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对策(推荐5篇)

时间:2019-05-15 12:5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对策》。

第一篇:当前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对策

当前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对策

良好的软环境,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务成本降低的盆地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福地。哪里的软环境好,哪里就会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其经济活动就会出活力、出效益。因此,软环境建设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牵动作用和重要的基础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抓软环境就是抓机遇、就是抓振兴,就是抓发展和解放生产力。赣县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软环境建设,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断努力,软环境建设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县域竞争力逐年增强,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正视我们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群众、企业和投资者对我们的软环境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当前影响全县发展软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发展意识不浓。有的干部思想僵化、观念陈旧,求稳怕变,谋发展、盼发展的意识不浓,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发展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没有认识到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加强发展软环境建设在优化经济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如有些责任部门在项目推进中遇到了节点难点问题,不会迎难而上,着力解决,遇到困难就找借口,导致项目迟迟没有进展,甚至有些项目因错过时机而退出。二是部门利益至上。一些单位和部门以本部门利益至上,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感,凡是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规定、制度就执行,凡是触及削减部门利益的就大打折扣甚至不执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中间梗阻致使政令不畅。三是官本位思想严重。少数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特权思想严重,态度蛮横生硬,工作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将手中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资本,索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现象仍很突出,尚未真正树立起政府服务市场的观念。

(二)政务环境跟不上服务发展的需要。

1、行政审批改革不到位。一是行政审批窗口集中不够。还有部分有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没有在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大厅设立办事窗口,有的是以多种借口,进入后撤出了行政审批大厅。二是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人员审批权有限,有的窗口甚至只是一个接受站、收发室,办事要在“窗口”和部门之间来回跑,相当于多了一个门槛,多跑了一个部门。办事效率不高,限时办结制成为一纸空文。三是并联审批制、一次性告知制、时限制等服务承诺没落实好,有的部门办个证件仍要让办事人员跑多趟,有的办理时限按有关规定的最长限执行,不能体现政务提速。

2、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一是乱收费、乱罚款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单位和部门巧立名目乱收费,没有依据乱罚款。有企业反映部分单位借培训之名收取培训费,未参加培训也得交培训费,还有个别执法部门收费不出示收费依据和标准。2011年,某单位组织全县烟花爆竹经营点销售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在只有8课时的情况下,却按36课时收取费用,多收费用近4万元。二是执法随意性较大。有的执法人员随意决定处置方式和罚款数额,在执法过程中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企业的承受能力如何,随意下达处罚决定书。如环保局对违法排污的处罚幅度在几万至十万元,计

生部门收取的社会抚养费可以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三是趋利执法现象较为突出。在执法过程中,以罚代管,重罚轻管,只注重对企业违法行为的罚款,忽视了对企业违法行为的纠正和教育,扭曲了执法的本意。四是执法缺乏人性化。有的单位在行政执法中,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到只要行政相对人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就不顾其处罚决定是否会造成损失,只要不能交足罚金,就不准企业开工或者扣留的货物就不予返还,往往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商务环境跟不上加快发展的需要。一是水电保障不稳。园区停水、停电的现象时有发生,给企业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扰,造成严重损失。据洋塘工业园某管桩生产企业负责人反映,如果不预先通知,其正在生产的半成品管桩就会全部报废,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今年以来,已发生数起非正常停电现象。二是企业融资困难。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渠道不不通畅,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资金紧缺时,找不到有效的融资渠道。三是人力资源缺乏。城市配套设施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善,生活休闲环境不佳,致使本地人才不愿在本地务工创业,造成人才既难留住,更难引进。以赣州福雷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创办初期共引进动漫制作人才224人,其中外地人才占50%,但现实际留下来的动漫制作人才仅有55人,其中外地人才剩下25%。

