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产业化与中国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上、下)

时间:2019-05-15 12:0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机农业产业化与中国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上、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机农业产业化与中国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上、下)》。

第一篇:有机农业产业化与中国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上、下)

有机农业产业化与中国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上)

------------------

(03-7-14 上午 09:29:17)

摘要:本文对传统农业与有机农业的异同进行了讨论,在对我国贫困地区实行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必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地区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关键词:有机农业;产业化;贫困地区;战略

Organic Farming and Strategy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Poor Areas of China

Jian Xiaoying

(Chi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Abstract: Comparing the organic farming system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ystem currently practised in the poor area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 in these

areas for developing organic farming system in an industialization manner was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organic farming in Chinese poor areas, the

strategic options were outlined.Key words: Organic Farming System;Industrialization;Poor Areas;Stretegy

1.传统农业与有机农业

在对中国贫困地区落后原因的分析中,人们所达成的共识是将农业技术水平低作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促进贫困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常常作为扶贫及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事实上,大部分贫困地区及处于贫困状况下的农户仍然沿用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改造传统的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传统农业具有资源在较封闭的社区内循环的特性,表现在其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极强,尤其是要求土地及光、热、水等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较高程度的协调性。在相对封闭的社区环境中,采用当地品种及施用农家肥,而很少依赖外来物质,尤其是化肥和农药的投入。然而,在扶贫的战略中,大多数贫困地区均尝试过在“绿色革命”思潮下所形成的技术转移模式,即以高产的杂交优良品种为突破口,改变原来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由此而使大量无机化肥和农药的应用成为必然。

对技术转移模式的评价,人们通常从经济学和技术学的视角,指出其一系列的弊端。现代农业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建立在一定投入基础之上的,因此,仅仅是那些有相应经济基础的农村“富人”能够真正从中受益,而对那些“穷人”而言,缺少投入,不能获得按技术要求所需要的物质。同时,他们缺乏参加培训的机会,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不能按技术要点在时间和空间上予以准确地操作。因此,即使“富人”和“穷人”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下,应用相同的新技术,其效益亦会相差悬殊,进而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为此,人们开始更广泛地探讨如何使现代农业技术更好地适应于“穷人”的途径和措施。

近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对建立在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体系提出了挑战,将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置于极端的限制中。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问题的广泛重视,也促使人们将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定位在无公害、无污染的农副产品的生产上,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质量标准。有机食品概念下的有机农业便是这一趋势的必然反映。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尽管在产量上有所下降,但其效益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为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通常会高出非有机农产品价格的2-3倍。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市场上,有机食品均处于不断迅速扩张的势态。

当然,有机食品并非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在化肥和农药未发明前,人类农业生产的食品均可称为100%的有机食品,尤其是那些可以通过采集和狩猎的食物。如果我们以农业生态系统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含量)为变量对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系统进行考察时,我们会发现,现代农业愈发达的地区愈远离有机食品的质量要求,而农业生产水平愈低,愈是处于传统农业生产状态,则其农产品愈能归入到有机食品的概念下。对此,贫困地区的人们会引以自

豪,他们可以骄傲地对客人说餐桌上所有的食物均是“绿色食品”。然而,尽管如此,其贫困状态依旧。由于贫困地区受其封闭和落后等禀赋的限制,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目标是自给自足、满足农民自身对食物的需求。

因此,尽管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能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但大部分是在不进入市场的条件下为农户所消费掉,仅有少部分在当地小规模市场上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这一点应为城市消费者所羡慕。如果按有机食品的价格计算农户收入,显然,农户的人均收入应相应地提高2-3倍。但情况并非如此,按粮食净产量和当地价格计算,许多农户尚不能用自身的农产品满足其对食品的基本需求。传统农业条件下农户对农产品消费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能生产什么便消费什么,同市场相脱离,当然也就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获得其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除自然资源外的其他资源。而另一方面,在城市市场上,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刚刚起步,在较发达的地区,受化肥和农药污染的程度较重,因此,在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和相应的激励与补偿机制的情况下,有机农业的发展会较在贫困地区更加困难。由此可见,在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

