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便民诉讼绿色通道经验交流
本文作者:北安市人民法院 刘忠杰 王春胜 好范文原创投稿
构建便民诉讼绿色通道 实现“三无”法庭
北安市人民法院 刘忠杰 王春胜
郊区法庭长期以来一直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在审理案件中,强化诉讼调解,确保办案质量,努力构建便民诉讼绿色通道。2012年1-11月,共
受审理民、商事案件90件,结案86件,其中调解36件、撤诉40件,调撤率达88.3%。实现全年无更审改判、调解无反悔、无信访案件的“三无”法庭。
为了更加充分体现法庭便民、快捷和高效的特点,他们先后推出假日开庭、上门开庭、向群众发放“便民服务卡”、接受电话法律咨询等服务措施,极大方便了远离辖区、行动不便需要提供法律帮助的群众诉讼。同时,他们实行了“收案日告知制度”即收案当日告知当事人必要诉讼程序及征求当事人调解意见的受案前期工作方式。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尽量多地适用简易程序,做到案件随到随调,及时开庭。当庭调解或撤诉的案件则立即制作法律文书送达当事人,减少了当事人的讼累。对被告下落不明,须要公告送达的案件,除通过人民法院报向被告发出送达公告的同时,他们还到被告原居住地和户籍地张贴公告。
他们严把案件审理质量关,对重大、疑难、有信访迹象的案件或以判决结案的案件,必须经庭务会集体讨论研究后下判,全庭法官参与合议庭对案件的评议活动,在坚持合议庭对案件最终裁决权的基础上,全员可对案件的定性、处理意见各抒己见,对有分歧的意见,法官们可以充分的引法据条,论辩析理,既有利于合议庭集思广益,研透案件,确保案件质量,也为法官提高业务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无论哪个案件、哪个环节有信访迹象的,由主审法官及时上报庭务会,在庭务会上由全员研究对策,从多角度、多方位入手,找出症结,及时地作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疏导当事人的对抗情绪,有效地化解矛盾;同时,采取副庭长、庭长“逐级接谈”化解矛盾法,有的当事人极易对承办法官产生对抗情绪,当承办法官与当事人沟通产生困难之时,由承办法官告知庭长、副庭长,并由副职、正职逐级作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将当事人对承办法官的对立情绪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与承办法官产生矛盾,导致缠诉缠访案件的发生。
郊区法庭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人民法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构建和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调解方法,对不同类型的纠纷采取不同的方法,因地、因事、因人制宜、择时适度给当事人分析诉讼风险,分析案件诉讼成本,引导当事人理智对待争议,努力提高调解撤诉率。他们实行“四全调解”,即“全程、全心、全力、全员”调解。一是树立“全程调解”理念,将调解贯穿于送达、开庭前、庭审中、判决前的每一个环节。二是树立“全心调解”理念,本着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目标,耐心、细心、专心调解,不厌其烦、锲而不舍。三是树立“全力调解”理念,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运用一切手段,动员一切力量,绝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只要有可能,就绝不放弃调解。并在调解过程中,找准“三点”,即双方的利益平衡点、把握双方的感情契合点、寻求矛盾化解的突破点。四是实行“全员调解“。一方面由主审法官提出调解思路,全员研究调解方法,另一方面是全员参与调解,加大调解力度。
第二篇:派出所构建“绿色通道”工作安排
铁路派出所构建“绿色通道”工作安排
为加强管内治安防控、构建沿线“绿色通道”和深入开展“服务旅客争先创优”活动,确保确保全处治安、运输的平稳有序,按照公安处党委的工作部署要求,派出所积极响应,结合管内实际情况,决定从即日起在全所范围内开展构建“绿色通道”活动,为更好的落实活动有关事项,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派出所成立构建“绿色通道”活动领导小组,所长、教导员任组长,负责所内全面工作,包保警务区工作。副所长任副组长,分别包保各自,负责具体工作落实情况。警务区民警、内勤及巡防队员为组员,负责日常巡查及信息总结、上报工作。
二、具体工作安排
1、线路治安整治与检查
全所民警在原有警务区划分、包保、管理基础上,加强民警线路巡视,提高线路见警率,同时加强巡防队员管理和培训,全面提升巡防辅助力量的工作能力,保证每天7时30分至10时30分、12时00分至17时00分对管内重点区段17公里至20公里;对线路进行巡视整治、检查。并由每天的值班所领导带领巡防队员在19时至24时开警车、打警灯,对新建线路及既有线路进行地毯式巡查,要造足声势,确保新建线路的绝对安全。
(1)重点整治:保护区内放牧、上线行走、路肩行走、横越线路,宝东线新建线路、以及线路两侧闲散人员;线路两侧废品收购站点及闲散的废品收购人员。
(2)检查重点:每天至少徒步巡线5公里,并对站内行车重点设备设施防控措施是否到位;封闭车站防护网是否完好、有效,是否需要对防护网进行增高补强;区间通信、信号设备设施是否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巡防队员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对沿线5公里内的15处废品收购站点、6名自由收购从业人员以及管内24家畜养大牲畜的放牧户逐一进行签约、回访、登记造册摸清底数,并保证对对管内的15个废品收购站进行每个月不定期检查两次;在每周的周五至周日选一天,由所领导带领民警及巡防队员在22时以后对线路进行一次夜查。
2、施工现场检查工作
(1)整治重点:
1、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
2、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谁施工、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施工完毕及时回收施工材料,做到“工完场清”,对一时无法回收或散放的路材路料,是否码放整齐并指派专人进行看护。
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是否落实;
4、施工现场内部治安防范是否落实;
5、施工作业结束后物防设施是否复原。
(2)检查重点:由所长负责,带领民警每天对管内22—30km既有线施工、改造现场进行走访调查,按照路局既有和临时性施工计划,随时掌握管内施工项目涉及时间、地段、工程计划、建设单位、工程负责人、参与施工人数、路材路料管理和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等基础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施工现场负责人协商处理,确保既有线施工、改造现场消防、施工材料的安全。
3、道口整治与安全检查(1)重点整治:
重点道口:..道口由交警中队民警负责,..道口由交警中队长负责。对抢越、超载、超速等违法违章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确保道口绝对安全;加强道口员培训、管理;加大夜查督导;加强设备设施的检查。
(2)检查重点:8处监护道口设施是否齐全,作用是否良好;道口工作人员岗位状态是否良好,是否需要集中培训;每天11时30分至13时30分由外勤交警中队长、民警对两处局定重点道口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并加大对道口违法行为的罚款力度;每周由包保所领导带领民警在1时至4时间,对各自包保区段内监护道口的岗位状态、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夜查。
