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规则(推荐)

时间:2019-05-15 11:2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规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规则(推荐)》。

第一篇: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规则(推荐)

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规则

第一条调解范围

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提交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

第二条规则适用

当事人同意将争议提交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的,适用本调解规则。但当事人就调解程序或者调解适用的规则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三条调解原则

调解应当坚持当事人自愿的原则。

第四条调解申请

任何一方、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均可向调解中心申请调解,无论当事人之间是否事先存在提交调解的协议。

当事人申请调解的,应提交调解申请书及其他证据材料。调解申请书内容包括:

1.各方当事人的姓名、名称及有效联系方式;

2.调解请求及争议的事实。

第五条调解受理

调解中心在收到调解申请书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在收到通知之日起5日内书面确认是否同意参与调解;在该期限内不予确认的,视为拒绝调解。

各方当事人确认同意参与调解并预缴调解费后,调解程序开始。调解中心应及时向各方当事人发送调解受理通知、调解规则及调解员名册。

第六条调解员的确定

调解由一名调解员进行,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当事人可以从调解中心提供的调解员名册中选择调解员,也可以在该名册外选择调解员。在该名册外选择调解员的,应征得调解中心确认并提交该调解员的必要联系方式。

当事人应在收到调解通知之日起10日内共同选定一名调解员。逾期未能共同选定的,由调解中心指定。

第七条调解员的信息披露

调解员接受选定或者指定的,知悉与案件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存在可能影响其调解独立性、公正性的情形,应当书面披露。

第八条调解员的更换

调解员因故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的, 按照本调解规则第六条规定重新确定调解员,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九条调解方式

调解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认为合适的方式进行调解,包括但不限于:

(一)单独或者同时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进行调解;

(二)要求当事人提出书面或者口头的解决争议的方案;

(三)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聘请有关专家就技术性问题提供咨询或者鉴定意见;

(四)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依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向当事人提出解决争议的建议和意见。

第十条保密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调解不公开进行。

调解员、当事人以及其他调解参与人对于调解的一切事项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一条调解期限

当事人可以约定调解期限; 调解员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也可以确定必要的调解期限。未确定调解期限的,调解应当自确定调解员之日起30日内完成。当事人同意延期的除外。第十二条调解地点

调解在调解中心所在地或当事人约定的地点进行。

第十三条调解程序终止

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调解程序终止:

(一)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二)调解员认为调解已无成功的可能并书面决定终止调解程序;

(三)当事人一方或通知调解中心终止调解程序;

(四)调解期限届满;

(五)调解中心认为调解程序需要终止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和解协议

经过调解,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的,签订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对各方当事人有约束力。第十五条调解和仲裁相结合当事人可依据和解协议中的仲裁条款,向深圳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的内容制作调解书或者裁决书。

不能达成和解协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依据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深圳仲裁委员会仲裁。

第十六条 其他规定

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在之后的仲裁程序、司法程序或者其他任何程序中援引对方当事人或者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的任何陈述、意见、观点或建议,以及书面材料作为其请求、答辩或者反请求的依据。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调解员不得在之后就同一或相关争议进行的仲裁或诉讼程序中担任仲裁员、一方当事人的代理人或证人。

本调解规则由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负责解释。

本调解规则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

第二篇:2011年调解中心调解工作计划

2012年调解中心调解工作计划

2012年,全区大调解工作将按照“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精神,围绕区委中心,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进一步落实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调解队伍的整体素质,使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相适应,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满意率持续上升,民转刑案件发生率、越级上访率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不断下降的“三升三降”的目标。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强大调解建设工作。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市的要求,制定全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领导,加强力量,加强沟通协调,加强督促检查,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召开专题会议,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齐心协力,通力合作,研究解决疑难问题,保证大调解工作的各项

措施落实,努力实现将处镇调解中心打造成融社情民意分析研判、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调解工作协调管理于一体的大调解平台,积极推动全区大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切实加快调解中心建设。推进区、处镇调解中心运作进程,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调解中心办公场所、人员力量调配和经费保障上。确保镇调解中心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并配备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设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配置处镇专职调解员不少于2名,调解中心日常工作人员不少于5人(含专职调解员),保持人员相对稳定。

三、强化对接机制建设,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充分发挥驻法院、检察院“人民调解工作室”作用,积极指导开展新增亮点工作,切实搞好委托调解、刑事和解工作。认真开展医患纠纷、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工作。加强对医患纠纷、征地拆迁、劳动争议、民工讨薪等涉及民生问题的新型矛盾纠纷的调处,按照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全区大调解组织网络。同时,不断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的防范能力、调解能力和处置能力,努力创出人民调解的特色和品牌。

