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语教程第一册第二课教案
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册(上)教师
:叶俐芬
教学对象:3班,零起点马来人与原住民大专生23人 课时 :共2课时(110分钟)
时间 :2010年8月10日上午8:00-9:50 课题 :第二课 汉语不太难
教案设计
一、内容与计划
(一)教学内容 1.语音:
(1)韵母5个:an、en、ang、eng、ong(2)轻声(3)半三声
2.生词14个:忙、吗、很、汉语、难、太、爸爸、妈妈、他、她、男、哥哥、弟弟、妹妹
3.汉字11个:太、汉、语、吗、妈、爸、很、忙、他、她、难 4.表达2种功能的句子:(1)问候:你忙吗?(2)询问:汉语难吗? 5.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本课出现的韵母;本课生词的认读;表达2种功能的句子。2.教学难点:轻声(马来语的发声并无声调)
(三)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韵母。
2.掌握本课的14个生词,要求会认读。3.能较流利地读课文并能模仿课文进行对话。
(四)教学方法
模仿法、直观法、演绎法、板书演示
(六)教学用具
生词卡片、汉语拼音卡、“2500个汉字flash教学”软件。
二、教案
(一)组织教学(约5分钟)
教师先做出自我介绍,然后通过点名来认识学生。
(二)复习(约15分钟)
1.复习、巩固前课所学的语音:
教师读出拼音,要求学生辨别声调。教师念出“妈、大、口、好、白、不”等字,学生必须回答是“第一声”或“第二声”或“第三声”或“第四声”(可用母语回答)。教师纠错时,以手势来加强学生对声调的认知。2.复习前课的生词:
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3.复习第一课的课文内容:
教师走近学生,向几位学生个别说出“你好”,学生则须回应“你好”。
(三)学习新课(80分钟)
1.学习韵母an、en、ang、eng、ong 教师板书以上韵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齐读→学生个别读→教师正音。教师向学生指出发音后三个韵母时,会感觉气流从鼻腔过。
教师把拼音卡的一些声母置于板书的韵母旁,让学生读出音节。操作如下:
b + an = ban en = ben ang = bang p + an = pan m + ang = mang f + ang = fang ong = fong d + ong = dong n + eng = neng g + en = gen an = gan
2.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
(1)教师板书本课的生词,让学生认读。(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1-2遍。
(3)教师讲解生词时也引出课文中的语句:
忙、吗、很
你忙吗?很忙。
汉语、难、太
汉语难吗?不太难。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1-2遍。
(4)教师讲解生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他、她、男”及补充生词“姐姐、女”。教师板书简单的任务关系图式,并将男性以蓝色笔划线,女性以红色笔划线。教师讲解汉字“他”与“她”的部件。
(5)教师讲解轻声,即不带声调的音节,发音时轻和短。教师领读“你忙吗?”和“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学生跟读。3.学习课文
(1)教师以汉语指示学生打开课本的第二课,再以母语重复一次指示。教师领读课文两遍。第二遍时教师逐句领读,学生跟读。(2)教师讲解“半三声”规则,即第三声音节后边跟一个第一声、第二声、第四声或轻声音节时,读作“半三声”。教师以“你忙吗?”、“很忙”语句的“你”和“很”的发声为例子,要学生跟读。教师读出没有半三声的语句和遵守半三声规则的语句,要学生分辨哪一个句子读起来比较顺口。(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正音。4.课堂练习
(1)进行书中第17页的练习5(认读),学生齐读,教师正音。(2)进行书中第17页的练习6(回答问题)和练习7(完成会话)。教师提供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行完成练习。然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至此阶段,学生可以只书写汉语拼音。5.习写汉字
(1)教师运用“2500个汉字flash教学”软件,逐字演示本课所学汉字的笔顺动画。教师随着笔顺的演示,读出笔画。
(2)学生在写字本(学校出版)里上习写每个字3遍。学生习写时,教师到座位巡视并纠错。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10 分钟)
1.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2.布置作业:
(1)完成写字本的本课生字习写。
(2)做练习本(学校出版)的第二课练习---完成会话(答案以汉字书写)
(五)教学后记
1.本课为我的第一堂课,对学生的程度有待进一步的了解。因为是选修课,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动机。
2.声调始终是马来学生的弱点,发轻声也有难度,需要在听力课在加强练习。3.课堂用语继续以母语为主,一些简短的句子会尝试以汉语说出,再以母语重复一遍。
4.学生还不习惯主动开口作答,教师还需指名学生回答。
第二篇:《汉语教程》第三册教案第二课 一封信
第二课 一封信封:(量)一封信
默读课文,说说中文信的格式和英文信有什么不同,跟学生的母语信件有什么不同?这是谁写给谁的信?什么时候写的? 日期写在哪儿?