3、安检查危工作
教导员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督导安检人员和专职查危民警做到全覆盖式的人人安检,件件检查,不漏一人一物。
(1)整治重点:重点车次为……次。(2)检查重点:安检设施是否运用正常、作用良好;安检人员是否齐全;安检制度是否落实;查获“三品”是否按规定处理。由教导员负责每天对安检查危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做到对进站人员物品的全覆盖检查,坚决做到将危险品卡在站外车下,确保站车的安全稳定。
4、消防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治
(1)整治重点:管内各企事业单位。活动期间对派出所进行一次消防自查,并对管内企事业单位进行一次彻底整治、检查。
(2)检查重点:消防设备是否按规定配备齐全、作用良好;单位内部消防队员是否定期培训;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是否熟练掌握岗位消防知识、措施;是否存在违反消防规定问题。每月由所领导带领民警对管内车站、企事业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周由各警务区民警进行进行一次消防检查,加强对管内企事业单位的消防监管力度。
5、物防设备整治与检查
(1)整治重点:管内桥、梁、涵洞及通信、通讯设备设施;路材路料管理。
(2)检查重点:桥上、隧道的设备,物防是否完备;桥下、隧道内照明等设备是否完好;是否有桥下挖沙、取土、挖煤现象发生。管内“XB”箱是否保存完好;工务部门是否及时回收路材路料;路材路料是否集中堆放,是否有专人看护。
6、“清网行动”和缉逃工作
(1)清网行动:所长带领民警针对我处上网在逃人员信息,根据派出所管内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清网行动”,发现在逃人员信息及时上报公安处,并实施抓捕。内勤要严格按照公安处规定,每天上网进行网逃数据库的更新。
(2)缉逃工作:教导员带领民警利用手持式身份比对
仪对派出站候车旅客进行身份比对。
第三篇: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
第五专题行政公益诉讼研究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概念、立法原理
(一)基本概念
关于对公益诉讼的定义,学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韩志红和阮大强教授主张: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根据法律授权,就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处理违法活动。苏家成和明军教授则认为:公益诉讼制度是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对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的行为规范。学者赵许明则主张公益诉讼是指国家、社会组织或者公民个人以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对侵犯社会的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民事或者行政诉讼,通过法院的依法审理,追究责任,回复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制度。
通过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公益诉讼是指借助于诉讼机制来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活动。依据被诉对象的不同,公益诉讼可以区分为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以及特定的国家机关,针对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社会公共部门不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
(二)基本特征
第一,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同被诉的行政行为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传统的诉讼法观点认为,诉讼当事人应当是权利被侵害或者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从而排除不适格的当事人,避免无意义的诉讼程序。公益诉讼则不同,在一般情况下,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并不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人。
第二,公益诉讼的对象是公共权力部门即行政机关或者其他公共机构实际侵害公共利益或者公共秩序以及有侵害之可能公权力行为。和一般行政诉讼不同的是,行政公益诉讼并不以行政行为的违法性为前提。只要其在客观上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或者将有可能造成损害。
第三,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与传统诉讼立足于个案救济不同的是,行政公益诉讼指向的是公共利益而非特定主体的个人利益。
第四,公益诉讼有很明显的预防性质。行政公益诉讼并不需要侵害的实际性为要件,这里指的是对公益的侵害不需要显示的发生,只要求根据合理的情况判断其具有发生侵害的可能即可以提起诉讼。
第五,公益诉讼判决的拘束力不仅仅限于诉讼当事人。行政公益诉讼的案件中,原告往往是不特定享有原告资格多数人中的某个人或者某些人。从这个层面来说,法院的判决则不仅仅约束了诉讼的双方,同时还影响了未直接参加诉讼的其他人。
(三)立法基础
1、宪法基础
从人民主权角度来看,我国的宪法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将自己的权利让渡出一部分交给政府来行使,那么政府必须对全体的民众来负责;另外一方面来讲,人民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便利时,也应当体现主人翁地位。积极地参加到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行政公益诉讼则符合这一宗旨,有利于促进人民主权的实现。在一个行政法膨胀的年代,由于公民和行政权相比,公民处于被支配的弱势地位。行政诉权的扩张对当今的时代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行政公益诉讼不仅仅丰富了行政诉讼的类型,更加保障了公民权利有效而无遗漏的救济,也吻合了宪法保障人权的主旨。
2、诉讼法基础
根据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中的第十五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这里作为支持起诉的主体包含了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并非不一定是权益上受到损害的人。但是,这些主体却可以为了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来支持特定的受损单位和个人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和行政公益诉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国外基本规定以及对我国启示
