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基础管理齐抓共管保安全
强化基础管理齐抓共管保安全
成都机务段峨眉检修车间现有职工409人,23个工种,26个班组,担负着全局内燃机车的大、中修及本段内燃机车小修和部分电力机车临修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全局铁路救援起重机大、中修任务,峨眉和普雄地区的设备维修任务。我车间安全工作具有检修机型杂(内燃机车9种,电力机车2种,铁路救援起重机4种),安全控制点多,涉及特种设备操作面广,人员又在不断减少,生产任务重的特点。今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发动和依靠全体干部职工,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群策群力,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内燃机车中修95台,大修2台,小修120台,铁路起重机中修3台,天车大修1台,各类机车临修190台次,贵阳机务段差示返水车柴油机返工修20台,电力机车整体轮对探伤检查7台次84个轮对,设备小修102台,中修1台的全年生产任务),取得了全年无职工责任轻伤及以上安全事故的好成绩,实现了安全年。车间今年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安全成绩,主要是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基础管理
作为车间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以设备、人员、管理为要素,加强安全基础建设,在管理基础上努力实现科学化和法制化,以制度建设实现法制化,建立可操作性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标准,要从经验性管理逐步过渡到职业型管理,以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和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实现科学化。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2006年我车间制定和完善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等5项安全管理制度和12项管理办法等共计90项,通过抓安全文化建设,实行定员、定岗、定责的方式进行责任制建设,落实各种安全管理法规文件、技术标准建设,强化安全基础管理,为今年我车间规范安全管理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今年,我车间抓安全管理工作首先从抓制度的落实入手,严格按照制度认真做好每一项安全管理工作,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了规范化和程序化。按照《峨眉检修车间安全分析会制度》和《峨眉检修车间安全例会制度》要求,车间坚持每月按时召开车间安全分析会和安全例会,为准确掌握车间安全生产动态,超前分析和掌握车间安全方面倾向性、关键性的问题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车间近期以来的安全工作进行总体评估和分析提供了平台,会后及时将车间安全例会纪要下发所有班组组织职工学习,让车间每一名职工都对车间当前的安全形势有所了解,都知道车间下一步安全工作的重点所在。车间同时要求班组每月必须开班组安全分析会,对本班组当月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并填写《安全例会表》交车间安全专职,每月安全学习和活动记录也必须交车间安全专职签字确认,看是否按照车间要求组织了学习和开展了安全活动。车间每月根据《峨眉检修车间安全逐级跟踪考核评分表》内容结合当月开展
各项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逐一对班组进行动态评定打分,结果作为评选当月优秀安全员的依据并对优秀安全员进行奖励,各班当年总分作为班组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按章考核是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能得到严格执行的必要手段。我车间除了严格按照《成都机务段检修系统职工“两违”考核办法》对车间干部职工的各种违章违纪行为进行考核外,针对职能人员和工长专门制定了《动态考核管理办法》,一旦职能人员和工长发生违章违纪行为除了按照《成都机务段检修系统职工“两违”考核办法》考核外还将按照《动态考核管理办法》再次进行考核,通过加大对职能人员和工长的考核力度后,职能人员和工长在自己自觉遵章守纪的同时也能对自己责任区内的违章违纪行为进行制止并严格考核,逐步形成了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的良好局面。
通过我车间近几年在抓安全工作的实践中,全车间职工逐步形成了“全面安全管理”观点。全面的安全管理观点就是要在“全面”上下功夫,就是要充分发挥车间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最终达到管理对象、范围、方法和参与的人员都是全面的。
1、全面的管理对象。不仅要管生产方面的安全,还要管工作过程中的质量,因为铁路运输提供的产品是安全正点的运输旅客和货物,如果因为我们检修的机车一旦发生故障,就有可能造成因为列车晚点而打乱运输秩序,甚至可能造成车毁人亡的重大安全事故。今年1月14日陇海线担当K228次旅客列车牵引任务的SS7C型0050机车左轮崩裂事故和9月2日我段发生的SS3型4069机车在牵引K118次旅客列车时发生的机车第一位牵引电机轴承固死的机破事故就是典型的因检修质量问题而引发的行车安全事故例子,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机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车间把机车走行部、制动机的检修质量作为确保行车安全的重点,设立了走行部专职质检员,车间管理主任亲自抓走行部、制动机的检修工艺范围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四按三化、记名检修记录的审查。每月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业务培训,确保机车走行部、制动机的检修质量,从而达到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
2、全面的管理范围。安全管理不但要管职工的“两违”、知识和技能、素质(思想素质、精神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消除工装设备可能存在的虚、实、泄、塞、串、咬等不安全因素以及环境设施、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品等进行全范围的管理。今年架修库南头30t双梁桥式起重机西头大车减速箱齿轮严重损坏造成该起重机不能使用,由于该起重机使用已经近40年,减速箱市场上又买不到现货,找厂家定做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到位,为了不使机车检修生产进度受到影响,车间采取了临时技术措施并制定了相应安全卡控措施,既保证了起重机的安全使用又保证了机车检修生产进度。软水生产和污水处理要用到大量的酸,过去材料科没有专门用于存放酸的库
