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企业管理重点(5篇)

时间:2019-05-15 11:5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企业管理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企业管理重点》。

第一篇:2011企业管理重点

财务成本管理》教材共十四章,可分为“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块,进一步可分为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财务成本管理总论

总括介绍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原则和环境等基本理论,为学习以后各章奠定理论基础。

本章要求记忆和理解有关的知识。试题为客观题,考分一般在3分左右。

第二部分:财务管理环节

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与计划”两部分内容。“财务报表分析”要熟练掌握各种基本财务比率、上市公司财务比率和现金流量分析的方法和应用。这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不仅单独出计算或综合题,而且经常要在其他章节的计算、综合题中应用。“财务预测与计划”要掌握销售百分比法、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内含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现金预算的编制,重点在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这部分经常有计算或综合题。第二部分平均考分在20分左右。

第三部分:财务管理的内容

这部分是本学科考试的重点所在,其中财务估价是核心问题,贯穿整个财务管理内容。包括第四章债券、股票估价,第五章投资项目估价,第十章企业价值的评估。历年考试中的计算题、综合题大部分出自这部分内容,平均考分在55分左右。

第四部分:成本管理

包括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平均考分为20分左右。

第二篇:中小企业管理重点

一、商业机会

1、具有潜力价值的创意

创意是具有创业指向同时具有创新性甚至原创性的想法,是将问题或需求转化成逻辑性的架构,让概念物像化或程序化,而不是单纯的奇思妙想。有价值的创意至少要具备新颖性、真实性、价值性

2、创业机会是未明确市场需求或未充分使用的资源或能力,它不同于有利可图的商业

机会,其特点是发现甚至创造新的目的-手段关系来实现创业租金,对于“产品、服务、原材料或组织方式”有极大的革新和效率的提高

变化是机会的重要来源

创业机会的来源:1先前经验2.市场分析(市场调查)3.顾客或者经销商3.报纸、杂志、互联网4.关系网络(亲戚、朋友)5.有缺陷的产品6.技术变革7.政策的变化

创业机会评价

3、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创业者如何将新技术转化为经济价值,并把这种价值提供给

顾客的工具

商业模式创新

二、资源

1、创业融资是创业管理的关键内容,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和发展的不同阶段,融资是困扰创业者的一个难题

2、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从理论上阐释了创业融资难的原因

3、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包括:自我融资、向亲朋好友融资、天使投资、向商业银行贷款、通过担保机构融资、创业投资、通过政府的创新、创业基金融资

4、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各有利弊,创业者应该合理均衡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之间的比例

5、创业融资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从四个方面做好准备:建立个人信任、积累人脉资源、写好创业计划、测算好不同阶段资金需求量

三、运营

1、核心专长管理:为成长提供指导,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基础,独特的竞争优势,战略

性地位的检验

2、运营:存货管理与控制,设备,质量,危机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招聘选择,培训开发,报酬奖励

4、财务管理与控制:财务评价与控制,利润计划,成本控制,资产管理与控制,税收

5、信息化管理:推进信息化的战略思路,计算机设备与技术平台

四、发展

1、企业需要扩张,以获得规模经济规模效应。新创企业的扩张一般有三种形式:收购、兼并和特许经营

2、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收买股票或股份的方式,取得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或者管

理权。收购现有企业是创业者扩大企业规模的一种有效方法。收购的关键是收购后的整合3、兼并:企业的兼并,通常指在市场机制下,通过产权交易转移企业所有权的一种方

式。兼并作为一种企业外部扩展型战略,在谋求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特许经营是指特许经营权拥有者以合同约定的形式,允许被特许者有偿使用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业经营模式

五、企业文化

1、品牌管理: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组织,缺乏品牌管理人才,过分注重外在表现和传

播炒作,不注重品牌维护,与国际相比差距大

2、组织文化 功能:引导,凝聚,激励,约束,创新

3、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为核心筑构企业形象,以管理创新为契机刷新,以品牌为依

托塑造,以传播沟通为手段展示

第三篇:企业管理复习重点2011

考题类型企业管理2011年第一学期考试复习重点 概念题填空题判断题简单题

论述题计算题课程学习重点

K企业的概念

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K企业的分类 K独资企业 K合伙企业

K公司的概念及优点 企业的目标

K企业系统运行过程 K管理的二重性 K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 组织 领导 协调 K控制

K管理的要素和形式 K企业管理的概念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管理中贯彻各种管理规范

科学管理的概念

K泰勒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泰勒管理制度 对泰勒制的评价 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 K法约尔十四条原则 霍桑试验 个体行为理论 企业流程再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K现代企业制度概念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K理想的公司治理结构标准

K公司治理结构内涵 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的制衡关系

K虚拟企业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虚拟企业的优点与存

在的问题

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

K建设企业文化意义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形态 K企业文化的结构 K企业文化构成 K企业文化功能 K企业战略的概念 企业战略主要要素 K企业战略的特点 企业战略的层次 K企业经营战略分类 K企业的环境

K企业经营外部环境分析

K企业经营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K企业经营外部微观环境

K行业环境分析 价值链 SWO分析

K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叠加性

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 K公司战略选择 K公司多元化战略 K多元化战略的利弊分析 经营战略

K3种常见的竞争战略 目标集中战略的三种形式

K成本领先战略 K差异化战略 K目标集中战略

战略控制类型及控制过程

K市场营销的概念

K市场营销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市场营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产品生命周期 市场营销竞争策略 K产品组合 生产过程 生产系统

