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谷城县实施基层党建五大创新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实施基层党建五大创新
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中 共 谷 城 县 委
(2011年1月)
基层党的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近五年来,谷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由全省“第三方阵”进入“第二方阵”,全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8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五年增长6.5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国税收入连续七年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100亿大关,总量居全市第二、人均第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谷城县委始终以“抓基层、打基础、强基本”为根本方略,以改革创新为主基调,全方位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为跨越式发展提供的组织引领和强力保证。
第一,创新基层干部选任机制,探索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激发干事创业的蓬勃活力。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一支能发展、会发展的干部队伍作保证。谷城县委坚持围绕推动跨越式发展选干部,选拔跨越式发展实绩突出的干部,把选拔干部的重点向经济一线倾斜,向基层一线倾斜,重点探索推行了校验干部选拔工作公信度、满意度的“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同步建立实绩考核、专项考评、年度考核“三考合一”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组织认可、干部认同、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
选拔到引领发展、推动发展的岗位上来。五年来,一大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走上重要领导岗位,他们履职为公、勤政为民,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五年中,谷城先后荣获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全省旅游强县、全省县域技术创新示范县等省以上荣誉称号100多个,在2008年、2009年的两次民意调查中,该县干部选任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市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一报告两评议”转化为中央“四项监督制度”之一。
第二,创新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索推行人才引领战略,增强全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人才的风云际会,就没有跨越式发展的风生水起。谷城县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针对内陆欠发达地区人才难引、人才难留的实际,坚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以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大活动为依托,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注重引进高端人才。以三环车桥公司为依托,建立了全省县级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在骆蓄公司、金洋公司建立了博士工作站和高校大学生见习基地,三环车桥公司“出口汽车前轴万吨级自动化精密锻造生产线技术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得到了高端人才支持。按照立足本土、内生发展的理念,重点培育本土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先后有22人获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企业家“金牛奖”等奖励,5家企业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其中三环车桥公司跃居全国最大的汽车前轴生产企业,锻造公司跃居全国最大的汽车转向节生产企业,骆蓄公司跃居全国最大的车用蓄电池生产企业,金洋公司跃居全国最大的合金铅生产和出口企业,恒立公司跃居全国最大的精密铸造生产基地。按照抓总量、扩增量的理念,海量扩充基层实用人才。2006-2010年连续五年实施“六个一百”基层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使205名村干部成长为具有大专学历、懂管理、善带领的“新型村官”,185名乡村医生被评为优秀执业医师,453名农村土专家成长为种植、养殖、加工大户,237名乡村教师被评为县以上名师,145名人士成为返乡创业明星,形成了一批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等专业村和产业基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创新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探索推行党代会常任制,凝聚团结向心的发展合力。党内民主凝聚党的智慧力量、决定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方向。2008年谷城被确定为全省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县以来,县委以试行党代会常任制凝聚跨越式发展合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围绕系统推进常任制工作,在制度建设上大胆探索。研究出台了《党代会年会制度》、《党代表任期制度》、《党代会代表团活动制度》、《党代表提案、提议制度》、《党代表调研视察制度》、《党代表民主评议制度》等十项配套制度。围绕扩大党内民主,在党代表产生方式上进行大胆探索。2009、2010两年采取无候选人的“一票制”直选方式,补选21名党代表,激发了党员的政治热情。围绕发挥党代表作用,在活动方式方法上进行大胆探索。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党代表“三联四访”、视察调研
活动、质询评议活动,为县委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谋作用。围绕增强常任制功能,在党代会年会模式上进行大胆探索。理顺了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外三会”和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内三会”关系,党代会统揽大局、凝心聚力作用日渐凸显。
第四,创新基层组织架构,探索推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整合城乡发展的最佳给力。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跨越式发展的桥头堡。随着农业进入无税时代,围绕更好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知识反哺资源,谷城县委探索推行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新模式,实施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三位一体”,交叉任职强职能;实施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为内容的“三会治事”,村务决策讲民主;实施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为内容的“三联共建”,富裕路上不掉队。“三三制”模式集中了城乡各种优势资源,使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村级经济发展势头进一步强劲,五年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34家,建成集体经济项目447个,集体经济纯收入过5万元的达147个,占全县建制村总数的58.6%。全县实现了路、电、水、低保、教育、合作医疗、广播电视等“十个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城镇化率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45%,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升,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多元,五年分别增长84.5%、98.1%,人民信访保持了较低水平,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县。
