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时间:2019-05-15 12:0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灌南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灌南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篇:灌南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2.能力:学会辩证思维,克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自信,辩证,实干。

三、深入探究(小组合作)

1.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为例,说明新旧事物有什么样的联系?

新事物在旧事物中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私有制、腐朽文化),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先进科技与管理、政治文明),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公有制、马列主义指导思想),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有一个曲折的过程(东欧巨变)。

2.量变、质变就是发展吗?举例说明。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质变既有前进的、也有倒退的,既有符合也有不符合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据发展的实质,只有符合规律、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前进的上升的量变和质变,才是发展。准备食用的食品变质?水结冰?制成冰棒!

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要点

实质(含义)、性质、方向(趋势)、道路、途径、状态、原因

4.量变、质变的复杂性

(1)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数量增加;结构变化

(2)相互渗透: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质变中包含数量的变化。成才过程中考上大学。

四、巩固练习

(一)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写A,错误在括号里写B)

1.数量增加、速度加快就是发展。()2.质变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质变都是由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的。()4.发展就是无限循环往复。()

5.只要有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

6.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与质变是截然分开的。()

7.事物的发展经过一次量变到质变就完成。()

(二)单项选择

1.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指(C)

A运动与静止B物质与意识C量变与质变D整体与部分

2.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D)

A事物的变化是前进不是后退B事物的数量是增还是减

C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

6.“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C)

A重视量的积累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C把握适度原则D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7.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经历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造等阶段,①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的积累过程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对社会关系的变革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就是要改变所有制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三)简析:某厂是一个国有企业,由于产品、管理、沉重的社会负担等原因,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新班子上任后,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进行市场调研,调整产品的结构,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狠抓营销,实施名牌战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该厂利税连续多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始了资本运营,在全国各地投资办厂,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

该厂是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答:(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该厂加速新产品的开发,进行资本运营,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体现了发展的实质。(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该厂重视量的积累,并抓住时机进行资本运营,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质的飞跃。(3)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该厂在困境面前没有等、靠、要,而是积极改革,努力摆脱困境,迅速走上发展的道路。

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材料蕴涵的哲理有(A)

第二篇:高中政治 3.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新人教版必修4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3.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新人教版必修4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地位及关系;理解矛盾特殊性的多种形式及其方法论含义;熟练运用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解析:使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这一框设计了两目。

第一目,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懂得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矛盾分析法,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到这是正确认识事物、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二、目标及其解析 1. 目标:

○ 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区分事物的基础,是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

○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解析: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世界是矛盾的世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框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它要求人们学会分析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理解“两点论和重点论”可能会出现困难,原因是学生社会生活经验及理论的欠缺,且有一定抽象性。要克服这一困难,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贴近学生生活,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节课可以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创设情景,诱导学生思考问题,能进行抽象思维。

五、教学过程设计 I.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堂小结 II.教学过程

课本第72页(上)

● 毛泽东提出先攻打锦州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 结合生活事例,谈谈你在面对复杂事物时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矛盾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领会什么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共有两问。第一问:“毛泽东提出先攻打锦州这一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全面分析敌我双方存在的矛盾,作出了先攻打锦州的英明决策,一举夺得辽沈战役的重大胜利。这是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这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自己在面对复杂事物时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这一探究活动,应让学生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认识到,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第二问:“结合生活事例,谈谈你在面对复杂事物时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矛盾的。”设计这一问的目的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进行思考,以加深对主要矛盾的理解。

师生活动:人在生活中会面对许多事情和问题,这些事情和问题有时会使我们手忙脚乱,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时候该怎么办?例如,每天面对很多作业,先做哪门课的作业后做哪门课的作业,你是如何考虑的?在学校面对学习、体育运动和社会工作,你是怎么安排的?在生活中,你遇到类似的情况是怎样解决的?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弄清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学会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探究活动2】课本第72页(下)

● 这首诗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这一探究活动共有两问。第一问“上述材料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主要是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明白,对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不进行具体的分析,就无法作出回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如果离开了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就无法区分事物,也就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第二问:“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分析具体问题的?”这一问可以看作是对原理的运用,即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是如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通过这样的思考,可以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