K企业生产系统的投入

生产管理

企业的生产活动 生产管理的任务 K企业生产类型 生产组织

K流水线 自动线 K准时生产方式 生产计划

K生产计划主要指标 商品产值 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的核定 生产任务的综合平衡 线性规划法 生产作业计划 期量标准 生产作业控制 K质量管理的定义 K质量管理的意义 K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特点 朱兰螺旋曲线 KISO9000

ISO9000的作用

K我国参与国际标准的种类

K质量体系认证

KISO 9000系列标准认证的步骤

质量体系认证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K6Σ(西格玛)的含义

6西格玛管理的特征 K物流的概念 物流的要素

K物流的基本功能 K物流的分类 企业物流的内涵 K企业物流的分类 K供应物流的概念与构成K生产物流的概念 生产物流的影响因素 销售渠道的结构

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的概念

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的意义

供应链结构与特征 K供应链管理

K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K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活动

K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

财务管理原则 K财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筹资

K我国企业筹资渠道 K企业的筹资方式 企业投资概述 企业投资分类

K人力资源及其特点 K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K工作分析的概念 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和功能

K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招聘概念 K人力资源招聘程序 薪酬的含义及其内容 K工资制度

第四篇:企业管理概论重点简答

1.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

2.企业的二重性:一方面,企业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协作劳动而向市场供应商品的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力实际运动的场所,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因而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任何企业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而孤立生存,总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者,因而又必须具有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与结构相联系的特殊属性。

3.经营方式:是指企业的资产所有者或经营者对生产要素及其生产成果所采取的运营方式,以及在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经济关系的运营方式。

4.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财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状态,它表明一个企业的财产构成、内部分工协作与外部社会经济联系的方式。

5.企业集团:是具有母子公司特征、组织程度较高的企业联合组织,企业集团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和企业组织形式,这是一个以少数几个或一个大企业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受这个核心不同程度控制和影响的企业为外围,通过各种不同的联系方式而结成的比较稳定和紧密的企业联合体,但不是任何企业联合体都可以称之为企业集团。

6.企业集团的特点:(1)具备一个实响力的核心企业;(2)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一般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四个层次;(3)多渠道影响和控制成员企业,以资产连结为主,多渠道联系包括参股和控股、章程与合同、人事派遣,业务联系等。

7.现代工业企业的特征:(1)大规模并且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2)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3)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4)生产社会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联系。

8.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理论:企离并且普遍化,根本原因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地说主要原因有二:(1)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杂化;(2)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及其股权的分散化。

9.公司制的特点:(1)公司制企业是在经济上拥有独立的财产;(2)公司制企业(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有限责任制度,以其全部财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股东则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企业在经济往来中承担债务清偿责任是无限责任;(3)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作为企业所有者的股东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委托董事会并由董事会聘任总经理来经营管理企业。在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中,所有者同时也是经营者,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在所有者手中。

10.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其特点是:①股东经协商共同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额不要求等额,可有多有少,协商确定;②股东人数比股份有限公司少得多,而且既有下限又有上限;③不发行股票,股东交付股金后,公司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它不能上市交易,只能按公司章程规定在内部转让;④注册资本数量比股份有限公司少;⑤公司经营状况的透明度不向股份有限公司那样高,只接受股东的监督,无须向社会公开账目。(2)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册资本为等额股份构成,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其特点是:①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须有发起人,他们负责公司筹办事务,并依法认购公司股份;②股东人数较多,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法律规定只有下限而无上限;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股份采取股票形式,通过认购股票筹集资本;④注册资本数量要求较高;⑤公司的经营状况的透明度较高,不仅要接受股东查询,还要向社会公告其财务会计报表。

11.企业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企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

12.基础工作的内容和作用:是企业标和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一般包括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传递、数据处理、资料贮存工作,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和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工作等内容。其作用是:(1)基础工作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依据;(2)基础工作是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3)基础工作是推行经济

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依据;(4)基础工作是搞好经济活动分析、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保证。

13.国企如何实现民主管理:(1)听取和审计划、基本建设方案、重大技术改造方案、职工培训计划、留用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承包和租赁经营责任制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2)审查同意或者否决企业的工资调整方案、资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及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3)审议决定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职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4)评议、监督企业各级行政领导干部,提出奖惩和任免的建议;(5)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决定选举厂长,报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14.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及这个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以经理为首的执行机构(简称经理班子)和监事会四个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既能保证作为专家和内行的高层经理人员放手经营,又能保障所有者的权益,使所有者不致失去对经理人员的最终控制。这样的以法人治理结构为特征的企业领导体制,适应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历史必然趋势,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15.企业建立组织机构需要遵循的;(3)指挥统一的原则;(4)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7)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8)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开设置的原则;(9)精简机构的原则。

16.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1)工作的性质;(4)各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干部素质。

17.企业组织形式主要包括:(1)以集业部结构;(3)模拟分权制的组织结构;(4)矩阵组织结构。

18.企业文化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深层的企业文化。

19.表层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闻之有声、触之有觉的文化形象。

20.中层的企业文化:需要人们调查制度、组织机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际交往等方面。

21.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渗透在企业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经营思想等,即共同持有的价值观。

22.企业文化的特征:隐形性、潜移

23.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进行企业约束作用。

24.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1)把两个职工队伍建设;(3)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旺盛的活力。

25.我国工资分配制改革目标:逐步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6.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为谋求生存和不断发展而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它是企业家指挥竞争的经营艺术,军事家靠正确军事战略决胜于战场,企业家靠正确的经营战略决胜于市场。27.经营战略的内容:(1)战略思想;(2)战略方针;(5)战略阶段;(6)战略对策。

