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
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
1.负责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劳动就业、人才流动的方针、政策,制定市人才劳动力就业和流动的管理与实施办法。
2.负责市人才劳动力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交流工作,负责用工招聘广告的审核与发布工作,组织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双向”选择。
3.负责市人才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制定人才劳动力市场的管理细则,对各区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及其他各类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业务指导,保证人才劳动力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有序流动。
4.负责本市级专科以上毕业生、复转军人、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其他社会失业人员和持有《再就业优惠证》、《求职登记证》的职业介绍对象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实现求职登记、组织“双选”、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就业、培训申请、鉴定申请、档案管理和转递、用工信息搜集和发布、政策咨询,建立就业援助制度,为职业介绍服务对象就业再就业提供专门的免费帮助和服务。
5.负责单位或个人委托劳动人事代理业务。办理委托单位或个人的合同签订,身份确认,档案委托管理和转递,档案工资调整,工龄核定,毕业生转正定级,代收代缴各项社会保险,代办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考试、评审和退休、退职、辞职事宜,代理各类引进人才和流动人员集体户口的靠挂,代管、转递党组织关系。
6.负责全市外来劳动力用工管理工作。监督检查企业规范使用外用工,审核集体劳务用工,指导各区外来劳动力管理工作。
7.负责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登记、《求职登记证》发放、职业介绍及推荐就业工作,根据用工单位需求,有序引进外来劳动力。
8.负责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管理工作。为国有企业失业人员提供市场化再就业服务,并对其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帮扶工作。
9.负责克拉玛依市各类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及其相关业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10.负责组织本市富余职工和失业人员进行短期工程劳务承包和开办经济实体,开展劳务输入、输出工作,拓宽就业渠道。
11.负责我市大专以上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其他社会失业人员的岗前招考、培训申请和就业培训工作。
12.负责开展我市大专以上毕业生、复转军人及其他社会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再就业备案工作。
13.负责人才测评及其咨询工作。为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客观、公正的人才素质测评依据,为各类人才提供科学、规范的择业服务。
14.负责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荐评、劳务派遣、人才派遣、人才引进业务,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15.负责中国新疆人才市场石油石化专业市场的日常工作。
16.负责中国新疆人才市场石油石化专业市场网站的、建设、运行、维护、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17.负责克拉玛依市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18.负责克拉玛依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19.完成市委、市人民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二篇:人才服务交流中心
祁县志(1978-2010)
人事
人才开发交流服务
一、人才 自古以来就出现了这个名称,汉朝王充《论衡·累害》里
就有“人才高下,不能钧同”这个人才是指人的才能,晋朝葛洪的《抱朴子·逸民》里载有“褒贤贵德,乐育人才”这个人才是指有才学的人,我们 现代所称的人才基本上是两种含义的复合体。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6月6日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中明确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才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传统上我们把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之人称之为人才,而现代竞争社会对人才有了新的认识和界定,是否拥有职业素质成了人才的一个基本标志,尽管对人才有了新的定义,但是,从目前我国统计口径来说,所谓人才还是具有中专(职高)学历及以上或具有初级职称及以上的工作人员。
下列是截止2010年12月31日,我县统计在册的各类人才。
1、党政人才 1206人
2、专业技术人才 4345人
3、工勤技能人才 208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305人 农业技
术人员 165人 科研人员 3人 卫生技术人员 556人 教学人员 2926人 经济人员 175人 会计人员 52人 统计人员
19人 图书文博人员 105人 新闻出版人员 13人 律师公证人员 8人 播音主持人员 2人 工艺美术人员 1人 艺术人员 1人
具备研究生学历的 9人 本科学历的 2056人 大学专科的1949人 中专学历的253人
二、人才开发
