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创新理念促理论调研的可持续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以创新理念促理论调研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朱启鹤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9期
【摘要】检察理论调研工作是一个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传统模式的局限,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调动更多的力量参与构建“大调研”工作格局,从开发调研潜能、刊稿渠道、转化平台入手,锐意开拓创新,使调研工作紧跟形势优势发展。
【关键词】创新;调研;可持续发展多年的调研经验让我们认识到,调研工作必须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瞄准争创一流工作目标,从开发调研潜能、刊稿渠道、转化平台入手,锐意开拓创新,才能使调研工作紧跟形势优势发展。
一、积极构建理论调研工作的“大调研”格局检察理论调研工作是一个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打破传统模式的局限,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调动更多的力量参与构建“大调研”工作格局。
(一)创建与各科室的互动模式
第一,拓展互动形式,研究室制定“案件难点问题表”、“司法解释意见建议表”,下发到各科室,第一时间掌握办案中的难点问题,保障调研的针对性;第二,丰富互动内容,案件质量分析由原来的单一质量分析,扩展为“一个质量、两个效果”三部分,即:案件质量分析、服务大局效果分析、推动三项重点工作效果分析;第三,增强互动效果,一大批优秀调研成果涌现出来。《贿赂犯罪侦查实践之难题与对策研究》、《检察建议制度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效能探究》等多篇具有很强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价值的文章公开发表,形成9条法律适用意见建议,其中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法律适用的请示层报到高检院。
(二)调研工作与社会活动挂钩
第一,大力开展检校共建活动。丰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课堂,通过法制讲座、模拟庭审等方式,教导学生如何远离犯罪、自我保护;第二,协力组织征文活动。协助市院政治部开展检察干警职业道德修养征文活动,全市检察机关的100余篇稿件参加了竞选,市院领导、财经大学、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教授进行了评审,这种开放式调研的方式克服了检察理论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画地为牢、闭门造车的局限,强化了和单位间的交流。第三,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坚持走出去的原则,参加了“贿赂犯罪侦查谋略与技巧”、“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题研讨会”“法律监督与社会矛盾化解”等研讨会,开拓了视野、深化了认识、延展了思路。
(三)延伸渠道,加大成果转化力度
只有转化成果,才能体现成果的价值。促进成果转化,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成果转化途径,对优秀研究成果积极向高检院、市院、区委区政府以及国家级、省市级法学期刊、报刊推荐采用;对具有较高决策参考价值、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领导决策参考、规范性意见。
二、创新调研机制,提高调研质量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制约基层检察机关的检察理论调研工作的主要“瓶颈”就是工作机制问题。为此,法律政策研究室进行了专门部署。
(一)以大的调研活动辐射带动调研工作稳步发展
每年通过论坛的方式组织研讨会,聘请法学专家讲授写作知识与技巧,安排调研骨干参加市院培训,召开案例研讨会,围绕办案实际,对个案、类案开展调研,形成100余篇案例剖析,有效指导了工作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提高了检察干警对调研工作的重视程度,锻炼了调研工作队伍。
(二)以健全调研工作机制推动调研跃升发展
针对高层次刊物调研文章采用率、获奖率低的情况,规范了理论调研工作流程,建立了科长、研究室、主管检察长“三级”把关的机制;建立重点调研课题管理办法,确保调研出精品;提升调研工作奖励标准,使调研骨干“政治上不掉队、经济上得实惠”,激发干警的调研工作热情。
(三)以调研骨干队伍建设保障调研工作持续发展
在调研骨干队伍建设方面首先强调调研骨干的选拔工作,注重从办案一线的业务骨干和具有高学历的年轻干警中发现人才,目前选拔出的调研骨干全部是业务部门的办案能手,调研骨干全部为法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其中,研究生骨干占31%。同时十分注意对调研骨干的培养,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每年对调研骨干进行培训,组织骨干下基层深入了解武清,通过调研骨干的辐射和带动,撰写各类高质量的调研论文,其中多篇文章被国家和省级刊物采用。
三、充分发挥检察调研的服务作用
检察调研肩负着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工作规律的重要职责,是领导决策和检察业务开展的基础,是更新执法理念、提高执法水平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深入调研围绕“发挥基层检察工作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这一主题,撰写了30余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其中,《检察建议制度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效能探究》、《“涉检”信访问题探研》两篇文章,分获市院第四届检察论坛二等奖和优秀奖
(二)针对检察工作难点问题,专项调研
与预防科、渎检局联合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专项调研活动,人民日报(内参)于2010年11月4日,刊载了《天津武清“源头设卡”预防职务犯罪显成效》的调研经验,中央电视台进行了节目录制,市委书记张高丽作了重要批示;结合司法体制改革开展量刑建议,形成的调研报告,在天津市政法工作简报上刊发。
(三)为领导的重大决策服务,重点调研
第二篇:创新小额农贷促可持续发展
创新小额农贷管理 促成可持续发展
1983年,“穷人银行家”尤努斯创立格莱珉银行,专注向孟加拉最贫困人提供小额贷款,帮助穷人解决生计问题、实现个体创业。如今,由他倡导的小额信贷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发展小额农贷同样利国利民。
一、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矛盾
