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快乐汉语第一册第四课教案
课程名称: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学对象:学习一年汉语的韩国,菲律宾四年级学生 教 材:快乐汉语1第四课 授课学时:两课时(每课时50分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重点生词和重点句型的用法(1)基本家庭成员称呼语
(2)结构助词“的”的定语和中心语词组
2、掌握本课的“谈家庭成员”进行交流
3、掌握基本汉字,这,那,爸,码
二、教学要求 1.生词
正确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正确听出本课的生词 2.课文
要求学生熟练进行交流 3.语法
掌握进本句型:这/那 +是(不是)+宾语 4.练习
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词汇
这,那的指向,是字句的否定
2.课文
1)使学生掌握课文大意,并能流利朗读课文。2)根据老师提示,能回答出老师所问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按照生词----课文的顺序循序渐进
2.利用多媒体、图片、方法讲解生词,采用认读领先法学习课文。听说问答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学习课文。
五、教具准备
1.多媒体类:ppt制作,图片展示
2.实物展示:家庭成员的头像卡片,家庭照片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问好寒暄,宣布上课。
生词:这 那 爸爸 妈妈 哥哥 姐姐 不 生词扩展:爷爷 奶奶 弟弟 妹妹 是 不是 和
2、生词练习(1)领学生认读生词(2)学生分别朗读生词(3)N+1方法带领学生熟读生词
3、精讲课文 练习句型:这/那 +是(不是)+宾语
(1)将家庭成员头像分给学生,由一个学生扮演“我”向全班据介绍家庭成员,目的在于掌握生词和句型。(2)关于“这”和“那”练习区分
让学生分别手持家庭成员角色卡片,当“我”读出“这是我哥哥”时,手持这,是,哥哥的学生迅速跑到“我”的周围,那,是,姐姐,迅速跑到远离“我”的位置。(3)讲解“和”
The conjuncyion“和”is generally used to connect nouns,for example “你和他”,“爸爸和妈妈”,“和”cannot be used to connect two verbs or two clauses
七、布置作业(3分钟)1.每个生词写三遍。2.能够独立介绍家庭成员。3.新课预习
第二篇:快乐汉语 第一册 第八课教案
《快乐汉语》教案 第三单元 饮食 第八课 我要苹果,你呢? 课型:汉语综合课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的中学生
教学目标:1.会话:购物时谈论需求(水果和饮料)
2.语音:学习z、c、s的发音,并与zh、ch、sh辨析。
3.词汇:认读生词“水果”、“苹果”、“果汁”、“汽水”、“要”、“呢”
4.语法:学习三种疑问句形式(要+什么?;要+名词;A+要+名词,B+呢?)
5.汉字:认读并书写“要”、“水”、“汽”、“茶”四个汉字
教学重点:学会在购物或做客等语境中询问需求;7个生词;4个汉字。
教学难点:语言点:“你要什么?”“你要水果吗?”“我要苹果,你呢?”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图片法;翻译法;交际练习法 教具:多媒体;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一课时45分钟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用师生问答方式询问早餐。2.提前板书以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的词语。3.听写上节课的4个汉字,并纠错。
二、导入新课
询问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可以用英语翻译一下。“What is your favorite fruits?” 学生不会用汉语回答的话,可以用英语或者印尼语回答。
三、讲练新课
1.用PPT展示或者拿出画有水果的图片,让学生会认读几种重要的水果的生词。
2.练习水果名称。把学生分成两组,将自己制作的水果卡片分发给每一位同学,一组手持拼音卡,一组手持生词卡。老师念水果名字,持有该水果卡片的同学站起来,同时复述水果名称,哪一组最快得一分。3.讲解生词“要”。首先PPT展示,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重要动词“喝”和“吃”,并用“要”将这两个动词代替。
4.讲解句型。老师拿出所有水果卡片,依次摆开。询问学生“你要水果吗?”学生答“要”。再继续问“你要什么水果?”学生答。最后老师带读这两个句子。
5.练习句型。情景表演,首先每两人一组,练习买水果情景的对话,再让两组学生自愿上台表演。
6.教写汉字“要”,“水”。首先播放flash笔顺视频,然后老师示范性的板书,学生模仿。最后检查纠错。
四、布置作业。两个汉字各写5遍;回家后把情景对话表演给爸爸妈妈。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提前板书上节课所学的水果名词,复习;听写上节课两个汉字。
二、导入新课
询问学生喜欢喝什么饮料,可以用英语问一遍。“What is your favorite drink?” 学生不会用汉语回答的话,可以用英语或者印尼语回答。
三、讲练新课
1.老师用PPT展示或拿出画有“汽水”、“果汁”、“茶”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让学生会认读这三个生词。
2.选3个学生复习上节课句型,让学生作为对话A问老师“你要水果吗?”老师回答“要”。学生问“你要什么水果?”老师回答:“我要苹果,你呢?” 3.讲生词“呢”
