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私人小结2014

时间:2019-05-15 11:2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私人小结201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私人小结2014》。

第一篇: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私人小结2014

 研究社会的不同方式:

1实验研究,自然科学

2实地研究,参与观察,无结构访问

3文献研究

4调查研究

1)内容分析,2)二次分析

3)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 社会调查的定义

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搜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 社会调查基本要素

1)抽样

2)问卷

3)统计分析

 社会调查的方法论特征

1)定量

2)横剖性

 社会调查的分类

1调查对象的范围

1)普遍调查

2)抽样调查

2搜集资料的方法

1)问卷调查:自填,邮寄

2)访问调查:当面,电话

3调查的目的作用

1)描述性调查

2)解释性调查

4调查的性质应用领域

1)行政统计调查,全国人口普查

2)生活状况调查

3)社会问题调查

4)市场调查

5)民意调查,大众传播媒体的受众调查

6)研究性调查,学术

 社会调查的题材

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

2)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

3)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 社会调查发展简介

1.国外,现代

1)早期,行政统计调查为主

2)19c~20c初,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查尔斯.布斯《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芮斯《其

它一半如何生活》,《向贫民窟开战》,斯特文斯《城市的耻辱》。)

3)20c20,30s开始,新发展时期,领域扩大,新调查方法和新技术。(1935,盖洛普民意测

验所成功预言1936年总统选举)

4)20c40~70s,数量发展迅速。方法完善成熟。

2.国内,传统

1)20c初,开始(1914,伯吉斯,北平305名洋车夫生活状况调查;1923,陈达,北平海淀

居民和清华校工生活状况调查)。

2)20c20,30年代~全国解放前,主2类(学术界社会调查:社会学/陈达,李景汉,陶梦和,吴文藻,严景耀,史国衡;民族人类学/吴泽霖,费孝通,张之毅;革民斗争中社会调查/毛泽东,张闻天)

3)解放后不久,学术界社会调查基本中断。

4)1979,学术调查恢复发展。i iiiiii 解放战争:1945,8~1949,9

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1)选题

2)准备:调查设计,抽取样本,变量测量,问卷设计

3)实施(调查):自填问卷,邮寄问卷,电话访问,结构访问)

4)分析(单,双,多变量分析)

5)总结(报告结果)

 调查课题的类型:

理论性/应用性(针对具体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自选/委派/基金项目

 选题的4标准:

1)重要性(用途,用处)

2)创造性

3)可行性(主客观条件)

4)合适性(个人特点)

 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1)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

2)从个人经历中寻找

3)从现有文献中寻找

 文献查阅与选题

1)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领域

2)较宽泛地查阅相关文献

3)初步确定调查课题

4)进一步查阅更为专门的文献

5)进一步明确调查课题

 调查设计的分析单位

1)个人

2)群体

3)组织

4)社区

5)社会产品,社会制度

Ps:层次谬误

简化论

 制定实施方案

1)说明调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说明调查的内容

3)说明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分析单位

4)说明调查的理论假设

5)说明调查方案

6)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培训安排

7)确定调查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 概率抽样的原理

它能够很好地按总体内在结构中所蕴含的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来构成样本,使样本成为总体的缩影。

 抽样的一般程序

1)界定总体

2)制定抽样框

3)决定抽样方案

4)实际抽取样本

5)评估样本质量

 研究性调查中没有理论假设是致命的。

 统计学大样本30,社会学大样本100。

 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1)总体的规模

2)推断的把握性与精确性(置性水平,置信区间),置信区间越小,即样本统计值与总体

参数值的误差范围越小,则所要求的样本规模就越大)

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4)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 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和符号表现出

来的过程。

 测量的4个要素

1)测量客体

2)测量内容

3)测量法则

4)数字和符号

 随机性:是总体中的成员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可能性。

 分层与整群

1)分层抽样:当某个总体是由若干个有着自然界限和区分的子群所组成,同时不同子群相

互之间差别很大、而每个子群内部差异不大时;

2)整群抽样:当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别不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异质性程度较大时。 多段抽样中,在同等条件下减少误差的方法是,相对增加开头阶段的样本数而适当减少