自2002年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始在龙游联社推广,当时以其随到随办、方便快捷的方式赢得了农户的欢迎,推广小额农贷的热情也一路高涨,曾多次受上级单位表彰,然而与此相反的是目前小额农贷却呈萎缩现象。自2005年始小额农贷在农业贷款中的占比平均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而兄弟联社的发展势头远超过我们。但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户贷款供需矛盾突出,信用社和农户出现“两难”局面。通过深入调查,掌握了小额农贷发展面临困境的成因。
1、支农服务弱化
在支农实践中,原信用代办站发挥着“当地人办当地事”的特色服务优势,而这服务优势也随着 2008年7月份全县信用代办站全面清理完毕宣告结束,造成信用社延伸农村的触角被斩断,给农户带来诸多不便。此外,邮政储蓄、民间借贷的普遍存在也分流了一部分农户的信贷需求。同时信贷员的力量严重不足,人员少与工作量大的矛盾突出,严重地弱化了支农服务。
2、产品“缺陷”
今年来联社对农户小额授信额度有所增加,同时新增了种养殖大户及个体工商户授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生活 与消费的资金需求,但还不能满足农民创业所带来的资金缺陷。二是贷款手续的繁琐和利率偏高。一些有实力的农户容易把目光转向手续更为简便、且因付息而不需欠人情的民间借贷。三是贷款期限不能同步于农业生产周期。
3、农户观念落后
一是农民发展意识薄弱,较为保守。二是信用观念陈旧,容易随意改变借款用途,借冒名贷款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信息渠道不畅。贷款的安全性和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相冲突,导致信贷员出现惧贷现象和农民生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二者的矛盾,意识上造成了农户信贷“两难”境地。
二、以战略眼光,不断创新小额农贷的经营与管理
1、扩大信用社支农政策的宣传和影响。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小额农贷的政策、贷款条件、申请手续、办理程序,让广大农户全面了解小额农贷的品种和流程。同时要充分发挥支农信息员及村两委的力量,结合信贷员的下村调研,做到固定宣传与流动宣传相结合,文字宣传与音像宣传相结合,消除农民对贷款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2、改进支农服务。在做深做细农户的信用等级复评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户电子信息库,通过对“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结合农户复评资料,对农户信用档案实行一户一档,统一输入,集中、动态管理,实现全县系统内农户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联社将逐步实现信贷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操作,使贷款变得更加便捷,管理得到强化。从源头减缓信贷管理压力,提高服务水平。
3、创新支农产品。一是结合农村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改进、优化小额农贷。主要是放宽小额农贷期限,根据生产周期、灵活决定贷款期限;加大授信额度,如对信誉好、能 带动他人致富的优质种养殖大户、农副产品畈销户可给予最高10万至20万不等的授信。二是大胆探索支农新品种。积极推广 “惠捷通” 惠农贷款,实现小额信用贷款“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到随办”的便利服务,在这基础上,为解决农户担保难问题,继续深入推广农户联保、林权抵押等多种形式的贷款,满足农户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问题。根据目前农村新区建房热情况,有条件的网点可以尝试农村建房安居贷款,主要是解决农村旧村改造建设中面临的资金短缺困难,由规划局和发改办批复,当地政府审核通过,以村经济合作社国有土地作抵押或企业担保,对该经济合作社发放的贷款,而购买这些安居房者,我们可推出相应的贷款配套机制,经村经济合作社担保,向购买者提供房屋按揭贷款,这样有利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深化信用工程创建。在格莱珉银行,穷人如果按约还款和存款,就能得到更多的贷款额度,激励借款人信守合约,贷款偿还率高达98%。我们要以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为抓手,实行信用奖惩机制,采取“信用激励、信用预警、信用惩诫及信用淘汰”四种形式对农户实施动态管理,助推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二是与政府、法院密切合作,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保护债权,建立农村信用新秩序。
5、改进小额农贷管理。一是强化小额农贷风险防范,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贷款管理责任制。实行贷款回访制,贷款发放后,要坚持常检查,勤回访,了解农户贷款的使用情况。二是允许一定比例的贷款损失率。小额农户信贷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与农户资产少、抗风险能力低的特点直接相关,但一般农户均能做到诚实守信、勤勉经营,通过履行信贷流程、分散贷款风险可以做到总体风险可控。对确定因为天灾人祸、市场变化等客观原因造成不良贷款的农户,可以实行“放水养鱼”的办法,并提供以信息、技术援助,尽快帮助他们改善经济状况,激活原有不良贷款。
小额农贷是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的一个缩影,推进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既是一项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重要性工作,又是农信社贷款强社的一个重要品牌。我们要以科学发展统领全局,积极创新服务与品种,把小额农贷推向农村广阔的市场,有力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创新理念,以学促教--王虎维
创新理念,以学促教
——“创新”主题心得体会
王
虎
维
柳杜中学 2014年4月
创新理念,以学促教
——“创新”主题心得体会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竟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21世纪也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要实现课程改革的创新,必须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学习贵在创新,那么教育也应重在创造。学习了关于创新为主题的相关内容后,让我感受颇深。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学习心得体会。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是一切才能之源,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如果不加强学习,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就可能被社会所淘汰,今后一定要注意在工作岗位上、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知识、积累工作经验,“读有字之书,更读无字之书”,把学习当作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当今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汲取教育教学领域最新成果,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要充分利用处于教学第一线的便利条件,虚心向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同志学习,读好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教学相长。
