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堂教学要有核心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要有核心问题
近日,我通过教学光盘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 师支玉恒 老师执教人教版语文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录像。在学生初读后,支 老师说道:“下面我要提一个问题,这堂课我就提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支 老师很好地带领学生在品词析句的同时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让学生受到文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相信支 老师在教学本课前,肯定对文本进行了细读,可能事先也设计了多个问题,但最终呈现给学生的却是这么一个问题,把完成复杂任务的手段(途径)简约化,从而高效地达到了预期目的。由此,我不禁想到了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的现象仍然较普遍。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突出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时间有限的课堂里,读到最应该读的地方,思考最应该思考的问题,这样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教学实践表明,对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设计一个精当的核心问题可以起到以一驭
十、提挈全篇的作用。所谓“核心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而言的,是指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理解的问题,一言蔽之,就是能对文本的学习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一个好的核心问题?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这样的核心问题设计呢?下面试以高年级课文教学为例,谈一些体会。
一、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应具有的特征
1、综合性
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综合考虑而设置的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其作用是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读书、自我领悟的平台。
【案例片段】六年级《安塞腰鼓》一文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要引导学生了解、想象、体会、感悟的内容很丰富。在进行第二课时教学时,全课只给学生提一个问题:“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哪儿,你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来?并沿着寻“好”——说“好”——品“好”——读“好”——写“好”的思路有序展开,这样课堂就会不枝不蔓,始终围绕文本中心展开。又如,教学三年级的《三袋麦子》,教师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核心问题:你认为小猪、小猴、小牛谁最可爱?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词句,找出它“可爱”的依据。再想一想,从你画的语句中怎么能看出它的“可爱”?尝试把它的样子读出来。
学生按照这个问题提示读书、勾画、思考、感悟,虽然只是一个问题,但有关的课文内容尽在其中。
2、情感性
“核心问题”的设计,要求在提示中重视情感性,让学生愿意读书,愿意动脑,愿意表达。换言之,就是问题“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
【案例片段】教学五年级的《艾滋病小斗士》一文,教师可给学生设计这样的核心问题: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的故事非常感人,请你读课文,画一画有关词句,哪些地方令你感动?再想一想,你认为这些地方为什么拨动了你的心弦?再如,教学五年级的《莫高窟》一课时,教师可给学生设计这样的核心问题:莫高窟不过是一些洞窟,课文却说它是艺术宝库,你认为它能不能算作艺术宝库?读课文,找依据。再想一想,这些地方怎么看出它是宝库?
这些问题中所强调的“你认为”,要求学生说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学生自己的领悟,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就有了思考的动机,有了表达的愿望,对文本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
3.操作性
就是学生看到这个问题,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
【案例片段】教学四年级《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核心问题:初读课文,想想你认为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的一个神?细读课文,从哪儿能看出他是这样的神?画词句,想一想,从这些词句中怎么能看出他是这样的一个神?练习读一读,让别人一听就能知道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神。
一个问题四步走,有效地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阅读课文,帮助学生把握住学习重点。
4.开放性
是指问题设计的落脚点并不是在问题的答案上,而是通过问题的提出,指
导学生积极地读书、思考、感悟、表达。所以“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
【案例片段】《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教学中,就“你认为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的一个神”这个问题,学生对课文的不同内容感兴趣,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即使对同一内容、同一词句,由于角度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学生产生的情感、得出的答案也会不同。
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5.最近性
是指教师预设核心问题时,应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对所学文本的经验、认知、需求等实际,努力使问题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如果脱离学生实际,过分设置“拔高题”、“拓展题”,势必会导致教学失度,走向教学的低效。
此外,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设计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掌握,也要关注能力的培养,在知与不知和会与不会之间更应倾向于后者,尤其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二、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的设计策略