房,所有的酸由班组一次性大量领取后存放在班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车间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与材料科联系协商解决了酸的存放和领取问题,彻底根除了这一安全隐患。
3、全面的管理方法。不是单一的应用某种方法,而是运用企业管理的所有方法进行管理,今年年初我车间根据段制定了《峨眉检修车间2007年劳动安全目标及工作重点》,这一文件成是我车间今年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劳动安全重点、工作思路和采取的具体措施,对我车间开展好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4、全员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工作不是仅仅依靠少数人就能管理好的,而是一个全体职工都参与的安全管理活动。为了让每一名职工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车间利用《工友报》,安全专刊,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各种培训,各种会议及班组学习会,安全例会,班组一站三讲以及上级文件和事故通报记名式传达等手段,广泛、长期、反复地开展宣传教育,同时根据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文件精神,结合车间生产实际,精心组织编写了“职工安全知识培训讲座”落实劳动安全与健康保护的宣传教育。车间党总支通过在全体党员中认真组织开展好“安全屏障工程”和创岗建区活动来促使每一名党员自觉抓好安全生产,带动身边的群众共同保安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车间团支部也在车间安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组织开展了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活动,出《消防知识》专刊一期向全车间职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通过这些切实的经常性的宣传教育,职工的安全意识有了极大地提高,安全新观念得到了强化,“超前防护,科学防护,效果防护”的安全习惯逐渐养成,多数职工的思想观念也由以前的“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初步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要实现安全生产我们就必须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发生之前。我们认识到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不同于其他事情,一旦发生往往无法挽回。因此,就要求我们做好预防工作,做到生产与安全五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同时进行),真正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重庆机务段DF7G型0016机车计划3月19日上台开工解体,由于这是首台DF7G型机车在我车间进行中修,在缺少技术资料和专用工装设备、吊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检修任务能安全顺利地完成,车间组织人员对该机车进行了全面检查,在检查中发现该机型的柴油机-发电机组用原有吊具即使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也不能很好地保证安全执吊,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车间停止了该车的进车计划,并立即向厂家订购了一套专用吊具,待吊具购回后于6月11日才上台解体,保证了首台DF7G机车中修工作安全顺利完成。
在抓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车间逐渐形成了开好安全预备会的惯例。由于我车间负责检修全段内燃机车,而这些机车又分布在各个点上,每次机车普查和专特检时要求机车返回我车间进行就不
现实了,以前必须回库进行的模式被打破,因此必须派职工到机车所在地进行作业(普雄救援起重机小修工作也是如此),为了确保职工在路上、生活上和作业上的安全,车间每次都组织外出人员开好安全预备会,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措施,要求外出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另外,对于设备大修、搬迁、施工和一些非经常性工作车间也都组织参加人员认真开好安全预备会,大家共同预想查找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安全卡控措施,彻底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这些工作安全顺利地完成。凡是开了安全预备会的工作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件,对车间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抓实抓细现场作业安全卡控
安全卡控措施是否齐全,能不能一丝不苟地落实到位都将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能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是否能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现场作业卡控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地,要真正抓好安全生产就必须抓好现场作业卡控。为了进一步提高了我车间现场作业安全控制的能力, 对现场作业重点、关键点和标准化作业实施有效控制,切实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我车间制定了《峨眉检修车间现场作业卡控办法》,该办法以标准化作业控制为核心,不同控制主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内, 既相互独立, 又互相联系, 构成自控、互控、他控有机结合的整体,形成职责清晰、立体交叉、全面覆盖的现场作业控制网络,明确了现场作业控制重点、控制方式和卡控措施。
车间在针对类似设备大修、安装、搬迁等施工作业时坚持做到“五不开工”的原则,即没有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不开工、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卡控措施不开工、没有组织施工人员开安全预备会不开工、安全防护设施没有全部到位不开工、管理人员和安全监护人员没到齐不开工,由于我们一贯坚持认真执行“五不开工”原则,近几年的由我车间承担的所有施工任务全部安全顺利地完成,没有发生一起危险动作以上的安全事故,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车间领导干部和职能人员长期以来始终坚持深入生产一线抓安全的务实工作作风,对“两违”人员必须考核,对安全信息必须反馈,关键作业必须到位,对安全问题和隐患必须落实三定(定措施、定人员、定期限)。