作为任课教师,我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加强教学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1、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取人之长,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教学质量。经常听课,学习其他教师好的经验、做法,积极参与教研室的座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认真研究教材,做到广泛阅读,深入细致地备课。依据课标要求,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能够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3、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平时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材施教,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得到激发。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4、做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我抱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态度,平时多关心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不仅关心优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做学生的好朋友,做家长的好参谋,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事业中力争做出最大的贡献。在今天的21世纪,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一起来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把知识教给学生。要变教学工具为开启新知识大门的钥匙,变传授知识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成为具备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三、创新工作理念,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要把坚持以学生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始终把广大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学生安危冷暖,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
1、加强师德学习,为人师表。良好的师德是从师的最基本准则,要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品德形象和师友形象,必须具备坚韧的意志品格、饱满的精神状态、严谨的思想作风、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以及和蔼可亲的教师特征。
2、改变工作理念,服务当先。不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位置,要转变观念,树立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踏实做事,多做好事多办实事,树立起“学生发展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次谈话,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
3、科学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力争通过教育引导、认真检查、科学考核,及时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防止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及个人好恶去判断、评价学生,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
四、创新结构,关优化学生认知结构
教学知识掌握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都认为,教学效果直接取决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认知结构)和如何有效运用这些知识加工所面临的学习材料(学习策略)。因此,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和加强学习策略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1.动态协调教材知识结构、学生认知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的关系
只有把这三种结构形成内在的协调统一,才能使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以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把全班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统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更适于完成各类不同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
2.加强学习策略教学
学习策略种类繁多,其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和保持知识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运用知识解题的问题表征策略、具体求解策略和思维总结阶段的反思策略,以及掌握知识过程中的自我监控等元认知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实际,通过分解练习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总之,作为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刻苦敬业,以教促学,以人为本。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进行“有效创新备课”,创新教学方式,定能在教学中迸出智慧的火花,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为争取学校教学的提升做出贡献。
