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如何导致股价变化
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如何导致股价变化,举例说明。
1.经济周期
人们常说,股票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也就是说股价变动不仅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能预示经济周期的变化。实证研究显示,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波动。往往在经济还没有走出谷底时,股价已经开始回升,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周期的一致判断所引起的。我们通常称股市是虚拟经济,称与之相对的现实经济为实物经济,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如影随形”,彼此都能对对方有所反映。
由于受资源约束、人们预期和外部因素影响,经济运行不会是一直处于均衡状态。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经济处于不均衡状态。相应地,股市也具有上下波动运行的特点。
当社会需求随着人口增加、消费增加等因素而不断上升的时候,产品价格、工人工资、资本所有者的投资冲动都会增加,连带出现的情况是投资需求增加,市场资金价格(即利率)上涨。工资的增加又使得个人消费再度增加。企业投资的增加和个人可支配收人增加,使实物经济质量不断提高,企业效益不断上升,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刺激。当经济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产品供过于求,企业开始缩小生产规模,社会上对资金需求减少,资金价格下落,经济进人低迷状态。
当实物经济按照上述周期在运行时,以证券市场表示的虚拟经济也处干周期运行之中,只是证券市场运行周期比实物经济周期更为提前。
2.财政政策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分配活动,它体现着国家与其有关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财政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纯收人。其大小取决于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其他事业的发展状况、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益的高低、以及财政政策的正确与否,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公共事业、教育、国防以及社会福利,国家合理的预算收支及措施会促使股价上扬,重点使用的方向,也会影响到股价。财政规模和采取的财政方针对股市有着直接影响。假如财政规模扩大,只要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方针,股价就会上涨;相反,国家财政规模缩小,或者显示将要紧缩财政的预兆,则投资者会预测未来景气不好而减少投资,因而股价就会下跌。虽然股价反应的程度会依当时的股价水准而有所不同,但投资者可根据财政规模的增减,作为辩认股价转变的根据之一。
财政投资的重点,对企业业绩的好坏,也有很大影响。如果政府采取产业倾斜政策,重点向交通、能源、基础产业投资,则这类产业的股票价格,就会受到影响。财政支出的增减,直接受到影响的是与财政有关的企业,比如与电气通讯、房地产有关的产业。因此.每个投资者应了解财政实施的重点。股价发生变化的时点,通常在政府的预算原则和重点施政还未发表前,或者是在预算公布之后的初始阶段。因此,投资者对国家财政政策的变化,也必须给以密切的关注,关心财政政策变动的初始阶段,适时做出买入和卖出的决策。
第二篇: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概念题
挤出效应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二、单选题
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m·1/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陡峭,IS也陡峭
B、LM和IS一样平缓
C、LM陡峭而IS平缓
D、LM平缓而IS陡峭
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陡峭而IS平缓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平缓而IS垂直
D、LM和IS一样平缓
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平缓而IS陡峭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和IS一样平缓D、LM陡峭而IS平缓
4、货币供给减少使LM曲线左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5、货币政策如果(),则货币政策效应较大。
A﹒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大,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大;
B﹒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小,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小;
C﹒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大,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小;
D﹒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小,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大。
6、当()时,增加政府购买不会导致均衡收入增加。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7、财政政策如果(),则财政政策效应较小。
A﹒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大,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大;
B﹒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小,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小;
C﹒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大,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小;
D﹒对利率变动影响较小,且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较大。
8、政府支出增加时,可能会使私人支出减少,这一效应称为()。
A﹒替代效应;
B﹒庇古效应;
C﹒挤出效应;
D﹒马太效应。
9、当()时,会产生挤出效应。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投资;
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
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10、当()时,挤出效应小。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11、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12、“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13、挤出效应越大,扩张性财政政策()。
A﹒的乘数越大;
B﹒越难实施;
C﹒越有效;
D﹒越无效。
14、当()时,挤出效应最大。
A﹒货币需求收入弹性不变,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于零;
B﹒货币需求收入弹性不变,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于无穷大;
C﹒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和货币需求利率弹性都趋于零;
D﹒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和货币需求利率弹性都趋于无穷大。
三、多选题
1、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有:()。
A﹒边际消费倾向大小;
B﹒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映程度;
C﹒挤出效应大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映程度。
2、()货币政策乘数越大。
A﹒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
B﹒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
C﹒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
D﹒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
3、如果(),货币供给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大。
A﹒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大;
B﹒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小;
C﹒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大;
D﹒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