称呼顶格写,后面用冒号。
第一段:问候。
第二段:
玛丽收到什么了(礼物),什么时候收到的?(上星期)玛丽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2 上: 上星期~个月~个学期
第三段:
刚来的时候,玛丽有什么问题?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中国人经常会说一句什么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玛丽在中国有朋友吗?(交了很多朋友)基本上:大体上,差不多。
今天的作业有20道题,我已经完成了18道,可以说
——今天的作业我基本上都完成了/我基本上完成今天的作业了。
我们班有15个学生,只有一个男生。——我们班基本上都是女生。
今天早上我只吃了一片饼干。——今天早上我基本上没吃东西。靠(动):a:依靠
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我们一家。——我们一家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他父母去世了,他打工挣钱交学费。——他靠打工挣钱交学费。
原来我一句汉语也不会说,现在我有很大的进步。为什么?
——靠老师的帮助/靠自己的努力。
B:接近,挨近。
船靠岸了。
坐飞机时你喜欢靠窗的座位还是靠过道的座位?
他上课时常常出去接电话,他最好坐在哪儿?——他最好坐在靠门的地方。C:(介)凭,根据。表示行为动作凭借的手段、工具或依据。
他今天的好成绩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
他靠自己的一张嘴说服了所有的人。交:(动)结交、交往。交朋友。
今天玛丽给爸爸妈妈发回去了什么?
第一张照片是什么情景?玛丽的班上有多少同学?他们都是从哪儿来的?同学的关系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玛丽的旁边是谁?他长得怎么样?分别:a:(动、名)离别,分手
他要去美国留学了,只好跟女朋友~一段时间。
他们只在机场见了一面就又分别了。
火车进站了,我们~的时刻到了。
他们不能忍受长时间的分别。
b:(副)各自,不共同。
1)一个主体对不同对象。
老师分别找每个同学谈话。
2)几个主体对一个对象。
父亲和母亲分别跟我谈了话。
3)几个主体对几个对象,一一对应。
暑假的时候,玛丽和大卫分别去了上海和香港。
4)采取不同方式
对不同的情况,用该分别对待。
夫妻都是演员,很容易离婚,为什么?来自:从„„来来自+地点
自:(书面语)从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自公主坟至天安门,坐地铁需要20分钟。
学校自9月1日 起正式上课。
“自„„”可以在动词前,也可以在动词后。“从„„”只能在动词前。等/等等:(助)表示列举。
a:表示列举不尽,用于书面。口语“什么的”。
来北京以前,去过广州、香港、上海等地。(*等等)
来北京以后,我游览了故宫、颐和园等一些名胜古迹。(*等等)
这个商场商品非常丰富,有食品、服装、化妆品等/等等。
b:表示列举已完,后面带有列举各项的总计数字。
这个学期我们班有些什么课?——我们班有精读、口语、听力、阅读等四门课。9 各:
A:(代)表示不止一个,而且彼此不同。
世界各国全国各地各位来宾/朋友各种水果各种各样各行各业
B:(副)
各+动表示分别做或分别具有。
教室前后各有一个门。
三种办法各有优点和缺点。
