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程》第1册教案

时间:2019-05-12 19:1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语教程》第1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语教程》第1册教案》。

第一篇:《汉语教程》第1册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下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课题:《可以试试吗》 课时:2学时(80分钟)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理解和规范写出并运用本课出现的17个生词。2.让学生了解汉语钱币的说法,掌握“太+adj.+了”的用法,并重点掌握本课三个语法的用法。

3.要求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流利的复述课文内容。

4.本课的场景是买衣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中国买衣服的基本流程,并进行相应的交际性操练。教学内容及重点: 教学内容: 1.生词17个;

2.语法:(1)动词重叠;(2)又···又···;(3)一点儿、有

(一)点儿;(4)太+adj.+了 3.课文

(一)、(二)。

教学重点:以下内容有无难点?

1.下列生词的例解和扩展:深、浅、合适、种、打折;

2.“太+adj.+了”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动词重叠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又„„又„„”的用法,“一点儿”和“有

(一)点儿”各自的用法和区别;

3.根据课文内容,练习买东西的正确表达方式。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设定一定的场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语法规则。2.运用直观的手段:

(1)实物:苹果、橘子等几种不同的水果,解释“种”的含义,并以苹果为例解释“又···又···”的用法。

(2)图片:羽绒服、长、短、深、浅、肥、胖、瘦、打折,并用图片对比展示“合适”。

3.以旧带新:好看(漂亮)可以(行 好)便宜(贵)4.交际活动训练:练习怎么买衣服。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1.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2.检查出勤情况。

二、学习生词及词语扩展练习(17分钟)

三、学习课文(5分钟)

四、导入、操练语法:“太+adj.+了”、动词重叠、“又····又···”、“一点儿”和“有

(一)点儿”(17分钟)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复习旧课(15分钟)

三、学习新课(20分钟)

四、本课小结(2分钟)

五、布置作业和预习(2分钟)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学习生词(17分钟)

(一)全班齐读一遍PPT上的生词,然后将拼音去掉,让同学们再读一遍。最后再抽几个词让某几个学生认读(培养学生的汉字认读能力)。纠正学生明显的语音错误。

(二)讲解新词

1、图片展示:羽绒服 打折 胖 瘦 深 浅

2、实物展示:种(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他们都是水果,但是,是不同的,我们说是两种水果)长 短(拿一支长毛笔和一支短钢笔进行对比)

3、对比区别:肥 胖(近义词,但是“肥”还可用于指衣服松,而“胖”多用于说人)

4、以旧带新:好看(漂亮)可以(行 好)当然(如果在“可以”前加上“当然”,语气就更加强烈和更加肯定)便宜(贵)

5、用英语或举出实际的语境帮助理解:又„„又„„ 试 合适

重点词汇:

1、又„„又„„(not only„but also„)

引导学生理解其意思及用法:老师问:这个苹果大吗? 学生答:这个苹果大。问:这个苹果红吗?答:这个苹果红。总结说:我们把两个句子变成一个句子,就可以这样说,“这个苹果又大又红”。(讲语法点时再详细讲解其用法)

2、试

引导学生理解其意思及用法:如果你去商店买衣服,你要把衣服穿在身上看是不是大了或者小了,这个动作就可以叫做“试”。举例:你试试这双鞋子。试试这条裙子。请同学们用这个词造句。

3、合适——三层意思重点在第一个,后两者尽量简化

引导学生理解其第一层意思及用法:用三张图片,一张图片衣服穿在身上显得很大,一张图片衣服穿在身上显得很小,一张图片衣服穿在身上正合适,于是告诉学生什么叫“合适”。举例:这双鞋子合适吗?这件衣服你穿着合适吗?

引导学生理解其第二层意思及用法:一张图片上一群学生在课堂上说话、打电话,问学生这样对吗?学生回答不对后就说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也可以说是不合适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应该做这样的事。举例:你和同桌一直说话,这种行为在课堂上合适吗?