人才开发是指将人的智慧、知识、才干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发掘,培养以便促进人才本身素质的提高和更加合理的使用,包括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即从现有人才资源中发现有能力的人,进行培养、训练、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和经营水平。祁县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自1986年成立以来,在全县企事业单位中共累计开发141个管理岗位和542个专业技术岗位,从在职工勤人员中通过培训学习业务知识以及政治素质培养,经严格考试考核,聘用到上述各个岗位,利用国家成人自学考试渠道,承办“行政管理”专业的专科和本科阶段的自学考试工作,为全县各行政、事业、企业、社会团体当中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学历的提升工程,获得专科学历的共计284人,获得本科学历的共计192人,极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进一步充实了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积极与农业部门配合,历年共提拔省级优秀乡土人才5名,市级乡土拔尖人才30名,县级80名。2010年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当年共审报见习单位10家,提供见习岗位70个,解决了68名高校毕业的见习活动。
人才流动:是指人才在地区、行业、岗位等方面的变动,它是
生产社会化、科学技术整体化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按照人才的几只规律和社会要求所进行的空间动态调节。
1999年以前,我县执行的是一整套由国家进行统一计划、培养、使用的人才制度。这种制度曾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其弊端日益显现,人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难进难出、难上难下、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奇缺与压积浪费并存。2000以来,国家取消人才的统分统配,各类人才呈现合理流动,市场充分发挥了人才配置的主渠道作用。2000年3月祁县人才交流市场建立,截止2010年全县共举办各种交流会15场,参与招聘的单位162家(次),有近2000人参加交流会。2006年开通了网上人才交流平台,发布招聘信息200余条,发布求职信息500余条。通过现场或网络达到就业定向的达到400余人。共办理人才调出调入手续300余次,其中调入的有200余次,调出的有100余次,人才的自由流动呈现空前活跃。
人才引进:多次组团参加由省、市人事部门主办的赴外地招才引智大会,累计引进高级职称的人才5名,中级职称的10人,初级职称的25人。2002年5月引进了意大利的玻璃器皿制作专家勃雷那·多明哥博士为我县的山西大华玻璃实业公司进行了为期17天的技术服务,解决了企业在配料、模具、机械、工艺等方面的许多问题。12月,组织全县17家中型玻璃器皿企业的17名技术骨干赴欧洲进行了为期20天的培训学习。2003年5月,山西省外国专家局授予山西大华实业公司为“引智基地”。2006年4月,邀请瑞典水泵专家博
里格博士来我县的山西天河泵业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技术指导,并培训技术人员5名。2007年3月,山西大华玻璃实业公司又相继引进了6名外籍专家技术人员,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线。
人才服务:祁县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成立于1986年,受县委组织部和政府人事局的委托和授权,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职能,开展了以下几项服务于各类人才的工作。
1、人事代理服务:
a、办理人才流动手续596人次。
b、为各类人才挂靠人事关系935人次。
c、接转党组织关系100人次。
d、代办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34人次。
e、办理人事档案工资调整485人次。
2、人才测评服务
共为20个企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开展考试测评500人次。
3、就业咨询服务
历年来为876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为各类流动人才提供就业信息76条。
4、就业见习服务
提供就业见习岗位149个,见习单位23个,解决了149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见习问题,发放就业见习补贴443040元。
5、聘用合同签证服务
为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聘用工作人员进行聘用合同签证273人次。
6、档案管理服务
共储存各类人员人事档案2019份,并建有标准化的档案储存柜。
第三篇:2014年新疆招聘克拉玛依市、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
2014年新疆招聘克拉玛依市、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
事业单位招聘网2014年6月13日讯根据《自治区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办法》,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经研究,决定公开招聘市、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一、招聘条件
1、品行端正,作风正派,遵纪守法。
2、服从组织分配,具有为人民服务思想和良好职业道德。
3、身体健康,能正常履行岗位职责。
4、护理岗位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83年7月1日以后出生),社区主任助理面向本区社区临时聘用人员岗位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68年7月1日以后出生),其他岗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78年7月1日以后出生)。
5、幼儿教师岗位:本市户口,具有普通全日制高校大专以上学历(学前教育专业者放宽至普通全日制中专学历),学前教育、美术(美术设计)、音乐(键盘乐器演奏)、舞蹈、戏曲、表演专业。
连续2年以上在我市公办幼儿园教师岗位任教的临时聘用人员(2012年6月30日之前到岗),户口不限,国家承认大专以上学历,学前教育、美术(美术设计)、音乐(键盘乐器演奏)、舞蹈、戏曲、表演专业。
民考民考生HSK须达到6级。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
6、小学教师岗位:面向全国招聘。具有普通全日制高校师范类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学位,所学专业对口。
连续2年以上在我市小学教师岗位任教(2012年6月30日之前到岗),国家承认大专以上学历,所学专业或所教学科与招聘岗位一致。
民考民考生HSK须达到9级,民考汉、民考民、汉考民考生和学维吾尔语言教育专业的汉族可报考双语教师岗位。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