28.经营战略的特点:(1)战略决策对;(3)决策条件和结果的风险性;(4)方案评价的困难性。

29.经营战略的实施基本原则:(1)组织协调的原则;(3)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的原则;(4)适应变化、机动灵活的原则。30.战略家的主要职责:企业家应是不是从事具体的管理业务,也不是担任参谋提供咨询建议,而是为企业确定使命和战略目标,指引企业求生谋存发展的方向,即制定和实施企业经营战略,这是作为企业高层领导者的企业家最主要的职责。31.战略家的基本素质:(1)品德高尚,志;(3)心理健康,个性优异;(4)足智多谋,能力超群;(5)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32.制定经营战略的程序:(1)形成战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4)战略方案的落实和在实施中修改完善。

33.制定经营战略的必要性:(1)适应;(2)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3)优化配置企业资源结构,谋求理想的经济效益;(4)科学安排企业高层工作的要求。

34.经营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企与协调方式的总和,它规定着组织内各个组成部分的任务、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企业的组织机构要服从于企业经营战略,为实现经营战略服务;战略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去实施,合理而高效的组织结构,是经营战略顺利执行和实现的重要保证。实施新的战略,相应地需要新的组织结构相匹配;没有适应变化的新环境的组织结构、组织形式,将严重制约新的战略的实施。

35.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分析:⑴政因素;⑸社会因素;⑹自然因素;⑺心理因素;⑻产品因素。

36.竞争对手状况分析:(1)竞争对手分布、所属部门和行业;②全部竞争对手的生产总规模;③可供产品的总数量,满足市场需要的总程度。(2)竞争对手竞争能力的调查:①资金握有情况;②企业规模;③技术水平;④技术设备情况;⑤产品情况;⑥服务工作情况;⑦市场占有率。(3)竞争对手发展新产品动向的调查。(4)潜在竞争对手的调查:①将要出现的新的竞争对手情况;②调查由弱变强的对手情况。

37.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目的:(1)劣势的原因,找出内部的潜力。

38.企业经营实力分析的内容:(1)析;(3)生产能力分析;(4)市场营销能力分析;(5)产品获利能力分析。

39.战略环境综合分析:就是将企业合起来进行的分析。

40.战略综合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企;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41.战略综合分析的目的:为经营战42.战略综合分析的方法主要有:(1)分析法;(3)麦肯西矩阵分析法。

43.差异化战略如何实施产品差异与竞争对手有所差异,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来吸引顾客的战略。首先,在产品功能和外观上以新取胜,或在产品质量上高过对手,以优取胜;其次,在销售服务上为顾客提供多种方便,以诚取胜;最后,在市场营销上有所创新,或以杰出的引人入胜的广告宣传产品特色,或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吸引顾客,或以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来突出本企业产品的地位。实施差异化战略,就是产品及其营销的特色化战略,努力使企业以特取胜或以奇取胜。

44.经营计划:是根据经营战略决策对方案实施所需的各种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上所做出的统筹安排。经营计划具有决策性、效益性、开放性、全面性、长期性、灵活性等特点。可以从计划对象、计划期限等方面进行分类。

45.经营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指导思项目计划及方案、综合平衡、执行部署等。46.经营计划的编制步骤是:(1)调查确定目标;(3)拟定方案,评价选择;(4)综合平衡,编制计划。

47.经营计划的执行,主要方式是:48.经营计划的调整,主要方式是:49.滚动计划法的特点:(1)近细远安排粗一些,执行远期计划时,再由粗变细;(2)保持各期计划的灵活性,各期的计划指标根据环境变化,灵活调整;(3)保持各期计划之间的连续性。每期计划都是以上一期计划为基础而制定。滚动计划法一般适用于品种比较稳定情况下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调整。50.技术开发的条件:(1)科学技术工员应有一定数量,即科技人员应在企业职工人数中占有一定比例;②科技队伍结构要合理化,可以从学科结构、职能结构、能级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考察;(2)技术开发的经费:①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②从企业内部筹措经费;③科技合同收入;④向银行申请贷款;(3)技术开发的设备;(4)技术开发场所;(5)科学技术情报。

51.技术的评价:是指对技术开发的综合分析和比较鉴别。其目的主要是为新技术的采用、改进、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技术的评价是技术开发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技术开发全过程。52.技术评价的原则:(1)技术先进只有创新才能保证所开发的技术成果具有先进水平。经济合理性包括保证用户在实用技术成果过程中的经济合理,能够为生产企业带来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生产可行性是指能够预计到推广应用的可能性。(2)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相结合。不仅要考虑到当前对本企业发展生产、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还要考虑到今后对本企业较长时间的影响。(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新技术成果的效益分析,不仅要求能为本企业带来效益,而且能为本行业、本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效益。二是指规模较大的技术开发项目与其中的若干较小课题相结合。53.技术评价的内容:(1)技术价值的评价;(2)经济价值的评价;(3)社会价值的评价。

54.技术评价的方法:(1)经济评价55.价值工程:是通过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和管理技术。

56.价值的含义:是指能与成本之比即价值=功能/成本。公式表达了价值、功能、成本之间的关系。

57.产品功能的含义:功能是指对象产品功能是指产品的用途,即产品所负担的职能和应起的作用。

58.产品成本的含义:价值工程中的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研制、生产、销售、使用、直到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在该时期,所发生的与产品有关的各种费用之和便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它包括两部分,一是生产制造成本;二是使用成本。价值工程要求要重视降低这两部分的成本,在满足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寻求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最低。

59.价值工程的主要特点:(1)以提高;(3)以集体的智慧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基础的有组织的活动。

60.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是指出来的全过程。它由四个部分组成: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其中核心是基本生产过程。

