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托钢铁抓提升 跳出钢铁促转型
依托钢铁抓提升 跳出钢铁促转型
——访殷都区委书记张建国
记者 贺 瑛
“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转中求进、改革创新’的中心要求,殷都区结合自身老工业区的实际,明确了2014年的工作核心目标为‘稳中求转、持续提升’,积极主动以深化改革来破解殷都区转型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把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真正凝聚到转型发展上,全力克难攻坚,奋力转型升级。”日前,殷都区委书记张建国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殷都区有着庞大的企业家群体和较为雄厚的资金积累,但由于历史原因等因素限制,转型发展是当前该区最重大的改革,深化改革必须与转型发展相结合。转型虽然困难重重,但仍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我市作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区、豫北重要经济增长极、文化旅游强市、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航空运动之都的目标等催人奋进,这都为殷都区借势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省委对安钢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的要求,倒逼安钢调结构、促转型。
张建国满怀希望地说:“危机面前,我们要有‘蹚深水、涉险滩’的担当和责任,要有再创殷都新辉煌的信心和勇气。殷都区将围绕主题主线,把‘依托钢铁抓提升,跳出钢铁促转型’作为发展的总思路,转型发展已迈出可喜的步伐,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形成。”
下一步,殷都区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依托钢铁抓提升,跳出钢铁促转型”的思路,强力推进转型发展,即着力调结构、促转型,打赢转型升级攻坚战。将紧紧依托安钢,做好钢铁文章,按照“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带动”的原则,围绕安钢深化服务,做大做强现有工业企业。同时,殷都区将积极引导辖区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拉长、补短、嫁优”,不断向终端产品延伸,重点引导企业向钢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方向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做好“非钢”文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丹尼斯殷都店和特色商务区项目,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推进武丁物流园建设,吸引安钢、电厂周边中小物流企业抱团发展。
张建国表示,殷都区将积极推进现有楼宇经济的整合提升,壮大楼宇经济,依托西气东输安阳出口在辖区的优势和现有的能源产业基础,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依托殷墟在辖区的优势,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对现有区域的优化提升,将形成两板块、两轴的商贸服务产业新格局,为建设安阳新西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困难当头、重任在肩!”张建国斩钉截铁地说,“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定会肩负起殷都转型发展的重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务实重干的作风、热情饱满的干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为推动殷都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发展钢铁新材料 行业转型必然选择
发展钢铁新材料 行业转型必然选择
9月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作为本届新博会主题活动之一的“中国钢铁新材料发展研讨会”于9月7日在冰城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举办,主要围绕钢铁新材料的研发现状及重点钢铁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研讨。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钢铁处处长苗治民、副处长徐文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首席分析师迟京东、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姜尚清,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洪及鄙,黑龙江省工信委副主任郭禄,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秘书长王怀世等出席会议。来自宝钢、武钢、鞍钢、首钢、太钢、马钢、河北钢铁等20余家钢铁企业,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共计11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苗治民就《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了专题介绍,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的九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产品升级:①促进钢铁产品升级换代。将提高量大面广钢铁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钢材标准升级。②加强高强度钢筋的应用。支持钢铁企业围绕高强度螺纹钢筋生产和品种开发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供应能力。修订热轧螺纹钢筋产品标准,在全国大中城市全面推广使用400MPa、500MPa高强度螺纹钢筋,促进建筑钢材升级换代和减量应用。③鼓励少数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开发高端钢材品种。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船舶行业用耐蚀钢、低温压力容器板、电力行业用高压锅炉管、高强度机械用钢、高性能油气输送管线钢、海洋工程用钢、核电用钢等关键钢材品种,满足重大工程、重大装备需求。④支持特钢企业的发展。增强太钢、中信泰富、东北特钢、宝钢特钢等特钢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鼓励特钢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特钢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开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型钢材以及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航空航天业所需的高性能特钢材料。提高轴承钢、齿轮钢、工模具钢、不锈钢、高温合金等特钢产品质量和性能,特别是使用寿命。支持发展特钢废钢回收体系等特钢配套产业。