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1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知识与技能:
1、20以内的数。
2、加法的含义、减法的含义。
3、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钟面的时针、分针,整时时间。
解决问题:
1、把两类图形(物体)对齐着排一排,直观地比较哪种图形(物体)的个数多(少)。
2、应用加法的含义,解决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应用减法的含义,解决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知识与技能:
1、简单的方位――上、下,前、后,左、右。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解决问题:在拼搭物体的游戏中,简单应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三)统计与概率
知识与技能
1、简单的象形统计图。
2、简单的统计表。
解决问题:
1、根据种类、颜色、形状或其他特征,把若干个物体分类。
2、对分类结果统计,并做简单的分析、判断。
实践活动:
1、有趣的拼搭(在拼搭活动中初步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2、丰收的果园(用方位知识、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愉快的周末(用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1、经历数物体个数的活动,认识20以内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认识数0,知道一个物体也没有要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的起点是0,知道0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结合计数器初步认识个位、十位,初步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几表示几个一,知道10个一是1个十;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理解并受气10以内数的组成;联系把两部分物体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和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联系实际问题理解连加、连减和回头混合两步计算。
4、结合钟面认识时针、分针,会正确说出钟面上的整时时间,会说出钟面上接近整时时间大约是几时。
空间与图形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
2、在堆、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活动中,初步感受“平面”和“曲面”。
3、初步认识并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统计与概率
1、经历把物体按种类、形状、颜色、用途或其他特征分类的过程,初步感受“分一分”是整理、统计数据时的重要方法。
2、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表示分类的结果,会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相减的表格,会利用象形统计图和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和发展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抽象出数,理解数的含义;在操作学具活动中,感受并概括出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具有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和学习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通过对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发展计算策略,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宜自己的算法;在计算练习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在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在物体的形状、大小、相互位置等方面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物体分一分、理一理、数一数的过程中,感受到统计是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统计结果的能力。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观察、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实际情境或问题,具有初步的发散思维;在教师帮助下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的组织下,应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
(2)在教师的组织下,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喜欢观察并提出问题。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经过独立思考认识数学知识的体验。
(3)在观察、操作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措施
1.把解决问题寓于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2.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3.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
4.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
5.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较多的用实物、图形、小棒、数字表示数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描述身边的事情并用数交流信息。
6.通过交流算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评价,为学生保留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选用算法的空间。
四、课时安排:(65课时)
一、数一数,1课时
二、比一比,2课时
三、分一分,1课时
四、认位置,2课时
五、认数
(一),7课时
六、认物体,2课时
*有趣的拼搭,1课时
七、分与合,5课时
八、加和减
(一),18课时
*丰收的果园,1课时
九、统计,1课时
十、认数
(二),4课时
十一、认钟表,1课时
十二、加和减
(二),14课时 *愉快的周末,1课时
十三、期末复习,4课时
第二篇:北京版—数学第1册教学计划(最终版)
第一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今年我教学一年级数学,两个班每班41名学生,共82名学生,其中一(1)班男生19人,女生22人,一(2)班男生20人,女生21人。这些学生部分是附近农村就近入学,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外来务工的人员的子女来自各地,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没有上过幼儿园。
通过几天的观察,这些孩子大多活泼好动,由于班级容量大,又没有进行学前教育,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时需要多次组织教学,但是教学效果依然不好,一部分学生不能按照老师的指令行动,老师发出指令,部分学生根本不听,有的学生老师点到名字了依然自己干自己的事情。整体看两个班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但对知识的理解不规范。两个班中都有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思维比较活跃,数学素养较高。也有几名学生学习有困难,其中一(1)班张青不能按照老师指令行事,老师说什么根本不懂,只有老师单独辅导,才能知道干什么;一(2)班的张明上课不听讲,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东西就吃东西,去厕所也举手向老师说明,直接开门就走,还影响同桌学习;一(2)的肖军根本听不懂老师的指令,老师单独辅导也听不懂老师说什么,每次上课就是自己捣鼓自己的。
二、教学内容
一册教材共包括十个单元: 一单元:数学就在我身边 二单元:分类
比较 三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四单元:位置与顺序 五单元:加法和减法
(一)六单元:认识图形 七单元:认识11~20各数 八单元:学看钟表 九单元:加法和减法
(二)十单元:总复习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认真上课、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初步了解数学的研究内容。
4、能用20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读、写20以内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5、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关系,正确而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和物体的多少。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通过食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9、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10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11、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
1、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六、教学措施
今年是第一次教学一年级,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争取提高教学成绩。
1、要拥有一颗责任心。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一个老师如果缺乏对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那么要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可能的。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教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老师,才会喜欢听老师讲课,才会喜欢上数学课,才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引导和训练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受益。注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在课前课后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和认真作业的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如果能长期坚持,养成习惯,这就形成了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如何使学生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呢?