第四篇:以科研促教学 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以科研促教学 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2002年秋,本人调入嵊州市马寅初中学工作,这是一所人才云集,氛围浓厚,硕果累累的教科研名校,省级教科研先进集体。2003年秋,新课程改革在我市初中全面实施,本人有幸成为赴省参加新课改培训学习的首批教师之一,在第一线,第一时间投入到课改大潮中去。从此,本人真正走上了抓科研、促教学、上水平的“科研强师”之路,并从中深刻地领悟到:教师只有参与研究才能真正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使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而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和自身素质修养,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下面谈谈本人是如何走上“科研强师”之路的。
1.从读书中开始
作为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修养。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我们许多青年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好不容易凑出来一篇文章也是干巴巴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平时书读得少,缺少知识的积淀。我在进入马寅初中学前的一年,教育教学水平正好处在一个瓶颈阶段,在同一套教材反反复复教了好几遍,觉得越教越熟练的同时,也感到了教学的乏味,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厌倦感,感觉到自己已成为一个活脱脱的教书匠,但又不知发展的方向在何方,或者说也没有这种开拓创新的意识,只想吃老本、混日子。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马中办公室里看到几份《语文报》(初中版)中关于“诚信”话题的文章,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十分注重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既有实践经历,也有经验体会。我看到“诚信”论坛后,心里产生了“我也想说几句”的一种冲动,欲一吐为快,与人共享,但真拿起笔来却又无从下手,自感理论水平、写作能力欠缺,于是就想到了读书,读诚信的理论,诚信的文章,查阅有关书籍、期刊和文献,进行模仿、参考、学习,终于用自己还比较笨拙的笔头写出了自己对诚信教育的心得体会,一稿、二稿、三稿,在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再四稿、五稿„„,我自己的第一篇教育论文《给学生一个诚信的环境》终于完成了,并且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继在《嵊州日报》、《绍兴教育》先后发表后,又在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学教育》2003年6期上发表。可以说,我的科研之路是从读书开始的,而第一篇论文的一鸣惊人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动力。从此,读书成为我工作之余的第一爱好,科研成为我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个建议》,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正是在读书、学习过程中,越来越体会到:一位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就像没有骨骼支撑,最终难成大器,这需要我有计划地展开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状态和生存状态,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探究的合作者,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育的创新者,新课程的建设者,正如王栋生教师所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我这位原本没有个人思想的教书匠,终于在读书过程中“开窍”了,开始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2.在反思中成长
读书让我能够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当你的成果被发表之后,你一定会产生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就感能够激发你继续干下去,这样教学与科研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尽管我的探索尚属较浅的层次,但已经能积极地对教学实践作出超前反思,努力探求新的见解、新的方法来解决自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培训、实践中,在专家们的精心指导下,我学习了大量的学科相关的前沿理论,认真研究课改涉及的重要问题,并对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作了一次整体的反思,对教育、教学工作作了重新审视,进行了重新认识。比如,我在以前的教学中,虽然知道学生课业负担重,但从没有真正分析负担重的根源,又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意识的影响,一直做不到真正的减负高效。直到我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在教学研究和反思中,在新理念的影响下,才真正深层次地剖析了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多方面因素:(1)对学生缺爱心,忽略情感教学(特级教师马惠生说得好:减负还需师德高尚)。(2)教师自身素质不足,教学观念陈旧(人教社章建跃教授指出:要真正减负,提高教师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3)对新理念理解不够,没有把握好课改方向,死用教材,缺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学走弯路走老路。(4)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无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5)资料选编多、繁、杂、乱,大搞题海战术。(6)评价方式单
