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矛盾调解活动调研报告(范文)
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乡位于双滦区南部,距市中心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总面积88.1平方公里,全乡下辖1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890亩,林地面积8XX亩,总人户13356人。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关系进一步自我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正日益显露出来,关于农村各种问题的信访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何化解农村信访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对促进农村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乡矛盾纠纷的现状和特点
据统计,XX年全乡共排查矛盾纠纷总数215件,调处民间纠纷总数195件,调解率100%,调处成功193件,成功率98.9%;2011年,全乡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86件,已调解185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9%,2011年全乡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18件,已调解118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100%。近年来,我乡的矛盾纠纷主要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和趋势:一是矛盾纠纷性质的多样化、复杂化。因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农村宅基地、村务管理和党干群关系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发生,纠纷矛盾牵涉面广、参与人多、调处难度大。矛盾纠纷不再是公民个人之间的矛盾,而是“两人闹纠纷、亲戚朋友心连心”;同时参与纠纷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学生、离退休干部、个体户,还有党员、转业军人等,许多群体性纠纷是经济利益与政治待遇相互交织、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渗透,有些还是跨行业、跨地区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二是矛盾纠纷参与人数的规模化。纠纷已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邻里间的打架扯皮,而是浸入了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生活中的家庭婚姻、继承、赡养、扶养纠纷,生产经营中的山林、土地、水利权属纠纷,经济生活中的债务、赔偿纠纷,以及封建宗族活动引发的纠纷等等层出不穷。除此外,在接边地区,企业与农村之间跨地区、跨行业、跨单位的矛盾纠纷也不断发生。不仅纠纷的类型明显增多,而且发生数量也居高不下,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在加快,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数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级党委政府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放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三是矛盾纠纷中信访案件。在事前和事中有较为严密的组织领导,周密的行动计划。有的群体性事件背后有组织者操纵指使,有的组织者用金钱或物质拉拢刺激群众。四是纠纷当事人行为偏激化。主要表现在有的是直接利益的损害导致矛盾纠纷激化;有的是因纠纷矛盾久调未决,导致激化;也有是突发性的,为一两句话争吵而导致激化,激化的结果要么是伤害,要么是凶杀,造成人身财产巨大损失。
二、当前我乡矛盾纠纷类型
(一)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这类纠纷在我乡较普遍,主要发生在承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土地利用收储、修建乡村公路、新建企业等。如我乡在承唐高速征占地、拆迁过程中都发生了很多的此类矛盾纠纷。一是村民对征地补偿费有意见,认为补偿过低,不能弥补失地的损失,特别是贫困村的村民,土地被征用后,失去了传统上赖以生存的条件,对以后的生活担忧,甚至个别村干部把应当给村民的补偿费截留。二是在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上,一些户口仍在本村的外嫁女得不到,产生不满。三是村民土地被征用后,对重新分配的土地有异议。
(二)土地、山林、农田耕地、宅基地使用权属不清等引发的纠纷。这类纠纷一般由于原地界划分时,没有认真界定“四至”,没有做永久性界线标记或由于土地使用证、土地承包使用证、林权证不完善引发矛盾纠纷。
(三)因农村二轮土地延包引发的信访问题。主要问题有:一是“农嫁非”对象及其子女要求村保留她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享受村民待遇。二是少数村因人地矛盾突出,多数群众要求小调整,因工作不力等原因而引发上访。三是极少数村及群众不顾大局,片面强调自身利益而引发上访。
(四)村务、财务及村干部经济、作风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村中大小事务村干部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不经村民会议研究通过。二是村干部以权谋私、经济不清,财务不公开,村民对村干部的个人收入、村中财务收支有疑问。三是村干部办事不公,工作作风不正,故意为难村民,侵犯群众合法权益、打击报复和自己作对的村民。
(五)农村宅基地纠纷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乡、村及有关部门在安排宅基地、审批建房时把关不严,对实际情况不了解,只是按程序批办手续,影响了相邻关系,引发矛盾。二是对问题调处不力或不及时,致使问题久拖不决。三是部分村规划不明确,宅基地权属、面积模糊不清,村民之间有争议。四是部分村民不按规划要求审报建房。
(六)村委会换届选举与两委工作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两委换届选举中,有的村宗族、帮派关系复杂,相互争权夺利,特别是一些较富裕的村,这种情况就更明显,换届工作中互相拆台,或在选举过程中违法拉选票。选举结束后没有选上的一方就煽动群众上访,反映村干部各方面的问题,以达到迫使选上的一方下台的目的。选上的一方有时也上访,反映老班子不交接公章、帐目等。二是有的村村支部与村委会工作不协调,互相争权,特别是在村干部工作安排、公章保管问题、村重大问题决定权上争的比较激烈。
(七)传统型的纠纷。此类纠纷没有太大变化,诸如房屋、邻里、债务、婚姻家庭纠纷较普遍,往往旧的矛盾纠纷未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三、我乡矛盾纠纷的成因
(一)矛盾纠纷调处的联动协调机制僵化。一是职能部门不作为。目前,在我乡农村的土地、山林、水利、耕地、拆迁建设、移民安置、劳资、债权债务、干群关系等纠纷,无一不是司法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参与调处,一些部门如国土、规划、林业、农经等,由于存在认识偏差,乐于办理审核、审批土地、规划、村财务、林权等工作,一旦遇上纠纷便推给司法所,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乡的人民调解中心形同虚设。据不完全统计,多数矛盾纠纷都是由司法所直接参与调处,事后还要跟踪调解协议的履行,繁重的工作压力,往往使只有一人的司法所心有余而力不足,疲于应付。二是村两委对人民调解工作不上位。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细致、不深入,流于形式。部分调委会和调解员习惯于坐等纠纷上门,未开展深入细致的排查工作,只重表面,轻行动;重数字,轻成效,对突发性事件调处力度不大。三是责任机制不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很多方面都是依靠政策文件进行的,一些部门职能定位模糊,职责交叉,这给落实责任和加强考核工作带来难度。少数行政部门注重行政执法,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不够重视,行政调解制度在一些部门没有得到充分实施,出现“有权部门制造矛盾,无权部门解决矛盾”的情况。一些地方的领导接访制度没有完全落实,考核机制、责任机制和奖惩机制还需强化。
(二)干群关系不和谐。一是村干部方面的原因:(1)少数村干部的思想素质较差,办事不公道,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谋私利的工具。如在农户申请建房时卡、要,对村集体项目不公开招投标,从中谋利,在土地承包、村福利分配、处理村民一些纠纷时,不公正、不公平等。在农村信访问题中,几乎都存在村干部为政不廉、办事不公的问题,成为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2)村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法制观念淡薄,民主意识不强。一些村干部在工作中,不讲究工作方式方法,不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对有抵触情绪的群众,往往采取压制的办法,激化了干群矛盾。个别村干部家长制作风严重,个人说了算,给班子内部不团结留下隐患。(3)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规范,不公开或虽公开但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监督,群众对干部在财务上的收支产生怀疑和猜测心理,导致干群之间互不信任、产生隔阂。(4)一些村干部自身素质较低,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生活作风不检点等,难以发挥干部的表率作用。二是干部管理方面原因:(1)个别领导纵容维护村干部,处理一些问题时,偏听偏信村干部的意见,不愿到群众中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不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处理问题,甚至怕得罪村干部,以后的工作不好开展,以致在一些问题上无原则地迁就,不到万不得已不处理,对村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过于宽松。极个别干部甚至与村干部存在共同利益关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拖、压,使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诱使一些村的干群关系进一步恶化。(5)在村主要干部任用、村级班子工作搭配上把关不严,认识上存在误区,将一些看上去有魄力,但思想道德素质不太好的人选进村领导班子,想以此来保证工作能顺利开展。但这类人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不是“以德服人”,而是“以力压人”,极易和群众形成对立,使群众产生逆反心理。一旦群众的承受力超过一定限度,不满情绪就会爆发。三是群众方面的原因:(1)对农村的思想宣传工作不到位,部分村民集体主义观念变的淡漠,农村集体的凝聚力、号召力有所下降,客观上给农村干群关系带来了不利影响。(2)部分群众对村干部的要求过高,考虑问题不够客观,往往以个人、小团体或宗族的利益出发要求干部怎么做,一旦达不到自己的愿望,就产生不满。同时,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3)关心集体的意识不够强,对村干部的一些错误做法不愿、不敢指出,缺乏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习惯和勇气,助长了一些素质差的村干部的违法乱纪。