(一)美国的相关规定
美国的行政公益诉讼真正的确立是在20世纪的40年代。其中桑德斯兄弟广播站控诉联邦委员会的案件。在这一案件中,桑德斯兄弟广播站对于联邦委员会颁发给另一家无线电广播站营业执照的行为异议。联邦委员会则主张原告没有诉讼主体资格,并且射性利益不值得保护。最高法院做出了判决表明:桑德斯兄弟广播站和被颁布营业执照的广播站是竞争对手关系。所以,其权利本质上受到伤害。就起诉资格一说,充分发挥了私人检察总长理论,赋予了私人基于维护公共利益提起诉讼的权利。
私人检察长理论就是指为了防止公务员从事违反法律所赋予的权限或者范围的行为,联邦议会可以根据宪法将此类案件的起诉权授予检查总长等公务员。联邦议会还可以不指名检察总长或者其他公务员进行此类诉讼的提起人。根据宪法,以立法的形式来赋予非公务员的个人或者非公务员的组织诉讼提起的权利。
(二)日本的相关规定
日本的《行政诉讼法》,把行政诉讼的案件分为了四类:一是机关诉讼;二是抗告诉讼;三是当事人诉讼;四是民众诉讼。抗告诉讼和当事人诉讼的主旨在于保护公民个人的利益为诉讼目的的,民众诉讼和机关诉讼的目的的主旨在于维护法律客观的秩序。“所谓的民众诉讼是指:纠正国家或者公共团体机关不符合法律法规行为的诉讼,并且是以作为选举人资格
或者其他同自己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资格来提起诉讼。”
在司法实践中,民众诉讼则有两种代表性的案例。第一种是:请求营业许可无效的诉讼。如这一个案例:一位浴室经营者起诉行政机构。基于行政机构颁发给了其附近的竞争者营业执照。违反了浴室设置的距离必须保持250米以上的规定。日本最高法院采纳了原告的观点:承认与依该营业许可成立的新澡堂营业者有竞争关系的当事人具有诉讼资格。另外一种案例则是:日本秋田县教育官员召开了六次座谈会,而这几次座谈会的费用支出非常大。当地的居然就去法院起诉该县的教育长官。诉由是这样没有意义的座谈会的开支造成了政府巨大的浪费。当地法院对此作出了判决:责令被告将超过规定的开支归还给县政府。可见日本提起诉讼的主体资格也得到了应有的扩张。
(三)法国的相关规定
在法国,行政诉讼有越权之诉和完全管辖之诉这两种类型。其中,越权之诉更加着眼于公共利益,主要目的在于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其是针对越权行为的本身,而不在于谁提起了诉讼。该诉讼的主旨在于纠正违法的行政行为,保证公权力良好的运行和良好的行政秩序,而不限于保护起诉人的主观权利。越权之诉的判决发生对事的效果,不以申诉人为限。法国的最高法院认为:法律中排除一切申诉的条款都不能剥夺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权利。仅仅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不得提起越权之诉的前提下,当事人的诉求才能收到限制。而法国为了鼓励人们提起这一诉讼,来维护公共利益。
对于违反行政决定提起的越权之诉,不要求申诉人的权利受到侵害,只要申诉人利益受到行政行为的侵害就可以。这里的利益包括下列三种涵义:第一,利益主体即越权之诉的申诉人是多元的。不但受到行政行为的行政相对人可以提起越权之诉。而且,第三人因为基于违法的行政行为受到侵害时,也可以提起诉讼。第二,申诉人的利益不仅包括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上的利益。如个人尊严、荣誉感等。第三,申诉人的利益不局限于现实利益。如果将来的利益却是存在,并且必然遭遇侵害,还是可以提起越权之诉。
(四)各国公益诉讼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行政公益诉讼的出现源自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反映了现代行政法治对公民权益不断深化和对实质平等的不懈追求。传统诉讼作为私益救济的手段,其往往具有必须受到实质的经济的侵害为前提。同时也是事后并且被动的。因此引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第二,各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仍然受到一定限制,尽管尺度有所不同,但是扩大参与行政过程的利害关系人范围是当今行政法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不管是直接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直接行政相对人或者间接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间接行政相对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第三,随着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宽,为了防止滥诉的发生。行政公益诉讼的提起需要符合法律的规定或者要受到一定的程序限制。日本的《行政案件诉讼法》规定,民众诉讼只有在具体的法律中有明确规定时,方能够提起;美国的公民诉讼则是通过设置前置程序来防止可能出现的滥诉行为。法律规定,起诉人在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应当首先将书面形式的“起诉意愿通知”送交到将要被提起诉讼的行政机关。
第四,受案范围的不断扩大。行政诉讼法已经不只局限在对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利的保护,而是延展到对环境、生态等大多数人共同享有的利益的保护。受案范围在具体行政行为之外,还包括了一些抽象的行政行为。德国在《联邦行政法院法》中规定,对于那些不属于宪法范围内的公法争议,如果联邦法院并没有将其交由其他法院处理,那么都可以向联邦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障碍
第一,公共利益具有不确定性,无法清晰地界定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对于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历来是法学中的一个难题。何为公共利益、谁又有权来认定公共利益,这些问题也是我国法学界近年来重点讨论的问题。遗憾的是, 这些讨论并没有产生一个让我们满意的结果。在学者们的讨论中:国家主权、个人的平等、自由、社会安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都可以成为公共利益的内容;国家、社会、自治团体、种群、族群都可能成为公共利益的享有者。既然我们无法给公共利益一个明确的界定,那么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中,我们就无法对行政行为是否违反公共利益进行实质性判断。
第二,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起诉资格不明确。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原告资格问题直接关系到法院司法审查权对行政权力制约的力度,所以原告资格的界定直接影响到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设立目标的实现。中国《行政诉讼法》缺失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自然也没有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相关规定。
