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时间:2019-05-15 12:0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篇:0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00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

背景:国内相继发生的自然灾害,如二月雪灾、五月地震等加大了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而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中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决定对宏观调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财政和货币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上的重大变化,将会对未来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其政策中心目标就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财政政策:稳健转向积极(11月份)

随着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和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出现衰退,外需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进一步扩大内需就成为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所在。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加大政府投资特别是中央投资力度,进而带动社会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首先,发出保增长的强有力信号。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其次,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同时,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扩大内需,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

08年财政政策具体措施

1.2008年4月24日起,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0.3%调低至0.1%

2.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至13%

3.2008年9月1日起,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

4.2008年9月19日起,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为单边征税

5.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2.货币政策:适度从紧转向适度从宽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突然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向世界实体经济,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从去年的“稳健”转为“从紧”后,不得不再次改变为“适度宽松”。

针对金融危机的经济萎缩,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货币政策总体上是宽松的政策,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在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使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使生产成本减少,促进生产积极性.也有利于引导消费增加,繁荣市场.08年主要货币政策有:

(1)从一月到六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共五次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从15%调至17.5%。

(2)下半年,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又多次下调,各项利率也进行了相关调整

(3)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减少公开市场业务的卖出(即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4)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0月、11月连续四次下调基准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5)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6)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7)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8)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9)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二.2009年宏观经济政策

背景: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的下行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针对宏观经济形势这一变化,中央政府开始全面地进行政策转向。2009年,在扩张

性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回调的贸易政策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和四万亿政府刺激计划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避免经济衰退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效。

1.财政政策:积极

2009年财政政策将由“稳健”转为“积极”,重点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配合金融政策和其他手段,来改善经济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

首先,加大对民生的投资力度。在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中民生工程一直居于中心地位。09年的财政政策重点解决居民的低消费问题,减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既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长期增长。其次,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经济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发展以及产业技术进步。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最后,积极减税,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力度,从财政角度保障居民的购买力。

2.货币政策:适度从宽

实际上是适度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具体的实施手段上,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合理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其次,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再次,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合理需求。最后,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促进经济转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结构向政策预期方向转变。

三.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

背景: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经济增长速度依然较快,但经济发展仍面临着结构性,发展性和体制性等诸多矛盾。

1.财政政策:积极

第一,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第二,安排使用好政府公共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第三,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第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五,大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货币政策:适度从宽

今年为防通胀,要继续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应更加注意政策的精细化操作,确保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实现既有效控制通货膨胀预期,又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目标。综合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货币政策的取向定调如下:

第一,货币政策坚持“适度宽松”基调,强调“宽松”的同时更强调“适度”。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起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问题仍待解决,内生增长动力亟需加强。因此,2010年需要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二,推动信贷平稳投放,积极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信贷政策在保持总量平稳的同时,要着重做到结构优化。第三,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适当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回升。

第二篇: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概念题

挤出效应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二、单选题

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m·1/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陡峭,IS也陡峭

B、LM和IS一样平缓

C、LM陡峭而IS平缓

D、LM平缓而IS陡峭

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陡峭而IS平缓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平缓而IS垂直

D、LM和IS一样平缓

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平缓而IS陡峭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和IS一样平缓D、LM陡峭而IS平缓

4、货币供给减少使LM曲线左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5、货币政策如果(),则货币政策效应较大。

A﹒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大,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大;

B﹒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小,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小;

C﹒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大,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小;

D﹒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小,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大。

6、当()时,增加政府购买不会导致均衡收入增加。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7、财政政策如果(),则财政政策效应较小。

A﹒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大,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大;

B﹒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小,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小;

C﹒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大,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小;

D﹒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小,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大。

8、政府支出增加时,可能会使私人支出减少,这一效应称为()。

A﹒替代效应;

B﹒庇古效应;

C﹒挤出效应;

D﹒马太效应。

9、当()时,会产生挤出效应。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投资;

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

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10、当()时,挤出效应小。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11、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12、“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13、挤出效应越大,扩张性财政政策()。

A﹒的乘数越大;

B﹒越难实施;

C﹒越有效;

