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1911年中国大革命》有感
读《1911年中国大革命》有感
1911年,一个响遍全世界的年号。在昏沉与革命的年代,人们使用不同的武器或保卫尊严,或长自己威风,或用生命的一滴一滴血唤醒沉睡的母亲,他们用最深沉的声音呼唤着华夏子民:革命吧,兄弟姐妹们!
革命的意义是什么?秋瑾同志在踏上死刑台的那一刻用最朴实的心声呼喊:革命是舍弃自己的孩子,为了天下的孩子。她血和泪的教诲刺痛了我的心。这是一位多伟大的母亲,她用生命回答了革命的意义。孙中山同志的话激起人民的战斗之心:我们要革命,用武装夺取清王朝的气息,撕毁那些卖国求荣的条约,用中华儿女的身躯抵挡外国侵略的野心。
这本书里,无一不透漏革命的胜利与代价。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是现代民族国家重建的开始。
辛亥革命以建立模仿美利坚合众国为目标,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这也许是那时人们探索的唯一出路。辛亥革命采用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手段,是要以暴力手段打碎一个旧世界,用武装起义建设一个新中国。
辛亥革命的前半场确实是按照法国大革命的剧本在演出,孙中山等先行者经过十几年艰辛奋斗,终于将“一个人的革命”演化成全民族觉醒,用全民族的力量对抗清政府与外来侵略的勾当,武昌起义爆发后,特别是当清政府临危阵前换将,启用袁世凯职掌朝政,南北对峙一下子由满汉之间的种族冲突变成了汉人之间的对决,慈禧太后悠悠的哭声中蕴含了清王朝走向灭亡的轨迹。辛亥革命后半场放弃了法国大革命的老套,在经过短暂和谈后,孙中山用最宽大的胸怀让位于袁世凯,南北握手言欢,清帝退位,五族共和,改变了中国的昏沉,唤起人们保卫家园的热忱。
对于辛亥革命这个结果,众说纷纭,许多人觉得这场革命由于列强和资产阶级的介入,这场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革命归于失败。但是,从整体上讲,辛亥革命超越了法国大革命,他不仅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避免了一场血腥,这无疑不是一种智慧。在当时人们对和平需求的氛围下,握手言欢,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意愿,同时也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篇:读《资源革命》有感
读《资源革命》有感
近日,认真阅读了《资源革命》一书,该书由麦肯锡前资深合伙人斯蒂芬·赫克和美国能源部前顾问马特·罗杰斯合著的一部新作。此书从一个世纪以来连续发生的危机及人们的应对,来阐释对未来和世界的态度。
本书从瓦特午后灵光一闪研制成了蒸汽机,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化解了能源危机,而且把西欧国家带入了工业化。讲到电的发明,挤出了城市化和电气化,催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首次带进了工业化。现在世界又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节点上了,历史在资源问题上不断重现危机,这次可能影响的是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即将枯竭的警钟不时敲响,不绝于耳。从而历史不断重演马尔萨斯与斯密围绕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及资源三要素的经典争论。传统观念认为,地球的资源总有耗光的一天,届时人类将走向灭亡。作者则认为,借助新的工业革命,采用新的技术,抛弃传统能源消费观,人类可以大幅提高资源生产率,避免这个危机。作者采取的仍是实证主义方法,用大量人们熟知的标志性事件、人物和典型案例,证明我们正在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本质上仍是一场“资源革命”,而这将是21世纪最大的经济机遇。作者通过分析历史,告诉我们: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百年难遇的绝佳商机。我们不是要面临资源稀缺带来的危机,而是会遇到一个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的机遇,一个会带来巨大利润的机遇。
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感悟到:
1、结合思想意识。有问题、出现危机并不可怕,因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危机便是机遇;
2、结合思维方式。我们要学会创新思维,彻底改变我们以前固有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要树立乐观精神;
3、结合个人。要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关键敢于颠覆式创新,不仅是观念创新、技术创新,还要有经营模式创新的本领,路在我们自己脚下;
4、结合企业。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要坚持从严治党、坚持依法治企,规范制度、严肃纪律;
5、结合本职。要提振信心、统一思想、创新思维,打赢提质增效、降本增效攻坚战。
《资源革命》在不断开启人类智慧的同时,教育我们不断改变和牺牲一些固有的、不合时宜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这也是本书带给我们的乐观精神和理性启迪。
(曾新明)
第三篇: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沈爱梅
一拿到书看到封面的设计和作者的的介绍——东京大学的名教授,又是专搞教育理论的权威,我的即刻反应就是:“又是纸上谈兵的超现实理论吧?我能读得懂吗?怕是费半天劲读了也派不上用场吧?”总之心理是各种排斥,可是当我读完本书后,佐藤学先生的平易、深刻、务实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一页页认真品读的过程中发现,日本学校正在试图摆脱支配其教育一个世纪以来的划一性与效率化的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我国的现实状况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日本已经在“静悄悄的革命”了,我们却还在茫然中徘徊。下面我将从佐藤学的教育案例、实践与理论中谈谈我的点滴收获。
一、学校不快乐
案例中一个小男孩哭闹不肯进教室,他哭着说“老师和妈妈都骗人,说学校里很快乐,都是撒谎!”由此引发全班性的呼应——学校不快乐。面对学生“学校不快乐”的呼声,教师似乎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学生的“快乐”的涵义与教师所追求的“快乐”的涵义是不同的。案例中的小林老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深知这种局面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改变。但是他以这一件小小的事情为契机,顺着学生敢于表达内心所想的心,培育班上的学生成为能向同伴“直率地要求帮助的学生”。这样的尝试为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再完全受老师做掌控,受制度所限制。
小林老师的一个观点像炸弹一样,摧毁了我已有的观念。他说要充分地重视“开头”。反思我的教学,往往只关注“结果”,常常草率地、马虎地“开头”。小林老师常常仔细地观察、注意学生“从哪里开始、怎么开始”,他认为“结果”怎么都行,“开头”决定了一切。是啊,教师本身的角色就是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这三个角色在教学的“开头”和“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的任务、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我们作为这三个角色的本职工作是否有落实到位,即我们要关注保证“开头”。而“结果”是学生个性的展示,当然怎样都行了。
