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动我县农村人口转移有关政策措施的调研
关于推动我县农村人口转移有关政策措施的调研
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好农村人口转移问题,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对此,我局会同县公安局对全县8个镇农村人口转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留坝县地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462.5亩,其中旱地32741亩,辖8个镇,9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万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大力实施“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战略,发挥资源优势,凝聚各方力量,众志成城,强力推进旅游“一业突破”,培育壮大“药、菌、渔、果、菜”五大产业,加快开发特色农产品、旅游、矿产、水能四大资源,努力建设旅游大县和人均经济强县,全县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人口劳动力转移状况也有了新的动向和趋势,大批农民向城镇转移,繁荣了城镇经济,促进了土地集中经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人口转移还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引导。外出流动人员大都呈分散趋势,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引导。加上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的相关权益保障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民维权意识弱,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是农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素质差,无技术特长,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竞争意识薄弱,就业观念落后,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型等岗位干不了,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
三是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建筑行业。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工作条件差,报酬低。
四是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对农村人口吸纳能力不强。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导致城镇聚集和辐射功能弱。
五是陕西省公安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陕公通字„2009‟131号)文件明确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凡在我省行政区域类居住的常住户口居民,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2010年1月1日汉中市公安局已对辖区内人口管理系统户口性质项目进行变更,不在有“农业家庭户”和“非农业家庭户”性质划分,统称“家庭户”。但在省市县出台相关政策
仍然对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区分,与当前户口性质冲突,城乡居民存在着明显的社会地位和福利的差异,使其不能享受同等待遇。
三、推进我县农业人口转移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措施
(一)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我县农业人员多,农民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搞好农村人口转移,对县域经济发展关系重大。当前,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生产要素的变更,还会使大量在农业领域就业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实施工业兴县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研究制定鼓励、支持农村人口转移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农民务工的经验,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展务工技能讲座,为农村人口的转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积极开拓农村人口转移的途径。一是加快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我县工业化进程,大力开展回归工程,进一步吸引和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富裕人员回乡创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二是城镇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人口转移的根本出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人口进城就业。三是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继续稳固和加快以皮革皮具、医药生化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搞活园区经济,延长产业链,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四是大
力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打造成带动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政策扶持,注重规划引导,突出重点项目。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为服务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积极引导,强化服务与管理。一是加强职业技能转移培训。充分利用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培训和雨露计划,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培训规模,提升人力资本含量,克服劳动力转移的素质瓶颈。二是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三是加大劳动力维权力度。针对目前外出务工人员遭受歧视、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实际,研究、探索、制定劳动维权的长效机制,强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行为,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民工有序流动。
(四)加大体制创新力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壁垒,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解决农民在城市就业、住房、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为农村人口转移敞开方便之门。二是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城市包括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三是创新土地制度。在稳定农民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和种田能手集中,通过大户承包、合伙经营、土地入股等形式,将分散的耕地整合起来,进行股份合作经营,探索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
(五)政策配套应符合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打破城乡分割、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省、市、县出台相关政策对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不在区分,加快城市化进程。
总之,农村人口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劳务市场管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创造条件。
2013年6月14日
第二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人口转移是指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实质上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移,由从事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农民在居住地上从农村向城镇的跨越,实现空间上的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在当地或外地从事二、三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效益,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地区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一、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客观条件日趋成熟
(一)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必要性
一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需要。目前,我县人口97万,其中有87万农村人口,比例高达89%。我县已开发利用的农用土地面积为134万亩,人均1.5亩,总体来看,我县是一个农业人口比例较大、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短缺的大县,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只有通过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减少农村人口来实现。
二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需要。小农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土地小规模和超小规模经营,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在合理解决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则下,要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提高人均产出比率,解决农村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就必须让一批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而减少农业人口,以利于农业经济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且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之势,这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民收入之所以增长迟缓,既有农业结构性矛盾、农产品价格低廉、农业科技不发达等方面的因素,但根本却在农村人口众多、生产效率低下上。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的治本之策。