《行政诉讼法》中关于原告资格的规则主要在该法第2、24、41 条中且较为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的司法解释将这些规则解释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最高院这一司法解释使得中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从只限于直接相对方起诉的“合法权益标准”扩大到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相邻权人、公平竞争人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标准。虽然这样的解释已经大大拓展了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但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应当理解为切身的利害关系、现实的利害关系、直接的利害关系”其诉讼的性质依然是私益诉讼。对于公共利益遭受到的损害,我国法律尚未赋予公民权利对其加以防范与制止。这就形成中国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最大障碍。
第三,现行行政诉讼法中,公益诉讼不在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内。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其所揭示的是在法治环境当中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拥有的司法审查权限的大小。对于行政公益诉讼,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依据现有的法律,法院是否可以受理。
依照中国《行政诉讼法》有关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规定,最高院有关行政诉讼的司法解释将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规则进一步具体化,其通过列举的方式明确排除了“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即只有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发生实际影响时方可成为法院的受理对象。法院无权受理那些尚未实际损害环境公益但却有损害之危险的行政行为案件。而行政公益诉讼的重要特征,正是侵害并不一定已经发生。可见,这一规定直接限制了作为客观诉讼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存在。
第四,行政公益诉讼的诉权,缺乏足够的制度制约。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中,存在着一对特殊的矛盾。那就是诉权的滥用与保障问题。权利容易被滥用,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行政行为往往关系到多个利害关系人的实际利益,如果放开诉讼权利,允许利害关系人随意地提起公益诉讼,必然会导致诉权的滥用。特别是在相互竞争的企业中,这种权利的滥用是可以预见的。例如甲、乙两企业存在竞争关系,甲企业获得了行政机关的某项许可,在竞争中取得了有利的地位。乙企业则可利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阻止甲企业顺利地获得行政许可并实际生产。在诉权滥用的情形下,公益诉讼制度会变成为一种方便且有效地竞争手段。
四、建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一)原告资格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必须将原告资格的类型适当扩宽,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依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为基础确定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享有广泛的监督权力为依据,来不断拓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因为这种广泛的权利本身就包括了对侵犯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起诉权;同时对利害关系以及行政行为对起诉人的权益损害进一步拓展,使其只要具备事实上的损害关系就可以认定为其有利害关系,进而拥有原告资格。
2、具有公益性质的团体和组织
“为防止可能出现的滥诉,保证诉讼的严肃性,行政公益诉讼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才能提起”。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能够支付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成本,这有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赋予社会组织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除了具有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的优点外,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公民个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时因诉讼费用和受到的压力等高昂成本,从而发挥社会组织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的优势。
3、检察机关
鉴于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和基本职能,绝大多数学者主张应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权力。关于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理由,农工党中央在十届五次政协会议上的提案比较有代表性,认为主要有三:其一,检察机关是直接对人大负责的司法机关,由其代表国家提起诉讼有法可依;其二,检察机关作为法定监督机关,法律地位超脱,不易受干扰;其三,检察机关拥有一支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队伍。
根据上述考虑,我们认为,行政公益诉讼提起权应由检察机关和特定的公益社团共同享有。与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不同,公益社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不是当然的,而是需要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行政行为违法需要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可申请上述两个主体提起。赋予公民针对检察机关的申请起诉权,建立检察机关对公民起诉申请的审查反馈机制。
(二)受案范围