二、影响发展软环境的主要原因

经济发展环境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大局意识不强,没有深刻理解软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没有牢固树立“今天的环境决定明天的发展”的观念,没有从思想认识上、工作作风上真正体现为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和发展服务。二是政策落实不够。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为优化发展环境,出台了一系列行政审批改革的文件,但在实际运作中,这些文件的内容很多未能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根源是“中梗阻”作祟。一些部门虽然公开了办事程序和限时办事承诺,但“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成了桌面摆设。三是人员素质不高。有些执法和服务部门在聘用临时或协管人员时把关不严,平时又疏于教育管理和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将部分文化程度比偏低、无相应的专业知识的人员放在从事执法、协助执法和窗口服务等关键岗位工作,导致工作态度蛮横,效率低下。四是监督管理滞后。经济管理职能权重较大垂直管理部门例如供电,地方政府监督约束难以到位,上级部门监督约束又鞭长莫及。在这次调查中,企业反映问题强烈的部门中,垂直部门多于县直部门。

三、对策建议

要建设良好的软环境,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原则,突出重点,以企业满意、群众满意为目标,推进思想解放,强化制度建设,促进勤政廉政,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水平。

(一)抓思想认识,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认识。服务型政府是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要深刻认识保护软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改善软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营造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的观念,切实把优化软环境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加大宣传力度,克服各种错误思想,进一步统一和提高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不断增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窗口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和形象意识,并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机构

和制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二是进一步增强开放创新意识。抓住赣县在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认真落实“招商兴工”战略。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瞄准外来投资的热点,紧密结合赣县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的挖掘、包装、储备与推介。吃透并对接好《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出台适宜赣县经济发展的政策,制订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三是加大舆论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打造学习型政府,提高公务员履行职能的素质。加强诚信教育,树立诚信榜样,以诚实守信来塑造良好信誉,营造“以诚待人、言必有信”的良好社会风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参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抓问题整治,规范行政行为。一是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清理整改,凡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收费项目和国家、省、市已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要立即取消,未经国家、省、市委托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取消,本县能够自行决定的收费项目,本着能减则减的原则进行清理。对本县有关行政审批、收费许可等过时的文件要及时进行清理废止,新出台的涉及体制机制建设的文件要有时效年限。二是要重点整治利用职权或特权,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报的问题,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奢侈浪费、中梗阻、思想僵化、工作浮飘等现象。三是研究出台整治改善软环境的相关禁止性规定,做到整治软环境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率。

(三)抓效能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一是不断创新监督形式,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推进依法行政。实行政务公开,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开设意见箱、开办举报栏、开通举报电话等方式,为全民监督提供便利的渠道;通过设立公告栏、发放便民手册等方式,改进服务方法,改善服务态度,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方便办事群众;通过聘请行风评议监督员,评议政府及部门的行为。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各级执法机构和部门对企业建设和经营初期应多加培植,不能以罚代法。对群众意见集中、社会反映强烈、事实清楚、情节恶劣、严重影响投资环境的人和事,要果断从严从重处理。三是推进综合执法,解决多头执法、多重执法的问题。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纪检监察机关和监督机构要充分行使职能,依法监管,加强监督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公开曝光、通报直至给予组织处理,要把干部工作作风转变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点,加强对审批服务各个环节的监管,强化对勤政廉政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真正建立起风清气正的软环境。四是实行行政执法涉企检查、收费、处罚报备制。规范行政执法部门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切实杜绝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

(四)抓责任落实,完善考评机制。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着力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使软环境和服务型机关建设长抓不懈,抓出成效。完善体现科学发展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着力完善开放的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考核组织体系,重点建立并实施县级领导和部门挂帮企业机制,实现领导责任和企业受益相统一。着力规范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中的表态与承诺行为,不断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感、压力感,提高机关部门办事效率,努力激活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形成强烈的竞争态势,为加快脱贫致富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软环境建设是系统工程,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切实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行动到位,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第二篇:当前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对策

当前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对策

发展软环境建设是新形势下的热点话题。当前,一些单位和干部不是主动适应发展需要,而是充当社会前进的绊脚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屡禁不止,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改进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对护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一、突出表现

