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常中物理组高中课程基地研修方案2

时间:2019-05-15 12:4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常中物理组高中课程基地研修方案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常中物理组高中课程基地研修方案2》。

第一篇:省常中物理组高中课程基地研修方案2

关于省常中物理组高中课程基地建设

轨道交通特色课程基地

研修计划及进行活动方案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谈不上学生的成长。在知识高度增长的今天,作为新世纪的老师,要追求自我完善,培养学习型教师,构建学习型学校,从而实现“建窗口,出特色,创名校”的发展目标。努力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创造型教师转变,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研究能力。学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拟在下列几方面做好前期工作:

一、学校搭建交流平台。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创设教师发展共同体成员的个人“微博”。通过网络建立QQ群,展示每位教师的教学设想、教学风格、代表性成果、教学资源等。实现教师间的即时交流研训,资源共享,加强合作交流,共谋专业发展,建立网络链接,实时与学生联系,交流思想,萌发创意,实现师生间的实时交流。

二、学校搭建学习的平台。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鼓励教师与外界的学习交流。一方面,与高校联系,聘请高校物理学科知名专家教授担任指导教师,为教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学术团体的高层专业论坛,组织学习参观,增加对外交流与合作。

三、学校搭建研究平台。

组织发展全体成员对自身的创意、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定期召开教师发展例会交流合作,开展教师专业发展论坛等多样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分享智慧的宽阔平台。

物理组根据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轨道交通特色课程基地课程建设的需要,拟派出教师前往上海松江二中外出研修,现组内有如下设想,望学校予以批准:

外出进修操作流程

1、进修项目:

松江二中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特色教育成果显著,这次到松江二中进修学习,重点考察该校的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机器人、课外活动开展情况、研究性学习等项目。观察该校各类竞赛开始情况,各类比赛的报名组织参赛方式等。

2、进修方式:

参与到松江二中的课外活动中去,成为该校老师的助手,与学生一起制作学习。3、进修时间:

开学初学校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待学校各项活动广泛开展后,进修的项目比较齐全,国庆节前后,与该校取得联系后,先派一名教师去松江二中做些前期准备工作,等较熟悉该校各项活动安排后再与我校物理组联系,趁松江二中活动集中的时间全体物理组成员可前往观摩学习。

4、进修人员:

以一名物理老师为主,分两期进行,先在松江二中学习一阶级后,再回校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很根据活动开始情况,再派物理组全体成员前往参观学习。

5、进修人员的交通、食宿、生活安排:

学校各个教研组派出学习考察的教师应有统一的标准,物理组应该遵守学校的规定,由 1

于松江二中离城区非常远,且交通不便,宜住校进修,最好住在松江二中的教师或学生公寓内,方便进修教师安排学习和生活,往返交通费的报销申请学校承担。

6、回校开展工作的一些设想:

赴上海松江二中学习参观,期望完成下列目标:

(1)了解各类创新大赛的比赛项目、报名程序、活动开展形式。

(2)了解创新大赛的合作单位、联系方式、项目书及可行性方案。

(3)制订活动开展方案,确定参与活动的教师的学生。

(4)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并帮助学生把有价值的成果申请专利。

(5)为学生的专利转化的生产力提供帮助和必要的资金支撑。

创新设计成员招聘

拟在高一学生中招聘二十名左右学生分成若干组成员分头进行工作。

预期成果

(1)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教师。

(2)通过研究实践,争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研究论文。

(3)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学生。并发挥学生的辐射作用,完成学生的传、帮、带作用。

(4)指导学生撰写有一定质量的物理小论文,并争取发表,或编印成集出版。

(5)通过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生的创造发明,为学生的进一步升学、深造和终生发展殿定基础。

(6)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和实践,组织学生自主发明创造,争取有创造性的发明,为学生申请专利和形成产业化模式。

附录:

省中物理组目前就特色课程基地的建设已初步做了一些工作,有了一些初步设想,现向学校汇报如下:

省常中物理组于2012年6月审报轨道交通特色课程基地,这是省中物理组新的发展亮点,也是在创新教育、培养“STEM”人才的又一举措,为此,全体物理组成员在新课程理念下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了多方面准备。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STEM education)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不断出现在各种教育改革政策和项目中。“为了创新而教育”运动,旨在提高中学生对STEM教育的参与程度,并改善他们的学业成绩。

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英文首字母的缩写,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早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统称为STEM教育,这反映了一种教育哲学的变化。STEM教育是一种“后设学科”,即这一学科的建立是基于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然后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将原本分散的学科形成一个整体,这就形成了当今日趋受到重视的、跨领域的STEM教育了。

STEM素养是由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的素养所组成,但又不是它们的简单组合,而是把学生学习到的各学科知识与机械过程转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的过程。一个STEM课堂的特点就是在“杂乱无章”的学习情境中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批评性

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复杂的学习情境包含了多种学科,其问题可能涉及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和天体生物学等学科知识。一个STEM课堂上教师可能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希望学生组成一个班级范围内的探究小组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要使用技术搜集、分析数据,并设计、测试和改进一个解决方案,然后与其同伴交流研究成果。学生的STEM素养,就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提高教师的水平和增加相应的研究投入,STEM教育从本科阶段延伸到中小学教育阶段,希望从中小学就开始实施STEM教育。高度强调STEM教育在 “创新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参与课程的学生能够进行以活动为基础、以项目为基础和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同时获得实践的课堂体验。”

为了挖掘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内涵,转变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方式,丰富物理课程资源,提高物理教师专业品质,带动高中物理教学的良性发展,促进高中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提升,学校拟在物理学科组形成特色课程,为省级课程基地建设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物理组已在下面几个方面作好了准备:

一、搭建轨道交通特色课程基地

轨道交通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将体现课程先进理念和有效实践结合,坚持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在科学性、实践性、互动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体现破解物理教学难点与载体创新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紧扣课程内容、手段运用、方法创新,形成开放、创新、互动的教学创新载体;体现先行先为与分享共享结合,先行试验、总结提升,更好地探索新课改深入推进的途径和方式,进一步创新课程体系。