第一,损害公共利益的无特定受害主体的行政不作为。行政不作为是指负有法定义务行政机关,在应当并且可能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都是行政不作为的一种形式。可以将最突出的几种列入审查如:违法不征收税款、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并且影响广泛的行为。对于社会影响重大涉及公共安全的违法不作为。地方为了地方税收利益放任污染企业排污的行为。在上述案件中经过当事人举报,但是行政机关任然不查处。则举报人则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第二,损害公共利益无特定受害主体的行政作为行为。在这类案件中,行政机关通过损害公共利益,使得涉及的行政相对人从中获取利益。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特定受害人,受益人自身获益更加不会提起诉讼,就会造成无人起诉的情况。因此,出于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此类行为应当被规定在受案范围之中。这种行为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损害环境的行政作为行为。行政主体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或者所谓的政绩,在批准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时,违法出让土地的使用权,对一些重度污染但是可以带来税收等经济利益的企业,违反相关法律,颁发生产经营的许可证,过度发放砍伐林木的许可证以及开采矿产资源的许可证,进行城市规划时,没有经过合理地论证,破坏了自然环境以及文化古迹;第二,违法减免税的行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公共财政支出的来源。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导致税收收入的减少,不利于国家公共项目的建设支出,损害了公众的利益,理应被纳入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第三,行政主体滥用自身职权,将国有资产以不合理的低价进行转让甚至无偿转让。
第三,损害公共利益的抽象行政行为。随着行政法的发展,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是理论发展的必然的结果。由于抽象行政行为的针对对象不特定性和反复适用性。因此相对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比较而言,更加同公共利益具有密切联系。所以相对行政行为侵害公共利益的可能性最大。不管是我国行政诉讼的发展还是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需要,都应当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至少将规章以下的行政行为纳入。
(三)管辖制度
以被告行政机关的级别来作为衡量标准之一。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职能部门做被告的,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地市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做被告的,应由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另外,如果检察机关作为诉讼的原告,要与法院的级别一一对应。
这样的程序设置有以下好处:首先,提高审级能够免受当地政府的不当干预,形成检察机关敢于提起诉讼、法院敢于审理的环境,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然后,相对于低一级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它们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高,审判经验更加丰富,能够更好地认定案件事实,最终准确地适用法律;最后,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提级管辖可以更好地分配审判资源,使其维持平衡。
(四)原告撤诉
行政公益诉讼中,原告并不是为了个人起诉,而是为了公众。这就要求,当事人不能自由地处分公众的权利,同时,法官有责任确保当事人的程序行为是并且在整个诉讼程序中皆保持为公共事业的“胜利捍卫者”。当起诉主体是检察机关时,因为其自身具有法定的监督职责,一旦提起诉讼要对其撤诉进行限制。但是社会团体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本身并不能增进原告的私人利益。如果在进入诉讼以后,对其撤诉进行过多限制,可能会打消其诉讼的积极性。所以,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当社会团体向法院申请撤诉时,如果被告尚没有进行实体答辩,法院应当裁定准许。
(五)诉前审查
英美法系国家主要采取前置审查的方式来限制公民滥诉,它要求公民在提起诉讼前,应该首先通知主管此项事务的机关,主管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处理。如果公共利益的损害是主管机关在这项事务上的行政不作为造成的,可以督促其尽快行使职权;如果由于他人的行为侵害了公共利益,主管机关可以凭借其行政职权及时制止,迅速解决问题。
在行政公益诉讼中设立前置审查程序,当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时,应当向拟起诉的行政机关提出法律意见;公民或者社会团体起诉时,则应当向有关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诉或者建议,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没有进行回复或者具有原告资格的主体认为行政机关的处理不当时,方可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六)诉讼费用
根据2007 年实施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我们可以得出诉讼费用由案件受理费、申请费和证人、鉴定人员等诉讼参加人员在指定日期出庭时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组成的。在我国,诉讼费用一般按照诉讼标的来收取,由原告预交,最后由败诉方承担。
从国外的行政公益诉讼实践来看,诉讼费用一般不收或者少收。行政公益诉讼涉及范围极广,包括环境、税收、审计、专家论证等非常复杂的专业知识,如果这些费用由原告来预交,势必会挫伤普通公民、社会团体起诉的积极性。因此,建议在提起诉讼时可以不缴纳诉讼费用,当原告败诉时,只需缴纳较低的费用。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制度。要想真正建立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需要学者们进一步加大研究,更深层次地解决理论问题;还需要立法机关提高对这一制度的认知度,以立法的形式对这一制度加以确立;更加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为这一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现阶段,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但是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最终会在我国建立。
第四篇:城关镇便民服务中心经验交流材料8
城关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城关镇是全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辖6个居委会、2个街道办事处,30个村民组。全镇总人口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428人,2400多户。
我镇按照全县统一按排部署,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做为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为民服务质量的一件大事来抓。深入调研、认真谋划,积极行动,2011年 7月挂牌办公以来。城关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受理前来办理的各类事项2000多件,办理事项均做到“件件有记录,项项有落实”,办结率达100%。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为全镇的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和机制。