(一)“三热三冷”现象严重。一是“上热下冷”。对软环境建设,各地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少数部门不重视;部门领导重视,少数工作人员不重视。全面实施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已经五年,目前仍有一些部门不认真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授权不到位。调研中某企业反映,其为职工转办户口,需要在政务服务中心户籍窗口领取申请资料,然后到相应派出所找主要领导签字同意,最后又回到窗口办理证件,程序繁琐、费时费力。二是“先热后冷”。有的招商时承诺若干优惠条件,引进来后却迟迟不兑现,“打白条”、开“空头支票”。有的重监管轻服务,重处罚轻帮助,服务“缺位”、管理“越位”。三是“嘴热手冷”。有的对软环境建设说起来头头是道,具体落实起来“蜻蜓点水”,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二)服务质量大打折扣。一是缺乏大局意识。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深刻认识开放合作的重要意义,工作和学习上得过且过,大局观念缺失;一些群众利己主义、排外思想严重,甚至出现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现象。如有的群众因征地拆迁等遗留问题,多次聚集阻止招商引资企业入驻,严重影响和破坏了投资环境。二是缺乏服务意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人难找”的衙门作风在一些单位依旧存在,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相关制度流于形式。2013年1—11月,武胜县“96960”行政效能投诉举报电话收到群众举报85件,其中涉及效能投诉45件,占52.9%。效能投诉中不作为12件,占26.7%;慢作为26件,占57.8%;乱作为7件,占15.5%。数据显示,群众对个别机关的服务质量满意度不高。三是缺乏效能意识。一些部门公开承诺的办事程序与实际运作不一致,行政服务中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部门之间“踢皮球”,有的科室之间相互推诿,有的具体经办人员之间互相扯皮,应马上办的拖着办,应顺利办的刁难办。如二手房交易时将土地性质“划拨”改为“出让”,由窗口到股室,然后到局里会审,再报送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批,如此“马拉松”式运转,至少两三个月,有时甚至长达半年。

(三)执法监督乱象不止。一是制度落实存在“棚架”。一些单位唯利益至上,抱住权力不放,有的“小放大不放,明放暗不放”,形成了政府文件管不住部门文件的怪现象,让企业和客商认为政府不诚信。二是执法过程“关系化”。个别单位和人员以关系亲疏、感情深浅、利益大小作为衡量执法宽严的尺度,以权代法、以情代法、以利代法。有的执法人员罚款、收费就高不就低,找人说情后就少收或者干脆不收,执法随意性很大。三是管理过程“罚款化”。个别部门“养人收费、收费养人”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单位和个人重处罚、轻教育或者不教育,重收费轻服务或者不服务,甚至为了罚款先放任、后“亮牌”,巧立名目,不择手段。在调研走访中,群众反映到个别执法单位由于执法力量缺乏,聘用大量临时人员,为缓解单位负担,明确下达罚款任务,致使以罚款为目的监管现象屡见不鲜。

(四)投资环境亟待改善。一是工业用地趋紧。因无地可供,许多在谈或已签约的招商引资项目难以落地。一些已落户且发展良好的企业,因无地可供而难以发展壮大。以武胜县街子工业园区为例,仅今明两年该园区工业、基础设施配套及保障用地缺口达3040亩。二是企业融资困难。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渠道不通畅,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资金紧缺时,找不到有效的融资渠道。三是人力资源缺乏。人才流失势态不减,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机制和氛围尚未有效形成。武胜县每年均组织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多数专业性强的岗位要么无人问津,要么是通过选拔后放弃签订协议,要么是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更好的地方和单位再就业。四是城市配套设施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善,生活休闲环境不佳,特别是园区离城区距离较远,食、住、行、就医、入学等问题较为突出。

二、原因分析

(一)部分干部作风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思想保守,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上级文件照抄照转,教条主义严重;围绕发展抓工作、谋事业的热情不高,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认识不深、理解不透,缺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作风飘浮、效率低下,缺乏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群众观念淡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熟视无睹、置若罔闻。

(二)小团体利益至上。少数单位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利用手中的职权吃拿卡要,大搞“服务就是收费、管理就是罚款”等违规行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导致“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仍然存在。

(三)监督管理不到位。缺乏专门针对发展软环境的监督管理办法,对破坏发展软环境的人和事的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震慑作用不强。对垂直管理的部门,有项目、有资金的重点部门,水、电、气等垄断行业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办法,致使地方政府监督约束难以到位,上级部门监督约束又鞭长莫及。

