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核心问题为“生长点”的生命化课堂教学浅探
以核心问题为“生长点”的生命化课堂教学浅探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实质是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倡导课堂教学是师生合作交往、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一年多来,我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努力探寻有效切入点,确立以“核心问题”为“生长点”的生命化课堂教学研究,通过立足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生命“生长”。
一、提炼“核心问题”,实现教师“生长”
“核心问题”也可以称为“核心任务”,即“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主动活动,能整合现行教材中应该学习的重点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密切相关联的,能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它是教材内容的关键点、教与学的着力点、师生交往与对话的胶着点,是一节课或某一个板块环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
提炼“核心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与书本对话的过程,是实现教师“生长”的有力途径。课前,教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学情,凝炼出一个或几个“核心问题”,使之具有一定的“生长”特性。
1.鲜明的指向性
精准地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关键。我们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之前,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并牢牢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对当下学段提出的阶段目标,认真领会课标的要求;其次,要在课程标准层面上以“鸟瞰俯视”的方式整体把握课程目标与教材内容的联系,用心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对文本进行全面地解读,以精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设计出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继而,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优化课堂提问,设计核心任务。
“核心问题”一头联结着核心内容、核心目标,一头则联结着学生。在设计上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因此,正确地预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是设计核心问题的基础。为了做好这一点,我们要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客观、系统地做好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包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兴趣等,还要做好学习需求的分析。
2.高度的整合性
“核心问题”还必须具有高度的整合性。这个整合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从与课堂其他问题的关系上看,是“主辅”关系,即这节课中的其他问题都是从“核心问题”派生出来的。派生问题也是经过精心挑选并按一定序列整合起来的,是围绕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二是从与学习主体的关系上看,“核心问题”既关联到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又连接着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点,它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兴趣,能够激发和推进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主动建构。它将课堂的核心内容、核心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高度地整合起来。
3.适度的开放性
“核心问题”的结构应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所谓“开放”亦即“不但一个问题之中多处呈现开放状态,而且解决路径和解决评价标准也往往是开放性的”。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设计自己的解决路径,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自由地展开思维,自觉地进行反思,积极地寻求突破。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从学生身上挖掘大量多样化的答案和思路。
二、激活“核心问题”,实现学生“生长”
以“核心问题”驱动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使教学成为一条融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线。它向着既定目标挺进,既动态生成,又促进学生生命“生长”。
例一,《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核心问题:课题为什么取作《狼牙山五壮士》,而不是《狼牙山五战士》《狼牙山五勇士》《狼牙山五烈士》呢?
学生活动:(1)自主研读,抓住关键语句批注感受和体会。
(2)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立体感悟“壮”――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描写,比喻、设问的表现手法,细节描写等方面。
(3)回归课题,赏读碑文,言说感受。
例二:《认识三角形》(苏教国标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核心问题:如果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出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有的组合能围成三角形,有的组合不能?
学生活动:(1)动手操作,感受规律。每个小组五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2厘米、10厘米、7厘米、5厘米、4厘米。小组合作,任意选择其中的三根小棒,尝试围一个三角形,并将成功围成三角形的小棒长度记录在表格里。万一发现有不能围成的情况,也记录在表格里。看哪个小组得到的数据多,不能重复。
(2)小组汇报,抽象规律。
(3)拓展练习,应用规律。
“核心问题”的研究,浅层次看是课堂提问的研究,深层次看,实则是一种结构策略研究。由“核心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呈“板块”结构,教学环节简单,内容高度综合,给了学生多元理解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了为教师的“教”做减法,为学生的“学”做加法。“核心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对学生活动的设计,是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训练的设计,是对师生课堂对话的设计,而由“核心问题”所形成的课堂活动就是“生成”。
以“核心问题”为“生长点”的生命化课堂教学研究,带来了师生行为方式的根本变革,让课堂从“教”走向“学”,从“单打独斗”走向“合作分享”,从“机械问答”走向“对话交流”……生命化课堂为我们和我们的学生搭建了师生共进的舞台,沐浴在生命化课堂教学的阳光下,我们与学生茁壮“生长”。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红星第二小学)
第二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探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 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 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 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 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其次,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 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2.一堂课 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 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 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 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 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 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 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 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第三,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 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 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总结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 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能一一区分。我就这样提问:“塞尔维亚参战 是否也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 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小,不改变整个战争性质。经过比较,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第三篇:改革后的课堂教学浅探(最终版)
改革后的课堂教学浅探
咸家中学王晓梦
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将每个教师都卷了进来。要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家庭开放、向社会开放。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教师认清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于打破陈规,勇于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路子。
传统教学方式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的障碍,它的存在,使我们的教学受到严重束缚。在旧模式的影响下,形成了师生之间保姆与孩子的关系。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一堂课,教师教点什么,学生就学点什么,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有时来不及理会,知识点便一闪而逝了,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思想,使本来思想性、教育性、社会性集中的教学变成“读死书”、“死记硬背”,违背了教育原则,偏离了原有教学目标,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改革后的课堂教学,“旧貌换新颜”,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它要求我们必须迅速打破旧的条条框框,提倡让学生自己多动民多动手、多实践、多思考,从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独立欲望,发展学生自主思维,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做好饭让他吃”变成“让他自己做饭吃”,教师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指导者、领路者。体现在具体教学中,就是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如果象以前那样由教师单纯讲法律知识,课堂教学一定桔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我们不妨改一改,开一次学习讨论会,让学生设想去买西瓜,卖主不让挑怎么办?挑了生瓜怎样办?卖主不让退瓜甚至口出秽言,又该怎么办?针对一系列贴近生活的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自由讨论,依据《保护法》,自己寻求结论。相信这样做,都是可以少费不少“口舌”,只需稍加点拔即可,且学生不但兴趣浓,讨论热烈,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和讨论中深刻理解消费者的权利及保护合法权益问题,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同时,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要求我们要立足课堂教学,大胆拓宽领域,开辟新的教学渠道。涉及社会、家庭领域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地观看一些较好的影视题材和栏目,如某些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山东电视台的“道德与法制”、“金剑之光”,青岛电视二台的“钟声”等栏目,使学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或启迪,接受直观教育。
另外,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实践中,要彻底改变学生观,建立平等合作、相互沟通的良好师生关系,为使全体学生成功而教,为使所有学生发展而教,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感染、教育学生,用自己独到的方法正确处理教与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主性、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发展。只有如此,教师才能适应改革需求,完成新的教学任务。
由此看来,改革后的课堂教学,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我们就必须敢于打破陈规,勇于在实践中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永远充满生机活力,更加富有成效!