二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三是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①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②完善技术创新体系。③加强技术改造,促进钢铁工业优化升级。四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五是优化产业布局。六是增强资源保障能力。七是加快兼并重组。八是加强钢铁产业链的延伸和协同发展。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建立钢铁企业与下游用户战略合作机制,发展钢材深加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产品价值和企业服务功能,促进由钢铁生产商向服务商的转变。加强政府引导,促进产业结合,推进钢材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鼓励钢铁企业建立钢材服务中心,联合下游行业开发钢铁新材料和下游产品为用户提供全方位钢铁材料解决方案,实现钢铁工业与下游行业互利共赢。九是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
徐文力作了题为《建立钢铁工业与下游用钢产业合作机制 积极发展高性能钢铁材料》的报告,指出发展高性能钢铁材料的基本思路:以加强钢铁工业与下游用钢产业合作为中心,以下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引导,建立高性能钢材生产应用联盟,提高钢铁企业产品开发能力,促进下游企业联合钢铁企业和最终用户建立高性能钢材应用示范平台,协同创新,促进量大面广钢铁产品升级换代,推进关键钢材品种产业化,推动钢铁工业与下游用钢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目标是:“十二五”期间,通过建立健全高性能钢材合作推进机制,促进钢铁工业和重点用钢行业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链整体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工作思路是:建立建筑、汽车、船舶、家电、石油、铁路等高性能钢铁材料生产应用合作机制。合作机制主要由下游行业龙头企业、部分钢铁企业、最终用户、科研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下游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组成。依托合作机制重点开展以下工作:①促进钢铁企业开发高性能钢铁材料。研究提出重点开发的高性能钢铁材料,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政策,支持钢铁企业联合下游行业开发高性能钢铁材料,并对钢铁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②建设高性能钢铁材料应用示范平台。在下游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高性能钢铁材料应用示范平台,开展行业使用高性能钢铁材料的应用研究和设计规范研究,以及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③加强钢铁产品标准和下游用钢设计规范的升级。加强钢铁产品标准升级,促进下游用钢设计规范的同步升级,加快高性能钢铁材料认证。④探索建设钢铁材料加工配送中心。探索建立钢铁企业、用户企业、金融机构参与的加工配送体系,提高钢铁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由材料供应商向
服务商转变。最后他表示,近期将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住房建筑行业建立高性能钢铁材料生产应用合作机制,会同工信部装备司在船舶行业建立高性能钢铁材料生产应用合作机制,并就具体思路和有关内容做了简单介绍。
此外,与会代表还就钢铁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高品质特殊钢,核电用钢,第三代汽车用钢,高牌号取向硅钢,火电机组用新材料,油船货油舱用耐腐蚀船板,高速车轮用钢,低成本、高强度新型不锈钢,非晶合金带材等议题及钢铁新材料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新材料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钢铁新材料产业,对于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钢铁新材料—高性能钢铁,有利于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下游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减少钢铁材料消耗,有利于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十二五”是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钢铁新材料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先导,将得到重点支持与快速发展。
第三篇:钢铁--把握行业大势 实现转型发展 2011.6.10
钢铁--把握行业大势 实现转型发展
地域:信息类别:行业类别:
作者:发布人:发布时间:2011-06-10 15:54:01.0
5月26日~27日,以“绿色钢铁制造,应用低碳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为主题的2011年曹妃甸绿色钢铁高峰论坛,传递出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的代表对如何把握钢铁行业的大势,以及产品开发、工艺创新、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席分析师、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李世俊出席会议并发言。
李新创在发言中指出实现“四个转变”是建设钢铁强国的必由之路。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要综合考虑调控总量、品种质量、联合重组、调整布局、技术创新、节能减排、资源保障等因素。对中国铁矿产业的地位和影响,李新创认为,中国铁矿业进入蓬勃发展期,居全球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铁矿资源储量相当可观,且得到充分利用;中国国内铁矿山建设力度加大。对于未来5~10年中国铁矿产能分析及供求平衡,李新创表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入,社会经济发展对钢铁原材料的消费强度总体趋向下降;随着国内钢铁积蓄量逐年增多,废钢铁资源逐渐增多,铁钢比最终将逐步下降,这将有利于降低钢铁生产对铁矿原料的依赖程度。
在“十二五”期间,钢铁产品如何开发?李世俊表示:“善奕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钢铁行业的竞争将在未来几年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必然有一批企业过不了这道“槛”。规模将不再成为企业追求的唯一方向,选择差异化战略、低成本战略、集中化战略的企业都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并得到发展。“十二五”钢铁产品开发要跟上“十二五”钢铁行业变化、跟上用户技术发展、跟上从材料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变、跟上管理理念变化,关注体制、机制改革,关注钢铁金融属性的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介绍了冶金与机械锻压交叉的科研成果———“零件轧制成型技术”。零件轧制,是用轧制的方法生产零件,是近终成型的一种新工艺技术。在绿色制造当中,零件轧制节能和节材特点明显,有重要的发展前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零件轧制已接近每年200万吨产量。在轴类零件轧制上,已经在24个省市推广180多条生产线,还有9条生产线出口到美国等国家。