(四)人员素质不高。有些执法和服务部门在聘用临时或协管人员时把关不严,将部分思想素质不高、文化程度偏低、无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员放在从事执法、协助执法和窗口服务等关键岗位工作,平时又疏于教育管理和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导致工作执法粗暴、态度蛮横、效率低下。

(五)舆论氛围不浓。发展软环境建设宣传力度不大,在广大干部群众头脑中没有形成“作风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更未树立“破坏发展软环境可耻、建设发展软环境光荣”的荣辱观。

三、对策建议

(一)构建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一是深入解放思想。切实从“稳”的思想、“守”的观念、“怕”的心理中解放出来,先试不议论、先干不争论、先做不评论,积极营造宽松、宽容、宽厚的人文环境。通过解放思想为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激发干部群众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干部群众放下包袱干事、放开手脚创业。二是建立定点联系制度。较大企业由“四套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其余的由部门和乡镇领导定点联系。领导干部要主动到企业接地气、搞调研,了解情况,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三是完善跟踪协调机制。对所有拟建、在建企业尤其是引进的重点项目,由相关领导负责,组成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小组,全程跟踪协调,确保项目顺利落地、投产发展。四是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对典型事例进行报道,为优化环境造势,增强全民的发展环境观念,达到政情人情出商情的良好效果。

(二)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大力推行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做到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二是精简审批事项。组织清理各部门、各单位有审批和收费规定的相关文件,大幅度减少和调整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环节,坚决杜绝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实现办事提速增效,服务创先争优。三是提升行政效能。严格按照“能进则进”的原则,将有关行政审批项目特别是涉及收费的项目纳入“中心”窗口统一办理,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四是构建审批联动机制。加强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建设,全面推进各类联审制度,缩短部门间审核时间,确保“绿色通道”畅通高效。凡具有审批、审核、备案、办证和行政执收执罚权的部门,在政务服务中心都要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的工作方式。五是规范收费行为。对“年检类”、“年审类”、“培训类”且具有收费功能的证照进行清理规范,解决一些职能部门以过时文件为据照收不误的问题。对制约经济发展的收费项目要重新规范,严格限定,统一政策,从源头上遏制乱收费行为。六是突破制约瓶颈。重点解决企业融资难、土地征用难、货运交通难等制约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瓶颈问题。协调金融部门支持项目建设,及时修编基本农田规划,留足企业发展用地,努力改善原料内运难和产品外销难的问题,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三)建设平等公正的法治环境。一是坚持平等公正原则。让所有的客商、纳税人享受平等的优惠政策、待遇,对外来企业和本土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国民待遇”。二是坚持执法公开透明。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公开性、透明度,切实维护好投资者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坚决杜绝执法部门不严格执法、不按规章办事,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现象。三是加大打击惩处力度。对在公益事业和重点项目上见利忘义、漫天要价,在信访时无理取闹、缠访缠诉等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强化市场监管,严查假冒伪劣、骗买骗卖、巧取多收、虚假广告、合同欺诈、商标侵权等破坏公平竞争的案件,构建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秩序。

(四)创建抓铁有痕的执行环境。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各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对软环境建设负总责,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做好自查自纠,切实做到不反弹。对投诉案件不护短、不盖丑,快查快办,严查严办。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创新督查方式方法,构建“大督查”体系,做到工作督查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过程督查与结果督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三是加大问责力度。健全完善责任追究相关制度,加强对破坏发展软环境行为的监管,对各种损害发展软环境的行为实行问责。四是建立绩效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对优化发展软环境实绩突出的在经济上给予重奖,在政治上给予重用;对阻碍经济发展的实行问责或诫勉谈话、黄牌警告;对破坏发展软环境的予以坚决查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五)优化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一是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快速通道、电力供水系统、污水处理等配套功能。加快园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生活服务区功能,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相融的园区环境。二是净化社会风气。依法惩处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整治黄赌毒、坑蒙拐骗、聚众闹事等不良现象,切实提升市民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三是优化服务团队。加强干部队伍作风整肃,着力打造一支廉洁高效、护航发展的高素质服务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逐年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现引进人才、提升人才、用好人才新突破。在执法系统中开展队伍清理整顿,凡不