师生活动:由于这一探究围绕的核心问题是“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列举一些违背这一原理的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离开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或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写出自己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分析了哪些具体问题,有哪些感受,从而领悟并掌握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重要性。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1)理论依据(2)含义(3)关系(4)错误倾向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理论依据(2)含义(3)地位

【探究活动3】课本第73页

● 上述材料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 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分析具体问题的?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1)是认识事物的基础(2)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探究活动4】课本第74页

● 孔子的上述做法包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关键。设有一问。这一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论语·为政》中所载,孔子对不同人在不同时候所问的“孝”给出了不同的回答,领悟对同一问题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应该有不同处理和解决的方法。也就是说,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指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师生活动:教师可以从探究活动中所提供的问题──“如何做到孝”入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怎样才算“孝”?怎样才能做到“孝”?探究活动中列举了孔子对孝有四种回答。我们不能把这四种不同的回答对立起来,其实这四种做法皆可称为孝,但由于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孝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有所区别。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领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目标检测: 例题1::“红色故都”江西瑞金农村流行这样的说法: 科技经纪人,教农一套点金术;信息经纪人,指农一条金光道;销售经纪人,给农一粒消食丹。农民有什么事就找什么经纪人,已成为一种新时尚。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B.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C.解决问题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佳方案 D.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

解析:经纪人的出现,反映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趋势,而农民有不同方面的需要则产生了不同的经纪人,B 项合理;而农民有什么事就找什么经纪人,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正确答案为B、D。

例题2:如果漫画中的考生将高考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大脑灵”上,从哲学上看,他主要错在()

A.不调查研究,对“大脑灵”缺少了解

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C.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 D.主观主义,理论脱离实际

(2)漫画中的“有了‘大脑灵’,高考一准行”是一则误导考生的广告。从哲学上看, 它主要错在()

A.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

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C.强调客观,不重视主观的努力

D.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哲学原理的理解能力。在(1)题中,“大脑灵”对人的身体可能有某些积极作用,但是对高考能否取得成功所起的作用是很次要的。高考能否成功,主要靠的是考生的刻苦学习。因此,将高考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大脑灵”上主要错在颠倒了主次矛盾,故选 C。(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这则虚假广告的认识,因此B、C、D 都不符合这一要求,应舍去。广告内容失实,夸大其词,误导考生,故应选A。

例题3:台风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 同时也给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是维持地球能量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哲学上看, 这表明()

A.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则

D.应该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

解析:此题以台风这一自然现象为背景,通过分析台风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矛盾观点的理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两分法。题干未体现重点论内容,故不选C。B、D 均与题干无直接联系。正确答案为A。

配餐作业

1.下列选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观点的是()

A.既看到“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又承认“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B.要学会“弹钢琴”,反对“胡子眉毛一把抓”

C.既承认有“近墨者黑”的可能,又肯定“近墨者未必黑”的道理

D.要善于纵观全局,反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这些说法表明()

A.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矛盾

D.要善于解决特殊矛盾

3.在工作中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要处理好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B.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必然会得到解决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D.矛盾的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4.1998~2004年,为抑制当时的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总规模达到9 100亿元。国债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3年下半年起,针对出现的局部领域经济过热,国家则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大幅缩减了国债项目的投资规模。我国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财政政策的哲学依据是()

A.外因决定内因

B.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C.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D.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5.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问题比较复杂,要有一个整体的布局和长远的规划,而不能搞一刀切。例如,有些地区要发展大型特色城市、发展卫星城,有些地区则不适于搞城市化,而要限制人口、保护环境。这种做法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要具体分析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C.要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想问题、办事情

D.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地认识事物

6.台商春节包机返乡是在两岸直接“三通”尚未实现、两岸无法进行空中直航的情况下,祖国大陆考虑到广大台商的切身利益、从方便台商往来海峡两岸出发,作为个案处理、特事特办而促成的。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种做法符合()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全面地把握客观实际

(二)非选择题

1.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建成,推动了青海、西藏等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但青藏铁路同时也穿过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极易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而且随着赴藏旅游人数的增多,也会产生各种难以处理的垃圾。

试用两分法分析青藏铁路带来的影响。

2.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其中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人心所向。但朝核问题与诸多历史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此问题的最终解决关键在于朝美双方通过努力落实已经达成的共识,就实质性问题展开进一步磋商。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在于朝美双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C4.B5.A6.A