有机农业产业化与中国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下)

------------------

(03-7-14 上午 09:31:44)

2.贫困地区有机农业产业化的优势与不足

从前述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机农业的生产环境同传统农业是没有区别的,而且,在理论渊源上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是一脉相承的,都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有机农业毕竟不是传统农业,表现在其生产目标、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等方面,最重要的是,有机农业是一种全开放型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对利润的不断追求和实现作为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和经营者,在技能和智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户均具备了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的条件,但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本质性的区别,不在其农产品生产这以环节,更重要的是有机农业是建立在生产同经营有效结合,由经营主导生产的理念基础上的。显然,传统农业下的农户缺乏与有机农业所需要的经营能力,而且要将这些分散的小农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亦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贫困地区从事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有机食品生产并不难,但要将有机农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实现有机农业的商品价值,并将弱势的传统农业改造成强势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有机农业,并非一个简单的问题。

贫困地区将有机农业产业化作为其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是有未受化肥和农药污染或污染较轻的生态环境区位优势;其次,具有充分的劳动力优势,因为有机农业是以一定程度的劳动力密集为条件的;第三,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与传统农业相近,尤其是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因而能较快地或仅用较少的技术培训投入便能为大部分农民所了解和掌握。但严格来讲,在贫困地区进行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资源错位的缺陷,使良好的生产环境不能同市场相关联,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食品,但却不能形成规模。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缺少规模,便失去了其进一步开发的经济价值。

长期以来,贫困地区农业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而对社会资源的考虑和调动不足。实际上,有机食品能为企业和商家带来较高的利润时,便会在当地成为一个外来投资的热点。在许多贫困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农产品种类。有机农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当其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将会有效地带动贫困地区有关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这些产业所需要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不仅仅来自政府部门,更多地会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有效地调动社会扶贫资源通过利益原则向贫困地区倾斜,并在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同当地的优势资源相结合。许多成功的非农企业开始投资建立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或基地,其在贫困地区同有机农业相关联,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不断吸引外来资源。在经济发展中,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处于流动的状态,在开放的条件下,呈现出从经济效益低的地区和产业向经济效益高的地区和产业流动的基本规律。

3.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战略要点

有机农业产业化为贫困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契机,但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诸方面的不足,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认真地研究并制定出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首先,需要消除的是概念和认识上的某些误区,如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物轻人”、“重

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以及“急功近利”、对发展缺乏长远的考虑和严格科学的规划。如果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带有农业经济典型的特征,那么,有机农业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两者之间存在诸多本质性的差异,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信息在农业活动中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成为主导农业生产经营的决定性力量。

其次,将有机农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出一系列促进有机农业运行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有利于外地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物质等能顺利地进入,并有效地同当地资源结合。为此,需要加大开放的步伐,出台优惠的政策,提高招商引资的力度。

第三,逐步改革传统农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将传统农业下的农民从农业生产者的角色改造成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为此,需要加大对农民和当地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除了常规的农业生产技术外,更重要的是有关农业经营技术、市场营销技术、组织管理技术以及农业创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实践表明,贫困地区只有采取创新战略,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发达地区所没有的模式,否则,按发达地区的经验亦步亦趋,只能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对贫困地区现行状况的彻底改革,包括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等。

第四,以市场为导向,以对利润的追求为重要的目标,同时保证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根据利益原则,建立全开放型的有机农业产业化运行的网络。根据我国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有机农业产业化也同样面临者如何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有机关联在一起,即实现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及市场等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效整合的问题,这涉及到如何设计和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基本模式,如何建立有机农业的龙头企业,如何建立有机农业产业化基地以及如何建立农民围绕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应组织。

