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谈质量篇体会
以人为本高于一切质量安全重如泰山
——《新十八谈〃质量篇》心得体会
潢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叶红兵
9月21日,《河南日报》在第一版刊发了《新十八谈〃质量篇——立省大计质为本》,此文一出,振聋发聩,在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迅速掀起了议质量、重质量、抓质量的热潮。作为基层县局,我局备受鞭策和鼓舞,广大干部职工纷纷以“质量”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表示开拓奋进、扎实实干,把省局的指示精神贯彻到实处、落实到细处,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设魅力潢川贡献力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语,饱含了人类几千年的祈愿和追求!阐释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新十八谈。质量篇》的内涵与省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这十二字工作方针不谋而合,就是要把质量放在突出位臵抓紧抓好。
质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形象所在,一个民族的素质、精神所存;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命运。质量兴则民族兴,质量亡,则国家亡。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有句名言:“生活处于质量堤坝后面”(life behind the quality dikes)。质量正像黄河大堤一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利益和幸福,而一旦质量的大堤出现问题,他同样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所以,政府、企业有责任把好质量关,共同维护质量大堤的安全。
质量是基础,质量是民生,质量事关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质量所及,事关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米袋子、钱夹子”,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当问到:“你喜欢什么样的产品?”90%的人回答:“物美价廉,质量好的产品!”说明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产品质量,因为质量体现着产品价值,要了解质量的价值,就要加深理解在市场竞争中质量的内涵。
质量是一种标准。它需根据消费者满意的原则来制定,它决不是个抽象的概念,组成它的是各项可以量化的指标,它需要通过明确的标准和规范表明它的价值,这里来不得半点含糊。在市场经济中质量标准应是根据顾客满意的原则制定出来的,而不是凭借主观愿望所制定的标准。在我国,许多企业还在延续计划经济时代行政部门所制定的质量标准,当然就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也不可能创出名牌。
质量是一种承诺。IBM亚太管理学院的院长汤玛士·巴瑞有句名话说: “质量,90%来自心态,10%来自知识”。要提高质量,最基本、最有效作法是从心态、意识改造做起。企业的市场勉力和社会影响力在于它的社会信誉,信誉就是通过承诺获得社会的信任。这种信任不是来自企业的自我表白,而是广大消费者在与厂家接触和沟通中的体验。而获得这种体验的媒介则是产品质量,从产品质量中体验到企业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产生这种社会信任需要很长的历史过程,因而需要企业为实现自己的承诺作出长期的努力。敢于做出产品质量承诺,这不但是出自经营者的商业道德信念,而且也是经营者对自己的经营实力和经营水平充满信心的表现。只有对自己的经营战略和企业发展前途充满信心,才敢于在质量上做出毫不含糊的承诺。
质量是一种实效。只有为消费者提供某种价值,才能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竞争并非仅是竞争者之间的事情,而是企业在接受社会及消费者的选择。从竞争的意义提出质量问题,目的在于企业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提供给消费者感到超价格的价值。要想使消费者感到满意,就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提高产品质量,高质量的含义在于与顾客的消费愿望相吻合。
《新十八谈〃质量篇——立省大计质为本》一文,为我们提出了要求,强化了认识,也指明了方向。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潢川是
一个农业大县,同时也是一个食品大县。如何做好食品监管工作,是我局思考的一个重点。我以为,我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食品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一、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
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全面推进、加快进度的同时,必须要坚持“三个严格”,确保发证质量和后续监管。一是严格做好发证的服务工作。要坚持不随意降低标准,不搞地方保护,不照顾人情,达不到准入条件的绝不允许准入,确保发证质量,确保市场准入工作的严肃性、有效性和公正性。二是严格强制检验,落实企业责任。凡是获得市场准入的企业,出厂食品必须强制检验,检验合格的才能加贴QS标识;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出厂销售。对不执行强制检验的,要作为不良记录记录在案;情节严重的,要采取停产整顿、强制召回、吊销生产许可证等手段予以严肃处理,严格执行市场退出机制。三是严格后续监管。后续监管是食品监管工作中需要特别加强的一个关键环节。我局要对本辖区内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加强后续监管,严格执行巡查、回访、定期检验、监督抽查、年审等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凡是获证企业不能持续保持准入标准要求的,必须收回证书并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吊销许可证;发现获证企业有掺假掺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严重违法行为的,要坚决吊证,依法从严处罚。
二、严格食品小作坊监管。