四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实现城镇化的需要。目前,我县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2.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与全省水平相比则差距更大,与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加快工业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扩大城镇居住人口,是实现城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过多的人口聚集在农村,显然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镇化进程,说到底就是要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进而以城带乡,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关键措施。
(二)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可行性
一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可能。随着农业机械化、良种化、产业化的推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富余人口向城镇转移有了现实可能。而且,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大大提高,走出去、闯荡市场的愿望十分迫切。据统计,我县常年外出务工人数已达27.7万。但这种外出打工大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转移,是一种离土不离乡的转移,他们在家里还有承包的土地,户口还在农村,家庭还在农村,不能真正调整解决农村生产关系,不能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创造条件,真正使这部分农民连同他们的家庭离土离乡,完全转移到非农领域。
二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需求。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三项建设、两个重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的空间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8.7:42.3:29.0,二三产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以制造业、加工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在蓬勃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广阔市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另一方面来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激活了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三是户籍制度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界限经纬分明,农业户口和城市户口等级森严,对农民进城作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近年来,户籍制度方面得到了重大改革,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在劳动用工制度、工商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子女就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都为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创造了现实条件。
二、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我县辖19个乡镇(街道),222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97万,其中农业人口87万人,常住人口72万人,全县农村劳动力58.85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7.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1%,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居住的人口达8万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村人口转移主要集中于防水防潮行业和第三产业。我县是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常年从事建筑防水人员达15万人左右。在县内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人数达到2.9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0%。
二是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三是农村人口转移在对象上不平衡。劳动力转移率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高转移率一般较高,年龄较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凡是年龄偏小、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农民转移较快,占转移人口的50%以上。
四是农村人口转移以自发性转移居多。我县人口转移目前仍以自发、自愿为主,许多经济较落后的村往往是“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动一片”,大多数属亲属朋友介绍和自发的转移,而政府组织和劳动力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所占比例极小。
五是部分富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居住。我县部分农村人口因经济收入、子女教育和务工经商等原因,一些富裕农村人口在县城置业购房,在居住地上从农村向城镇进行跨越,实现空间上的转移。
三、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做法
(一)发展园区经济,吸纳农民就近就业,为农村人口转移开辟了广阔渠道。我县大力整合资源,集约节约用地,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标准厂房,促进工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吸纳当地农民进厂务工,带动农民增收。我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发展面积8.17平方公里,目前建成面积3.9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标准厂房累计建成148套,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入驻283家,其中工业企业128家,初步形成以皮革皮具、医药生化两大主导产业。同时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区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支撑和人口集聚能力。产业集聚区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强大“磁场”,全县1.38万农民在此就业,年人均纯收入12000元左右。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为农民进城打造平台,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条件。城镇化是人口迁移的过程,本质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过程。我县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为载体,膨胀县城规模,加快推进城镇化。高标准完成了城市总体修编工作,拉大了县城框架,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对旧城区进行了全面改造,增加了城市容量。近年来,我县吸引23亿元外来资金和民间资金投资房地产业,新建房地产项目131个,开发面积203万平方米,为农民进城创造了条件。县建成区面积为15.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16万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网络体系。全县16个乡镇(不含古槐、清河、东皇街道办事处)所在地总面积30.3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小城镇占地1.78平方公里;小城镇辖区总人口9万人左右(不含县城区人口),带动了农民到集镇居住,务工,经商。
(三)政策推动,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了机会。我县以新城带老城,拉大县城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出台促进农民进城的政策,放宽农民进城条件,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行“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出台多项扶持性举措:凡农民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租住房屋并有稳定工作的,即可落户县城;在规定期限内购房或租房的农民,享受县财政返还所交购房契税、办理廉租房租住手续等政策优惠,并享受城镇居民享受的一切待遇;同时农民进城后在农村享有的各种政策不变。
(四)三产带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空间。我县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强化政策扶持,注重规划引导,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规范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全面推进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业,第三产业呈现速度加快、结构升级、效益明显、增势强劲的局面。目前,全县建材、农机、农资、蔬菜、皮革等各类专业市场达163个,大型超市及专卖店598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75个,县城区共有各类餐馆289家,60个以上标准床位的商务宾馆45家。2010年全县第三产业产值达28.8亿元,同比增长14.8%,入库税款1.6亿元,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75%。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
2.9万农民进城居住,务工,经商。
(五)狠抓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为农村人口转移打好了平台。我县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把建筑防水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采取政府引导、产业运营、集团运作、基地发展的模式,叫响做强劳务品牌,切实为农民外出务工搭建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择业、劳动保障等多方面的服务,在大中城市设立了320多个办事处,培养了近300人的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形成了以县为主体,乡镇为基础,村委为依托,办事处为窗口,覆盖全县、辐射全国的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格局。同时,开展对外出务工的农民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有力地提升了社会竞争力。目前,全县回乡创业人员已达8000多人,创办了3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60多个,其中80%是从事建筑防水的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建筑防水务工年收入达25亿元,带动近20万农民致富。当前,从农村迁移到县城落户的90%的人员是外出劳务富裕起来的农民。