第五,有机农业产业化必须纳入到农业社会化运行的整体框架中,因此,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运行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同科研部门、相关企业、政府部门、民间组织等以一定的利益机制而缔结的良好合作关系之上的,加强贫困地区同外界,尤其是有机食品消费者集中的大中城市间的交流,包括人流、信息流、能流和物流等。

第六,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运行是以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化、操作运行程序化、组织管理模式化等为前提的,这便要求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支持体系,包括质量检测体系、环境检测与控制体系、信息与市场预测系统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等。

参考文献

[1] 林玉丹 依托优势 发展有机农业 云南农业 2002(5):18

[2] 王清国 沈显生 梁庆生 大别山区河谷流域现代有机农业模式的探索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45-48

[3] 王在德 籍增顺 中国传统有机农业的哲学基础、形成与发展 山西农业科学 1995

(2):53-57

[4] 吴文良 孟凡乔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及我国生态产业发展探索 中国蔬菜 2001(3):3-7

[5] 吴志冲 季学明 经济全球化中的有机农业与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 中国农村经济 2001(4):33-36

[6] 席官运 有机农业与中国传统农业的比较 农村生态环境 1997(1):55-58

[7] 张润生 吕学理 张胜 浅谈有机农业及其在我区发展的优势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0-21

[8] Dixon, John and Aidan Gulliver Farming System and Poverty FAO and World Bank 2001 Rome and Washington D.C.[9] FAO document Organic Agriculture 1999(简小鹰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 100094)(中国农村研究网)

第二篇:农业标准化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效应

农业标准化、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效应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作者:沈雅琴、陶昌盛

论文来源:世界经济情况

世贸组织的加入,使我们对农业问题的谈论已不再囿于国内,而是基于国际市场的背景下层开。相应地,作为加快中国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面对的“大市场”也扩大到了国际范围,如何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笔者认为:正确地认识、理解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关联效应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实践。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点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我们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最初,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指: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的“四化”。197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提出农业现代化是指实现“大地园林化、制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和农村工业化。”到了8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中又包含了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内容,这样,农业现代化的表述就成为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现代化和农业自身的现代化(黄国桢,2001)。还有一种观点称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包括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生产关系的现代化和农业上层建筑的现代化(梁荣,2000)。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宣杏云和王春法则通过对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透视,提出农业现代化既是一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为加快这一转变过程所采取的种种政策措施的总和。

总之,目前世界上的农业现代化就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高度生产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的过程。

(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1、农业现代化的时效性。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因时而变,从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不同时期的表述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农业现代化是和经济发展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会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增加新的内容。但我们要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要实现的目标,是我们要达到的结果。

2、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技术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发展状况和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决定了他们迈向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和道路都不同,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所以,不同的国家在制定农业现代化目标时要充分把农业现代化过程现有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过地或过高都会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衡量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客观一致性。重视农业现代化的时效性和特殊性,不等于农

业现代化的标准会千差万别。这会导致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混乱。世界各国的农业现代化有共同的特征,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在质上和量上应用统一的标准。目前世界农业现代化的量化指标主要有:农业商品率的指标;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贡献率的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自动化、工业化指标;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应指标;农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指标;农业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有关指标等。

而我国农村目前的状况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业比较利益低,科技应用水平低,生产规模狭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现重新确立了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但是又出现了分散经营的小生产和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这一矛盾成了农业现代化主要的制度性障碍。因为土地经营权平均分配后,沉积了大量的劳动生产力,拉低了平均劳动生产力,农户由于生产规模小,商品交易量小,以及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在产前、产中、产后的交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缺乏讨价还价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现实情况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差一定的距离,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从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我国现实中不难看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现代生产要素农业生产或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是一个要优化资源配置或制度创新的过程。唯如此,才能达到这些标准,从而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经过农业实践,农业产业化被认为是一条通向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效应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经营机制”。(人民日报社论,1995)农业产业化的特点是: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的形式有“公司+农户”、“流通组织+农户”、“各种协会+农户”等。