(三)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一是班子内部存在矛盾。主要表现为:(1)部分村在党员发展上把关不严。村支部书记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只把自己的亲属拉人党内,不发展其他村民人党。导致群众对党支部的不信任。(2)部分村两委工作关系不顺,相关制度不完善、不规范或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互相争权,拉帮结派,唆使派性中人互相告状,致使村两委班子涣散。二是村党支部惯于包揽村里大小事务,对村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不支持、怕失权。三是村委会不尊重党支部的核心地位,以为自己是全体村民选出来的,可以脱离村支部开展工作。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自身或宗族、帮派利益,从中煽动挑拨村两委干部之间关系,制造矛盾。
(四)用法律维护自己得合法权益意识不强。经过二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多数群众对法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法治的精神实质缺乏理解。有的群众在现实中经常曲解法律,不仅强调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也想更多地占有和处分他人的利益。遇到矛盾纠纷,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解决办法,而是钻牛角尖,把法律和政策往自己有利的方面随意解释,以此向对方漫天要价,提出不合法不合理的要求,结果双方都不肯相让,导致矛盾纠纷升级。
(五)组织网络仍不尽完善,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虽然我乡各级调解组织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但调解组织的设置仍不能适应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增长的新形势,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群众就近、就地解决纠纷的需要。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有些乡、村干部认为出现刑事案件,有公安机关抓捕,矛盾纠纷有法院审判,人民调委会可有可无。甚至认为维护社会稳定就是“重拳打击”和“严打”,忽视“防范”和“治本”,对人民内部矛盾的规律性、长期性、复杂性、危害性缺乏科学认识;同时日常工作中只重视经济建设,忽略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一手硬,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致使一部分人道德滑坡、私欲膨胀、唯利是图,成为引发各种矛盾纠纷思想根源。二在调解工作中主要是依托司法所建立的乡镇调处中心,由于司法所编制人员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影响了司法所工作的开展。目前,我乡基层司法所只有1人,由于缺员较多,已严重制约了乡调处中心作用的有效发挥。三是调解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业务水平不高。由于调解队伍准入制对其从事调解工作的文化水平、法律知识、工作经历等没有过多的要求,从而使调解员普遍文化素质偏低,我乡98名人民调解员中,高中文化程度仅有20名,多数以下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面对复杂、疑难、大型的纠纷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四是调解工作经费无保障,影响着人民调解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根据有关规定,调解不能收费,其工作经费和调解员的补贴经费由财政解决,但实际中,由于乡财政困难,村委会本身的工作经费都没有保障,根本无法保证人民调解工作的运转经费,人民调解员的工作往往是义务性的。长期以来,广大调解员没有固定收入、补贴报酬落实不到位,调委会没有专门工作经费,广大人民调解员一直都是靠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来调动工作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偌大一个“第一道防线”光靠奉献精神来支撑是不会稳固和持久的,这也严重影响了人民调解员工作稳定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四、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党委、政府应从实践“xxxx”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乡村”的高度,把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真正摆上重要位置。党委、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对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乡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大调处工作的各部门,更应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调解职能,主动协调、密切配合,真正形成各负其责、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对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特别是常规的矛盾、重点突出矛盾、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调处,要明确责任分工,改进工作方法,加强上下配合。首先,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明确责任。矛盾纠纷发生地和主管部门要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办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做好排查、预警、预防和疏导、化解工作,不能将矛盾上交、推卸责任。其次,上下要密切配合,改进工作方法。各级要建立健全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发生越级群体性事件时,及时启动预案,开展教育疏导工作;接访部门要主动与矛盾发生地联系,上下配合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尽可能减少上下说法不一致,造成群众误解,增加工作难度,影响党群关系;第三,要强化部门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地、各有关部门。强化监督指导、考核奖惩,推动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部门主管范围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对具体交办事项要提出调处工作要求,规定调处时限,实行调处责任查究制,确保调处责任落到实处。
(二)强化基层和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好人民调解作用。一是要把相关司法、行政部门的调解资源整合起来。对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可通过联席会议会办、交办、督办的办法,上下之间、部门之间整体联动,依法处理。(1)排查工作。乡级由信访联席会议牵头,对矛盾纠纷进行实时动态排查,实现对矛盾纠纷的动态监控。(2)接待受理。在“一站式”接待窗口,对群众要求调处和排查出来的社会矛盾纠纷,进行统一登记。(3)分流指派。对受理或者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根据其性质、类别,进行汇总梳理或直接调处,或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流指派到相关部门和单位。(4)综合协调。对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矛盾纠纷,由受理部门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联合调处。(5)检查督办。定期通报分流指派后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进度和调处结果,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根据督查结果,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奖惩建议。(6)衔接处置。以乡信访联席会议为平台,不断强化社会联动调处,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对接范围,完善衔接机制,加大调处力度,不断增强“大调解”的功能与实效。二是要把基层工作网络和信息网络健全起来。通过人民调解网络向村、组、企事业单位的延伸,进一步拓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员。对基层调解员、调解小组长、信息员要尽可能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或适当的经济补偿,以调动其参与调解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要加强调解队伍建设。组织部门尽可能将善于做群众工作,热心调解事业,又有业务专长的干部充实到调委会工作岗位上。五是加强基层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各级调解组织要配备办公室或调解室,做到“六有”,即有办公室或调解室、有牌子、有印章、有调解工作基础台帐,有调解例会和调解记录,有纠纷登记薄。六是抓好经费保障。要不断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保障机制,抓好“中办、国办联合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落实,建议通过立法,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费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同时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承担本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奖励经费。此外,还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倡导社会各界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捐资,也可以设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基金等,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七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对基层司法调解人员的培训,坚持每年一度的人民调解员培训学习制度,编写、征订发放调解培训资料、教材,不拘泥于以会代训简单粗放的培训方式,采取活动多变的手段,切实提高调解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建章立制,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制度,实行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例会的内容为对前一个月的治安状况、纠纷调处、法制宣传、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情况进行总结,对近期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定因素进行分析排查,研究重大疑难纠纷案件的调处方案以及对调解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布置下个月的有关工作。