①利用设疑创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上新课时,可以把例题作适当变化,把例题放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到学的有意义有用,学生做这样的题目会特别有兴趣。
②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打开解题的思路,使学生在发现解法中相信了自己的才智,尝到了学的兴趣。
③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激发求学的兴趣。要分类精心设计作业,使不同智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在成功中求进。简单的题目可以提问中下层学生,有点难点的可以提问其他学生,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信心。
教师培养学生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兴趣,也就是学生求知欲,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三带三不”与“三耐心”: 三带:带微笑走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三不:不埋怨;不讽刺、挖苦;不说不利于学生上进的话。
三耐心:耐心指导学生;耐心帮助学生;耐心等待学生的思维反馈信息。
5、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由教师的反复训练和学生自身的刻苦练习,长期积累而成的。各种各类练习也为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①加强口算训练,为提高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打好基础。坚持每天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并且对学生的口算练习进行认真地批改,有错及时让学生订正。这样坚持练习,日积月累,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结合教材补充一些必要的计算练习。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每天补充一些必要的计算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或者是各类基本计算练习和一些基本的有一定思维性的计算补充作业。每天定时、定量、有计划的进行练习,既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在旧知得以巩固的同时,又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在逐步积累中提高计算能力。③合理利用精确制导,及时巩固学生的知识。因为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能力和综合能力都比较弱,所以充分利用练习册中的大量练习,一方面让学生及时巩固旧知,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发展。
6、注重作业的设计和批改
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作业,才能尽可能地发挥作业的最佳作用,达到教学的目的。作业不能随意,应该结合当天的内容,对内容进行选择,不能单是例题的重复,这样做起来虽说学生大部分会做,但却缺乏灵活性和思考性,对反应比较快学生来说就没有锻练的机会。不布置课堂上做过的作业,对布置的作业一定要精批细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7、虚心学习,及时总结与反思。
由于职业的需要,教师要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古人云“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回味反思,就有提升发展。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成长的关键。
七、优秀、学困生辅导计划
(一)优秀生辅导计划
1、目的。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出色完成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特选拔学科基础扎实、成绩优异、思维敏捷、学习能力超群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从而造就一批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为学校增光。
2、优秀生情况分析。
在智力、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等方面相对优秀的那部分学生常常被认为是好学生,也被称为优生。由于这些学生认知结构、判断能力和行为决策水平都有待提高,他们思维活跃不稳定,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成长的烦恼,还有来自家长教师及学生自身的过高期望等,常常会诱发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优生在年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却颇大,抓好对他们的教育,对形成良好的学风有很大作用,这些学生能否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工作无疑会对班级质量好坏产生很大影响。
通过几天的了解,有一些学生反应优异,但还不能确定具体名单。
3、具体措施。
(1)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2)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3)为了使优等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4)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5)严格要求。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6)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7)平等相待。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4、教师每天给优生布置几道思考题加强训练,要完成一本课外书习题。
(二)学困生辅导计划
1、目的。
学困生的问题,在每个教学班都会相对存在的。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
2、学困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天的观察,初步发现几名学生学习有困难。其中一(1)班不能按照老师指令行事,老师说什么根本不懂,只有老师单独辅导,才能知道干什么;一(2)班的上课不听讲,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东西就吃东西,去厕所也举手向老师说明,直接开门就走,还影响同桌学习;一(2)的根本听不懂老师的指令,老师单独辅导也听不懂老师说什么,每次上课就是自己捣鼓自己的。
3、具体措施。
(1)摸清情况,区别对待,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多一点肯定,多一点帮助,逐步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让他们倍感亲切、温暖,让他们安心并乐意学习,努力追上其他学生。
(2)以奖励为主要手段,多鼓励,多表扬。(3)上课时时提醒,处处关注。
(4)定期对学困生进行考试和检测,及时了解补习情况。
(5)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活动课或课下时间进行作业辅导。
(6)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学困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和家长联系,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定期让后进生总结自己的进步。
(7)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困生各自的实际进行有的放失地辅导。非智力的学困生,往往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能专心听课,意志薄弱等因素造成的。对这种学困生,教师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对学困生的引导,应采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针对个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八、课时安排