引导学生理解其第三层意思及用法:男朋友和女朋友在一起,也像穿衣服,大了小了都不好,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男女朋友在一起是不是合适。

举例:你觉得他们俩在一起合适吗?

4、打折

引导学生理解其意思及用法:以一张商店促销图引出其含义,问学生如果在商店看到这样的图片,你会进去买衣服吗?为什么?引出打折就代表着降价,有降价的含义。然后扩展“打+数字+折”的用法。(打八折 打五折 打九折)

5、深 浅

结合图片讲解“水深水浅”和颜色的深浅两种用法。

三、学习课文第一个对话:(5分钟)——时间不太充裕

同学们分成两组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纠正一些重要的读音错误。老师问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请同学回答。1.玛丽想买什么衣服? 答:羽绒服

2.售货员推荐的这件衣服怎么样? 答:又好又便宜。

3.玛丽觉得售货员推荐的这件衣服怎么样? 答:有一点儿长。4.玛丽想要什么颜色的衣服? 答:要浅颜色的。

6.玛丽最后试的那件衣服怎么样? 答:不大不小,正合适,颜色也很好看。

四、学习第一段对话里的语法(17分钟)

(一)太+adj.+了

课文里的“这件衣服太肥了”表示的是不满意,此类用法还有:这双鞋太大了。除了表示不满意,它还可以表达一种相反的意思——称赞、赞美,比如“你太漂亮了!”“你这件衣服太好看了。”——作为教学重点未得到很好体现。这两种意思怎样区别?学生会有困惑,可简单提示:一般用可对举的词语中的一个,往往表示不满意。

(二)动词重叠。

形式:以“试”为例 试试 试一试 总结出单音节的重叠形式:A-----AA A+一+A,再让学生说出“看”“听”的重叠形式(看看 看一看 听听 听一听)。然后问他们“复习”的重叠形式是什么,进而导出双音节的重叠形式:ABAB 意义:通过“我看这件衣服”和“我看看这件衣服”的对比导出动词重叠的意义所在——多用于口语,表示轻松、客气、随和的语气。表示动作的时间短、尝试、轻微的意义。

表动作完成的重叠形式:“试试”和“试一试”都表示动作还没做、即将做,那如果要表示动作已经做了,我们就在“试试”中间加个“了”,变成“试了试”。

举例:售货员:你试试这件衣服,看看大小合适吗?

玛丽:我试了试这件衣服,大小正合适。

老师说:大家想想我们还学过什么动词可以重叠的? 说 说说 说一说 想 想想 想一想

双音节动词也可以: 预习预习休息休息 运动运动 但是要注意:

(1)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不能重复 例如:我们不能说:我正在听听老师讲课了。(2)“有”、“在”、“是”等不表示动作的动词不能重复使用

(三)又„„又„„

从讲解生词时举的例子指出“又„„又„„”前的主语必须是同一事物或人。它表示的是两种状态或情况同时存在。

再举例:【1】这件衣服好。这件衣服便宜。那我们用“又„„又„„”怎么说?(这件衣服又好又便宜)

【2】用一张帅哥的图片,引导学生用“高”、“帅”、“又„„又„„”造句。(他又高又帅)

老师说:我们除了可以把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放在“又„„又„„”的中间,还可以把动词或动词词组放在“又„„又„„”的中间。比如你要回国了,今天你去银行,取了钱然后还要换钱,两件事都是你去银行的时候要做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你去银行又取钱又换钱”。

(四)“一点儿”和“有一点儿”

1、“一点儿”的意思就是“很少”,可以作定语,放在名词前。举例:我会讲一点儿汉语。

“一点儿”还可以放在形容词后边,这时表示比较。

-----这件衣服太长了,有没有短一点儿的?(比现在的这件衣服短)-----这件颜色有点深,我要浅一点儿的。(比现在的这件衣服颜色浅)练习:那个地方太远了,我们去____________的地方吧!(近)

2、“有一点儿”(《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你的自行车是新的还是旧的”这课讲过此语法点,所以此处不详讲)“有一点儿”作状语,用在形容词前,多用于表达不如意的事情。这里的菜的味道有

(一)点儿辣。今天的作业有点儿多。

这件羽绒服有点儿不合适。(我们不说“这件羽绒服有点儿合适”)(问为什么不能说“有点儿合适”)

第二篇:第1册教案

第一单元:数一数(共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第三篇:新编实用英语英语教程第1册教案Unit1(推荐)

Unit 1 How do you do?