一、片面,学生心理负担重。我正是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各科反思手段和方法及时发现了上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在实践中加以矫正与解决。我在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提高的同时,教学理念也得到了更新,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可以说,我的专业成长、进步的过程就是积极反思,有效反思的过程。到马中短短的几年,通过读书学习、教学反思,结合自己在第一线的工作实践,我已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近10万字,其中在《数学通报》2006年7期,《中学教育》2003年6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年9期等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在《中小学数学》、《中学数学教育》、《数理天地》等国家级刊级上发表10多篇,既有教育方面的论文《给学生一个诚信的环境》,也有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究》,有新课堂的案例分析《意料之外》,实验教材的教学设计《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学设计》,还有中考命题研究《操作三角板的中考题》、《中考折叠型试题例析》等,解题研究《多观察、细分析、防隐患》、《圆中漏解问题分析》等。也是在这反思、研究的几年中,我的案例分析《创造性地教,探索性地学》获省三等奖,《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获绍兴市一等奖,还有嵊州市一等奖等,本人还于2005年加入了浙江省教育学会。每学期的教研活动中都承担了专题讲座的任务,参与了多部初中数学资料的编辑工作,成为市名师培养对象,市中心教研组成员,教育教学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市教坛新秀,市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获市综合素质比武一等奖,优质课一等奖等。
3.在课题中发展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的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实践向理论的转化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用课题研究来推动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认识,非常值得一线教师采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么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进入马中以前,我甚至不知课题为何物,总觉得它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当第一篇论文《给学生一个诚信的环境》发表后,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随即参与了学校省级课题《诚信教育》的研究工作,也正是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才逐渐认识到什么是课题,怎样搞课题研究,也才发觉课题研究就在我身边,我每天都在研究。回想以前在乡中任教时,经常思考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数学素养的问题,并分析了乡中学生的弱势和优势,也能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教学,如提高45分钟课堂效率,进行分层次训练和测试,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等,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领导和家长的充分肯定。但由于欠缺系统的理论指导,也没有认真学习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没有吸取人家好的理论和方法,只限于自身的经验总结,从实践到实践,缺乏理论的支撑和提升,也无法在组内外推广,既没有强师,也没有兴校,现在想想实在可惜。因此,当我有了正确的教育科研意识后,就发现新课程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去研究、去解决,而我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会发现另一个要解决的新问题,渐渐养成了勤于科研的好习惯,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益和质量,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2004年上半年,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我观察到: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新学习方式正在建立和形成,但是,由于受教育投入不足,班额过大,资源短缺等客观原因,以及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主观原因,导致许多时候新的学习方式只有形式无实效。我感觉到这是一个急待研究解决的课题,于是我在04年4月开始准备,以第一届新课程实验班级的全体任课教师为课题组成员,自己亲自负责并执笔,成立了《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组,并于同年8月被立为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本课题经过两年来全体成员的研究,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成效:(1)学生合作意识,探索能力增强,本校九年级学生(本课题实验对象,新课程下首届毕业生)中考成绩喜人,高中正取人数全市第一,数学中考成绩为本校历年最佳(教研室统计数据为证)。(2)优化了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提高了科研能力,课题组教师共发表、获奖有关课题研究论文39篇,其中核心期刊两篇,一人被评为市第四届学科带头人,一人被评为市第2届教学能手,一人被评为市第八届教坛新秀,其中两人晋升为高级教师。(3)初步建构起一套适应本校实际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究》发表在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数学通报》2006年7期上,论文《玩三角板、量角器》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年1-2期上。“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们遇到了许多问题,而不得不广泛阅读,相互探讨,互相推荐参考书目,从最初的只重视教学技能转变为重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从重视教学知识点的传授转变为重视学生人格的发展,教育视野得以了开阔,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教师们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获得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使自己不断成熟起来。课题组的教师都认为教育科研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为自身的专业成长插上有力的翅膀。同时,科研的良好氛围又促进了集体凝聚力的增强,可以说:学术气氛浓厚的教研组,一定是凝聚力强的教研组,学术气氛浓厚的学校,一定是凝聚力强的学校,这就是“科研强师,科研兴校”的精神所在吧!