D﹒越无效。

14、当()时,挤出效应最大。

A﹒货币需求收入弹性不变,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于零;

B﹒货币需求收入弹性不变,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于无穷大;

C﹒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和货币需求利率弹性都趋于零;

D﹒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和货币需求利率弹性都趋于无穷大。

三、多选题

1、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有:()。

A﹒边际消费倾向大小;

B﹒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映程度;

C﹒挤出效应大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映程度。

2、()货币政策乘数越大。

A﹒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

B﹒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

C﹒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

D﹒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

3、如果(),货币供给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大。

A﹒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大;

B﹒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小;

C﹒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大;

D﹒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

4、在古典区域内,()。

A﹒货币政策有效;

B﹒货币政策无效;

C﹒财政政策有效;

D﹒财政政策无效;

5、在凯恩斯区域内,()。

A﹒货币政策有效;

B﹒货币政策无效;

C﹒财政政策有效;

D﹒财政政策无效;

6、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有:()。

A﹒边际消费倾向大小;

B﹒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映程度;

C﹒边际进口倾向大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映程度。

7、()财政政策乘数越小。

A﹒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

C﹒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

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

8、当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如果(),增加政府购买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A﹒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大;

B﹒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小;

C﹒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大;

D﹒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论挤出效应为多少,财政支出政策的效力都大于财政收入政策;

B﹒只要挤出效应小于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加;

C﹒挤出效应的大小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成反方向变动;

D﹒挤出效应的大小与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成同方向变动。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古典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

B﹒在流动性陷阱中,挤出效应不存在;

C﹒凯恩斯学派认为,要对付经济萧条,宏观财政政策比宏观货币政策更有效;

D﹒如果利率水平处在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1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是(),对利率的影响是()。

A.不确定B.上升C.确定D.下降

12、“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是:

A.不论价格水平多高,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国民收人均为它的充分就业的数值

B.执行货币扩张政策的后果只会使物价上涨,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只会使价格发生波动

C.资本主义不会长期处于大量失业的状态

D.不论总需求曲线怎样移动,它仅会影响价格水平,不会影响国民收人

E.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线

四、简述题

1、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时,财政政策效应越大而货币政策效应越小?

2、作图说明为什么凯恩斯陷阱的存在会使货币政策无效。

3、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

1.试用IS—LM模型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

2.试用IS—LM模型说明扩张的财政政策效应。

六、计算题

1.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货币供给量为200美元,C=90美元+0.8Yd,t =50美元,I=140美元-5r,g=50美元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2.画两个IS-LM图形(a)和(b),LM曲线都是y=750美元+20r(货币需求为L=0.20y-4r,货币供给为150美元),但图(a)的IS为y=1250美元-30r,图(b)的IS为y=1100美元-15r

(1)试求图(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2)若货币供给增加20美元,即从150美元增加到170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作一条LM1曲线,并求图(a)和(b)中IS曲线与这条LM1曲线相交所得均衡收入和利率。

(3)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些,利率下降更多些,为什么?

第三篇: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分析

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分析

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我国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重点在于进一步健全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综合协调,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并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结束了之前的混乱,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后又有1992年的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有了明确的目标。经济朝着有中国特色的方面发展。到后来遇上2008年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的心情呈现阴晴不定,反复无常的状态,不过中国的经济还是曲折上升,有欣欣向荣之势。再看到这些可喜的的结果时,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非常骄傲和喜悦,不过其中也存在了诸多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程度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生僻而专业的经济词汇涌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中国关注经济的人群再一次猛增。众多的经济学家也参与到了其中。较著名的厉以宁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是中国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经济元老,他的股份制理论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参考。他认为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均衡,产生了投资怪圈。投资怪圈形成的原因是地方要减轻自身的就业压力,因此地方政府就拿出土地招商引资,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当然产生投资怪圈还与垄断有关,有利益牵连在其中,国家的问题是由全国人民来承担的,对于地方来讲,只要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就行了。要想走出投资怪圈,关键还是要靠改革。

中国经济用两只脚走路,不能一短一长的,不然会失去重心,难保不会摔个大跟头。2009年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一周年,国内最热十大财经新闻搬上银屏:1.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保八”已成定局。2.十大产业振兴出台,多项措施力促消费。3.楼市股市火爆,各地接连出现新地王。