一单元:数学就在我身边„„„„„„„„4课时 二单元:分类
比较„„„„„„„„„„2课时 三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11课时 四单元:位置与顺序„„„„„„„„„„2课时 五单元:加法和减法
(一)„„„„„„„13课时 六单元:认识图形„„„„„„„„„„„1课时 七单元:认识11~20各数„„„„„„„„5课时 八单元:学看钟表„„„„„„„„„„„2课时 九单元:加法和减法
(二)„„„„„„„12课时 十单元:总复习„„„„„„„„„„„„6课时
九、学期目标
这学期我定的教学目标是:及格率100 %,优秀率80%,平均分达到95分 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规范上课,正确坐姿,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三篇:小学2013年秋季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第1册)
小学2013年秋季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第1册)
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23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第四篇:鄂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1册
第一课
信息技术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了解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21实际是数字化信息时代,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呢?(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学生读课本,小组讨论,掌握信息及信息技术 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符号、图象、数字、声音、情景等所表达出来的内容。
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处理等技术。
2、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完成课后作业
五、小结。
第二课
认识一个新伙伴——计算机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发展史的标志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1、向学生介绍计算机教室的情况
2、教师提问:计算机为什么叫“电脑”,学生思考
后回答(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1、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虽然每秒钟只能进行5000次加减运算,但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电子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电子设备,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仅能高速、准确的进行运算,还能进行推理、分析、判断等,从而帮助人类完成一部分脑力劳动,所以人们称它为“电脑”。
2、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是1946年~1958年,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内存为几KB.体积大,造价高.仅应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是1958~1964年,其逻辑元件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运算速度达到每秒几十万次,内存扩大到几十KB.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大约是1964~1970年.其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第四代电子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是1970年至今.其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几千万次到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过程控制
3.数据处理 4,人工智能
5,计算机辅助工程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6, 信息高速公路
7,电子商务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商务活动.8,娱乐 利用计算机看影碟,听音乐,玩游戏.第三课
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容量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计算机的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
2、计算机的容量单位:最小的容量单位:字节(B)1024B=1KB
1024KB=1MB
1024MB=1GB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启动计算机
接通电源—打开显示器、主机电源—机器自检—开机成功 软启动:CTRL+ALT+DEL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四课
相识在WIN98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认识鼠标,掌握鼠标的简单操作,提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鼠标的使用 教学难点:鼠标的正确使用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1、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鼠标有哪些了不起的本领.三、讲授新课(一)鼠标的操作
⒈谈话:你以前见过鼠标吗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认真地观察鼠标,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⒉学生自由观察.⒊汇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⒋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展示鼠标图片)鼠标外形象一个老鼠,后面还有一个细细的尾巴,所以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之为鼠标.在鼠标器上有两个按键,左边的称为左键,右边的称为右键,我们同学们使用的鼠标中间还多了一个象轮子一样的按键,这个键叫做滚动键;滚珠
⒌同学们,你们以前使用过鼠标吗 你认为使用鼠标容易吗 假如老师不教,你会完成一些很难的操作吗
⒍出示学件,学生尝试操作.(3~5分钟)⒎交流:操作对了吗 你一共进行了哪几种操作(单击,双击,右击,移动,拖动)逐个教学.(提一提握鼠标方法)⒏现在大家都会操作了吗 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真的都会了吗 你能再操作一下给老师看看吗
⒐学生自由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5分钟)注意学生握鼠标方法.(二)认识指针
⒈刚刚你在操作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在移动鼠标的过程中,指针有没有变化
⒉你还看到过鼠标指针的其他样子吗
⒊出示图片,介绍鼠标指针的形状.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五课
轻松一课——纸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纸牌的玩法,使学生从玩中学计算机知识。
2、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
2、掌握纸牌规则。
教学难点:掌握纸牌的规则。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我们使用纸牌游戏对鼠标的操作进行练习。
三、新课教学
1、启动纸牌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启动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是:
“程序管理器”—“游戏”组图标—“纸牌”
2、纸牌游戏的规则
师(讲解):开始游戏时,在发牌区有一叠扣着的牌。暂存区摆着7叠牌,每叠上面有一张翻开的牌。在窗口目标区中有的四个目标空位。游戏就是要将所有的牌以花色为区别、从A开始、按从小到大顺序放到这四个目标空位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移动牌和翻开牌。纸牌可以移动到暂存区的牌上摞起,也可以直接移动到目标位上。移动到暂存区的牌叠上要求按照从大到小按照顺序、红黑相间的规则接在另一张的下面。只有以K开始的牌叠可以直接移动到暂存区中的空位上。
当所有翻开的牌无法移动时,可以在发牌区发牌,寻找可以移动的牌。新发出的牌也可以按规则移动到暂存区或者目标位上。当所有的牌都按照花色区别、大小顺序移动到四个目标位上时,你就可以看到移纸牌成功的表演了。
3、用鼠标玩纸牌游戏的方法
移动牌:正面朝上的牌通常是可以移动的。移动时用鼠标拖动牌到需要的位置。可以将牌移动到另一张牌的下面,也可以将牌移动到目标位上。
翻牌:用鼠标单击要翻开牌的背面。一张背面朝上的牌就会翻开。发牌:就能当窗口中所有的牌都已无法移动时,用鼠标单击一下发牌区,可以开始翻牌。
将纸牌快速移动到目标位上:用鼠标双击可以移动到目标位上的牌。例如:双击A,就可以使A快速移动到目标空位上。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六课
开始菜单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开始”菜单,了解“开始”菜单的作用及使用,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开始”菜单的使用 教学难点:“开始”菜单的使用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认识“开始”菜单
[开始]菜单位于桌面的左下角,任务栏的左端。它是使用WINDOWS98所有功能的基础,各种应用程序的启动,对话框的打开,帮助文件的调阅都要通过[开始]菜单进行。也就是说,只要了解了[开始]菜单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实际运用windows所提供的各项功能了。
打开[开始]菜单后,移动鼠标,当指向菜单中带有三角形标记的菜单时,就会自动打开相应的下级子菜单,单击其中的某个程序名,就会启动相应的程序。
2、“帮助”的使用
3、“查找”的使用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六、小结。
第七课
开始菜单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开始”菜单,了解“开始”菜单的作用及使用,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任务栏”和“文档”的使用 教学难点:“任务栏”和“文档”的正确使用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隐藏“提示栏”
开始—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选“自动隐藏”—确定
2、文档:
单击“开始”— “文档”,就会发现我们最近打开的最多15个文件会出现在这个列表中。点击这个文件的快捷方式就可以很方便地打开我们所需的文件,而不必翻开层层目录来寻找这个文件了。清空文档记录
单击“开始”按钮,指向“设置”,再选择“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然后切换到“开始菜单程序”标签项,按“清除”按钮即可将文档列表信息全部删除。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八课
开始菜单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开始”菜单,了解“开始”菜单的作用及使用,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开始菜单选项的添加 教学难点:开始菜单选项的添加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添加“选项”
单击“开始”——“设置”——单击“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切换到“开始菜单程序”标签项——单击“添加”——单击“浏览”——选择要添加的程序——单击“打开”——单击“下一步”,然后用鼠标左键双击要存放该程序快捷方式的菜单——单击“完成”。2.删除“选项”
如果要删除开始菜单中的程序、文档或文件夹,单击“开始”,指向“设置”,然后单击“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切换到“开始菜单程序”标签项,再单击“删除”,指定所要删除的程序或文件夹,最后按“删除”按钮。
3、“开始”菜单高级选项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九课
键盘练习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键盘,了解各键盘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键盘的正确使用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认识键盘(师出示键盘)一般键盘的按键布局基本相同,所有按键按功能可以分为四组:
功能键:F1~F12,位于键盘的最上边,其功能一般由正运行的软件决定,对于不同软件某一功能键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中F5的作用是查找替换,在网页浏览器IE中F5的作用变成了刷新网页。
主键盘:它就是我们常见的打字键区,它是键盘上面积最大的一块,上面有A~Z共26个字母、数字键、符号键以及空格键、回车键等。小键盘:主要是数字键和加减乘除运算键,处于键盘的右侧,为方便数据录入而设计。
其它键:在主键盘和数字键盘的中间,主要是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和Home、End等光标控制键。
2、操作键盘的正确姿势:
(1)上身挺直,肩膀放平,肌肉放松,两脚平放地上。
(2)手腕及肘部成一直线,手指弯曲自然适度、轻放在基本键位上,手臂不要张开。
(3)显示器比眼睛略低,桌椅的高度要适中。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十课
键盘练习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键盘,了解键盘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指法练习教学难点:键盘指法练习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正确的击键方法:
指尖击键,力度适当,节奏均匀,击键后,手指立刻回到基本键上来。
2、基本键 A S D F J K L ;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十一课
键盘练习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键盘,了解键盘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指法练习教学难点:手指的正确分工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手指分工
2、SHIFT键的使用
此键也称为上档键,它有几种用法。第一,可以用它来临时转换大小写,如果现在键盘是小写输入状态,按住此键不放再按字母键,输入进去的将是大写字母,反之亦然;其次,在很多键位上都有上下两个符号,如果直接按键,输入进去的是下面的符号,但是,如果先按住Shift键不放再按这些键,输入进去的则是上面的符号。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十二课
键盘练习
(四)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键盘,了解键盘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指法练习教学难点:手指的正确分工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学生利用“金山打字”进行英文打字
四、小结。
第十三课
DOS命令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初步认识DOS操作系统以及简单的DOS命令,通过实践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DOS操作系统 教学难点:DOS命令正确使用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认识DOS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传统上是负责对电脑硬件直接控制及管理的系统软件。对计算机系统而言, 操作系统是对所有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的集合;对用户而言,操作系统提供了对系统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简单抽象的方法。