车间除了抓好对车间职工的安全卡控外,根据《外来售后服务人员现场安全卡控制度》对在车间管辖内作业的民工、外来售后服务和施工人员9批32人次全部进行了安全培训,要求他们严格执行车间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卡控措施,并安排专人对这些人员进行安全监护,对擦车民工没有按照要求栓安全带进行了批评教育,至今没有发生任何一起安全事故。
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没有安全卡控措施的立即安排制定安全卡控措施,有安全卡控措施但不符合实际的立即进行修订,今年先后补充和新制定了《牵车作业安全卡控措施》、《库内机车
车辆防溜安全卡控措施》、《铁路起重机抬座车体安全卡控措施》等。
通过车间全体干部职工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以实现人人、处处、时时把安全放在首位。全员参与,狠抓基础建设、齐抓共管,车间实现了未发生重伤以上事故7035天,无轻伤事故625天,实现了安全年。
第二篇:强化安全基础
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心得体会
安全生产是企业一永恒的主题,因此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搞好安全文化建设不同于其他工作设计工作现场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它需要基层班组长齐抓共管,需要班组员工群策群力,共同努力,要把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贯穿到工作当中,把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一位职工心中,努力营造一种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保证安全的良好氛围。
培训是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在抓职工培训上,主要是要结合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安全现象,及职工出现的情绪不稳定等实际情况。在培训工作中改变那种不出事故不培训,出了事故才培训的做法。要在培训中不断提升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树立一种时时刻刻想到安全,做到安全的理念。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抓人的安全意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以最基础的环节抓起,从转变人的观念抓起。只有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批评。”才能筑起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习惯性行为,更是一种责任。
之前我也学到也看到了一些发生安全事故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当我看到这些
第三篇:齐抓共管强化平安建设
齐抓共管强化平安建设
一、完善机制,加强领导,确保创安工作有效开展 以综治工作站为平台,完善平安建设一体化运行工作机制;以“平安细胞工程”为载体,细化“平安村居、平安大院、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企业”等创建工作专项考核办法;明确领导责任,完善措施,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调度;坚定不移地将“稳定是和谐的前提,稳定服务于发展,稳定才能集中精力谋划发展”的思想,贯穿到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
二、强化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及法律素质 一是不断探索和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开展法制宣讲、法律进万家活动,利用集场镇进行街头宣传,公路沿线巡回宣传,群众会、院坝会集中宣传,每年发放农民普法读本及各种法律知识宣传单等宣传资料10000份以上;二是对建设的所有工程所在地,有针对性地实行定期不定期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三是结合校园和企业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深入学校和企业开展“小手拉大手”、“个人带家庭”的法制宣传活动;四是对“刑释帮教”等重点人员在进行普法教育的同时,制定了安置帮教制度和具体安置帮教措施。
三、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提高平安建设的实效性
1、加强矛盾纠纷调处,促进新城建设。一是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十余精兵强将组成的工作队,专职负责协调处理建设中的政策宣传、动员疏导、化解矛盾、为民维权、维护施工秩序,跟据实际问题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二是将派出所、司法所力量整合一起,作为化解矛盾的攻坚力量,起到更好的教育疏导、控制事态、和谐化解的效果;三是充分发挥居委组长以上干部人熟地熟的优势,作为及早发现矛盾纠纷苗头的信息员、预防员、化解员,真正成为社会稳控的第一道防线。
2、综治工作室进高校,确保良好的学育环境。学校环境存在人员结构相对复杂、进入图书馆的人员多、校园周边征地拆迁及在建工程等因素,造成学校社会治安管理问题尤为突出。针对以上问题,一是及时协同派出所在学校,设立综治工作室和警务室,建立综治工作平台,完善相关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安装监控系统,做到人、技、物的“三防”相结合;二是严格规范和落实综治相关工作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综治安全工作形势分析会,采取综合性措施解决管理中老大难问题;三是强化对学校内外环境综合整治,在加强周围群众教育宣传外,对外来人员实行严格登记,并实行视频监控或保安巡逻跟踪。实现了从分散各自为阵到大家联合共同实施的转变,从治安乱点到治安亮点的转变,为确保良好的学育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3、构建跨省市联调联防大格局,保障边界地区和谐稳定。自2002年以来,主动与毗邻乡镇协商签订《社会治安联调联防协作章程》,双方维绕《社会治安联调联防协作章程》,建立健全边区联调联防组织机构和“纠纷联调、警务联系、治安联防、计生联动、防火联治、信息联通”六大工作机制,按季召开联防联调工作形势分析会,及时共同调解跨区域性矛盾纠纷共37件次,协同打击处理违法犯罪行为,共同维护了边界区域的和谐稳定。
(四)抓“细胞”,强基础,深入开展基层创安工作
以“创建平安乡镇、建设平安黔江”为主题,始终维绕“平安舟白、文明舟白、和谐舟白”的总目标,强力实施“1+X”治安联防大院“细胞工程”。在巩固两个市级安全文明小区的基础上,以黔咸路为轴线,全镇又创建了1条平安大道、5个平安社区、45个标准化平安大院、6个平安校园、3个平安企业,民主推荐了各个院长,民主评选了平安文明户。自抓“平安细胞”工程以来,使平安建设工作维绕总目标有序整体推进,矛盾纠纷明显减少。
