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应有新的调解理念
在新时期,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认清新形势,正确认识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价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种利益关系发生重大调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较大变化,民间纠纷的新情况也不断出现。特别是因企业改制、职工下岗、农民负担、城市拆迁、农村征地、有些政策执行的随意性以及不健康心理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增多,究其原因,除了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捣乱破坏、无理取闹外,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基层组织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忽视了对群众利益的关注,对群众的抱怨不满和矛盾纠纷没有很好地倾听和解决。为此,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人民调解的功能和作用,使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调处在萌芽状态。
二、健全组织网络,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调解网络和整合社会资源,发动全社会力量,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基层稳定工作关键是及时发现各种矛盾纠纷。首先,应建立人民调解信息员网络。其主要任务是注意发现和捕捉矛盾纠纷苗头和隐患,及时向调解组织汇报。其次,成立区、乡镇街道两级调解中心,构筑大调解格局。调解中心内部可根据纠纷性质进行分工,比如可以成立调处征地拆迁纠纷、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的等各专门调处组,便于掌握更多的情况加强业务指导及时总结经验,使小的矛盾纠纷不出村,较大的矛盾不出乡镇(街道)。三是提高调解人员的素质。新时期矛盾纠纷往往涉及面广,法律、政策性强,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因此,要加大对调解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更新知识观念,掌握新的法律政策、调解技巧,强化制度建设提高调解工作的效果与效率。
三、强化制度建设,提高调解成效要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如学习培训制度、接待来信来访制度、受理调解案件制度、调解管辖制度、调解案件的档案管理制度、首席调解员制度等等;建立调解人员廉洁制度、考核制度及调解回访制度。
四、坚持原则,把握人民调解的尺度私和调处虽不是经过法庭,但并不能超越国家的审判权,而是在国家法律允许下,把矛盾纠纷的解决权交给地方基层调解组织。如调解无效,当事人仍可依法诉讼。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自愿原则。即调解必须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不能强迫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允许当事人陈述、辩解,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建议。
(二)合法原则。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5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协议无效:①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②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③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④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调解的,调解协议无效。
(三)不是诉讼必经程序的原则。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时,当事人的任何一方都有权寻求司法机关的诉讼救济,调解组织和任何机关、个人都无权干涉。
(四)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对确实无法调解达成协议的矛盾纠纷,调解人员应及时地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纷争,必要时应给予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第二篇:农村干部 新时期应有新“官”念
农村干部 新时期应有新“官”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今农村工作繁锁而复杂,村级干部队伍老龄化严重,资格较老,思想观念落后。为民服务意识淡薄,为己者私心太重,党性素养不够。树立不起榜样形象,致使许多工作不好开展,严重损害了党员形象。若继续保持原有思想观念已不适应新时期为民工作需要。为缩小与先进村之间的落后差距,继续保持农村党员干部在百姓中的良好形象。为此农村干部必须树立新“官”念,跟上时代新步伐。不妨从以下三念做起:
加大培训力度,牢记为民服务之念。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提倡政府转型,由管理型转为服务型。宗旨都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民心。而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更要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组户,知民声,系民情,解民忧。而当下农村干部队伍人少、知识结构层识低、大多因文明创建、计生、综治、新农合、新农保等等软件资料工作而束缚,久而久之,变得懒惰,有事无事都呆在电脑旁,被无形的互联网牢牢套住。逐渐与群众疏远,失去了主动为民服务的思想,变成食堂、电脑、厕所三点一线。一年半载下来,整个村庄大多都不认识本村干部,严重背离了干部为民服务理念。为此基层党委政府要加大党员思想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奖惩机制,坚绝杜绝懒惰、思想滞留不进之风。定期开展改进工作作风民主生活会,要求广大农村干部牢记为民服务之心。
加大监督措施,永葆为官清正之念。俗话说:“不怕法律无情 就怕自身不清”。为官一时为清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廉洁奉公。为此社会担当起重要监督角色,时刻要敲响警钟。政府要建立监督举报奖惩机制,加大处罚力度。舆论媒体要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清正之风。部门单位要加大互相监督力度,建立内部监督网。群众要加强社会监督力度,人人都是法律监督员。四管齐下,让不良之风死在摇篮里。同时,干部自己也要时刻加强自身学习,不为一已之利而失去民心,不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保持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原则,做到一辈子清正,为人称颂。
加强党员教育,坚守为党忠诚之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而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村干部大多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党员,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环境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糖衣炮弹所击中,成为当前各级党组织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各级党组织要意识党员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加大对党员思想教育的力度,做到常抓不懈,锲而不舍。广大农村干部要带头实践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表率;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头估到清正廉洁、言行一致的表率;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守对党无限忠诚的战士。
第三篇:新时期的企业理念
新时期的企业理念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少才培养使用
少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至臻完美、诚信天下、永不停息” 是我公司的宗旨,“价格——合理,产品——一流,技术——精湛,服务——完善”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会通过先进的工程设计、成熟的生产安装工艺、规范的施工管理将卓越的建筑产品奉献给广大用户,共同步入辉煌的明天!