(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制度创新的主要途径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困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剩余劳动力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和生产成本的提高,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把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一是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农业产业化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等形式的各种合作组织在实现农产品增值和农业综合利润提高的同时可以把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从事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通过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因为农业产业化本身是一种组织或制度的创新过程,工商企业以各种方式介入到农业生产中,为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农业从小规模、分散的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的商品率。产业化的规模效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产业协同和组织协同发展过程中,根据农户和工商企业双方在要素和知识方面的优势,进行合理的分工,企业为农产提供原料购买、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农户专心生产,由企业面对市场,提高了农户的生产力,获得了增值的效应。另外,分散的农产进入市场为寻找交易伙伴和确定交易关系要花费大量的交易费用,企业亦然。产业化经营形成后,由于交易对象和交易关系相对稳定,农户根据企业进行产品的销售和开拓市场,节约了农产和企业双方的交易费用。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产业化经营,使我国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逐步具有了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等现代农业的特征,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所以,农业产业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

化过程中制度创新的主要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使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技术变革加快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其主要特点是:(1)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2)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亦长期保持不变;(3)人力资本稀缺。要改造传统农业须引入现代化的技术,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拉坦根据对美国和日本农业技术变迁的研究,提出了“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产对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特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农民总是选择能够节约稀缺要素并充分利用充裕要素的技术。足见,技术变革、进步是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我国的农业技术变革主要通过政府引导和推动,支持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的推广。但是在技术变革的终端又受到我国农民素质偏低的制约,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对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对原料生产基地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加快了技术变革,进而提高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

(三)农业产业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吸引资金

传统的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资金向非农业流转的现象时有发生,市场配置资源不但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反而情况日加严重。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达到其指标要求。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企业和农户是“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农民较之原来的生产经营可以获得来自加工增值的更多收入,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收益,强化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诱因;而企业为了获得稳定和高质量的原料来源,也会投入资金进行农业基地配套设施的建设,进而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业投资不足对农业现代化的限制。

三、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联效应

农业标准化是指将最新的农业科技进步成果和先进的生产经验,运用标准化原理,制订成农业标准,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贯彻落实的过程。即对农业生产制订一个统一的规则和要求。农业标准化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了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开展和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技术基础

我们上面已分析过,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制度创新的农业产业化在经营过程中需要科技成果的不断转化,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到70%—80%,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而形成规模的不到20%。我国农业人口众多,文化程度偏低,农民的素质影响着科技成果的普及和传播。农业标准化一方面可以把农业科技成果制定成一系列的生产要求,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规范,变成农民容易接受的适用技术,可以小册子或宣传单的形式发给农民,便于农民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连接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组织形式“公司+基地+农户”的桥梁,提高履约率。根据市场的要求进行选种、生产、加工和销售,而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得以很好地推广。使农业产业化的技术要求得到保证。

(二)农业标准化可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效率

农业产业化的效率主要表现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上面。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附加值的高低主要在于农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技术

上。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加工技术均不高,造成了产业化程度低,产业化链条短的局面。如国际上适销的大米破碎率规定在25%以下,我国高达35%以上;国际市场上,日本的香菇每吨可卖到29377美元,我国只能卖到8740美元,卖价不到日本的1/3。发达国家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为1∶3,有的达到1∶5;食品工业产值比重美国为187%(1979年)、日本为240%(1980年),英国为369%(1979年),而我国目前仅为30%;我国1元农产品原料只能产出1.6元食品工业产值,美国高达24元,荷兰为5元。这样的产品在国际上是缺乏竞争力的。