(五)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专项治理工作
本着“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原则,针对重点项目建设区域、人口密集场所、问题突出部位进行重点整治,依法查处各类治安案件,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
二是以强硬的手段打击邪教组织。在2004年进行一次严打整治的基础上,长期落实教育转化包人责任制,并每年每月进行大清查,使邪教组织无立足之地;三是抓好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和流动人口等管理工作。落实刑释解教包人责任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树立致富信心,对流暂人口做到不漏管一人和一处。
(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无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结合我镇安全生产领域广、隐患多、任务重的实际,按照“领导、监管、督查、整改、责任”五到位的要求,牢固树立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挥“综治多位一体”联合办公优势,强化日常安全监管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第四篇: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运输生产安全是铁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着铁路各项工作能否健康有序发展。如果运输安全出现大的问题,很可能延缓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尤其是随着铁路大建设、大发展,高负荷运输、高密度施工、新装备使用、管理体制改革、生产力布局调整等,既为安全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又使安全生产面临巨大的压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持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从更深的层次、更广泛的领域,更好地把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安全管理经验提升到安全文化的高度加以定位,形成能为广大干部职工普遍接受的理念和价值观,为确保运输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推动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是当前铁路运输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为了确保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越来越健全,经济奖罚力度越来越大,监督管理越来越严,但职工不安全行为还是较为普遍、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其根本原因在于少数干部职工缺乏一种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缺乏一种有内在驱动的自控力,缺乏一种在安全上追求卓越的共同价值观。这充分表明,加强安全管理,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固然必不可少,但同时需要文化手段的支撑,需要安全文化提供思想保证,这就为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指明了主攻方向、提供了广阔空间。从当前来看,迫切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借助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促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并以此引导日常管理和作业行为,最终达到确保运输生产安全的目的。
虽然安全文化建设在铁路运输企业深入推进,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整体发展还很不平衡,实际效果还有待强化,特别是有的单位在思想认识、管理理念、机制运作、制度落实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在管理层面,突出表现为一些管理人员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不能认真履行安全职责,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安全上,有时尽管抓了,也是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没有真正把安全工作要求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没有实实在在地把安全生产抓到底,对事故责任的追究查处不严厉、不彻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作业层面,突出表现为有的一线职工安全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置,重完成任务、轻安全把控,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不能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甚至存在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思想,发现别人工作中的事故苗头“视而不见”、“避而远之”,工作凭经验,标准不清楚,惯性问题熟视无睹等不良现象,违章违纪屡禁不止,非常容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工作制度与现场实际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生产力布局调整,站段、车间、班组的管理跨度加大,管理难度增大,但一些单位的安全管理还没有完全纳入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突出表现为一些单位不同层面的管理权责不明确,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影响管理效能;还有的单位在设计相关制度、规定、办法时,缺乏必要的调研论证,仓促出台,随意更改,制度的针对性、可行性不强,不仅让职工无所适从,而且影响制度、规定的有效执行;有的单位的规章制度繁琐、内容陈旧,很多规章制度只考虑了生产需要,却忽视了安全要求,没有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单纯为了生产而制定制度;一些基层单位,尤其是车间、班组内部不成文的“小规章”、“小制度”处于原始状态,无序管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大量存在,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三、安全行为规范不健全、执行不力