二、盲目追求“发言热闹的教室”
教学中我们常见的情况是,教师针对一个一个学生的发言,一一进行补充。为什么教师要这么做呢?其实我们心知肚明——“大概是为了不出现冷场”“觉得教室如果沉默的话,蛮可怕的。”“在复述或补充的时经常在考虑下一步怎么办?因此,只想听到学生的意见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这样看似学生一个个积极回答,教师一一热烈回应的“热闹教室”,对于大部分学生是无意义的,而老师也不能真正“听到”学生的发言。
针对这个问题,佐藤学先生提出应该理解学生的发言。而对于怎样理解,他也给出了具体的界定——如果不能“理解”对方话语中渗入的而又没明说的想法,没有“理解”其话语所暧昧地表达的意思或言语背后所指的话,是不可能产生心领神会的感觉的。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以倾听为前提,进行的真正理解的共感共鸣。
三、“主体性”神话
教育改革都在提倡教学应该体现学生的的主体性。所以,很多老师顺应时代潮流在课堂中积极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出现了和佐藤学先生书中所提到的同一个问题——把学生的“主体性”神话了。
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而“主体性”神话的倾向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都强调“自己解决”、“自己决定”、“自我实现”等。这是一种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这不经让我联想到了最近我校进行的“先学后教,反馈矫正”的课题研究。这个教学改革本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进行的。可是,我在尝试进行中似乎把倾向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盲目以为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来就能很好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看了佐藤学先生的分析,当头一棒。这样的教学不单单是无效的,简直是不负责任的。
佐藤学先生提出——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与我们的“先学后教,反馈矫正”有着惊人的相似。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观点,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佐藤学先生将之称为“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即是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也可以说,就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
四、教师把教育“私有化”
在现有的教育中,由于教室之间的相对封闭,教师间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很淡薄,而且教师们按教育观、人生观的不同聚合成一些小团体,就算其间没有明显的对立关系,仍存在背后说三道四的现象。由于相互不信任而形成沉闷气氛的场合也不少,对彼此的工作大家都恪守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不成文规矩。这样只是把教室、学生当作私有财产,把教师这一职业私有化了。即使部分老师在学校领导的压力下开放了教室,其他老师的评课也一般以不得罪人的方式进行。
针对这一情况,佐藤学先生也深有体会,不过他那种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提出问题到最后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深深感动着我。现阶段的我,受了大学中理想教育的熏陶,当真正到一线教学后,对现有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甚至在内心开始批判,但是我的行动只停留在发现问题上,没有深入去反思解决。这样的发现除了让我静不下心来教学外一无是处。而佐藤学的积极“应付”让我佩服。他指出教研会中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而无关痛痒的评课则更会腐蚀人的思想。佐藤学先生指出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已达到教研的目的。因此,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老师所期待的。
总之,看完后有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心底、思想和行动中进行。这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我会耐心地缓慢进行,期待得到确实的成果。
第四篇: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读《静悄悄的革命》
好的教育书,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背景,能洞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应该经过实践的检验,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静悄悄的革命》正是这样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佐藤学教授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走访了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校进行改革,在学校中推进和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二十多年来,他参观了1000多所学校,走进了7000多间教室,“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与校长、教师们一道研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当我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我被书中深入浅出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佐藤学先生平易、深刻、务实的作风让我油然而生了钦佩之情。书中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颇有启示。
一、打开教室的大门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指出:“作为教育研究者,自己首先要积累一定的经验才能作为授课人登台演讲。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教育研究者都只会带着一堆纸上谈兵的理论进教室。其最终的结果总是不如人意:让学校白忙一场,因为学校是不可能因为一次演讲而改变的。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师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对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从教以来,听过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演讲、报告,当时听得热血沸腾,但过后真正在工作中实施并不多,更别说会改变一所学校了。然而在学校里,要想让所有教师一个不漏的公开授课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困难。每当有这样教研活动的时候,常会听到一些这样的声音:“老师们按部就班的上个课,听什么课呀?净耽误我的时间。”“你们都别来听了,怪丢人的!”