第五,创新基层组织活动方式,探索推行“三分”管理办法,形成创先争优的强大动力。行行创先、人人争优,跨越式发展才有澎湃动力、显著业绩。谷城县委坚持分类施教、分层管理、分岗实践的“三分”管理办法,先后探索建立了旨在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的设岗定责制度、调动党员积极性的“八好”党员评比制度、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的基层党员干部巡访问事制度,开展了旨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机关党员“三争”(争当服务标兵、争当发展功臣、争创一流业绩)活动,旨在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设岗创星、技能竞赛活动,创办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290个。这些制度、活动、载体的创新,高效组织动员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行职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真情服务群众,倾力推动发展。五年来,谷城涌现先进基层党组织250多个,党员标兵1420多名,连续三轮荣获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殊荣。
第二篇: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是引领我国发展实践的“指挥棒”,同时,也是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将其融入基层党建的全过程,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以创新理念为引领,破难题、出特色,打造有活力的党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要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创新不是变频道、兴口号,盲目跟风赶时髦,而是要去形式光鲜之表,务解决问题之实。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针对抓基层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不够、党员队伍活力不足等老大难问题,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思维、拿出新举措,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在攻坚克难中见成效、出特色。要以党建制度改革为抓手,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抓项目的方式,打造一批有影响、可复制的党建制度改革项目示范点,以点带面,不断激发基层抓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打造有活力的党建。
以协调理念为引领,统筹抓、补短板,打造有力度的党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协调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要抓住党委(党组)书记,特别是县委书记这个“关键少数”,通过建立责任明确、措施具体、考核清晰、问责严格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树立和增强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更加注重把党建工作放到大局中,放到首要位置来思考、谋划,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协调谋划、整体推进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要 突出重点、补齐短板。聚焦农村党建这个重点,围绕“强核心、聚民心、促发展”的目标,按照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相统一的要求,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绿色理念为引领,强队伍、清风气,打造有影响的党建。要把“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的理念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营造风清气正、崇严尚实的基层政治生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重点,使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规矩意识更强,让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强。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基层干部作风问题较多、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扭转的地方,严肃追究基层党委的主体责任。
以开放理念为引领,聚合力、增实效,打造有质量的党建。要打破就党建抓党建的体内循环、自我封闭、自娱自乐的怪圈,探索推行村(社区)民主协商、村民说事制度等群众参与党建工作机制,让群众有说话的地方、有参与的条件、有监督的权利,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基层党建工作的融合度和实效性,使党建工作贴近民生、顺应民意。同时,要紧跟信息网络时代步伐,以“互联网+”的思维,探索“电子党建”、“数字党建”建设,聚集一切智慧和力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落地见效、提质增效。
以共享理念为引领,惠民生、激活力,打造有温度的党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取得人民欢迎、人民受益、人民认可的业绩,不断增强基层党建的生命力、持久力。一方面,要强化宗旨意识,通过完善机关联基层、干 部联群众等精准扶贫措施,用好金牌调解、亲民地图、流动便民服务车、百米服务圈、居家养老等有效服务载体,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进党建促脱贫攻坚,让党建成果惠及最大多数群众,使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是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力,着力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打造有温度的党建。
第三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转换的窗口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更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必须强化政治统领、建强基层组织、聚焦重点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要以风帆劲满海天阔的开拓精神,做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领航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参与塑造全球经济新格局的战略机遇期,要带领党员干部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程序、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厚植“环境育商”兴业沃土,持续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以党建促招商。以党员干部牵头组建优秀招商团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突出党建引领,以党建促招商,以招商促发展,发扬“争、拼、抢”的精神,以“争”的意识、“拼”的状态、“抢”的干劲,全力以赴做好招商引资各项工作,加快引进优质项目。以党建抓改革。建好党支部堡垒,从体制机制、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等多方面找寻工作思路、寻求改革创新。立足人才工作基础,在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不断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能,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
要以栉风沐雨见肝胆的实干精神,做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地方发展的思想,急企业之所急、办企业之所需,主动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良环境,做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员。以党建带队伍,要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水平,以党员先锋形象、党员能力建设促队伍建设,确保能够解决企业问题、发展问题,满足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本领要求。以党建促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增强体制机制改革的决心,积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理念,把领导“直通车”、重点项目定期调度、“早餐会”、领代办、“拿地即开工”等体制机制推向深入。在园区一线、企业一线、项目一线组建服务指挥部、移动办公室,让企业“少跑路”,把服务“送上门”,及时为企业纾难解困、排忧解难,让企业放心投资、经济社会顺畅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建设是抓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回望历史,从改革开放之初到如今,仅短短的四十多年间我国经济就增长了200多倍。可以说,党的建设,是经济腾飞的内在引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准确把握历史方位,积极抢抓历史机遇,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新篇章!