1.、紧扣文题,突出重点
根据课文题目设计核心问题,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达到以问促读,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思路清晰。通常的做法是直接从题目中寻找切入点。
【案例片段】在教学五年级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时,可设计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厄运”指什么?是谁遭遇到什么厄运?他在厄运面前有着怎样的信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从而在核心问题的解决中体会作者的意图,深刻理解了文本。
还可以采用添加法。一篇课文的标题完全可以看作一个短语,往往可以在前边或后边再补上一些成分,构成一个更复杂的短语。这种做法看似简单,实则是对学生的更高要求。因为修饰成分不能乱加,必须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加,这就要求对整篇文章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案例片段】教学五年级的《少年王冕》一文,教师可要求学生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给标题加词语并阐述理由。
生1:《家境贫寒的少年王冕》。
生2:《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的少年王冕》。
生3:《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而且又孝敬长辈的少年王冕》。
„„
通过这样加定语的训练,学生能提起阅读文本的兴趣,从而快速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而要达到这一效果,学生没有深入阅读文章,是做不到的。
2.、抓住结构,明晰全篇
理清文章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
【案例片段】教学六年级的《负荆请罪》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核心问题:通过阅读第二幕,我们弄懂了“负荆请罪”的意思和廉颇负荆请罪的全过程。那么课文为什么还要写第一幕?是不是多余?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弄清了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间的关系,进而知道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来源。再如,教学六年级的《生命的林子》一文,在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可抓住一个“去”和一个“留”,分别探究其中的原因,即玄奘开始为什么决定离开法门寺?后来为什么又决心留在法门寺?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通过对比教学,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顺利地感悟到:“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3.巧用“连点”,学活课文
在很多文章特别是叙述类文章中,一般都会有不同的连接点,比如一个词语、一句话,甚至一个过渡段。尤其是一些关键词或关键句,一般都能揭示课文的主旨。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的某些连接点,并围绕这些连接点去探究,对于帮助学生较快而准确地理解文本、训练思维能力、掌握读书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
【案例片段】教学六年级的《轮椅上的霍金》,可紧扣第8自然段(过渡段)“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设计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霍金是一个“物理
天才”和“生活强者”的?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阅读批注后,用朗读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读书、探究、交流中,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感动了每一个学生。再如,五年级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中多次写到林冲的“让”,这个“让”字,“让”出了美德,“让”出了好汉的胸怀,也“让”出了林冲性格中最本质的特点。因此,在初读课文,了解林冲的一般特点(如武艺高强、谦虚忍让等)后,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细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林冲性格特点的一个字,然后依托文本对“让”字进行拆解,拆分出“礼让”、“谦让”、“忍让”、“宽让”四个方面。在这样一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一下子从冗长的故事中跳出来,并抓住“让”字行走到文本更深处,在“行走”的过程中学到思想方法,学会阅读方法,受到文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4.利用构思,整体把握
抓住了文章的构思特点,就基本上抓住了文章的思路与主旨,学生也就能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和理解。
【案例片段】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在通读课文后,教师可给出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林冲棒打洪教头》,文中为什么没有一处写林冲“棒打”?从中你感受到林冲是怎样一个人?请大家细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由此,学生的思维受到挑战。留给学生体验、思考、展示的空间,引导学生从洪教头的蛮横与林冲的谦让对比中,体悟到林冲的忍让、大度与高强的武艺。如此,课文的内涵便被学生触摸到,文字背后的情感自然流进学生的心灵。再如,教学四年级的寓言《一路花香》,课题是“一路花香”,但全文只有一句话写到了路旁的鲜花。据此,我在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后,抛出核心问题: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一路花香”,而全文只有一句话写到了路旁的鲜花,这个题目是否合适?这一问,调动起学生已有经验与认知的冲突,激发起学生与文本交流的强烈欲望,成了整节课的制高点,推动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前进。
5.挑起“矛盾”,激活全课
由于学生认知上的不足,一些文章中蕴含的现象、观点、结论往往会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形成“矛盾”。对此,教师可根据学生与课文的“矛盾”设计评论性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激烈的争论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不断跟文本“亲密接触”,寻求根据。这种评论性核心问题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在更高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案例片段】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的教学,可设计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李时珍领着弟子外出察访药材的过程,到底苦不苦?请静下心来默读,在文中找寻依据,把你的发现和感受记录下来。通过读书、讨论、交流,学生体悟到,为了造福万民,尽管非常苦,但李时珍受得了所有的苦,一点也不觉得苦,而且苦中有乐,乐此不疲。这样,李时珍的人格魅力就随着文质兼美的语言一起留存在学生心间。同样,教学六年级的《船长》一课,可设计讨论的核心问题是:20分钟,对于哈尔威船长来说,完全有逃生的可能,可最后他放弃了,你认为他这样做傻不傻?在激烈的讨论和相互的交流中,学生有的说他对,有的说他不对,有的说他傻,有的说他不傻,教师最后可根据他们说的理由,作出正确的总结性的评论。