4.财政货币政策双宽松,信贷“井喷”后回落。5.新医改方案出台,基本药物目录公布。6.资本市场IPO重启,创业板市场顺利开闸。7.发展区域经济,十大经济开发区先后获批。8.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启动。9.大宗商品价格一涨再涨,成品油价一调再调。10.我国确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回忆往昔,那些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整体上是持续发展,继往开来,今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导下蓬勃向上,生机盎然。

又到一年播种时,2012中国经济扬帆起航。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在2011年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坚持有扶有控,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革任务,加大攻坚力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同时也提出了2012年的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这里要着重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首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然后,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

合理增长。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最后是为了满足: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七)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九)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这些目标和措施有着高瞻远瞩性,不仅有利于经济更快发展,而且有利于经济更好发展。对于中国现阶段经济整体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总需求结构中内需和外需失衡,内需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失衡。2012年政府的工作目标中主要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刚好是对症下药的。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两大项,其中政府支出又包含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目前,我国所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

第四篇:宏观经济政策

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着力防控地方债风险,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三、结构性色彩更浓

积极财政政策的新内涵

2014年虽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也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其目的、内涵和做法上将发生一些根本的变化,结构性色彩将更浓,将从总量性的政策转向结构性的政策,从单纯的经济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政策。结构性减税以及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力度会越来越大,政府将更多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财政政策更注重短期和中长期结合,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一是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结合,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调整优化国内需求结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是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农业“休养生息”,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产品国际供给能力,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支持精准扶贫。三是完善财政投入体制机制,有效保障改善民生。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思路,完善机制,堵塞漏洞,规范运作,公开透明,千方百计把民生资金管好用好。四是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支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按照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要求,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并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五是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修明渠、堵暗道,有效防控债务风险。六是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同时,加快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一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编制和审查的重点由现在的收支平衡状态向支出预算和政策转变。税收将不再是预算确定的任务,而是转为预期目标,从而克服以往预算执行中的“顺周期”问题。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通过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其对预算的约束性,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可持续性。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公开,推进政策公

开,增强预算的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预算。二是完善税收制度。全面推进增值税改革,建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消除重复征税问题。调整消费税制度征收范围、环节、税率,进一步发挥消费税的调节功能。加快房产税立法和改革步伐,减少房产建设和交易环节税费,清费立税,提高保有环节的税收。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动资源环境保护费改税,进一步发挥税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特别是征管职能划分,充分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三是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在明晰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础上,界定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明确划分政府间收入,再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上下级政府、不同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补足地方政府履行事权存在的财力缺口,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

四、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

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

从本次审计署债务审计结果看,今明两年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的高峰期,到2015年末需要偿还的债务占比达到53.9%,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借新还旧、再融资的压力较大,加之地方融资平台自身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较弱,将不可避免导致流动性风险上升。虽然债务总体可控,但局部信用风险不排除一触即发的可能,这就使央行面临两难局面。央行既希望通过信用事件来降低金融领域风险偏好,又要防控局部信用风险上升成为全局风险的可能,因为一旦引发系统性信用风险,资产价格的大幅收缩必将刺破金融泡沫。今年的目标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平稳,又要化解金融领域风险,还要为改革留出充分的空间。因此,央行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是“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替换了2013年强调的“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014年,预计央行将通过综合运用存准率、正逆回购、央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合理的流动性状况,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

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在2013年取得实质突破,2013年7月,中国全面放开了人民币贷款利率管制,这是近年来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目前,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已先后实现市场化,只有人民币存款利率有上限管理。也就是说,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今后改革剩下的问题在于如何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来看,业界呼吁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有望于2014年推出。目标是通过利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以及开放资本账户来建立市场导向型的金融价格体系。

五、区别对待、公平竞争:

区域政策的特点

我国一系列区域战略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增强了经济整体活力,区域增长格局已出现重大转变。2014年,实行区别对待仍是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的基本方向,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14年,将加快制定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性文件,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扩大退牧还草范围。加快出台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和城区老工业区更新改造,促进全国资源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全面落实中部崛起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前海、南沙、横琴、平潭等重大平台建设,抓紧制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同时,我国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沿海、沿江、沿边、沿路桥的轴线开发,带动更大范围的腹地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支持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等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环渤海地区转型升级。推动云南、广西等地向南亚、东南亚开放,支持西北地区向西开放,着力培育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支撑带。为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还将推进对口支援,支持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区等跨越式发展,落实扶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实施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在注重区别对待的基础上,也将更加注重公平,即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内容。通过体制创新和法律保障,实现不分区域、城乡、工农、公私、贫富,一视同仁地实施财政、金融等公共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公民享有的同权化;加大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建设投入,让不同地区的人民群众享有大体相当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

与此同时,税收优惠将与区域规划脱钩。据统计,目前已出台实施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共有30项,同时还有一些正在申请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项目。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和财税部门执法不严或者出台“土政策”,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变相减免税收,制造税收“洼地”,严重影响了国家税制规范和市场公平竞争。下一步,财政部门将扎实推进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工作,清理已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执行到期的将彻底终止不再延续,对未到期限的将明确政策终止的过渡期,对带有试点性质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将尽快转化为普惠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今后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

六、激活民间力量:

扩大内需的着力点

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既是短期的政策着力点,也是中长期的战略选择。

就扩大消费而言,要扩大居民消费规模,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提升居民消费质量,关键在于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这就意味着需要推动实现稳定充分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建立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2014年,扩大消费的重点将在信息消费领域。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是近年来各个国家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也将成为我国扩大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着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重点将调整预算内投资结构,大幅压缩用于一般竞争性企业项目投资,适当减少可利用社会资金的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停止建设楼堂馆所等投资,压缩小型分散投资,重点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合理确定投向,主要是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和农村民生建设,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重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程,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应用等重大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工程,教育、医疗、社会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发展等领域。在管好用好政府投资的同时,为民间投资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为民间投资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有效释放民间投资潜力。

七、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

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一是推动规划实施。修改完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并尽快发布实施;二是出台配套政策。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三是编制配套规划。组织编制实施重点城市群发展规划,各地因地制宜地编制和实施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四是开展试点示范。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模式、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不同区域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试点;五是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东部地区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六是发展城市群,优化城市布局。着力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培育并引导城市群发展,完善大中小城市结构,强化综合运输交通网络的支撑,优化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分工协作。

八、集约用地、保护农民利益:

土地政策的主要方向

2014年,国土资源部将会全面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用地规模实施总量控制和减量供应,加大存量建设用地供应,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全面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细化各类用地标准。在全面总结各地征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行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着力于建立完善多元保障机制。逐步缩小划拨用地范围,以公平、公开、有偿的方式配置土地资源,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清理存量划拨用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针对不同产业、不同用地类型提供不同的有偿使用方式,弥补一次性收取地价款单一方式的不足。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居住用地供应。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要求,研究起草《不动产登记条例》、《不动产登记办法》等规章制度,整合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做好国家层面有关不动产登记衔接工作。

特别是,在土地政策中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宅基地上的农民住房的财产性收益的路子。(执笔:胡少维)

第五篇:对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分析

第二学年论文

对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分析

姓名:班级:学号:

内容摘要: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的人口大国,采取恰如其分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国民收入产生的乘数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经济都能够持续稳定的增长,虽然不免陷入过投资怪圈、顺差怪圈等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发展圈,不过总体上还是在稳步发展的。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在这继往开来的一年里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假如那些独到有建设性的措施如真能落到实处,那中国的经济又将迎来一个新的腾飞。

关键词:宏观经济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发展

正文: 那些年,我们一起见证的中国经济的发展

从1976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结束了之前的混乱,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后又有1992年的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有了明确的目标。经济朝着有中国特色的方面发展。到后来遇上2008年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的心情呈现阴晴不定,反复无常的状态,不过中国的经济还是曲折上升,有欣欣向荣之势。再看到这些可喜的的结果时,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非常骄傲和喜悦,不过其中也存在了诸多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程度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生僻而专业的经济词汇涌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中国关注经济的人群再一次猛增。众多的经济学家也参与到了其中。较著名的厉以宁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是中国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经济元老,他的股份制理论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参考。他认为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均衡,产生了投资怪圈。投资怪圈形成的原因是地方要减轻自身的就业压力,因此地方政府就拿出土地招商引资,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当然产生投资怪圈还与垄断有关,有利益牵连在其中,国家的问题是由全国人民来承担的,对于地方来讲,只要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就行了。要想走出投资怪圈,关键还是要靠改革。