争创中国和国际知名名牌,开拓广阔的事业领域,把企业建设成有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手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高度统一,与时代共同进步的优秀企业,管理上制定了“以人为本、以质求存、以销促产、不断创新”的方针和“振兴质量、争创名牌、优质服务、拓展市场”的质量方针。企业宗旨:至臻完美,诚信天下,永不停息。
企业精神: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团结务实。
企业理念:以诚为本,以质取胜,与客户双赢共荣!
企业方针:铭求质量,竭诚服务。
企业追求:价格合理,产品一流,技术精湛,服务完善。
发展目标:争创中国第一品牌。
经营理念:诚为本,信为贵,做到诚实守信!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
团队理念:职工与企业共振兴,团结,严明,开拓,奉献。
用人原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竞争,重视合作。
思想意识:“富润屋,德润身”,做财富守护者而非拥有者。
公司现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诚邀全国有勇、有谋、有志的同路人加入我们的打拼团队。
所述人员一经聘用,公司将提供本行业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成长、发展空间。
恪守“惜才育才、知人善任”的用人理念,奉行“优化流程、制度管理”的管理思维,注重人才挖掘,科学管理,现已造就一支充满激情、高效、创新的团队,和一套科学、稳健、高效的管理制度。
我公司遵循“重信誉、守合同、保工期、创优质”的经营宗旨,奉行“以优质创效益,以服务占市场”的企业精神,并正在不断地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第四篇:教育应有郭橐驼种树理念-德育
教育应有郭橐驼种树理念
在文言文要求背诵的过程中,经过组长、课代表层层递进方式的检查,最后只剩两个“老大难”了。
怎么办?对这两个“老大难”是降低要求呢,还是直接放弃呢?在早读的时候我把他俩叫到了教室外面进行协商交流。这两个孩子课文没有背会,但交流很坦诚。他们认为课文迟迟没有背会的根本原因是一方面没有把自己再逼一把,另一方面是没有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法。结合他俩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一再地强调要让背诵不断地建立在自信之上,而这份自信我将帮他们一起来寻找和建立。
我告诉这两个孩子,我先降低要求,背一段检查一段,并且每背会一段要给我要陈述背诵的方法和经验,今天的任务只背第一段。因为课文的第一段比较短,这两个孩子爽快地答应了。
下午的时候,那两个“老大难”按照要求来背课文,很快就背过去了第一段,并且进行了事先安排的交流任务。之后,我告诉他俩,每个人做事的信心是建立在努力之中的,信心并不会平白无故的自然生长出来。人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不要盲目地跟别人比较,关键是要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学习最注重的是循序渐进,更要学会在不断建立自信中去学习。
两个“老大难”看来有信心能够让背课文不再成为自己的老大难了。
事后,我忽然这样想到,如果这件事放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必然会雷霆大作,采取强制的办法去跟那两个“老大难”誓不罢休,根本不会有今天的这种和颜悦色、耐心教导的态度。那么,是什么让我变成了今天的这种态度呢?是宽容,更是尊重了孩子生长的规律。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尊重孩子按规律生长的一个过程。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面已经告诉我们,“顺其天致其性”才是事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同样,一个人的成长更应该注重其“天”与“性”。或许暂时的急功近利能取得一时的所谓成果和成就,但致命的是这一“暂时”戕害了孩子一生发展的潜能。懂得了这个规律,在面对一些特殊孩子的时候我们才不得不以宽容的态度鼓励其一步步成长。
第五篇:调解是仲裁题中应有之义研究与分析
调解是仲裁题中应有之义
高洪宾
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中国已经被实践了数千年,并反复地被人们所解读。诉讼中的调解是这样,仲裁中的调解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调解本身的功能、价值也发生着变化,然而,调解制度在当今社会中的生命力依然旺盛。笔者试就仲裁中的调解问题谈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调解是仲裁的应然要求
1.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请求第三方调处纠纷的真实意思表示。其表现有三:双方一旦有纠纷或已经发生纠纷愿意走仲裁之路,这是对其所选择仲裁机构的信任;愿意接受和服从所选择仲裁机构中选定的仲裁员的调处裁决,这是协议所蕴含的真实意思表示;在快捷、方便解决纠纷的前提下,调解(包括和解)和裁决均不违背其意愿,这是申请仲裁的价值追求。由于仲裁程序的启动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协议,据此可以推定当事人愿意接受调解。
2.在仲裁过程中调解处理纠纷是“和为贵”传统的体现,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调解过程是在仲裁员帮助当事人分析利弊、换位思考、平衡利益、调和关系的过程,必然有利于矛盾的解决,促进和鼓励双方继续合作,是利己、利民、利国的良策。
3.仲裁中贯穿调解具有法律依据和国际公约的支撑。我国仲裁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由此,仲裁员可以对仲裁案件酌情先行调解,并不违背立法原意。而且,“久调不决”有违立法原意,应及时判决,既包括“可以先行调解”的案件,也包括“应当调解的案件”。由此推断,调解应是仲裁的有效方法和结果。
仲裁过程中贯穿调解符合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有关和解的精神,只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1998年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规则》都有关于当事人提出仲裁后自行和解的规定。这里的和解与调解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在我国仲裁实践中,大量的仲裁和解最终都是以调解书的形式处理。这种方式符合我国的国情,易被当事人和公众所接受。