61.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要求:是使产品占用和耗费最少,效率最高,能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和经济效益。具体来讲,有如下六个要求:(1)生产过程具有连续性;(2)生产过程具有平行性;(3)生产过程具有单向性;(4)生产过程具有比例性;(5)生产过程具有均衡性;(6)生产过程具有适应性。62.流水线生产的优点:(1)能使产品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2)它的生产效率高,能及时地提供市场大量需求的产品;(3)由于是专业化生产,流水线上采用专用的设备和工艺设备,以及机械化的运输装置,所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占用量和运输工作量,加速奖金周转,降低生产成本;(4)还可以简化生产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加强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和生产服务工作。

63.流水线生产的缺点:(1)不够灵变化的要求,以及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的要求;(2)对流水线进行调整和改组需要较多的投资和花费较多的时间;(3)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比较单调、紧张、容易疲劳,不利于提高生产技术水平。64.流水线的生产条件:(1)产品品种;(2)产品结构先进,设计定型,产品是标准化的,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3)原材料、协作件是标准的、规格化的,并能按时供应;(4)机器设备能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实行计划预修制度;(5)各生产环节的工作能稳定地达到工作质量标准,产品检验能随生产在流水线上进行。

65.工艺专业化:又称工艺原则,就单位的一种组织形式。

66.对象专业化:又称对象原则,就产组织方式。

67.两种生产组织方式专业化(工;(2)设备利用率方面,工艺专业化要高于对象专业化;(3)在适应产品品种变化能力方面,工艺专业化要高于对象专业化;(4)在生产周期方面,对象专业化要比工艺专业化更能缩短时间;(5)在产品运输距离、停放等待时间方面,对象专业化要优于工艺专业化;(6)在生产协作、管理方面,对象专业化要比工艺专业化简单。

68.定员:是企业劳动计划工作的基础,就可以根据标准来进行劳动力的调剂和平衡。69.定员的作用:(1)定员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个单位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工作效率;(2)定员对新建企业来说,可以有计划地配备各类人员,防止过早过多的招工。

70.企业定员的要求:(1)定员水平要;(3)合理安排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4)定员标准既要相对稳定,又要不断提高。71.企业定员的方法:(1)按劳动效率人的劳动效率(定额)来计算定员人数;(2)按设备定员,就是根据机器设备的数量和工人地看管定额来计算定员人数;(3)按岗位定员,这是根据岗位的多少、各岗位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按岗位定员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方法:①设备岗位定员。具体定员时要考虑三方面的内容:岗位量、岗位负荷量、生产班次和轮休组织形式。②工作岗位定员。适用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又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如检修工、值班电工等。(4)按比例定员,按照与企业职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来计算定员人数。应依据国家或主管部门确定的比例;(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这种方法主要是

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6)按零基定员,这是以零为起点按岗位的实际工作负荷量确定定员人数的方法。零基定员法最关键的环节是核定各岗位的工作任务等。

72.工作地的组织工作包括三方面;(3)正确组织工作地的供应、服务工作。

73.制定劳动定额应满足的要求:(1)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2)要总结和推广节约劳动的先进经验,挖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保证定额水平的先进性;(3)要保证相同工作定额的统一和不同工作定额水平的平衡。

74.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1)编制生管理秩序的一项重要手段;(2)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计划管理的重要环节;(3)生产作业计划是组织均衡生产的重要保证;(4)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是规定全体职工的奋斗目标,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75.编制生产计划的步骤如下:(1)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3)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4)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最后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76.设备负荷平衡核算:就是将企业行核算对比。其目的是检查生产能力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检查各季各月设备的负荷是否均衡。

77.平衡核算的主要依据是:年(季)期内的变化情况;单位产品工时、台时定额;定额实际完成情况的资料;计划期工作制度(如工作班次等);设备检修计划等。78.搞好品种搭配,要注意下列问题:(1)采用细水长流等方式;(2)对于同类型产品要采用集中轮番的安排方式;(3)新老产品交替要有一个交叉时间;(4)尖端产品与一般产品,复杂产品与尖端产品,应合理搭配;(5)各种产品轮番生产时,谁先谁后,应当考虑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完成期限、关键材料和外协件的供应期限等因素。79.安排车间生产任务应实现下列;(2)缩短生产周期和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量;(3)充分利用车间生产能力。80.mrp法:是指用电子计算机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反工艺顺序法原理,从最终产品的数量和期限计划出发,按产品结构展开,再按照存储量,以及提前期等,推算出各种零部件的投入、出产的数量和期限。mrp法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mrp、闭环mrp、mrpⅱ。

81.mrp系统的目标:(1)保证按时供应用户所需产品,及时取得生产所需原材料及零部件;(2)保证尽可能低的库存水平;(3)计划生产活动、交货进度与采购活动,使各车间生产的零部件、外购配套件与装配的要求在时间和数量上精确的衔接。

82.mrp系统的组成;(1)主生产进度;(4)mrp输出;(5)能力的计划与控制。

83.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并反映出组成计划任务的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分析,计算网络时间,确定关键工序和关键线路;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求得工期、资源与成本和综合优化方案。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进行监督和管制,以保证预定计划目标的实现。

84.生产作业控制的主要内容:(1)产出进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2)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各项作业准备工作;(3)根据生产需要合理配备劳动力,督促检查原材料、工具、动力等供应情况和厂内运输工作;(4)做好作业核算,对轮班、昼夜、周、月等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工作。