几年的教科研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与科研必须贯穿于一体,有研无教,内容则空;有教无研,效益则低。我们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以教育教学任务繁重为借口,不愿思考和研究问题,满足于经验型的教学和管理,在周而复始,机械重复,低层次的教学周期中更替;二是只搞理论,纸上谈点,目的是为了获奖、发表,而不是为了教学实践,这种离开课堂的教科研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纯粹是以空对空。我们的教育科研(特别是一线教师)应该以“问题求解模式的研究”和“理论应用模式的研究”为主,只有这样深深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科研,才能不断发扬光大,才真正起到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作用。总结自己的科研经历,最大的收获不是获得了多少荣誉,发表了多少文章,而关键的是通过真实而有成效的科研提升了自己及同组教师的教学层次和水平,实现了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正如华师大叶澜教授说的:真实的教科研使“教师的转型”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同期互动”的。
本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2007.6
第五篇:以经营创新促进邮政可持续发展
以经营创新促进邮政可持续发展
郑宇晟梁雄健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6)
【摘要】本文从新的经营环境为邮政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出发,提出了邮政必须转变经营管理观念,着眼于业务、服务、品牌经营、核心能力、组织架构寻找经营创新思路,实现邮政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机遇 经营观念 创新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begin with the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which take part in the new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China post.Than we mention that China post must change the concept of manage and focus in the service, brand, core competition ability and the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to seek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way, which can enable China pos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opportunity;concept;innovation
为实现企业在新竞争环境下的精益运营,国家邮政局从推进邮政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实现邮政业务由“三足鼎立”向“四业并举”转变的总体思路。这是中国邮政发展的战略选择,是邮政促进邮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这促使邮政企业既需要抓好业务创新,又必须重视服务和技术创新;既要抓准当前推进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又必须把握好长远调整的总体方向和目标;既要结合实际,抓好区域重点项目,又必须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要求和邮政发展趋势,着眼于业务结构的整体优化。
一、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当今世界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重心做了较大的调整;邮政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如经营的渠道、竞争的对象、市场的需求、人们流行的观念以及政策、法律等都在变化,市场的游戏规则更是日新月异,这些都为邮政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长期以来邮政业务是“三足鼎立”,包括邮递类、报刊发行、集邮业务等。目前,国内外各类物流、速递企业不断蚕食邮政运输市场,新的通信技术的出现大量成为了邮政传统业务的替代品,大型报刊发行集团自己成立投递网络等等,极大的威胁着邮政这些传统业务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邮政生产工具的日益智能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引入,为邮政的生产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在发展着邮政的传统业务,使其继续成为经济发展的骨干的同时又使新业务的数量和比重不断提升,也将使邮政经济结构不断的改良,不断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
二、邮政企业经营观转变
要使邮政在崭新的经营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占领市场、开发市场、扩展市场成为了经营发展的首要主题。传统的经营理念常常是以赢得现有市场占有率为目的,所采取的营销策略通常是以广告、促销、价格和全员营销为主。当企业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了自己的经营平台或者自己的经营市场以后,更需要一种崭新的营销观念,即不满足于与别人分享一个
1市场,而是努力去创造一个新市场。