全体课程组老师准备进行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1. 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实验系统的组建

立足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高度,依托常州特有的轨道交通资源“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厂)”,依托江、浙、沪地区高校轨道交通实验室的资源,建设具有中学特色、面向中学生的轨道交通特色的实验室。轨道交通涉及到交通车辆设计及制造、通信与信号控制系统设计及制造、供电系统设计及制造、道路和车站工程设计、检测、管理等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离不开基础的物理学、信息学、地理学等学科的支撑。我校现有的物理实验室、信息学实验室设备装备精良,这为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实验系统重建打下了基础。结合我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在新的轨道交通特色实验室建设中,首先我们将做好总体规划设计,在外聘教授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到大学、工厂的观摩学习结合本校实际设计整合实验室;其次要充分挖掘现有实验室资源基础,通过购买引进、自主设计制作、师生参与实践完善,形成既能服务日常教学要求,又具有开放性的实验系统平台。总之要让学生在这样特色实验平台上既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利用丰富的实验手段进行大胆的创新。我们将努力打造一个针对中学生的,能设计、能尝试,有创新的平台,一个具有常州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实验系统。

2. 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学生自主实验课程的开设

自主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自主实验课程是我校课程建设的一个亮点。通过自主实验,很多学生在实验自主设计、操作、分析处理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学生自主实验课程,将会围绕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轨道交通的车辆的设计,轨道交通的轨道的建设,轨道交通的信号控制,轨道交通的前瞻设计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现实技术问题的研究,对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展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解决轨道交通现实问题的模式来开展研究,来设计和完成实验。这样的自主实验课题完全来自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因此对于学生的潜能有很大的激发,问题驱动的自主实验课题是命题式的的却又是开放的,不同的自主实验的小组会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案,有利于不同的小组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假期高校实验研修。我校和南京、上海以及沪宁线上的很多的高校具有合作关系,常州市教育局对于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大力支持。我校是百年名校,在轨道交通相关的专业校友众多。基于以上的有利条件,结合国家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我们将争取利用寒暑假期间,将高端的优秀学生直接输送到高校实验室。比如:上海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参与他们的研究,了解最前沿的研究资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传统教学和实际的结合,满足高端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有志于向轨道交通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人才。

构建自主实验体系,形成适合高中生能够独立完成的系列探究实验内容。五年内创立自主实验监管体系,形成可操作的自主实验指导教材一本;开展创新实验教学与指导,总结适合高中进行创新实验的操作模式。将五年内收集学生所进行的创新实验研究及成果并整理成册,力争出版。

3. 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学科拓展性课程的设立

学科拓展性课程一直以来是我校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每一门学科都有拓展课程。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学科拓展性课程具有学科综合的特点,开设该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轨道交通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的理论,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的理科教学一直以来优势明显,学校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办有“交大班”对于理工科方向发展的学生的培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学科拓展性课程可以为这部分学生的培养拓宽渠道。该拓展性课程可以体现学科综合的特点,教学的模式可以多样化,教师队伍也会多元化,整个课程的设计会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和回答现实问题是本课程的亮点。

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每年都会有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的汇报展示,学生的优秀研究性学习成果还集结成册进行出版。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研究性学习一方面以学生小组探究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科综合的特点,每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小组,我们将配备多名不同学术背景的指导教师,充分利用沪宁线上的高校资源,聘请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来指导我们的学生。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水平。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有研究方向上的统领,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又具有研究内容的丰富性。比如: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格局的影响,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的信号控制模式、轨道交通的机车的设计、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的对接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研究的课题。常州地区是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定点基地,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大量宝贵资源。

4.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专家系列讲座的开设。

我校是百年名校,百年来人才辈出,学校的校友资源也很丰富,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等很多理工科领域都有领军人物。这为轨道交通特色基地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我校有一个“大家讲堂”的项目每年都会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比如:邀请南京大学地质系王德滋院士来做地球科学报告会——“自然、资源与人”;邀请叶培建院士来我校做“嫦娥登月与中国的深空探测”报告;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来我校作《宇宙演化漫谈》等等。轨道交通课程基地建成后我们将邀请更多的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让更多的高中学生从中受益。在讲座的设计上将围绕轨道交通的方方面面展开,并且尝试将讲座的平台“平民化”,让在轨道交通课程学习研究中涌现的优秀学生推上讲座的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另外在讲座的形式上将更加注重互动的环节,力争将知识性的讲座转变成互动启发、碰撞出思维火花的讲座。

5. 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校本教材编写

为更好的推进我校轨道交通特色课程基地的建设,我们将编写具有本校特色,适合高中

学生的校本教材。教材的编写首先是基于对于轨道交通相关信息的调研,教材将借鉴大学轨道交通学科体系,会更注重和高中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初步设想是教材分为历史发展篇、社会文化篇、科学技术篇、环境经济篇、未来展望篇等五大版块。通过对轨道交通全视角的解读,让不同潜质的学生在获得全局认识的同时,又都能够找到相关兴趣点,保证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中小组成员的特质多样性。教材的编写将以师生合作的形式展开,通过素材的收集、整理、组织、反复推敲,最终成文。并请高校的相关专家审核。教材的编写将和实际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并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加以修订。

继续完善和丰富课程资源,实现资源总量倍增,并将积累的资源进行筛选、分类、归档,形成资源精品化,一方面将资源刻制成光盘、影带、实物等,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学科资源网,将所有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成果共享。