4、在古典区域内,()。
A﹒货币政策有效;
B﹒货币政策无效;
C﹒财政政策有效;
D﹒财政政策无效;
5、在凯恩斯区域内,()。
A﹒货币政策有效;
B﹒货币政策无效;
C﹒财政政策有效;
D﹒财政政策无效;
6、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有:()。
A﹒边际消费倾向大小;
B﹒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映程度;
C﹒边际进口倾向大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映程度。
7、()财政政策乘数越小。
A﹒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
C﹒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
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
8、当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如果(),增加政府购买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A﹒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大;
B﹒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小;
C﹒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大;
D﹒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论挤出效应为多少,财政支出政策的效力都大于财政收入政策;
B﹒只要挤出效应小于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加;
C﹒挤出效应的大小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成反方向变动;
D﹒挤出效应的大小与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成同方向变动。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古典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
B﹒在流动性陷阱中,挤出效应不存在;
C﹒凯恩斯学派认为,要对付经济萧条,宏观财政政策比宏观货币政策更有效;
D﹒如果利率水平处在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1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是(),对利率的影响是()。
A.不确定B.上升C.确定D.下降
12、“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是:
A.不论价格水平多高,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国民收人均为它的充分就业的数值
B.执行货币扩张政策的后果只会使物价上涨,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只会使价格发生波动
C.资本主义不会长期处于大量失业的状态
D.不论总需求曲线怎样移动,它仅会影响价格水平,不会影响国民收人
E.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线
四、简述题
1、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时,财政政策效应越大而货币政策效应越小?
2、作图说明为什么凯恩斯陷阱的存在会使货币政策无效。
3、说明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
1.试用IS—LM模型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
2.试用IS—LM模型说明扩张的财政政策效应。
六、计算题
1.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货币供给量为200美元,C=90美元+0.8Yd,t =50美元,I=140美元-5r,g=50美元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2.画两个IS-LM图形(a)和(b),LM曲线都是y=750美元+20r(货币需求为L=0.20y-4r,货币供给为150美元),但图(a)的IS为y=1250美元-30r,图(b)的IS为y=1100美元-15r
(1)试求图(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2)若货币供给增加20美元,即从150美元增加到170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作一条LM1曲线,并求图(a)和(b)中IS曲线与这条LM1曲线相交所得均衡收入和利率。
(3)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些,利率下降更多些,为什么?
第三篇:宏观经济政策
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着力防控地方债风险,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三、结构性色彩更浓
积极财政政策的新内涵
2014年虽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也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其目的、内涵和做法上将发生一些根本的变化,结构性色彩将更浓,将从总量性的政策转向结构性的政策,从单纯的经济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政策。结构性减税以及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力度会越来越大,政府将更多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财政政策更注重短期和中长期结合,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一是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结合,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调整优化国内需求结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是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农业“休养生息”,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产品国际供给能力,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支持精准扶贫。三是完善财政投入体制机制,有效保障改善民生。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思路,完善机制,堵塞漏洞,规范运作,公开透明,千方百计把民生资金管好用好。四是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支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按照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要求,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并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五是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修明渠、堵暗道,有效防控债务风险。六是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同时,加快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一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编制和审查的重点由现在的收支平衡状态向支出预算和政策转变。税收将不再是预算确定的任务,而是转为预期目标,从而克服以往预算执行中的“顺周期”问题。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通过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其对预算的约束性,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可持续性。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公开,推进政策公
开,增强预算的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预算。二是完善税收制度。全面推进增值税改革,建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消除重复征税问题。调整消费税制度征收范围、环节、税率,进一步发挥消费税的调节功能。加快房产税立法和改革步伐,减少房产建设和交易环节税费,清费立税,提高保有环节的税收。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动资源环境保护费改税,进一步发挥税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特别是征管职能划分,充分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三是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在明晰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础上,界定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明确划分政府间收入,再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上下级政府、不同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补足地方政府履行事权存在的财力缺口,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