I Related Information Greeting 中美文化差异

An American studying in China had an appointment at noon.As he was getting on his bicycle a Chinese friend passed by.“吃了吗?”The young Chinese asked.This, of course, is a common Chinese greeting around meal time and the American merely nodded with a smile, waved goodbye and went off.He realized that his friend’s remark was nothing more than a Chinese way of saying hello or Hi.If the greeting had been put literally into English ”Have you eaten yet?“ Or “Have you had your lunch? ” It would have sounded rather unusual.To Americans, this greeting might mean this: “I haven't either.Come on, let’s go together and get something to eat.” or “If you haven’t, I was just going to invite you to my place.” In other words, it could indicate an invitation to a meal.Actually , another foreign student who had not been long in China once complained in broken Chinese 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To his way of thinking, people were concerned that he was not getting his meals properly because of lack of money.Clearly, he was offended.There is a similar Chinese greeting, such as "上哪儿去啊?""到哪儿去啦?" Which if translated literally, would be “Where are yon going?” Or “Where have you been?” The natural reaction of most English-speaking people to this greeting would most likely be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Fortunately, not all greetings sound strange or arouse displeasure.Many are similar, some are merely different.While greetings in many languages often indicate the time of day, there may be inconsistencies within a language.English has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and Good evening but not Good noon.And Good night is not a greeting at all, but an expression of farewell.II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1.Greet

with

8.nice to meet you 2.At different times

9.glad to meet you 3.Wish

to

10.How are things with you? 4.Talk about

11.I am pleased to see you 5.Friendly

12.Thank you for coming to meet me.6.Interesting

13.It is my pleasure 7.How do you do?

14.what's up

III grammar and phonetics Articles 冠词冠词作为一种虚词,在英语中只能和名词一起使用。英语中的冠词分为不定冠词和定冠词。

1.不定冠词的用法不定冠词有两个,a 和 an。a用在辅音开头的单词前面;an用于以元音开头的单词前。如:a book, an apple。

1)不定冠词用在但数可数名词前表示“某一个”。如: There is a policeman at the door.门口有个警察。

2)不定冠词用在单数可数名词之前,表示“任何,每个”。如:

A car must be insured.汽车一定要上保险。

A soldier must obey orders.军人必须服从命令。3)不定冠词用于头一次出现的单数名词之前。如:

There is a box in the room.The box is heavy.房间里有个箱子。这个箱子很重。

4)不定冠词和名词连用作表语或同位语,主要说明某个人或东西所属类别。如:

She is a teacher.她是个老师。

We all thought him a suitable person for the job.我们都认为他是适合做这个项目的人。5)定冠词用在价格、速度、比率等短语中。如:six kilometers an hour 每小时60公里3 times a day 每天三次

6)不定冠词用在专有名词前。如:

He wants to buy a Kodak.他想买架柯达相机。

7)不定冠词用于某些固定短语中。如:

have a try试一下

take a break 休息一下

have a good time 玩得痛快

make a living 谋生

as a matter of fact 事实上

in a word 总而言之2.定冠词的用法1)定冠词和名词连用,表示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人或东西。如:Mother carved the meat into slices.妈妈把肉切成了片。

定冠词

1.定冠词用于可数名词前,表示一类人或东西。如:The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马是一种有用的动物。