符合条件的一律清退,缺编的人员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调剂,杜绝“养人收费,收费养人”现象。(作者系中共武胜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第三篇:当前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对策

当前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对策

发展软环境属于社会环境,是政府机构在社会活动中对一个区域产生的影响力所形成的导向性氛围。加强发展软环境建设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是塑造地方形象、展示地方文明的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投资硬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投资软环境的优劣将对投资硬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对经济发展的进程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我县开展优化发展软环境工作情况,仅对当前影响县域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对策浅谈几点看法。

一、我县开展优化发展软环境工作情况

为着力解决阻碍改革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1999年10月,我县成立县整治办,开始整治和优化全县投资环境。此后我县逐步加强了优化发展软环境工作,先后设立了县优化办、县效能办、县投诉中心等三个单位,三块牌子一套人马,负责全县的优化发展软环境工作,更好地为外商和创业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做法是:一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强化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建设,建设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大力实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工程,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严格规范行政审批服务,开展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工作,行政审批项目、时限全部缩减30% 以上。并编制了《县人民政府行政服务指南》、《县优化环境促跨越活动资料汇编》等小册子,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二是开展形象测评活动。从2001年开始,我县对具有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单位进行形象测评。整个测评活动由县投诉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县公证处全程参与,并对测评结果依法进行公证。形象测评采用从800多名外商企业、民营企业、国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个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和特邀监督员代表中采取随机抽取和框定等办法,产生150名评议员,主要对被测评单位的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机关效能、廉洁从政和综合评价五个方面进行集中测评。测评结果,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名,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并对位列前三名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位列后三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位列后三名的单位列入重点帮扶对象,限期整改,跟踪问效。属条管单位的,将测评结果向其主管部门通报,建议其主管部门取消单位本目标管理考核的评先资格。三是实施发展环境监测制度。为进一步拓宽和完善我县发展环境监督网络和渠道,从2008年开始我县开展了发展环境监测工作,在全县国有、处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设立了100个发展环境监测点,聘请了100名发展环境特缴监督员,进一步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履职行为的监督。四是开设“行风在线”电视节目。为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优化发展软环境,我县从2006年开始,在县电视台开设了“行风在线”电视节目。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参与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县电视台演播室接听群众热线电话,现场答复观众投诉和咨询,介绍有关国家政策、部门工作职责、服务内容、服务承诺等。节目制作完成后,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得到群众关注,收视率较高。通过开展形象测评、实施发展环境监测制度、开设“行风在线”电视节目等措施,进一步转变了我县机关工作作风,增强了我县机关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更好地为客商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促进我县的全民创业和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二、当前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发展软环境工作,我县也先后开展了“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发展提升年”、优化环境促跨越、“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等活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优化发展软环境的新举措,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全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竞争”的意识深入人心;领导干部的思想基本到位,大部分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建立了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出台了招商引资及发展民营经济等文件,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但是从我县每年开展的发展软环境调研情况情况来看,当前县域发展软环境方面还 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别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个别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存在政府权力部门化的现象。部门利益至上,条条文件至上,有利益的事就争、就抢,没利益的事就推、就托,把上级政策作为捞取部门利益的工具,只顾部门利益不顾本地经济发展。

二是诚信不足,优惠政策不够落实。政府制定的一些优惠政策总是得不到真正兑现或被打折扣,企业无可奈何,心存不满,抱怨政府“不讲信用”,损害政府形象,不利再招商。

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没有完全到位。审批程序还不够简化,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承诺没落实好,有的部门办个证件仍要让办事人员跑多趟,有的办理时限按有关规定的最长限执行,行政审批效率没提升;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审批事项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对行政审批清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大,不少企业和群众至今还不明白各部门具体有哪些审批项目被取消或下放、转移。

四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中小企业主认为自己贡献了不少税收,却享受不到外资企业和规模企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贷款难的问题尤为突出。