我县食品小作坊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管理乱、条件差,涉及“三农”、就业和社会稳定,是监管的难点。一要摸清底数,做到动态监管。二要掌握流向,确保产品不流向市场。三要强化“企业主”责任,加强监管。要加大对小作坊的巡查频次,定期、不定期到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对故意造
假的,要依法严惩,并提请地方政府,坚决予以取缔。
三、加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
要对食品生产加工业开展经常性的整顿活动,确定重点,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行为,不具备生产条件的要坚决予以取缔。通过整顿,扶持一批名优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产品质量安全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严厉惩处一批制售假冒劣质食品的违法犯罪分子。要加大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继续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药残留、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向农民普及安全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动植物生长激素等知识,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和无污染添加剂,规范种植、养殖行为;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检测;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养殖小区、示范农场,积极开展农产品和食品认证工作,加快对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淘汰进程。
四、建立健全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和质量信用体系。
我局将组织专门力量大力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建档工作,健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档案。要在建立质量档案的基础上,建立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和分类监管制度,采取扶优扶强、加强服务、强化监督检查、实施退出机制等分类监管措施,鼓励诚信企业,培育守信企业,惩戒失信企业,宣传信用良好企业,切实增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诚信风险意识,营造“诚实生产、以质取胜”的食品生产加工环境。
同时,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要协调配合,共同发布市场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信
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
总之,贯彻落实质量强省、质量强市、质量强县的精神,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学以致用。把“质量篇”精神与破解支树平局长提出的“4个方面12问”相结合,与“质量月”活动开展相结合,与“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推进九大工程相结合,与当地政府的决策相结合。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国计民生,安字当头,质量安全重如泰山。
第二篇:十八谈同心篇几点体会
学习新十八谈同心篇几点体会
宋奎亮 供稿
河南日报2011年8月8日刊登的新“十八谈”即同心篇及何平“同舟共济”的文章,我通过学习后,受教育、启发尤为深刻,原因是我本人就是一名统战对象,特别是作为新乡市基督教一名主要负责人,这篇文章好像就是对我讲的,文章里的字字行行我都感到非常亲切,于是我一字不漏地通读了十几遍,越读越明了,越读越觉得肩上任务重,越读越觉得,正如何平“同舟共济”文章所讲的,它深刻地阐明了一个道理,“聚众心而能兴,合众力而能为,集众智而能胜。”下面我简略地谈一些体会。
一、通过学习新“十八谈”同心篇,我深深体会到统一战线,是党的法宝,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对此不应有任何怀疑,我本人坚定不移地相信,并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新“十八谈”同心篇中说: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欢送一批即将赴抗日前线的青年时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予他“杏黄旗”、“打神鞭”、“方天印”三样法宝。现在我也赠予你们三件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高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历史并将继续昭示:统一战线不仅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今天,它还必将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法宝。正因为是如此,河南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统一战线,关注宗教工作。省基督教协会会长唐卫民说:“汇聚”、“共谋”、“一心”、“学习”,这是省委书记卢展工,对统一战线永恒主题的诠释,对新时期统一战线同心思想的诠释,也指明了统一战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根本任务,全省各级基督教组织,近289万基督徒,必须牢记省委书记的嘱托,一切服务服从党和政府的利益,服务服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局。还如:新乡市委、市政府牢记党的统一战线法宝,十分关注全市五大宗教团体,他们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改进管理,适时举办宗教界人士学习班,宣传党的政策,提高教职人员政治、思想素质,政治上关心,安排在省、市、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岗位上。关心教职人员生活、从明年起决定为市五大宗教团体每个团体解决办公经费10万元,这无疑对全市宗教界是一个极大的精神鼓舞,我们衷心感谢党和政府,我要教育和带领全市基督徒和各级基督教组织,紧紧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战略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同心同力、有智出智、有钱出钱,决不出乱子,决不找麻烦,决不拖后腿,努力做个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统战对象。