最后阶段的样本数。

 分层与定额

1)同:都根据特征对总体进行分层或分类

2)异:定额通过主观分析或依据方便性来确定和选择组成这种模拟物的成员。其重视的是

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

分层完全依据概率原则,排除主观因素,客观地、等概率地在各层中进行抽样。 测量层次: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实际意义的O点)

 高层次的量可以作为低层次量处理。

 量表:

1)总加量表

2)李克特量表

3)语义差异量表:主要用来研究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含义,在社会学、社会心

理学、心理学研究中,主要用于文化的比较研究、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人们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

4)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 问卷的一般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及其他资料。

 问卷设计的原则:

1)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2)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主观障碍,客观障碍

3)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内容,样本的性质,问卷的使用方式。

 答案的设计原则

1)与所提的问题协调一致

2)穷尽性

3)互斥性

 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规则

1)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

2)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

3)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

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

5)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6)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7)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 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1)概念抽象

2)问题含糊

3)问题带倾向性

4)问题提法不妥

5)问题有多种含义

 自填问卷与结构访问特点

1主要特征:依靠问卷;依靠访问员优缺

1)自填问卷法

优点:

A.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B.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C.可避免某些人为误差

缺点:

A.问卷的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

B.自填问卷法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

C.调查资料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

2)结构访问法

优点:

A.调查的回答率较高

B.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

C.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

缺点:

A.调查员与调查者之间的互动有时会影响到调查的结果

B.访问调查的匿名性较差

C.访问调查的费用高,代价大

D.结构访问法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

 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

1自填问卷法

A.个别发送法

B.集中填答法

C.邮寄调查法

D.网络调查法

2结构访问法

A.当面访问法

B.电话访问法

第二篇:社会调查方法学习小结

社会调查方法学习心得

学习了社会调查方法的课不仅让我懂得了许多关于社会调查方法的理论,而且让我思考了很多。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大家是否对自己周围的人、事、物做过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是否发现隐藏其中的内在价值呢?其实,对我们身边的每件小事进行一次调查,都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

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应该是我们大学生活的两个重要部分。大家都非常渴望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

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先是大家分组,然后是大家讨论实施方案汇报,老师给出改进建议,接着每人设计一份问卷,汇总出一份综合的问卷,然后分别展开调查,整理结果,小组分析讨论,最后写出小组的调查报告。第一阶段:设计实施方案。

“万事开头难”,我们小组会出现一些错误,如:格式不对,项目不够,内容不符,质量欠缺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错误,我们都认真地记录了下来,并且小组讨论解决,不懂得地方继续询问了老师,在李老师的认真指导下,都逐渐地改正过来。这部分是便由我设计总结并且汇报的。第二阶段:设计问卷

设计问卷很艰难,因为问卷要明确目的和内容,在不询问受访人隐私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了解我们组调查课题的情况。所以我们采取了头脑风暴法,小组每个人都设计了一份问卷,然后我们讨论整合,做出一份最为合理高效的问卷。接下来就是调查方法的问题了,调查方法很多,有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也有同时采用几种方法的。而我们采用问卷星软件发放问卷。我建议我们组选择问卷星软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小组成员一致同意。第三阶段:展开调查。

问卷和提纲设计好以后,进入调查的展开阶段。同学们纷纷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调查本校的本科生。因为我们采用的问卷星软件,进行了内部设置,所以很高效的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因为大家只是点开一个链接就可以填写,所以受访者很积极,问卷星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第四阶段:总结并写出调查报告。

这是最后一步,但也是最难的一步了。小组成员经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调查与研究,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写成报告。可以说,我们小组在这一阶段付出的努力更多,花费的时间也最多,由我整理汇总并写出了十几页纸的报告。但是我们追求完美,不断的反复研读,完善报告,并请老师继续指导我们,使我们的报告越来越完善。但是我对我的上台报告并不太满意,有些表述不清。

这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共用了10周左右的时间,最后在小组成员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小组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小组不但交出了一份完美的报告,而且大家收获都很多。