五是办事难、人情办事的现象仍存在。在一些职能部门中尤其是企业管理部门,虽然公开了办事程序和限时办事 承诺,但仍有一些工作人员自恃企业有求于他(她),高高在上,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故意以原则规定为借口,拖延时间,刁难前来办事的人员。对此,群众已形成思维定势,认为到部门办事总要找关系或破点费,否则就怕办不成,或者办不快。

六是有些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执法人员违法施政是影响环境的“顽症”。有些执法执纪人员,在企业和群众面前充老大,想查谁就查谁,想罚多少就罚多少,检查变成了找茬,执法变成了治人。一些人觉得面子大于一切,认为到企业或其它单位办点事理所应当,不给办就是不给自己面子,就要给他们“小鞋”穿。

以上现象和问题尽管是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影响极坏,如不彻底根除,发展软环境就得不到真正的改善。

三、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对策

县域发展软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县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县域经济能否发展取决于县域发展环境的优劣,谁能营造良好的环境,谁就能赢得发展主动权。因此,要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要采取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政府信用建设,落实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营造创业的良好环境,让更多的企业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一)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坚决兑现各种优惠措施。对一个地方来说,信用关系形象,关系效能,决定发展。环境要改善,信用尤其重要。重塑良好的信用环境,政府应承担起主导作用,成为重塑信用环境的火车头。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政府信用问题,增强政府的信誉。一是对已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进行一次规范清理,广泛征求意见,组织科学论证,量力而行。对确实无法落实的措施要尽快取消;对一些条款还不够明确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既要方便操作,又不允许走样、变相抵触;对一些涉及到条条管理部门的政策要充分尊重和吸纳部门建议,做好协调,理顺关系,避免执行时发生条块矛盾,发生扯皮现象;对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可编成小册子,明确优惠对象、范围和标准,让职能部门和企业对号入座。已经出台的政策就必须无条件坚决兑现,取信于商。二是组织检查活动,专题检查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和职能部门的社会服务承诺执行情况,严厉查处不执行政策或执行打折扣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三是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对企业关心的事要公开决策过程、执行过程和落实结果,让企业和群众心服口服。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要通过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构筑一个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解决政府职能部门的思想观念问题,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融管理于服务之中,狠抓发展软环境的综合服务。如,进一步强化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建设,实行行政审批一条 龙服务,涉及企业的相关审批手续、年检手续和证件办理等事宜都能一次性办完,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同时,实行三项制度:一是实行“联系卡”制度,增强职能部门与企业的联系沟通,企业有难题直接与部门联系,部门主动帮助解决;二是实行“专人负责制”,一个项目一个专门服务人员,对于比较大或审批比较复杂的项目还要组成专门协调小组,责任到人,化解难题;三是实行“定期学习培训”制度,每年对涉企办事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懂市场经济、政策法规、国际惯例从事贸易和招商引资等相关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三)围绕发展主题,营造优化发展软环境的舆论氛围。要把优化发展软环境作为宣传的一个主旋律,集中电视台、报纸、网站、宣传栏等一切可以利用的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组织开展有关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征文、演讲等活动;县委、县政府每年把优化发展软环境作为绩效考评的重点进行考评,并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在繁华地段设置有关优化发展软环境主题的大型广告牌等标志。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活动,使优化发展软环境战略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浓厚氛围,为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要实行评议机制,比如可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评议,百、千、万内设机构评议和服务窗口评议等活动,形成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共识。

(四)强化效能监督,加快依法行政进程。环境改善重在规范,要进一步加大效能监督力度,切实规范政府行为,做到政府依法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办事,企业依法经营。为此,一要充分发挥投诉中心、发展环境监测点的作用,从严从快查处涉及企业、影响发展软环境建设的人和事,进一步解决行政效能存在的问题。二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投资者创造安全放心的投资环境。要严厉打击各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不法行为,凡是对企业经营者敲诈勒索、坑蒙拐骗,以及聚众闹事、偷盗破坏、围堵阻挠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当事人给予严厉打击,从快从重处罚,并予曝光。三要严格依法办事,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公正严明的执法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严格执法。特别是对企业的执法行为,要将整个执法过程公开,接受法律、群众、新闻的监督,以示公正。四要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支持企业有权拒交规定外的收费,有权拒绝未经政府批准的检查、评比、赞助、集资等。严厉打击各种金融诈骗、制假贩假、不正当竞争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为企业和投资者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第四篇:当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及对策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有了较大的增强,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正在不断提高。但仍有少数干部存在着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损害群众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会影响党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现对当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的突出表现及治理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一、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主要表现 从近几年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来看,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主要表现为:

1、特权思想严重,公仆意识淡薄。受几千年封建思想余毒影响,少数干部头脑中的特权思想还根深蒂固,造成其总以执政者自居,以为自己执行的是国家公务,别人只能俯首称臣,惟命是听,导致作风不实,不能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作为人民公仆应尽的义务看成是自己手中的特权。在执行公务时,习惯按个人意志办事,把权力当成用来治理他人的手段,不愿对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另外,少数干部公仆意识淡薄,想事情、干事情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导致决策不合民意,做事损害民利。

2、法制观念不强。少数干部因为不学法、不研读政策,所以不懂法不懂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违法乱纪,损害群众利益;有的虽然知法、懂政策,但由于有私心杂念,工作中不依法行政,不按政策办事,做出一些有损群众利益的事情。

3、工作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在落实上级强农惠民政策和文件精神时,存在走样、打折扣或曲解、隐匿政策等现象。一些干部在执行法规制度时,不够公开、透明,存在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等现象。

4、素质偏差。少数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只知道吃喝玩乐,组织原则、纪律观念、民主意识不强,缺乏民主、科学决策,独断专行,有的乱作为和不作为,作风不实、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欺上瞒下、坑害百姓、徇私舞弊、损害群众利益。

5、滥用权利。少数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进行贪污、吃拿卡要、挪用公款,克扣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有的以权谋私,在项目开发、工程建设等方面违规操作,从中得回扣、收好处费和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等。

二、治理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对策

1、加强对干部的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对干部进行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荣辱观、得失观的教育,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明礼诚信、勤俭节约、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强化干部的人品、官德、党性修养,使之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服务理念,增强“公仆”意识,使广大干部能够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提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肃落实责任追究。一是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他们的自身修养和党性锻炼,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必要的法规知识,熟悉和正确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规政策,使他们具备运用法律手段完成行政管理职能的相应能力,学会有理有节做好群众工作,把完成任务与执行政策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二是严肃落实责任追究。加强对干部队伍的作风整顿,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对干部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和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或给国家、集体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与后果的要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直接追究当事人和单位负责人的相关责任。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信访问题和违纪案件要认真调查,一经核实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手软,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3、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之所以存在,其根本原因是监督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才能使执法行为受到有效制约。一是充分发挥各级监督主体的作用,把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权力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群众舆论监督相结合起来,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重点地开展监督工作,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体系完备、制约有效的监督网络。二是对干部的从政行为、工作活动、党风廉政建设、个人生活等领域进行监督。在监督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注意发现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信息,提前防范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

4、加大惩处力度。群众利益无小事,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不单是给群众造成经济的损失,更是给党造成民心的丧失,执政基础松动。要把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摆在案件查处工作的突出位置,严肃查处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使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人和事经济上得不偿失,政治上捞不到好处,形成一条触碰不得的“高压线”。

第五篇:当前基层审计工作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提高,社会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面对新形势,审计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三个“不相适应”上:

一、多年沿袭的管理体制同不断变化的审计工作形势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四难”

一是正常经费难保障。由于地方财力所限,绝

大多数地方政府难以保证审计工作正常的经费开支,致使机关业务经费主要靠审计收缴返还来维持,影响审计执行的公信力。同时,还制约了基层审计机关业务培训、审计信息化建设等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二是工作质量难保证。目前,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非常重视,当地党委、政府及组织、纪检部门交办的临时性任务日益增多,鉴于人手少、自身工作量多的实情,基层审计人员常年满负荷运转,疲于应付各项工作的局面,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审计风险隐患加大。

三是审计领域难拓展。对于部分垂直部门和中央直属企业单位而言,地方审计机关没有审计权限,中央及省级审计机关无暇顾及和授权的有限性,往往造成这些部门审计监督的缺位,出现了审计监督不公平、审计失灵现象。另外,国有企业改制后,虽有些国有企业只是“换汤不换药”,或其贷款已由财政被动偿还,但由于是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政府审计无法介入,导致出现审计盲区,严重影响了企业审计领域的拓展,审计监督作用难以充分体现。