6.基于轨道交通特色教师专业发展区域教研平台建设

在“大校本教研”概念下,以基地建设为平台,深化与原有兄弟学校的联合教研机制,增添省内外优质或同质学校为联合教研友好学校,以课程基地网为平台,建立学科联盟,增加每年校际教师间交流的频率、师生间的交流频率、生与生之间交流的频率,拓宽联合教研主题,更加深入探讨教育教学话题,促进和实现教师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在基地建设的五年中,实现教研机制常态化,教研主题多样化,教研主体多元化,教研对象国际化。依托基地建设,聘请教育教学专家学者组成课程基地发展顾问专家库,每年定期举行名师论坛、教学研究活动展示,加强一对一指导,每年选送部分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研修,五年内实现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教学水平一年一个新高度,科研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每年发表和获奖论文数量翻一番,组内每位教师都有研究课题,每位教师根据个人特长,选择研究项目,如实验教学、学业评价、资源开发等,在教学与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成为研究型教师、创新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7. 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校园网络学习的平台

我校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早、起点高、设施好,因此具有建设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校园网络学习的平台的物质和技术保障。校园网络学习的平台的建设会很好的整合课程资源,及时发布课程信息,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和时间上的灵活性。未来的基于轨道交通特色的校园网络学习的平台将包含丰富的内容,校本教材、实验过程、活动风采、讲座视频、高校对接、专家答疑、发明创造、相关链接等等。这个学习的平台采用学生参与、教师审核,专家把关的模式保证信息的丰富性和科学性。通过学习的平台让每一批参与学习的学生都成为课程基地的建设者和受益者。通过几年的积累,争取让这个平台获得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让这个平台能够为一批批的学生成长助力。

这些工作仅仅开始,物理组准备在今年开始具体的工作,落实人员、措施、设备等,准备在五年内完成特色课程体系、实验体系、评价体系、资源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搭建日臻完善的教师发展平台和校际交流平台,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研讨方式,实现学生轻负担、高质量的培养模式,深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并为全省高中学校的发展和教学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改革示范点。

课程基地各成员应充分认识到基地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工作中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反思总结,按时完成基地建设每期任务与要求,高质量实现基地建设的目标。

二、组建常州市中小学生“我们爱科学”课程基地

由于受到许多传统物理教学方式的限制和高考的引导,我国学生比较擅长解决常规的物理问题,但在物理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在具有实际背景的物理应用方面也有许多缺陷,如建模手段不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薄弱,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等,亟须寻

找途径予以突破。

本项目将以培养学生物理兴趣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物理探究、物理建模为主要方式,以学生生活实践体验为基础,以模拟实验室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平台。教师组织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小组合作、主体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演示、验证、巩固和拓展物理学习内容,感受学科之美,体验物理学的价值,促进物理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通过物理探究、物理建模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本领。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创新实力的基础,物理自主实验能力又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物理资优生的教育,大量研究表明,资优生的培养必须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在课程基地中设置物理资优生的培养计划,在实践基础上寻找一个适合我省乃至全国高中资优生特点的培养模式。

本项目将关注物理天赋突出,对进一步学习物理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借鉴国内外物理资优生的培养经验,与高等院校合作,为物理资优生开设部分高校物理实验课程,指导学生参加物理探究和物理建模活动。同时,通过对一些物理实验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发挥他们的专长,激发其物理学习的潜能,为学生兴趣、特长、职业和终身发展相和谐的人生未来奠定基础。

物理组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我们爱科学”夏令营和冬令营,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应该经过整合和提练,形成系列化教材,这方面的工作也有待组内委派专人完成。

三、参建“交大合作班创新拨尖人材”的培养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改革试点项目,省常中也被列入了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14所试点学校之一。建立高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通道。丰富的课程设置、专业的老师指导,将切实培养营员们的质疑精神、批判精神,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创新实践能力。

提升动手能力,锻炼思维品质,提高观察记录的水平,促进学生走向国际化大系舞台,神州九号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这些都是促进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生动教材。促进同学们在我国重大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四、继续深入广泛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科普的实质在于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并由此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中课程不只为升学服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每个公民的科学素养。因此,将高中物理教学与科普教育有机整合,充分认识科普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具有很现实的意义。聘请专业的科技辅导员作主题讲座。借助高校师资和教学研究机构的力量,通过讲座、外出参观和校本培训,不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不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突出创新思维的重要价值,展示了众多的创造发明成果。向同学们展示极具启发性的思维盛宴。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妙趣横生的航模课吸引同学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活动,一方面陶冶情操,二方面动手动脑,提升师生运用技术的水平,这是书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人材培养,专门设置培养计划,配备专业教师,基于这一课程是多学科交叉而成,可参考兄弟学校的一些做法,物理组拟派出一名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希望通过这次进修能提升物理组在课程基地建设方面的整体水平。

第二篇:参观省常中心得体会(推荐)

用“心育”引路

——参观省常中心得体会 江苏省兴化中学 孙庆兴

12月7日,我校政教处举行了班主任论坛,第二天到省常中进行参观学习,省常中的领导对班级管理工作作了经验介绍,聆听省常中领导的无私传教,感到受益颇多,现体会如下:

目前,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广大教师普遍感到德育工作的实际收效与投入相比十分不协调,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面对工作中的这些问题,一些教师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甚至“一筹莫展”。那么,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呢?笔者的观点是——只有用“心育”引路,才能全方位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树立“三全”思想,营造良好环境

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树立大德育观,大德育观就是要求我们在充分尊重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去思考、观察各种德育现象,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整个社会的大潮流中去探讨研究。树立大德育观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字校树立“三全”思想:全员——全校师生要共同参与;全方位——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并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教全面教育;全过程——学校所有活动都具备教育 功能,因此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全面渗透。

二、小目标经常化,润物细无声 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目标的制定必须要具体、可行、有效。实践证明,目标越小,越具体、越接近学生,就越容易实现。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办事,坚持引导青少年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德育教育,逐步使社会要求、学习规范“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为保证目标的实现,我们还可以将其分解为许多阶段性小目标,例如第一周应做到什么,第二周应做到什么,这样一来目标就小而实了,自然就容易取得实效。当然,有了可行的目标还要通过严格的要求来抓好落实,只要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会“润物细无声”收到良好实效。