我首先体会到了李老师的严谨认真,孜孜不倦,百教不厌,一丝不苟,和蔼可亲,热情奉献和全心负责。我们也体会到了小组成员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上进。作为组长,我安排的任务都能得到执行,完成的也非常出色。在学习、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更是在热情追求完美和执着探索知识。调查结束后,我收获了很多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收获了许多在学习,生活,工作都有价值和帮助的东西。真正体会到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体味到学有所用的乐趣。另外,我觉得老师设计课的流程很好,讲课方式也很舒服,指导我们小组的学习也是孜孜不倦,所以我们觉得这个课和老师都非常好,如果课堂上增加小组讨论那就更加完美了。马上要和这门课说再见了,还真有点依依不舍。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认认真真地完成几件事确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我们决定去做一件事时一定要全身心投入。“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最好”。

公141 潘悦141392

第三篇:社会调查方法

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涵义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原则=方式、方法的科学,或者说是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一门科学。作为一个体系,它包括选择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解释调查结果际检验调查结论等。作为一门科学,它包括三个层次的知识:它是一种专门的科学理论;它是一种哲学观点,表达了一种价值观念;它包括了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巧。

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它包括:课题的确定及其方法;调查研究的目的;研究类型;研究范式;分析单位;研究程序;研究方案设计;研究假设;研究的理论结构;社会测量;概念的操作等。

(2)资料收集的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诸如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二是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诸如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试点法、会议法等。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3)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它包括: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3.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

当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与传统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相比较,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主要有:第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更加广泛、深刻;第二、许多新兴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社会调查研究中,使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更加完备和科学;第三、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使调查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第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使社会现象的认识更符合客观实际;第五、现代科学技术工具的运用,使社会调查研究的效率得到空前的提高。

4.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目的揭示社会现象的发展规律,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5.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指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及得出结论都不掺杂研究者的主观因素。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第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第二、认识事物的差别和变化,把握事物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其他条件;第三、充分占有客观材料,分析它的发展形式和过程,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第四、在研究和认识社会现象特殊性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形式解决不同的问题。

科学性原则,是指调查研究必须借助各门学科研究的有关成果而建立起来的有自我规律的体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第一、研究成果要用数据、资料说话,观点、意见、建议不能凭空臆造;第二、调查的资料必须有效地说明调查者所要说明的观点;第三、调查结论于调查资料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系统性原则,指社会调查研究要把调查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第一、要注重调查对象的整体性;第二、界定系统的界限应明确清晰;第三、注意系统的内在结构于外在的联系;第四、要注意全过程的层次性和顺序性;第五、要注意系统的自我调节以及于外部环境的平衡适应功能。

社会研究方法

指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加以解释和预测的科学方式和手段。社会研究方法具

体分为方法论、基本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3个层次。

方法论 居于最高层,是进行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方法论决定研究者如何提出假设,如何解释资料和得出结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论。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还有其他不同取向的方法论。在认识的起源上,有强调建立演绎式的社会理论体系的唯理论与强调实地研究的经验论;在认识的范围方面,有将解释自然现象的观点和方法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实证主义与反对将社会与自然等同起来,强调对人类行为加以主观理解的反实证主义;在思维方法上,有演绎法与归纳法;等等。凡此种种方法论对社会研究的影响,因时间、问题不同而深浅各异。一般来说,在社会研究中,趋势是倾向经验论、实证主义和归纳法。

基本方式 有实验研究、统计调查、实地研究和比较研究。

①实验研究。在实验室对相关变量进行控制和操纵的条件下,对假设进行检验的方法。实验法主要有标准实验与准实验、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标准实验是通过人为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精确观测某些社会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准实验即非标准实验,设计与控制不十分严格,且多为自然实验。自然实验不施以人为控制,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某一因素对不同组别所起的不同作用,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实验法常用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

②统计调查。指按照统计学的原则,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数量资料,概括大量社会现象的共性和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现代社会研究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统计调查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定量调查与分析。

③实地研究。对生活在特定地理、文化或行政区域的人们的行为、态度、感情等情况进行系统考察的方法,常用于搜集定性材料。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也称为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法是社会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方式。社会调查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等类型。