一、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研、提前谋划、科学合理设臵便民服务中心。为了转变政府职能,真心服务群众。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班子会,专题研究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和群众办事的具体需求,明确了建设便民服务中心的目标任务。制定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从机构设臵、职责范围、进驻单位、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细化部署。镇党委书记李志同志担任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领导组组长,纪委书记王毅同志具体抓好各项工作,真正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当成本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办公条件和办公经费相对较为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整合办公资 1
源,多方筹集资金,在镇政府西办公楼一楼原七间房屋的基础上,以夹山改梁的方式改造成为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大厅面积176平方米,统一配备办公桌椅、电脑、电话、打印机、档案书柜等办公室设备和方便服务对象的休息椅、饮水机、触摸屏等便民设施,并印制了各窗口服务指南手册和各项工作流程等资料,设立公开栏、滚动电子显示屏等,整个服务中心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简洁新颖、美观大方。
(二)整合资源,规范行为,让群众办事省心又舒心。一是为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益,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服务工作程序,便民服务中心设主任1名,由镇长岳明献同志兼任,并由一名副科级干部担任中心专职副主任,具体负责中心的日常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另抽调的15名政治素质高、群众观念强、工作业务精、服务态度好的同志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办公。设臵民政、劳动保障、财政、农业、计生、国土城建等服务窗口,一站式办公,一门受理,窗口运作,承诺办结。为办事群众提供无偿、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是健全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我镇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之初,就以服务群众为基本的便民服务理念,将中心员工服务予以定位,臵于群众监督之下;建立了进驻单位领导定期服务制、首问首办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廉洁服务制等多项制度并公示上墙。对群众申请办理的事项严格按照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依法办理、及时办结。所有承诺的服务事项均做到“八个公开”,即: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经办人和监督电话等八个方面内容全部公开。三是规范承办要求。分类建立办事服务受理登记簿,设制规范的承办单,对办理申请事项做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答复。受理申请、代办事项要求按日进行统计汇总,分类完善资料并归档统一管理。便民服务中心电话和工作人员的手机一律对外公开,确保群众在上下班时间接待有人,办事人在岗,尤其是在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集中办理日,增加办事人员,确保办事效率。在双休日以及节假日期间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实行轮流值班,不影响群众办事。
(三)创新形式,搞好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
为了让群众享受到体贴化的服务,要求中心工作人员微笑服务,诚信待人,热情积极主动地对待来办事的每一位群众,让群众高高兴兴来办事,喜喜欢欢回家去,充分展示便民服务中心热情、周到、便民、高效的服务形象。
为帮助群众认识、了解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使用情况及服务事项,我们统一制作了便民服务中心宣传册,印发至全镇每户群众家中,做到家喻户晓,我镇还创新服务方式,利用“便民村务通”平台,及时把各项惠农政策,便民中心各种事项办理流程宣传出去。使群众办事一次性带齐证件,不跑冤枉腿,不花冤
枉钱。
(四)强化督查,严格考核,构筑为民服务保障机制
为保证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正常运作,提高便民服务水平,镇纪委下发了《便民服务中心考核管理办法》《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十准十不准》等规章制度,并实行严格考核奖惩。镇纪委不定期对便民服务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对徇私舞弊,作风浮飘、服务不力的工作人员,视情节给给予通批批评和诫勉谈话,同时推行信访举报制,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让便民服务臵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并将工作情况纳入干部岗位目标考核,作为评先树模、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初步成效
一是满足了群众办事需要,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从群众“办一个证、盖一个章、签一个字”的简单事情,到“申请救助、医疗报销、信息咨询”等麻烦事情,诚心为民办事,全意为民服务,改变了群众以前到镇政府办事“不是找不到门,就是找不到人”、“早不成、晚不成,碰上公休日也不成”的尴尬局面。
二是转变了镇机关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打通了为民便民利民的“绿色通道”,群众“只跑一次路,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就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仅为群众办理了想办不好办、能办却难办、好办但费时的事项,方便了群众,使群众看到了希望。
四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镇机关干
部在便民服务活动中做了大量“解民难、顺民意、化民怨、帮民富、保民安”的实事好事,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这种“把麻烦留给自己,把便利带给群众的做法”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亲和力,促进了镇政府职能由“行政管理型”向“优质服务型”的转变。