四、强化基层调委会建设。

要严格按照要求,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健全和完善区、处镇、社区(村)以及20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聚居区调解组织,积极发展区域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同时,探索建立交通事故纠纷等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按照省、市大调解要求,进一步规范区调解中心软硬件建设,通过健全调解机构建设,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大调解网络体系。

五、加强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要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在实效”的原则,围绕切实提高调解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分层分批组织对全区调解员普通培训一次。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调解方法和技巧等,通过培训使调解人员达到“四懂”(即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懂调解技巧)、“四会”(即会预防、会调查、会调解、会制作调解文书)的要求,注重提高调解人员的调解技巧和调解水平,提高调解人员的协调疏导、法律适用、语言表达、纠纷调解和防止激化的能力。根据情况需要,适时组织调解人员代表参观先进地区经验。

六、充分发挥大调解工作成员单位间的信息联通、工作联动、纠纷联排联调的作用。

整合资源、整体联动,不断加大与处镇、区各有关单位、基层组织的协作配合力度,充分发挥有关单位人才、专家的优势。通力调处、通力合作,加大对重大纠纷、重点问题、重点人员的调处化解工作,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力量,推动大调解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篇:民事诉讼调解中心工作方案

调审分离 多元主体 构建专门化调解体系

——三明中院民事诉讼调解中心工作方案

为创新民事诉讼调解机制,构建“程序独立、多元主体、强化自主”的调审分离体系,理顺调解和审判的关系,促进调解工作合法有效地开展,充分发挥调解在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本、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价值,规范民事诉讼调解中心的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创新民事诉讼调解机制为依托,构建“程序独立、多元主体、强化自主”的调审分离体系,不断完善调解机制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促进社会和谐的宗旨目标。

二、工作职责

1、调解民事案件。坚持依靠群众,联动相关部门,发挥多元调解主体的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案件调解。

2、完善调解机制。积极探索调审分离的调解体系,建立程序规范、运行高效、群众满意的调解机制。

3、创新调解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的调解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调解艺术,提高调解成功率。

4、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群众理性地对待纠纷和诉讼,营造“互谅互让、诚信和谐”的氛围,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三、人员组成1、民事诉讼调解中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负责日常工作的统筹运作;调解法官若干,负责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书记员若干,负责内勤、记录、送达、装卷、归档等相关辅助工作。

2、返聘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参与案件调解,充分发挥退休法官

具有丰富审判经验和调解经验的优势。

3、构建多元调解主体,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社会经验、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等有利于促成调解的个人担任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

4、联合各基层调解组织、仲裁组织、工会、妇联、律师协会,建立综合调解网络。

5、抽调业务庭和有关综合部门法官担任调解中心调解法官,参与具体案件的调解工作。

四、调解原则

1、自愿原则。民事案件庭前调解程序的启动必须是当事人自愿选择或未明确拒绝的,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

2、合法原则。调解程序必须合法,经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内容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不得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的利益。

3、有限原则。一审案件调解期限为30天,二审案件调解期限为15天,调解期限届满,除非当事人申请延长调解期限,均按照调解不成处理,案件由调解中心移交业务庭进行审理。

4、调判分离原则。调解和判决的程序独立,参与调解的法官不得成为案件的审判法官。

5、不公开原则。为了营造更加和谐的调解气氛,除当事人申请要求公开调解外,庭前调解原则上不公开进行。

6、不可反悔原则。除非调解协议内容违法,或有证据证明是调解法官强制调解,或当事人受欺诈、胁迫而签订调解协议,当事人必须按照调解协议内容履行,不得随意反悔。

五、受理范围

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的,除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外,本院受理的其他民事诉讼案件均应由调解中心进行调解。

六、调解主体

调解主体采取“1+2+N”的多元模式。先确定一名主持调解的法官,并告知当事人,若调解成功需要出具调解书时,由主持调解的法官负责召集另外两名法官组成调解合议庭并告知当事人,当事人不申请调解合议庭成员回避的,由调解合议庭成员在调解书上共同署名。当事人可以在特邀调解员名单中选定相关人员参与调解,调解法官也可以根据案件调解需要邀请相关人员参与案件调解。

七、调解程序

1、案件受理。立案庭受理民事案件后将案件移送至相关业务庭,符合受理范围的案件由业务庭确定合议庭成员,并将开庭传票、告知审判庭组成人员通知书等诉讼材料准备完备后一并移交调解中心。一审案件开庭时间距离移交时间不得低于30日,二审案件不得低于15日。

2、选定人员。调解中心收到案件后3日内通知各方当事人从调解人员名单中自主协商选择调解人员,协商不成由调解中心指定调解人员。

3、材料送达。确定调解人员2日内,调解中心将调解人员名单、调解时间、调解地点及业务庭移交的诉讼材料一并送达当事人。

4、调解开始。调解开始时,调解法官应当先核对当事人的身份,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的,应当核对代理人的身份,再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并声明调解法官不拥有裁判权,如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案