2、简单的DOS命令
DIR(查看):
DIR/P
DIR/W
DIR/P/W CLS(清除)
TIME/DATE(时间/日期)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第十四课
DOS命令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进一步认识DOS操作系统以及简单的DOS命令,通过实践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DOS操作系统 教学难点:DOS命令正确使用 执教者:望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复习前节课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1、MD(建立文件目录)C:>MD 目录名(回车)
2、CD(改变文件目录)C:>CD 目录名(回车)
3、RD(删除文件目录)C:>RD 目录名(回车)
4、FORMAT(格式化)
5、COPY(复制)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注:目录需为空目录
第五篇:苏教版第1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
教学目标要求: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书写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学生情况分析:
一(1)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7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19人。全班学生都已接受了三年学前教育,故大部分能明确学习目的,按时上学,遵守纪律,专心听讲。但也有个别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仍有欠缺,需加强培养引导。
一(2)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名,其中男生24人,女生21人。全班学生集体荣誉感强,上进心强,大部分同学能按时上学,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但班中外地生源较多,没有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和听课习惯也较差,需加强培养引导。
一(3)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6名学生,其中男生29人,女生17人。他们天真活泼、调皮好动,故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遵守一定的学校纪律,能自觉、认真地学习,能及时完成作业,良好的学习态度正在慢慢地形成中。
一(4)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6名学生,其中男生25人,女生21人。女生各方面习惯较好,文明守纪,男生天真活泼、调皮好动,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遵守学校纪律,能及时完成作业,良好的学习态度正在慢慢地形成中。部分外地学生由于没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习惯较差,需加强培养引导。
教材简要分析:
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共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明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保护视力的关系。第二部分介绍爱惜学习用品的有关知识与要求。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看动图意,知道为什么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以及正确的读写姿势是怎样的,还要结合实际,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
2、关于“汉语拼音”
共15课,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教学6个单韵母。第二、三单元教学23个声母及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单韵母音节。第四单元教学8个复韵母,一个特殊韵母及相关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复韵母音节。第五单元教学9个鼻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鼻韵母音节。
每课一般包括:(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景图;(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3)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4)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
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了16个只识不写的常用字,每个字均配以图画。这样将拼音、识字交叉安排,意在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巩固了拼音的能力,又在拼读的同时强化了生字的字音,收到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汉语拼音部分最后安排了复习,内容是“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二是六首带有汉字的汉语拼音儿歌。
3、关于课文。
全册安排课文19篇,包括识字课文和阅读课文两种形式。"识字"课文共6篇,主要形式是"词串",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并配以相应的图画。学生图文对照,反复诵读,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阅读课文共13篇,其中有6篇是以儿歌为主体的诗歌,其余的都是童话或儿童故事。全册教学生识字317个,写字123个,学会24种汉字笔画名称。
课文内容生动活泼,语言规范,插图新颖,富有儿童情趣,有利于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
4、关于单元练习。
本册在每组课文后面个安排1个单元练习,共6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主要由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说说写写,做做读读,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板块组成。
学用字词句方面,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通过综合设练,即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使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写好铅笔字方面,写的字,都安排在田字格里,强调按照规范严格训练。
说说写写方面,安排了两次练习,旨在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
做做读读方面,准备了动物卡片,训练学生的认读及拼写能力,增进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
读读背背方面,安排了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口语交际方面,安排了一些内容来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和人际交往等能力。
教学落实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认真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发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学得有趣。
5、对差生耐心辅导,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
6、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练习题,不搞题海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