材料的真实性。材料真实是结论正确的前提条件。调查中所记录的每一件事,其 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都必须了解清楚,做到准 确无误。避免材料中以偏盖全、想象推测、虚假不实等成分。

(2)材料的系统性。调查者面对各种信息,要能够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哪些材料是 最能够反映事情的本质的,它的前因后果是这样联系的,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材料的预见性。决策立足于现实,但更要放眼未来。任何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 都有它的前期准备,调查者要见微知著,善于捕捉事物的潜伏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预 见性的材料,辅佐领导预测未来趋势。

下载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干部公选调查研究

    说明:近几年来,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和推进政治民主化,在中央的倡导下,我国各级政权对有些领导岗位的干部实行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的办法,代表了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经过几年试验,总体来......

    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

    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 为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不断提高领导决策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不少于2个月的时间在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正常情况下每2个月至少安排一......

    领导干部要调查研究

    领导干部要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指出,“工作能不能落实,关键在于共产党员是不是以身作则调......

    读书是基层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5篇

    读书是基层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牛年伊始、百业待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领导干部读书月”活动,抓住了基层领导干部应变经济危机、转变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能力这一......

    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推荐五篇]

    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根本性工作,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没有群众路线,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就会失去根基。因此,做好群众工......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

    大钟庄镇党政领导干部 深入基层搞调研、走访群众制度 为切实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调查研究,实现科学决策,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和坚持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

    公司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

    第一条总则 调查研究是公司领导联系基层和群众的重要途径。开展调查研究对公司党委和公司实施科学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实现调查研究经常化......

    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调研报告

    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途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我们进行决策、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