件将迅速转入庭审程序。

5、调解过程。调解过程中,调解法官可以视案件调解需要比照庭审的法庭调查程序,进行必要的案件事实调查。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进行陈述,出示证据可以在陈述过程中穿插进行。调解法官对当事人之间无争议的事实证据和有争议的事实证据,应作好记录,总结归纳争议焦点,做好案件调查事实与是非责任的总结发表,并征询当事人的意见。一审案件调解期限为30天,二审案件调解期限为15天,当事人可以申请延长调解期限,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

6、调解结束。如果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法官制作调解协议,并经双方当事人和调解法官、书记员签字即发生法律效力。调解结束后,除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外,调解法官应当根据调解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送达给当事人,并告知相关业务庭。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法官应宣布不能达成调解协议,庭前调解程序终结,并将案件退回业务庭,由业务庭适用审判程序进行审理。

八、救济程序

对于存在以下几种情形的调解协议或民事调解书,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提出证据予以证明确有错误,可以在调解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的一定期限内申请再审,但离婚纠纷案件中调解解除婚姻关系和子女抚养的内容除外:

1、实体法存在瑕疵的,具体表现为:(l)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2)侵害案外人利益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

2、在程序上存在瑕疵的,具体表现为:(l)当事人发现就同一调解标的在前已有确定判决或者调解、和解的,或得适用该判决或调解、和解的;(2)审判人员在调解时询私舞弊、受贿索贿并影响调解结果的。

3、其他存在瑕疵的情形。调解遗漏事项未调解或当事人认为调解书与调解协议不一致的,在调解书送达一定期限内,当事人可就该未尽事项自主选择申请法院再调解或申请法院裁定补正,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之后的一定期限内予以再调解或审查补正。

第四篇:对我院民商事调解工作的调查分析

对我院民商事调解工作的调查分析

发展与法治,是当代中国的两大主题,是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的结果。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科学理论;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五个统筹”、建设和谐社会等目标与原则,必须通过法治建设来实现。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要求重视发挥法律调整机制的作用,法律调整是最重要的社会调整机制之

一、有助于建立法治政府并保障公民权利、法律调整机制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和保障弱势群体、是减缓社会压力的最佳选择、有助于实现利益分配的均衡化。基于这种认识,对我区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的审判调解工作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并作了一些理性思考。

一、民商事审判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齐心协力,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题,认真贯彻落实“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民商事审判方针,在加强审判工作管理、落实司法为民措施、不断提高审判质量和效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诉讼,及时、高效、优质地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以我院为例,我院07年至09年收受民商事案件呈上升状态,07、08、09年我院分别受理民商事案件447件、506件、579件。其中07年调撤323件、08年调撤453件、09年调撤543件。分别为当年民商事案件收案总量的 72.3%、90.0%、94.1%。调撤比例逐年递增。

二、民商事审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因法院系统业务要求较高,法官难考,人员难进等因素,导致民商事审判“案多人少”矛盾突出。以我院为例,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法官一共4人。现有人员远不能适应辖区办案需要,经常有下乡办案庭内无人接待当事人的情况。随着社 会法制化程度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不断加强,将来民商事案件势必会不断增加,这就使得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法官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民商事审判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专家型”和“学者型”法官缺乏。

2、交通工具短缺。现有办案用车陈旧,极不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由于民商事案件当事人主体资格平等,所以很多案件通过法院口头传唤当事人到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特别是一些边远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较低,通讯不畅,这就需要办案人员采取直接送达的方式完成法律文书的送达工作。无形中增加了对交通工具的依赖程度,边远山区道路情况复杂,对车辆的磨损程度较大。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司机配备紧张,以我院为例,我院配备专职司机两名,除民商事案件用车外,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执行案件等用车次数也相对较多,常常是有车无人,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法院交通工具使用紧张的原因。

3、办案经费紧张。基层法院经费紧张是多年形成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新的诉讼收费办法出台后,办案经费更显不足。加之油、电、煤价上涨,办公经费增加,办案实际困难加大。个别基层法庭存在使用当事人交通工具或由当事人出钱解决交通工具办案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庭形象。

三、通过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民商事审判工作的重视程度。把民商事审判工作放在化解社会矛盾、调节利益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发展的高度来抓,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进一步加大调解力度,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司法的终极目的是解决纠纷,宁诉息讼。但单纯的判决未必能够“胜败皆服”,甚至可能引发更多的矛盾,当事人的纠纷未解决,怨气未平,却又平添了对法官能力、品质以及法院权威的不信任。调解这种解决实际纠纷最有效的“东方经验”,应当突破法院和法官的界限,围绕纠纷的解决实现民间力量、行政力量和司法力量的整合,发挥各种力量在纠纷解决中的功效。由此法院在重视案件调解率,加大法官调解力度的 基础上,也要提高法官组织调解的能力,在“骨头”案件的调解中尽可能联系民间、行政的力量参与。与此同时,要培育和发展民间基层调解机构和行政调解机构,将矛盾解决于萌芽阶段,阻却于法院门外。