第四篇:推进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进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
意见
推进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郑州市、新郑市关于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理清思路,发挥优势,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民谋利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发挥的独特优
势和作用,努力实现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奋斗目标
经过努力,在工业经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社会事业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方面明显加强,确保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镇生产总值突破130000万元,财政收入突破14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00万美元,全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66000万元。到,在的基础上,全镇生产总值净增10亿元,达到亿元,实现四个“翻番”,即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全镇工业增加值、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翻一番。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力实施六大工程
全面实施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继续把工业化、城镇化作为重中之重,巩固工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争取城镇化建设有大的突破,要通过发展壮大实力,增强后劲,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六大工程建设: 扶优扶强工程
积极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在电力、水资源、通信、土地、资金等方面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重点企业培育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一批规模企业、知名企业。加大项目储备、筛选、立项和实施力度,重点做好规模以上医药化工项目的争取工作,着力培育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行业。加强对福华钢铁、欧普陶瓷、镇科沥青、电池隔膜等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圆满完成投资计划,力争早投产、早见效。继续扎实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对所有建设项目建立台账,实行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对企业遇到的困难随时协调解决。深入实施“树名企,育名牌”战略,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名牌,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园区建设工程 按照“完善规划、产业聚集、资源共享、协作配套、链条延伸、整体优化”的原则,成立园区发展协调指挥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园区建设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镇区集中,着力构筑布局科学的园区发展格局。围绕北城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增强综合配套功能,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根据园区定位,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符合发展方向的企业和项目,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档次,使其真正成为带动全镇经济升级发展的强大动力。城镇化建设工程
紧紧把握新郑市区“东进北扩”的调整契机,以城北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为核心,以黄帝文化园为支点,以107国道、郑新公路、华瑞路及将要开工建设的北环路、万邓路及南水北调工程为纽带,努力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围绕“拉大框架、提升品位、增强功能、改善环境”的要求,科学规划
小城镇发展规模、速度、节奏,做好镇区主要道路的修补和改造工作,改善镇区路网结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效拉大城镇框架。加强镇区游园建设和沿街房屋改造,推进沿街单位拆墙透绿,保持绿、亮、净、美的城镇形象,尽快将我镇建设成为设施健全、功能完善、环境舒适、街道美观、管理先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小城镇。到,镇区建成区面积要达到 8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到33600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80%。新农村建设工程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制订科学的农业发展规划,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奶牛养殖、蔬菜、杂果、花卉苗木种植等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张垌无公害蔬菜基地、王垌小杂果基地建设、文士湾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加大投入力
度,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村交通、卫生、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乡间公路、饮用水、沼气等工程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加强对农民的引导性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自主创业能力,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坚持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加强以村务公开、政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以“五通、四改、三有、两保”为重点,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和康居示范村建设。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带动,逐步实现建立新机制、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家园的目标。文化建设工程
依托裴李岗遗址的历史文化优势,以黄帝文化园建设为契机,培育壮大文化产
业、文化经济。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全面推介裴李岗文化和黄帝文化,进一步扩大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配合有关部门,搞好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开发利用。繁荣净化文化市场,在各行政村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普及有线电视网络,镇区要推广数字电视。要加大教育投入,逐步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的中小学。深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搞好卫生院扩建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生态建设工程 推进生态建设,积极开展优美庭院、康居示范村创建活动,围绕“南水北调”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完成移民安置工作。搞好造林绿化工作,建设林业生态乡镇,巩固河南省卫生镇的创建成果。到,全镇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泥厂、宏发耐火材料厂、华中耐火材料厂,要淘汰落后的工业生产工艺,改燃煤为燃气,实现清洁化生产,要下大决心取缔一批污
染型企业,实施空气、水、噪音净化工程,发展生态农业,有效保护和改善城乡环境。
四、强化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要实现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完成跨越式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把认识提高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上来,把思想统一到跨越式发展的工作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上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创造新业绩。调整结构,推动转型 大力推进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双重升级,全力推动”三个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由初级市场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
变,社会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扩大开放,大力招商 着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等招商渠道,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支持重点企业开辟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空间。
维护大局,保持稳定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统筹抓好信访安全稳定工作,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办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等“严打”整治,遏制重大案件发生,努力建设平安。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要加强对跨越式发展工作的领导,成立跨越式发展的领导机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各行政村及有关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落实责任,齐抓共管,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要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形成层层落实的领导体系,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第五篇:推进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章标题:推进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郑州市、新郑市关于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理清思路,发挥优势,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民谋利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发挥**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努力实现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二、奋斗目标