2.定冠词用于第二次出现的名词之前。如:I got a letter yesterday.The letter was sent by e-mail.我昨天接到了一封信。那信是电子邮件。

3.定冠词用于有词组或者定语从句修饰的名词前。如: He is investigating the cause of the fire.他正在调查这场大火的原因。

4.定冠词用于某些名词或者形容词前,表示一类人,一个民族,阶级或阶层。如:the chinese 中国人

the rich 富人the dead

死者

the deaf 聋人

5.定冠词用于指说话双方都知道的人或事。如:Please close the door.请把门关上。7)。定冠词用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前。如:the sun 太阳

the earth 地球

the world世界

8)定冠词用于序数词前表示顺序。如:the third group 第三组

9)定冠词用于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前面。如:This is the most intersting book I have ever read.这是我所读过的书中最有趣的一本。

10)定冠词在play后和乐器连用play the piano弹钢琴

play the flute吹长笛

11)定冠词与姓氏的复数形式连用,表示一家人。如:

The Blacks came to China in 1994.布莱克一家是1994年来中国的。

12)定冠词的其他用法the Changjiang River长江 the Red Sea 红海

(用于表示江河海洋的名词前)the Taiwan Straits台湾海峡 the Gulf of Mexico墨西哥湾(用于表示海峡海湾的名词前)the Alps阿尔卑斯山

the Sahara Desert撒哈拉沙漠(用于山脉沙漠的名词前)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于国家名称)the National Gallery国家美术馆

the Military Museum 军事博物馆(用于公共建筑名前)the State Council国务院

the Senate参议院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众议院(用于机关、团体名词前)

the Geneva Agreement日内瓦协议

the Washington Post 华盛顿邮报(用于报刊、条约之前)不用冠词的情况

1)表示独一无二的职务、身份前一般不用冠词。如:Elizabeth II, Queen of England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He was elected chairmen of the committee.他当选为协会主席。

2)表示球类、棋类的运动项目不加冠词。如:play football 踢足球

play chess下象棋 3)在一日三餐名词前不用冠词。如:have breakfast/lunch/supper 吃早饭/午饭/晚饭

4)交通工具名词前不用冠词by car坐汽车

by ship 坐船by plane坐飞机

on foot 步行 5)在一些地点的名词,如:bed, church, school, hospital,home, work等。当人们去这些地方做在这些地方应该做的事时,不加冠词。go home回家

go to school去上学

go to church去教堂祈祷in hospital住院

go to work上班注:如果在上述词组前面加上定冠词the,可以表示去这些场所做其他的事情。如:He came to the school to speak to the headmaster.他来学校和校长谈话。He went to the church to see the carvings.他去教堂看雕刻。His mother is in hospital and he has been in the hospital to take care of her.他妈妈生病住院了,他就一直在医院里面照顾她。

冠词的记忆口诀

1.巧记a和an:单词:不见原因(元音),别施“恩(n)”。字母表:Mr Li has one fox.(a,e,f,h,i,l,m,n,o,r,s,x前用an)。

2.使用定冠词口诀沙漠、河流与群山,列岛、海峡与海湾,阶级、党派、国家名,组织团体和机关,方位、朝代、独一词,会议、代件及报刊,木器、建筑、海洋群,定冠词来不能删。3.冠词省略口诀泛指复数日三餐;球类运动季节前;星期月份节假日;抽象物质或习惯。注:农历的节假日需用定冠词。4.巧记零冠词:独一职位在某地,用作表、补、同位语;独立主格作状语;By短语表方式;Man字一词意“人类”;对比含义两名词;系词turn接表语;新闻语体及标题;具体意义变抽象;含有as/though的倒装句;人名、地名、国一词;抽象、物质不特指;月份、星期、节假日;学科、语言、称呼语;颜色、病名、五感觉;棋类、球类、三餐词;复数形式表类别;固定词组、惯用语。一律使用零冠词。