三、几点启示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半年来,便民服务网络在方便群众,改善服务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便民服务中心缩短的是群众到政府办事的距离,增进的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来的是镇党委政府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新转变!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便民服务工作的核心。便民服务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抓住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通过新的工作模式,找到了新时期联系群众的切入点,为镇机关干部提供了一个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大平台。
二是简化办事程序是做好便民服务的关键。便民服务的宗旨是便民、利民,必须最大限度地简化办事程序。有效杜绝办事部门相互推诿、办事人员拖拉散漫等不良现象发生,真正取得提速增效的效果。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是做好便民服务的保障。在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中,只有建立完善了镇、居委会两级联动机制、承诺办结制
等各项制度,建立以考核激励为重点的长效机制,将便民服务纳入镇年终考核体系,建立工作督查制度,严格兑现奖惩,确保规范、健康运行,为人民群众得实惠提供了保障。
在便民服务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继续探索便民服务中心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做好监督考核。真正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成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提供为民服务的平台、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枢纽;建设成我镇一流的服务窗口。
第五篇: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宜昌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市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完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在80%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室。1—9月,全市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机构共为群众办理各类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38万多件次,优质、高效的服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子越走越宽,效果越来越好。
一、加大推进力度,健全便民服务网络体系 通过抓示范、抓交流、抓推广,促进了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扎实开展,快速推进。
1、抓示范引导。把宜都市、夷陵区行政服务中心,宜都市五眼泉乡、夷陵区龙泉镇、西陵区学院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五眼泉乡鸡头山村、夷陵区鸦鹊岭镇东西泉村、学院街道四方堰社区便民服务室作为市级示范点,督导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改善工作条件,在便民服务上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13个县市区相应建立了31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示范点,7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示范点。通过层层抓示范,营造了舆论氛围,积累了工作经验。
2、抓交流互动。在示范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今年4月在宜都召开全市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现场会,总结交流五眼泉乡、龙泉镇便民服务中心,鸡头山村、四方堰社区便民服务室等示范点建设的经验,对全面推进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会后,各县市区组织各自示范点的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相互学习考察,汲取对方经验,优化建设方案,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工作措施,形成了比学赶超建设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的工作局面。
3、抓面上推广。由政府办公室负责统筹、推进、协调,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业务指导和工作考核,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监督检查,齐抓共管,全面推进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截止目前,全市107个乡镇(街道)中的85个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1657个村(社区)中的1411个建立了便民服务室。有的县市区还向村民小组延伸便民服务工作。如长阳县针对山大人稀的实际情况,按照“自愿申请、群众评议、组织确定”的办法,在全县157个村(社区)确定了3190个中心户充当便民服务“代办员”。该县渔峡口镇双龙村代办员田克周,常年骑马为居住在海拔1700多米、至今不通公路的该村7组群众代办各种事项,被称为“马背上的代办员”。
二、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便民服务质量
1、改善运行条件。按照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全市绝 大多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做到了“十有”:有液晶电视、触摸屏、资料架、饮用水、座椅,有工作制度、档案柜、标识牌、工作人员简介,有领导带班;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做到了“十个一”:一间服务室、一块服务牌、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一个公示栏、一本服务册、一套服务程序、一本登记簿、一组档案柜,有条件村的配备一台电脑并上网。不少地方通过建立专门网站和网上审批系统,为辖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西陵区投资50多万元,将学院街道“社区服务在线”提档升级为“宜昌社区在线”,依托一个网站、一个在线QQ和一部热线电话与社区居民实时互动,3年来为居民办理各类实事5000多件,帮助400多人灵活就业。宜都市投资40多万元,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并与有条件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联网,部分乡镇实现了网上远程审批。秭归县开发了“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信息管理系统”,试运行后反映良好。
