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与邮政职工的责任和使命(范文模版)
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与邮政职工的责任和使命
一、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内涵及其邮政业跨越发展的意义
(一)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内涵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竟先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这是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描绘的山西发展新蓝图。
山西地处中部内陆,欠发达是我们的省情,跨越发展是尽快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的必由之路。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在转型,转型的文章做好了,跨越发展也就实现了。转型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全面提升,实现新兴产业的做大做强,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为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强大的动力。转型是手段,跨越是目的,跨越发展是质的飞跃,而不是量的累加。跨越发展的真谛,就是以科学转型为跳板,实现一种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就是要以建设国家新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二)我省邮政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意义
《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后五年邮政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一是要以惠民强业为战略目标,以改革促转型、促升级、促发展,推进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向现代邮政业转变,实现邮政行业跨越式发展。二是要准 1
确把握未来五年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邮政业转型升级。围绕邮政服务和快递服务两大领域,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构建便捷高效、竞争有序、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快递服务体系。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构建两个体系,最终实现三大目标:邮政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我省邮政业存在着发展规模小、经营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只有全面贯彻《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抓住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真正的转型跨越,才能与全国邮政同行保持一致的步伐,才能增强职工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因此,我省邮政业的转型跨越,既是本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职工队伍是我省邮政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主力军
在邮政业转型跨越发展中,重点要依靠职工队伍,以职工为本;要团结号召广大职工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激发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进一步把全体邮政职工团结动员起来,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充分发挥职工群众主力军作用,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
要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大局中,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形成热火朝天、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为我省邮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彰显职工在邮政转型跨越发展中的重任和使命
职工是邮政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主力军,当前,我省邮政职工还面临着一些困境,存在着责任划分不清、办事拖拉散漫、互相推诿、执行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邮政业的发展,所以要想真正实现邮政的转型跨越,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重视从每个职工的改变开始。
第一、要解放思想,重视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职工,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深刻认识时代的紧迫性、发展的必要性,在邮政发展的大潮中准确的定位自己。引导职工准确把握转型跨越的脉搏,提高政治觉悟,形成敢挑历史重任的魄力和豪情。认真组织职工学习转型跨越的相关文件和知识,领悟精髓,研究转型跨越背景下邮政系统作出的内部政策和制度调整。帮助每个职工找准目标,积极工作,实现目标。
第二、发挥邮政职工的模范带头作用
邮政职工要当好模范带好头,给广大人民群众一个学习和效仿的榜样。邮政男职工人数较多,是企业的栋梁,支撑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一定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带领女职工一起进步。同时争取把邮政做成省级模范单位,凭借优质的服务,先进的理念,尽善尽美的企业文化,带动一批山西的企业实现质的跨越,从而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三、邮政职工要明确使命和责任
员工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责任细化,尽力处理好分内之事,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既定目标,执着追求,提高执行力,改善邮政工作氛围,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把邮政事业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要有甘愿奉献的忘我精神,快乐工作,在工作中品味生活。把邮政员工
锤炼成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责任的业务经营,为山西邮政的转型跨越发光发热。
最后,把职工塑造成21世纪的新型人才。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才是人民群众中的杰出人物,他们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山西的转型跨越离不开人才,邮政的转型跨越更是离不开人才。我们邮政的职工,一定要学习,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提升境界。使学习的工作化,工作的学习化成为一种状态,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转化为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成效。跟随山西转型发展的时代脉搏,立足本职,认真工作,勇挑重担,乐于奉献,在再造一个新山西的伟大实践中奏响更加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篇:转型跨越发展的山西经济
转型跨越发展 再造一个新山西
——论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
转型跨越的山西,正越来越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高度关注。2010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一、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特点
山西省开展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的要求是要紧紧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这个改革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特别要注意处理好转型和发展改革的关系,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能够坚持先行先试、锐意突破,为全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新的路子。因为山西省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基地,长期以来为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长期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导致支柱产业单一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水平偏低、安全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问题逐渐暴露,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资源型经济的种种弊端,山西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特别是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包括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循环经济试点和生态省建设试点,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建设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央对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山西经济转型的独到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表示,在已经批准的这九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主题都是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是,山西省具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特色,是目前批准的唯一一家在全省这么大的范围中开展的综合配套改革,在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其他一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深圳市、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和成都市以及沈阳经济区,这都是在一个区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改革试验。