第四篇:汉语教程教案 第13课

汉语教程第二册第十三课教案

(二)贾 昊

一.教学内容:第十三课的把字句,生词以及语言点

二.教学难点:把字句

三.教学对象:语言C班学生

四.教学用具:卡片若干、多媒体、PPT

五、教学要求:

(一)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把这三段课文背说下来。

(二)要求学生记住汉语“把”字句的结构公式,理解“把”字句的组句规则,掌握“把”字句对“把”的宾语、主要动词及其所带成分的要求,掌握否定词和能愿动词在“把”字句中的位置。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带领全班一齐背说课文,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背说。

2、听写句子(原则上应该是一个学生听写一句,要求加注拼音和声调,或一个学生写汉字,另一个学生听写拼音)

3、要求学生认读并背说这五个句子。

4、朗读课文或者让学生表演课文

(一)、(二)、(三)。

(三)带领学生做课后作业

错句分析:

1、请你把一本杂志给我看看。

“把”字句中“把”的宾语必须是特定的和已知的,这个句子的指令不清,听话人无所适从,因为不知道说话人到底要哪本杂志。所以应该改为:请你把那本新杂志给我看看。

2、我以前没有把汉语学过。

动态助词“过”一般不能进入“把”字句,因为“动词+过”只表示经历或经验,对“把”的宾语不能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应该改为:我以前没有学过汉语。

3、我昨天累了,把作业没做完就睡觉了。

“把”字句否定要用“没”,“没”应该放在“把”的前边,而不能放在动词前边。应该改为:我昨天太累了,没把作业做完就睡觉了。

4、外边很冷,快把大衣穿穿。

动词重叠的语法功能是表示动作时间的短暂,有尝试的意思。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显然不是要听话人试试大衣的大小长短,而是要他穿上大衣保暖。因此应该改为:外边很冷,快把大衣穿上。

5、我来中国以后,很把爸爸妈妈想。

动词“想”如果不带其他成分,不能出现在“把”字句里。所以应该改为:我来中国以后,很想爸爸妈妈。

(四)布置作业

预习第十四课生词和课文。

第五篇:汉语教程第九课教案

第九课 苹果一斤多少钱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适用于初级阶段的外国留学生,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教程》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运用结构、情景和功能理论,以结构为纲、寓结构、功能于情景之中,重在学好语言基础知识。本教案选取其第八课进行教学。

本课型教学内容以词语学习为主,其次是熟悉本课课文。

1、掌握词语:买、苹果、钱、斤、贵、多少、块、角(毛)、分、两、橘子、还、别的、一共、给、找。

2、熟悉本课课文。

3、熟悉中国讨价还价的过程,进而适用于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生词

本课学习了3个生词,重点是“贵”、“一共”和“找”。

2、课文重点:学会运用“苹果多少钱一斤”和“给您钱"复述和活用课文做模仿练习。

3、难点:

三个重点词汇和两个句式的运用

四、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几个重点词语:贵、多少、还、一共、找,并学会正确运用。

2、熟读本课课文,能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

3、了解中国购买水果的过程。

五、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与情景教学法,结合课本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精选与留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句,增加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2、教学媒体:本课堂将进行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语境具体,有助于理解。

六、教学过程(20分钟)

本课共需20分钟,基本上按照生词10分钟,课文5分钟来分配,语法5分钟。

(一)通过以下提问导入新课

最近天气怎么样?吃完饭或者打完球,我们最想做什么呢? 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啊?

那么,你们去水果市场买过吗?

好了,今天我们就学习怎么问价格买水果。

(二)生词

学习词语表,正确认识16个生词,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使用几个生词造句。

1、放映PPT,展示词语表,示范读音。名词(noun):苹果

橘子 动词(verb):买

找 副词(adverb):还

一共

量词(Classifier):斤

角(毛)

数词(number):两

形容词(adjective):贵 其它(others): 多少

别的

教师带读本课的生词语,每个词读两遍,学生跟读。

2、让学生轮流读本课词语表中的生词语。

3、挑选重点词语讲解词意进行词义讲解。

现在我们熟悉了这些词语,那它们的意思是什么呢?(what’s the meaning of them?)