四、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
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
从本次审计署债务审计结果看,今明两年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的高峰期,到2015年末需要偿还的债务占比达到53.9%,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借新还旧、再融资的压力较大,加之地方融资平台自身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较弱,将不可避免导致流动性风险上升。虽然债务总体可控,但局部信用风险不排除一触即发的可能,这就使央行面临两难局面。央行既希望通过信用事件来降低金融领域风险偏好,又要防控局部信用风险上升成为全局风险的可能,因为一旦引发系统性信用风险,资产价格的大幅收缩必将刺破金融泡沫。今年的目标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平稳,又要化解金融领域风险,还要为改革留出充分的空间。因此,央行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是“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替换了2013年强调的“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014年,预计央行将通过综合运用存准率、正逆回购、央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合理的流动性状况,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
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在2013年取得实质突破,2013年7月,中国全面放开了人民币贷款利率管制,这是近年来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目前,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已先后实现市场化,只有人民币存款利率有上限管理。也就是说,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今后改革剩下的问题在于如何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来看,业界呼吁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有望于2014年推出。目标是通过利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以及开放资本账户来建立市场导向型的金融价格体系。
五、区别对待、公平竞争:
区域政策的特点
我国一系列区域战略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增强了经济整体活力,区域增长格局已出现重大转变。2014年,实行区别对待仍是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的基本方向,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14年,将加快制定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性文件,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扩大退牧还草范围。加快出台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和城区老工业区更新改造,促进全国资源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全面落实中部崛起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前海、南沙、横琴、平潭等重大平台建设,抓紧制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同时,我国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沿海、沿江、沿边、沿路桥的轴线开发,带动更大范围的腹地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支持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等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加快环渤海地区转型升级。推动云南、广西等地向南亚、东南亚开放,支持西北地区向西开放,着力培育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支撑带。为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还将推进对口支援,支持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区等跨越式发展,落实扶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实施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在注重区别对待的基础上,也将更加注重公平,即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内容。通过体制创新和法律保障,实现不分区域、城乡、工农、公私、贫富,一视同仁地实施财政、金融等公共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公民享有的同权化;加大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建设投入,让不同地区的人民群众享有大体相当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
与此同时,税收优惠将与区域规划脱钩。据统计,目前已出台实施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共有30项,同时还有一些正在申请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项目。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和财税部门执法不严或者出台“土政策”,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变相减免税收,制造税收“洼地”,严重影响了国家税制规范和市场公平竞争。下一步,财政部门将扎实推进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工作,清理已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执行到期的将彻底终止不再延续,对未到期限的将明确政策终止的过渡期,对带有试点性质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将尽快转化为普惠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今后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
六、激活民间力量:
扩大内需的着力点
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既是短期的政策着力点,也是中长期的战略选择。
就扩大消费而言,要扩大居民消费规模,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提升居民消费质量,关键在于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这就意味着需要推动实现稳定充分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建立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2014年,扩大消费的重点将在信息消费领域。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是近年来各个国家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也将成为我国扩大消费的重要着力点。
着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重点将调整预算内投资结构,大幅压缩用于一般竞争性企业项目投资,适当减少可利用社会资金的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停止建设楼堂馆所等投资,压缩小型分散投资,重点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合理确定投向,主要是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和农村民生建设,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重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程,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应用等重大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工程,教育、医疗、社会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发展等领域。在管好用好政府投资的同时,为民间投资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为民间投资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有效释放民间投资潜力。