三、坚持正面教育,唱响主旋律

正面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因此,我们要始终如一地歌颂人间真、善、美,让学生从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开始,学会爱家庭、爱环境、爱劳动、爱学习、爱社会,最终达到爱祖国、爱人民的最高境界。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2、开展“文明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向上,利用学生身心发展。

3、充分利用各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用好反面教材,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纷繁的,总是鲜花与野草并生,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因此我们认为在 抓好正面教育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假、丑、恶”现象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是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的。只要运用得当,这些反面教材也能像打“预防针”用的疫苗能使健康的肌体增加抗病毒能力那样,使学生增强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为主、超前控制的教育目的。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学校德育工作的群体是学校每个教职工,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德育工作意识以及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敏锐性都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功效。因此,学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常抓不懈,抓出成效,以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来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六、构建三位一体的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如何实施德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风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的基础。学校、班级可与社区联手,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优势,共同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合力网络的德育大格局,使学生在校与在家的5+2天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教育。

德育工作是一个全社会的大课题,要收到良好的实效,不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实践证明,只有用“心育”引路,才能全方位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关于公布兴化市中小学教师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有奖征文比赛获奖情况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

按照市局统一部署与安排,从去年十一月起,我室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组织开展了“我谈减负增效提质”征文征集活动。本次活动,共征集论文近300篇。经专家评审,遴选出一批优秀征文,其中,评选出一等奖50篇,二等奖61篇,三等奖109篇。现将评比结果予以公布(见附录)。

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九日 附录

兴化市中小学教师“我谈减负增效提质”有奖征文比赛获奖情况

学校

第一中学 兴化中学 昭阳实验小学沈伦中心校 增效提质” 开发区中心校安丰高级中学戴泽初级中学茅山中心校 林湖中心校 林湖中心校 效提质》 城东初级中学茅山中心校 大营中心校 海南中心小学临城中心小学茅山中心校 阳山学校 思考

作者姓名

顾玉兰 孙庆兴 莫璐璐 郭宝国

王友祥 徐育兵 刁敏 王振宏 周海年 李广富

步志乐 金小丽 张晓骊 郑刘根 顾小丽 朱军章 吴秀芳

一等奖

征文题目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谈如何提高生物试卷讲评的效益 将减负进行到底

浅谈“五严规定”下如何实现“减负

让文言教学与轻松同行 以人为本 调整策略 应对挑战 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减负增效 深化教学改革 落“实”减负增效 《因教而思 为梦而想》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减负增

追寻高效课堂 加强有效训练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我市小学“减负增效提质的思考” 减负增效之我见 努力打造“高效”的课堂

优化作业设计,让语文教学轻负高效 “减负增效提质”带来的负面影响及

张郭中心校 蒋 峰 张郭中心校 王桂宏 沙沟初级中学 李庆金 茅山中心校 张 萍 临城中心小学 赵 群 老圩中心校 朱桂贤 合塔学校 王金明 林潭学校 谢增庆 临城初级中学 陆小燕 城东初级中学

杨松华

负、增效、提质工程 茅山中心校 潘龙斌 张郭中心校 黄红明 戴泽初级中学 金光明 城东初级中学 陆钦沪 戴南高级中学 高揄武 边城学校 陈 炜

学语文 临城中心小学 万成梅 戴南中心小学

许明凤

戴南董北实验小学 童爱军 老圩中心校 张金红 的思考 老圩中心校 姜丽 之我见

“减负”“增效”走高效教学之路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减负增效提质”背景下的校长作为 为英语学习减负增效

切切实实“减负”实实在在“增效” 实施分层教学,力促减负增效 实施有效教学是减负增效提质的关键 浅谈英语课减负增效 浅谈减负增效提质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减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谈减负增效

浅谈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减负增效提质 浅谈我校减负增效提质

浅谈高一地理课堂中的“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从我做起,让学生轻松

从作业设计谈“减负增效” 减负 增效 提质 一个“谎言”引发的思考

关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减负增效

农村小学关于“减负增效提质”问题边城学校 合陈初级中学 戴泽初级中学 第一中学 景

安丰高级中学 昭阳实验小学 昭阳实验小学

徐 杰 朱学银 左承云 费继斌

减负增效提质 落实素质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形式主义现象 作业优化设计 体现减负增效 在“减负”中撑起语文课堂的靓丽风

葛粉凤 郑慧萍 郑 艳

讲究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减负增效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探求语文教学中优化策略

轻负担,高质量——教育的不懈追求 在五严规定下数学教学如何做到减负戴南董北实验小学 李粉华 张郭中心校 沙沟中心小学 中堡中心校 增效 楚水实验学校 域

袁荣斌 夏 萍 李月萍 房金林

作业:减负增效不容忽视的领 二等奖

学校

茅山中心校 空

合陈初级中学 沙沟初级中学 昌荣中心校 西鲍中心校 效提质 戴南高级中学 作者姓名

郭子林

征文题目

关注学生假日生活,拓展教育教学时

奚存凤 邵元生 吉志刚 江枫义

改变观念,齐抓减负,共促增效 《追寻理想课堂,实施有效教学》 高效常态课堂打造之我见

积极贯彻“五严”规定,实现减负增

姜扬凤 英语课如何减负增效

第一中学 茅山中心校 法

翟延莉 赵新宇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减负增效提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减负增效的点做戴南董北实验小学 华美霞 我谈农村教育的减负增效我谈减负增效

安丰育才学校 顾庄学校 林潭学校 乐成长 中堡中心校 陈堡初级中学 识

戴泽初级中学 戴南高级中学 对“五严” 垛田中心小学 几点思考 临城中心小学

戴南董北实验小学戴南董北实验小学合陈初级中学 戴泽初级中学 垛田中心小学 文正实验学校 临城中心小学

万兴乔 徐荣俊 王蓉

陈爱芹 刘国民 李智祥 孙长钟 张华淦 陈薇薇 杭丽华 翁迎兰 杨杏举 李红云 翁桂珍 吴丽平吴建琴

反思“五严”背后的教育使命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我看减负增效提质——快乐学习,快