④比较研究。指对一个或多个社会的某些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探求其异同的方法。历史比较、跨文化比较、类型比较、实验法、共变法等都应用比较的思维方式。在社会学研究中,比较研究通常指对已知的社会事实的分析,有人在此基础上将比较法分为历史法、构造类型法和个案法 3种类型。历史法是利用历史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构造类型法是以思辨的方法选择、取舍现存资料,建立抽象的类型或模式,用以与经验现象相比较。个案法是对少数单位(个人、群体、社区或事件等)的各种特征进行深入、全面的考察与比较,了解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过程的方法。这些研究方式各有特点:比较研究在于博览、约取、分析、综合、定其异同、塑造典型;实地研究侧重主观理解、洞察,揭示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统计调查着重定量分析,精确了解社会整体的一般状况和各种类型的分布情况;实验研究主要考察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具体方法与技术 分为搜集资料的技术和分析资料的技术。依照资料的来源不同,搜集资料的技术有直接观察、询问和文献法 3种类型。直接观察又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询问是由研究者提出问题,请研究对象予以回答的技术。这种技术包括心理测验中的自由联想法、态度量表法、深入访谈法、半结构和结构式访问法等,其中结构式访问已发展成广泛应用的问卷法。文献法是对现存的有关文献进行查阅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技术主要以定量的统计分析为主。统计分析除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外,更重要的方法是多变量分析和非参数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统计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在社会研究中采用了模拟技术。这种技术兼有实验与分析的作用。其他的分析技术因所研究的问题、搜集资料的技术和应用的工具不同而有区别,诸如内容分析、民俗学方法论与现象学方法、语义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

与调查的技术相适应,测量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有观察记录卡片、访问表、问卷、调查表,以及各种测验试卷等等。有效的分析基于适当的研究设计,而适当的研究设计侧重于定量的测量。从广义上说,测量是按数学运算规则把数字、符号指定给所要量度的对象,用以确定对象的性质、等级或数量。测量工具要具有效度和信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是由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各种具体方法以及研究技术三个层次构成的。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是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逻辑方法论和学科方法论三个方面组成。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中间层次是具体方法。这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有社会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统计法。其中社会调查法包括普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方式,另外还有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有较大的针对性,实用性强,对所研究的对象深入具体。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最低层次是各种专门技术和工具。专门技术包括观察、访问、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方面。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原则:

(1)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实事求是原则;

(3)科学化原则。

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定量化。定量化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数学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数学分析的科学分析方法。

(2)整体性。社会学研究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以社会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而区别只在于其他社会科学都是以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社会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社会学则是以整个社会为对象,把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作为一个整体,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

(3)技术性。运用一套特有的、科学的研究技术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这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又一重要特点。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选题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中最常用的有观察法、个案法、抽样法和问卷法。各种方法经常是互相交叉使用。

观察法:是指观察者根据研究课题,有目的地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直接或间接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以取得有关资料的方法。

个案法:是指对某个特定的社会单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分析,以达到对全部研究对象的认识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又可以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问卷法: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案,通过设计一套要求被调查者回答的问题表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社会学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分组;统计分析等具体的分析方法。

二.涂尔干,韦伯的基本观点

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特征和特殊的决定因素。它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是先行的社会事实造成的。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意识。这种“强制”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将受到惩罚。涂尔干认为,一切社会的观念都具有这种强制力;人类大多数的意向不是个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导、熏陶和压迫下形成的。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无法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解释。他说,宗教、道德、法律、社团、协会、语言,以及服装样式均属社会现象,都是社会学特定的研究对象。他还把社会事实分为“运动的状态”和“存在的状态”,前者指与思想意识相关的现象,亦称“团体意识”;后者是社会上一切组织和有形设置。涂尔干注重研究前者。