七、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
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一是推动规划实施。修改完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并尽快发布实施;二是出台配套政策。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三是编制配套规划。组织编制实施重点城市群发展规划,各地因地制宜地编制和实施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四是开展试点示范。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模式、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不同区域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试点;五是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东部地区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六是发展城市群,优化城市布局。着力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培育并引导城市群发展,完善大中小城市结构,强化综合运输交通网络的支撑,优化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分工协作。
八、集约用地、保护农民利益:
土地政策的主要方向
2014年,国土资源部将会全面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用地规模实施总量控制和减量供应,加大存量建设用地供应,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全面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细化各类用地标准。在全面总结各地征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行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着力于建立完善多元保障机制。逐步缩小划拨用地范围,以公平、公开、有偿的方式配置土地资源,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清理存量划拨用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针对不同产业、不同用地类型提供不同的有偿使用方式,弥补一次性收取地价款单一方式的不足。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居住用地供应。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要求,研究起草《不动产登记条例》、《不动产登记办法》等规章制度,整合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做好国家层面有关不动产登记衔接工作。
特别是,在土地政策中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宅基地上的农民住房的财产性收益的路子。(执笔:胡少维)
第四篇:实验3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实验3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实验名称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实验目的1、根据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原理,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数据,并进行分析,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趋向做出判断。
2、在现行的宏观政策、财政政策与汇率政策下,试分析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证券行情走向影响,并研判未来行市可能的变化趋向。
3、宏观经济政策数据选取: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
实验设计方案
1、通过登录国家统计局等网站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数据,并进行分析,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趋向做出判断。
2、通过收集的数据,对我国未来的经济走向和趋势进行预测。
3、通过对我国未来的经济走向和趋势预测,进而分析将会对我所关注股票ST深泰(000034)会产生的影响。
4、分析现行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将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5、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我所选择的股票ST深泰(000034)及未来的走势。
6、由于我所关注的股票ST深泰(000034)属于通信类别,所以可以通过通信行业占GDP的比例分析通信行业未来的走势,从而可以分析对股票的影响。
数据资料及分析方法
1、通过访问国家统计局等网站,收集整理了1994—2005年我国GDP总量资料,如下表
通过分析我国GDP的年增长率,可以知道:1994年的GDP与1993年同比增长11.8%;1995年的GDP与1994年同比增长10.2%;1996年的GDP与1995年同比增长10%;1997年的GDP与1996年同比增长9.3%;1998年的GDP与1997年同比增长7.8%;1999年的GDP与1998年同比增长7.6%;2000年的GDP与1999年同比增长8.4%;2001年的GDP与2000年同比增长8.3%;2002年的GDP与2001年同比增长9.1%;2003年的GDP与2002年同比增长10%;2004年的GDP与2003年同比增长10.1%;2005年的GDP与2004年同比增长10.2%。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前三季度的GDP总量为141477亿元,已经比2005年全年的GDP总量高出10.7%。所以有理由预计,2006年我国GDP总量的增长率仍然会超过10%。
2、通过访问国家统计局等网站,收集整理了1996年至2006年9月我国财政支出状况资料,如下表。
表21996年至2006年9月我国财政收支状况单位:亿元
通过分析我国近十年的财政支出,不难看出从1996年—2002年前后几乎都保持较高的财政支出,应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从2003年起,尤其是2004年和2006年前三季度,可以明显看出政府已经不再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转而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可能和2003年起尤其是2004年我国经济局部过热有关。
根据2006年前三季度前三个季度的财政支出状况,可以预测我国近些年应该还会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
3、通过访问统计统计局及中国人民银行等网站,收集整理了1996年—2006年9月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表31996年—2006年9月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通过分析我国近十年的货币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近些年采用的是较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但随着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数次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如1次调高存款利率,2次提供贷款利率,3次提高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我有理由预测:我国中央银行有可能会调节货币供应量,实行趋于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
4、通过访问国家统计局等网站,收集整理了近四年信息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资料,如下表。
表4信息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
通过分析近四年的信息产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可以看出信息产业还是被众多企业家所看好,众多企业家对信息产业还是抱有较大的信心。
实验结论:
1、通过分析我国GDP的年增长率,可以知道:1994年的GDP与1993年同比增长11.8%;1995年的GDP与1994年同比增长10.2%;1996年的GDP与1995年同比增长10%;1997年的GDP与1996年同比增长9.3%;1998年的GDP与1997年同比增长7.8%;1999年的GDP与1998年同比增长7.6%;2000年的GDP与1999年同比增长8.4%;2001年的GDP与2000年同比增长8.3%;2002年的GDP与2001年同比增长9.1%;2003年的GDP与2002年同比增长10%;2004年的GDP与2003年同比增长10.1%;2005年的GDP与2004年同比增长10.2%。
2、通过分析我国近十年的财政支出,不难看出从1996年—2002年前后几乎都保持较高的财政支出,应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从2003年起,尤其是2004年和2006年前三季度,可以明显看出政府已经不再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转而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可能和2003年起尤其是2004年我国经济局部过热有关。