此外,调解有利于执行,便于尽快实现仲裁结果。一般情况下,双方对调解结果都是满意的。双方通过权衡利弊、平衡利益,即使一方有些让步也是自愿的,履行协议的主动性要好得多。
二、仲裁调解与诉讼调解的区别
1.价值取向不同。仲裁调解所追求的更多是和解纠纷,促进交易,在一定程度上说快速高于正义。协议内容不必严格依照实体法的规定,只要不违反法律中的禁止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即可。而诉讼调解的价值取向更多考虑的是合法、正义,所以现行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必须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2.调解的方式不同。仲裁调解的启动必须当事人自愿,征询意见的过程,也是一种调解的过程(当事人明确表示反对的除外)。整个仲裁调解过程是不公开的,也不宜请当事人、仲裁员以外的人参加。调解
采取“对席原则”启发当事人谅解、让步,充分体现仲裁的民间性、公正性。而诉讼调解的启动,往往由法官视案情需要以职权提起的较多,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进行,且奉行公开进行原则。在整个调解过程中,法官处于主导地位。其方法既可以“面对面”,又可以“背靠背”,充分表现了公权对私权的保护。
3.救济程序不同。我国仲裁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仲裁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是终局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现行法律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符合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同时仲裁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不存在救济的问题,也没有重新仲裁(调解)的补救措施。只有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诉讼调解中当事人的补救措施不一样。诉讼调解书与判决、裁定书一样,属于再审的客体,当事人可以通过再审程序进行救济。
4.执行程序不同。仲裁调解书生效后,如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但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发现仲裁机构的调解书确有错误的,裁定不予执行,并通知原仲裁机构,当事人则需重新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而诉讼调解书生效后,一方不主动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即使一方当事人申请再审,在再审期间只是中止执行,只有在调解书被撤销之后才丧失执行效力。
三、仲裁调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坚持自愿调解、着重调解原则。
当事人意思自治是仲裁制度生命力的源泉,只有充分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仲裁才具有公信力、生命力。这里的“自愿”应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调解利用的自愿,即调解程序启动的自愿;二是调解方式的自愿,或庭上调解、或庭下和解,或“面对面”、或“背靠背”;三是协议内容自愿,包括履行方式、时间、地点等,还包括调解协议生效方式的自愿。
此外,国内仲裁还应坚持着重调解的原则。200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中第四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应当着重调解,鼓励当事人和解。”再一次提出了“着重调解”的原则。笔者认为针对民商事案件的性质,无论是诉讼,还是仲裁,坚持自愿调解与着重调解有机结合的原则,无疑是合理的、有效的。
2.坚持庭上调解和庭外和解相结合。
我国仲裁法第四十九条、五十一条对调解与和解分别做了规定。在仲裁庭进行调解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庭之外达成和解的,应当视为是在仲裁庭调解下达成的和解。经仲裁庭调解达成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和解协议;仲裁庭应当根据当事人书面和解协议的内容制作调解书或者裁决书。事实上,仲裁案件的调解与和解并无严格的区别,只要双方当事人同意,无论在庭上所为,还是在庭外协调,均可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无论是制作调解书,还是签发裁决书,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防止久调不决,损害当事人的利益。
在调解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公平性调解。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不能有任何偏袒,如提出调解方案建议,应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尽可能做到合法、合情、合理,调解方案与裁决结果尽可能一致或相近。
二是谅让性调解。调解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双方意思和进行充分说理,引导双方互谅互让,尤其对一些履行义务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应有条件地给予宽容。
三是扶正性调解。笔者不赞同调解必须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会错过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的良机,阻滞调解优势的发挥,失去调解的意义。
四是效果性调解。要注重调解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当事人的自身效果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