7、医疗岗位:面向全国招聘。具有普通全日制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学位,所学专业对口。
8、护理岗位:本市户口或目前在我市公办医疗机构护士岗位连续工作2年以上的临时聘用护士(2012年6月30日之前到岗)。具有普通全日制高校大专以上学历,所学专业对口。
9、克拉玛依日报社岗位:本市户口。具有普通全日制高校本科以上学历,专业不限。
10、事业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本市户口。具有普通全日制高校大专以上学历(具体学历要求见附表),所学专业对口。
11、社区主任助理:本市户口。面向社会招聘条件为:具有普通全日制高校大专以上学历,专业不限。面向本区社区临时聘用人员招聘条件为:目前在社区岗位工作(2014年1月31日之前到岗),国家承认大专以上学历,专业不限。
二、计划招聘人数和专业
计划招聘201人,岗位、专业详见附表。实际招聘人数,视报考情况而定。简章发布地址:事业单位招聘网(http://,下同)。
2、认真阅读《网上考试报名注册及使用程序说明》,并按要求进行操作。
3、如实填写个人基本信息。
4、传送电子彩色照片(证件照JPG规格)。
5、下载打印《报名审核表》2份,资格审查和面试时携带备用。(注意:一旦下载打印《报名审核表》,即为报名确认,所报岗位不能再进行改动)。
通过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缴纳报名费15元,笔试费40元,共计55元。缴费截止时间为2014年7月11日17:00(不按要求缴费者不能下载打印准考证)。
请牢记你的缴费订单号,以便核对缴费情况。低保人员凭低保证(原件和复印件)可减免考试考务费用(当月之内,先缴后退)。
四、考试、资格审查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分别按50%计入总成绩。面试时携带身份证和笔试准考证原件。
教师、医护工作人员、克拉玛依日报社汉文版记者和视觉设计人员笔试、面试均使用汉文试卷答题。
克拉玛依日报社维文版记者笔试使用维文试卷答题。面试使用汉文试卷答题。
事业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笔试分别使用维、汉两种文字试卷答题。面试使用汉文试卷答题。
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间:2014年7月17日上午10:00至7月18日下午18:00登陆报名网站自行下载打印,下载打印确有困难的可到市公共就业管理局寻求现场帮助。笔试时间:2014年 7月19日。
笔试内容:
1、幼儿教师为《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采用答题卡答题。
2、小学教师按学科命题,为所报学科初中知识。科学教师笔试内容为初中物理、化学、生物知识。
3、医护工作人员:分医疗基础知识、护理学和药学三类专业命题。护理学和药学以外专业测试医疗基础知识。采用答题卡答题。
4、克拉玛依日报社工作人员:为所报岗位要求相关专业知识。
5、事业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采用答题卡答题。笔试加分:教师岗位、医护岗位、克拉玛依日报社岗位笔试不加分。
事业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笔试对下列人员给予加分政策:
(1)烈士配偶及其子女加5分。
(2)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语)答题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达斡尔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报考人员加5分。
(3)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以及“三支一扶”人员,笔试成绩加5分。
(4)普通全日制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乡(不含街道、社区)所属事业单位,笔试成绩加5分。
(5)对报考社区主任助理,取得社会工作师、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者加3分,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者加2分;在社区工作满2年加1分(2012年6月30日之前到岗),满5年加2分(2009年6月30日之前到岗)。
(6)符合上述第一条至第四条人员,不累计加分。符合上述第一条、第三条、第四条和
第五条加分条件的报考人员,于2014年7月12日上午10:00至13:00,下午15:30至18:30,持下载打印的《报名审核表》、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或各区人社局开具的工作时间证明到市公共就业管理局进行审核,否则视为放弃。
笔试成绩公布:2014年7月23日下午18:00在市人社局(http://srsj.klmy.gov.cn)和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网站公布。
资格审查:面试入围人员需携带下载打印的《报名审核表》、本人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相应的资格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于2014年7月24日上午10:00至13:00,下午15:30至18:30,到市公共就业管理局(0990-6236773)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人员交纳面试费40元。
面试人员按各单位招聘人数1:3比例,分专业从笔试成绩、资格审查合格人员中由高分到低分确定。
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面试内容:
幼儿园、小学教师:统一指定讲课内容。小学教师为所报学科5、6年级课程,自备教科书。提前1小时封闭备课,讲课时间每人15分钟。
医护工作人员、克拉玛依日报社工作人员:分专业命题,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技术知识、思维应变能力等。
事业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思维应变能力、举止仪表等。
面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
五、体检
按招聘岗位拟聘用人数1:1的比例,从面试成绩合格人员中,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人员。体检项目按照《自治区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通用体检项目(试行)》。体检费用由考生个人承担,时间另行通知。因体检不合格而产生的职位空缺,按照空缺岗位总成绩依次等额递补确定体检人员。
六、考察
对体检合格人员按相关规定进行考察,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七、公示
