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月光奏鸣曲》有感

时间:2019-05-15 11:3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月光奏鸣曲》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月光奏鸣曲》有感》。

第一篇:听《月光奏鸣曲》有感

听《月光奏鸣曲》有感

第一次接触到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还是在小学课本上。关于奏鸣曲的名字“月光”,最著名的是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贝多芬给一位盲人姑娘演奏钢琴的时候,风吹灭了蜡烛,月光静静地洒落在那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这时的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后来才知道,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奏鸣曲的名字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

《月光》奏鸣曲写于1801年,在音乐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正是这部作品,预示了古典主义像浪漫主义的转变。1800年是贝多芬思想上和创作上日渐成熟的时期,他了解到法国大革命的状况,接触了法国革命时期的音乐。他这时的创作风格已抛开了早期奏鸣曲中的旧有的刻板的规则,而追求崇高的理想和新的表现手法,追求形式的完美性和内容的深刻性,强调形式高于于内容,《月光奏鸣曲》也正是形式从属于内容这一美学思想的最出色的例证。正是基于这一美学思想,才使他对奏鸣曲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并成为了他对音乐史的最重要的贡献。比如,它打破了旧的奏鸣曲式“快—慢—快”三乐章的原有模式,在该首乐曲中第一乐章出现的不是快板,而是持续的柔板。它所有的音乐形式都成为了表达真挚感情、展现戏剧冲突的途径,其中更是充满着现实主义的心理描写。

如果要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中选出一个最著名的乐章,那恐怕就是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了。这个乐章与其说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不如说是暧昧,不间断的三连音贯穿始终,和声色彩朦胧,有冥想的静默,欲言又止的悲伤,也有甜美的回忆,梦一般幻想。充满幻想的,宁静的月色与流动的河水的美丽场景,情绪时而期待又时而失望,时而沉思呻吟又时而思绪如潮,时而忧伤猜疑又时而信念坚定,这其中总是暗藏着某种危机,某种不祥的预感,整个乐章充斥着忧愁哀怨的情绪。第一乐章的情感是克制的,没有过分的滥情,一切都建立在连绵不断的三连音上,这是在一个天才的构想,用持续的,如同睡梦中的呼吸的节奏,来刻画思维的流动发展。这个乐章大概可以说是即兴曲甚至是大多数浪漫主义钢琴小品的先驱了,他没有按照常规,把第一乐章写成快板的奏鸣曲式,这实际上表明,当内心的情感需要更加直接的表达的时候,形式的平衡规范已经开始让位于乐思的自由想象了。

第二乐章为小快板,整个乐章的色彩明亮,情绪明朗、轻快,融入了活泼诙谐的小步舞曲元素,与第一乐章、第三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乐章贝多芬采用了迟到的奏鸣曲式。在严整的形式下却表现出令人惊异的激动。连串的琶音组成的主部主题犹如风暴中的浪涛,一浪高过一浪,在浪峰的最高处,是有力的重音,是沸腾的热情,也许还带着出离的愤怒。整个乐章以狂风暴雨般突进的方式,铿镪的节奏进行和丰满的和声效果,表达了贝多芬暴风雨般的热烈感情和准备向封建等级制度发起攻击的态度。这也是贝多芬所写的钢琴作品中表现力最高昂、最丰富的乐章。

贝多芬一生经历了许多生活磨难,一再地把痛苦和哀伤化为欢乐的音符。他那如烟花般灿烂的生命和崇高的人格,跟他的音乐一起照耀着后人。《月光奏鸣曲》的创作时,贝多芬是全聋时期。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坚持努力创作,把自己的名字和贡献深深的刻在欧洲音乐史上。

第二篇:听《第23号钢琴奏鸣曲》有感

听《第23号钢琴奏鸣曲》有感

听第一遍的时候,对《第23号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时期完全不了解,可是通过认真倾听钢琴家精彩的演绎,我还是对这首曲子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可以感受到这首曲子所包含的激情与希望,热烈与欢畅,可以感受到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部分情感,甚至由此曲联想到好多有趣的场景或风景,当然,这只是最浅显的感受,最表面的感受。

听了一遍之后查了一下贝多芬先生创作这首曲子的背景,发现零零碎碎的,整理了一下大概是这样的。第23号钢琴奏鸣曲是F小调钢琴奏鸣曲,OP.57,约于1804至1806年创作,1807年2月发表,因充满无限激情和高昂的斗志,被人们昵称为《热情》。这首乐曲是贝多芬中期创作的众多钢琴曲杰作之一,也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富有激情的一部,而贝多芬自己则认为本曲达到了他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巅峰。据称这首曲子是呈献给布伦斯威克伯爵的,伯爵的女儿泰丽莎与约瑟芬,都曾是贝多芬的爱恋对象。这一奏鸣曲,充满斗志的“热情”像巨浪一样澎湃起伏,它所表达出来的热情奔放、具有英雄气概的中心思想是符合贝多芬先生的一贯表达的。