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
各+动+各(+的)各就各位
大卫想在中国上大学,玛丽想在中国找工作,安娜想学习中国文学。
——对于为什么要学汉语这个问题,他们几个人各有各的想法。
快考试了,同学们各看各的书,各写各的作业,教室里安静极了。
下课了,大家各回各的宿舍去了。
各+数量
我们班男生和女生各一半。课外课外活动课外书关心(动)关心同学/孩子关心健康/国家大事互相关心
同屋看到我一直躺在床上关心地问我哪儿不舒服。
(名)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团结(动)团结同学 团结起来
(形)非常团结我们班的同学互相都很友好。——我们班很团结。
他们几个人关系不好,谁也不关心别人。——他们不太团结。
(名)团结就是力量
第四段:
第二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下来的?玛丽每天学习太极拳吗?太极拳是一项什么样的体
育运动?它有什么特点?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回国后玛丽还想打太极拳吗?动+下来
A表示固定
把她的电话号码记下来。
我们班的人数终于定下来了。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长城上的日出太美了,我用照相机照/拍下来了。我要用画笔画下来
B表示从过去继续到现在。
所有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都坚持下来了。柔和(形)a 温和而不强烈:声音~动作~ 光线~颜色~
b 柔软:线条~缓慢(形)慢:行动~速度~节奏~缓慢地前进优美(形)美好:动作~歌声~风景~~的环境~的句子~的线条舒展(形)不卷缩,不皱。动作~
听到我考上北京大学的消息,爷爷年上的皱纹都~开来了。增强(动)增进,加强:~信心 ~体质 ~吸引力~实力体质(名)有个人常常感冒,他体质怎么样?
他从小不喜欢体育活动,因此——体质很差。
经常打太极拳,可以——增强体质。
他虽然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基本上没生过病。预防(动)事先防备:预防疾病~感冒 打~针作用(名)起~ 有~~很大
这种要是治拉肚子的,对感冒——不起/没有作用。项(量)一项功课/作业/任务/运动/世界纪录后(名)以后回国后下课后课后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第五段:
第三张照片的内容是什么?玛丽在学校时不是只学习汉语?还学习什么?
除了„„还„„
除了北京以外,我还去过广州、香港和上海。
除了„„都„„
除了玛丽以外,我们班的同学都去过长城。
玛丽在书画班学习什么?书是什么意思?画是什么意思?书画用什么笔?书画有意思吗?你学过吗?想学习吗?
玛丽画的竹子和写的唐诗怎么样了?她看了以后觉得怎么样?朋友们呢?橱窗(名)什么地方有橱窗?展出(名)展览出来:美术馆正在展出那位青年画家的作品。
上场的橱窗里展出的那件衣服真漂亮。表示(动)a用语言或行为显示出某种思想、感情、自己的态度:表示感谢/祝贺
B事物本身显出某种意义或者凭借某种事物显出某种意义。
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反对。
小伙子给姑娘送了99朵玫瑰花,表示——
(名)显示出思想、感情、态度的言语、行为或神情:
他给你送了那么多玫瑰花,你怎么一点表示都没有?