(六)发展城镇教育,带动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吸引农民进城定居。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通过公办、民办公助、民办等多种渠道,在县城新建、扩建了16所寄宿式学校,县城区学校达到54所。优质教育吸引了农村学生进城就读,也带动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县城区学校共接收农村寄宿式学生56362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51076人。城镇教育的发展,解决了大量外出务工子女的优质教育和管护难题,吸引了农民进城购房、定居。
四、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作用与影响
(一)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农村人口转移所带来的劳务收入,据调查显示,县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年均收入1.2万元左右。外出务工的则更高,人均劳务收入2—3万元。外出务工收入的增长带动了我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快速增长,2007、2008、2009、2010年全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43.1亿元、49.6亿元、55.25亿元、69.2亿元;3320元、3813元、4136元、4781元。同时,农村人口的转移带动了农业的规模种植,也促进了在家务农人员收入的增长。
(二)提高了农民素质,更新了观念。农村人口在转移的过程中,通过适应非农产业生产的大环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本领,自身素质大大提高。通过外出就业农民与未外出就业农民对比调查,外出就业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投资观念、风险意识、法律观念、社会交往观念明显增强。
(三)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居住地从农村向城镇的跨越。几年来,县城人口增加到16万,县城面积、常住人口翻一番;流动人口12万,城镇化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大批农民向城镇转移,繁荣了城镇经济,促进了土地集中经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四)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产业支撑,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满足工业化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二是反哺农业,使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市场,促进农业的发展;三是回乡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凭借资金、信息、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四是培育市场,外出务工农民务工收入用来建造房屋、购买家电等消费品,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五)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后,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减轻。一方面,将土地向农业专业大户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就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五、我县农村人口转移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建议 我县农村人口转移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力度不够,培训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农民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外出劳动力数量大、分布广,所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不能完全开展起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出务工人员素质的提高。由于在短期内不能学到实际技能,因此劳动力转移培训缺乏吸引力,也造就了招生难的问题。目前,我县劳动力转移培训每生补助400、500、600元,培训机构仅剩下2家,根本不足以解决设备投入,教师开支、人员培训等难题。二是农村人口转移还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引导。外出流动人员大都呈分散趋势,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引导。加上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的相关权益保障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民维权意识弱,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三是农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素质差,无技术特长,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竞争意识薄弱,就业观念落后,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型等岗位干不了,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四是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防水防潮及服务业。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五是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对农村人口吸纳能力不强。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导致城镇聚集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六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畅通,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同时,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为此,建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口转移力度。
(一)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我县农业人员多,农民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搞好农村人口转移,对县域经济发展关系重大。当前,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生产要素的变更,还会使大量在农业领域就业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实施工业兴县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研究制定鼓励、支持农村人口转移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农民务工的经验,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展务工技能讲座,为农村人口的转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积极开拓农村人口转移的途径。一是加快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我县工业化进程,大力开展回归工程,进一步吸引和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富裕人员回乡创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二是城镇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人口转移的根本出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人口进城就业。三是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继续稳固和加快以皮革皮具、医药生化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搞活园区经济,延长产业链,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四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打造成带动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政策扶持,注重规划引导,突出重点项目。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为服务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积极引导,强化服务与管理。一是加强职业技能转移培训。充分利用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培训和雨露计划,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同时建立完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培训中心,优化培训专业,大量培训“技术农民”和“产业农民”,提升人力资本含量,克服劳动力转移的素质瓶颈。二是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三是加大劳动力维权力度。针对目前外出务工人员遭受歧视、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实际,研究、探索、制定劳动维权的长效机制,强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行为,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民工有序流动。
(四)加大体制创新力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壁垒,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解决农民在城市就业、住房、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为农村人口转移敞开方便之门。二是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开放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加快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城市包括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三是创新土地制度。在稳定农民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和种田能手集中,通过大户承包、合伙经营、土地入股等形式,将分散的耕地整合起来,进行股份合作经营,探索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
第三篇:六盘水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保障政策调研报告
六盘水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保障政策调研报告
六盘水市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我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现状与特点,对农村人口转移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面临困境提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 农村;人口转移;政策建议