(二)非选择题

1.(1)两分法要求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填补了我国西部铁路网的空白,对促进西藏和青海的资源开发,加强各地的联系,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要看到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青藏铁路的建成利大于弊,我们要兴利除弊。

2.(1)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我们要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关键在朝美双方。

(2)主要矛盾决定整个事物发展的进程。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在于朝美双方切实努力落实已达成的共识,就实质性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磋商,并付诸行动。

第三篇: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授课老师徐蕾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

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运用: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须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对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能力目标

运用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比较辨别易错易混点的能力

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演绎、归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事心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让学生明确做任何事情、学习任何知识时,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与发展。

深刻理解只有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难点:准确的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

【学习方法】

.运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事物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体验生活中的实例,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3.与同学讨论并分享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提高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并能正确对待新事物,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结合起来。

【课堂设计】

情境展示:播放视频短片《对话——大学生村官》,向学生简介大学生村官。

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情境探究:聚焦大学生村官

探究主题一:你觉得一名刚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官会遇到哪些困难?

探究要求:时间为5分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注意记录,教师融入共同合作

小组展示: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为大学生村官设身处地的思考可能

遇到的困难,比如村民的不信任、老村官的不配合、家长的不支持、自身经验不足等

教师提升:大学生村官模式作为一个新兴事物,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历经十五年的摸索,仍然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引出下一探究主题。

探究主题二:社会上不少人提出,大学生村官工程对社会的作用不是很突出,但是却耗费了很多财力,所以提出要停止大学生村官工程。

问题一:是否一定要推广大学生村官工程?

问题二: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否一定能顺利推广?

探究要求:时间为4分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教材内容,注意记录,教师融入共同合作。

小组展示:让学生体会大学生村官项目推广的必要性,比如中国发展的潜力在农村,农村发展最大的阻力是知识和人才等。大学生村官项目推广的阻力来自于社会上的人不认可、村官项目自身存在缺陷、老村官的不信任等。

教师提升: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必须要发展的,因为它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说前途是光明的。但是发展的历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阻力来自三个方面:新事物自身的不完善、旧事物的抵抗和扼杀、人们的接受。

既然这些人对待大学生村官这样一个新事物的态度不正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新事物。一方面要充满信心,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另一方面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

第二目:做好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

情境升华: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探究主题一:如果你受聘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你会怎么做来实现从对村务一无所知的大学生到得到村民认可的村官的转变。

探究要求:时间为5分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注意记录,教师融入共同合作

小组展示:由学生去谈怎么实现这个完美变身,比如与村民沟通交流、去查阅一些关于本村的资料、向老村官学习、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村民。

教师提升: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要注重很多方面的积累,那么给大家介绍一名合格的村官——高杰。

.展示图片——泰州市委书记张雷接见高杰

2.简介高杰

3.播放高杰自我介绍片《我的村官成长历程》

4.抽取出高杰的发展历程简略图

设问1:没有之前深入村民、了解村情、熟悉村务高杰能够得到村民认可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官吗?那么之前的三步是一种什么样的变化?最后得到村民认可,是什么样的变化?能否从中看出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设问2:在成为村民认可的合格村官后,高杰有没有停下脚步?引出量变与质变关系的第二层次,在质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探究主题二:高杰成功的事例,能给你哪些启示?

探究要求:时间为3分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注意记录,教师融入共同合作

小组展示:高杰刚进入农村,做的都是小事情,但是却必不可少,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注重量的积累。高杰在得到村民认可后,并没有停下脚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教师提升:质变依赖量变,所以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量变也依赖质变,所以我们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激辩思维:是不是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情境回归: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我的职业理想规划

小组活动:与小组同伴分享自己的职业理想。时间4分钟。

小组展示:接受老师的采访。

老师提升: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但是同时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要想实现理想,要做很多努力,在拥有机会的时候,切不可错失良机。

课外活动:采访身边的村官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地区的某村官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发展的历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自己认为比较出色:

.一个事例贯穿到底,一方面节约时间,另一方面能便于学生深化理解。

2.事例的选择上,体现时事性,同时又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体现三性:时事性、区域性、学生性。