我们知道优质的产品来源于优质的品种、优质的技术、优质的加工、优质的包装。农业标准化的实施过程就是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选种、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从产前、产中、产后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业标准化也有利于创立农业品牌。提高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效率。农业产业化要求实行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要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来确定,自然资源优势是确定农业产业化结构的重要依据,环境资源优势诸如人才储备、空间力量、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配套服务等,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对不同的资源优势进行不同的专业化生产,才能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化布局,从而把资源优势转化成商品优势。各地要因地制宜搞好规划,确立主导产业,选准发展模式,做到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龙”型经济,围绕“龙”型经济搞好社会化服务,形成有特色的专业村、专业乡,同时在专业化生产中,用标准化的手段对特色产品进行培育、保护,使其在高质优产的同时,又保持原有的风味。建立“一乡一业”、“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业,创立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品牌的创立可以减少交易费用,使产业化的规模效益落到实处,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和其市场竞争力,从而保证农产品流通的有序进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强农民和企业对农业的投入,最终在提高产业化效率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据联合国统计资料显示,被世界公认的品牌占全球品牌的比例仅为3%,但其产品却占40%,销售额占50%。可见,品牌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我国地理特点决定了有特色的农产品较多,如果能够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依据农业标准化来进行专业化布局和生产会提高产业化的效率,促进产业化的发展。

(三)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

60年代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是“抓住两头,打好基础”,“抓住两头”即抓住种子标准化,“打好基础”就是搞好基础标准和基础组织建设。80年代提倡走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的标准化服务。1996年制定了(全国农业标准化“九五”计划),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的工作。但依然存在问题:一些地区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不清。没有把其列入议事日程;农业标准少,没有形成完整、配套的体系;在已经形成的标准中,产前和产后的标准少,产中的标准多;农民对农业标准化的内涵和农业标准化的作用没有很好的认识;标准的制定考虑国际市场的情况少;农业质量检测检验体系不健全,缺少面向市场的检测机构,因而科学性、准确性较差,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农业标准化作用的发挥,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29个独立协议中,有两个有关农业标准的协议,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一是《动植物卫生减免措施》(SPS协议),这两个协议规定了农业标准的基本准则。我们在制定农业标准体系时一定要遵循协议,方能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农业标准化能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效率,农业产业化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他们之间具有关联效应,农业标准化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过程中,对两者要同时并重。

第三篇:贫困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贫困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以国家级贫困县水城县为例

张周虎

〔内容摘要〕 本文结合水城县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立足县情实际,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农业产业化 发展

〔作者简介〕 中共水城县委组织部

农业产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深化,是各级各部门必须重视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水城县农业产业化基本现状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水城县积极探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农业领域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农业科研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得到进一步推广普及,农业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二)农业产业化已进一步优化升级。“十一五”期间,以“三农”工作为重点,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政策优化等方面,全方面、全方位地打牢农业产业化基础,深入推进以“种植、养殖、采掘、加工、旅游”为主要内容的“五大产业”,优化布局以“水黄路沿线、两水线沿线、北盘江流域、三岔河流域及市中心城区城效”为重点的“五个产业带”。“十二五”启动实施一年以来,在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力量的基础上,切实将“农业产业化”作为全县“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进一步优化调整思路,认真落实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着力整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扎实抓好草地生态养牛、养羊以及马铃薯、烤烟、生姜、蔬菜、猕猴桃、核桃、茶叶、中药材等“十大农业产业”建设,农业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升级。

(三)农业产业化软环境进一步优化。坚持把优化软环境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认真研究出台了《关于实施党的惠民工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意见》,《关于扶持重点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水城县乡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奖励办法》,进一步增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动力和拉动力。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全县已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个,高级龙头企业9个,未评定等级的一般农业企业20余个,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100余个,农村经纪人队伍500余人;百车河生态农业园区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并与云南华丰集团达成了投资协议,总投资100亿元,即将开工建设,园区一号路已基本建成;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5.53亿元,增长36.75%,预计全年可完成20.19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前三季度预计完成3148元,同比增长25%,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得到了有序推进,并呈现出强劲势头。

二、水城县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凉都福地的区位优势。水城县县城位于“凉都·六盘水”的市区东部,素有“凉都福地”之称,继钟山大道、凉都大道建成后,在建设中的乌蒙大道和明硐水库、红山轻工业集中区、老鹰山重工业区以及“五校区”和十余个住宅小区等的开工建设,使双水新区的配套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学校、医院、交通、供水、电力、通讯、市场、煤气、电视网络等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双水县城逐步成为“凉都·六盘水”的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水城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