3、通过分析我国近十年的货币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近些年采用的是较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但随着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数次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如1次调高存款利率,2次提供贷款利率,3次提高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我有理由预测:我国中央银行有可能会调节货币供应量,实行趋于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
4、通过分析近四年的信息产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可以看出信息产业还是被众多企业家所看好,众多企业家对信息产业还是抱有较大的信心。
5、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由于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贸易顺差也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增加,且国内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我认为我国政府将会采取较为稳健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这将造成投资的成本有所增加。
6、由于我所关注的股票是ST深泰(000034),该只股票已经被证券交易所挂上S*ST,证明该股票已经至少连续两年的每股收益为负,公司至少连续两年亏损,所以我认为,该股的发展潜力不大,不是理想的投资证券,应当及时平仓。
实验总结:
1、学会运用相关网站收集各种经济数据。
2、通过分析所收集的数据,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和经济形势作出预测。
第五篇:1933年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933年美国经济政策分析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2012级8班
姓名:学号:
前言:众所周知,1929-1933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场大危机以及在危难关头上任的总统罗斯福所施行的“新政”都给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本文将从这场大危机爆发的背景开始探究,重点关注罗斯福“新政”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加以分析。最后根据政策取得的效果给予分析评价,得出结论,哪些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相似状况,而又应当借鉴反思些什么。本文的最后会一一给出结论。
正文
政策实施背景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86000 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 1044亿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 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 1913 年。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胡佛政府惊惶失措,一筹莫展。尽管胡佛总统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始终没有能够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并没有解决随之而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结果致使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的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的企业破产,完全失业的人数达到了1 300万。全国上下不满情绪和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当时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对此束手无策,而此时的凯恩斯主义迎合了当时的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以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竞选宣言,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第 32 届美国总统。并在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来缓解危机。
政策具体分析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在经济大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和扩张性的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美国这一阶段的政府政策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但适当的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发挥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尤其是采取了连续降息的货币政策,逐渐使得国内的信贷市场复苏,降低了企业的借贷成本,实体经济呈现出复苏迹象。
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罗斯福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快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改革首先从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开始。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央银行)的权力;管制证券业。这些措施很快起到了恢复银行信用的作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这些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到1933年4月,存回银行的通货已达10亿美元。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他接受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实施了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解决失业和摆脱萧
条。首先,税收负担比较轻,尽管1934年和1936年罗斯福两次增加对高收入阶层的征税,公司利润税占账面利润的比率也由1929年的13.7%增加到1939年的20%,但个人所得税占个人收入的百分比却由1929年的1.4% 下降到1939年的1.2%。其次,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政府 财政的转移支付大量增加,即主要是将一部分来自对高收入阶 层和公司的课税转移到低收入阶层。1929年各级政府间的转移 支付额为2.5亿美元,十年后1939年剔除通胀因素后增加到17 .5亿美元,为1929年的7倍,占GNP的比率由1929年的0.25% 上升到1939年的2%,其中绝大部分用于社会保障和失业补偿性 开支。最后,公共开支的增加和税收负担的相对稳定,使各级政府财政的赤字逐年增加,公债发行量越来越多,当时50%的 政府支出是靠公债融资来支撑的.一、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罗斯福担任总统后的一系列扩张型财政政策,是推动美国经济企稳复苏的重要力量。
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 5 万美元纯收入和 4 万美元遗产征收 31 %,500 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 75 %;公司税过去一律是 13.75 %,根据 1935 年税法,公司收入在 5 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 12.5 %,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 15 %。再有就是大规模的减税。1933年后陆续颁布了大量具备收入再分配作用的税收政策,大规模减少普通民众的赋税,同时适当增加对高收入者的征税。
总结美国这一阶段所采取的财政政策可以做如下分类:需求类、救急类、调整转型类、大力开展公共工程建设、对普通居民的临时救济、支持住房抵押市场,缓解居民债务、向福利国家转型,以提振内需环境保护和治理边远地区开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需求供给结合、救急类大规模减税、供给端、救急类调整转型类。如救济关系经济命脉的重要公司和行业、增加政府支出,推行“以工代赈”,大力开展公共工程建设、,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政府付款补贴,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对普通居民的临时救济、边远地区开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向福利国家转型,以提振内需等。以及支持住房抵押市场,缓解居民债务。1933年6月通过了一项法案,设立了房产主借贷公司,通过发放长期的低息贷款,大大缓和了城市房产的抵押债务。政府补贴进行产业调整和转型。1933年5月,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成立的农业调整局希望在农业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建立和维持平衡,对闲置耕地进行补贴,来减少过剩和提高农民的收入。该政策效果显著。农业净收入从1932年的192800万美元,增为1935年的460500万美元。