85.生产作业核算的内容一般包括:的进度,各个单位完成的工作任务,生产工时和设备的利用率,等等。

86.生产作业核算的要求是:经常、要的问题是做到数字准确,账账相符。87.生产作业核算的方法:进行作业记载在原始凭证上。有了原始资料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些资料汇集起来,记载到生产作业统计台账中去,并把实际核算数同计划数进行对比,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生产作业计划的完成。

88.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务,具体分配到各车间、班组以至每个工作地和个人,规定他们在每月、每旬、每周、每日以至每个轮班和小时内的具体生产任务,从而保证按品种、质量、数量、期限和成本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

89.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有五;(2)编制生产准备计划;(3)进行设备的负荷核算和平衡;(4)日常派工;(5)制定或修改期量标准。

90.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1)秩序和管理秩序的一项主要手段;(2)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计划管理的重要环节;(3)生产作业计划是组织均衡生产的重要保证;(4)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是规定全体职工的奋斗目标,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91.质量:全面质量管理中所说的质量,是一种广义的概念,不仅指产品质量,而且包括过程质量、服务质量。

92.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参加,综合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科学方法,控制影响质量全过程的各种因素,结合改善生产技术,经济地制造和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

93.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满足用;(2)全面质量管理所管的对象是全面的,即广义的质量;(3)全面质量管理所管的范围是全面的,即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4)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所采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综合的。94.企业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应抓件;(3)建立专职的质量管理机构;(4)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5)按照“计划检查-处理”管理循环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转。

95.质量体系文件总类有:(1)质量体出现;(2)质量体系的管理文件;(3)具体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案,通常以质量计划的形式出现;94)技术性文件,即直接指导操作人员按技术规范要求完成质量活动的有关文件,如产品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工艺规程、检验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采购文件等。

96.pdca循环(管理循环)步骤:⑴分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⑶从各种原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⑷针对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制订措施执行计划,并预计其效果;⑸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各项措施的实施;⑹把实际执行的工作结果同预定目标对比,检查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看是否达到预计效果;⑺总结经验教训,把成功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方法纳入有关标准和规章制度,用来指导以后再干,以巩固成绩,把失败的教训记录在案,再干时引以为戒,以防止同类问题的发生;⑻把这以循环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转入下一循环继续解决。

97.质量体系认证:又称质量体系评(由国家管理机构认可并授权的)、派出合格审核员组成的检查组,对申请方质量体系的质量保证能力依据三种质量保证模式标准进行检查和评价,对符合标准要求者授予合格证书并予以注册的全部活动。98.质量体系认证的作用:(1)企业获与供应者之间的信任感;(2)在公司内部开展质量体系评审,可以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提高一次成功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3)开展质量体系评审,对需方来说,可以查阅获得质量体系评审合格证书的生产企业名录,从中选择能连续提供保证产品质量的供方,购到高质量的商品,减少验收费用和库存费用。

99.质量体系认证的程序:大体可分段。其主要任务是受理申请并对接受申请的供方质量体系进行检查评价,决定能否批准认证和予以注册,并颁发合格证书;二是对获准认证的供方质量体系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目的是使获准认证的供方质量体系在认证有效期内持续符合相应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其具体程序如下:(1)申请:认证申请的提出;认证申请的审查与批准;(2)检查与评定: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前的准备;现场检查与评定;提出检查报告;(3)审批与注册发证:审批;注册发证;(4)获准认证后的监督管理:供方通报;监督检查;认证暂停或撤销;认证有效期的延长。

100.iso9000系列标准的结构:—选择和使用指南》,是这套标准的导则;(2)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是指导企业建立和运行内部质量体系的文件;(3)iso9001、iso9002、iso9003三个标准规定了三种质量保证模式,适用于合同环境,也适用于第三方认证的模式。

101.设备的使用方针:是设备使用的总的是爱护使用。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坚决制止设备使用中的蛮干、滥用;二是防止设备的闲置不用。

102.设备维护保养的目的:是及时地变化而引起的大量、常见的问题,随时改善设备的使用状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103.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技术经济;(2)要为各类设备配备合格的操作人员,实行凭操作证使用设备的制度;(3)为各类设备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就是每台设备做到合理符合、安

全运转;(4)为设备创造良好的使用环境和

条件;(5)合理规定设备使用的能源等消耗定额以及费用限额;(6)利用各种形式把操作工人组织到设备管理中来。

104.计划预修制中的定额标准主要有:(1)次大修理之间,机器设备的工作时间。修理周期结构是指在一个修理周期内,大修、中修、小修的次数和排列顺序。修理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次修理之间的时间间隔;(2)修理复杂系数。它是用来表示不同机器设备修理复杂程度,计算修理工作量的假定单位;(3)修理劳动量定额。它是为完成各种修理工作所规定的劳动量标准。通常以完成一个修理复杂系数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105.我国现行的设备维修制度有:(1)计划它的基础是设备的磨损理论与规律。计划预修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维护、定期检查、计划修理(小修、中修、大修);(2)保养修理制度。它是由一定类别的保养和一定类别的修理所组成的设备维修制度。保养修理制度的特点是:打破了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之间分工绝对化的界限,由操作工人承担设备的保养。把操作工人参加设备的管理具体化、制度化。同时,进一步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方针;(3)预防修理制度(pm)。这是我国从80年代开始,逐步研究、吸取的一种设备维修制度,它的基础是设备的故障理论和规律。