浅谈如何减负又增效

初中英语教学减负增效提质的三点认

关于减负增效提质的两点建议 用“增效”促“减负”,用“自主”

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减负增效”的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

放飞心灵-让学习不再成为负担 减负,我们需要做什么 去滥求精 破同立异

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减负增效” 旧话新提谈“减负增效”

执行“五严”规定,努力减负增效 关于减负增效的几点思考 临城中心小学 展 大垛中心校 昭阳实验小学 昭阳实验小学 张郭中心校 中堡中心校 中堡中心校 戴南高级中学 茅山中心校 的关键 戴南高级中学 茅山中心校 临城中心小学 林湖中心校 刘寨学校 合陈初级中学 昭阳实验小学 临城中心小学 见

陈堡初级中学 昌荣中心校 安丰高级中学 边城学校 临城中心小学

朱海妍 刘仁才 郑慧惠 陈 森 周开平于凤林 房元富 刘春苗 荀春宝

徐雅香 王小柏 曾 晏 张德琪 刘丽萍 顾天荣 吴明珠 陈志锋

曹晓全 韦秀 孙 杰 戚俊芳 张明清

严格减负有效提质 促进学生综合发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向40分钟要效率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融乐于学

减负增效—教师的转变 谈谈“减负增效提质”

转变观念、采取措施、减负增效 解决课堂学习困难,是 “减负增效”

谈减负增效 过幸福的教学生活 落实在教师的课堂语言中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巧用增减之术、促进减负增效 谈谈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 一切为了学生——减负增效提质之我减负增效——教学相长的明天 科学减负 增进教学效果 怎样让物理教学减负增效 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戴南董北实验小学 刘建萍 “减负增效”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顾庄学校 老圩中心校 第一中学 第一中学 大营中心校 边城学校 戴窑初级中学第一中学 边城学校 海南中心小学戴泽初级中学展

临城中心小学开发区中心校施 学校

茅山中心校 陈堡初级中学陈堡初级中学陈堡初级中学张郭中心校 海南初级中学 张松云 鲜活课堂 优质提效 裔小锋 初中语文如何减负增效提质 李翔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周定俊 数学作业的“减负”与“增效” 彭庆荣 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丁爱华 浅谈减负增效提质 戚英燕 减负增效提质之我见 江芳 也谈“减负增效提质” 张 锦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张大翠 浅谈减负增效提质

李金华

倡导减负增效提质 促进学生素质发

顾春利 有感于“减负、增效”

陈苏明 着眼学生作业设计,落实减负增效措

三等奖

作者姓名

征文题目

陆冬梅 “减负增效”从老师做起 王婵娟 初中英语之减负增效提质 马永成 历史课如何减负增效 孙慈根 浅谈减负增效提质

王海兰 减负增效提质,落实素质教育 李建

也谈物理教学中减负增效的一些方法

合陈初级中学 到实处 林湖中心校 林湖中心校 西鲍中心校 西鲍中心校 城东初级中学 戴南高级中学 安丰高级中学 茅山中心校 质 茅山中心校 垛田中心小学 堂 边城学校 文正实验学校 临城中心小学 之我见

戴南董北实验小学张郭中心校 沈伦中心校 中堡中心校 阳山学校 西鲍中心校

戴南董北实验小学 征志银 陆红芳 王开远 徐正堂 林书鹏 李月萍 季倩 成新燕 姜根英

仲珠凤 陆秀红

谢兰粉 邱加明 王平

周春玲 王洪进 陈德俊 蔡剑 赵小燕 戴玉宝

范雨芹

严格执行“五严”规定 把减负增效落

《以高效课堂促减负提质》 《让减负增效与教育同行》 思想转变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浅谈英语教学的减负增效 由批改作文谈减负增效

快乐的中学英语·“教”与“学” 作业——减负增效提质的帮手 浅谈如何为小学阅读教学减负增效提

为识记英语单词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提质——构建理想的语文课

激发识字兴趣 培养识字能力 爱学、乐学——减负增效的根本 减负提质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减负增效提质 推进素质教育 另一种学习生活 谈农村初中“减负增效” 初中数学教学怎样才能减负增效 减负不减质 让孩子们愉快的学习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阳山学校 合塔学校 茅山中心校 陈堡初级中学 张郭中心校 课上课 边城学校 西鲍中心校 效” 戴泽初级中学 大营中心校 边城学校 海南中心小学 海南中心小学 戴南中心小学 张郭中心校 老圩中心校 林潭学校 陈堡初级中学 张郭中心校 边城学校 城东初级中学 沙沟高级中学 开始 海南中心小学

吴兆前 赵翠红 刘爱娟 严学俊 陈俊明

左杏生 林发华

李志勇 陈俊阳 孙来根 王 琴 黄杏兰 刘正芹 韩 琴 万兰凤 夏正兵 周鸿翔 殷真喜 赵立东 陆钦锋 蒙前勇

张田华 减负从探索性学习开始

在减负中增效,在减负中提质 浅谈“五严”背景下数学作业的布置 轻快高效的语文课

“减负”“增效”最好的途径——备

我对“减负、增效、提质”的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做到“减负增

“减负增效”之我见

关注生命:从故事中读出减负的真谛 有效教学,减负增效提质的关键 鱼与熊掌可兼得轻负高质不是梦 减负增效——从课堂抓起 也谈“减负增效提质” 谁抢了我的„„

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我眼中的减负、增效、提质 减负增效提质之我见 减负提质之我见 不妨讲点弹性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数学课的“减负增效”从作业与练习

“依法减负、科学增效”之我见 老圩中心校 大垛中心校 钓鱼中心校 中堡中心校 张郭中心校 张郭中心校

质教育临城初级中学 荻垛初级中学 城东初级中学 戴南高级中学 第一中学 垛田中心小学 林湖中心校 张郭中心校 中堡中心校 开发区中心校 中堡中心校 板桥初级中学 戴泽初级中学 馈 茅山中心校 临城中心小学 戴南中心小学