3.使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进入角色的去体会这一社会热点。

4.注重利用校本课程,使用本地区的事例。

但是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课堂上的开放度还不够,教师的位置还是过高,笔墨过浓。

2.问题的设置上,不能恰到好处的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3.因为课堂内容较多,学生能够开拓思维的地方,未能安排时间进一步深入。

4.最后的情境回归,感觉力度不够,需要进一步磨合。

第四篇:《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 第二框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编写人:杨伟

审核:

编号:06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能记住:主次矛盾的含义,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能理解: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能运用:

1、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2、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实例。【重点与难点】

重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难点: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预习指导案】

A级:

1、主次矛盾的含义是什么?

2、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是什么?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是什么?

4、什么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是什么?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B级:

1、任何事物都有主次矛盾吗?

2、主次矛盾的区别在于解决的先后顺序,对吗?

3、两点论就是没有重点,对吗?

4、重点论就是只抓主要矛盾吗?

5、如何理解复杂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6、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区别与联系?

C级: 请归纳“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分析法)的内容。

【课堂探究案】

A级:教材上的探究活动

B级:

1、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世界兴亡命运的科学家。第一位是环保专家,第二位是核子专家,第三位是粮食专家。此刻热气球即将坠落,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使其余两人得以生存,请问该丢下哪一位科学家?

你的答案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2、龚琳娜,贵州人,歌唱家,提出中国新艺术音乐并将自己定位为创始者和奠基人。1999年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曾获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银奖,作品《孔雀飞来》曾获全国广播新歌评比金奖。2010

年因演唱歌曲《忐忑》的夸张表情视频流传而迅速走红。2012年12月始推出新歌《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爱上大笨蛋》等,得到各界的关注和评论,一方面其获得大量拥趸,赞为“神曲”;一方面被人称为“垃圾”,引发大学生抵制,并因歌曲及表演涉及戏谑佛教引发佛教界抗议,导致“法海事件”。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想法。

【课堂检测案】

1、“全面展开,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这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它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D、价值观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2、我国古代名医华佗医术高超,对病状相似的病人,能诊断出病因各异,所以;“治之宜殊”。病人按药方服药,果然药到病除。这件事启示我们

①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②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只要抓住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就能解决问题

④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主要矛盾是指

A、急需解决的矛盾

B、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

C、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税务部门拿出具体措施,对高收入者实施重点监控,切实加大对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从哲学角度看,税务部门对高收入者实施重点监控,实际上就是要

A、严格区分矛盾的主次方面

B、把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结合起来

C、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D、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②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从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人民日报》报道,某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个重要的做法就

是有一个鲜明的着力点。为找准着力点,他们采取了设立“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等一系列措施。从哲学的角度看,着力点就是()

A、抓住主要矛盾

B、统筹兼顾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坚持两分法

7、“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其哲学依据是()

A、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是()

A、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

C、不同事物拥有不同的矛盾

D、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

9、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保持良好的势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就业问题、环境问题等。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主要是()①看问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③就业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④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这段话体现了

A、抓主要矛盾原理

B、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C、矛盾特殊性原理

D、联系与发展的原理

【学习反思】

1、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祝贺你!)

2、你还有哪些困惑?(勇敢地提出来!)

第五篇:灌南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一学案 第6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考点梳理及真题回顾

考点1: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A1、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其一,存款业务。存款是银行对存款客户的负债。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其二,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其三,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等服务

考点2: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B

1.储蓄存款

(1)分类: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2)特点: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但收益低。定期存续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3)主要机构: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4)利息: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它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它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现行利息税20%。)

3.债券

(1)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2)性质:债务证书。

(3)特点:稳健的投资。

4.商业保险

(1)分类: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2)特点: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保险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②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

③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二、易错易混点:

1.只有银行才能吸纳居民存款。2.储蓄存款具有收益低,无风险的特点。3.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存款业务。

4.银行存款利率越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反之,利率越低,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少。5.国家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对于企业不利。6.股票的股东与公司的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7.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都可以上市交易。

8.股票是有价证券,债券仅是一种债务凭证;股票可以买卖,债券只能到期还本付息;股票收益总是大于债券收益。

9.居民之所以购买股票,是因为股票可以当作货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10.购买商业保险可以避免风险。