二、通过学习新“十八谈”同心篇,我深深体会到,和谐共存的伟大意义,和谐共存的真正含义,正如新“十八谈”同心篇中所说的一样,运用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艺术和方法,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平等、民主、包容的态度对待差异,以沟通、协商、引导的方式增进共识,多办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利益的实事,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我认为,新“十八谈”这段话,为全省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实现和谐共存,既提出目标、要求,又提出了方法、措施,很有可操作性。为此,我作为新乡基督教的一名主要负责人,必须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因为我和我的各级班子,每天要面对十几万基督徒,这么多基督徒的诉求和他们的喜怒哀乐,将直接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稳定、幸福。对此,我必须以对党和政府高度负责精神,当前和今后,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经常教育广大教职人员,充分利用讲道、走访信徒的机会,注重引导广大信徒,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形势,以平等、包容的心态对待差异,用基督教圣经增进共识;二是积极协调帮扶困难信徒家庭的困难,要动员广大信徒相互关心,多方筹措资金为他们维修房屋,赞助子女完成学业等,努力化解信徒与家庭、教会与社会等各种矛盾,情绪理顺,让一个个家庭和谐。我想,只有这样,新“十八谈”同心篇才能真正实现同心,只有一个个小圈圈的同心,最终才能赢来全省全市的同心,全国的同心。我认为,这就叫为党为政府分忧,为河南振兴来创造和谐环境。
三、通过学习新“十八谈”同心篇,回顾五年来基督教工作全过程,使我深深体会到,万事起步干,万难就怕干,正如新“十八谈”同心篇说的那样,干,就是崇尚实干、摒弃空谈。“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只有干,才能有成效;只有干,才能出成果;只有干,“十二五”规划、中原经济区宏伟蓝图才能真正实现。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阶层的力量凝聚起来、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谱写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新篇章,统战法宝必将在中原大地熠熠生辉。事实也充分证实了新“十八谈”的论述,新乡基督教工作,由于认真干,实实在在干,才干出一片新天地,才取得一个一个优异成绩,如:连续5年被市政府评为新乡市规范化活动场所;2008年被省政府评为规范化活动场所和模范宗教团体,2010年被国家宗教局评为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用新“十八谈”观点看,这些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证明将来,将来还要继续以“十八谈”为目标要求,去努力干,在干中求进步,在干中求发展,在干中去赢得一片新天地。为此,我在和班子成员通过学习新“十八谈”同心篇,并经过认真思考后,决心以真抓实干为标尺,从三个方面强化全市基督教工作。
一、要组织市基督教两会班子,继续认真学习新“十八谈”同心篇,把每个成员的思想认识上升到新“十八谈”同心篇的高度上来。同时将新“十八篇”同心篇打印成册,分发全市391所正规堂点和近700名教牧人员中,并对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年底进行检查,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二、作为基督教团体,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一直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这对全面落实新“十八谈”同心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切实抓好教牧人员的灵修,以高质量的讲道水平,供应信徒的信仰需求,满足信徒灵命需要。对各堂点讲道以实施统一派遣制度,杜绝自由传道人渗透。要继续制定完善“抵御渗透十不准”,继续完善“同工会”制度,努力增强全市基督教工作透明度。与此同时,要认真抓好神学培训,要不断提高神学造诣、政策水平和忠于党的观念,从而有效抵御各类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将新“十八谈”同心篇,落到实处。
三、要继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新乡市基督教发扬基督教道德伦理,引导信徒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为抗震救灾、为救助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和困难信徒,五年来先后捐款捐物折价近100万元,多次受到省、市政府表彰、省、市新闻媒体报道。为学习落实新“十八谈”同心篇精神,要继续发扬基督教大爱,今后仍要有领导、有组织地多层次地开展这样的活动,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同党同人民,同心同力,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去谱写同心篇的新辉煌。
第三篇:新十八谈.质量doc
新十八谈•质量篇:《立省大计质为本》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2011年09月21日
来源: 河南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语,饱含了人类几千年的祈愿和追求!阐释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2200年前,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20世纪下半叶,世界质量管理大师约瑟夫·朱兰指出: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前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雅克·戴勒有句振聋发聩的名言:我们必须为质量而战!