经过努力,在工业经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社会事业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方面明显加强,确保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6年,全镇生产总值突破130000万元,财政收入突破140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00万美元,全镇固定资产投资新增66000万元。到2008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全镇生产总值净增10亿元,达到19.7亿元,实现四个“翻番”,即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全镇工业增加值、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2005年翻一番。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力实施六大工程
全面实施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继续把工业化、城镇化作为重中之重,巩固工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争取城镇化建设有大的突破,要通过发展壮大实力,增强后劲,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六大工程建设:
(一)扶优扶强工程
积极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在电力、水资源、通信、土地、资金等方面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重点企业培育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一批规模企业、知名企业。加大项目储备、筛选、立项和实施力度,重点做好规模以上医药化工项目的争取工作,着力培育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行业。加强对福华钢铁、欧普陶瓷、镇科沥青、电池隔膜等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圆满完成投资计划,力争早投产、早见效。继续扎实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对所有建设项目建立台账,实行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对企业遇到的困难随时协调解决。深入实施“树名企,育名牌”战略,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名牌,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园区建设工程
按照“完善规划、产业聚集、资源共享、协作配套、链条延伸、整体优化”的原则,成立园区发展协调指挥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园区建设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镇区集中,着力构筑布局科学的园区发展格局。围绕北城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政策扶持,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增强综合配套功能,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根据园区定位,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符合发展方向的企业和项目,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档次,使其真正成为带动全镇经济升级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城镇化建设工程
紧紧把握新郑市区“东进北扩”的调整契机,以城北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为核心,以黄帝文化园为支点,以107国道、郑新公路、华瑞路及将要开工建设的北环路、万邓路及南水北调工程为纽带,努力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围绕“拉大框架、提升品位、增强功能、改善环境”的要求,科学规划小城镇发展规模、速度、节奏,做好镇区主要道路的修补和改造工作,改善镇区路网结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效拉大城镇框架。加强镇区游园建设和沿街房屋改造,推进沿街单位拆墙透绿,保持绿、亮、净、美的城镇形象,尽快将我镇建设成为设施健全、功能完善、环境舒适、街道美观、管理先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小城镇。到2008年,镇区建成区面积要达到8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到33600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80%。
(四)新农村建设工程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制订科学的农业发展规划,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奶牛养殖、蔬菜、杂果、花卉苗木种植等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张垌无公害蔬菜基地、王垌小杂果基地建设、文士湾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村交通、卫生、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乡间公路、饮用水、沼气等工程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加强对农民的引导性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自主创业能力,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坚持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加强以村务公开、政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以“五通、四改、三有、两保”(通
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邮政通信;以沼气建设为重点,带动改院、改厕、改厨、改圈;有学校、有卫生室、有文化室;农民有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为重点,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和康居示范村建设。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带动,逐步实现建立新机制、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家园的目标。
(五)文化建设工程
依托
裴李岗遗址的历史文化优势,以黄帝文化园建设为契机,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文化经济。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全面推介裴李岗文化和黄帝文化,进一步扩大**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配合有关部门,搞好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开发利用。繁荣净化文化市场,在各行政村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普及有线电视网络,镇区要推广数字电视。要加大教育投入,逐步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的中小学。深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搞好卫生院扩建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六)生态**建设工程
推进生态**建设,积极开展优美庭院、康居示范村创建活动,围绕“南水北调”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完成移民安置工作。搞好造林绿化工作,建设林业生态乡镇,巩固河南省卫生镇的创建成果。到2008年,全镇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泥厂、宏发耐火材料厂、华中耐火材料厂,要淘汰落后的工业生产工艺,改燃煤为燃气,实现清洁化生产,要下大决心取缔一批污染型企业,实施空气、水、噪音净化工程,发展生态农业,有效保护和改善城乡环境。
四、强化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要实现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完成跨越式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把认识提高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上来,把思想统一到跨越式发展的工作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上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创造新业绩。
(二[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调整结构,推动转型
大力推进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双重升级,全力推动“三个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由初级市场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三)扩大开放,大力招商
着力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等招商渠道,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支持重点企业开辟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空间。
(四)维护大局,保持稳定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统筹抓好信访安全稳定工作,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办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等“严打”整治,遏制重大案件发生,努力建设平安**。
(五)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要加强对跨越式发展工作的领导,成立跨越式发展的领导机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行政村及有关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落实责任,齐抓共管,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要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形成层层落实的领导体系,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推进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推进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