中国经济用两只脚走路,不能一短一长的,不然会失去重心,难保不会摔个大跟头。2009年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一周年,国内最热十大财经新闻搬上银屏:

1.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保八”已成定局。2.十大产业振兴出台,多项措施力促

消费。3.楼市股市火爆,各地接连出现新地王。4.财政货币政策双宽松,信贷“井喷”后回落。5.新医改方案出台,基本药物目录公布。6.资本市场IPO重启,创业板市场顺利开闸。7.发展区域经济,十大经济开发区先后获批。8.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启动。9.大宗商品价格一涨再涨,成品油价一调再调。10.我国确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回忆往昔,那些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整体上是持续发展,继往开来,今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导下蓬勃向上,生机盎然。

又到一年播种时,2012中国经济扬帆起航

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在2011年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坚持有扶有控,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革任务,加大攻坚力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同时也提出了2012年的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

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这里要着重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首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然后,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最后是为了满足: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七)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九)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这些目标和措施有着高瞻远瞩性,不仅有利于经济更快发展,而且有利于经济更好发展。对于中国现阶段经济整体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总需求结构中内需和外需失衡,内需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失衡。2012年政府的工作目标中主要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刚好是对症下药的。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两大项,其中政府支出又包含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目前,我国所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货币供应量选项:

1、增发长期国债

5、增

3、调整收入分配,促进消费

4、调整利息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抑制过热的投资,因为投资是税收的减函数,税收高了,投资就会少,另一方面,从国民收入的角度来看,投资少了,消费就上去了。所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结构调整和推进科技进步力度,并将当前的扩大内需政策与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把防范通货紧缩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样可以进一步扩大内需,使总需求结构平衡。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不让货币汇率出现大起大落!由此可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是货币汇率稳定,从而可以消除消费者对手中持有货币价值的担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也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总的来说可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也可以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丰富外汇产品,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管好用好外汇储备。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协调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控。规范各类借贷行为,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国家的口袋鼓了,不意味着人民的钱包鼓了,人民的钱包鼓了,不意味着人民就幸福了;但是人民幸福了,一定是说明钱包鼓了,国家富了。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依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制定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平稳、持续和快速运行。从思维到思维只是一步,但从思维到行动却有万步之遥。经济发展中的诸多怪圈、乱象依然存在,要真的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2012年的中国经济已经扬帆起航,只要长风破浪会有时,总可待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1].网易财经中心,《这些年,中国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1

[2].流血,《从思维到行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3].王学武,《经济中的乱象》,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8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分析与监管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

[5].江珊,《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新华出版社,2009.1

下载0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08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验3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实验3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实验名称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实验目的1、根据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原理,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数据,并进行分析,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趋向做出判断。2、......

    1933年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933年美国经济政策分析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2012级8班 姓名:学号: 前言:众所周知,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场大危机以及......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名词解释1. 财政政策2 .货币政策3. 挤出效应4 .货币幻觉二、判断题1.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2. 在IS曲线......

    对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分析(五篇)

    对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分析 班级:国贸102 姓名:钱波 学号:2010010527 摘要:对于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而言,采取恰如其分的经济政策对国民收入产生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及对证券市场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及对证券市场影响张黎斌JS074214707金融5班摘要: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已对世界各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中国也不例外,但在我国政府正确的宏观调......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定位及宏观经济政策问题

    针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问题的几点思考内容提要: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较为复杂,本文从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分析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作用,我国目前宏观政策的特点和效用,以及实施过程......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最终定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骄傲的是,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似乎正朝着其梦寐以求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又迈进了一步。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政......

    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凯恩斯主义: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源起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危机往往是由于供给不足导致的;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通过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