质量,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一个人类繁衍与生存、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
(二)新中国的历史,不仅是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历史,也是全国各族人民探索质量、追求质量,为提高质量而奋发图强的历史。
从毛主席“质量要放在第一位”,到邓小平“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从江泽民“质量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长期战略方针”,到党的十七大报告14次强调“质量”……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如果增长粗放和产品质量不高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总有一天会引发系统性经济风险,甚至会引发信用危机和社会动荡,反过来影响发展进程。我们必须警惕,痛下决心加快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
质量兴则民族兴。质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形象所在,一个民族的素质、精神所存;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民族命运。
(三)今年5月,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扬帆起航的关键时期,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中,无论是发展食品产业还是做好各项工作,质量问题都尤其重要,质量是大计,质量是民生,质量是关键,质量是形象,我们要把质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把质量问题作为发展大事、民生大事、立省大事抓紧抓好。”
(四)“质量是大计”。事关发展大局。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仅是战略问题,也是现实问题。
凡大国崛起,质量无不扮演着重要角色。奉行质量优先,德国奇迹在上世纪50年代震惊世界;依靠质量救国,日本经济在上世纪60年代强势崛起;凭借质量振兴,美国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一扫颓势,独领风骚至今。
物竞天择,“质”者生存。在激烈的竞争中,谁的质量过硬,谁就有竞争力,谁就有生存权和发展权。质量事关成败,质量决定兴衰。
(五)“质量是民生”。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质量所及,事关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米袋子、钱夹子”,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连着民心,民生连着民意。从克勤克俭、吃饱穿暖的短缺时代,到吃饭讲营养、穿衣讲时尚、购物讲品牌的小康生活,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群众想吃的放心、穿的舒心、买的称心、住的安心,希望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追求的无不都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工作质量。
质量是理想生活的硬指标、改善民生的保障线、幸福指数的晴雨表,是民心所向,民生所求。管住了质量,就赢得了民心,否则就会失去民心。
(六)“质量是关键”。抓住质量这个纲,纲举目张,百业兴旺。
古今中外,凡名牌名企,莫不以质量为立身之本、竞争之基。同仁堂历经商海300年而基业长青,靠的是秉承“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质量理念;中国航天能够成就中国人的航天梦,靠的是把“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作为质量管理的座右铭;开封铁塔历经千年风吹雨打而岿然不动,尽显古老工程的质量魅力……
建设中原经济区,走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必须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四个重在”,破解“四大难题”,实现爬坡奋进、务实发展,必须以质量为引擎,以质量做保证。否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发展难以持续,民生难以保障。
(七)“质量是形象”。对企业而言,形象是信誉、是市场;对地区来讲,形象是知名度、美誉度,是向心力、凝聚力。
海尔电器享誉国内外,靠的是“质量不打折、服务不打折、信誉不打折”的质量形象;而三鹿奶粉,一个号称价值高达150亿元的品牌,却因为质量问题,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不仅砸了自己的牌子,也使中国食品在世界的声誉 2 和形象严重受损。
发展赢得尊重,质量塑造形象。当前,河南人的“三平”精神是形象,务实发展是形象;未来,“河南制造”、“河南创造”也是形象。只有把质量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个领域、每个环节和每个人的心中,才能展示出河南和河南人的真实形象。
(八)中原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勤劳朴实的中原儿女不仅孕育了华夏文明,更以诚实守信的品格,秉承着对质量的忠诚与追求。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全省质量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以“省长质量奖”为标志,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产品质量合格率和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全国排序不断前移;一大批建设工程获得国家鲁班奖和中州杯质量奖;商业服务的消费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城市空气和水质量不断优化。61个中国名牌产品、59个中国驰名商标享誉全球。中信重工、宇通客车、新飞电器、许继电气、安阳钢铁等一大批河南的“大牌儿”,不断塑造着质量河南、品牌河南。
(九)“无论是保增长还是保持跨越式发展的态势,都必须紧紧抓住质量这个根本,把质量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贯彻落实郭庚茂省长的要求,必须直面我省质量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思想观念上,一些干部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质量是综合实力的象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在研究问题、安排工作时还没有把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在抓经济、谋发展时,重规模、比速度,思想方法简单,工作方式粗放,看似速度很高、增长很快,实则质量不优、效益不佳。
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一些企业产品标准不高、品牌不优,能耗高、污染重,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一些经营单位粗制滥造、短斤缺两,诚信意识缺失,让消费者防不胜防;“瘦身钢筋”等劣质建材导致的豆腐渣工程严重危及群众的生命安全;“瘦肉精”、“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让老百姓“谈食色变”、提心吊胆。
在监管机制上,部门合作、市场准入、市场退出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尚不完善;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高;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尚未形成。