一些决策者在安全管理上无视客观规律,主观性强,随意性大,致使一些安全法规、规章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尤其是一些站段的逐级负责制不能完全落实到基层一线,车间、班组日常管理和职工良好行为养成的工作力度明显较弱。由于“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侥幸心理的存在,现场作业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情况大量存在。部分管理人员安全文化素质不高,以至作风飘浮,管理松散,安全管理或者“失之于宽”,对工作标准要求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规章很全但是落实简化,要求严但是执行随意,问题很多却视而不见,出了事故想安全,不出事故忘安全;或者 “失之于软”,安全管理知识更新不足,对新法规、新技术、新设备、新制度不通甚至不懂,要求职工做的自己做不到,检查指导说外行话,从严要求“底气不足”,遇到问题不敢管、不愿管,瞻前顾后避重就轻,考核讲评搞平衡;或者“失之于懒”,现场管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照搬照抄工作模式,主次不分,工作简单化,习惯于“推一推,动一动”,认为看到了问题就等于抓住了问题,想出了办法就等于干好了工作,不去深入查找问题的原因,甚至不去追踪落实与检查监督,听之任之。
四、安全生产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安全生产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职场环境和一定的技术装备条件。但一些单位对舆论环境建设不重视,认为这是“软”指标,可抓可不抓,对安全工作的舆论引导时断时续,缺乏持续性、有效性,主题不集中,导向不鲜明,不能时时、处处对职工产生促动和影响作用;有的单位职场建设不规范,重投入、轻管理,重表象、轻内涵,就职场建设抓职场建设,不能充分将安全理念和价值观有机融入职场环境建设,失去了强化职工思想认识的一个有力阵地;有的单位对技术装备投入缺乏足够重视,新技术推广力度欠缺。设备养护不到位,安全隐患整治不及时、不彻底,设备质量存在不足。即使能定期开展一些设备专项整治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走过场的情形,把安全整治“活动化”,存在短期行为,不能形成长效机制。这种状况的存在可,不仅无法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而且很容易对职工产生错误的导向。
针对安全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应注重从安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四个层面入手,坚持用安全文化凝神聚力,用安全文化提升管理,为确保运输生产有序可控、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一、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构建安全理念体系
1、努力培育全员“安全第一”的共同价值观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着力探索铁路运输安全的规律,通过多种举措,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运输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把“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牢筑于心。多年来,我段要切切实实按照“安全工作是考量各级干部政绩的第一指标;是体现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第一现场;是实现职工自我价值的第一平台”的定位,始终把大力培育干部职工“安全第一”共同价值观、打牢安全思想防线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不仅坚持抓好这方面的教育引导,而且通过一些细微的环节时时处处向干部职工传递这一理念,如:路局每年的1号文件都是部署安全工作的文件;每年的职代会暨工作会议,都把研究和部署安全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每实现一个安全百日,都要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此不断强化全员这一观念。通过长期不懈的宣传与灌输,使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价值认同,始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标准、强化设备质量、确保运输安全上来。
2、在管理层筑牢“从严管理,持续安全”的思想
严格管理是确保运输安全的基本要求,是铁路企业管理必须贯穿始终的一个硬道理。没有从严管理就没有铁路运输的持续安全,就没有铁路企业的发展,更无法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切实加强引导,不断激发广大干部职工落实从严管理、实现持续安全的内动力,确保路局各项安全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着力正面引导,通过集中宣传、以会代训、举办各类管理培训班、举行现场会等方式,促进各级干部对管理思想的认同,为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奠定了思想基础,引导全员树立了“从严管理是对干部职工最大关爱”的理念,大大减少各级干部严不起来、严不到位和职工逆反抵触的现象;着力价值导向,通过完善公正透明的分配机制,打破“大锅饭”,坚持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的高素质职工倾斜,向安全生产上的有功人员倾斜,利用经济杠杆引领干部职工树立“确保安全就是确保切身利益”的价值取向;着力管理导向,按照“严格公正、关怀激励”的总体要求,清理修订各项岗位作业标准、规章标准,建立完善干部绩效管理机制、关键重点岗位管理机制等制度办法,使从严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打造从严管理的浓厚氛围。
3、在作业层强化遵章守纪的作业理念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个事故隐患。”同样,对于铁路安全生产而言,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有一系列的违章现象。这些违章一旦造成事故,其后果不言自明。铁路运输企业发生的血淋淋的事故也一再证实:“违章就是犯罪、就是杀人、就是自杀”,铁路运输企业的每一条安全规章都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确保运输生产安全必须从标准作业、杜绝违章做起。长期以来,我段要始终把事故案例教育、安全责任意识教育和日常班前教育作为灌输作业理念的主要手段,在全体职工中大讲违章违纪的严重危害,大讲违章违纪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重大损失,大讲违章违纪给个人带来的痛苦。
二、细分安全管理层面,建立完整的安全制度体系