而山西省的试点是在全省这个省域里,紧紧围绕着产业的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在这方面进行的一个全面的重大探索。他同时表示,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他国家曾经有一些经验,比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美国的休斯敦地区、日本的北九州地区,都有一些转型经验,形成了一些转型模式。但是,在中国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挑战还很大,任务还很艰巨。所以,国家一方面将支持山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在这方面创造一些新的经验,同时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给予一些支持。
三、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四个方面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牛仁亮表示,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山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将从四方面推进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第一,淘汰落后产能。山西的产业结构以煤、焦、冶、电四大行业为主,我们在煤炭领域进行了煤炭资源整合,从过去的2600个矿,整合为现在的1000个矿;从平均一个矿30万吨的产能,提升为90万吨的产能。在焦炭行业,我们把2亿2千万吨的焦炭产能压缩为1亿2千万吨的产能。在冶金行业,全国近年来压缩钢铁产能1亿7千万吨,山西压缩了5千万吨。在电力行业,近几年来压缩10万千瓦以下的装机能力400万千瓦。
第二,在治理污染领域。在2004年国家环保部公布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山西就占3个。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山西的3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全部退出了污染最严重城市前十位。
第三,进行生态修复。全省大力实施植树造林绿化,每年达400万亩,同时推出以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为龙头的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汾河本来是山西的母亲河,后来变成了干涸的河流,现在实行了全线复流,现在汾河流域的地下水位全面回升了3米以上。
第四,加强安全生产。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山西安全生产的形势有了很大的好转。比如2009年,全省因为安全生产死亡的人数比上年少1018人,2010年1-11月,又比去年同期少457人。煤炭的百万吨死亡率在2005年是0.9人,到2010年的1-11月,下降为0.19。根据国家对资源型转型试验的要求,根据中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总的要求是,资源型产业要新型化、接续替代产业要规模化,要实现一产、二产、三产,三个产业的协调发展。具体的部署是,实现“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另外,近几年来国家对促进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推出了三个大的政策:一是国务院在2006年确定山西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省;二是国家把山西确定为全国的循环经济试点省;三是国家把山西作为生态建设试点省,从各个方面支持山西省的经济转型进程。
四、做好“再造新山西”的文章
“再造一个新山西”,除了要有新的产业结构,山西还要实现工业的新型化,农业的现代化,以及城镇化和生态化。在工业新型化方面,主要是做好“地下”和“地上”两篇文章:“地下”的文章就是要清洁挖煤,安全挖煤,延长相关产业链,走好循环经济之路。尽量给生态带来的破坏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文章,一是拓展山西的旅游资源,做旅游景点,拉动旅游,把旅游变为一大产业,去年山西的旅游产业总的收入突破一千亿。二是可以做一篇物流的大文章。我们现在山西是全国第一物流大省,去年光是来回的物流量11亿吨,第三篇文章就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要打造世界级的煤炭装备基地。比如山西现在有很大的市场,我要挖媒就得要机械,要信息管理,那么现在我们既然有市场需求,我们就应该成为中国的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煤炭机械的基地。这就是新山西的第一个——绿色山西。第二个应该是一个平安的山西,我认为对于山西来讲,安全生产同样是第一要务,没有安全什么做不成。第三个是富裕的山西,老百姓富裕起来,让村民都住进楼房,生活水平有一个很大幅度的提高。最后就是现代山西。我们由挖掘文明到制造文明,这属于现代的范畴。在现代第一就是工业要新型化,包括循环经济,以科技来支撑。第二农业现代化,农业要走现代化的路子。第三,就是要市域城镇化。
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任务,而降低经济增长的环境和资源成本,推进绿色经济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从2011年到2015年,经过5年的实践,山西将初步建立起促进资源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巩固提升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初步建立以煤和煤炭加工转化为基础,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等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60%。在煤炭开采领域建立的生态环境综合补偿机制逐步向其他矿产资源开发领域覆盖,生态环境基本改善。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率达到55%,人民生活得到新的改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促进转型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多元化的支柱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实现,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典型示范区。远期目标就是,再经过20~30年的努力,真正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全面转型,使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经济发达、产业多元、生态文明、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充满活力的崭新面貌。新的生态环境,是新山西的体现之一。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表示,过去只是挖煤卖煤,是黑经济,现在山西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新路子,发展“绿”经济。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栽树就是“栽历史、栽人文、栽政绩”的理念,把实施生态兴省和推动富民强省结合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长王君说,山西提出“绿化山西、生态立省,建设„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十大工程,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村人均1亩干果经济林的目标;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每年造林400万亩,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到2020年实现森林覆盖率26%。
五、国家对于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
如果说到国家就这项改革试验还给一些什么优惠的政策:第一个政策,也是最重要的政策就是改革的先行先试的试验权,因为涉及到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而生产关系的调整变革不是说哪一个地区随随便便都可以推动的,我们在这个大的框架下,在这个大的概念下,赋予一个先行先试的试验权,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政策。
第二个政策,目前全国其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有的一些好的经验、好的政策,可以优先在山西这个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进行移植和推广。包括在城乡统筹、两型社会建设,以及中部地区比照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等方面所实行的一些政策,这些都可以大面积优先向山西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广和移植