之后又听了几遍,发现这部作品很明显地分为三个乐章,演奏时间大概26分钟。以下详细分析。

首先,是第一乐章。这一乐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题。第一主题开始的时候,音乐特别缓慢,音拖得特别长,音调也很低沉,好像在酝酿什么似的,之后恢复正常,很快的节奏,很优雅肃穆的旋律,稍显低沉的音调,这一主题表达的是一种特别庄严肃穆,特别宁静无声的感觉。听这一段音乐,感觉整个人都笼罩在一种特别庄重的氛围之中,让人想到了伟大的英雄的默哀仪式,抑或是某个庄严肃穆的场景,全场处于一种安静但不会感到悲伤的状态。

渐渐地,音乐的节奏越发的加快,声音越发清脆,好像一下子从本来庄严肃穆的环境中过渡到了一种格外清新优美的意境中去了,这就进入了第二主题。特别喜欢这一主题的旋律,感觉特别悠扬、婉转、悠美,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和自由的向往。我个人的感觉是好像从本来庄严的仪式带给人的那种稍微压抑稍微低沉的状态进入到了那种特别美好、充满阳光与希望、鲜花和草地、自由与嬉戏的场景中去了。那悠扬的旋律代表着美好与希望,就像贝多芬先生一直期盼着的光明与自由,就像那些英雄奋不顾身终身为之奋斗去争取的和平与安宁,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

其实我觉得这一乐章的最后一部分算是第二主题的一个小高潮,这时候的音乐特别的活泼欢快、特别的激情四射,音调高昂,节奏感强。就好像作者心中无限的热情、满怀的斗志像大海里面的波浪一样澎湃翻滚,永不停息。

这一乐章音乐的变化也很多,时而清扬,时而浑浊,时而快,时而缓,时而特别激情澎湃,时而又特别抒情优美,但是这种变换又不会让人厌烦,让人感到突兀,反而感到一种新奇感,一种变化之美。

其次,是第二乐章。这一乐章整个听完都感觉很平静很美好的样子,没有太大的波动起伏的感觉,整个的表达的都是一种很宁静优美的意境,传达的都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表现的都是作者满怀的斗志。这一乐章的旋律我也很喜欢,给人优美、轻盈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就联想起与之相关的事物。当音乐稍微缓慢低沉时,浮现在脑海中的是一个美好的轻盈的梦境,或许就是一个田园生活的梦境,也或许是某个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梦境的美好而又触不可及,轻盈而又真真实实,都在优美的旋律中展现。当音乐节奏加快,音调清脆时,脑海中又浮现另外一幅景象,是真真切切的田园生活,悠美的音符像叮咚的泉水,像碧绿的树木,像清新的草地,像悠闲惬意的生活状态。乐章的结尾,我觉得也有一个小高潮,有那种“风雨欲来”的趋势,表达了一种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发生在贝多芬创作这首乐曲的时候,是贝多芬的门徒菲德南多.里斯叙述过的。那个时候,贝多芬患有严重的耳疾的事情,尚未被人们所发觉。一个夏天的早晨,里斯去访问贝多芬,贝多芬罕见地很快活,立刻和里斯一同出去散步。贝多芬一边走一边大气地哼唱,里斯默默地跟着他,以为这位大师常常这样心中充满新的乐思,他不想打扰他。这样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他俩坐在草地上小憩,这时从远处传来特别悠扬的笛声。里斯在宁静的树林中被那笛声所感染,他对贝多芬说:“有人在吹笛子”,贝多芬立刻耸耳静听,但是,显然他什么也没听见。里斯看出贝多芬已患了严重的耳疾,深深地对他表示同情。一会儿,他俩站起来,踏上归途。贝多芬仍然大气哼唱着。他们很晚才回到家里,贝多芬来不及摘下帽子就坐在琴旁,“我现在给你弹奏一支新曲”。贝多芬饱含激情,痛快淋漓地弹奏一曲,那就是《热情》。

所以通过这一乐章我也看到了贝多芬先生当时创作的一种环境,夏日的清晨,翠绿的草地,宁静的树林,悠扬的笛声,美好的生活,恰是音乐所传达的。而结尾的那一段小高潮,即是贝多芬先生即使耳聋也仍不放弃创作、仍然坚持斗争的精神写照。

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之间没有明显的停顿,是连接着的,恰恰很好地表达了那样一种激情的永不熄灭。

最后,是第三乐章。这一乐章也可以大致分为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描述的应该是一个非常宏大、非常壮观的场面,音乐节奏很快,音调很高,气势高昂,大有势如破竹之势。让人想到一个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就像贝多芬先生经常写的那样,表现出一种英雄气概,一种挥之不去的热情,一种为国家为自由而战的精神。又或许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为自由为生存而战的革命,总之,音乐如气贯长虹,气势磅礴。