总之,语文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教师,要勤思考、多探索,善于把握文本整体思路,努力优化语文课堂提问。如果我们语 文 老师能善用“牵一发而动全篇”的核心问题,来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中,读中感悟、以读见悟、自由表达、不断创新,那么就一定会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最终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核心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核心问题
连城镇中心校 张自顺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课堂教学的重点产生了位移,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课程也罢,理念也罢,改来改去,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一句话:课怎么上。笔者以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学生怎么学;(二)教师怎么教。下面结合自己从网上观摩到的国内名家及许多非名家的课,谈点个人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借鉴。
大家都知道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怎样读书,怎样写字,怎样写文章,怎样与人交流。简言之:听、说、读、写。
新课程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师生、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探究。《语文课程标准》重新明确了语文学习的五大目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另一方面,从学习方式上,也有了更清楚的阐述。比如读书方法,有精读,有略读和浏览。课堂读书,有朗读,有默读,有速读、跳读等。强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首要的是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怎样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学习活动;同时,还要考虑教师的设计和组织策略。具体来说:
第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有意为之地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设计和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课堂有了民主、自由、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才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但仅停留在这一步是不够的,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要向横向和纵向拓宽,有经验 1 的老师会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课程资源、多媒体设备等开拓学生的思维广度,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建立新旧知识联系。有创造性的教师更善于创设相关情境,引领学生的想象力向未知领域飞越。如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教授《曼谷的小象》这一课时,在首次读课文时,支老师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这样,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宽松、愉悦、无压力。支老师在检查朗读时鼓励学生抢着读,他说:“我请最先站起来的小朋友读……”从而让学生感到竞争的愉悦。而在抢读的同时,支老师也十分关心那几个没有站起来的学生,让他们接着读,他说:“这几位小朋友心里非常想读,可是动作慢了些,我们大家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也读读,行吗?”这样,既给那些学生创造了机会,又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同时还融洽了师生、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学生的读中,支老师还积极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励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当学生表现出色时,他和学生握手、向学生鞠躬,表示尊敬、佩服,学生感到学习中的民主、平等的气氛,从而解除了自己的紧张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再如,程翔老师讲授李白的《将进酒》一诗时,并没有对诗歌作一字一句的疏通,而是借助自己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带学生走进了郁郁不得志的古代诗人李白的内心世界;在反复的吟咏诵读之后,又出色地表演了一回喝醉了酒的浪漫诗人李白,醉态洒脱的跌步、旋转,把大家一起带到了李白、岑勋、元丹丘的宴会,使人不由自主地跟着李白一起吟唱起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听这样的课,你怎能指责:老师的表演情景代替了学生的学习?
第二,要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活动空间,设计好讨论方案,让每一个学生有效地参与讨论。那么怎样的讨论才是有效的呢?
1、课堂讨论的前提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一旦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他们又能讨论出什么结论呢?所以课堂讨论出现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形同虚设,空热闹、假正经的现象。