四是经济责任审计作用难发挥。按照现行规定,经济责任审计要组织人事部门委托才能进行。审计机关成了组织人事部门的办事机构,工作被动,审计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制约,审计成果运用成空谈,审计的威慑力和公信力难以发挥。

二、相对僵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同灵活多变的审计工作实践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两个“过于”

一是审计计划管理过于粗放。目前,审计计划管理存在着封闭性强、系统性差、独立性不足等问题,致使计划执行中,项目的调增调减比较频繁,对项目进展、资源和力量调整、质量和风险控制以及目标的实现疏于管理。同时,因当地党委、政府、人大、纪检监察等部门交办的临时审计任务多,大大挤占了正常审计计划项目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使得基层审计机关出现了有计划难执行的现象。

二是审计程序过于繁琐。基层不少单位经济活动量很小,有的甚至一年就几本凭证;还有一些单位,审计机关经常进行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已十分熟悉,陷入“例行公事”怪圈。这些项目按6号令都得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撰写审计日记。从现实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没有必要。

三、相对单一老化的审计队伍同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两个“突出”。

一是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现在审计署、省厅有诸多项目都是上下联动,市级审计机关忙于应付,县区审计机关更疲于奔命,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基层审计机关本身发展也由于机构人员编制少受到一定的束缚和制约,导致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日渐突出。

二是基层审计队伍单一素质的矛盾突出。目前,很多基层审计机关都存在审计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单一的问题,由于审计系统专业性强,干部流动空间小,导致审计干部起不来,出不去,不利于干部队伍的交流建设、提高,单一性越来越突出。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审计经费县级财政保障机制。建立相对固定的经费预算和拨付制度,使审计经费制度化、规范化、刚性化,上级审计机关也应加大对基层审计机关的支持力度,以保障审计工作的开展和独立性。

加大对垂直部门审计项目的地方授权,扫除审计盲区。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可以采取属地管理原则,充分授权地方审计机关权限,使地方审计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杜绝“重审”和“漏审”现象的发生。

实行科学的审计计划管理。一是计划安排应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审计资源,确保立项科学。三是正确处理中长期计划与计划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计划编制方法。四是从双重管理的权限,设计审计计划管理体系,确保整体联动,规范运作,效果明显。五是加强计划的落实检查,建立和完善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和评估制度。

加强审计队伍管理,提高人员素质。一是严把审计人员准入关,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基层审计队伍来;二是建立审计人员学习、业务培训制度,坚持省厅主管、分级培训,经费分担、全面提高的思路,保证学得起、开展的好,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学习意识和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审计队伍绩效管理,建立审计业绩评价机制,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审计干部绩效管理指标,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形成以业绩论英雄的审计干部业绩评价机

制。

下载当前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对策(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和对策(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障碍及对策(最终5篇)

    当前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障碍及对策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也是政策管理部门素质及社会信誉的主要标志。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

    影响和制约当前基层民兵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影响和制约当前基层民兵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民兵组织是民兵建设的基础,民兵组织建设的首要工作是对民兵组织、思想、作风进行整顿,简称民兵整组,这是保证民兵组织健全巩固落......

    及对策浅谈当前影响和制约执法、司法公正的问题

    浅谈当前影响和制约执法、司法公正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影响和制约执法、司法公正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盛立军 公正,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取向,是执法、司......

    浅谈当前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突出表现(合集5篇)

    浅谈当前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突出表现、原因及对策 李徳恭 2010-09-01 16:35 村级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不仅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有的引发了群众集体......

    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性系统科学,属城市软环境建设范畴,是城市的形象、政府的形象,也是城市市民的形象。近年来,我国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各地城市框......

    当前小金库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小金库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2009年以来,我区相继在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累计查处“小金库”金额360万元。在专项治理中,发现当前......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不断深入,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平安建设工作得到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得到......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根据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揭示现阶段幼儿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客观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若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