1、以强化基础管理为目的,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是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的天平和准绳。没有健全的制度体系,管理必然陷入混乱无序。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后,路局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运输生产资源配置、生产组织、劳动组织的实际,结合新技术、新设备发展的要求,对各单位《站细》、《段细》等安全管理基本规章进行了修订完善。同时,结合安全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对一些基础制度进行了完善,如:以安全逐级负责、领导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准确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情况为重点的安全信息管理制度;以有效解决运输安全问题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决策制度;以提升科技保安全水平为重点的安全技术装备修管用制度;以强化安全生产激励约束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制度;以严肃事故处理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等,有效强化了全局的安全基础,推动了安全管理的稳步前进。
2、以强化专业管理为目的,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规范安全标准既是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安全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我段要把强化安全重点攻关作为进一步深入标准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通过开展重点攻关,对营业线施工安全、车辆防溜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不仅让专业部门的管理职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要使技术作业标准管理、设备设施质量管理得到了全面强化。
3、以强化站段管理为目的,构建基层单位安全控制体系
站段是安全运输生产的基本组成单位,强化站段的自我管理,一方面是按照逐级负责的要求建立站段、车间、班组的安全防控机制,另一方面是按照岗位负责的要求建立现场作业人员自控、他控、互控工作机制。各基层单位要按照路局的要求完善安全交班、分析、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建立自控型班组、标准化车间建设考评机制,通过深入开展岗位达标、自控型班组、标准化车间创建活动,提高站段对现场安全的自控能力。
三、规范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
1、加强技术业务建设,提高职工标准作业的能力
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确保安全生产的能力,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岗前培训方面,认真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严把入口关,对新接收职工全部进行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在脱产集中强化培训方面,以职工专业技能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新知识的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作用,有效调度教学资源,积极开展远程网络、电化、案例和模型教学,提高了集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在日常教育方面,着力发挥各站段的主体作用,建立各工种“应知必会”题库,推行学分制、等级认证和职工业务素质“星级达标”考核,实施首席职工评比,并将学习质量、技能水平与岗位等级、收入分配相挂钩,增强了职工自觉学习的内动力。同时,党群组织也要有效切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提素”活动。党支部在安全屏障工程中,实施党员业务骨干一对一帮带活动;工会组织在职工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职工”活动和学技练功、技术比武活动,有效提高了职工落实标准、把控安全的能力。
2、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推动职工行为习惯养成
切实选树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安全生产先进典型,不仅是安全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也是引领职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力量。要在主要工种中开展了安全竞赛活动,为一线职工展示才干搭建平台,为安全先进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通过以先进人物姓名命名工作法、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组织先进典型巡回报告等措施,使安全生产先进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在全局形成了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广大职工学习先进、赶超先进,认真落实“遵章守纪、标准作业”要求,不断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在推动安全运输生产的实践中共同打造了与安全理念相一致的行为文化。
四、突出以人为本思想,创造安全和谐的铁路运输环境
1、营造安全生产的舆论环境
注重发挥逐级管理主体的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的舆论引导,形成浓厚氛围,是安全环境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我段要结合不同阶段安全工作重点,坚持在干部职工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有关知识、政策、法规和要求;基层站段充分利用段报、段刊和其他宣传阵地,开展安全形势任务教育、安全责任意识教育,深入宣传路局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措施;一线车间、班组按照“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要求,建立安全立功台和反面典型曝光台,及时反映安全生产中的动态信息。同时,为有效发挥局内新闻媒体在安全生产中的教育、引导、激励和监督作用,在段报开辟多个安全生产特色专栏,通过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把舆论引导的重点始终聚焦到推动安全的有序可控上,把职工群众的注意力引向确保运输生产安全上,在全局营造了人人关注安全、人人确保安全的舆论氛围。