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没有充裕时间的独立思考作为保证,这样的讨论能深刻吗?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有时还会产生“牛头不对马嘴”的观点,使课堂讨论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只有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时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2、课堂讨论的关键是教师融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要为学生的讨论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课堂讨论不是学生讨论、教师旁观,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调控,课堂讨论将会变得杂乱无序,甚至盲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已从传授学生知识,告诉学生“真理”,转向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做好顾问和参谋,做一位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臵、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价等全方位、全过程把握。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随时都会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往往会阻碍课堂讨论的顺利 3 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主动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并为学生的讨论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3、课堂讨论不能不切实际教材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导致课堂讨论的形式化和表演化。如果把一些简单易懂、不容臵疑、无需讨论的内容也列入课堂讨论的范畴,只会导致课堂讨论“泛滥成灾”,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影响了课堂纪律;反之,如果把一些“玄而又玄”的内容让学生讨论,只会使得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丧失信心,讨论“无功而返”。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讨论时,应精心安排,有所舍取。做到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简单易行,一目了然的不安排;高深莫测,令人望而生畏,无从下手的不安排。
4、课堂讨论的时机必须与学生的思维同步。教师布臵学生课堂讨论,一定要抓住讨论的契机,把课堂讨论放在学生思维的敏感区。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的状态,即“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解”之时,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才可以闪烁创新思维的火花,才能使学生经过课堂讨论后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第三,要让学生自己认识一堂课的学习目标,自我定位,自我检查,教师指导督促实施。目标过多了,会“贪多嚼不烂”。有的老师一节课中词语画了20多个,光学习词语就花了将近20分钟。有些词语无关紧要,学生识记负担过重,反而把必须掌握的也遗忘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应随文教学,不要过于集中,有些词语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多次语境学习慢慢掌握。辽宁的魏书生老师有一次上课,只让学生自己画了三四个词语,先揣摩其意义用法,后又让学生造句,再共同评价运用是否恰当,初看很简单,但学生学一个能掌握一个,效果很好。所以,不少有经验的老师总是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必须重点解决的一两个问题,在课堂 4 上解决问题,这比教师布臵一大堆任务而完不成效果肯定要好。
第四,要立足语文能力培养,在课堂学习细微之处注意积累。语文能力和素养往往体现在平时写字、读书回答问题和课堂交流的细小环节上,也只有在这些细微之处讲究起来,才能使大多数学生磨练语感。山东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特别注意细节。例如,他上苏教版五年级课文《第一次抱母亲》。和学生一起书写课题,在写到“抱”字时,他告诉学生,右边“包”字的“横折钩”不要拉得太长,要为下面的“竖弯钩”留出位臵……。再如,在品词析句上,于老师同样很注意细节。在引导学生读懂因为“我”抱母亲时,因为用力过大受到护士的“责怪”时,于老师启发学生思考和辨析,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整个课堂真实,朴实,扎实,充满着浓郁的“语文味”。我们时常也发现有些教师很粗心,学生读书读错了字,不纠正;上黑板写错了字,也没看出来,回答问题语句不通,没及时纠正。而成熟的语文教师往往在这些方面很“较劲”,因为他们知道,细微之处不提醒,考试也容易粗心。语文素养也很难提高。
第五,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有老师说:深文要浅教,浅文要深教。这都离不开老师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距离,要让现在的学生理解封建时代成年男子深厚的爱子之情是有一定难度的。北大附中特级教师程翔老师上《背影》一课时,没有先从时代背景讲析入手,而是从标题“背影”入手,抓住文中四处“背影”,重点体会作者对父亲买橘子背影的刻画描摩,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理解“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父亲”的爱的体恤。如果教师自己的理解很肤浅,就不可能在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基础上带他们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再如于永正老师上《第一次抱母亲》,他将一个“笑”字,两个问号和“泪水”一词组合在一起,学生也很快从中感悟到了“笑”是什么样的“笑”,“泪 5 水”又是什么样的泪水。很快理解了内容。到最后,于老师扣住一个“抱”字,将“无数次”(母亲抱儿女)和“一次”(儿子抱母亲)组合,和学生一起诵读《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的诗句,使学生的感情世界掀起波澜。尽管于老师很少讲,但学生读懂了课文,真正地读懂了,不仅读懂了,还深深得被课文的内容感动着……我想,只要教师认真备课,深入文本,就能教出味来。
第六,教师的评价反馈应是启迪课堂生成的有效手段。课堂中,教师绝不仅仅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应在恰当评价学生发言的同时适时点拨,促进课堂学习新的亮点的生成。如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文句十分浅显,可以说既无生词,也无难句,但支老师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提了一个颇有启发性的问题:读了本文,你感觉滋味如何?这是个很感性的问题,既无标准答案,也不太难回答。果然,学生很快有了自己的“滋味”,一句,两句,片言只语,有些答案也很到位。一般处理是老师择取自己中意的答案归纳小结一下,就完事了。但支老师没有停步:一方面逐句修改完善同学们的答案,使之添枝加叶、血肉丰满,成为通顺优美的语句;一方面又鼓励学生上黑板“发表出版”思维的成果,使之变成明白的文字,这时就又暴露了一些语言文字问题,支老师又逐句评改。与此同时,他还把学生的回答暗暗构思成一篇散文,在评改完所有语句之后,三勾两画,添添改改,竟将学生零散的片言只语合成了一篇基本通顺的散文,真令人拍案叫绝!我们有很多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只作“是”或“否”的判断,有时学生的回答明明很有展开的契机,却轻易放过去了,太可惜了!