爱的表示
又„„又„„表示几个动作或状态、情况累积在一起。
那个孩子又聪明又漂亮。
在晚会上他们又唱又跳,高兴极了。
在中国又可以学汉语,又可以游览名胜古迹。
第六段:最后一张照片上有什么?照片上的玛丽正在用筷子吃什么?这张照片怎么样?——好玩儿。小狗/小孩儿/游戏
第七段:爸爸妈妈担心什么?我的情况怎么样?适应(动)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适应„„的需要
去国外生活,必须适应那里的气候、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习惯(动/名)我的习惯是早睡早起。
词语辨析:
靠/凭
“靠”的宾语可以是具体的,如:“靠着山”“靠墙”;也可以是抽象的,如“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能力”。“凭”只能带少数具体名词做宾语,多数宾语为抽象的,如“凭想象”“凭本事”。
他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凭)
今天的晚会凭票入场。(*凭)
各/每1)都指所有的个体。但侧重点不同。“每”着重每个个体相同的方面,因此取出全体中的任何一个或一组作例子代表全体,“各”着重同时遍指全体中的每个不同的个体。
这个星期每天都在下雨。(*各)
每个人都有一辆车。(*各)
每两个人一组我每三天打扫一次房间。(*各)
2)“各”可以直接加在一些名词前,“每”除了“人、家、瓶、杯”等常常被借用做量词的名词和“年、月、周、天、小时、分钟”表示时间的词以外,一般要加上量词。
如:各地 各单位 各部门 各家各户 各民族各系 各班„„
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系每个班每个国家每个家庭每个单位
每(个)人每(个)星期
3)每+数量+名词,“各”不能。“各”不能跟动量词搭配。
每一场比赛每一个国家每一种商品
我每次买书都忘了带打折卡。(*各)他念课文每次都有错误。(*各)
4)用“每”的句子,一般要求用“都”配合,用“各”的句子比较自由,特别是用书面语的句子里,常常不用“都”。
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各项工作井井有条。
每个班的班长都去会议室开会。请各班班长去会议室开会。
表示/表达
1)“表达”是用语言形式,即口语或书面语言写出思想、感情、态度等,“表示”可以用语言形式,也可以用非语言形式。如手势、眼神、表情、动作等来显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或者是事物本身显示出某种意义或者凭借某种事物显示出某种意义,它们一般不能
互换。
我代表学校向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表达)
红灯表示停车,绿灯表示通行。(*表达)
2)“表示”有名词用法,“表达”没有这种办法。
我给她写了一封信,向他求爱,可是他一点表示都没有。
听写:基本上 2 分别 3关心4 团结 5书画 6 展出 7 表示 8 适应 9好玩 10健康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优美舒展,又有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所以是一项很受欢迎的体育运动。
第三篇:汉语教程第三册上册 第二课 一封信
第二课一封信
爸爸妈妈:
你们好!爸爸还那么忙吗?一定要注意身体啊。
你们寄来的生日礼物上星期就收到了。我现在一切都很好,吃得好、睡得好,学习也不错。你们就放心吧。
刚来时是有很多地方不习惯,但是现在基本上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学习上也没有什么问题。中国人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现在交了好多朋友。今天给你们发回去的几张照片,第一张就是我们全班同学一起给我过生日的情景。我们班有十八个同学,分别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美洲、澳洲等五大洲十一个国家。能跟这么多同学一起学习,认识这么多世界各国来的朋友,我感到非常高兴。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聊天,一起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同学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非常团结。所以我每天都过得很愉快。站在我旁边那个高个子,黄头发,蓝眼睛的小伙子,就是我的好朋友,长得很帅吧。我们俩常常一起玩儿,还一起学打太极拳。
第二张就是我学打太极拳时拍下来的。现在我每星期有两个下午去体育馆学打太极拳。太极拳时一种很有意思的运动,动作柔和缓慢,优美舒展,又有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所以,是一项很受欢迎的体育运动。我每次练完以后,都觉得全身特别舒服。回国后我想教爸爸妈妈学打太极拳。
第三张是我在用毛笔画画儿,写汉字。除了学习汉语以外,我还参加了一个书画学习班,学用毛笔写字,画中国画儿,我觉得十分有趣。上星期我画了一幅竹子,写了一首唐诗,老师说我画得很好,还把它拿去,挂在学校的展览橱窗李展出了,我看了以后觉得又高兴又不好意思。朋友们看到以后,都向我表示祝贺。
对了,我还学会了用筷子吃饭。最后一张就是我在用筷子吃饭。前天我们去吃北京烤鸭时,我让朋友把我用筷子吃饭的样子照了下来,你们看看,怎么样?好玩儿吧。
爸爸妈妈担心北京的冬天太冷,怕我不适应。可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冷。也许北京也变暖和了吧。在家的时候,一到冬天我都会感冒一两次,来中国快半年了,因为每天坚持锻炼,连一次病也没得过。
就写到这儿吧。我要跟朋友一起出去了。
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