2、建设充分展示文化内涵的职场环境
致力于不断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优美的环境让职工舒心愉悦地工作,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尤其是铁路企业大多生产作业场所分散、各单位生产设施和环境特点各不相同,更需要不断强化职场文化建设。我段要充分调动各单位的主动性,以基层单位职场文化建设地不断强化推动全局的整体提高。部分单位要以多种形式展示路局的安全理念和职工自己的岗位安全格言,提升职场环境的文化品味;或者以星级、优质标识等形式来标注设施设备的质量状态,通过硬件管理的受控状态体现文化内涵,让职工在作业中感受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既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观点,又要善于学习,吸收借鉴广大干部职工创造的新经验、新成果。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各个企业的工作实际,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有机结合,坚持立足长远、统筹谋划,坚持发挥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和力量,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第五篇:强化管理基础 筑牢安全防线
关于提高现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探讨
济源车务段 周红旗
摘要:现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从多年安全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安全管理的实质就是对问题的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核心就是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以深入查找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落实严格考核为手段,构建“查问题、盯整改、严考核”的闭环管理模式,进而达到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和确保安全的目的。这对于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作用。本文针对提高现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关键词:发现问题 措施得力 严格考核
一、解决问题的基础在于发现问题。把握一个单位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行认真地拉网式地反复排查,只有摸清底数,才能心中有数,主动防范。
1.要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问题观。
正确认识问题存在的客观性,每个单位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问题。问题本身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对待问题的错误态度。一是回避:不负责任,好人主义,遇到问题绕道走。二是掩盖:报喜不报忧,欺下瞒上,弄虚作假。三是无视:盲目乐观“没问题”,自我感觉良好,意识不到问题。干惯了看惯了,见怪不怪,熟视无睹。四是惧怕:面对问题不是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畏难退缩,强调客观,寻找借口。
要克服这些消极心态和认识误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正视问题。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问题暴露出来,就是一次改进工作的契机,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改正,就能够不断自我完善,获得进步。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有对问题如坐针毡,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紧迫感。只有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端正态度,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考察干部的政绩,要看一个干部是否能够正确认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果断地解决问题,这是干部素质和能力的体现。2.要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责任意识是发现问题的首要条件。
责任意识决定问题意识,只有主观上有发现问题的强烈愿望,才能主动地去深入挖掘问题。转变作风,深入一线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高高在上,官僚主义发现不了问题;作风飘浮,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同样也发现不了实质问题,要靠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发现问题。注重具体细节是关键所在。要善于观察细节,从小处着手,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要树立“标准”意识。标准是发现衡量问题的一把尺子,标准决定问题,要基于标准发现问题。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标准定低了,有些问题就不认为是问题。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看出问题。
3.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
通过对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诊断、分析、研究,剖析原因,透过现象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认清问题要害,对问题准确定位,为解决问题找准方向。要善于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把问题梳理排队,归纳分类,区分层次,分级立档,建立问题库,做到“危险源”底数清,情况明。要突出重点,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透过现象看本质,牢牢牵住“牛鼻子”,盯住要害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措施定得实。整改问题找得准,为解决问题打好了基础,但现实结果往往却难遂人愿,其症结在于措施定得不实,落实不力。要根治这一顽症,就要在紧盯整改上狠下功夫。1.要提高紧盯整改问题的执行能----问题整改关键要盯得紧。