山西在近几年已经在国家的支持下对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资源型经济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必须顾及到它的复杂性、长期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比如,在市场好的时候,煤、焦、冶、电都有很强的市场需求,价格也很好,因此效益也很好,在这个时候要让企业进行转型是很困难的。在市场不利的情况下,比如在2009年和再早之前的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市场很不好,山西经济遇到了最困难的状况,在这个时候要求企业去转型,它没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因此,这就需要中央进行总体设计,全面把握,总体布局,从体制机制、政策各个方面做出安排。相信在国家的要求下,有国家各部委的支持,有全国人民的支持,山西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做好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这篇大文章,在全国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山西省的探索展现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围绕打造循环经济模式、治理修复生态环境、转移安置采空区百姓,形成了一套综合体系,把经济转型和改善民生结合,降低了转型带来的波动。半个世纪前,一首山西民歌曾经传遍大江南北,歌词里唱到,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我们期待,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这首歌里描绘的美丽山西,又能重新出现在三晋大地上。
第三篇:对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思考
对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思考(摘 要)
转载日期:2012-7-17 22:56:00 来源:互联网
一、山西改革开放30年的反思与启示
●巨大的成绩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7000亿元、9000亿元,今年将进入万亿元俱乐部,年均增速达13%左右;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将突破2000亿元。山西人民始终顾全大局,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能源服务,原煤产量由9825万吨增加到7.4亿吨;发电量由106.6亿度增加到2121亿度;外运煤、外送电居全国第一位,累计外运煤炭近70多亿吨,外送电5000多亿度。
●沉重的代价
由于持续、大规模的对煤炭工业的巨大投资,严重挤占了对其他产业的投入,使许多相对在山西有较好发展基础、投入少、产出高的行业丧失了发展的机会,逐步走向衰退和消亡,历史上的辉煌已经不在。如曾在全国尚有一定地位的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仪器仪表、机车制造、汽车制造、化学制药等行业,骨干企业大量倒闭破产,纺织、服装、造纸、陶瓷、皮革等行业,如今已经基本不存在骨干企业和骨干产品,甚至全行业已经垮掉。由此造成山西支柱产业单一,接续产业匮乏,基本沦落成为全国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正在走向“资源陷阱”,受到 “资源诅咒”的困扰。
●深刻的启示
我们必须坚决摒弃不顾资源环境生态代价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的做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和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永续发展。
我们必须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坚决革除妨碍科学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建设新山西提供不竭动力、注入旺盛活力,努力加快转型、跨越、崛起的步伐。
我们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根本出发点,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调动全省人民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转型与机遇
●资源型经济的困惑与挑战
1、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山西经济再次暴露出资源型经济大气大落的弱点。
2、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坚持把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相结合,静下心、沉住气进行结构调整,化危为机,进一步做好转型发展这篇大文章。逆境转型、调整中转型,受到来山西考察指导工作的习近平副主席的充分肯定,为我省争取国家支持抓住了机遇。
●中财办山西调研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提出
调研报告建议,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将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给予体制机制上的“先行先试”,并辅之财政、金融、环保等政策的支持,在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同时,促进山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为其他资源型经济地区提供借鉴和示范。
三、关于推进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建议
●基本内涵重点任务
树立“体制机制创新权”胜于“资金和优惠政策”的推进理念;凝练和明确综改试验的主题和任务。
●制订指南及早启动
制定总体方案和制定“专项改革方案”,编制配套专项规划,及早启动改革试点、示范和先导工作。
●加强领导扎实推进
1、成立综改试验推进委员会,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全面有序地推进改革试验。
2、举办转型发展高层论坛,邀请国家智囊机构开展专题调研,参与制订“综改试验”规划和方案。
3、组建高素质规划编制团队,高质量完成规划方案制定任务。
4、积极主动与国家相关部委、金融机构、科研机构沟通联系,深入开展省部共建活动,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机会。
5、建立激励机制,为改革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6、重视培训宣传和地方立法,为综改试验提供舆论支持和法律保障。
四、转型发展的案例与建议
●案 例
1、孝义转型跨越百强升位的成功实践
第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构筑多元化产业体系;
第二、实施市区拓展和区域融合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
第三、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全力推进“绿色转型”。
2、孝义转型跨越发展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一、解放思想、提振信心是加快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前提;
第二、善待民资、做强民营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根本;
第三、资源为王、项目带动是资源型地区成功转型的保证;
第四、深度挖潜、加速流转是解除转型发展土地掣肘的关键;
第五、铁腕治污、重塑生态是提升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的重点。
●建 议
1、推进“扩权强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2、制定区域协调共建政策,促进城镇组群聚合发展;
3、强化政策执行力度,推进民营经济跨越发展;
4、实施县域经济分类指导,合理布局转型先行区;
5、鼓励敢为人先,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第四篇:转型跨越发展与党的建设
转型跨越发展与党的建设
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在2010年7月29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科学分析山西面临的形式和任务,提出了:“转型跨越、跨越发展”的发展主题,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积极性、创造力凝聚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来,为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企业是活跃市场经济,引导地方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的有生力量之
一。在:“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在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奠基之年,党建工作要站在价值链上是靠工作定位。
企业中党组织肩负政治核心的作用,是企业改革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有力保证。企业党建工作应当和思想政治工参透、融合、落实到生产经营之中,贯彻到生产经营的重点、改革中的难点、职工思想上的凝点作为重中之重。要敢于切入企业的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
一是贴近思想。企业实施一项新的重大决策或生产经营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让职工做好心理准备,转变思想观念尤为重要。企业党建工作恰恰有提供者发面超前服务的优势。譬如我所在的企业重组改制之初,单位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职工一时不能适应。为此,党委教育引导职工清醒认识企业发展的严峻形势,积极培育市场竞争意识,转变作风,搞好服务,从而与用户建立了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保证了关联交易的稳定收益,并赢得了广大社会用户的信赖。