玛丽
一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学-汉语阅读教程第一册教案-第八课
第八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识读并记住生词、词组
2.正确书写四个难点汉字
卖 苹 钱 橘 3.按正确的笔画顺序描写汉字
4.通过组合、分解汉字,了解汉字结构
5.理解土、刂、木、艹等四个偏旁的意义,并写出同偏旁汉字 6.练习并会用课文中的句式
二、教学环节及内容 第一课时
处理生词 1.识读、记住生词和词组
水果 苹果
橘子
公斤
多少
别的一共
两个 两斤
两毛
两块
买什么
买苹果
多少钱 2.按正确笔顺写出下列四个汉字
卖
苹
钱
橘 3.组合汉字与分解汉字
(1)组合汉字
左右结构
木:兆
奇
木
交
上下结构
八:口
直
(2)分解汉字
左右结构
块
桃
别的杯4.理解下面偏旁的意义,并写出同偏旁的汉字(1)土
和“土”相关
地
培
(2)刂
和“刀”相关
别
到
则
剧(3)木
和“木”相关
森
林
椅(4)艹
和“草”相关
苹
草
花
药 5.作业:完成练习与课外练习
(1)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的题要查字典、理解其意义
第二课时 要求:
(1)理解对话内容,并正确回答问题(2)流利背说短文内容,并能默写 1.处理对话
(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归纳句式(2)提问式讲解
你买什么?
我买苹果。多少钱一斤?
你买多少?
还要别的吗?
一共七块五,找您两块五。(3)分角色背对话(4)检测背诵效果
2.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
羊
剧
城树
第八课
练习题
1.看拼音写汉字,并翻译
píngguǒ
júzi shuǐguǒ
biéde yígòng duōshǎo
2.给下列词注音
橘子
水果
多少
一共
苹果
别的公斤
还是
公共
别人 3.根据偏旁,写出汉字 土: 刂: 木: 艹:
4.写出笔顺 卖: 苹: 钱: 橘:
5.写出5个左右结构的汉字和5个上下结构的汉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第五篇:汉语写作第二课教案
第二课
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一,教学对象:少数民族初中教师
二,教学目的:通过对复句和关联词语的理解,使学员能够正确掌握关联词在复句中的用法,并能够在客观选择题中熟练应用。
三,教学要求:掌握复句和关联词在句中的应用,能够判断复句内分句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使用并分析复句。
四,教学重点:汉语复句的类型 五,教学难点:关联词在句中的用法 六,教学安排:2学时1课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第1、2课时 1,导入:
下面有四句话,请用关联词把它们连成一句话:
①艾力从小就失去了双腿。
②艾力顽强地学习。
③艾力学会了多门外语。
④艾力学会了雕刻。
(艾力虽然从小就是去了双腿,但他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学会了雕刻。)
2,单句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相对而言,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一般由一个主谓成分组成。学习汉语是时代的要求。我们正在学习汉语提高水平。3,复句和关联词语
复句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复句的句子和句子之间常用关联词来组织。
4,复句的种类
从句子关系上看,可以分成9类
(1)并列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常用关联词:
又……又…..既……又/也
也……也……
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一方面……一方面…… 一会儿……一会儿… 是…..也是…..不是….而是…
一来…..二来….她一边哭,一边说,大家半天才明白发生的事情。小猫一会儿趴下,一会儿跃起,可爱极了。他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看你的不是空话,而是实际行动。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用关联词:
…..接着….先….接着…..然后….再…..最后
…..于是….……便…..…..又….…..才…..…..就…..….只好…..老师先走进教室,然后介绍了自己,接着让同学们互相介绍,再给大家讲解了学习的重点和目的,最后正式开始讲课。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关联词:
不但…而且… 不仅….而且...不光….而且….不但(不)….反而….…..况且….….甚至…..不仅….还….不仅…也….学习汉语不但(不仅,不光)要听,而且(还,也)要说。
(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关联词: 任意选择:
或者….或者….或….或….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也许…..也许….或许….或许….是….还是….要不…..限定选择:
与其….不如….宁可(宁愿)….也不….宁肯(不)…也要… 放假这几天我宁可在家好好睡睡懒觉,也不出去玩。(选择前面)放假这几天我与其出去玩,不如好好睡睡懒觉。(选择后面)放假这几天我宁肯不出去玩,也要好好睡睡懒觉(选择后面)