什么问题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现在大量存在“盯不紧”的现象,降低标准,拖延进度,虎头蛇尾,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分析其原因就是对问题跟踪不紧,执行乏力。对问题满足于开会议,提原则性要求多,定具体化措施少,解决问题的标准、进度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人头,导致问题久拖未果。
要提高落实整改问题的执行力,其核心在于对问题紧盯不放,要制定整改计划,做到“五明确”,即:明确解决项目、标准、措施、时间进度和责任人。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执行落实计划,分阶段推进,抓过程跟踪控制。没有有力的检查力就没有有效的执行力,要对整改 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加强跟踪与监控,防止中途“搁浅”拖延。对在解决过程中和暂时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要实行有效的跟踪盯控,防止问题失控。
2.要提高紧盯整改问题的解决能力----实行解决问题“销号制”。
盯问题最终是要解决问题,要实行解决问题“销号制”。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一些事故发生之前并非没有察觉存在的隐患问题,而是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果断解决。解决问题要落实逐级负责制,对问题分层管理,界定解决问题的权限责任。属于下级解决的问题不包办代替;属于本职责任解决的问题不推诿,不上交;超出本职权限,需要报上级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不积压截留。要组织好对解决问题的销号验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要系统地联系去解决问题,做到统筹兼顾,避免这个问题解决了而引发别的问题产生,顾此失彼。不能只顾眼前不计长远去解决问题,图一时顺利,牺牲长远利益。要瞻前顾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去解决问题。不能满足于靠“人治”去解决问题,要形成制度化、程序化地解决问题的工作落实机制,增强规范性,减少随意性。不能简单化地解决问题,就事论事,以罚代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标本兼治,注重综合治理,突出源头整治。不能老停留在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上,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效率。
3.要提高紧盯整改问题的巩固能力----防止已解决的问题再次出现,老问题重复发生,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事物是动态变化的,要想毕其功于一役解决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要防止已解决的问题再次出现,老问题重复发生,就要盯反复,反复盯。通过回头看,防反弹,控制问题的发展,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回查问题是巩固措施。回查问题不是对过去问题整改的单纯复查,也不是对存在问题在同一认识水平上的简单重复,而是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在更高的起点上查找存在的问题,是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扩大成果。是在实践过程中对问题的再认识,是认识的再提高。因此,要把回查问题当作一个继续学习提高、继续深化认识的过程,当作一个正视差距,自我完善的过程。
要把“回头看”和“向前看”结合起来,既要总结巩固过去,更要着眼未来发展。要在治本求长效上下功夫。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把握规律性,将好的经验总结提炼出来,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提高解决问题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主动超前预测问题,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走向,建立主动性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措施,提高快速反应解决问题的能力,超前防范和积极应对问题的发生。
三、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严格考核。考核是对解决问题的评估检验,是奖赏有功之臣和追究不落实的人的依据,也是巩固扩大成果和进一步查找问题的激励手段。
1.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考核能力。管理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过程,因此,考核的核心是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考核。通过提高管理过程中对存在问题、处理问题的考核力,达到强化管理、实现目标的目的。从考核导向上要对自查自纠问题的考核给予鼓励,引导大家主动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掩盖问题,力争早发现、多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潜伏状态,从激励机制上发挥考核的原动力作用,从而促进解决问题。
考核的大敌是好人主义。考核中好人主义思想滋生,其结果就是不落实的事、没有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考核。助长了对存在问题久拖不决、应付了事。也使考核流于形式,失去了考核的意义。要加强对考核者的考核,对考核不认真,奖罚不分明的要推倒重来,严肃考核纪律,端正考核风气。要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要和分配、用人、奖惩挂钩,维护考核的权威性。
2.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追究能力。必须建立问责制。要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发生问题分析管理原因,追究干部的责任。责任追究重在对责任人个体责任进行追究。不得以集体责任代替个人责任,造成大家都负责又都不负责的局面。不能在责任追究上留有空白,失之于宽。
3.要提高解决问题的反省能力。考核追究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工作的手段。不能简单地以问题解决作为工作的结束,而要通过反思从中总结提高,不断进步,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要通过深刻反思,自我反省汲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更要举一反三,避免再犯其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