二是建立预防机制。坚持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预防上,建立信息、排查、回访等预防机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化解,变被动调处为主动预防。工作中,各级调解组织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发生情况、特点和规律,积极预测,超前防范,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预防与化解纠纷相结合,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法院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在群众家门口现场办案,依法调解,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发挥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起到预防作用。三是实行包案调处机制,将每起纠纷具体落实到每个调委会和调解员身上,做到“四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四是建立报告制度,各级调解组织要将本部门本单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纠纷特点、动向和规律每月向上一级调解组织报告一次,把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主动权。
(四)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农村人员具有量大、面广、流动性强等特点,要采取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措施。可以解决农村普法教育难的问题。广泛开展以“法律八进”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全社会进行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律真正走进农村,走进组户,走进每人让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懂得,不仅要讲权利,维护合法权益;也要讲义务,承担法律责任。
(五)大力推进“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进一步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村。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总结”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经验,大力实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一是要努力推进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村集体的重要事项都事先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对未经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多数同意的重大决策,不能随意实施,决不能搞个人说了算。二是切实搞好村务财务公开。村里的重大事项和财务收支问题,要及时准确的向村民公开,增强透明度。乡政府要支持帮助村民监督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对村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三是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四是要完善两教人员的管理帮教和重点防控协调工作,防止重新违法犯罪,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四是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教育。第一要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不断增强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第二要转变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倡导求真务实、讲究民主的工作作风,处理问题时采取与群众平等的态度、协商的方式,及时公正办理。村中事务多听群众意见,尊重大多数人的愿望,提高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平时做到严于律已、宽于待人,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为村民起到表率作用。
(六)进一步抓好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重大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虽然数量较少,但社会影响大、调解难度高,牵涉党政领导精力也较多,是调解工作的重点。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对重大矛盾纠纷的管控和驾驭能力。事前,针对拆迁安置、企业占地、土地承包等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制定应急预案。预案要根据群体性事件的规模,聚集地点的不同,明确部门和领导责任。要细化工作流程,加强实战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应对有序。事中,发生群体性事件后,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赶赴现场,认真履行职责。参与处置的部门和人员要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处置工作。对事态发展严重,形成违法犯罪活动的,要迅速采取措施,依法果断处置。事后,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善后工作,特别是对承诺的问题要及时兑现,防止反复。对造成群体性事件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严格追究责任,并以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开。
(七)标本兼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矛盾纠纷的发生。控制社会矛盾纠纷的突发事件和群访、集体访事件的发生,必须从源头抓起,尽可能减少因决策、政策不完善和行政行为不规范产生的矛盾纠纷。一是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的信息体系建设。化解矛盾纠纷,关键在早,关键在小,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矛盾纠纷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置工作。首先,健全信息网络。以各级、各类调解组织为基础,建立乡、村、组、中心户三级四层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广泛发展矛盾纠纷信息员,尤其在拆迁征占地、各业承包、农村宅基地等纠纷易发领域,设立耳目,发展内线,努力获取预警性、内幕性纠纷信息。各类调解组织在收集信息的同时,要进行分析评估,从宏观层面,开展总体分析、分类分析、隐患分析、个案分析和深度分析,关注民生热点,跟踪隐患焦点,把握矛盾重点,准确预测发展趋势,提出预警性建议。在此基础上,按照纠纷的普遍性、特殊性、潜在性、初发性、专业性、严重性、突发性进行分类,及时上报党委、政府,反馈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实现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和早化解。二是党政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确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意识,统筹安排好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用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大可能地保护群众利益,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努力为民办实事,帮助群众解难事。三是要规范行政行为。政府各部门要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讲究工作方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行为,不仅要强调总体利益,也要保护当事群众的合法权益。在行政行为实施过程中,要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解惑释疑工作,提高行政行为透明度,让群众了解、熟悉有关政策法规,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三是要强化公务人员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公务人员要公道办事,公正执法,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对公务人员违法行政或履职行为不当而引发的矛盾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篇: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司法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司法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一、工作概况
从我县近几年调解的社会矛盾纠纷情况来看,纠纷的主要类型有: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劳务纠纷、交通事故人损赔偿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其中婚姻家庭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两类纠纷要占到总数的40%左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劳务关系、土地承包等两类纠纷占总数的10%。此外为其他各类纠纷(如赔偿、合同、医疗纠纷占总数的50%左右)。2009年我院共受理纠纷件,调解纠纷件,劝阻群体性上访起,防止民间纠纷引起的自杀125件,防止民转刑案件853件,为建设平安阿瓦提县作出了贡献。
二、民事案件的新特点
近年来,民事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利益诉求多样化、复杂化。除传统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以及分家析产、财产权利、权属争议案件以外,还受理了农业承包合同中的各种新类型案件;二是大案、要案及疑难案件逐年上升。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方式的转变,劳动争议案件、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等案件均呈上升趋势。这类案件容易引起矛盾激化,处理不当,即会影响社会稳定;三是群体性纠纷案件审理难度加大。随着外来人口、和入疆打工包地人员的增多,老百姓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城市建设等一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城乡一体化的复杂背景下,引发了农