孙秀成 宗慧 顾银华 査尚婧 周 颖 徐叶荣

董恒杰 朱小红 步明健 翟爱国 陆春 顾 钰 刘丽华 何山凤 赵中梁 袁震友 房芳 刘凌 丁网萍

孙秀娟 邓爱锁 马三粉

真减负,增实效

“五严”新政下的“减负增效提质” 我心中的减负增效提质 “减负增效”的点滴体会 心灵对对碰

减负增效提质—论新形势下的学校素

如何减负增效

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从学生自身来抓“减负增效” 新形势下怎样做好“减负增值”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铁肩担道义

《强化三个“加强”切实减负增效》 释放童真 轻松学习

传授方法 激发兴趣—也谈减负增效 感悟“减负、增效、提质” 我对“减负增效”的认识和尝试 浅谈数学课如何减负增效 提质 减负增效--浅谈课堂作业的完成与反

浅谈减负增效

让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数学 日有所诵减负担,提升素养增效益 开发区中心校 池”迈进 茅山中心校 戴南高级中学 第一中学 茅山中心校 周庄中心小学 张郭中心校 合塔学校 林潭学校 林潭学校 西鲍中心校 安丰高级中学 中堡中心校 大营中心校 顾庄学校 合塔学校 陈堡初级中学 陈堡初级中学 大营中心校 越 昌荣中心校 戴泽初级中学 昭阳实验小学

朱朝元 陈爱华 谢丽娜 薛鹏 纪瑞成 韩颖 张冬琴 李桂圣 勾纪刚 章素坚 沙亮 王 勇 顾爱凤 唐冠勇 张弛 沙粉娟 许兴宏 唐庆华 张鹏

张恒泉 翟俊玉 周增平

走“减负增效提质”道路向“品牌化蓄电

以人为本 关注教师成长 浅谈“减负增效”的思考 减负增效提质,现代教育目标 课堂减负增效的主阵地 站立在孩子的高度谈减负增效 优化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与减负增效提质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减负”的实质是“增效” 我谈减负增效提质 我谈”减负增效” 科学施教 减负增效

在和谐统一中实施减负增效提质 减负增效提质之我见

关于“减负增效”的一点心得 浅谈初中语文课的增效

规范科学求真务实,低耗高效追求卓

亲历过程 自主提高

充满激情是语文课堂增效的前提 关于“减负增效”的思考 张郭中心校 业负担 中堡中心校 茅山中心校 陈堡初级中学 陈堡初级中学 张郭中心校 程

海南初级中学 边城学校 戴泽初级中学 垛田中心小学 文正实验学校 缸顾中心校 沈伦中心校 中堡中心校 老圩中心校

老圩中心校

傅兰所 陈开展 曹云贵 韦海关 庄日群 汤日方

王春华 李云平叶月芹 李桂英 张巧红 姜荣霞 胡珺 房汝凤 孙东富

韩启国

分层教学——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

我眼中的“减负增效” 浅谈如何减负增效 也谈数学课的减负增效 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的减负增效 提高教师素质是减负提质的基础性工

“减负”后的兴化教育 加强英语练习切实提质减负 像CEO那样经营我们的班级 浅谈“减负增效 浅谈“减负增效” 从“轻”师“重”教说起 浅谈如何给学生减负增效

正确认识“减轻负担”与“严格训练” 追寻理想课堂,培育祖国未来 初中数学课堂作业的完成与反馈

第三篇:物理组磨课《碰撞》 研修报告

在反思与交流中成长

——磨课研修报告

磨课,是指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的课以及上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试讲过程。所谓“磨”,就是需要教师反复斟酌、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磨课,就是让教师站上讲台,接受学生及听课教师的检阅,就在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压力。正是这种压力,成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动力。

我磨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四节“碰撞”。要磨出一节好的课,就必须要进行认真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材就是要深入阅读教材,了解设计者的意图。只有在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并认真了解教学主体——学生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为此,我在选定课题后,认真阅读了教材,并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我设计出自己教学的大体思路,并征求物理教研组部分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聚集体之智慧,进行第一次备课。而后根据第一次教案,进行第一磨。讲课结束后,各位老师根据我的讲课实际给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我在此基础上对教案和课件进行修改,进行二磨。第二次讲课后,又根据各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教案等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然后进行三磨。第三次讲课后,再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对《碰撞》这节一课的教学策略、时间安排、语言表达等教学得各个方面都做出较大的改进。以下反思的内容主要是第一次、第二次磨课。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改进

教学内容是构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关系着整节课的效率,为寻更为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对教学内容的数量、顺序等进行了调整。

第一次磨课的教学内容按顺序包含:

一、引入新课 通过赛车碰撞、和飞机坠毁两张图片,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碰撞现象。能否举出生活中的碰撞碰撞现象呢?

二、新课探究(1).碰撞的特点:

相互作用时间短、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动量守恒(2).碰撞的三原则:

①系统动量守恒;②系统动能不增加;③碰撞前后速度要合理。(3).碰撞的分类:

1、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粘合在一起,以共同速度运动(4).对碰撞的感性认识:(5).弹性碰撞后速度的确定

(6).思考:碰撞和碰撞的异同?