记得刚走出校门的时候,对公开教学没有惧怕的情绪,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后来随着从教时间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在乎:领导和同事会对我的教学能力如何评价?对公开研讨似乎越来越害怕,常常紧张得睡不着觉,头脑中一片空白。在佐藤学教授看来,为什么教师们都一丝不让地死按住门把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的教师文化存在问题,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我不会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同样的,也不希望别人来干预我的工作。”第二个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研讨往往是集中在评价课的好坏上,加上评课人又带着各自的标准和立场,这使得教师们陷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的恐慌之中。
我想到我们平常的校内教研活动都是事前花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来讨论、准备,事后却只用短短二、三十分钟议论一下就结束了。是先花那么多时间据说是为了避免事后被说这说那。这种防御性姿态,以及观摩者对授课教师评头论足、一味指责别人缺点的研讨方式,都必须改变。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教导我们:要让所有教师打开教室的门,我们首先要明确: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这样只会彼此伤害。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因此,互相谈论这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
我想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我认为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在工作着,当然希望自己所做的能得到别人百分之百的肯定。但是经过许多次公开教学,我发现自己最大的进步就是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会注意细节方面。
二、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佐藤学教授在这本书中非常强调“倾听”的重要性。
“在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教室里,能看到身体放松、轻松愉快、毫无顾虑的表达自己感情的学生和倾耳静听学生轻言细语的教师。而在沉闷的教室里,看到是学生笔直地端坐着,面无表情,教师也是用生硬的姿势、硬邦邦的语言控制着整个教室。教师的注意力一般只集中在讲课上,很少去关注听课过程中学生思想的起伏波动或与学生的想象产生共鸣。而相互学习关系的建立恰恰需要从教师用心倾听学生身体所发出的无声的语言开始。”
我认为:学会相互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更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记得一次,听《小壁虎借尾巴》,老师可谓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上也辛苦地把自己备的课讲完了,但是,我们坐在孩子们中间听课,却倍感不安:整个老师上课过程中,能够听课的孩子不过三分之一,大多数孩子在干着和本节课无关的事情(自由说话的、折纸的等),而这些,老师视若无睹,在其间学生读生词的时候,一部分孩子都读错的音老师也没听出来。课后,我在想,老师的心目中课是上完了,可是孩子们到底能学到多少呢?可以说:没有相互倾听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在我们以往听的公开课中,教师往往想让孩子多多发言,在听他们发言时,心不在焉地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便希望孩子的回答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当回答有一点偏差时只需一点点粉饰,而出现异向的回答时,教师会从容地请他再作思考,这无疑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异向思维的积极性。一味的要求孩子们按我们预想的结果回答,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我认为我们的教师更要学会倾听,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要会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在我们很多优秀教师的课堂上,老师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往往不轻易下结论(如:回答错误、不当等),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是用用委婉的语气,因势利导的开导与纠正。学习效果就非常好。
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积极地应对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精彩的发言要鼓励,胆怯的发言要启发,错误的发言要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听到孩子的话外之音,并抓住有价值的发言与他们形成对话,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让每个孩子都安心发言,无拘无束地交流。因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孩子发言的态度,认真地听取每个孩子的发言并做出敏感地应对,慎重地选用每个孩子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孩子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其次是孩子要学会倾听其他小朋友的发言。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
在我们所听的许多公开课往往追求的是热闹的课堂,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倾听是前提。在我们的平常课堂中,学生发言热烈,一个问题出来,学生展开思索、讨论,然后争先恐后地回答,表面看起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课堂非常热闹。但在反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脑子里只装着自己的见解,积极性非常高地大声喊着:“老师,我!老师,我!” 看似异常激烈,而实际上学生只顾去找自己发言的机会,并没有用心倾听同学的回答,这样的学习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收不到最佳效果。
有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你给大家讲故事或者回答问题时,最希望老师和别的同学怎么做呢?他们说:“老师和别的同学要认真听我讲话。”“大家要仔细听。”于是我告诉他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别人的尊重,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别的同学在讲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仔细听。”在课堂上,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我会用眼神、手势等内肢体语言,提醒其他孩子仔细倾听,有时会给其他孩子布置任务“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得(讲)好得很好呢?你喜欢课文中的那些地放?”这样一来,他们听起来就比较认真了。善于倾听不仅是尊重他人、礼貌、修养的体现,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汲取、善于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思想,这是多么重要的能力啊!