质量问题表面上看是出在产品上,根子却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体制机制上。质量问题,影响党的威信,损害党的形象,损害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降低执政能力,危及执政地位。说到底,领导方式转变必须加快,经 3 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必须充分认识到,质量任何时候都是高之又高、重之又重的大任务、大考验。
(十)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人民为振兴和崛起进行了不懈努力和探索,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省战略、开放带动战略、中原经济区建设等一系列兴省立省大计,而质量始终是核心、是基轴、是根本。
经过多年奋斗,我省已成为全国第五大经济体,无论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是总量、规模,成就巨大、令人鼓舞。但凝神反思,发展尚存质量隐忧:增长较快,质量不高、后劲不足;总量不小,结构不优、协调性不够;规模较大,效益欠佳、竞争力不强。如果发展仅仅是速度和规模的增长,没有质量的飞跃,或许能够成为经济大省,但永远成不了经济强省。
河南的成就在质量,差距在质量,潜力和希望也在质量。
(十一)科学发展,务实发展,必须立足于转,着力转变思想观念、转变领导方式和发展方式;必须立足于质,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句话,立省大计,以质为本。
以质为本,加快转变是前提。转变思想观念,就要把质量问题作为发展大事、民生大事、立省大事,树立“质量第一”的价值观和政绩观;转变领导方式,就要把质量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科学发展责任目标考核体系;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既要保速度、保规模、保增长,更要重质量、重协调、重持续;既要追求量的增长,更要着力质的提升。
以质为本,齐抓共管是基础。“质量兴衰,匹夫有责”。全省上下都要把质量工作作为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增强质量意识,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开展“质量兴省、质量兴市、质量兴企、质量兴业”活动,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抓大质量、大抓质量,以质取胜才有保证。
以质为本,广大企业是主体。作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创造者,广大企业必须视质量为生命,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质量水平。要树立精品意识,实行精益生产,推行卓越绩效,做到产品精致,管理精细,工艺精确,组织精心,为人精诚;要讲标准、讲规矩、讲诚信、讲良心,做到人品重于产品,严格守法经营。
以质为本,技术标准是保障。“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技术、4 品牌和质量;没有标准的话语权,就没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只有实施标准化战略,创新机制体制,努力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提高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应用水平,提升质量整体水平才有保障。
以质为本,品牌带动是抓手。好的品牌,凝聚着诸多先进因素。要强化政策激励,实施品牌培育,加强品牌保护,搞好品牌经营,把“河南制造”打造成优质产品的标志,使之叫响全国,誉满全球。
以质为本,质量诚信是基石。质者,信也。打造诚信河南、质量河南,全社会必须增强质量诚信意识,完善质量诚信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环境。企业必须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确保质量安全。
以质为本,从严监管是关键。各级监管部门必须牢记执政为民的责任和使命,严格风险分析、严格市场准入、严格生产监管、严格监督检验、严格执法打假。对质量违法企业,要坚决做到原料来源、产品流向未查清的绝不放过,问题产品未召回、未处理的绝不放过,不法企业未受到惩处的绝不放过,企业管理和监管措施不到位的绝不放过,案件警示教育没有做的绝不放过。对质量安全的疏忽,就是对生命的践踏,对违法者的纵容,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以质为本,群众满意是目的。以人为本是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以质取胜,最终要落实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上。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质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大力开展质量竞赛和质量评议活动,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让群众满意、让群众放心。群众说好,才是真正的好。
(十二)激情跨越正当时,又踏层峰望眼开。
建设中原经济区,发展是主题,转变是主线,质量是根本。唯有以质量求生存,靠质量求发展,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河南实际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与质量、增长和效益、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经济与环境等的协调统一,发展质量才会越来越高,发展空间才会越来越大,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质量兴,中原兴!(质晟)
第四篇:学习新十八谈之廉政篇的体会2011-8-31
学习“新十八谈之廉政篇”《清风浩然正气根》的体会
7月25日,河南日报刊发了“新十八谈之廉政篇”《清风浩然正气根》一文。文章站位高,立意远,紧扣主题,内涵丰富。读罢全文,我深感权力之重、责任之重、自律之重,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清风正气就是元气,是固本之气,是培元之气;清风正气就是力量,是深化改革的力量,是推动发展的力量;清风正气就是保障,是党员干部的保障,是干事创业的保障。
文章凸显四个特点。一是立意高远,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高度,从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高度,深刻阐释了反腐倡廉的必要性、重要性,振聋发聩地指出,不坚决惩治腐败,“我们党没有退路、国家没有退路”。二是警示深刻,深刻剖析了腐败分子的蜕变原因,历数腐败带来的危害,忠告领导干部,抵不住诱惑,忍不住清苦,耐不住寂寞,“手握重权就危险,身居官位是绝境”。三是思路清晰,“一个体系、四道防线”的构建,科学规划了反腐倡廉建设的主体布局,指明了工作方向。四是要求明确,提出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要做到“五个必须”,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取信于民。
文章体现了反腐倡廉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基本要求,指明了省委、省纪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向。纪检监察机关和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掌握