对考察合格人员在市人社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有异议的,由市人社局调查核实情况,凡违反招聘政策规定、影响正常聘用结果的,取消拟聘人员聘用资格,并按照空缺岗位总成绩依次等额递补确定体检、考察、公示人员。
八、聘用
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合格人员,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有关聘用手续。被聘用人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并享受事业单位人员相关待遇;不合格的,取消其聘用资格。
九、纪律监督
为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市纪检、监察机关对招聘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监督电话:0990-6235067。
咨询电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0990-6223292。
附件1、2014年招聘幼儿园小学教师计划表.doc
附件2、2014年招聘医护工作人员计划表.doc
附件3、2014年招聘克拉玛依日报社工作人员计划表.doc
附件
4、市区事业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计划表.doc附件
5、区事业单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参考目录.doc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4年6月10日
第四篇:人才培训交流中心交流人员自主创业协议书
经本人申请,_________(甲方)根据《_________》规定,同意交流人员_________(乙方)自主创业,期限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在此期间,甲乙双方均应遵守本协议所列各项约定。协议有关约定事项如下:
一、甲方同意乙方在本协议规定期限内自主创业。
二、自主创业期间,甲方保留乙方人事关系,停止所有薪酬待遇,保留职工基础福利并限定为:_________。
三、乙方不得以甲方名义或以甲方在职人员身份从事赢利活动。
四、乙方在自主创业期间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各项法令,并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
五、乙方须按甲方要求参加学习和考核,其履行协议的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
六、乙方在自主创业期间应就其享受的各项基础福利、保险和公积金、管理服务等支付相应补偿金,补偿金标准按以每70%工资为计算基数再乘以计算参数计算。经协商,计算参数为2.5。补偿金按计算和缴纳。
七、乙方应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将首期补偿金人民币_________元缴入甲方指定账户。以后按时于期前缴款。
八、自主创业期满,乙方可选择办理向校外流动手续,或回学校正常交流。
九、乙方若不能履行本协议条款或逾期不办理任何手续,甲方将予以除名并保留追诉违约责任的权利。
十、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乙方签字、甲方代表签章后生效,在本协议各项条款完全履行结束前,本协议持续有效。
十一、其他约定:_________。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五篇: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
1、加强领导,有序推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展劳务创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来抓。这几年,自治区和各地在安排农业农村工作时都强调了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2003年4月,自治区主要领导曾在春季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对这项工作做了安排部署,2004年8月,在全区农村税费改革会议期间又利用半天时间对这项工作做了再动员。自治区还连续两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的先进地州、县市和单位进行了表彰,大力营造“外出务工光荣,劳动转移致富”的舆论氛围。今年3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又决定把原来的自治区就业与再就业领导小组和自治区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合并为城乡就业与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全区城市、农村的就业和培训工作做了通盘考虑、全面安排。
自治区和各地、州、市、县、乡、镇均已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或主管农村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由农办、经贸局、计委、财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农林牧、水利、民政、建设、交通等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明确了职责和任务。各级机构负责抓规划、抓组织、抓联络、抓培训、抓落实,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得出、有事干、挣上钱”。村级有联络员、信息员(一般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工作网络基本形成。同时,各地、州、县、市及乡镇也大都制定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的意见或工作安排,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制定考核细则,同时兑现奖惩。将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与干部考核相挂钩,逐步走向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此外,各地还十分重视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性工作,为全面掌握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状况,对本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现状和就业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摸底调查,将农村富余劳动力按姓名、年龄、文化结构、职业特长、住址、外出打工所在地、数量及所从事行业、能够外出创收的时间、就业愿望要求等要素和动态情况进行分类登记建档,并定期统计上报,实现了“三清”,即农村劳动力底数清、农村富余劳动力底数清、外出务工人员意向清,初步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管理库。