用PPT展示两组对话,A1:我要汽水,你要什么?B1:我不要汽水,我要果汁。A2:我要苹果,你要什么?B2:我不要苹果,我要香蕉。这里A1和A2句子中的你要什么=你呢?=What about 4.学习句型。首先用PPT展示句型,即对话。A:你要什么?B:我要苹果,你呢?A:我要咖啡/牛奶/鸡蛋/面包/果汁/汽水。老师领读,学生跟读。5.练习句型。
首先,老师扮演A并拿生词卡片,问学生“你要什么”;学生回答“我要苹果,你呢?”老师不断变换手中的卡片,依次说“我要咖啡/牛奶/鸡蛋/面包/苹果/果汁/汽水。”向学生演示句型中的生词替换,并让全体学生跟读替换过的句型。
第二,每两人一组做练习,发给每组同学写着咖啡、牛奶、鸡蛋、面包、苹果、果汁、汽水的卡片。学生A问学生B“你要什么?”学生B说“我要苹果,你呢?”同时随机拿起一张卡片如果汁,然后学生A看到卡片后,必须迅速回答“我要果汁”。两位同学轮流交换。最后选3组自愿上台表演。
6.教写汉字“汽”和“茶”。首先播放flash笔顺视频,然后老师示范性的板书,学生模仿。最后检查纠错。
四、布置作业
1.两个汉字,各写5遍。
2.填写一份表格,内容是记录明天早上自己一家人所吃的水果或者喝的饮料。
第三篇:快乐汉语第四课教案
第四课
爸爸、妈妈
海南师范大学宋安琪
教学目标:
1、掌握生词“这、那、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不”。
2、掌握句式“这是我爸爸,那是我妈妈。”
3、学会写汉字“这、那、爸、妈”。
4、学会生母“d
t
n l ”的发音。教学重点:谈家庭成员。
教学难点:生母“d
t
n l”的发音,汉字“这、那、爸、妈”。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用具:课件、全家福照片、卡通全家头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老师准备一张全家的照片,引入学生学习课文里的生词: 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妹妹、弟弟
二、学习课文其他生词。
这:教师指着前面的学生说:这是„„。那:教师指着后面的学生说:那是„„。
三、做练习1和2,使学生在听到生词的汉语发音后,可以与卡通人物形象联系起来,掌握每个生词的发音和意义。
四、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练习3和4,并纠正学生的发音,目的是在于让学生在模仿中掌握本课的生词和句式。
五、课堂活动。
把本课家庭成员头像分发给学生。成绩好的学生优先扮演“我”,其他学生扮演“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由“我”向全班做介绍,目的在于进一步掌握生词和巨型。
六、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全家照片,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七、写汉字,动画演示笔顺
学生观看笔顺演示视频,学写汉字“这、那、爸、妈”。
八、语音练习。
老师示范,学生跟读,边读边用手“画”声调。d:
dā
dá
dǎ
dà
dī dí dǐ dì
t:
tā
tá
tǎ
tà
tī tí tǐ tì n:
nā l:
lā
ná
nǎ lá
lǎ nà
nī nlà
lī lí nǐ ní lǐ lì ì
第四篇:六年级汉语课教案第四课
2011年10月8 日(星期六)
课题:
第四课:一张珍贵的电影票 【词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课文学习,识读本课新词语,会读,会写出来并能应用这些词语造句。
2.方法和过程:先从课文中选出新词语,分析汉字的结构,找出部件(构字单位)分析它们在构字中的表音功能。并用它们来构成新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汉语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汉语的信心。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词语,能认读,能正确书写。能用学过的词语造句。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新词语。能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课型,课时:
新授型
第一课时。教学手段:教材书,教案,生字,词语卡片等。教学方法:利用讲解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朗读法和提问方式来进行讲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前课所学内容。朗读词语
三、新课内容:
1.组织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同学之间讨论,也可以记下来问老师,直到读懂为止。2.在小组采用合作互助方式理解新词语的意义,从而加深课文理解。
3.学习重点词语:老师板书词语讲解构字结构,并造句。组织学生口头造句,并写在练习本上。棒——好;出色 阴沉——天阴的样子 死活——无论如何 好在——幸好 想必——也许,可能 逐一——一个一个地 美美——尽兴地;痛快的 笑逐颜开——满面笑容
交头接耳——互相靠的很近,低声交谈。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
四、巩固练习用下列词语造句: 付——饭钱我来付。
颤抖——他可能感冒了,在不停的颤抖。
异想天开——你不要异想天开了,因为真不可能的事。
五、小结:
课文中词组比较多,学习词组可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词语运用能力。希望同学们下课后多写多读词组,为汉语书写能力和运用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第四课:
一张珍贵的电影票【词语】 付——饭钱我来付。
颤抖——他可能感冒了,在不停的颤抖。