村土地纠纷、种子买卖等群体性纠纷。这类案件利益冲突加剧,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带来群诉群访;四是涉外案件等敏感性案件逐年增多。大量社会矛盾和纠纷集中到法院,一方面说明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诸多手段和方法中,司法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民法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已经更多地担负起平复社会矛盾、依法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职责。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最为紧迫的任务。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工作观念,把调解的理念和做法贯穿于案件处理的全过程。调解不仅是一种做法,更是一种理念。为了把调解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我们党组要求,对于每一起案件,都要做到诉前和诉中,庭前和庭审,庭上和庭下调解相结合,做到层层衔接,环环相扣。在立案庭成立诉讼调解中心,积极开展庭前调解。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和紧急的、有矛盾激化可能的案件,立案后,在告知当事人诉讼风险并征得其同意后,即由立案庭法官主持开展调解。对不能达成调解协议但有调解可能的,立案庭在移送审判庭时向主审法官说明情况,由主审法官在答辩期内继续进行调解。在我院,今年1-3月份,我院民事案件的调解率达到了70%以上,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节省
了审判资源。
(二)、加强立案管理,强化职责意识,严格把好立案关口,对当事人进行诉前引导、劝导。当事人到我院立案、诉讼,我们首先告知其诉讼风险,主动说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简便、快捷、不收费和有利于和平相处的优势,在不违背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劝导、帮助当事人首先选择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对当事人不同意诉前调解和调解达不成协议的,依法审查立案。通过以上措施,大量发生纠纷的当事人选择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这样一来,我院的民事案件大量的减少,涉诉上访的案件也基本上不再发生,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提高了审判效率。
(三)、全员参与,调动一切积极的社会因素,使调解工作形成氛围。在调解工作中,我院要求干警树立起用最大的热心为司法服务的意识。党组以身作则,全院干警众志成城,凭着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片真心,通过人人搞调解,案案重调解的工作态度,千方百计的把当事人的经济损失缩小到最低的限度,为当事人切实解决问题,真正作到案结事了。
三、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现实困境
(一)现代化实践表明,案件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附带产品,在我国,诉讼发展高潮同样成为现代化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且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结果是一方面是法院案件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是其他纠纷解决方式如仲裁机
构门前冷落,民间调解更是日渐弱化。
(二)人民调解制度的局限性。人民调解在走向规范化、法制化之际,尽管其正当性和效力有所提高,有助于提高其在纠纷解决方面的社会作用,但是在缓解社会矛盾冲突方面的作用却非常有限:人民调解对常见性、多发性纠纷解决具有重要作用,但对解决重大矛盾纠纷显得无能为力。
(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尚未成熟。我国现行的纠纷解决方式除以法院判决和法院调解为主的诉讼解决方式外,诉讼外解决方式包括仲裁、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行政机关的纠纷处理机制、交通事故处理机制、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以及民间组织调解,还包括极富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它们共同组成当代中国的纠纷解决体系。但由于存在各自为政、适用依据不
一、机构组成人员素质不高、规范和程序过于随意以及缺乏当事人信任等问题,总体看,现行的纠纷解决体系解纠效力不高,结构、布局不合理,过于倚重诉讼解决纠纷的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高,在实践中作用突出(如人民调解制度),有的则形同虚设;我县运行并成立的“三调联动”机制也有待在将来的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成熟并完善。
四、妥善解决涉诉社会矛盾的思路
(一)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各级司法调解中
心和基层调委会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主要力量和第一道防线,司法行政机关要发挥其职能作用,农村调委会要立足广大农村,依法调处,最大限度地做好各类简单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坚决防止矛盾激化和引发治安刑事案件。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坚决杜绝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努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二)把涉法矛盾纠纷纳入依法解决轨道。法律部门应当以化解涉法矛盾纠纷为已任,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切实解决好各类民事、刑事、行政纠纷,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对公民与村(居)之间出现的承包合同、不法侵权等纠纷,在依法调处无果的情况下,引导当事人运用诉讼或仲裁的方式寻求依法解决,教育规劝当事人不要采取聚众围攻、越级上访等方式解决纠纷;对各类热点、难点问题,能够运用行政手段、非诉讼调解手段解决的,尽最大可能地依靠本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平合理地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三)巩固办案效果法.案件调解后,对案件中及时发现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书,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防止新的民事纠纷的产生,巩固调解的社会效果.同时,针对调解结案、未当庭及时履行承诺义务的,督促其届时自觉履行,减少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给当事人节省不必要的费用和不浪费更多的司法资源,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解决纷争、化
解矛盾.试想,如果只是调解结案而后又申请强制执行,那么调解则失去了意义.因此,巩固办案效果,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亦是调解应当解决的问题。
(四)、既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就应按照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中心问题是要对当事人进行团结教育。许多案件的处理都说明采用适当的形式抓好团结教育,可以清除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有利于纠纷的顺利解决,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司法调解作为构筑民心工程、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重要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功效是不言而喻的。怎样发挥司法调解的作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同时要坚持“对简易案件简单快捷出效率,对复杂案件精雕细琢出精品”的办案思路。司法调解的充分运用,将会使案件出现调解结案多、判决少,判决后服的多、上诉的少,判决生效后息诉的多、申诉上访的少的良性循环,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篇:九江市创新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九江市创新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也是新时期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按照省委宣传部部署和要求,九江市委宣传部牵头相关部门,对全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行了调研。我们在全市各县区先行调研上报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庐山区、瑞昌市、都昌县等县(市、区),召开各层面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各方面对我市社会矛盾纷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我们深切感受到九江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在各级各部门协同努力下,强化民生理念,着力构建社会纠纷排查调解体系,使之成为化解矛盾、构建平安和谐九江的稳压器,确保了九江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同时为做好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和积极的探索。