第四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探解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探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首先,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 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 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 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 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其次,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 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2.一堂课 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 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 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 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 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 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 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 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第三,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 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 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总结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 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并不能一一区分。我就这样提问:“塞尔维亚参战 是否也属于非正义性质呢?”大家讨论后统一了认识:塞尔维亚的参战带有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质,是正义 的,但从交战范围、参战人数来说,影响小,不改变整个战争性质。经过比较,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责任编辑 海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探一文由蓝之韵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以课文为范例,提高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浅探
以课文为范例,提高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浅探
叶圣陶曾经说过:“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意思是要我们抓住教材的可用之处,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材中的文章,多数是名家名篇,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教材中的文章,仔细阅读和品味,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能写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基本要求。要写好记叙文,紧扣教材,以课文为范例,走读写结合的道路,无疑是有效的途径。
一、以课文为范例,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观察能力
学生们在写记叙文时,感到最为难的就是“没啥可写”,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常常漫不经心,视而不见,不能从中发现有意义的写作素材。如何引导学生摆脱这种困境呢?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以小见大”地选材。在这方面,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的平凡小事,但文中表现的那种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感情却能深深打动读者。在这里,作者正是抓住了人物的特征“背影”,巧妙构思,以小见大,表现了亲子之爱这个永恒的主题。再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冰心的《小橘灯》、萧乾的《枣核》、宋学孟的《柳叶儿》等课文,内容都是写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小事”,但是这些文章选材都是新颖别致,内容真挚感人。作家们为什么能够从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着手写出如此感人的好文章呢?先决条件就是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有的事对别人来说只不过一闪而逝,而他们却能紧紧抓住,从中发现其蕴含的深刻意义,经过别具匠心的构思,小中见大,写出内容新颖而又主题深刻的好文章。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要让学生们逐步养成从平凡的生活现象中能发现指的描写的事物和应该阐述的思想的观察能力。
二、以课文为范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表现内容的主要工具,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语文教材中不乏这方面的例子。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中的景物时,抓住其鲜明的形状、色彩特征,用“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这些形象鲜明的词语来写景状物;写冬天在百草园中的捕鸟活动,又用“扫、露、支、撒、系。牵、拉”这一系列动词,准确描述了捕鸟的全过程;写百草园中美女蛇的传奇故事,语言简洁而又绘声绘色。朱自清在《春》中,抓住了春天的景物特征,用了许多确切、生动的词语和精彩动人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学生们在学习这类课文时,要让他们注意揣摩作者精于用词造句设喻的语言艺术,体会精彩的语言描写效果,课下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片断训练,使自己的语言尽可能的准确、鲜明、生动。这样,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能明显提高。
三、以课文为范例,培养学生的现象思维能力
联想与想象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活动。善于运用想象者,能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文思犹如泉涌。在初中语文课文中,联想和想象的描写俯拾即是。
课文《老山界》中最精彩的笔墨是写“我”半夜冻醒时观察夜景的一段。在这里,作者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细腻地描绘出夜宿山腰的所感、所见、所闻,既写出环境的险峻奇特,又不失乐观的情趣,特别是以声写静的四个比喻句:“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又如《春》中描写春花图一段,多么精彩呀!这幅画中,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近处可听蜜蜂的低吟,上有蝴蝶的翻飞,下有野花活泼俏皮的眨眼,既有眼前缤纷的花朵,又有由春花联想的秋实。特别是为增强画面的色彩美,作者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那火焰燃烧的炙热气势,霞的轻柔艳丽,雪的高洁纯净,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学生们在欣赏这些精彩的描写时,要让他们针对自己作文时存在的毛病,有的放矢地分析作者是怎样调动各种感官,从不同个角度构思和描述的,注意学习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展开思维,产生联想,写景状物的方法。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技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从“学写”的角度学,并注意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久而久之,一定会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继续文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