106.设备的维修方式主要有:日常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预知维修。

107.市场营销工作的内容:(1)市场调;(3)产品开发工作;(4)产品定价工作;(5)销售渠道选择工作;(6)产品促销工作;(7)产品储存和运输工作;(8)承接定货和销售服务工作。108.销售服务的作用:(1)销售服务是销售服务是赢得顾客购买的重要条件;(3)销售服务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4)销售服务是增加企业收益的重要途径。109.企业进入市场的策略:(1)产品市是指在目标市场上针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在该市场的地位和顾客对该产品的态度,有目的地树立本企业产品的形象,确立其在目标市场的位置。有三种市场定位策略可供选择:①避强策略;②雷同策略;③超强策略;(2)进入市场的空间策略:在企业选择多个目标市场的情况下,就有一个进入的顺序问题。有三种策略可供选择:①先近后远策略;②先远后近策略;③齐头并进策略;(3)进入市场的时间策略:①提早进入市场;②适中进入市场;③较晚进入市场;(4)进入市场的方法策略:广告策略、服务策略、公关策略、商标策略、包装策略、人员推销策略、营业推广策略等。110.产品定价应有科学的依据,它需;需求价格弹性因素;需求收入弹性因素;产品寿命周期因素;相关产品因素;产品比价因素;顾客心理因素。

111.产品定价应遵循的原则:科学合则;文明竞争的原则。

112.定价目标:通过正确的定价,企长远利润最大化;投资盈利率;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适应或避免竞争;维持经营;维持企业和产品声誉;保持与流通部门的良好关系。113.定价程序:确定定价目标;测算单产品特点;预测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了解顾客对产品不同价格的承受能力;选择定价战略和策略,确定定价方案。114.广告宣传的原则:⑴真实性;⑵针;⑸创意性;⑹时效性。

115.营业推广:是一种辅助性的,以组成的活动。

116.营业推广工作的特点:(1)非规划;(3)效益的短期性。

117.企业营业推广策略决策的主要一是以消费者或用户为对象的推广策略。二是以中间商为对象的推广策略;(2)营业推广形式策略选择。包括以下形式:①样品免费赠送;②优惠券;③有奖销售;④商品陈列与现场展示;⑤附送礼品;⑥交易折扣;⑦津贴;⑧竞赛,可以在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之间开展营销竞赛,优秀者颁奖,也可在消费者中间举办猜谜比赛、知识竞赛,对优胜者颁奖;⑨展销会、交易会。

118.企业公共关系策略选择的主要;(3)以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为对象的公关策略;(4)以广大公众为对象的公关策略;(5)以顾客为对象的公关策略;(6)以本企业职工为对象的公关策略。

119.产品定价的方法:(1)成本导向定盈亏平衡定价法、临界收益定价法;(2)需求导向定价法;(3)竞争导向定价法:优质优价定价法、流行水准定价法、渗透定价法。120.企业为实现定价目标和价格战略,;⑷赔本定价策略;⑸提价策略;⑹降价策略;⑺质量差价策略;⑻时间差价策略;⑼批量

差价策略;⑽地区差价策略;⑾心理定价策略。

121.人员推销:是指企业派出推销人员或委派专职推销机构,向目标市场的顾客介绍、示范和推销商品的经营活动。即由销售人员直接与潜在顾客接触,以谈话的方式作口头说明,通过示范和表演,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

122.人员推销的特点:人员推销与其是一种重要的促销方式。具有特点:(1)推销的直接性;(2)感情的交融性;(3)成交的及时性;(4)人员推销成本的昂贵性。123.人员推销可供选择的策略:(1)专职营销人员推销策略;(2)技术人员推销策略;(3)生产人员推销策略;(4)企业全员推销策略。

124.营销计划:就是企业对选择的营销战略与策略决策方案加以具体化,对方案的事实所进行的统筹安排。125.营销计划的作用:(1)对企业营销战略和策略及其预期目标起着落实作用;(2)对计划期企业资源分配起着导向作用;(3)对营销部门起着纲领作用;(4)对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起着协调作用。126.综合营销计划包括内容:除包括计划、分销渠道计划、销售服务计划、促销计划、产品储存和运输计划、营销费用预算计划等外,还需包括:(1)市场动态分析;(2)营销的指导思想、营销方针;(3)营销的目标和指标。

127.企业的市场营销组织:即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实现营销目标的组织机构。它是根据实现企业营销职能和完成营销目标的要求,在对企业全体营销人员分工和职能分配;使每个营销人员具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力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和信息,使企业各项营销工作和营销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28.营销组织的地位:随着企业成为开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其营销职能成为企业的一个关键性职能。执行这一职能,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市场营销组织,也就成为企业的一个核心职能部门,在企业职能机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129.营销组织的作用:(1)保证企业再用;(3)信息反馈作用。

130.营销组织的特点:具有系统性、131.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组织的基;(3)产品管理式组织;(4)市场管理式组织;(5)产品一市场管理式组织。132.企业在建立营销机构时,应考虑;(4)企业的类型。

133.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周的时间价值。由于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的特性,所以生产经营者借用资本所有者的资本,需要从资金增值额中分出一部分给资本所有者作为报酬,即支付利息。

134.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意义:(1)计算投资收益净现值,净现值为正值者可行,负值者不可取。也可用于不同方案的选择,选出净现值最大者为最优方案。(2)可用于经营决策,如分期付款销售定价决策、资金使用效果分析等。

135.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有:单算的资金终值和资金现值,年金终值和年金现值。

136.风险报酬:是投资者冒着风险投风险报酬可用风险收益额和风险收益率来表示。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投资收益率是时间价值率和风险收益率之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率是不经过风险得到的价值,故又叫做无风险收益或无风险收益率。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137.资金成本: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和资金的占用费用。资金成本通常以资金成本律来表示。

138.资金成本的作用:(1)作为筹资决;(3)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依据。

139.企业资金筹集:是指企业通过资金渠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要资金的财务活动。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要求是讲求资金筹集的综合经济效益。140.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国家财政金,其他企业投资,职工居民投资,外商投资,企业自留资金等。