一、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的做法和基本经验近年来,九江市各级组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一手促发展,一手保稳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全市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2009年全市共排查出社会矛盾纷纷12463件,成功调处11889件,成功率达95.4%,在2009年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九江市公众安全指数为95.99%,治安好转率位居全省第三。九江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经验和成效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高位推进,创新了矛盾纠纷调解组织网络建设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部门整体联动。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重要性,2009年市委常委会先后4次研究综治工作,提出了“生产安全、生活安宁、百姓安居、社会安定”的综治工作总体要求,142个正处级市直(驻市)单位全部被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单位,综治工作实现全覆盖。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督查督办和情况通报制度,对重点工作和突出问题进行讲评通报,督查督办。市委市政府把综治工作纳入到县域经济发展目标考评体系之中,市综治委把平安创建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综治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对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坚持严格问责,倒逼工作落实,2009年以来,全市26个单位受到责任查究,43人受到相关处分。二是组织体系健全,覆盖到边到点。市、县、乡(镇)、村都成立了自上而下,守土有责,响应快速,行动有力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体系。各县区均成立了80人以上的专业巡防队,全市组织了8000余人的义务巡逻队员协防。从县、乡两级先后派出8237名机关干部作为综治特派员挂点本地自然村,协助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全市1797个村和居委会成立了和谐平安协会,19364个自然村成立了和谐平安理事会。修水县各村还健全完善了“一室”(综治室)、“二会”(调解委员会、治保会)、“三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员、治安信息员、综治特派员)、“四队”(治安巡防队、社区保安队、平安志愿者队、看楼护院队)的组织设臵。三是加大经费投入,筑造坚实防线。明确规定各级综治办的人员和经费落实,并确保经费的逐年递增。为实现重点区域的全天候监控,九江市还投资上千万元建设“天网”工程,在市区及县城、乡镇等重要地段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筑牢了技防防线。各县区不断加大综治经费投入,2009年星子县落实赴省进京劝返工作经费10万元,并拨付专项经费开通了“民声通道”、“网上信访”和书记、县长热线。
(二)强化责任,创新了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 一是延伸信息预警触角,创新了排查机制。结合实际,紧紧围绕“三早”(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在维稳工作上采取“望、闻、问、切”的四排查的良好方法。二是构建矛盾调解体系,创新了联创机制。全市217个乡镇按照统一规范设立了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形成了矛盾纠纷联合调解、社会治安联合防控、安全隐患联合治理、和谐平安联合创建、为民服务联合行动的“五联”新格局。在与外省外市交界处,注重开展跨区域联谊联防,勤走动,常沟通、互通有无。同时积极探索村级和谐平安创建的新载体,以和谐平安协会和和谐平安理事会为平台,实现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和谐新局面。和谐平安三级联创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综治办及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三是整合矛盾调解资源,创新了调处机制。全市各县(市、区、山)政法部门设立了“三调联动”工作办公室,乡镇、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成立了相应机构,制定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衔接配套的运行机制,形成了调解工作的“三位一体、两级互动”体系。
创新工作方法带来良好工作成效,2009年,全市共排查出12463件矛盾纠纷,并得以及时化解,化解率达95.9%。市属84家国有企业现已基本完成改制63家,臵换职工身份3万余人,未发生涉企群体性事件和赴省以上非正常上访。全市和谐拆迁总面积200余万平方米,超过近几年拆迁面积的总和,未发生严重冲突、群体性事件和较大规模的群体上访。瑞昌市在解决赛湖农场分田地的纠纷上,市四套班子带队,20多个市直部门组成7个工作组,深入农场各大队,挨家挨户宣传政策和法规,反馈民情民意,圆满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德安县以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为依托,把化解矛盾纠纷与综治考核、治安防控、停访息诉、法制宣传服务相结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彭泽县在通过多部门联动,把信息公开争取群众支持,加强安全防范教育和化解安全隐患等工作做实做好,确保了核电、铜九铁路等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保障民生,创新了矛盾纠纷调解思路
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增长中得到实惠,打牢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基础,从源头上减少了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
一是实施强工兴城战略,改善了生活环境。2009年93件重点惠民工程全面完成,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两声三乱”(麻将声、鞭炮声、乱停、乱放、乱摆)整治,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积极实施“绿化工程”、“畅通工程”、“平安工程”,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保障城市饮水、生态和人居安全。各县(市、区)大力开展了文明县城、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县城、乡镇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二是转变工作作风,促进了科学决策。我市创建了全省首家“民声直通车”自动化综合平台,全年受理咨询、建议和诉求5187件,办结率达99.3%。官场、市场“两场整治”取得明显成效,行政许可项目、投资项目涉及的审批事项、审批平均时限缩减35%以上。三是加大投入力度,保障了民生需求。2009年新增城镇就业7.9万人,其中“4050”人员9700人;为残疾人购买1404个公益岗位,免费进行技能和创业培训17余万人,居全省首位。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有了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下岗工人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体系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9年各类保险惠及300余万人。
二、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成因与发展趋势
我市各级组织,特别是各级综治部门,认真分析矛盾纠纷的发展变化,力图做到超前预警,提前化解。经分析,我们发现,当前矛盾纠纷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的特征,特别是城市、城乡结合部、基层广大农村的矛盾纠纷呈多发状态。
(一)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一是改革进程中因配套措施不到位引发的矛盾纠纷。当前经济社会正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尤其是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更为多发。二是政府管理过程中因行政行为的偏差引发的矛盾纠纷。政府有关部门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与被管理对象之间因出发点的不同,也容易产生矛盾纠纷。近年来,城管、公安、交警等部门与被管理的摊贩、车主和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较为常见,计划生育、帮贫扶困工作中的矛盾纠纷也时有发生。此外,个别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也极易引发矛盾纠纷。三是市场经济深化过程中因经济利益冲突引发的矛盾纠纷。当前,利益冲突日益成为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土地纠纷、民间借贷、承包合同纠纷、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和房屋宅基地纠纷、山林湖泊权属纠纷等涉及经济利益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如我市的都昌县、星子县等鄱阳湖周边县区就常因湖泊水域发生纷争,甚至发生跨市的矛盾纠纷。四是突发性事件引发的矛盾纠纷。拖薪欠薪等劳资纠纷,交通肇事认定、赔偿和医疗事故纠纷等突发性事件也常常引发矛盾纠纷。
(二)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变化和趋势。当前的基层矛盾纠纷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表现类型增多。过去占所有矛盾纠纷的80%以上的山林、水土、宅基地、邻里和殡葬等五类矛盾纠纷有所下降,其它矛盾纠纷呈上升态势。近年来,安全隐患、征地、医患、污染、企改等因素引发的纠纷大幅度增加。二是主体逐渐多元化。过去基层矛盾纠纷主体多为个人,现在矛盾纠纷主体可能是个人、集体、村委会,甚至是基层政府或政府部门及公务人员,特别是体现在当前的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和城市管理方面。三是诱因更为复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而引发的利益调整、观念冲突等原因,导致社会矛盾更加广泛多样和复杂。四是反复性更大。在调研中,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反映不少群众反复信访已成普遍现象。五是群体性纠纷愈加突出。拆迁安臵、征地补偿、企业改制、山林、水土纠纷涉及群体利益产生的纠纷,极易由一般性矛盾演变为群体性纠纷。
三、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提高调解效率的建议 我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基层一线的综治工作人员,为进一步提高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的工作成效,构建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结合实际情况,从组织建设、提高认识和采取有效方法诸方面,对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要建立健全矛盾调解组织体系,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基础。
要建立职责明确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组织机构,在部门联动配合的前提下各司其职,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各部门要成立维稳办公室,并成为常设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拔付专门经费。要注重视发挥村镇等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在人员、经费、装备上加大投入,形成市、县、乡、村、村民小组的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矛盾纠纷调处体系。要加强调解员队伍选拔任用和培训管理,及时总结交流矛盾纠纷调解的经验,建议分期举办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论坛。交流矛盾纠纷调处的经验,探讨新思路、新办法,提高调处矛盾纠纷的工作水平。