3、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官的综合素质建设。为使基层法官能尽快适应案多人少所带来的挑战,应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法官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案多人少带来的最大的挑战是队伍建设,其难度和风险在加大和积累,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和层面去加强法官队伍建设,使法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依法办案;同时,加强对惩罚制约机制的构建,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力度。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开展经常性的培训,提升业务技能。重视对审判经验、方法的研究和积累,提升司法应对能力。选派部分法官到沿海先进地区的基层法院学习取经,使其尽快掌握大标的、疑难复杂民商事案件的裁判技能,开展实务研讨、案例分析会,积极提高司法水平。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多向党委、人大和上级法院汇报,多与社会各界沟通,增强案件处理的准确性,达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总之,构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的和谐社会必然以法治建设为基础,以保障每个人的权利为核心,充分重视发挥法律调整机制的作用,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新要求。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确立司法公正的价值目标,使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正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司法机关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司法功能,实行司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提高司法效率,及时消解社会冲突。

第五篇:矛盾调解中心半年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二0一一年上半年)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本中心的具体分工下,现将本人上半年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部门分工。分工本人财务辅导、票据审核、审计、失地农民保障、土地矛盾纠纷调解等。

二、具体做法:

今年上半年以来,本人主要以拆迁工作为主,从新年上班的第三天即正月初九,按照魏镇长的统一安排,到红枫园解决遗留问题,至5月初结束。夏季收款结束后即安排参加车马湖意大游艇项目的拆迁工作。在此期间,本人能严格执行因工作需要而及不规则的作息时间,实是求是地共同解决了红枫园几例比较棘手的遗留问题。同时,在领导的安排下,和拆迁组的同志们一道,在游艇项目拆迁工作中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

关于审计。按照市委农办全镇农村财务每年审计不低于三分之一的村的要求,在本中心的统一安排和审计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序时任务;重点

审计的村,正按照领导的指示有序进行,具体审计事项本人起到了协调作用。

关于失地农民进保工作。由于该项工作在我镇是一项新生事物,进展非常艰难。目前,前期业务工作己准备就绪。在此期间,本人做了大量的宣传解释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于土地矛盾纠纷调解。今年来,凡是接手的土地矛盾,无一搁置。连续解决了顾桥、谢楼等村相关农户的土地矛盾。没有发生一起因为自己处理不当而引起的越级上访事件。

今年上半年,虽然本人以拆迁工作为主,但对交办工作做到穿插兼顾,从不借故推诿。然而,由于精力和时间的冲突,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本办公室同志的工作量和辛苦程度。同时,通过自我总结和与同志们对比,以及对照领导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本人决心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农村经经济服务中心 吴 建 华

二 0 一 一 年 七 月

下载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规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调解规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调解中心工作制度(精)

    "大调解"中心工作制度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第一条 实行矛盾纠纷定期集中排查调处制度。乡、村(居),各乡级单位两级调解委员会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抓住敏感时期及重......

    的运用利益衡量理论在民商事调解中

    利益衡量理论在民商事调解中的运用 甘琴飞 基层法院在审判工作中,要切实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调解制度的作用。调解就是将伦理的内容融于解决纠纷的机制中,用温和的......

    调解协议

    调解协议甲方:觉林村委会、委托代言人:黄昌志(青山组村民组长) 乙方:李官泽,男,汉族,68岁,务农,现住松烟镇觉林村青山组; 黄书华:汉族,50岁,务农,现住松烟镇觉林村青山组。 协议事项: 集体荒......

    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 ( )字第 号 申请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住址等基本情况) 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等基本情况) 被申请人:……(写明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

    调解感谢信

    篇一:感谢信范本(对劳动仲裁院的调解员) 感谢信 非常感谢xx市xx县劳动人事仲裁院的仲裁员王x,我们是xx人,一家x口在xx一家公司打工,到今年7月份公司5个月没有给开资,我们开始投......

    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模板 第一篇: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书模板 甲方: 乙方: 事故经过: 20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时许,____驾驶黑____号“江淮”牌中型普通货车在202省道由北向......

    调解简报

    医疗纠纷多** 罗州司法所善调处 2014年8月30日,82岁的周某因左髋部外伤肿痛入住廉江某医院治疗。院方为周某实施左半髋关节置换术后,病情出现变化的周某于9月9日抢救无效死......

    调解申请书

    调解申请书 调解申请书一:调解申请书范文 申请人:姓名(或用人单位名称)性别s0100 地址职务(岗位)法定代表人职务委托代理人被申请人:姓名性别地址职务(岗位)法定代表人职务委托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