2、结合实际,重点突出。新疆是农业大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发展始终是关系新疆区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搞好统筹协调,自治区结合新疆实际,建立了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把推进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作为今后“三农”工作的突破口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部署,制定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北疆的地州把劳务经济作为一种产业来抓,提出了“一个重点、两个突破”的目标。即以拾花转移农民工为重点,一是在外出务工的人数上较上年有所突破;二是在劳务创收上有所突破。有的县市还组织农牧民走出国门,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从事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为新疆区向国外输出劳务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南疆的地州探索并推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政府组织推动向政府协调、建立激励机制、市场化运作转变;从县乡统一组织向劳务中介、经纪人组织转变;由立足当地就近转移向异地转移、全方位转移转变;由季节性转移向常年转移、举家转移转变;由体力型转移向加强培训、提高转移技能方向转变等一系列经验和做法。由此表明,自治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工作开始不断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和深度发展。
3、政策落实,措施有力。自治区在全区开展了“春风行动”,各职业介绍机构免费为进城求职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对初次进城务工农民开展了免费培训,制定了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职业介绍补助政策,即农村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签订半年以上一年以下期限劳动合同的,按每人3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期限劳动合同的,按每人60元标准给予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凭本人的《外来人员求职登记证》,每年可享受一次免费职业介绍。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发放这个突出问题,于2004年6月专门成立了清欠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开展了集中清理整顿,出台了监控农民工工资发放制度。2004年全区共清欠农民工工资达12.38亿元,占应清欠的95%以上,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利益。自治区还规定在基本建设工程中使用当地农民工的数量不得低于50%,2004年新疆区公路建设共使用普工25540人,其中使用疆内农民工12858人,疆内农民工累计创收7883万元。今年上半年新疆区公路建设使用普工24783人,其中使用疆内农民工11710人,疆内农民工累计创收3392万元。从今年7月1日起,自治区又实施了更为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建筑工人将被用工企业直接吸纳,并强制推行了“农民工劳动合同制”,“包工头”式用工3年后将被彻底禁止。有的地州还制定出台了支持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明确规定进城务工的农民保留30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只收工本费;子女入托、就学、就业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取消进城经商办企业农民工子女就学借读费;清理现行阻碍和限制农牧民进城和转移就业的规章、制度;取消一切对农民外出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等等,解除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4、就业培训,力度加大。自治区及各地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积极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农广校、成人职业学校和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社会培训机构,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引导培训、技能培训和定向培训。南疆的一些地州还结合“素质工程”、“阳光工程”建设和“加拿大基金”培训项目,聘请教师开展了建筑施工、木工、厨师、裁缝、乐器加工、家电摩托车维修、特种养殖等职业技能培训,学员结业后大多找到了就业岗位。此外,自治区农业厅在国家未将新疆区列入农村劳动力转移重点省份的不利条件下,向国家争取到了3万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项目,中央投资300万元,在12个项目县共培训30107人,共转移28901人,培训转移就业率达93%。
5、妇女务工,明显增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创收,促进了农牧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开阔了农牧民的视野,增强了农牧民的致富意识。特别是少数民族及妇女外出务工明显增多。全区涌现了一批农村妇女劳务创收的先进典型。据自治区妇联反映,目前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牧区妇女致富增收的“助推器”,去年一年自治区直接帮助23万人次的妇女实现了劳动力转移,人均增收600余元。南疆四地州还通过建立劳务派遣公司、组织输出培训、奖励转移致富先进典型等方式,带领、鼓励农牧区妇女到兵团拾棉花、摘番茄,实现了季节性劳务输出。据资料显示,去年新疆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和参加劳务创收的人员中80%以上是少数民族同志,其中50%以上为妇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