二、货币政策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来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行为。
为解决银行货币荒,罗斯福委托各联邦储备银行根据各银行资产发行货币,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办法给它们提供流动资金;为了恢复群众对银行的信任,它规定由财政部整顿银行,并监督银行的重新开业;财政部根据要求支持有支付能力的大银行,淘汰了无偿还能力的不健全银行;为保护银行储备和阻止黄金外流,新政提出了禁止储藏和输出黄金。从 1933 年3月10 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 , 美钞停止兑换黄金;4月19日 , 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6月5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1934 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 , 并使美元贬值 40.94%。罗斯福还先后通过提供证券实情法、证券交易法及银行法,即著名的格拉斯—斯特高尔法以加强对银行、证券市场和货币的改革和管理。最终,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美国放弃了金本位制。
效果评价
这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通过政府行政力量,将集中起来的社会财富,向社会底层人员分散。从而使经济逐渐恢复平衡,促进经济恢复。
由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在通货膨胀的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尤其是美国大萧条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所以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多为财政政策。但是通过美元贬值,也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的这些措施 , 对稳定局势 , 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1933年夏和1934年春,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到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已恢复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但失业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在危机期间初步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从 1935 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 1933 年的 742 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 2049 亿美元,失业人数从 1700 万下降至 800 万 , 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到 1939 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宏观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罗斯福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属于凯恩斯主义的相机选择的“需求管理”。特点:
1、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建水坝、修桥梁、开公路、铁路等,带动就业、刺激消费,为商品提供销售市场并稳定物价
2、贬值美元、扩大商品出口市场90年代我国也推行过类似经济政策,颇具效果。凯恩斯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政府必须想办法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刺激消费;企业界没有办法扩大投资,政府必须担当起投资的责任。政府从哪里弄钱来投资呢?增加赤字财政。他认为,在出现萧条时政府应当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意识地使预算出现赤字;当通货膨胀加剧时,政府增加税收,紧缩财政开支,取得财政结余,偿还萧条时发出的债券。
结论
依靠市场可达到两个市场同时均衡,但却未必能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时期。为此,需要依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节。通过以上分析,这两种政策主要都是变动一个国家的总需求,从而达到消除失业和减少通货膨胀,以便使国民收入快速而稳定发展的目的。
罗斯福运用财政、信贷两个杠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医治市场经济自发机制所造成的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痼疾。政策重点是用需求带动生产。办法之一是实行赤字财政和发行债券,调动闲置资本用于生产和消费。办法之二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这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实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其结果是最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动摇,而经济制度可以进行改造,改造的办法就是运用政权的力量加以干预。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私人垄断资本到国家垄断资本。这是资本主义国家一次面对危机,自我调整,干预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这种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既是区别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的显著特征,又是罗斯福新政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今天的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危机来临时,政府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直到今天,这依然是个重要的问题。市场可以有效地筛选出强者,但他们无法保护弱者。因此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社会基本公正,政府责无旁贷。市场不是万能,政府也不是。也许,从来就没有无所不能的拯救者,我们必须以积极地心态和行动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在危机来临时,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和自由贸易。每一次的经济危机到来之时,贸易保护作为一种讨巧的政策,容易得到本国民众的支持,表面上它确实能够保护本国的制造业减少外来产品的冲击,但从全球的福利水平来讲,贸易保护政策带来的必然是负效用,最终的结果便是从危机中恢复的时间被人为延长。目前贸易保护再次有抬头之势,美国政府开始频频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抨击中国,同时奥巴马的经济复兴计划中也包含了限定性采购美国货这样的条款。目前中国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并未采取激进政策,仅调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以鼓励出口,这一政策方向是正确的,应继续坚持。长期而言不论是对全球经济的复苏或是中国在世界贸易版图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都是有相当益处的。
美国大萧条后的宏观经济政策政策运用对中国的启示还有政府政策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财政政策应兼顾短期的应急作用和长期的调整转型作用。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到,美国在大萧条后的政策并未仅仅着眼于应急,帮助国家走出危机,而做到了两者兼顾。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财政政策多数仍然是一种应急之举,通过投资拉动来保证GDP增长维持在较高水平,并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保证社会稳定。诚然,这是当务之急,政策思路亦无可厚非,但我们仍应当注意到中国若想摆脱过度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便一定要启动内需,尤其是庞大的农村市场的内需,而做到这一点难度远比增加投资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