(5)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常用关联词: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以致….因为王老师讲课很精彩,所以大家都想听听(前因后果)之所以大家都想听听,是因为王老师讲课很精彩。(前果后因)
(6)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
常用关联词:
为了…..以便…..为的是…..以免…..免得(省的)….为了提高汉语水平,同学们来这学习。(先目的,后行为)同学们来这学习,为的是提高汉语水平。(先行为,后目的)
(7)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用关联词:
如果…就…
假如…那么…
要是…就…
哪怕…也….即使…也..就是…也
要不是…
倘若…就 倘若明天下雨,我就不出门了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充分必要等三种类型。
常用关联词:
只要….就….(充分条件)只要下雨,地就会湿。
只有….才….除非….才….除非….否则….(充分条件)只有多施肥,花朵才会长好。
无论….都….不管….也….(充要条件)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会按时上课。(9)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关联词:
虽然…但是….尽管….但是…..尽管….也…
….竟然…..….却….…..然而…..…..倒….…..可…..他年纪不大,本事可(倒)不小。虽然家很远,但是他还是来了。虽然家很远,他却还是来了。5,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掌握好关联词必须要弄明白句子前后之间的关系,注意有些关联词在句中的位置,就能帮我们很好的完成客观选择题,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记住各种复句的常用关联词,所以今天的作业就是要求大家背会9种复句的常用关联词,并完成第一课的自测题和课后练习。
第三课
常用的句型和固定格式
一,教学对象:少数民族初中教师
二,教学目的:通过对句型和固定格式的学习,使学员能够正确掌握常用句型和固定格式的用法,并能够在客观选择题中熟练应用。
三,教学要求:学生熟记常用句型和固定格式,分析句子前后的关系,提高学生句子的正确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常见句型 五,教学难点:固定格式 六,教学安排:2学时1课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 1,课前提问
提问 9种复句的常见关联词,一起做自测题和课后练习。
简单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导出新课
同学们对上节课复句的主要类型和关联词都基本掌握,那么我们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汉语句子的常用句型和固定格式。为以后的汉语写作做好准备。
3,常用句型
(1)存现句
存现句是表示人、事物存在或出现、消失的句子。
存现句的特点有三:
第一,主语常是处所词或时间词。
第二,存现句的谓语多是表示存在、产生、消失的动词,即不表示动作,只表示动作产生状态的持续。
第三,存现句的宾语往往是动作的出发者,因此有的存现句可以转换为一般主谓句。
存现句的结构式是:处所词(时间词)+动词+名词。桌子上放着一本书。昨天下雨了。
(2)感叹句
带有浓厚感情的句子叫做感叹句。常用来表示快乐、惊讶、悲哀、愤怒、恐惧等多种浓厚的感情。太感谢您啦!
新疆真是个好地方啊!
(3)反问句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否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难道我会不知道吗?(表示肯定知道)
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表示绝不能浪费时间)
(4)解释,说明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作假设等。
绿色食品就是没有被污染的食品(下定义)
汉语学习方法包括多听、多说、多写、多练。(分类别)之所以选他当班长,是因为他跟同学们的关系都不错。(举例子)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列数字)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作假设)(5)描写
A,形容词及重叠方式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仿佛要把整个世界给吞没。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蓝的,花蕊是粉嫩嫩的,花朵是娇艳艳的。
B,状态补语
状态补语是指位于述语动词之后的,对动词或动词所联系的动元的状态进行描述的句法成分。其形式标志是在动词和补语之间有一个结构助词“得”。
老人把茶杯举得高高的。
听到这个消息,他高兴的跳了起来。C,比喻和夸张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夸张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
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比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D拟声
是指模拟自然界声响,需要人的主观情感蕴含在内的,从而产生相类似并让人认同或感知的声音的一种修辞手法。
风吹树叶哗啦哗啦的。他“啪”声把电话挂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