农村人口转移是指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地理或空间上的转移。其实质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移,由从事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按照“能快则快、又快又好、更快更好”的总要求,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为抓手,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和农业现代化提升三大战略,“四化同步”推进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从事二、三产业,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同时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效益,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地区农民增收的新路子。1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战略意义
1.1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
我市人口62%在农村,城乡收入差距大,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阻碍了我市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为16370.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437.38元,城乡收入比为3.68∶1。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的发展速度不可能很快,大批农民转移到城市,享受到城里的医疗、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在城市就业,进而缩小收入差距。因此,加大农村人口转移,降低农村人口的比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1.2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目前,我市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8%,与全国50%的水平相比相差更大,与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要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移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劳动力来源;另一方面对刺激全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1.3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经
受我市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影响,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供电、供水、电话与有线电视等基础设的架通,平均每户的成本费用远高于城镇。2011年,我市农村拥有的通讯设施中,98%是移动电话,电脑拥有量只占2.63%,接通自来水只有极少数村能做到,大部分都使用小水窖、小山塘等方式取水。农村的宅基道路占地面积平均高于城镇居民,我市的山区地形,土地紧张,但农民习惯于住房宽敞,还有许多辅助用房,即使是独户村也要修一条进出道路,因而每户占地都在500乃至上千平方米,是城市家庭的数倍。如果将分散的农户迁往城镇或撤并,就能腾出许多土地,可以缓解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难题。
1.4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提高农民素质的良好渠道
生活环境的改变是精神面貌改变的主要原因。城市生活有利于进城农民克服农村的一些不良习性;城市信息渠道的广泛、人员接触的广泛可以开阔进城农民的视野,启发心智;城市优越的教育条件、医疗保健条件和丰富的文化生活,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增长进城农民的知识水平,陶冶情操,改善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迁居城镇,可以使农民更快地从传统社会人变为现代社会人。
2六盘水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目前,我市农村人口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离土不离乡”,即城市扩建或就地办企业吸引农村人口进企业工作,这在城市边缘的郊区比较明显;二是“离乡不离土”,即外出打工或办企业搞经营,这在地处偏僻、二三产业不发达的乡镇特征明显。根据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1转移规模大速度快
2002—2011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在这十年中,许多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加速了经济社会发展,在土地的征用、房屋拆迁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和中心城区转移流动。从我市农村人口转移的总量、规模和趋势来分析,转移人口规模逐年增大,速度呈现加速态势。2002年,农村向城镇转移就业人口15600人,十年来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总数达45.3万人,平均每年增速达23%,比2002年增长231.9%。
2.2转移行业集中
从农村人口转移的行业分布看,转移人口就业行业比较集中,市内转移主要集中在工业、商业、服务业;市外转移主要集中在建筑、服务业等,占转移人口的比例高达80%,男性主要从事建筑、住房装修、水电安装,女性主要从事制鞋、餐饮、电子装备等工作。
2.3转移方向差异大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人口的数量、方式流向差异较大。人口转移的总体规律是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2002-2011年, 全市共输出劳动力46.5万人, 其中跨市输出约25.5万人, 占输出劳动力人数的54.8%;农村劳务输出的主要区域是云南、广东、浙江等省(市),其中转移到云南的约6万人。在市内转移的仅占45.2%。同时,从市外转移到我市的人口约4.3万人,其数量仅占外出人口的9.3%,人口出现了负向转移。
2.4转移的自发性
我市人口转移目前仍以自发、自愿为主,许多经济较落后的镇乡和村往往是“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动一片”。工程建设整体移民、地质灾害村移民及其他有组织或强制性移民数量不多。我市的城镇化主要是集中搬迁、城市扩张和学生外地就学等,大多数的还是自发性的外出务工转移向城市。
3我市农村人口转移的可行性分析
3.1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了现实可能
随着农业良种化、产业化、专业化的推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富余人口向城镇转移有了现实可能。
据统计,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约41.5万左右,常年外出务工人数约30万,但这种外出务工大都是一种临时性的转移,是一种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户口还在农村,家庭还在农村,不能真正调整解决农村生产关系。
3.2工业化、城镇化战略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需求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带动战略,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的空间不断延伸。2011年,全市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4.8%,二三产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以钢铁、煤化工、电力、制造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在蓬勃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广阔市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另一方面来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助推了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3.3户籍制度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界限经纬分明,农业户口和城市户口界限严格,对农民进城作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近年来,户籍制度方面得到了重大改革,进城务工的子女同样享受跟城市户口子女一样的入学待遇,就近入学,农村户口同样可以在城市登记成为个体工商户、企
业老板,成为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为农民进城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在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都为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创造了现实条件。
4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困境
4.1农村劳动力素质低,观念落后,竞争优势不足
一方面,我市农村人口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容易转移,尤其是老年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市有农业人口229万,劳动力人口为155万,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3.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4%,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仅占17%。目前,约有22%的劳动力人口实现了转移,沉淀在农村的人口,则主要集中在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和劳动能力弱的劳动年龄人口、老年或学龄人口。另一方面,求稳怕变的思想依然存在。大多数农民不愿离开熟悉的村庄和乡邻,到陌生的地方居住便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谋生。即使已在城里做小生意和打工为生,也不肯轻易把家搬离农村,认为后路不能断,一旦城里难于生存,可以“打道回府”。总体上讲,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的能力和内在动力明显不足,尤其是地处高山和深山村的人口,转移难度更大。
4.2政策体系不健全,成为城乡的“玻璃门”
尽管政府各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确保农村人口“进得来”,然而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仍然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部分农村人口多依赖社会关系网络进城打工,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煤矿、焦化厂、餐饮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一方面农民工难以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另一方面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一旦发生纠纷,农民工举目无亲,他们的诸多权益受到歧视甚至侵害。此外,由于办理进城户籍、用工行为不规范、劳动生活条件差以及拖欠工资等问题的困扰,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的“三难”问题还没有解决,医疗、工伤、保险、计生等政策与城市存在差距,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积极性,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城市在用工制度上对农民工的歧视,导致农民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成为往返于城乡的“两栖”农民。