141.企业筹集资金的要求:(1)合理确;(2)确定有利的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果;(3)认真选择筹资来源,力求降低资金成本;(4)适当安排自由资金比例,正确运用负债经营;(5)注意合法性,接受国家的指导。

142.股票发行程序:(1)订立企业章143.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或超过用的资产。

144.流动资产的特点:(1)流动资产流流动资金的价值是一次消耗、转移或实现;(3)流动资产

占用资金数量具有波动性。

145.信用政策包括内容:(1)信用期。;(2)信用标准。这是指企业接受用户赊销条件,用户必须具备的最低财务能力;(3)现金折扣。它通常与信用期相联系,应在通过折扣减少应收账款所占资金,增加销售额所带来的收益和折扣所付出的代价之间来权衡而定;(4)收账政策。收账政策要通过收账过程的成本与收回账款的收益来权衡确定。

146.企业对外投资计价的原则:(1)投资的,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价;(2)以实物、无形资产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3)企业认购的股票,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实际支付款项中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股利的,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收股利后的差额计价;(4)企业认购的债券,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实际支付价款中含有应计利息,按照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计价。

147.企业对外投资有关资产增值的其资产重估确认价值与其账面净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金;(2)企业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和股票进行长期投资,对被投资单位没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不因被控制单位净资产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变动;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在被投资单位增加或者减少的净资产中所拥有或者分担的数额,作为企业的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同时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的长期投资,在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实际分得股利或者利润时,相应减少企业的长期投资;(3)企业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或者股利和利息,计入投资收益,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或者补交所得税;(4)企业回收的对外投资与长期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148.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149.无形资产的特点:(1)没有实物形又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3)表现为企业的一种特别权力,受社会保护。150.无形资产摊销的原则:(1)凡法律限和受益期限的,用其孰短期限为摊销期;(2)法律上未规定有效期限,企业合同或申请书有规定受益期限的,按受益期限确定摊销期;(3)法律和企业合同或申请书均未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按不少于10年期限摊销,摊销方法采取平均摊销法摊入管理费用。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通常是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摊入管理费用。

151.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152.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1)使用年;(4)年数总和法;(5)双倍余额递减法。

153.快速折旧法的特点:是在属于固后期少提折旧。

154.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采用加速折应多提折旧;后期设备陈旧,效率低,企业收益少,应少提折旧;(2)固定资产使用开始几年尽快收回原始投资的大部分,以便用收回的资金尽快采用新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3)从资金的时间价值看,早收回投资比晚收回投资价值更高;(4)可以避免无形损耗带来的风险和意外事故提前报废所造成的损失。155.固定资产的特点:(1)使用中的固集中性和分散性;(3)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

156.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1)保证固程度和利用效果;(3)正确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4)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有计划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5)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

157.存货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在存货在维持企业高效率地连续运营的前提下,以最小的存货投资获取最大的利润。

158.存货的控制方法:(1)重点管理;(3)经济订购批量法;(4)订货点法。

159.成本和费用控制的作用:(1)对成本;(2)成本控制日常化,按计划支出,保证完成成本、费用计划。

160.成本和费用控制的步骤:即制定;确定差异、分析原因、清除差异;考核奖惩。161.成本和费用控制的组织要求:就是要建立成本和费用控制体系,实行成本和费用分级分口管理责任制。具体包括:(1)从纵向上明确从厂部到车间、班组以至个人在成本和费用控制方面的内容;(2)从纵向上明确各个职能部门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内容。这就要求把成本和费用分解为各项具体指标层层下达,使成本和费用

计划落实到部门和岗位责任制。

162.成本和费用管理的要求主要有: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2)正确处理生产经营耗费和生产经营成果的关系;(3)实行成本和费用的全面管理,建立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

163.成本费用预测方法:(1)产量成本;(3)因素分析法;(4)标准成本的制定。

164.成本计划编制的要求:(1)要以先本计划。这些定额包括物资消耗定额、劳动定额、费用开支定额等;(2)要以其他生产经营计划为依据编制成本计划;也就是要根据生产计划、物资供应计划、劳动工作计划等为依据来编制成本计划;(3)要按照分级归口管理的原则来组织成本计划编制。由财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参与成本计划编辑,保证成本计划符合实际。165.利润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企业必须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建立责任制度,将责权利结合起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保障各项生产经营计划的实现;(2)企业要及时根据市场的需要变动,调整生产经营计划,发展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扩大产品销售,增加销售收入;(3)企业要挖掘潜力,节约消耗,压缩各项费用开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利润水平;(4)企业根据自身财务状况,选择最佳投资组合,增加投资收益,减少投资损失;(5)企业要加强经营管理,充分利用各类资产,严格控制营业外支出,尽量减少各类损失。

166.利润分配的原则:要遵循统筹兼的关系;(2)要处理好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总之,各方的利益要协调,才能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167.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分析。财务分析的方法一般有趣是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分析企业的内容有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分析。

168.偿债能力(又称偿还能力)分析:负债说明企业有偿债能力。主要有: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其中,一般要求流动比率以2 ∶1为宜,速动笔率以1∶1为宜。另外还有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分析指标有负债比率和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

169.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资产(周转次数),在一定时期内周转次数越多越好。分析的主要指标有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170.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体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171.获利能力(又称盈利能力)分析: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来评价。(1)资金利润率是企业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与资本金总额的比率;(2)销售利税率是企业利税总额与销售净额的比率;(3)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172.利润分配的原则:必须处理好国系,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兼顾国家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173.利润分配的程序:首先,企业取的调整,然后按照税法缴纳所得税;然后,将净利润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配:①被没收的资产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②弥补企业以前的亏损;③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④提取公益金;⑤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在提取公益金后,可以先支付优先股股利,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最后支付普通股股利。