(二)要畅通民意反馈通道,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要采取多层面、多途径、多形式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一要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真正发挥“第一关口”了解社情民意,教育疏导群众的作用。二要加强党政领导直接了解社情民意的通道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热线电话、领导接访日等民意反馈通道,为老百姓搭起民意表达、社会监督和对话协商的平台。三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民团体、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的作用,代表群体反映诉求,并通过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商调解,促使问题的解决。
(三)要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消除矛盾纠纷产生的认识误区。
当前部分群众存在只要有事就得闹,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的认识误区,导致一些矛盾纠纷的产生和恶化。要纠正这种认识偏差,舆论引导极为重要。
一要广泛普及法律知识。要善于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短信、宣传单、宣传栏、农家书屋等有效媒体,扩大法制宣传的渠道。要在广大基层干部当中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避免工作失误引发矛盾纠纷。二要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理念。要充分宣传“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远亲不如近邻”、“重义轻利,礼尚往来”等教化群众和睦相处、维护社会稳定的传统文明礼仪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并一以贯之,长期宣传。三要强化警示导向教育。要把极个别胡搅蛮缠,以身试法受到处罚的典型做反面教材,让群众知晓,狠刹“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歪风,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
(四)要加大民生投入和社会保障力度,堵住产生矛盾纠纷的根源。
调研中发现,社会矛盾纠纷的实质就是经济利益矛盾,利益矛盾已经成为其他各类矛盾产生的根源。因此,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改善民生、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是化解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关键。
一要健全公平的利益和保障机制。要努力创造平等竞争的社会环境,确保各利益主体在分配上机会平等。要建立健全良好的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机制运行,克服体制性障碍,打击不正当竞争,减少行政干预。要努力健全社会安全网,让弱势群体能及时得到社会救助,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庐山区在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中为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征地拆迁产生的矛盾纠纷大为减少。2009年,该区因省市重点工程的建设共拆迁50余万平方米,涉及3000多户,由于工作到位,拆迁非常顺利。二是政府部门要让利于民。政府与民争利,群众受到不公正对待,就容易导致矛盾纠纷。各级部门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多解决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与民争利。2009年,庐山管理局为保护景区环境,取消了出租车,开通环保观光车。在合理补偿后,又为原来的出租车司机和庐山当地居民提供了300多个环保车司机岗位,切实解决了就业难而导致矛盾产生的问题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要努力缩小城乡和公民身份差别。当前因身份差别和城乡差别导致补偿的巨大差异越来越被人们热议和指责,该现象的存在无疑曝露出社会的不公平、不公正,极需从立法层面加以解决。
(五)要讲究排查调解的方法,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效率。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坏境千差万别,在调处过程中必须特别讲究调解方法,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理想效果。一是端正对矛盾主体的认识。要坚持凡是老百姓有诉求的,必有其合理之处的理念,对矛盾纠纷当事人,尤其是对上访群众要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要坚持持安定团结,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的原则,尊重事实,依法调处,不徇私枉法。同时对少数胡搅蛮缠,企图实现非法目的人要依法处臵,坚决制止过度闹访行为。调研中,不少基层干部呼吁上级部门在制定矛盾纠纷调处的相关政策时,不应一味求稳,甚至以妥协、退让等方式求稳,该严厉的政策要严厉。二是加强民间矛盾纠纷信息畅通工作。要大力发展和依靠基层维稳信息员,提高反应能力,并在社会上广布信息耳目,保证矛盾排查机关耳聪目明,全面掌握社情动态,有效控制和及早调解社会矛盾纠纷。例如庐山区就构建了“明暗”两线通道,在村组层面上明线维稳信息联络员共有776名,“暗线”情报信息员80余名。一明一暗两线情报信息通道的同时运行,在搜集不稳定因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实施矛盾纠纷解决结果预知策略。不少矛盾纠纷当事人之所以在调解、行政、司法等解决方式之间来回折腾,就是因为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更有效。因此在矛盾纠纷调处的前期,调解机关就应联合相关部门,针对矛盾纠纷的种类,分析出不同途径下相应结果,并告知当事人,让其选择解决方案。如瑞昌市在调解矛盾纠纷中,就采取法院、司法、信访、综治等部门和人民调解员、律师等联合成立提前介入调解小组,把司法的、行政的和人民调解的各种方式处理事件的结果一齐摆在当事人面前,让其了解事实,想明道理,选择最佳处理方案。四是善于借助有效的化解媒介。要吸纳当地的老前辈、退休干部、老教师等有声望、地位高、说话有威信的人参加到矛盾纠纷的调处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其成为小矛盾的化解者、大矛盾的调和人,维护稳定的带头人。如都昌县南峰镇,就利用当地的有名望的老人,成功制止了一场由洪、余两族姓争夺采沙场导致近百人械斗的恶性群体事件。
第四篇:公安局化解社会矛盾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各种矛盾纠纷的增多以及群体性事件的大量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制约因素,已成为社会治安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研究创新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试着从“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工作原则,就公安机关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研判、预警及应急处置对策进行初浅探讨。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积极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公安机关的首要职责。近年来,我局始终把强化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作为重点之重,主要领导主动了解民意,掌握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分析社会动态和潜在矛盾,在加强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体系建设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列为“一把手”工程。要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就必须要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机制。我局制定出台了《南丰县公安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成立了县委常委、公安局长任组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负总责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亲自抓,单位部门领导各负其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落实到点、到人。
(二)整合有效力量,加强责任落实。一是整合有效资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应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与县直各部门、各乡镇的联系协作,特别是与各乡镇的信息维稳员、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联系,深入了解矛盾纠纷的源头并积极应对分类处置。二是实行领导包片责任制。明确“一个片、一名领导,一个村、一名民警”的工作机制,并建立“四包责任机制”,即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包较大矛盾纠纷不出乡镇,包无群体性上访事件,包无重大恶性事件发生。三是建立公安内部的指挥体系。对于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要实现快速有效,就必须要建立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步调一致、运转高效的处置机制。由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及时调集各部门、各警种,形成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的机制。
(三)实行绩效考核,落实责任倒查。根据每年每个阶段的不同情况,调研思考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一个目标管理方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稳任务列为硬指标,同其他公安业务工作一起量化核分,定期考核,褒优贬劣,对因工作不到位,发生到市、赴省或进京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等重点现象的实行一票否决。并建立严格的维稳责任追究机制,由督察大队对每起事件的起因、经过、处置情况、责任划分等写出专题报告,会同纪检监察、政工、信访等科室提出处理意见,按照“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未追究不放过,追究不到位不放过”的原则,追究有关单位、部门领导以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二、超前防范,深化排查,为掌握社会矛盾纠纷奠定坚实的动态基础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舒晓琴曾指出,矛盾纠纷能否超前处置,首先取决于能否超前发现和超前排查,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各种矛盾纠纷的详细情况和动态,做到未动预知,异动先知。只有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案情和进度,做到底数清楚,才能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和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坚实的动态基础。