新的学期里,我会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鼓励我的孩子们认真倾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自己也要注意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敏感地捕捉教育契机和教育信息。尽可能地创造“润泽”的气氛,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
最后我想用佐藤学教授的建议做结束语,当我们站在教室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意识并牢牢记住——我们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
第五篇: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上塘中学 张志聪
在教学理念不断升华、教学方法日益更新的当下,我越来越渴望将自己的课堂转变为开放的、个性的、多姿多彩的课堂。在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尝试后,虽然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所改观,但距离实现我理想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氛围融洽的新课堂仍然遥远。
学校提供了几本有价值的书让老师们阅读,我仔细拜读了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它使我走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书中所著与我们的教育生活是那么贴近,在这里,我得到了众多教师朋友的共鸣,接触了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学习了一系列让我受益匪浅的教学方法。
该书以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为主线,结合课堂实践揭示这种课程形态为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引发课堂和学校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书中很朴实的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实际问题并进行认真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书中又深入浅出地阐述现代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使我迫不及待的拿来与各位分享。
‚静悄悄的革命,即使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效果。‛作者立足于自身、他人、以及总揽全局的多个角度,以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静悄悄的革命,他所追求的理想的教育,就是通过在学校 1 实施‚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用心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快乐。‛这是我们新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就多了。对于后进生,虽然自己没有选择歧视和放弃,但除了提供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外,很少走进他们的生活与心灵,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失去了与学生良好的沟通和心灵的交流,能算得上合格的老师吗?可能受到学生的喜爱吗?我问自己。我觉得自己相距“好老师”还很远很远很远,我没有对学生付出像母亲般的关爱,我在教学上依旧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没有给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幸福感……
在新理念下转变自己的角色。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教室维持秩序的管理者,在这里,我们几乎看不到个体的参与。我们常常呼喊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不是一句空话。为适应新环境下的新教育,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参与,从这种个体的参与中获悉个体差异。长期以来,一直只存在着重认知理解,轻情感体验,重共性统一,轻个性差异的发展。对于学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是多元的。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思想深度等对同一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的角色应由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教室维持秩序的 2 管理者,转变为关注每个个体的守望者。同时,我们更要作孩子的倾听者。‚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像这样的精辟之言让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是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许多时候,我们急于教学任务,将时间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于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发言,心安理得地做一个骄傲的传授者,这也是阻挡了学生自身看法和思想的表达。所以,我们更应该成为优秀的倾听者。‚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一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让学习活动更为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教学设计用怎样的具体任务以诱发学生的学习,组织怎样合理、有效的活动,让活动成为引令学生学习的实体。在这一环节上,教师成为了导演者。而走入课堂,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改变原来的教学理念。因此,课堂掌控在教师手中,教师又是课堂中的导演者。
建立善于相互倾听的教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过多地追求课堂上小手如林地争抢发言的热火朝天的场面,似乎只有那样的课堂才能显示出教师的水平和学生的能力。却忘记了缺乏静思默想的发言往往是最肤浅的理 3 解,最没有深度的表达。同时造就了一批思想的“懒汉”;培养了一批只知道表现而不善于思考的追求虚荣的幼苗。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的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这个提示,让我意识到:不只是教师要成为优秀的倾听者,更要帮助学生学会互相倾听,这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用心倾听,更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老师一个问题出来,学生立即展开思索、讨论,然后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脑子里只装着自己的见解,却没有用心倾听其它同学的回答,这样的学习,就显得不够全面、缺乏主动。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以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就得丰富起来”,这样,学生的发言才会有深度,有广度,从而形成自己的想法。
读完这本书,我又陷入了一种沉寂的思考,它就像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去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