今后,邮政企业的经营战略将要转变为“ 四业并重”,即:邮政物流业;邮政速递业(包括邮递业务);邮政金融业(包括保险业务);电信虚拟运营业(包括各种代理业务)。要通过“四业并重”战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邮政要发展就要走强强联合之路、协同合作之路,平等互利。为此,跳出传统邮政经营管理观念框框约束,寻找新的思路成为了邮政改革的首要问题。
三、邮政创新经营创新思路
1、以邮政与电信业务平台整合优化推进经营业务创新
中国邮政和电信合作是一个涉及各层次的经营活动,只有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找准业务切入点,在电信平台上将业务加以优化并重新包装,才能发挥竞争优势,形成独特的市场。中国邮政和电信合作战略应定位于以物流为核心整合自身资源和业务开展电信增值业务,尽量绕开管制、争取国家政策,发展成为具有中国邮政特色的电子平台。
在现阶段可以在邮政服务平台和电信服务平台上搭建代办服务平台和增值业务平台,如下图所示:
邮政与电信合作业务发展战略示意图
在代办服务平台上,可以为电信企业办理代放号项目、IP话吧项目、卡类销售项目、终端销售项目等。在电信增值业务平台上,可以利用传统业务资源、物流网络、绿卡网资源、名址库资源开发各类增值业务。例如,可以利用传统业务资源,开发报刊业务、函件业务、包裹业务、汇兑业务、速递业务的短信回执、短信订阅和发放、跟踪等增值业务;利用物流网路资源。结合电信技术开发邮车定位和物流跟踪查询;绿卡网上可以做手机理财、小额支付、电话银行的增值业务;利用名址库资料可以建立手机名址库。
2、以强化经营规范推动服务创新
服务是经营的前提,管理是经营的基础。优质高效的服务是确保经营工作和不断好转的重要举措,而全面加强企业的管理工作是规范经营,强化服务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经营的重要而忽视管理的支撑,任何时候都要做到管理在先,服务跟进,为经营工作保驾护航。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在经营市场上才能产生好的效益。
3、以无形资产的经营管理推动品牌创新
长期以来,邮政管理的重点在企业内部。减少费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收入使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经济网络化,和知识化的发展,物质生产和货物配送所创造的价值将不断降低,而无形资产所能带来的效益却能在新的经营环境中得以实现。邮政应关注品牌经营,产权经营等增值高、利润高的业务领域。目前可以通过统一塑造大邮政品牌,细化专业子品牌全面实现邮政品牌经营。如:可以把“11185”由服务型向经营型转变,同时要求以高标准、高起点全方位提升“11185”服务形象,将它作为邮政的品牌来经营,使“11185”成为对外经营服务的窗口。
4、以经营战略调整塑造邮政核心竞争能力创新
邮政业务结构的战略调整表现在内容上,就是培育、强化邮政的核心业务。这需要运输硬件系统、信息系统软件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同时并举,缺一不可。从邮政自身优势和特点来看,目前各类主要业务中,特快、发行、函件业务和新型的现代物流业务,是邮政发展的潜力业务,是邮政的核心业务,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突出政策优势、网络优势以及信誉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使之迅速壮大。
5、以组织架构重组推进经营管理体制创新
目前,中国邮政机构的设置是国家局、省局为决策层,地(市)局为中间管理层,县局、支局为执行层。决策层、管理层在人员和运行费用方面远远大于执行层。这种模式便于国家局、省局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进行资源调配、重点建设、决策管理,在计划经济时代曾发挥过一定作用。但同时也造成头重脚轻、上层庞大、机构重叠、权利过于集中、反应迟钝,抓不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
参考欧洲邮政的资产重组不但使邮政走出亏损,而且使欧洲邮政业成为全球性高技术行业,运营方式越来越带有商业色彩,出现良好的发展前景的经验,中国邮政应以推进专业化经营管理为契机,加快公司化改革步伐。目前可以各地市为单位,推行准公司化经营管理体制试点,地市局为虚拟总公司,各专业局为虚拟分公司,适当下放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奖金分配等权限,形成扁平化的专业化经营管理体制。沿海较大的县市局也可试行这一体制。
结束语
确保邮政可持续经营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持续不断、循序渐进、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邮政需要借鉴国内外同行业发展的经验寻找新的发展方向,需要不断的从实践中探索新的思路,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商业化运作:新时代中国邮政经营模式创新的战略选择》蒋华园;张晓红.2005.当代通信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邮政客户管理体系研究》 黄卫东.2005.中国科技信息
3.《英国邮政的技术创新》李素满.2005.邮政研究
4.《论邮政企业深化改革与创新经营模式》陈庆生.2005.邮政研究
4.《浅谈邮政企业管理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机制创新》符方元.2005.邮政研究
作者简介:郑宇晟,男,1980年生,200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学士学位,现于北京邮电大学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联系方式:北京邮电大学 190#郑宇晟 收,邮编
100876。e-mail:jaschar@263.net tel:010-62281979 mobile:***
作者简介:梁雄健,男,1933 年生,1955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现代化研究所所长,信息产业部电信法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委员,信息产业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ITC 顾问委员会委员,丹麦理工大学顾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