精神实质,坚持“五个注重”,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开创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为确保实现“十二五”时期“三化协调、两高两好、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总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一要注重预防,充分发挥预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推动作用。扎实有效的预防,是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推动,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保护。要树立严肃查处腐败案件是政绩,有效预防腐败案件也是政绩的理念,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监督在先。加大反腐倡廉教育的力度。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榜样引导和警示教育,利用干部提升、节假日等时机进行廉政谈话、节日预防教育,使预防关口前移。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特别要注意引导和发挥好新兴媒体的作用,增强监督合力,使监督成为预防腐败的重要武器和工具,让领导干部真正置身于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舆论环境之中。
二要注重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约束作用。形成完善有效的制度体系,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之策。要将制度建设贯穿反腐倡廉建设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制定制度,重点要针对那些不遵守甚至破坏制度的人。制度设计要考虑各种情况,努力做到使执行制度的人不吃亏,使不执行制度的人受惩罚。要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严重破坏制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当前,要针对发生腐败案件的新领域,针对干部作风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针对一些腐败行为采取边缘的、间接的、隐蔽的方式进行等新特点,及时制定出台新制度,力争从源头上消除腐败。
三要注重惩治,充分发挥惩治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震慑作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分子是纪检监察机关最基础的工作、最基本的职责。如果不旗帜鲜明地惩治腐败,不把查办案件工作放在中心环节,廉政教育就没有说服力,廉洁自律就没有约束力,纠风就没有强制力,监督就没有威慑力,治本抓源头就没有推动力。强调预防,决不意味着放松惩治,而是要惩防并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腐败行为在一些领域仍然易发多发,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纪检监察机关,尤其是少数地方和部门,查办的案件不是多了,而是还不够;广大人民群众不是满意了,而是还有不少意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纪检监察机关要牢固树立查办案件是尽职、有案不查是失职的观念,进一步加大力度,深挖腐败案件,严惩腐败分子,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做到力度不减、强度不降、程度不轻,不断以惩治腐败的新成效回应社会重大关切,切实取信于民。
四要注重服务,充分发挥服务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只有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反腐倡廉建设才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无论纠风治乱、执法监察、效能监察,还是各项
工作,都要明确从哪里切入、往哪里使劲、在哪里突破,都要自觉在全局中站位,在大局下行动,都要有利于维护全局、服务全局、促进全局,有利于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要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富民强市的目标、“三化”协调发展的核心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整治违法行政、滥用职权、吃拿卡要、效能低下和权钱交易等“五种行为”,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负责等制度,加快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着力完善公正开放、有序竞争、优质服务、依法监管的公共资源管理服务体系。要关注民生,维护民利,坚决做到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不动摇、盯住损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放松、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不手软。
五要注重队伍,充分发挥队伍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执行力作用。“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当前,各级党委更加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实,对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爱岗位、强素质、正作风、做表率”的要求,选好载体和抓手,坚持不懈抓队伍建设,使党员干部做到“五真”:政治上、政策上“真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真干”,对消极腐败问题“真抓”,对人民群众“真爱”,自身要求上“真严”。切实以过硬的素质和良好的形象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以一流的业绩为公司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政治保障。
第五篇:新十八谈廉政篇
新十八谈廉政篇:清风浩然正气根
清正廉洁 :何平
“竹以直而美,人以正而尊,党以廉而强”。大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基层组织、一名领导干部,能不能真正做到清正廉洁,是无法回避的过关大考,更是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
历览古今,殷鉴不远。因为官僚腐化,演出了几多折戟沉沙、身败名裂的活剧;由于政权腐败,酿成了多少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的灾祸。俯察现实,忧思长存。“四大考验”重任在肩,“四大危险”就在眼前,老百姓切齿痛恨的是腐败,消弥我们改革发展成果的也是腐败,动摇党执政根基的还是腐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清正廉洁是最基本的要求,最重要的内容,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清,就要有“心清如明月,高洁似白云,胸怀真善美,两袖不染尘”的自省。清清白白当官,老老实实做人,一片丹心写春秋。
正,就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宠辱不能惊”的自励。堂堂正正立身,坦坦荡荡立业,一身正气走四方。
廉,就要有“权是双刃剑,荣辱一挥间”、“官贪民必怨,官廉民则安”的自警。兢兢业业履职,勤勤恳恳尽责,一心为公做贡献。
洁,就要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自爱。磊磊落落处世,干干净净律己,一生珍重传美名。
清正廉洁是良好形象,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清正廉洁是基本标准,衡量着每个党员干部的轻重高低;清正廉洁是重要目标,指引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向。民心向背之所据,生死存亡之所系,党的根本之所在,万万不能掉以轻心。其身正,不令而行。清正廉洁赋予广大党员干部浩然正气、凛然之身,何愁无所作为?