劳动分工论 社会秩序是涂尔干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他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俗,信奉同一图腾,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而不会离心。在近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在意识、信仰上的差异也日益增大。但是社会没有瓦解,人们也没有分离,这是因为古代维系团体的共同意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社会分工使每个人在消费上依赖于其他人。分工使社会像有机体一样,每个成员都为社会整体服务,同时又不能脱离整体。分工就像社会的纽带,故谓之“有机团结”。民族越进化,其成员间的差异越大。这种趋势甚至反映在体质上。从大脑容量上看,同一种动物的脑量相互差别小,而人与人的脑量差别大;就人类而言,土人与土人相比,其脑量较之文明人更为接近。文明人在其他方面(如服装、思想)的内部差异也很显著。因此,近代社会是差异的社会,又是有机团结的社会。

涂尔干否认社会分工的产生是为了创造更多财富的观点。他强调,一个事物的功能,并不是产生出这一事物的原因,原因在功能之前。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财富,但这要在分工出现后与分工前的对比中才能显示出来。他认为造成分工制的原因是人口密度过大。人口的增加最初迫使一些人迁徙到其他地方,当无路可退时,他们被迫改换行业,分工制也就随之出现。他重视研究社会事实的功能,是功能理论的先驱之

一。同时在方法论上,强调区分功能与原因,这对功能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自杀论 在《自杀论》一书中,涂尔干试图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解释自杀的原因。他把自杀划分为 4种类型,即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

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涂尔干宗教研究的对象是澳大利亚原始部落中的图腾崇

拜,他的研究目的却是为了“理解现今的人”,为了说明宗教的社会功能,说明一种共同意识对于社会秩序建立的必要性。

涂尔干批判了早期人类学家对宗教起源的两种解释: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论。他说,这种解释说明不了为什么在对于自然、生理现象的误解露出破绽后,宗教还能持续下去,直到今天。他认为,宗教不是要给人们一种对于物质世界的描述,而是服务于社会。他认为宗教的神圣来自社会,它不过是被实体化、人格化了的团体力量,即道德力量。社会力量以一种心理方式作用于个人,迫使人们服从它,甚至违背人们的自然倾向。人们感到了身外存在的这种力量既是强制的,又是需要依赖的。他们对之敬畏,又不能充分理解其性质和来源,便萌发了某些观念来象征这些力量,这些观念就是宗教。这些神圣象征物(即宗教)的功能不仅在于帮助人们感到社会实体的存在,更在于维系社会,促进其整合。在解释宗教起源时,迪尔凯姆同时建立起他的知识

社会学的思想。“团体意识”和“团体表象”既是他解释宗教起源的钥匙,也是他的知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一切感受来自个体经验,一切理性并非与生俱来的、超验的,而是属于“团体表象”,来自“团体意识”,产生于团体生活之中。理性又分思维中的概念、范畴,伦理中的道德、宗教。这些均产生于团体生活,不是源于个人的心理机制。

学术贡献 涂尔干提出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充实了由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

韦伯的基本观点:

1.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韦伯的原意是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要使行政组织发挥作用,管理应以知识为依据进行控制,管理者应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应该依据客观事实而不是凭主观意志来领导,因而这是一个有关集体活动理性化的社会学概念。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结构可分为三层,其中最高领导层相当于组织的高级管理阶层,行政官员相当于中级管理阶层,一般工作人员相当于基层管理阶层。企业无论采用何种组织结构,都具有这三层基本的原始框架。

韦伯指出,现代的行政组织存在着一种正式的管辖范围的原则,这种管辖范围一般是由规则(即法律或行政规定)来确定的。

2.权力的分类

韦伯指出,任何一种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才能实现其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有序。如果没有这种形式的权力,其组织的生存都是非常危险的,就更谈不上实现组织的目标了,权力可以消除组织的混乱,使得组织的运行有秩序地进行。

韦伯把这种权力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理性的、法定的权力。指的是依法任命,并赋予行政命令的权力,对这种权力的服从是依法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这是对确认职务或职位的权力的服从。第二种是传统的权力。它是以古老的、传统的、不可侵犯的和执行这种权力的人的地位的正统性为依据的。第三种是超凡的权力。它是指这种权力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崇拜和迷信的基础上的。

3.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管理制度

韦伯认为,管理就意味着以知识和事实为依据来进行控制。“领导者应在能力上胜任,应该依据事实而不是随意地来领导。”他指出:最纯粹的应用法定权力的形态是应用于一个行政组织管理机构的。只有这个组织的最高领导由于占有、被选或被指定而接任权力职位,才能真正发挥其领导作用,每一个官员都应按下列准则被任命和行使职能,