从整节课的教学实际情况上看,教学内容过多,教学任务量很大。并且出现了一些纰漏,且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等,没有呈现板书和相关计算推导过程。第二次磨课对教学内容及其顺序顺序进行调整。

1、在导入部分,把多张图片缩放在一张PPT上,多媒体上的背景做了适当的调整。

2、新课探究中,对于碰撞特点的引入,由上节课学生自己归纳得出转变为教师根据所给图片直接给出特点。

3、调整碰撞的三原则和碰撞的分类的顺序。这样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4、删除原来的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它们之间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相关计算问题,原因是与案例二中涉及到相同质量的两个物体发生碰撞的相关计算过程雷同;删除了原来的课堂练习一,原因是为了节省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去讨论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删除了碰撞与爆炸的异同,原因是这个问题不是重点,可以在讲解碰撞三原则中的第二点“碰撞后系统动能不增加”时,类比性的一笔带过。

二、教与学策略方面

教与学策略的选择在教法和学法上的选择大体不变,变动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各种教法、学法的侧重点和运用的频率、时间。

教法主要有演示法、讲解法。

学法主要有小组合作探究、知识迁移法。

第一次磨课,在教的策略上主要采用了演示法导入新课,新课探究则主要以教师讲解讲述为主,辅以多媒体展示,但板书不完善,没有小结巩固。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期间对学生能进行了学法指导,但是时间不够充分,效果不好。

在学的策略上,新课探究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且整个过程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时间较少。

在重难点的突破上,重点不是很突出,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用谈话法完成;在难点对各种碰撞问题的理解上,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完成,学生知识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次磨课,在教的策略上仍然以演示法导入新课,新课探究部分则变动较大。减少了教师讲解的部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时间,并且加强了对“弹性碰撞后速度的确定”的讨论。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的策略上,仍然采用了知识迁移的方法。另外则增加学生的讨论时间和讨论活动、自主学习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讨论的时候,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时间花了很多,效果却不是很好

在重难点的突破上,重点“用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讨论碰撞问题。”采用了师生互动、讲授法完成;难点“对各个碰撞过程的理解及一维弹性碰撞后速度的确定”则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边总结讲边分析展示的方法来实现难点的突破。

三、教学时间上的安排的改进

从教学时间上看,经历了一个由教的时间占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占小部分到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讲解占小部分的改变。

第一次磨课,由于教学内容的含量较大,计划好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节奏较快,学生没有时间充分理解。各环节实际使用时间如下:

导入:2';进行新课:22';巩固提高:10';学生自主研讨:5'。其中,重难点所用时间:12';引导学生的时间只有28'。

第二次磨课,由于教学内容有所删减,教学时间相对充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相对宽裕,教师讲解的相对有所减少。

各个教学环节实际使用时间如下:

导入:2';进行新课:20';课堂练习:7';学生自主研讨:12'。学生的自主研讨学习时间明显增加。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在三次磨课的过程中,师生互动主要以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的形式展开;生生互动则主要以教师给出问题,学生以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的形式展开。

第一次磨课,共二次生生互动。第一次在导入新课部分,通过观看所给图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图片所反应的弹性碰撞的特点,学生较积极讨论,讨论效果良好。第二是要求学生讨论在三中特殊情况下碰撞过程后速度的确定,两次生生互动都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且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的监控不足,讨论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第一次磨课师生互动主要围绕“碰撞过程中动能减少,是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等问题的提问。此过程中,由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给出评价并讲解。由于学生思考时间较少和教师的引导不够,最终由教师直接给出参考答案。

第二次磨课,生生互动的内容大体相同,在第二次磨课中,吸取了第一次磨课的经验教训,给了学生更多的讨论的时间,但是出现时间稍长的情况,导致后面的教学环节时间不够。在此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的监控和引导。

在第二次磨课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大体相同,但为坚强对学生的引导,对一些大的问题进行了细化,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但问题稍多。但在本次磨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师评价语言过于单一,激励性内容不够,学生回答问题时引导不够,没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的情况。

第三次磨课,仍然是二次生生互动。该次磨课中生生互动的时间掌握得较好,加强了对学生讨论的监控,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第三次磨课中,重点改善了第二次磨课中出现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其他方面的改进

除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等大的方面做出改进外,在语言等一些细节问题上,通过磨课也得到不断地调整。

历时一个多星期,在物理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这次磨课的三备三磨,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备好、上好一节课的艰辛。

首先,精心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基础,交流合作是备好课的重要手段。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要呈现一节好的课堂,离不开教师课前的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然后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要备好一节课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教材是 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它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备教材,我们首先要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在此基础上去调整、去丰富、去完善,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构成教学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情况等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备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的活动进行预设、创设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学环境,学生是教学中的动态因素,备好了学生,才能掌握课堂节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三,在深入了解教材和学生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无疑,备好一堂课是对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是一次挑战,面对这样一次挑战,教师应该充分调动集体的力量,因此,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是必不可少。在此磨课的过程中,从第一次备课到后来的二磨、三磨,物理教研组各位老师给予了我许多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策略,从教学语言到教学时间安排,每一个小小的改动后体现的都是我们物理教研组每个人的汗水和智慧。一次次的听课、评课;一次次的争论,使这节课更好。在集体合作的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了在备课中,交流合作的重要作用。

其次,通过磨课,促进自我反思,进而提升自我。

磨课的过程是一个反思、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在磨课的过程中,暴露出了我在上课时的很多问题,比如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过于单

一、激情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课后的评课和讨论中被其他老师提出来,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磨课,可以过其他老师的听课和评课反映出自己的不足,进而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寻求提高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磨课也促进了我个人的反思。通过反思,促使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再次,磨课是在交流中寻求创新的过程。

磨课的过程是一个集体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集中整个集体的力量进行备课、评课,并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促进我的专业教学的成长。在这个讨论、争论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更好的想法出现,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为丰富、精彩,实现了课堂的创新。

第四,通过磨课提高课堂效率。

磨课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的进行教学实践,发现课堂设计中不足的地方,对教材进行整合,删减、增加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为精彩、丰富;字斟句酌,不断提高语言的表达水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话语,使课堂更有效率;千打万磨,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教学策略更为合理,提高教师讲课的效率。磨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磨课,我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上都取得了极大地进步,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将把这些经验和认识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技巧,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精彩,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让自己的教学成绩越来越好!