第七,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扎实的基本功,较宽的阅读面。有些教师擅长朗诵,范读起来酣畅淋漓,怎不令人倾倒?有些教师潜心钻研板书艺术,每上完一堂课就有一张精美的板书,总是令学生久久难忘。有些教师 6 对作文颇有心得,经常在当地报刊发表文章,和学生谈起作文之道忘乎所以,他的班上,学生怎会视作文为畏途?当然,教师不能以教代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不能代替学生学习,不能因为自己读得好而不给学生读的时间,这个度,相信老师们会把握的。
在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诚然不错,但我们看到不少语文课堂,学生不会做主人,做不像主人,如古代诗文读了半天没读通顺,更不用说理解;现代文阅读总是老一套:提几个问题,开始分组讨论,乱嚷嚷的没有结果,老师叫几个尖子一答了事。这种课,看着热闹,学生开心,老师轻松,但真正学习效果却大成问题。说到底,课堂教学活动是必须由师生双方合作共同完成的一项创造性劳动,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质疑讨论;而教师绝不是旁观者,愉快而高效的学习旅程来自于教师高超的设计组织,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不断引领学生走进豁然开朗的新境界。
第三篇: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平舆二中 李继承
1.笑声
教学幽默能提高情绪感染力,能使枯燥乏味的文本学习变成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2.赞美声
赞美是一种教育艺术,赞美是春风,让人温暖和感动;赞美是激励,它能充分体现学生心中美好的憧憬和理想。教师既要学会欣赏学生,又要具备赞美的技巧。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赞美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要求老师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成长。我们用及时的恰到好处的赞美代替一味的批评纠错,让学生有一种被肯定、被发现的喜悦,这种心理上的满足会化为强劲的动力,促使他们继续前进,达到精益求精的要求。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要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要有学生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3.质疑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就可能使教学内容停浮于表面,给人一种“唱高调,不实际”的感觉,更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期,好奇心强,如果一味的正面引领,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反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选取开放式场景,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并围绕学生的“质疑”展开讨论,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抓住学生“心愤愤,口悱悱”的时机,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联想、分析、归纳,引发学生真实情感的共鸣。使学生有话可讲、有感可发,从而使教学不再空洞枯燥,也使教学自然融入生活。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课堂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提出深刻的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课堂教学中的“三声”,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这样的课堂一定受欢迎,这样的教学一定能成功!
第四篇:语文要有语文
语文要有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教师应考虑语文的本体,努力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何谓“语文味”?一是“读”味;二是“语”味;三是“文”味。
一、“读”味
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几千年来,中国百姓都把孩子上学叫作“上学读书”,它强调的是“读”。“识字、读书、做文章,中国古代教育就干这三件事。”语文课是一门“抑扬顿挫”的艺术,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读要贯穿教学整体。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听(听老师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多种形式的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范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课文教学的第一件大事。范读者绘声绘形绘色,听者入情入景动容,能使书面文学转化为口头文学,让学生欣赏,让学生陶醉。实践证明,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对象或课文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人文情感。
要上出语文味,朗读教学要把握三点:
1.把握作品朗读的总基调。任何一篇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朗读时要宏观地把握,并对其整体态度、情感进行准确处理。
2.注重朗读的语气。朗读的语气有:悲伤、高兴、愤怒的情感语气;有不同人物、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语气;还有叙述性语言,对话式语言,描写性语言等多种不同语言表达形式的语气。它不仅赋予语句以抑扬顿挫的特点,而且传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调动听者的情绪,塑造某种意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体现朗读的个性化。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各有不同,读出来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因此,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我们不能强求学生统一的朗读技巧,而要让每个学生有所体验,真情流露,将自己的发现、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新课标强调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其基本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要“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教学中培养默读习惯,训练诵读技巧,传授背诵方法,讲求教师的示范背诵,要求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披文以入情,充分地触摸语言,感受语言。
二、“语”味
语文课姓语,语文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基本。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语文课要关注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重视文字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1.品“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透过题目,可以捕捉到许许多多的信息:文章的体裁,故事的梗概,写作的脉络,作者的观点„„文章,通过题目这一眼睛,向读者暗送秋波,眉目传情。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就要品读文题,抓住了这一点就牵住了牛鼻子。如《抄检大观园》解题——“大观园”是作者曹雪芹融中国南北园林艺术之大成,在书中设计创造出的一座精美绝伦的园林艺术形象,是《红楼梦》里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是一片寄寓作家美好理想、较少受封建礼教束缚浸染的净土,是女孩子们和宝玉栖息、成长的一方绿洲和乐园,是人间的桃源仙境。“抄检”,搜查并没收,是课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检的起因”“谁抄检谁”“抄检什么”“抄检过程”“抄检结果”等问题。所有教学问题都可由文题而生。2.品“词语”