(一)构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网络。一是建立以民声为主导的排查网络。积极开辟“民声通道”,利用日常管理、服务、调研摸排以及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手段,广泛搜集社会信息,敏锐观察和分析社会热点焦点难点,及时掌握全县社会治安动态,有效摸排各种纠纷、矛盾,及时捕捉和把握群众的呼声需求、心理情绪以及各种负面的苗头倾向,获取民众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对整个社会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建立以企事业单位主导的排查网络。大力推进县、乡两级调处服务实体化建设,推动向事业单位方向发展,建立企事业单位和公安部门等实行联动机制,针对企事业单位改制中出现的复杂矛盾纠纷、或群访群诉案件,及时与所在地的派出所、劳动保障和救助服务所等单位取得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三是建立村组基层排查网络。以村为主体,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小组职责,同时吸收三老(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加入,发挥村“平安协会”作用,以各村民小组信息员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排队,理出轻重缓急,按照“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解决老问题,化解新矛盾”,达到“人不出村,事要解决”的目标。
(二)创新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方式。一是会议座谈排查。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热点问题,列如,土地征用、城镇拆迁、重点项目建设、企业改制等,主动邀请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离任老干部、群众代表及法庭负责人等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为进一步排查了解矛盾纠纷的细节情况提供线索。二是当面交流排查。把平时有矛盾纠纷的人和事作为排查重点,采取“面对面谈心、心贴心交流”的方式,当面解疑释惑,耐心听取当事人的陈述,深入了解他们心中的怨愤和不满,及时掌握发生矛盾纠纷的过程,真正打消群众顾虑,使他们道出矛盾纠纷的前因后果,道出期望解决矛盾纠纷的具体要求,增强了排查矛盾纠纷的针对性。三是侧面走访排查。采取换位排查的方式,主动走访不涉及矛盾纠纷双方利益关系的第三方,从侧面了解矛盾纠纷发生的诱因和涉及范围,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和症结,使一些比较复杂的矛盾纠纷通过走访知情人得以系统彻底的了解,进一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证据。四是接待来访排查。进一步完善来访接待制度,确定专人负责来访接待和信息传递。要求民警认真接待来访群众,详细询问发生矛盾纠纷的过程,并如实进行记载,及时上报,研究解决。
(三)理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一是建立民情报告制度。在明确各村组民情联络员的基础上,各村民情联络员须于每日将本村当天发生的大小各类矛盾纠纷及其调处情况、民情民意情况、信访苗头情况通过电话方式的上报辖区民警,以便及时发现、撑握信息,做到不失察、不失控、心中有数。二是实行建档立卡制度。对有矛盾纠纷苗头的社区、村、户逐一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矛盾纠纷,逐案、逐人、逐项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掌握案情和进度,做到底数清楚。三是建立回访制度。为了巩固工作成效,确保集中排查调处活动有序推进,及时掌握当事人的思想动态,对已经调处结束的矛盾纠纷,各派出所应指派专人跟踪回访,倾听群众的声音,对群众不满意的要重新制定调处方案,以防事态的反弹。
(四)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大会战。一是结合“地毯式”和“亮剑式”开展排查“会战”。开展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大排查攻坚战,进行全面重点排查,切实把各种不安全、不稳定的矛盾和问题排查彻底,同时对可能越级上访,集体上访情况进行集中排查,把问题的症结搞清楚,形成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不断促进和优化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二是结合“敏感期”开展排查“会战”。每到敏感期和两节、两会期间,都要集中进行排查“会战”,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集中解决重点疑难纠纷,突出排查长期困扰基层,群体性、易激化、易上访的纠纷,特别是城建拆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等社会难点、热点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三是结合“严打”“创安”进行专项排查“会战”。不断强化各警种的作用,开展“命案专项整治”、“两抢专项整治”、“破案会战”、“追逃”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犯罪活动,形成对不稳定因素的严加防控,结合以“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平安家园、平安家庭”为重点的“创安”活动,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排查。
三、掌握动态,分析研判,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工作经验证明:扎实做好警情民意的分析和研判工作,就能打造预警灵敏、指挥有力、运转高效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也就能有效地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和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一)建立社会矛盾纠纷研判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研判网络体系,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及三调联动的综合研判网络。一是横向上,建立以县公安局为主导,各基层派出所、各业务科室为主体,人民调解员、信息员和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为基础的民情研判网络体系。二是纵向上,建立健全县、乡(镇)、村、组四级网络,同时在工业园区、企业、集市贸易区、行业协会、外来工聚居区建立调解研判组织,扩大基础矛盾纠纷研判网络体系。三是联动上,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牵扯到基层人民政府、行政、司法、企事业单位及民间组织等,要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者研判的沟通联系,及时分析矛盾。
(二)建立社会矛盾纠纷信息研判平台。一是依托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在全县实现治安稳定信息共享,提取平台中的情报信息,对辖区各不稳定因素特征进行综合研判,做到有的放矢,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策略。二是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整合社会信息开展战略研判,积极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进行搜集、过滤,寻找情报信息与人员踪迹,从中对社会治安和维稳等信息进行分析,为领导的科学决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严格实行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及不稳定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制定应对预案,以便在问题发生后可以更及时、更科学地加以处理。
(三)开展社会矛盾纠纷研判分析会。对全县的矛盾纠纷发生,要采取“总体分析、分类分析、隐患分析、个案分析、研判分析”的方法,逐一定期分析梳理。一要安排专人每周对民情进行收集整理,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梳理,及时编写社情动态,每月进行系统分析研判,对重大民情信息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高质量的书面材料,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参阅,为领导及时了解工作动态,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二要完善警务室在社会维稳中的第一道分析研判机制,充分发挥警务室警民恳谈制度,积极参与信访、接访、下访等亲民活动,做到不漏村,不漏组,不漏户、不漏人,确保对带有苗头性的问题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研判。三要完善对重点不稳定因素综合研判,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重点问题分析研判好,真正对当地不安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事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稳控措施落实在基层,不断提高研判工作的成效。
四、强化措施,分级预警,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供参考方案
按照“预防在先、警示在前”的原则,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预警工作体系。