4.3城市化进程与农村人口转移速度的矛盾
在新形势下,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对城镇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招商引资成绩显著,我市每年新创办企业较多,但由于这些企业规模有限,又基本是资本密集型,因而就业容量有限,就业空间仍然狭窄,岗位不足,或者就业岗位门槛较高,但农村人口进不去;商品房、出租房价格虚高,据了解,我市的商品房价格集中在每平方3800左右,城郊的商品房在3000左右,出租房的价格集中在每平方85元/年,每个月租房费差不多花去工资的一半还多,农村人口来到城市压力巨大。另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不再渴望成为“城里人”。
4.4土地流转不畅制约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由于土地分散于各家各户,传统种植模式下,每亩地年均纯收益一般不超过500元,回报率低、收入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农业发展的出路,但由于受旧的思想观念、流转机制不健全、转移就业空间小和各种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影响,许多农民仍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解放出来。土地流转不畅,严重制约着农民外出打工。
5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政策建议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城镇化率应达到50%以上。我市要逐步取消户籍城乡分置制度,建立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保证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合法的迁徙权,保证每年以平均2.9%的速度转移,每年转移农村人口9.28万,才能确保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5.1放宽城镇户籍准入条件
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门槛,实行放宽迁移落户条件、投靠落户范围和户籍管理办法等“三个”放宽政策。只要有合法稳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稳定生活来源之一条件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均可在市中心城区落户。也可以自由、自愿迁移户口到城镇。取消大中专毕业生落户限制。只要是六盘水籍农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军义务兵和士官都允许在城镇实际居住的合法稳定住所或县级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落户,要吸引外市籍优秀农村人口到我市县落户。探索推行城镇人口“居住证”制度。
5.2建立住房保障机制
一是支持在城镇购买自有住房。进入城镇的“农转非”人口,有用工单位的纳入住房公积金保障范围,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在城镇购买住房,在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方面给予优惠或减免。合理控制建设用地价格,并整合农村、城镇相关项目资金,统筹廉租房、公租房建设,调动农民进城镇购房居住的积极性。二是改善在城镇的居住条件。鼓励用人单位利用空置房、空闲地,改造、建设主要用于解决“农转非”人口居住问题的保障性住房,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有关税费减免政策。从而改善农转非人口在城镇的居住条件。三是实行保障房租售并举制度。按照“先租后售、自愿购买、有限产权、规范管理”的原则实行租售并举,在优先保证住房困难家庭承租权益的前提下,租赁期满两年后,承租家庭可自愿申请购买其承租的公共保障房。
5.3建立就业、创业扶持机制
农业人口转户进城后,享受城镇居民同样的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其在城镇稳定就业创业。一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创业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继续推行创业有补助、就业有指导的政策,将创业就业打造成“一把手”工程,为推进全民创业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深化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降低创业门槛、注册登记、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创业培训、跟踪服务等支持措施,允许村集体建设用地作为创业基地,从根本上降低创业成本。三是深化创业培训体系。建立覆盖全市乡(镇、街道)和高校的创业指导站,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和转移就业培训,有效发展劳务经济。坚持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定向输送和在岗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培训机构,拓宽培训渠道,采取全方位的培训方式对创业者进行培训,提高初级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创业者的管理、经营能力,提高创业“存活率”。四是深化创业服务体系。依托六盘水微型企业发展网,开设《创业论坛》,搭建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项目、创业培训等在线服务;发挥六盘水创业促进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对创业者的注册登记、开业经营、培训咨询、融资贷款进行“保姆式”服务,做到时时可咨询、处处有服务。
5.4落实完善医疗及养老保险政策
一是为“农转非”人口建立城镇医疗保险,没有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合法稳定的住所地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二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工作。积极做好进城“农转非”人口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方便转移接续和享受待遇。三是完善养老保险办法。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转移人口,应按照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用人单位的,可自由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符合规定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可参加城镇职工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5.5建立完善教育保障机制
一是保障子女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进入城镇的转移人口义务教育阶段子女,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的“免补”政策和其他优惠政策。二是提供更多中等职业技能教育机会。农村转移人口子女,具有初中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不受户籍限制,均可参加全市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入学报名和录取,与其他在校学生享受同等的助学金、奖学金和减免学费政策,不能因子女在校或学籍、户籍不满期限等理由视为考试“移民”对待。
5.6完善农村土地管理机制
一是保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原则,保留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承包期内不得强制要求其退出。二是规范农村土地确权。进一步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和空间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确、登记薄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是保留宅基地及农房权益。农村居民整户或部分家庭成员在城镇落户的,保留宅基地及自有农房权益,并严格执行一户一份宅基地政策及标准,不得强制要求其退出。四是保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收益分配权。农村居民整户或部分家庭成员在城镇落户,原已享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收益分配权的人员,保留转户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量资产收益分配权。
5.7稳定计划生育政策
一是农村转户进城居民继续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在5年过渡期内生育政策和奖励政策继续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二是农村转户进城居民享受户籍迁入地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孕产妇,可在户籍迁入地申请享受户籍迁入地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国家防治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三是落实转户居民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及国家规定免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所需资金或配套资金。
5.8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和各类公开办事平台,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建立“农转非”人口进城落户、创业发展绿色通道。加快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接收“农转非”人口子女入学的能力。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以公共租赁房为重点的保障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帮助“农转非”人口按照规定解决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和医疗困难,强化对“农转非”人口的社会救助。
5.9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首要任务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机构设置,综合各部门农村人口转移管理职能,建立新的农村人口转移管理载体。二是培育多样化社会服务组织。鼓励城乡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赋予他们的社会管理功能,使政府从大量的公共服务中退出来,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增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鼓励城市社会组织延伸服务到农村。三是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公共资源的原则,稳步推进镇、村体制向街道、社区体制转变。坚持以民为本,依法推进“撤村建居”,逐步建立现代新型社区。四是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结合“天网”工程,建立全市人口数字档案,推进“数字六盘水”建设,把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成为信息完整、功能齐全的数据中心,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增强“农转非”人口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5.10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优化人居环境,重点打造“5个10工程”,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一方面,要增强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一要扩容。做大中心城市,做强县城,实现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的二三产业分流,使农村人口真正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的常住人口和永久性劳动者。杜绝累加式、摊大饼式发展模式,不仅新建城区要功能区划明确,方便居民生活与就业,旧城区改造时也要突出功能特点,进行重新整合。二要提质。建成市级“七馆四中心”,县级“四馆两中心”,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旅游景区的建设,满足市民休闲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按照城镇规划容量,把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积蓄发展后劲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任务,增强城市综合功能,配套完成改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改善扩大医院、学校、休闲、文化场所,亮化美