2、完善运行制度。市县两级一直将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臵,不断完善各级便民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做到按制度运行、照制度办事。各县市区结合贯彻《行政许可法》,不断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即时办理制、承诺办理制、并联审批制、前臵备案制、一次性告知制、超时默认制等制度,以及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标准化服务窗口考评制度,有效地 提高了工作窗口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保证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有效运转,制定了领导带班制、首问责任制、受理承办回告制等制度。针对村(社区)便民服务工作特点,建立了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轮流值班制度、代跑帮办制度、工作台账制度。
3、规范运行程序。在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上,督促各部门将行政审批事项向中心集中,同时对窗口首席代表充分授权,使工作窗口由“接待型窗口”转变成为“审批型窗口”。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流程管理,对程序复杂的审批事项,一律按照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五个环节办理,每个环节都明确承办科室和责任人,确定办理时限,行政审批实现了规范化、程序化。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上,规定凡与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原则上都纳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属于乡镇(街道)权限内的事项,直接办理,限时办结;需要到县市区办理的事项,全程代理,免费服务。通过办事指南、宣传手册、电子触摸屏等形式,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条件、工作流程、承办人员及其联系方式,保证办事群众能够进一门办好、交规定费用办成、在承诺日办结。在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建设上,推行社区干部坐班制度,村干部每周至少在便民服务室集中办公1天,其余工作时间轮流值班。需要 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按照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由村干部代跑帮办,全程义务服务。
三、建立保障机制,确保三级网络顺畅运转
1、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农村基础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市委书记郭有明、市长李乐成分别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的意见》,把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各县市区都成立了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指导督办,做到了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2、加强监督检查。市政府督查室、市纪委监察局把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纳入重点督查内容,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超,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保平,多次到县市区检查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情况,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工作深入开展。宜都、枝江、当阳、秭归、夷陵等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直接把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拿在手上,亲自检查督办,协调解决场地、经费等具体问题。部分县市区从服务对象、新闻媒体和民主党派人士中聘请特邀监察员和 民主监督员,参与监督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和便民服务工作。市、县两级结合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采取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网上投票等形式,对各级进驻便民服务机构的部门和单位进行满意度调查,查找问题,督导整改。
3、严格考核奖惩。坚持对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情况进行专门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选文明机关、文明单位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优胜单位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坚持对进驻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专门考核,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联合下发了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每年底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确定考核等次、评先表模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实践证明,建立健全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变抓管理为抓服务,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密切了干群关系,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服务型政府建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全省行政服务网络暨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各级便民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抓好电子审批网络向乡镇的延伸工作,加强对便民服务工作的检查和考核,更好地发挥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服务群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