(一)要建立社会矛盾纠纷预警信息平台。要紧紧围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主题活动,深化平安建设,提高预防化解矛盾能力,建立矛盾纠纷预警信息平台,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敏感问题的提前预警,确保“主要敌情全覆盖、主要社情全掌握、主要危害全预警”。同时建立矛盾纠纷信息“零报告”制度,保持矛盾纠纷报送电话畅通,遇到节假日必须有人值班,发现重大纠纷隐患(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越级集体上访)应当及时报告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二)要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四级预警机制。根据矛盾纠纷排查结果及研判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运用预警的形式确定为四个级别,并明确不同级别预警的责任。一级预警:矛盾纠纷事项尚未激化,在事发地能够化解,保持稳定的,发布为一级预警警报,责任人立即到位,靠上做工作,确保把矛盾化解在本地。二级预警:矛盾纠纷能在事发地解决,但需请上级相关业务部门指导的,发布二级预警警报。事发单位要及时与上级分管业务部门联系,在上级指导下进行化解处理;上级业务部门做好专业知识、政策依据、处理方法等方面解答和指导。三级预警:当事人已有不信任感或矛盾纠纷有激化的趋势,准备赴县级有关机关部门上访,在上级有关业务部门参与下,可在本辖区、本单位化解的,发布三级预警警报。事发地要在制定化解稳控措施和整改方案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参与,共同承诺办理。工作情况随时报上县级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处置信访应急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四级预警:矛盾纠纷涉及多名群众且有越级上访苗头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或非正常上访事件的,已赴县以上机关部门上访的以及对一至三级预警警报处置不力的,发布四级预警警报。事发地立即向本单位主要领导和县委政府汇报,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急处置状态,接到命令后应急全体成员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疏导群众,稳定情绪,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领导包案,限期解决。
(三)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快速反应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超前性预警网络。充分发挥“110”、治安巡逻和基层治保组织的作用,把预警触角延伸到城乡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区域,强化对社会治安面的控制,真正做到早预警、早防控、早主动,掌握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动权,准确、及时、快速地反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信息。二是规范矛盾纠纷预警调处快速反应的运行程序。严格规定了纠纷信息报告时限,一般性矛盾纠纷信息员要在20分钟内报派出所责任区民警,并在30分钟内实施调解,重大、疑难、群众性矛盾纠纷,要在40分钟内报告派出所,派出所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乡镇党委、政府报告,并迅速赶到纠纷现场,联同村调解员依法迅速进行调解处理。三是健全矛盾纠纷预警调处快速反应的责任机制。完善了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推行了一月一次督办、一季度一次检查、半年一次汇报、一一考核的“四个一”制度。同时拓展了信访举报渠道,设立了调解投诉电话,落实了矛盾纠纷预警调处快速反应的工作责任。
五、以人为本,应急处置,为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政治治安环境
面对当前矛盾纠纷类型的复杂化、纠纷主体的多元化等新情况,应建立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第一时间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第一现场,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切实维护全县的社会稳定。
(一)切实掌握情报,做到耳聪目明。实践证明,只有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未雨绸缪、见事早、反应快,才能掌握主动,才能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一是要掌握准确的情报信息。各有关业务部门牢固树立“情报主导警务”理念,针对辖区可能引发群体性矛盾纠纷乃至突发事件的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通过物建治安耳目和信息员等方式,强化阵地控制力度,确保公安机关在辖区维稳工作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二是单位主要领导必须及时掌握全局情况。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公安机关在第一时间到达指挥位置,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态发展阶段,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力争在事发初期迅速、果断处置好第一现场。同时迅速、稳妥地应对涉警舆情危机,善于通过新闻发言人制度协调媒体,正确引导舆论。三是要掌握事发现场的情报信息。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要迅速组织警力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防止因出警缓慢而扩大事态,并认真收集情报信息,准确了解事件的起因、焦点、参与人数、年龄、文化层次和其他情况,上报上级领导后认真制定处置方案。
(二)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预案。一是加强领导,制定应急预案。为切实做好社会治安工作,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避免和减轻因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确保社会稳定,应制定《突发性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明确突发性事件处置流程、处置办法和原则。同时成立了突发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公安局局长担任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为副组长,各科所队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形成“管理有序、指挥协调、灵敏畅通、安全高效、充满活力”的处置工作体系。二是强化责任分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和“一岗双责”的要求,下发矛盾纠纷处置责任分解文件,将矛盾纠纷落实到具体的分管领导、责任科所队,涉及到多个单位的指定牵头领导或单位,做到职责明晰。
(三)实行人性化,创新处置机制。一是建立律师参与。积极引导律师参与重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充分发挥法律保障民生的重要作用。律师的介入更能体现中间人的角色,当事人更加信服,让律师从个案入手,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案件的平稳处置,达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二是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各类行业组织和群体的协商解决纠纷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力争将各类矛盾纠纷控制在前,处置在前,切实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大局。
(四)完善处置战术,注重方法得当。一是分类处置。在参与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要严格区分对象性质,对症下药,才能实现处置效果的最优化。要把事件的组织者、策划者、骨干分子与一般参与群众区分开来,对那些煽风造谣、聚众滋事等严重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的破坏分子,要果断采取相关措施依法予以处置,决不姑息手软,纵容违法犯罪事件发生;对合理表达自身诉求的一般参与群众,要有礼有节的开展教育处置工作,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事件的危害性、违法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对个别人员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甚至是挑衅事件,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国家法律、政策,现场予以驳斥或训诫教育,及时打压不法分子的滋事势头。二是做到快速处置。处置群体性事件信息搜集要快,情况报告要准,处置工作的部署和指挥要迅速,力量集结、出击、第一反应要快捷,采取的措施要果断,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防止事件升级。三是善后处理。在事态基本平息后,抓住有利战机,迅速将当事人双方代表召集在一起,找准问题的“症结”和争议的焦点,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力促双方互谅互解,尽快达成协议,从而化解矛盾。现场疏散后,继续由责任单位做好群众思想稳定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必要时由公安机关对挑头闹事、组织策划、幕后操纵的为首人员,给予依法打击处理。
(五)做到因势利导,巩固即得成效。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一些单位或者个人基于思想意识上的偏差,往往满足于现场局势的控制、得意于对峙场面的消除,而对于问题是否解决、成效是否巩固不管不问,导致了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源性问题出现多次反复,给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工作造成了很大被动,我们认为,现场处置工作结束以后,公安机关应当对事件处置的结果跟踪问效,及时了解承诺措施是否落实,当事人情绪是否出现反复,是否存在引发其他不稳定因素的苗头性问题,特别是在某一群体性事件处置完毕后,更应该组织民警认真进行总结反思,及时发现本单位在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据此对本单位处置突发性事件预案进行修改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基层民警的现场处置能力和工作水平。
总之,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创建和谐平安社会,就应将“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矛盾纠纷研判机制”、“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和“矛盾纠纷处置机制”一同纳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一体化处置工作中,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联动一体化处置机制。
第五篇:77-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协议书
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协议书
编号:
当事人(自然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单位或住址,法人及社会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
纠纷简要情况:
经调解,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
本协议一式份,当事人、调处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
各持一份。
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调解员(签名)
调处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盖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