第四篇:社会调查方法

符蓉:主题

一、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研究(学业倦怠是大学生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时对学业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三个方面的症状。)

主题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相处(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然碰到、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有报告显示:“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是仅次于“专业水平“,大学生人际交往差异性的研究是当代大学生们自身发展的要求。)

顾威威:新公民父母的子女教育问题

董亚亚:大学生自主创业

严浩:中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

周全:农村留守儿童心里健康问题的调查

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压力、心理健康的关系许多研究发现,相同的压力情境对不同的个体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那些受到较高心理或物质支持的人,比那些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健康[1]。由于离开家庭,面临新的校园生活,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以及学习等方面都需要适应,其社会支持系统的量与质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果应对不当,极易引发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危机的发生。在大学生压力问题上,社会支持在压力—健康关系中的作用如何,值得探讨。

二、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50名中山大学医科、理科和文史科学生,200名广东教育学院理科和文史科学生,目前无重大身体疾病,无严重认知障碍。经整理,删除不符合条件的问卷,剩余有效问卷516份。(二)研究方法。采用以班为单位的团体测试,统一主试和指导语。测试前由主试介绍施测目的,鼓励真实作答,当场收回问卷。问卷不记名。(三)研究工具。1.《大学生压力评定量表》

[2]。此量表为自评量表,由60项可能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反应的生活事件构成,包括家庭及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学习压力、生活适应压力、就业和前景压力5个维度,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五级评定,即无影响

新市民子弟小学现状及解决方法。

中国人消费心理及消费观

第五篇: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期末预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只属于定性社会研究方式的是(C)A.社会调查

B.实验研究 C.实地研究

D.文献研究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不包括(D)A.抽样

B.问卷 C.统计分析

D.资料整理

3.社会调查中研究问题指的是研究主题范围内研究者具体回答或研究解决的问题。下列属于研究问题的是(B)

A.留守儿童问题 B.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C.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D.家庭问题

4.“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体现了选题的哪种途径和方法?(C)A.从现有文献中寻找 B.从个人经历中寻找 C.从社会生活中寻找 D.从他人经历中寻找 5.社会调查中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是(A)

A.层次谬误和简化论 B.区群谬误和生态谬误 C.层次谬误和体系谬误 D.简化论和区群谬误 6.对青少年初次犯罪原因进行调查不是以年龄特点、类型多方面做全面而详细的了解,而是将调查的焦点集中在各种可能的原因和解释进行检验,分析探讨和说明。这样的调查方法属于(C)

A.描述性调查 B.研究性调查 C.解释性调查 D.探索性调查

7.假设某大学有100个班级,每班都是30名学生,共有3000名学生,现要抽取30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不是直接一个一个的抽学生而是从全校100个班级中抽取十个班级,然后由这十个班级的全部学生构成调查的样本,这种抽样属于(A)A.整群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8.在社会测量的层次中属于最低层次的是(A)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9.在问卷设计中,问题的设计应该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不包括(B)A.清楚,明确,具体原则 B.一次可以问两个问题原则 C.客观中立原则 D.不直接询问敏感问题原则

10、对连续型变量分组;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A)

A.85在第三组 B.75在第一组 C.95在第三组 D.85在第二组 11.某企业职工工资分为四组:(1)800元以下;(2)800-1000元;(3)1000-1500元;(4)1500元以上。则1500元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应为(D)A.1500 B.1600 C.1700 D.1750 12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3.下列四幅图中哪个是弱正相关(C)

14.社会调查研究中操作化的含义是指(B)

A.明确概念的确切含义 B.将概念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 C.关于调查结构的表述 D.关于调查观点的表述 15.这是某问卷中的一个问题:“实行责任制以来,你觉得你和你家里人的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能否满足生产需要?”这个问题的设计犯了下列哪种错误(B)A.问题带有倾向 B.问题带有双重语义 C.问题含糊 D.提法不妥 16.采用自填式问卷法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D)A.研究者难找 B.信度低 C.效度低 D.回收率偏低 17.应用最广泛的间接访谈方法是(B)