异想天开——你不要异想天开了,因为真不可能的事。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批语:
课后反思:
这节课词语学习中有很多新词语,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字的部件,并用偏旁组字法来掌握这些字,还要求口头组词组造句进行教学。
第五篇:汉语教程第一册第二课教案
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册(上)教师
:叶俐芬
教学对象:3班,零起点马来人与原住民大专生23人 课时 :共2课时(110分钟)
时间 :2010年8月10日上午8:00-9:50 课题 :第二课 汉语不太难
教案设计
一、内容与计划
(一)教学内容 1.语音:
(1)韵母5个:an、en、ang、eng、ong(2)轻声(3)半三声
2.生词14个:忙、吗、很、汉语、难、太、爸爸、妈妈、他、她、男、哥哥、弟弟、妹妹
3.汉字11个:太、汉、语、吗、妈、爸、很、忙、他、她、难 4.表达2种功能的句子:(1)问候:你忙吗?(2)询问:汉语难吗? 5.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本课出现的韵母;本课生词的认读;表达2种功能的句子。2.教学难点:轻声(马来语的发声并无声调)
(三)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韵母。
2.掌握本课的14个生词,要求会认读。3.能较流利地读课文并能模仿课文进行对话。
(四)教学方法
模仿法、直观法、演绎法、板书演示
(六)教学用具
生词卡片、汉语拼音卡、“2500个汉字flash教学”软件。
二、教案
(一)组织教学(约5分钟)
教师先做出自我介绍,然后通过点名来认识学生。
(二)复习(约15分钟)
1.复习、巩固前课所学的语音:
教师读出拼音,要求学生辨别声调。教师念出“妈、大、口、好、白、不”等字,学生必须回答是“第一声”或“第二声”或“第三声”或“第四声”(可用母语回答)。教师纠错时,以手势来加强学生对声调的认知。2.复习前课的生词:
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3.复习第一课的课文内容:
教师走近学生,向几位学生个别说出“你好”,学生则须回应“你好”。
(三)学习新课(80分钟)
1.学习韵母an、en、ang、eng、ong 教师板书以上韵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齐读→学生个别读→教师正音。教师向学生指出发音后三个韵母时,会感觉气流从鼻腔过。
教师把拼音卡的一些声母置于板书的韵母旁,让学生读出音节。操作如下:
b + an = ban en = ben ang = bang p + an = pan m + ang = mang f + ang = fang ong = fong d + ong = dong n + eng = neng g + en = gen an = gan
2.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
(1)教师板书本课的生词,让学生认读。(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1-2遍。
(3)教师讲解生词时也引出课文中的语句:
忙、吗、很
你忙吗?很忙。
汉语、难、太
汉语难吗?不太难。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1-2遍。
(4)教师讲解生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他、她、男”及补充生词“姐姐、女”。教师板书简单的任务关系图式,并将男性以蓝色笔划线,女性以红色笔划线。教师讲解汉字“他”与“她”的部件。
(5)教师讲解轻声,即不带声调的音节,发音时轻和短。教师领读“你忙吗?”和“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学生跟读。3.学习课文
(1)教师以汉语指示学生打开课本的第二课,再以母语重复一次指示。教师领读课文两遍。第二遍时教师逐句领读,学生跟读。(2)教师讲解“半三声”规则,即第三声音节后边跟一个第一声、第二声、第四声或轻声音节时,读作“半三声”。教师以“你忙吗?”、“很忙”语句的“你”和“很”的发声为例子,要学生跟读。教师读出没有半三声的语句和遵守半三声规则的语句,要学生分辨哪一个句子读起来比较顺口。(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正音。4.课堂练习
(1)进行书中第17页的练习5(认读),学生齐读,教师正音。(2)进行书中第17页的练习6(回答问题)和练习7(完成会话)。教师提供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行完成练习。然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至此阶段,学生可以只书写汉语拼音。5.习写汉字
(1)教师运用“2500个汉字flash教学”软件,逐字演示本课所学汉字的笔顺动画。教师随着笔顺的演示,读出笔画。
(2)学生在写字本(学校出版)里上习写每个字3遍。学生习写时,教师到座位巡视并纠错。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10 分钟)
1.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2.布置作业:
(1)完成写字本的本课生字习写。
(2)做练习本(学校出版)的第二课练习---完成会话(答案以汉字书写)
(五)教学后记
1.本课为我的第一堂课,对学生的程度有待进一步的了解。因为是选修课,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动机。
2.声调始终是马来学生的弱点,发轻声也有难度,需要在听力课在加强练习。3.课堂用语继续以母语为主,一些简短的句子会尝试以汉语说出,再以母语重复一遍。
4.学生还不习惯主动开口作答,教师还需指名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