“纪岩”的文章《清风浩然正气根》,站位全局,着眼长远,紧扣主题,寓意深刻。心存深深不安之忧患,胸怀生生不息之信念,历数腐败堕落之危害,明确标本兼治之防线。
读罢静思细琢,深感权力之重、责任之重、自律之重,倍增勤勉之心、敬畏之心、爱民之心。最重要的是,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学习,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努力在喧嚣尘世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在物欲横流中追求一种高境界,惟其如此,才能在克难攻坚中展现更大的作为,在反腐倡廉中树立更好的形象。
清风浩然正气根 :纪 岩
(一)根者,万木之本。惟其正而茁壮,惟其深可参天,惟其固更挺拔。清正廉洁,关系人心向背,政权巩固,国家兴衰,实乃党的执政之根。
(二)腐败势必失败,廉政就是力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种公害,其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纵观古今中外,腐败与反腐败是任何执政者都无法回避的严峻考验,因励精图治而兴、因腐败颓废而亡,殷鉴历历,发人深省。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那就是腐败。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谆谆告诫,耳提面命、警醒全党。
(三)党风决定政风,政风影响民风,民风体现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反腐倡廉,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健康发展的需要。
人民群众痛恨腐败,党和国家严惩腐败,惩治贪腐的决心和力度始终不减,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持续提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总体态势,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
(四)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没有高尚的人品作底子,从政肯定要跌跤子。
所有犯错误干部的蜕变过程都惊人地相似:始于追求低级趣味,热衷物质享受;进而盲目攀比他人,心理失去失衡;接着动摇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逆转;最后疯狂以权谋私,走向违法犯罪。他们的下
场是可悲的,是以牺牲其地位、名誉、前程、自由甚至生命为代价的,教训极为深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党员干部队伍中昏庸落伍者、放纵落水者、中箭落马者不乏其人。惋惜也好,痛心也罢,他们的人生轨迹总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
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总爱躺在成绩上睡大觉,在本职岗位也并非不努力,还曾获取过一些耀眼的荣誉,面对“糖衣炮弹”的攻击,却因难以抵挡而栽倒。
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总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以权谋私,心存侥幸,错误以为反腐败是“隔壁扔砖头,砸不到自己”,最终东窗事发而入狱。
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总以为“大树底下好乘凉”,党和政府会养着他,喜欢迎来送往、吃喝玩乐,慵懒散漫、消极怠工,结果失职渎职而受惩。
还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总热衷一事当前只考虑个人升迁,投机钻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撞“红线”、闯“雷区”,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抵不住诱惑,抗不住私欲,禁不住贪婪,手握重权就危险;忍不住清苦,耐不住寂寞,守不住名节,身居官位是绝境!