此次论坛由河北省冶金学会和山东省、北京市、辽宁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金属学会联合主办,来自各省钢铁企业、设计院、科研院校,冶金设备和技术服务企业的与会者达200多人。其中,冶金设备企业和技术服务企业的单位远远超出了区域范围,人数上也占到与会者的一半以上。会议同期举办了河北省冶金学会2011年冶金设备技术交流会,收录论文71篇。(2011年6月9日中国冶金报)
第四篇:钢铁煤炭转型遭遇“转啥啥过剩”苦恼
“经济增速放缓是长期的。短期内,钢铁行业会一蹶不振,而焦炭行业产能过剩,没法转型,转哪儿都是过剩。虽然现在季节是春天,但行业的冬天还在后面。”山西焦炭集团总经理张岗峰日前在“2014年国际炼焦煤资源与市场高峰论坛”上如此表示。
张岗峰的悲观和焦虑情绪在行业内有一定代表性。
中钢协网站消息,钢铁业2014年1、2月份行业效益比前两年更差,1月份重点统计单位又出现亏损,亏损金额达10亿元,企业亏损面达43%,创历史新高。2月份的情况也不好。“今年一季度可能是钢铁行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效益最差的一季度。这个信号很强烈,给企业的感觉是现在才开始或真正进入冬天。”中钢协副会长刘振江如此判断。
今年初钢铁行业感到真正冬天到来,有两个刚性因素:一是市场需求真的下来了。1月份钢材需求同比回落了8.6%,钢产量也减少了3.2%,产量减少幅度远低于需求下降。二是政策的约束、环保的要求、规范条件的实行、差别电价和资金信贷的约束、现金流的紧张、税费的规范、化解产能的要求等,对于相当一部分企业来说,力度前所未有。
钢铁不行,直接影响煤炭。一些生产企业由于销售不畅,已经出现大量胀库的情况,而不得不降价促销。当前国内主要焦炭产地价格已经跌破千元大关,而焦煤价格自去年8月份以来累计跌幅高达500元/吨,行业内用“一泻千里”来形容。
产能过剩的重压,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整个钢铁产业链的利润,转型升级成为大多数钢厂不得不重新思考的问题。但往哪儿转,以及怎么转,一直困扰着钢铁企业。
电商的快速发展似乎给钢铁行业转型提供了某种借鉴。
近日,沙钢发布公告称,将出资480万元对玖隆电商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标志着其正式进军电商平台,这是继上海钢联、河钢、宝钢等龙头钢企后又一大钢铁巨头试水电商。因为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等诸多优势,钢铁电商模式越来越多地被整个钢铁产业链所认可和接受。事实上,目前除了钢铁生产企业,中间贸易商以及第三方平台也都在积极抢滩电商市场,钢铁电商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电商真能救钢铁行业一命吗?未必。
电商只是一种强化竞争的手段,对钢铁产业的供求本身并不产生任何影响。而钢铁产业当前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供给大于需求的问题。所以,钢铁电商的竞争,只能使钢铁行业内的经营更有效率,加速形成一家独大或寡头竞争,提高产业集中度,但对整个钢铁行业的经营环境改善基本不起作用。即,钢铁电商的竞争,只可能使个别钢铁企业突出重围,但不能救整个行业于危难。
钢铁、煤炭、水泥等过剩行业的困境,源于中国总需求和总供给矛盾突出的大背景,因而困难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结构性等特点。各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调整,应该更多地具备企业自身特点,切忌一窝蜂。先进的或理论上的“战略新兴产业”未必适合所有企业。在这方面,风力发电和光伏等新兴产业的过剩,就是惨痛的例子。
在过剩产业调整结构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尤其要防止经济过快、过大失速。所以,李克强3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要求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抓紧出台已确定的扩内需、稳增长措施,加快重点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及时拨付预算资金”等。无论如何,各项改革和结构调整,都必须在合理的发展速度下才能进行。
第五篇:京津冀一体化助力天津钢铁民企转型升级
天津荣程集团董事长张祥青26日表示,荣程集团与各界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钢铁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共享信息,共享数据,共同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当日,天津联合冶金商品交易中心签约仪式暨荣程集团“四位一体”服务平台新闻发布会在天津荣程集团时代记忆馆举行。张祥青会上致词时说,有国家和天津市良好的政策支持,有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利好前景,就一定能挑战低迷的市场。
荣程集团是天津市连续多年排名第一位的民营企业,是以钢铁为主业,涉足科技金融、文化健康、资源开发等多领域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从实体经济发展至今,已走过了20个春秋,从单一行业到相关多元“四位一体”的模式,从几十万元的销售收入到现在的500多亿,扎根天津发展13年来纳税总额累计已超60多亿。
天津荣程集团副总裁、互联网金融研究室主任宁志刚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天津联合冶金商品交易中心是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形势下,荣程集团积极探索由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型升级,积极推动传统钢铁产业与互联网新经济的有机融合,创新发展钢铁新型平台服务业的成果之一。
在此次会上,天津联合冶金商品交易中心与上海钢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天津物产友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天津联合冶金商品交易中心将充分依托天津市“区位、政策、港口、资源”等优势,拟定推出“招标竞价、挂牌交易、排产交易”等交易模式,并提供“协议交收、仓单融资、第三方物流”等系列配套服务。沿着“现货化、集成化、立体化、金融化”的发展方向,结合融宝支付平台、融通物贸大宗商品电商平台以及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带动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服务的综合发展,打造一个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四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
天津荣程集团董事长张祥青告诉记者,“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实体经济与互联网金融新经济的集成创新,是行业内企业和区域内企业共同创新、联合发展的新平台。
张祥青介绍,该平台的主要特点就是依托实体经济的支撑,通过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平台化综合服务,联合相关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共同发展平台经济,为实体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带动上下游企业和区域内中小企业向互联网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