化城镇。
5.11深入实施生态扶贫搬迁工程
依靠住房、土地、就业、社保和产业园区政策,将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地区的农民,结合城镇化建设进行搬迁,实现人口再分布、产业再布局、资源再配置。推进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存发展问题,达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的。
课题组成员:
指 导:李新益
导:张云长
员:李 玲
笔:张高峰
总 指 成 执
第四篇: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人口梯度转移的意见
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人口梯度转移的意见.txt机会就像秃子头上一根毛,你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没了。我和你说了10分钟的话,但却没有和你产生任何争论。那么,我们之间一定有个人变得虚伪无比!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相遇是缘,相知是份,相爱是约定,相守才是真爱。中共开县县委开县人民政府
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人口梯度转移的意见
(2010年12月15日)
为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渝府发〔2010〕78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办发〔2010〕269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为着力点,以促进城乡资源互动为纽带,以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快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人口梯度转移。
(二)基本原则。一是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转户、转移意愿,保留其在原籍承包耕地、林地的经营权和宅基地、农房的使用权,允许农村居民自行决定是否退出耕地、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等资源。二是有偿原则。对自愿退出耕地、房屋和宅基地的农户给予补偿。三是稳妥原则。要兼顾政府承受力和城镇资源的承载力,分类分阶段有序推进。四是市场原则。创新制度设计,建立完善配套措施,运用市场手段推动改革目标的实现。五是互动原则。鼓励农村土地、房屋、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流动,积极引导城市资源下乡,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总体目标。按照推动农转城为主,兼顾农迁农的总要求,近期重点推进城集镇有房户、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力争2010-2011年新增城镇户籍居民11万人,实现农迁农1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由目前的14%上升到20.6%。2012-2020年,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建立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力争每年转移6-8万人,到2020年新增城镇居民60-7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达90万以上,比重提升到50%以上,农迁农达到10万人,形成合理流动、权益公平、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体系。
二、科学设置转户条件
(一)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在重庆主城九区购买商品住房、务工经商五年以上以及投资兴办实业,三年累计纳税10万元或一年纳税5万元以上,且具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登记为主城区城镇居民;在市内主城区外的区县城购买商品住房、务工经商三年以上以及投资兴办实业,三年累计纳税5万元或一年纳税2万元以上,且具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父母可登记为该区县政府所在地城镇居民;县内农村居民在县城区外其他乡镇街道有固定住房或稳定收入来源的,可登记为该乡镇街道的城镇居民;也可以本着自愿原则,就近就地登记
为城镇居民。
(二)允许属于特定对象的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本市籍农村居民,属于父母子女和夫妻间投靠、大中专职院校入学、优秀农民工、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农村籍义务兵及士官退役等特殊对象的,可直接登记为城镇居民。历年来相关建设已用地失地农民应转未转人员,由国土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市政府规定办理农转城手续。
(三)引导农村居民向条件较好的地区转移。经迁入地集体经济组织及镇、村同意,并承诺其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且在迁入地购买农村房屋或经迁入地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其自建房屋的,可以在县内由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迁至较好的地区,但不得为享受照顾生育政策而从非照顾生育区域转移到照顾生育区域。
三、健全完善保障机制
(一)健全完善迁出地利益保护机制
1.权益不变。农转城或农迁农后,依法保留原籍已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和承包地、林地经营权等权益,但必须遵守耕地不得荒芜和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的规定,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宅基地总量不增。
2.处置自选。农村居民农转城或农迁农后原籍已有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承包地,可以依法自行处置,或经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后一次性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或愿意迁入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县内其他农民,也可以退回集体经济组织。林地可按照相关政策依法处置。一次性转让农房和承包土地经营权后,不得再向原集体经济组织申请使用宅基地和提出承包土地的要求,也不得再享受退出宅基地使用权、承包地及农房的补偿。
3.退出补偿。农转城居民可自愿将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承包地等资源全部或部分交回集体经济组织,并获得相应补偿:
(1)对整户农转城并全部退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的,退出时参照同时期开县征地政策对农村住房及其构附着物给予一次性补偿,并一次性给予宅基地使用权补偿和购房补助,今后征地时不再享有补偿权利。对自愿退出承包地的,按照本轮土地承包期内剩余年限和同区域同类土地的平均流转收益给予补偿。
(2)对整户农转城或家庭成员部分农转城后自愿部分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承包地的,可保留其在以后整户转移时获得宅基地及农房、承包地的相应补偿或收益的权利,不再享有分配宅基地的权利。待家庭成员整户转为城镇居民,全部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承包地时享受相应补偿。
(3)退出的宅基地、承包地位于城市和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范围内的,由国有土地储备机构承担补偿费用;位于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范围外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补偿费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暂无力出资的,经县农委会同所在乡镇街道审核确认后,可用县农村土地整治机构筹集的农村土地补偿周转金垫付。
上述农转城居民退出土地、房屋的具体补偿办法及标准,以及农迁农退出农房及承包地的补助补偿政策,由县政府另行制定。
(二)健全完善迁入权利保障机制
1.建立住房保障机制。将符合条件的农转城居民纳入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等保障范围,改善稳定就业农民工、新毕业农村籍大中专生、新退役农村籍士兵等无房或住房困难人员居住条件。对符合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危旧房屋改造、倒房重建、残疾人住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政策性搬迁的户,按相关专项政策规定执行。
2.完善养老保障机制。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自愿退出全部宅基地的,其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员,可自愿选择参照新征地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办法参保,也可按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仍保留宅基地的,其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员,可按现行政策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过去有关建设已用地失地农民应转未转人员、已完工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失地农村移民未作调地并安置居住在城(集)镇的人员,其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员,在完善征地审批及农转城手续后,可自愿申请参加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籍大中专学生在校期间办理农转城手续,并随家庭一起退宅基地的,可参照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办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建立养老保险关系,工作后接续参保。
3.健全就业保障机制。将转户居民纳入城镇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促进其在城镇稳定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转户农民工等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出台就业帮扶措施,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等创业扶持,帮助其就业、创业。