(二)立体型农业气候优势。水城县位于贵州西部,地处乌江和北盘江的分水岭地带,境内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633米,属温凉湿润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雨量1100—1300毫米,大部分地区年日照为1300-1500小时,无霜期250天左右,属典型的立体型气候,这对水城县农业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国家贫困县的政策优势。水城县是国家级一类贫困县,中央和省、市均有较多的政策倾斜,特别是在“三农”、扶贫开必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不断加大。这为我们争取上级各类项目和扶贫资金等方面提供了广泛的平台,是深入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优势。

(四)农业大县的基础优势。一直以来,水城县都是贵州省的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生产领域的农田、水利、交通、科技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性优势。

三、影响和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投入一直严重不足。由于历史等因素,水城县工业、企业、旅游开发、餐饮服务等第二、三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发展一直较为缓慢,目前全县生产总值仅为72.49亿元,财政总收入仅为13.4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为6.16亿元,经济总量较小,是国家级贫困县,加之融资平台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农为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人才资源难以形成优势。自2002年以来,水城县虽然全面启动了“人才强县”战略,认真研究制定了引才、引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由于对县内乡土人才资源的盘活力度不够,扶持乡土人才创业的渠道不畅,目前未被聘任的乡土人才达168名,而农村经纪人队伍仅为500人,经过审核认定的乡土人才仅为400人,难以真正形成人才合力,农业产业化领域人才短缺的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

(三)群众素质仍跟不上步伐。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虽然不断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取得“质”的突破,加之水城县大多数乡镇处于边远落后的山村,培训难以实现全覆盖,大多数人民群众综合素质仍然偏低,跟不上改革发展的步伐,对农为产业化方面政策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利用政策致富的能力不强,产业调整积极性不高。

(四)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筹而就。但由于各级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未能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未能立足长远,难以抓住工作中的重点,或眉毛胡子一把抓,或顾此失彼,或急功近利。如在扶贫开发中,各扶贫单位仅仅停留简单的节日慰问,发放一些慰问品、慰问金之类的,不能立足开发式扶贫和扶贫先扶智的长远规划上,治标不治本,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发展。

(五)机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水城县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机制体制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如当前各地尚未真正探索出一条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机制,所谓的城市支持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仍只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也还处于空白状态,所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仍然靠政策投资和上级部门的扶持,还未正真的实现农业产业化投融资的市场运作。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实现指导扶持常态化。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明确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的主要职责,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的一系列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做到目标细化、指标量化、责任到人。完善考核奖惩措施,将农业产业化发展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注重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工作中考察干部的政绩,积极提拔重用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干部,大力调整和处理那些在农业产业化中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下级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指导和扶持力度,形成上下联动,共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着力创新制度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科学化。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工具的产业导向功能,防止农业产业无序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过度竞争等现象。建立健全规范的市场规则和制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以有效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实现农村经济新跨越。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工业反哺农业机制、上下联动机制、部门协调机制,切实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发展。

(三)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要推广“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的“X+1”模式,紧紧围绕“龙头”做文章,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精品名牌,使龙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在不断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着力围绕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主导产业,解决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原料的问题,让农民作为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实现农民和企业共担风险的经济实体,以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着力培养合作组织,引导农业发展市场化。注重把分散的农民聚集起来,形成一股力量,减少经营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下,通过试点示范引路,鼓励多种形式发展,并采取边发展、边规范的办法,降低登记、注册标准,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协会等经济组织,推动农业发展迈上市场化轨道。