(1)贵

(2)多少

(3)还

教师:„„家有六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她,还有谁?(以那位有狗的学生为例)

学生:还有小狗。

教师:在湖南城市学院,你认识„„、„„,你还认识谁?

学生:我还认识„„。(教师可以问另一位学生,刚才那位学生的情况,仍练习这个词汇)

教师:我们每天学习生词、课文,还学习什么? 学生:还学习语法。

教师:请同学一起说这个句子:我们每天学习生词、课文,还学习语法

(4)一共

教师:你们家有几口人?他们是谁?(问一学生)

学生:我们家有五口人,他们是爸爸、妈妈、哥哥、我、小狗。

教师:„„家一共有几口人?(问其他学生)

学生:„„家一共有五口人。

(5)给

(6)找

(7)多少

4、学生齐读,发现普遍的发音错误

5、教师带读一遍词语,让学生巩固记忆。请学生再跟读一遍生词,这次跟读是根据课文内容“将生词成句”跟读。

跟我读(read after me)

(二)课文

1、展示课文,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边看课文边认真听。

2、教师领读一遍课文,学生跟读。

3、由学生轮流分角色朗读,一个是卖水果的,一个买水果的。

(三)语法

1、句式“苹果多少钱一斤”,让学生练习问价的格式。设置半情景剧,给出草莓、西瓜、葡萄的价钱,让他们锻炼使用这句话购买水果。

A:西瓜多少钱啊一斤?

B:西瓜一块五一斤。

2、句式“一共多少钱”,这个训练学生的复合加减能力,这次的训练难度加大,两个水果的价格加一起,看能否算得出。

教师:西瓜一块五一斤,我买了3斤;草莓七块钱一斤,我买了1斤。我一共花了多少钱?

学生算出并回答:一共花了12.5元

3、双宾语句

S

V

O﹢

O2

你 钱

二十八块

好了,今天的新课就到这儿,同学们回去要好好复习今天所学的生词,并且熟读课文,明天老师再来给大家做详细的讲解,下课,明天见!

七、教学反思

下载《汉语教程》第1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语教程》第1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语教程17课 教案

    第十七课 《他在做什么呢》 教案 一、 教学内容: 1. 讲解生词。 2.讲解语法:表述动作的进行的句式、询问动作行为方式的句式。 3.讲解课文(一)和(二)。 4.完成课后练习。二、 教学目的......

    实用综合教程(第二版)外教社-第1册教案

    《实用综合教程1》教案 An Integrated Skills Course 1 Unit1 Unit2 Unit3 Unit4 Unit5 Unit6 Unit 7 Unit 8 Contents Education ............................................

    美术新教材第1册教案

    一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生活真快乐 课题名称:第1课 画画我的幼儿园  知识要素 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活动  技能要求: 体验工具材料的乐趣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

    初级汉语教程教案第一课

    初级汉语教程教案第一课 精品文档 初级汉语教程教案第一课 课程名称:初级精读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 授课学时:6课时 使用教材: 教授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拼音a、o......

    汉语口语教程21课教案

    Semaine 2 (le 5/6 fevrier 2015) 《汉语口语教程》第21课 一、重点:时间的表达,让学生说出老师指示的时间。(教师准备教具) 8:00 8:05 8: 15 8: 30 8:45 8:55 年、月、日、点......

    汉语教程第一册第二课教案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册(上) 教师:叶俐芬 教学对象:3班,零起点马来人与原住民大专生23人 课时 :共2课时(110分钟) 时间......

    全新版第1册第2单元教案(本站推荐)

    Unit Two Friendship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英文书信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在生活中学会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掌握单词;available estimate correspondence practicall......

    人美版第1册教案(全)

    一年级美术教案第一册第一课 让大家认识我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