4.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可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达到规定条件的,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医疗保险待遇。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没有条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可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5.完善城乡教育保障机制。围绕户籍制度改革人口梯度转移目标,科学规划城乡学校布局,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各级各类学生就读政策和资助体系,保障转户居民子女接受公平的教育。
(三)健全完善惠农政策过渡机制
1.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农转城后未享受城镇社会保障待遇的转户居民,继续执行原户籍所在地农村居民的生育政策及农村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已享受城镇社会保障待遇的转户居民,自享受城镇社会保障待遇当年起,给予5年的政策过渡期,在政策过渡期内,转户居民继续执行原户籍所在地农村的生育政策及农村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过渡期满后,执行城镇居民的计划生育政策。农迁农的,继续执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生育调节和违法生育处理按照变迁后户籍地计划生育政策执行。
2.关于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三峡后靠安置的农村移民农转城后不再纳入农村移民后期扶持范围,但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三峡城镇移民困难扶助相关政策。
3.转户学生享受加分及资助政策。本市籍农村学生户口转移后,少数民族学生继续享受高考加分政策,三峡库区移民学生继续享受高考录取照顾政策。父母年满60周岁以上,其独生女学生继续享受高考加分政策。大中专学生转户后原有的农村权益、原籍地的土地被征用后的补助权益和原享受的相关资助、补助等优惠政策不受影响。
4.其他相关政策。农转城后保留承包地用于农业生产的,可继续享受与承包地有关的惠农政策待遇。转户居民在农转城后其个人户籍保留在原籍或居住在原籍的,在村党组织或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仍然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农转城后保留承包权利并继续履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义务的,享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四)健全人口梯度转移衔接机制
2010年4月26至2010年12月31日之期间(含郭家、金峰试点)转户的居民,符合相应条件的,其补偿补助可由转户居民自愿选择执行本意见或原开县农村人口梯度转移“四个流动”改革试点政策规定,但只能按照一个政策体系执行,不得同时享受。对本意见实施以前部分退出农村资源,并按原改革政策享受相关补助的农转城户,待整户农转城并全部退出承包地、宅基地时,可再按照本意见规定的标准计算补偿,扣除已领取的补助后,予以兑现。本意见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开委办〔2010〕46号、开委办发〔2010〕22号文件等开县农村人口梯度转移“四个流动”改革试点政策同时废止。
四、稳妥推进转户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镇乡街道和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在县户籍制度改革人口梯度转移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积极稳妥地开展好工作,确保改革目标顺利实现。
(二)明确责任分工。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发改委、县户改办要做好改革统筹协调工作,县公安局、县国土房管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农委等部门要做好户籍、土地退出补偿、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县财政局要做好改革的资金统筹工作,其他县级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户籍制度改革人口梯度转移的相关工作。各乡镇街道要认真摸清农村人口、资源状况,加大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的具体实施工作。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并严重影响改革试点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严格转户程序。县公安局、县国土房管局、县人力社保局要尽快拟定转户、宅基地(农房)退出补偿和参加社会保险的具体办法,提请县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各镇乡街道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确保农村居民合法权益全面得到落实;建立转户居民的转籍档案,完整记载转户前后的人员、居住地址及土地房屋等情况,做到一户一档,确保转户后原籍权益得到保护。
(四)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在全县广泛宣传梯度转移和户籍改革政策内容,对重点群体深入开展政策讲解,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县内主要媒体要设置宣传
专栏,滚动宣传改革政策及成效,为群众答疑解惑,搭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形成全社会支持改革、理解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县公安局、县户改办和各镇乡街道要做好梯度转移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的信息收集、社会舆情掌控工作,制订完善相关工作应急预案,及时掌控改革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五)严格考核督查。县委、县政府把户籍制度改革人口梯度转移作为考核各镇乡街道、各有关部门的重要内容,实施单项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篇: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既是一次总结会,总结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又是一次动员会,对2006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动员;还是一次贯彻会,贯彻落实上午刚刚结束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刚才建民助理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会上,仁和区政府、盐边县政府、市就业局、市妇联做了交流发言,有特色,值得借鉴。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我市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收入的变化。在新时期,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农民的务工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所占比例日显重要,并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我们知道在80年代,我市农村劳务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非常小,近年来比重逐步扩大,2005年达到18.3%。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和主要渠道,这是农村劳务开发带来的第一个变化。
(二)观念的转变。这对于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输出一个农村劳动力,不但能带动其自身观念的转变,回乡后还可以带动其他农民观念的转变,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善。我们任何人都是经历了走出去这个关键的人生过程,农民也一样,通过走出去,了解市场信息,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和学习一些好的东西和新的知识,转变了自身的观念,提高自己的素质。通过外出务工创业,对自己的家庭,所在和村社、乡镇,甚至某个地区都会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技能的提高。走出去的农民工都能够学习掌握1—2门生产技能或者生存技能,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才能真正锻炼人。生产实践当中带来人的进步,“劳动使人提高,劳动使人进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早观点的具体表现。所以外出务工对技能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从传统经济向集约经济转变,从单纯依靠手工劳动或体力劳动转变为依靠技能、依靠科技,这两种转变中人技能的提高是非常关键的。
(四)经济结构的更加协调。在今天上午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孙平市长作了重要讲话,特别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营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作了进一步指示和要求,我们要抓好落实。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给我们农村经济结构带来的新变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带动了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这应该说是本质的变化。按传统农业的观念来说,农民就应该种地,就应该搞养殖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现代文明并不要求全部农民都来种地,将来的趋势是越来越少的农民来种地,越来越少的农民搞养殖业,其中大部分劳动力将从事二、三产业。随着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今天上午东区在交流发言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变化趋势。东区只有一个乡镇,由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它的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城乡统筹工作走在其他区县的前面。关于推进农村劳务开发工作的认识,我想以上四个变化是因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引起的关键变化,也就是四个方面的突出作用,大家要把握住,把劳务开发工作真正做好。
二、切实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面临的新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东部发达地区的民工短缺,给我市较大规模有组织输出带来了契机。从部分发达地区民工短缺可以看出,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效益的明显提高,对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的吸引力增大;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现代城市发展离不开农民工这个生力军,迫切需要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出来,从事城市经济的二、三产业。而许多劳务输出起步早的省、市已很难组织较大规模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攀枝花仍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集中在传统的种养业,这给我们下一步输出农村劳动力带来了一个比较好的机遇。