A.通过信件进行访谈 B.电话访谈 C.利用互联网访谈 D.入户访谈

18.资料收集的集中时间进行资料审核,这种审核是指(A)A.系统审核 B.实地审核 C.多次审核 D.完整审核 19.下列哪象不属于统计表的构成部分(D)A.表号 B.总标题 C.资料来源 D.批注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包括(ABCDE)

A.选题阶段 B.准备阶段 C.实施阶段 D.分析阶段 E.总结阶段

2.选择调查课题的标准有(ACDE)

A.重要性 B.实践性 C.合适性 D.可行性 E.创造性

3.社会调查中,分析单位有哪几种类型(ABCDE)A.群体 B.个人 C.社区 D.社会产物 E.组织

4.概率抽样类型包括哪些(ABC)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判断抽样 E.雪球抽样

5.操作化的步骤包括(ABCE)

A.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 B.决定一个定义

C.列出概念的维度 D.选择具体的操作化方法 E.确定发展目标

6.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以下哪些成分(ABCD)A.封面信 B.问题与答案 C.编码 D.指导语 E.评估与反馈

7.资料收集的具体操作需要注意哪些细节(BCD)A.被调查者的个性 B.第一印象

C.进门和开场白 D.接触被调查者前的准备 E.对资料的分析

8.研究者通常采取哪种清理方式来提高数据的质量,在正式统计运算前再次降低数据中的差错率(ADE)

A.数据质量抽查 B.数据误差清理 C.信度分析 D.逻辑一致性清理 E.有效范围清理

9.测量的要素是(BCDE)

A.测量主体 B.测量客体 C.测量内容 D.测量法则 E.数字和符号

10.结构访问法包括哪些访问方式(BE)

A.网络访问 B.电话访问 C.集中填答 D.邮寄调查 E.当面访问

(三)判断题

1.资料的审核是资料处理的第一步工作。(√)

2.当数据中的数字超出了有效的编码值,可以肯定这个数字一定是正确的。(×)3.解释性研究是对社会现象做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4.选题过程就是从集中的主题逐步扩大到宽泛的研究问题的过程(×)

5.调查设计就是根据调查目标,对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内容、方法和程序进行规划。(√)6.调查设计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个人、群体和组织。(×)

7.抽样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样本特征的描述来勾画出总体的面貌。(×)

8.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间隔抽样,它是把总体的元素进行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之后按一定的间隔抽取元素来组成样本的方法。(√)9.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和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10、在总加量表中每一个具体指标在对其概念的测量中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占同等的比重,彼此间存在特定顺序结构。(×)

11.问卷的答案设计要注意做到使答案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12.在问卷设计中可以使用否定形式提问。(×)

(四)名词解释 1.抽样调查

即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2.层次谬误

又称为区群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的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3.整群抽样

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然后又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的方式。4.操作化

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5.结构访问法

结构式访问又称标准化访问,即按照事先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访问问卷进行的访问,根据访问员与被访者是否见面,结构式访问又可以分为当面访问和电话访问。6.回归分析

是对有相关关系的现象,根据其关系的形态找出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回归方程来近似的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以便依据回归方程对未知的情况进行估计和预测。7.集中趋势分析

指的是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者说反映这组数据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8.交互分类

就是将调查所得的一组数据按照两个不同的变量进行综合的分类。

(五)简述题

1.简述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答: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从大的方面看可以将社会调查的程序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选题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阶段和总结阶段。(1)选题阶段

调查问题一旦确定,整个调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随之确定,调查问题选择的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调查工作的成败,决定着调查成果的好坏优劣。(2)准备阶段

如果说选择调查问题的意义在于确定调查目标,那么准备阶段则可以理解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包括调查设计、抽取样本、变量测量、问卷设计。(3)调查阶段

也称为实施阶段,即自填问卷、邮寄问卷、结构访问、电话访问等几个方面。(4)分析阶段

指资料整理、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审核、整理、统计、分析。(5)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2.简述选题的标准。答:

(1)重要性,即调查课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2)创造性,也可以称作创新性或独特性,他指的是调查课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3)合适性,指所选择的调查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4)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调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在这些选题标准之中,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独特性则是基础上提出的新标准,可行性是决定性标准,合适性则是前三条标准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3.举例说明社会调查中的分析单位、调查对象,并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答:

在社会调查中主要有五类分析单位: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物。调查对象是研究者收集资料时所直接询问的对象。两者的关系: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分析单位为与u调查对象有时可能会由同一种对象承担,但分析单位不一定是调查对象,同样的,调查单位也不一定是直接的分析单位。但两者是紧密联系的,调查对象是为了分析和诠释分析单位的一些情况或问题,分析单位由调查对象来支撑。(例证略)

4.简述什么是定额抽样及其缺点,并说明其与分层抽样的差异。答:

定额抽样又称为配额抽样,它是一种比偶遇抽样复杂一些的非概率抽样方法。其缺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研究者总是只能对少数几个方便控制的特征进行分类和定额,而无法对许多同样影响着、体现着总体特征的其他因素进行分类和定额。因而定额抽样所得到的样本有可能严重偏离总体。另一方面,由于定额抽样中调查员可以在保证各种类型定额的情况下自由选取自己方便获得的调查对象,这种自由度很大的选择方式同样既容易造成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偏差。二者的差异:抽样方法不同。定额抽样是通过主观的分析和依据方便性来确定和选择组成这种模拟物的成员,而分层抽样则完全依据概率原则。5.简述操作化的含义和作用。答:

操作化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操作化的作用包括以下三点:一,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令调查研究得以进行;二,使概念或命题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方面进行,避免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的片面性。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建立在量的基础上,使定性分析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

6.在问卷设计中,对问题的语言表达和提问的方式有哪些常用的规则? 答:

(1)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2)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

(3)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5)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6)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7)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7.简述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并择一说明其优缺点。答:

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包括自填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1)自填问卷法

优点: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具有很好的匿名性;可以避免某些人为误差。

缺点:问卷的回收率难以保证;自填问卷法对被调查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调查资料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2)结构访问法

优点:调查的回答率较高;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广。

缺点:调查员和被调查者之间的互动有时会影响调查结果;访问调查的匿名性较差;访问调查的费用高、代价大;结构访问法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8.问卷数据录入的方式有哪几种?试述其各自的优缺点。答:

数据录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问卷上将编好码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另一种则是先将问卷上编好码的数据转录到专门的登录表上,再从登录表上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直接从问卷输入数据的优点是避免了再次转录可能出现的差错,缺点则是在录入时需要不同的翻动问卷,录入速度相对较门,效率较低。

将问卷数据先转到登录表再输入计算机的优点是录入方便,速度相对较快,缺点则是由于每一次转录都存在出错的可能性,增加了差错的风险。

下载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私人小结2014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调查方法期末复习私人小结201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复习3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总复习 第一章序论 1.社会调查的概念: 社会调查是人们有目的地认识社会现象的一种活动。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

    社会调查方法论文

    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收集充分的一手数据以解决研究的问题。研究 社会调查法 方法服从和服务于理论研究,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方......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1. 2. 3. 4. 调查课题的类型:理论性课题与应用性课题,自选和委派 选题的重要性:决定调查方向 体现调查水平制约调查过程 影响调查质量 选题的标准:重要性 创造性 可行性 合适性......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抽样调查:就是从研究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这部分个体中所得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简言之,就是调查部分以反映整体,这就是抽样......

    社会调查方法(五篇)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 一、概念 1.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

    社会调查方法15篇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 姓课程代 课程名 评阅教 号 名码 110062 称社会调查方法(专)师第一 次任务 共 三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社会调查方法(专)形考作业一#第1页(共2......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课后习题1——4 一、什么是抽样调查?为什么实际生活中抽样调查的应用远比普通调查广泛? 答: 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选取一部分个体进......

    社会调查期末习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定量研究3、普查4、观察法5、定性分析6、信度7、操作化 8、全面调查9、文献法10、类型抽样11、相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