三、仿真体验:

1.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①贷款利率下降 ②农业投资增加 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④农业贷款增加

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2.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5%。银行有自动转存业务,存款到期不取,会自动将利息并

入本金再转存一定年份。叶先生将10000元现金存入银行,他选择“定存一年转存一年”方式所取得的利息是()

A.700元B.712.25元C.350元D.356.13元 3.银行发放贷款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和利息。收取手续费是因为银行提供了一定的服务(如记账、账户管理等)。收取贷款利息的理由是()

A.银行居于垄断地位B.银行信用高于商业信用

C.银行提供的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D.银行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枢纽

4.2012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12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具体数据如下:截止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9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放缓。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减缓,主要是因为()。

①通胀预期导致居民储蓄意愿降低 ②超低位存款利率使居民储蓄收益降低 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④投资方式多元化促成储蓄存款分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自2012年7月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50%下调到3.25%。假定李某2012年7月6日把5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与2012年6月20日存入银行相比,一年后应少得利息()。

A.125元B.25元C.225元D.250元

6.张先生有10 000美元,准备用于储蓄。如果他储蓄时人民币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汇率是1美元=6.9元人民币。一年后人民币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调整为4%,美元调整为3%,汇率是1美元=6.8元人民币。张先生一年定期储蓄可能获得的最大本息收益为()

A.70 720元人民币B.10 400美元C.74 880元人民币D.10 451美元 7.漫画《选择》中的经济现象,告诉我们()

A.股票高风险,不宜投资 B.储蓄收益高,风险小

C.风险性和收益性影响居民投资 D.储蓄存款是一种稳健的投资

8.假定投资市场上有收益率为15%、4%和2%三种投资方式,通常情况下,与上述收益率相对应的投资方式依次最有可能是()

A.商业保险 政府债券 储蓄存款B.商业保险 储蓄存款 政府债券 C.股票 金融债券 储蓄存款D.股票 储蓄存款 企业债券

9.2013年9月份以来安徽省10家企业共计成功发行120亿元企业债券,融资额超过前三年总和。下列对企业债券认识正确的是()

①企业债券任何企业都可以发行 ②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储蓄存款 ③企业债券随时可以还本付息 ④企业以自身的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④

10.张先生打算用5万元进行投资。他没有医疗保险,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投入。除此之外,他还想选择风险较小的其他投资方式。比较适合张先生的投资理财组合是()

A.人身保险和股票B.人身保险和债券C.储蓄存款和债券D.财产保险和股票 11.小张有一笔闲钱,他希望这笔钱能给自己带来较高的收益,而且风险较小,并能收回本金。你认为小张最适合的投资方式是()

A.购买股票B.办理存款储蓄C.购买企业债券D.购买政府债券 12.下表是我国某市居民某年收入一览表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图表表明()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该市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3.从狭义上讲,融资是一个企业资金筹集的行为和过程。下列属于企业融资方式的有()

①向银行贷款 ②发行企业债券 ③发行股票 ④购买保险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4.材料一 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是社会存款,但过多的居民存款也不利于消费,进而影响生产。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走高。

材料二 某保险公司的平安长寿保险是一种储蓄保险,年回报率为4.26%,同时,这种保险对投保人附有意外伤害保险责任,但平安保险的红利是每5年发放一次。

材料三 比尔·盖茨个人财富值880亿美元,其中总值达765亿美元的是微软公司的股票,其余大部分都购买了美国政府的债券,还有一部分购买了各大公司的债券。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上述三种投资行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三种投资行为有何共同点?

(2)假如你是一个投资者,你将如何选择投资方向?

下载灌南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灌南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整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

    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

    说课稿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018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仓颉中学 杨晓梅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将从教材、学情、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五个方面......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及其基本含义。 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运用:(1)运用相关......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3.8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看待和解决社会和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教材分析......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是辩证法两个总特征中的发展观点的方法论2.重难点: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精选)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一、 自主探究 .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通读教材第72--74页。 【课标内容要求】理解矛盾分析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导学案5篇

    威海四中 高二政治(分层教学)导学案 第九课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课前导学----初读目标,感知教材 1、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五篇]

    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目标】 1.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2.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