第四篇:省常中2013届高三学生寒假语文复习建议

省常中2013届高三学生寒假语文复习建议

程代军

历时20天的寒假,是同学们调整学习状态、拓宽学习视野的黄金时间。因为每个人在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所以寒假安排原则上各人应视自身实际情况而定。我们在此所提的建议,仅仅就一个学期以来,高三年级语文学习整体上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对这个面上问题的准确描述,应该是视野狭窄,精神孱弱,思维僵化,言语苍白。这严重动摇了语文学习的根底。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早日摆脱应试心理的畸形暗示,一方面怀抱理性,直面语文,合理吐纳,独立行走,另一方面,抢救自己的感觉系统,警惕自己的思维习惯,激活自身的生命活力。因此,这份建议立足于社会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生活语文”内涵的挖掘,从视野与能力层面走进真正的语文,以此来提高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能力。我们为你提供了一份学习菜单,内含的项目你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或补充。

1.预习新课。第一轮复习还剩下“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四个知识点,这几个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存在所谓的考题上的,而是内蕴于自身的言语系统中的,你可以结合《链接高考》红皮书和白皮书看一看,练一练,更重要的还是激活自己的语言意识,除注重日常交流的言语质量外,还要打开你本学期所写的作文,对不满意的作品(不少于两篇)就语言表达层面反复修改,“语不惊人死不休”,真正让“语用”的知识有用处。

2.笔记修订。再次排查一个学期以来训练题中的错题,将相关内容增补到笔记本上。如笔记本空间较小,可用写在即时贴上。我们认为,当你对自己的笔记充满感情时,笔记的效能将会发挥到极致。这本不断膨胀的笔记对二轮复习非常重要。

3.练习测试。完成江苏省名校综合卷

(一)(二)

(三),每份限时150分钟。根据答案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项目,提高解题能力。需要提醒的是,综合卷训练无需求多,重在质量。你不必再去关心其他大市的期末试卷,其他省份的试卷训练会纳入到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中。

4.读书活动。目前,不少同学在表达上存在情感缺乏厚度、说理不够自然、语言表现力较弱等问题,我们认为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读书活动,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我们建议你阅读中国现当代诗歌、时评类作品,如王家新主编的《中国当代诗歌经典》、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好书需要重读)等。如果觉得思想底蕴不够丰厚,可以读一读梭罗的《瓦尔登湖》或罗家伦的《中国人的品格》。我们不厌其烦地叮嘱你读书时要怀有虔诚之心,要主动汲取书中精神营养,铭记自己就是作者一样的人;要模仿书中佳句佳段,自行确立话题,锻炼文字的表现力;要分析佳作思路,化为己用,是自己写作思路清晰化;要从自己的内心认识和尊重语言,追求准确后的典雅、简洁后的丰富。

5.“听、写”活动。每天收听“新闻联播”(或“焦点访谈”、“常州新闻”、“社会写真”等新闻类节目,节目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注意只许听,不许看,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新闻事件或新闻观点,将它们写在“素材本”上。这项训练一方面是训练听力,提高聆听的专注度,另一方面是训练对信息的概括能力,注意新闻中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等信息的表述是否全面,对材料蕴含的观点的分析是否准确而全面,语言是否凝练而通顺。

6.写作活动。写作是一种习惯,写作能力就是从习惯中培育出来的,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平时的练笔。我们认为,日记可以帮助我们训练观察力和审美辨别力,随笔可以帮助我们训练构思谋篇能力。我们建议你坚持每天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无论人、事、景、物,都可以写入日记,书写时主要不要面面俱到,撷取精要,突出重点。只要坚持,就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在日记积累的基础上,每过五天,选择日记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将它扩展写成随笔,字数千字为宜,不必求长,当然不能过短。我们相信,通过随笔、日记的长短结合的训练,你会认清作文中哪些是必要写的,哪些是多余的文字,怎样将情感抒发到位,怎样将道理阐释透彻。

以上六个项目,希望你能认真对待,你的态度将决定你的回报。如果在寒假中遇到学习的问题,可以及时与自己的语文老师联系,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切磋交流。

我们期待你的进步!

附:寒假语文复习项目进度表(请在完成的表格中打“√”)

班级:姓名:

第五篇:中 共 浙 江 省 委 组 织 部

附件5:

不能提供就业协议书的说明

本人就读于(学校)(学院)(专业),年 月 日入学,预计于 年 月毕业,为全日制普通高校2014年应届毕业生,因(原因)无法提供就业协议书。

特此说明

本人手写签名: 联系电话: 报考职位:

年 月 日

下载省常中物理组高中课程基地研修方案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常中物理组高中课程基地研修方案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物理组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

    八年级物理组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借学校“课内比教学”契机,提升教师的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以质量求发......

    在磨课中共同成长(研修组磨课总结)

    在磨课中共同成长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理念老师们虽能脱口而出,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很难,尤其在低年级。本次我们选取了......

    2011年省常中研究性学习调查问卷(共5则范文)

    2011年省常中研究性学习调查问卷1. 你认为我国当今青少年犯罪的机率高 吗? A.低 B.较低 C.一般 D.较高 E.高 2.你认为,或在见闻的案例中你了解到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是......

    中巡组查21省地产腐败达95

    中巡组查21省地产腐败达95%:国土部监督不善放纵违法 2014年08月04日 18:2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刘德炳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5人参与 0评论 在7月16日召开......

    中学级组管理负责制方案(政教处)

    平陵中学级组管理负责制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使学校更适应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努力构建适合我校目前办学规模情况下的有效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分级安排、分级管理、分级......

    潘勤老师在省常中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大全

    潘勤老师在省常中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爱你现在的时光 同学们、老师们: 新年好!新学期好!2012不是世界末日,2013继往开来,新学期启动崭新期待。曾经少年如你们的我,倏忽之间年龄......

    大连市校本研修基地校互助网活动方案(2013、4)

    大连市初中英语基地校校本研修互助网活动方案 (2013年) 一、 主题:减负条件下有效教学的实施 二、 系列活动: (四次活动,上学期两次——1、2,下学期两次——3、4) 1. 集备:有效教学目......

    中共流中支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方案

    中共流渡中学支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方 案 一、活动目的: 紧紧围绕“重温红色经典,坚定理想信念”的活动主题,重温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颂扬革命精神,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