(五)着力培育人才队伍,推进农业发展集团化。切实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加大对以农村乡土人才、农民经纪人、农业科研人才等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开发力度,引导和扶持农民经纪人改变发展初期的“单打”模式,鼓励其由个体营销逐步走上联合之路,靠分工协作的集体力量开展经营活动,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引导农民经纪人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关系,改变单纯从事农副产品收购向生产、加工、保鲜、贮藏、运输等一体化经营方式转变,把服务内容拓宽到技术支持、生产指导、产后处理、项目咨询等方面,使农民经纪人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带动力量。

(六)着力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业产业一体化。立足水城县的具体实际,着力拉长草地生态养牛、养羊以及马铃薯、烤烟、生姜、蔬菜、猕猴桃、核桃、茶叶、中药材等“十大农业产业”的产业链,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处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农业产业的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四篇:参加XX农业产业化与特色农业现代化培训班的几点思考

参加XX农业产业化与特色农业现代化培训班的几点思考

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委组织部赴X农业产业化与特色农业现代化培训班。期间,在XXX和XX大学参加了为期7天的专题培训,参观了X等特色种养基地和多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走访了X农业初级产业部,深受启发、获益良多。

一、打好“绿色”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X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严格限制土地开垦,实施科学轮流放牧,十分注重草畜平衡,实现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我市作为全国、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建设“XX”这一定位,把“绿色”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积极探索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牧业。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的监测机制,做到规模适度化、投入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监管全程化,推动生态系统和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产业、资源、环境的有机统一。

(一)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推进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连片推进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严格实行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深入实施XX等系列重点生态工程,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加快创建省级生态县(市)、乡(镇)和村,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二)突出抓好监测体系建设。

推进“互联网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强重点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网格化管理试点,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能力,不断巩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突出抓好区域品牌建设。

积极培育发展农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销售中心,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托管农业和物联农业。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申创,突出“绿色、有机、生态”产品特质和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净土XX”区域品牌体系,着力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

二、打好“特色”牌,走融合式发展之路

X农牧业产业化水平非常高,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各个环节布局合理、环环紧扣,尤其是通过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小基地、大产业”格局,实现了产业体系化、效益最大化。在生态特色农牧业发展进程中,我们要立足依托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接二连三”战略,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产销一体、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产业。

坚持向西部、向半山高半山拓空间、挖潜力,不断壮大高山蔬菜、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食用菌、高原马铃薯、酿酒葡萄“六大特色产业”,加强人工饲草地、牧草选育扩繁基地和畜禽保种繁育场、养殖场建设,稳步扩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提升牦牛肉、牦牛奶、西藏羊、生猪、高原蜜蜂、优质禽兔、特种养殖、优质牧草“44”畜牧产业水平,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带和集中区,努力建成高原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区和现代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区。

(二)加快打造特色拳头产品。

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加快推进青藏高原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和县域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农畜产品初选包装、精深加工和仓储物流,加快建设区域仓储物流中心和冷链物流体系,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业态。

以特色产业基地、精品旅游村寨、特色魅力乡镇为依托,加强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乡土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挖掘和利用,积极扶持发展家庭作坊、特色手工业等特色村,以农兴旅、以旅促农、农旅互动、产村相融,大力发展以休闲、体验、观光农业为主的乡村旅游。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示范,加快发展农村物流配送流通业,进一步扩大网购网销规模。

三、打好“联合”牌,走共赢式发展之路

X十分注重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引入了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根据市场进行核心技术研究和市场开发。同时,充分发挥农协等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构建了与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服务体系。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大力破除瓶颈制约,积极培育经营主体,着力构建与现代农牧业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立足产业基础,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壁垒,大力发展跨区域、跨行业、跨产业的合作经济组织,推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联合。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协会在生产、经营、加工、运输、科技、销售等各环节和领域的作用。整合资源,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和职业经理人,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二)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规范专业合作社发展,实行专业化分工、跨区域合作,积极开展专合示范社创建,增强专合社示范带动功能,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快发展家庭农(牧、林)场、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培育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探索建立利益链接机制,让更多农牧民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分享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三)加强跨市市产业协同发展。