第二主题更侧重描写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斗争、坚毅挺拔的高尚精神与品格,同样的,音乐旋律气势磅礴,充满英雄气概,恰好的表达了这种主题。让人想起了伟大的贝多芬先生。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即开始登台演出。然而天妒英才,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再也听不到动听的旋律无疑是最大的打击。然而生活的艰辛命运的不公没有使他失去信心、一蹶不振,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坚持创作,通过音乐,向世人传达他的心声,通过音乐,为共和理想呐喊。我觉得“热情”奏鸣曲恰是对他的一生的写照,对他的身残志坚的写照,对他的虽命运坎坷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与命运作斗争的写照。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也表现了贝多芬先生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1806年夏,贝多芬去玛顿帕舍访问了布伦斯威克伯爵。秋天,又去格列茨(捷克的哈拉第茨)访问了李希诺夫斯基侯爵。两者都和贝多芬关系密切。布伦斯威克伯爵是曾被提名为“永久情人”的特莱塞和苔姆夫人的兄长;李希诺夫斯基侯爵曾在贝多芬来维也纳之后无私地加以关照,是他的恩人。在李希诺夫斯基的宅邸里,除了贝多芬之外还有几位法国军官。李希诺夫斯基侯爵为了应酬客人,要求贝多芬演奏他新写的奏鸣曲。贝多芬是一位热情的爱国者,他非常不愿在那种情况下为法国人演奏,他断然拒绝了。而且,尽管已经夜深,他却拿起自己的行李,走出宅邸、跳上马车回维也纳去了。贝多芬回家以后怒气未消,一气之下把摆在室内的李希诺夫斯基侯爵的石膏像,摔个粉碎。李希诺夫斯基侯爵是贝多芬的最大的赞助人,他一直付给贝多芬年金,发生了这次的冲突,当然他们的关系就断了。为了不违悖自己的意志竟然不顾舍弃经济上的保障,这正是贝多芬固执的性格。

贝多芬先生热爱自己的祖国,让他为法国人演奏显然是不可能的。可是如果违背李希诺夫斯基侯爵的意志,他将失去最大的经济支持。尽管这样了,贝多芬先生还是选择了果断拒绝,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金钱利益所诱,在任何事物面前不屈不挠,《热情奏鸣曲》正是对这种精神的一种写照。

这一乐章的结尾好似一个感情的大爆发,就好像所有的感情,那种不屈的斗争精神、充满斗志的热情与激情、那种磅礡的气势、那种英雄的气概,又或者那种热烈活泼、那种激情四射、那种光明与希望、那种乐观与向上,等等等等,像暴风雨一样,全部爆发出来,让听者有酣畅淋漓、意犹未尽之感。

第三篇:《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教案1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协奏曲》的经过,感受《月光协奏曲》美的意境,体会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教学难点:

从音乐与故事中深刻的了解贝多芬这个伟大的作曲家。

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贝多芬的作品了,让我们再听一下《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然后请同学们讲一下我们从这首乐曲中感受到的作曲家在作这首曲时的心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曲子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在小学的上同学们会学到这个故事,如果同学们没有学过也没关系,我们今天在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也会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的。

二、歌曲欣赏。

1、复习过《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之后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音乐《月光奏鸣曲》,让我们先来聆听这首乐曲,在聆听的同时同学们结合对贝多芬的认识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一下,这首音乐表达的情感。

2、下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贝多芬吧。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7-1827.3.26),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身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因此,世人尊称他为“乐圣”。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等。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它的故事与精神都是很珍贵的。同学们谁知道这首音乐的故事可以上台来给我们讲述一下,然后我们再结合这首乐曲去更深一步的去体会。

3、同学们我们之前也学习了一些关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在欣赏了这首乐曲之后大家说一下这首乐曲与我们之前学的那首音乐有什不同的地方呢?

三、小结,结束本课。

第四篇:听 月光 感想

全曲由四首乐曲组成。据说作曲家写这个作品是受到诗人吉罗的叙事诗《月光比埃罗》的影响。这首叙事诗是讲:在意大利贝加摩地方有一个叫比埃罗的青年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他因为沉湎于物质生活为月光所杀。最后,由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了月光的宽恕,又回到人了间。

在《月光》这支曲子里,作曲家以清谈的笔墨、朴素的音调,给人们描绘出一幅万籁俱寂、月光如洗的图画。乐曲采用了古老的多里亚调式,充满了画意诗情。乐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降D大调,9/8拍,速度徐缓而富于表情,描绘月夜幽静景色人产生的印象; 中段先转到E大调上,后来又回到降D大调。右手的旋律由一些短小的乐句组成,左手配之以分解和弦,好似描写一阵阵清风,轻轻地摇动着树枝,稀疏的树叶发出沙沙响声:这一段和第一、三段宁静的气氛形成对比,给人以动的感觉,因此比较活泼。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音型上有些变化。乐曲最后是一段尾声,宁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飘渺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加富于诗意。