“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教学中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跟他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极为有利。如“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来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为什么用“摩着”而不用“摸着”,“摩着”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而“摸着”只是接触一下。一个“摩着”、一个“呆笑”极尽其下流相,尽显其欺软怕硬之态。词语是构筑语言的材料,品词语是学语言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重点引导学生品动词,品形容词,品副词,品有特殊含义的词。
3.品“语句”
理解性探索阅读是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一步,只有对关键句、重点句理解透彻,才能准确把握文意;只有弄清疑难句,才能扫清理解全文的障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必考点。品句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如《宝玉挨打》一文中,贾政有三次哭,他为什么会哭?通过品语句就能品出“泪如雨下”是绝望的泪;“泪珠似滚瓜一般滚下来”是痛失长子的剜心的泪;“跪下含泪”是孝母之泪。三次流泪,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比一次伤心,细究其因,不难理解,贾政和宝玉的冲突暗示着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的行将败落,宝玉挨打只是悲剧的序幕、挽歌的序曲。4.品“语段”
品读文章要抓重点句段、疑难句段,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遵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的原则。如《宝玉挨打》中王夫人哭劝贾政中的对话:“王夫人哭道„„岂不事大。”王夫人搬出“百善孝为先”的大原则,给贾政扣了一顶不孝顺母亲的大帽子。贾政以“孝”之矛攻王夫人“孝”之盾,他强调“孝”的另一层意义:“贾政冷笑道„„以绝将来之患!”他强调生养了不孝逆子,将给家族带来祸患,这比起让母亲生气的小不孝是更大的不孝。王妇人又怎样回应呢?她说:“老爷虽然„„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王夫人从“孝”的更高一层含义向贾政发出警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自己将近五十岁,不能再生育,大儿子又早死了,勒死宝玉,就等于断绝门庭香火。王夫人用眼泪保护宝玉,不仅打动了贾政,唤回了贾政心中的温情,救下了宝玉,也哭出了自己的心事:保护宝玉实际上也是保证王夫人在嫡庶之争上取得胜利的关键,同时也表现出贾府中的嫡庶之争的矛盾。
三、“文”味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文”字。文就是要有文采,有文采就是美。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1.语文教师的语言之美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艺术的语言、情感的语言、示范的语言。教师讲课时一要干净利索,精辟扼要,一针见血地突破关键性知识,不可拖泥带水,切忌说破句、说颠倒等不合语法的现象和不时插入“嗯嗯”、“那个这个”之类的衬词。二要文雅,要饱含情感,有文味、激情燃烧是语文课堂永恒的魅力。三要配合手势和表情,以恰到好处的手势和表情配合讲课,尽力做到神采飞扬,有声有色,妙趣横生,切忌动作过大,形似表演,语文教学要门道,不要热闹;语文教学要表现,不要表演。追求艺术语言的境界,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具有言辞美;②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具有旋律美;③语速快慢有间,断续适当,张弛有度,具有语声美;④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具有情趣美。2.课堂教学的导入之美
有人说,语文课犹如一支动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授课就要精心设计,审时度势,在开篇引导、课堂指导、收尾诱导上狠下一番苦工夫。开篇引导,即导入新课。导语设计既要新颖,又要简练、生动、有文采、有感情,还要富于变化。有时介绍背景,有时创设情境,有时提出问题、巧设悬念,有时直接审题、开门见山。虽有定法,但无定式,不断变化,以求激发学生浓郁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3.课堂教学的提问之美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4.课堂教学的风格之美
语文教师人格、品格、师德的高尚,是影响和制约语文教学风格的决定因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感的浓郁与丰富,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基本因素。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的表情、体态、风度,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外显要素。语文教学风格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深沉含蓄,有的热情奔放,也有的是两种融合和重组,成为中间型、浑融型的教学风格。既庄雅又谐趣,既严谨又潇洒,既雄健又委婉,既蕴味又明畅,既善表演又善导演,这恰恰是语文教学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莫测和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攀摘语文教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它是思想的花朵,是情感的枝叶,是盛载智慧的容器,是语文素养得以飞翔的翅膀。我们应以语言教学为基本,不断丰厚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提高语文教育陶冶人文情怀的能力。语文教师们,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吧!
第五篇:衡量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有一次,我问一位很优秀的教师:“你上课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那位教师告诉我:“课堂教学中,当我的心与学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学肯定成功!”这位教师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际上就表现在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学上。师生之心相融,才能实实在在地获得教学的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师生心心相融呢?我提倡,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老绷着脸,想用严厉来镇住学生。有时课堂上会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哭声(不是感动)。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我认为,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这也是必要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要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要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学没有特点,少有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对某些知识是必需的),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学习缺乏激情。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我们要明白,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这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景。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这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要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惊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
课堂教学中的“三声”,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这时的教学定能迸发出成功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