第二个机遇就是冬旅会的召开。这是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次省委、省政府把全省首届冬季旅发大会放在攀枝花召开,是对攀枝花的信任,也是攀枝花人民的期望。希望大家抓住冬旅会召开这个机遇,组织当地农民认真搞好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帮助农民出来挣大钱。各县区要把这件事情做为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大事,抓紧落实。各地要认真研究如何围绕冬旅会的召开,该做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怎样把事情做好。
第三个机遇是我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给农民就地转移和务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目前高速公路已经动工,去年米易县这方面的成绩也是比较大的,有大批的农民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务工,获得较好的收入。米易县委、县政府形成了共识,就是要抓住这个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契机,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增加农民收入。米易白马铁矿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攀枝花市的路桥建设、城市建设等等一系列建设项目,特别是冬旅会的一些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等等将加大力度,开辟了农民就业的新天地,这是我们的第三个机遇。
第四个机遇是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的极大改善。特别是今年中央和各省、市对“三农”工作的更加重视,各种重大政策的出台,政策的威力和支农、助农项目的实施,对我市农村劳务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我市劳动力转移工作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去年我市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8%左右。而去年四川省输出劳动力达到194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36%以上,所以这个比例是非常小的。我市有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资源,为下一步较大的规模输出奠定了基础。我觉得攀枝花由于农业的规模较小,农业在全省说不起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劳务输出决对数量、相对数量都比较小。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也给我们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较大的空间,和南充、广安、绵阳等市相比,我们的工作差距都非常大,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同时,去年中央1号文件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继续显现威力而外,市里也相应出台了各种帮助农民工输出的一些政策,大家把这些政策宣传好、落实好、贯彻好,就能够产生巨大的效益。今年省里继续对我们农民工的培训进行扶持,除省劳务办、省农业厅、省扶贫办三个方面的资金扶持渠道外,市里也将增加必要的资金投入,农村劳务开发在农民工方面将处于比较有利的形势。在发展机遇上我主要讲这四个主要机遇,希望大家认清形势,增强信心,抓住机遇,狠抓落实,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三、正确分析形势,切实做好2006年劳务开发工作
当前我市农村劳务开发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观念有待转变。刚才,几个县区和部门的交流发言,建民同志的主题报告都提到了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找得比较准,确实农民的从业观念有待转变。我跑了很多地方,也问了很多出来打工的农民子女,他们都说父母是不同意他们外出打工的,当时出来都经历了一番周折。仁和区有一个同志专门给我讲了一件事情。在五年前,同德镇有两个初中毕业的女孩,一直都想出来打工,但是他父母一直不同意。同德镇的党委书记是她们的亲戚,就到家里去做工作,说有党委政府的帮助,请他们放心,于是就让他们去了。这两个女孩到北京去了之后,因为攀枝花人比较勤劳,而且素质较高,她们学习掌握了理发技术,后来通过从事美容美发行业,把他们村里大概20岁左右年龄段的男女青年在五年中全部都带出去了。在劳务输出工作中,往往有几个人挣钱回来后宣传,通过典型引路,只要条件允许,大部分年轻人都愿意出去闯一闯。因此各级政府要正确引导,帮助农民改变从业观念,大胆走出去开创新的就业天空。
2、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攀枝花农民自发出去打工的比较多,真正井然有序、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较少。从刚才市就业局、市妇联的经验交流中也可以看出,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出去的、有规模的输出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劳务开发的组织化程度急待提高,这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3、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去年,我参加了东区家政服务和驾驶两个班的开班,也参加了盐边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建筑培训班的开班,我觉得效果都比较好,要坚持经常化和长期化。不要认为一个班培训搞100~200人就算工作到位了,其实我们工作的空间非常大。我认为,在培训工作中所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精力去组织,要根据现在劳务开发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项目,进行以定单培训为主的技能培训。
4、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待提升。除了观念上的问题外,还有一个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整体素质不高就意味着不敢出去,即便出去后,也没有竞争力。在招工中,不具备某一项技术,没有这方面的工作能力,就不敢去应聘,或者去应聘也要落聘,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针对这四个方面的不足,要切实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用扎实的工作措施,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措施很多,建民同志的报告中已作了详细的安排,各位要在今年的工作中具体抓落实。领导要重视,政府要引导,规划要合理,培训要加强,每一条工作措施都是和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和农民工的收益是直接相关的。我们要依靠基层和各级各部门的大量工作,真正把它落实到位。请与会的各部门代表针对每一条措施,逐条对照检查,逐条进行梳理,要认真分析,哪些还没有做到,哪些还没有做够的,在具体工作中再进一步细化落实。
2、要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规模培训基地。攀枝花的培训资源应该说是比较丰富,如由农工民主党开办的五十四民盟智力培训学校,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办得比较好,由于生源等问题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外如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五十一经济校,攀枝花技校等搞农民工技能培训都是十分有条件的。请教育、劳动、劳务办、人事部门、团委、妇联、工会都要加强研究,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学力量的作用,做好培训的整体规划。我觉得这些学校除了职业培训和义务教育以外,应真正研究对农民工的培训,这才是学校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发挥效益的最大来源。因为农民工培训主要是由国家出钱,而国家出钱对校方而言收入虽然较低,但是相当稳定的。根据攀枝花城乡就业特点,我们今年要选1—2个学校作为农民工的培训基地。培训基地主要精力要放在农民工的培训上,去年几个学校的领导同志积极性都非常高,如技校、经济学校和建筑工程学校,他们都愿意承担农民工的培训。而一旦确定为市级培训基地,这些学校都需要添置一些硬件和软件设施。去年省里召开全省劳务开发会组织参观达州的两所职业学校办得非常有特色,今年四川日报上也专门报道。那两所学校都是通过招商引资而建成的。有一些外来投资者对农民工培训非常有兴趣,有的是打工返乡者主办的,他们认为既可以给自己带来实惠,又可以给农民办些实事。请市劳务办今年要明确选定两所学校作为市级农民工培训基地,加强指导,把农民工培训工作搞好。
3、不断开拓劳务市场,建立稳定的输出基地。走出去加强联系,稳定地输出我市农村劳动力,这项工作由各县(区)、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找到很多联系点,我们要走出去,通过驻外办事处和我市在外地的施工企业,开辟服务窗口,和这些地方的用工单位加强联系,与我们的对口帮扶工作结合起来,一但外面有用工信息及时向有关乡镇发布。要有意识地加强定单培训和输出,效果就更加明显,农民群众也会非常欢迎。劳务开发工作政府引导非常重要,农民相信政府,普遍认为国家一重视就非常安全,也很保险。所以只要我们搞好服务,不断开拓务工市场,农村劳务开发工作将大有可为。
4、加强服务,切实保障输出农民工的权益。除教育农民出去后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外,我们还要加强对农民的维权服务工作。四川省成立了华西民工救助中心,为农民工维权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面。省里要求各地都要成立分中心,南充、广安等地救助中心运行良好,攀枝花分民工救助中心要加紧筹建。我市农民工维权工作目前由有关部门分头承担,法律援助、维权保障、司法救助等工作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级要把农民工的输出、把农村劳务开发作为为农民办实事的大事来抓,也作为体现先进性教育的一件大事,切实抓好落实。
5、宣传典型,总结经验,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向纵深发展。我市农民工外出务工中有许多成功的典型,我们要抓好宣传报道。各种新闻宣传媒体要密切配合,多宣传成功的事例,用典型引路,推动农民从业观念的转变。我希望在明年的劳务开发工作会上,能选择1~2名在劳务开发中取得明显收益,又能带领其它农民外出务工的典型在会上现身说法。让大家都来听一听他们的真实感受,把典型树立好,创造一个良好的劳务开发的氛围。各乡镇的基层干部要把关心、体贴、爱护体现在外出务工农民身上,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外出务工者及其家属心中,在外的安心挣钱,在家的扎实务农。攀枝花日报报道我市对外地来攀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我感觉到攀枝花外出务工者更需要保护,也需要倾注更大的热情,把他们的利益真正保护好。
同志们,去年我市劳务开发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各个方面齐头并进,成效明显,是劳务开发工作开展较好的一年,也是劳务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较大的一年。今年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各县区已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今年市人代会确定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增加200元以上,难度较大,任务比较艰巨。我们只有一项一项的工作具体抓好落实,一个产业一个产业的突破,特别是农村劳务开发要在农民增收中作出更大的贡献,希望与会各位代表按照各自职责,通力合作,打好总体战,圆满完成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目标任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