第五篇:音乐听《悲怆奏鸣曲》有感

听《悲怆奏鸣曲》有感

近段时间不知道怎么的迷上了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每次听完这部曲子我都颇有感触,最后整理出了这篇听后感。

《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顶峰之作。《悲怆》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赠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这部作品前后两个乐章如暴风雨般有万钧一发之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品中激昂的人生激情。《悲怆奏鸣曲》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

悲壮的慢板引子揭开了全曲的序幕。接着,阴暗的和弦一次次鸣响,痛苦哀求的音调反复模进出现,当曲调上行到高音时,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飘忽而过,使人仿佛听到轻轻的叹息。在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且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爆发的涛涛怒潮作准备。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引子好象是沉重的压力伴随着痛苦的叹息。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活泼、抒情的主题一唱一和,感人动听,充满生气。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欢乐的遥想,具有幻想的意味。浓重低音与明快高音的色彩对比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它表现了厄运的幽灵无法阻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理想的憧憬。再而,掀起了更汹涌的反抗热潮。激昂奋进的音调与引子中哀求音调的轻吟形成对照。接着,滚滚向前的分解和弦不断蠕动象远处传来的雷鸣,昂扬激进的音调反复插入与之交替,掀起一个个浪潮。一往无前、坚定有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奏出了胜利的凯歌,最后几个所向披靡的和弦宣告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

进入第二乐章。第二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馨而虔敬。淳朴优美的旋律,响彻着圣咏式的和声和管风琴一般的音响。抒发了宁静诚挚的感情。最后曲目进入第三乐章。柔和而恬美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乐章充满田园风味,富于幻想性格。柔美、轻巧。

我觉得悲怆的主题就好比一个被通知的患了无法治愈的绝症的患者一样,第一乐章初闻噩耗如晴天霹雳般病人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心中一直在反问自己是我得了不治之症吗,是不是在做梦,感情激昂过后,进入第二乐章,病人接受了这个事实,他回忆起自己曾经渡过的那些值得回忆的岁月,平静而略带一丝伤感之情在心头徘徊,此时进入第三乐章,病人感觉不能在只生活在回忆里,奔向了新的生活,让自己在剩下的不多的岁月里充实的过完每一天,在平静中离开人世,全曲结束。

听完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我的感触就是这些。

下载听《月光奏鸣曲》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月光奏鸣曲》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作文(听贝多芬的《月光》有感)[推荐五篇]

    萤火 初0920班 肖波兰他是一个钢琴家,这是我对他的唯一所知。今年春末,我邂逅了他的音乐,在他的琴键下,我看到了他的世界,独一无二的忧伤的世界。平静得开端,随着指尖按下的琴......

    听马建明老师执教《月光启蒙》一课有感

    听马建明老师执教《月光启蒙》一课有感 3月2日下午在墟沟小学阶梯教室听了马建明老师执教的《月光启蒙》一课,马老师精心地教学设计、朴实独到的教学理念在课上得到了淋漓......

    月光淋漓,红楼有感

    月光淋漓,“红楼”有感 湖南省郴州市苏园中学108班谭志刚指导老师张杲 与你在一起的日子里,寂寞不属于我的心。 ——题记 近来的黄昏,没有看到晚霞,心中没有一丝憧憬,却增添了几......

    读《青春奏鸣曲》有感:青春无悔,勇于选择

    青春无悔,勇于选择——读《青春奏鸣曲》有感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 806班 温欣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题记青春的我们......

    听《青鸟》有感

    留一点闲暇,听听童话 ——听《青鸟》有感当我们小沉醉于缤纷繁乱的影视言情时,是否还会给曾经执迷的童话留下一丝发光的罅隙?故事盒里散发着感动,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让我说的胸腔......

    听《高山流水》有感

    听《高山流水》有感 今日喜逢此曲,与古筝拂于耳听之,其优游感慨,不胜再数。 古云:嵇康之广陵散尤万古之奇曲,惜三千太学无一会此,世之大痛矣。吾言:夫子之琴意意在厌而无知亦没存其......

    听报告会有感

    听报告会有感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为母不知父母心,不为师不知为师苦。 5月26日、27日这两天我参加了卫辉市进修校举行的班主任培训活动,在这两天里我认真聆听了来自不同地方......

    听《二泉映月》有感

    听《二泉映月》有感 自古英雄多磨难,在音乐世界中,阿炳就是这样的一位艺人,他在饱经社会黑暗,历经生活沧桑中创作出了不朽之作——《二泉映月》。 有人说选择了艺术就选择了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