立足XX交界地区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现实需要,大力推进地方特有畜种保护与开发、区域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建设,加快打造区域农畜产品特色品牌,加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的合作,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跨区域联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积极探索建立协同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支持优势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开展跨区域联合。加快推进成都与XX发展合作及XX工业园区、生态建设、区域旅游、文化交流“XX”规划落地,力争项目早开工早实施。

四、打好“政策”牌,走引导式发展之路

X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广泛参与农业补贴、市场管理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在金融、贷款、科研等领域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建立了保障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作为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我们要整合政策资源,强化政策支撑,尤其要优化整合现有的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等,推动扶持政策从“普惠制”向有差别、有目标、有重点的扶持方向转变。

(一)强化要素保障,筑牢发展基础。

完善财政支出保障机制,持续加大农牧业投入力度。创新方式方法,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产业基地、开展精深加工、打造特色品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支持金融机构精准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贫困地区金融基础服务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健全完善投资引导基金监管办法,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决策、防范风险,培育、发展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综合运用激励奖补、风险分担等多种政策,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农牧业发展。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一批带动辐射能力强、示范引领作用大的PPP项目。

(二)强化项目对接,补齐基础短板。

以乡村振兴为统揽,全方位、多渠道争取国家和省乡村振兴政策项目,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特色产业、扶贫开发等民生领域“短板”。抓好XX水电站等重点工程建设移民安置补偿工作,加快搬迁集镇和安置点建设,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干部周转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加快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三)强化资金落地,助推发展提速。

积极主动对接和落实国家、省惠民富民政策及对口支援政策,足额兑现落实支农惠农强农富农政策资金。加强对扶贫等民生资金审计监督,既注重面上审计计划任务推进,又要盯住专项资金审计,从政策要求、预算安排、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等方面追踪到项目和个人,做到横向覆盖到边、纵向延伸到底,确保扶贫等民生资金按规定使用,切实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用在明处、用在刀刃上。

农牧业作为我市基础产业,其发展质量与水平事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同步全面小康的进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组织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是我市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我们将始终坚持打好“四张”牌,加速推动传统农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独具XX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第五篇: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安全战略选择)

4.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安全战略选择)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统一的大国,要想维护中国的利益,只有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具体说来,第一,中亚五国独立后,由于中亚显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世界各国势力在中亚的角逐使中亚的政治局势更加不稳,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环境复杂化。除此之外,冷战结束后,中亚地区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已经给中国的西北边疆带来了巨大压力,中亚某些国家公开号召境外民族回归“历史祖国”,伊斯兰极端势力已逐渐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大患。

第二,作为俄罗斯的邻居,中国尤为关心,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

第三,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没有半岛的安全,就无中国“和平崛起”的最终实现。

第四,日本是中国的海上强邻,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又是一个曾经对中国进行侵略并且其统治者至今对此没有清醒反省的国家,还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掌握核武器的国家,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结成军事同盟。日美安全同盟的重新定位、美日联合研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将导致亚太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战略力量的严重失衡,成为影响未来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进入21世纪,日本决定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的“进攻型”的转变。

第五,近年来,印中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

第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第七,影响中国安全环境最重要外部因素仍是美国,在亚洲东面,美国依靠美日军事同盟联手遏制中国,在西亚,美国借反恐名义向西亚地区渗透,在东南亚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加强军事合作,美国还靠多年与台湾形成默契,打“台湾牌”制约中国的崛起;在北亚、美国加强与蒙古的全面关系。

针对中国面对的周边安全形势,增强综合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长久之计,具体而言,一要促进经济稳固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能力,二要加强国防建设,维护中国的安全,三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此外,还应加强中国安全的国际举措,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睦邻外交、首脑外交,获取经济合作和经济援助,开展国际军事交往,增强军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并积极利用区域性国际组织建立经济一体化和多边安全协商机制。

因此,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中国才能处理好外部事务,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国防力量。科学技术创新,联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同时与周边国家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进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下载有机农业产业化与中国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上、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机农业产业化与中国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上、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