人民群众呼唤清正廉洁的干部,呼唤公道正派的干部,呼唤敢于负责的干部,呼唤干事创业的干部。
(五)腐败是噬咬根本的蛀虫,是侵害肌体的病毒。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不坚决惩治腐败,人民群众不答应,在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我们党没有退路、国家没有退路。
(六)良医治未病。
《鹖冠子》里有个故事:魏文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哪一个医术最好?扁鹊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不解其因,扁鹊说,大哥治病,治于未发之前,常人不知其预先除病,故难以出名;二哥治病,治于病起之初,常人以为只治小病,故名气仅传乡里;而我治病,治于病重之时,故被认为高明。
治理腐败恰如其理--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方针。一手抓惩治腐败坚决有力,一手抓预防腐败扎实有效,两手抓、两手硬。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持续深入、科学发展。
(七)构建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马克思说过,“不可收买是最高的政治品德。”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党员领导干部要洁身自爱,不仅仅是爱自己,更是爱党、爱国、爱民、爱家。人人都能洁身自爱,事情就好办多了。
树朽先朽其根,人毁先毁其志。思想故障是产生其他一切问题的总根源。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的人,是不会为物质诱惑所折腰、为低级趣味所蛊惑的。反之,一个人的堕落则往往是从思想腐朽、精神颓废、信念迷失开始的。有的党员干部就喜欢比官职、比财富,比“潇洒”、比享乐,比来比去,把自己比寒酸了、把党性比没有了、把自己比到监狱里去了。他们真的穷吗?事实上,在政治待遇和经济生活方面并不穷,“穷”的是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私欲贪念断送了他们的前途,一朝深陷囹圄,连享受普通人的天伦之乐都成了奢望。
治腐之本在于治人,治人之本在于治心,治心之本在于治欲。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党员干部特别需要理智,用理智支配欲望、用理智运用权力、用理智实现目的、用理智选择手段。理智又靠什么呢?既靠制度法规,也靠自知之明,靠道德良知,靠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功底。面对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党员干部特别要加强党性锻炼,做人要正、从政要勤、当官要廉、为首要严,以正派赢得人心,以勤政获得敬重。必须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八)构建透明规范的权力制约防线。
“贿随权集”,行贿是围绕着权力而聚集的。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笑脸和恭维,哪里就有投其所好、送其所要,哪里就有被拉下水的危险。“慎独”、“慎权”是每一个执政者面临的严峻挑战。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如何掌好权、用好权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考验。权力是把“双刃剑”,用权为公可以造福百姓,以权谋私则会祸国殃民。
古人曰:“祸患常积于忽微”。对潜在的和处于萌芽局部状态的问题不注意,小事就会变成大事,小乱就会酿成大灾。防患于未然重在加强制度建设。依法用权、照章办事、遵循规则是保障党员干部执好政、用好权的关键。必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以建立健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重点,全面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围绕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紧盯廉政风险区,堵住腐败易发处,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
(九)建立管用有效的监督保障防线。
失去监督必然导致权力腐败,爱护党员干部必须严格监督,保证不出问题必须接受监督。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在被送上法庭时悲叹:要是当时有人提醒一下、监督一下,我不会落到这个下场。此言是对自己后悔莫及的反思,更是对他人猛击一掌的警醒。
强化监督必须构建两道保障线:第一道是整合党政监督资源,切实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构建各级党政机关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防线;第二道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健全信访举报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加强并引导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构建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社会监督防线。
(十)构建遏制腐败的党纪国法防线。
当前,消极腐败现象在权力集中领域、资金密集领域、资源聚集领域和监管薄弱领域,呈多发易发之势。中高级干部尤其是少数单位“一把手”案件时有发生,个别单位领导干部“前腐后继”,影响十分恶劣。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必须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始终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不管什么人、无论职务高低,只要搞腐败就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党内绝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纪律是执行路线的根本保证,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屏障。对违纪违法分子绳之以党纪国法,就是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
(十一)构建四道防线,重在持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重在提升,除险加固,增质提效;重在统筹,协同谋划,一体运作;重在为民,顺应民意,保护民生,务使党员干部不愿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
(十二)加强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要站位全局、了解全局,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整体格局,着力推动科学发展,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着力保护改革创新,着力完善机制制度,着力转变干部作风,着力维护群众利益,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和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十三)加强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信号,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反腐倡廉的风向标,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切实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腐败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取信于民。
(十四)加强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必须深化改革、保护创新。
深化改革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根本出路。按照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要求,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市场运行机制,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实干者、宽容失误者、鞭挞空谈者、追究诬告者、惩治腐败者,让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激情与活力竞相迸发。
(十五)加强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必须统筹推进、项目带动。
统筹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切实增强教育说服力、制度约束力、监督制衡力、改革推动力、纠风矫正力和惩治威慑力。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实施项目带动工程,集中精力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以重点工作的成效带动全局工作的发展,以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建设的推进。
(十六)加强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必须落实责任、力求实效。
反腐倡廉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生动局面。建立完善推进工作落实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以解决实际问题评政绩,以推动工作实效论英雄,确保各项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
(十七)警钟长鸣人心正,清风浩荡事业兴。廉洁是立身之本,廉洁是执政之根,廉洁是兴邦之基。只要河南的广大党员干部立得正、行得端、走得稳、干得优,就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拼搏奋进、勇往直前,谱写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