第五篇:企业管理咨询 第五章 重点知识

第五章

第一节问题层次

彼得·德鲁克 《有效的主管》 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

层次轴是三大系统轴的中轴三个层次必须界定清楚,不能把高层当中层用,也不能把中层当基层用;各个层次的权责应

企业的三大方面:

上层结构五大支柱底层基础:个人效能(个人效能=意愿*能力)

与上层有关的中国企业的主要问题类型

1、战略制约

2、制度约束(企业产权问题;很多民营企业的产权是不合法的;产权结构优化的问题)

3、集团管理

4、组织支撑

5、竞争优势

企业上层结构的主要管理职责:

企业的上层结构构成了企业管理上层问题的主要来源。上层结构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要解决的三个课题:

1、企业愿景与文化

2、企业战略与组织

3、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相对于前两者,充当一个执行者的角色,所以,它必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第二节 问题功能

企业的五大支柱

功能轴

企业的控制力是一个有起有落的过程

企业的弹性和控制力会有一个交叉点,这个交叉点是弹性和控制力获得平衡的点,也是企业

鱼骨图,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磬先生发明,又名石川图&“因果图” 制作鱼骨图的步骤:分析问题原因/结构、绘制鱼骨图

鱼骨图的作用在于:

1、使项目小组能集中于问题的实质内容,而不是问题的历史或组员不同的个人观点

2、使组员了解项目小组在围绕某个问题时产生的集体智慧和意见,有助于找到有效的解决

方案

3、使项目小组聚焦于问题的原因,而不是问题的症状

鱼骨图分析问题时的分析要点:

1、确定大要因时,现场作业一般从“人机料法环”着手,管理类问题一般从“人事时地物”

着手,应视具体情况决定

2、大要因必须使用中性词描述,中、小要因必须使用价值判断;脑力激荡时,应尽可能多

而全地找出所有可能原因,而不仅限于自己能完全掌控或正在执行的内容;对人的原因,宜从行动而非思想态度方面着手分析

3、中要因跟特性值、小要因跟中要因间有直接的原因—问题关系,小要因应分析至可以直

接下对策

4、如果某种原因同时可以归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请以关联性最强者为准

5、选取重要原因时,不要超过七项,且应标志在最末端原因

与中层有关的中国企业的主要问题类型:

1、营销问题

2、人力资源

企业经常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退出机制的问题

领导人的培养——如何发现、培养能够领导新企业的人才

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

家族成员与员工的矛盾

3、精细管理精细管理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就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4、技术差异

5、市场问题

第三节 问题时间

时间轴反映了企业的生命周期。

企业生命力要素:

P —— 企业的行动力行动力

A —— 规范能力、按照程序和步骤做事的能力程序力

E —— 创新和冒险的能力创新力

I —— 整合人际关系和横向协调的能力整合力

企业的生命周期成长时期包括:婴儿期(Paei)、学步期(PaEi)、青春期(pAEi)、壮年期(PAEi)四个阶段

老化时期包括:稳定期(PaeI)、贵族期(PAeI)、官僚期(PA—i & —A——)三个阶段

企业诊断和制定解决方案的流程图:

企业整体诊断——部门诊断——确定核心阶段——寻找挑战课题——明确是否需要外力援助——制订正确方案

典型时期:典型需要外力协助的阶段是青春期。同时,贵族期的后半期也需要外力协助 最好能始终维持在最佳的壮年期

企业管理咨询有效展开的前提是问题的界定

在企业的上层结构中,充当执行者角色的是管理平台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变化和弹性

下载2011企业管理重点(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企业管理重点(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电力企业管理考试重点

    2014电力企业管理考试重点1、简述电力企业的概念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39-45 答:电力企业是从事电能生产经营活动,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系统构成的整体,进行电......

    企业管理重点总结(共5篇)

    第一章【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 动,1】企业的概念: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营,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求并获得盈利,自主经动的基本单位。自负盈亏,依法成立的经济实体,是社会经......

    企业管理经验谈重点(五篇范例)

    分享企业管理经验谈 1. 分享教导文化落地实效会议:一是读书分享会(每月一次 ;二是电影分享会(每月 一次 ; 三是绩效大会 (每月一次 ; 四是头脑风暴会 (每月一次 ; 五是三欣......

    企业管理重点的偏离与回归

    科目:企业诊断与策划指导老师:张雪宁 老师 学生:周淮滨学号:2000041159专业:工商管理浅析企业管理重点的偏离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中国企业,已经跨越了简单生产型和资本原始积累的阶......

    企业管理咨询重点总结[全文5篇]

    企业管理咨询重点总结 第一章.1理解企业管理咨询的特点?2企业管理咨询者承担的使命? 应用:分析某一咨询公司对某一客户企业管理咨询的过程。 第二章.1咨询组织运行的基本原理?2管......

    企业管理省级预备重点学科建设总结

    企业管理省级预备重点学科建设.doc Microsoft Word文档39k 内容提要企业管理省级预备重点学科建设 自 评 报 告 湖南商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湖南商学院成立......

    中小企业管理的核心(重点)问题

    不管企业规模大小,日常管理活动众多,问题也是众多。如果在众多的管理活动和管理问题中把握住重点,应该是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重点问题,应该重点把握,经常关注......

    工商企业管理重点(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章 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企业按法律形式分为包括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按从属关系分为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