二是贴近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企业中心工作的落脚点。维护基层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切实把基层职工的积极性移到好、保护好、发展好、是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一切服务基层的根本观点,努力做到政治上保护、权益上维护、工作上支持,以真情和真诚最大程度地调动基层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党建工作重点放在基层,主动贴近基层,直接为基层服务。对于基层问题,能够直接解决就直接解决,能够协调解决就协调解决,在自身职责范围内解决不了的,也可协同有关部门,共商对策,尽力解决,体现企业党建工作的服务作用,大庆精神中早就有“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的优良传统,克服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密切干群关系,对于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三是贴近实际。企业党建工作覆盖面广,在企业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可以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就需要把党建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通过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出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力量,保证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目标、任务、步调、动作“四统一”,进而形成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工作网络。
当前,三晋大地吹响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激越军号,抢抓机遇促进转型、上下同心谋跨越已成全省共识。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就要求党建工作必须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新形势,开拓工作新思路,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能力,从而增强党建工作的适应和有效性。企业党建工作如何与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主题相结
合,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推进建设学习型组织,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党领导人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当前,我们转型跨越发展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困难,有的干部职工思想观念滞后,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面对转型跨越的新形势任务,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在新的实践中重新学习、继续学习,确实掌握和运用好新知识,才能确保实现转型发展目标。
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和党组织现状,系统把握,适时选题,突出学习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前沿性。要深入学习研究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点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学习实践活动取得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要深入学习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形势,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已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健全管用有效地学习制度,不断提升党员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真正发挥党组
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事业改革发展,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二、加强党风建设,为转型跨越发展营造和谐环境
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风的建设,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是进一步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重要保证。转型跨越发展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过程,转型的艰难,格局的调整,利益的分配,必然伴随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将党风建设作为转型跨越发展营造和谐环境的重大课题加以推进。
加强党风建设,要在企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中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方法、和谐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在人与人关系上,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要引导党员干部从大局出发,努力把高尚的道德情操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要引导把其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企业要努力创造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都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要引导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劳动、付出、自己的创造和对社会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取幸福。特别是要把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奋实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
组织建设史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保证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
策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是将“党管干部”、“当官人才”的原则落实处的必然途径。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求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主题进行,把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保证企业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绝不能脱离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孤立地开展活动,特别是在转型跨越关键时刻,要加权全局、稳定局势、发挥政治优势,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和国家、企业、职工两个三者关系,肩负起政治核心、战斗堡垒的职责,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优秀的干部队伍。要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促进“四好班子”创建。企业员工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着力提高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全面推进干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建立干部考察、考核量化体系,创新干部选拨任用机制,加强后备干部教育培养,建立能上能下、充分活力的用人机制,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着力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专业队伍。要围绕解决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瓶颈难题,组织专业人才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锻炼、磨砺出真正会干、肯干、有吃苦精神的专家,并进一步完善技术进步人才激励政策,重奖、重用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营造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奠定企业长久发展的人才基础。
三着力推进党员队伍建设,打造甘于奉献、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党员队伍。要严格执行党员发展标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制,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努力做到”把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骨干培育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
四是着力推进职工队伍建设,打造技能熟练地操作队伍。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守“企业发展、员工受益”的办企宗旨,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员工培育力度,创造条件为员工打开成长、成长的空间,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和谐发展。要正确评价员工的价值与贡献,要加强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逐步完善从业人员队伍体系,努力构建多专业、高素质职工群体。
五是着力开展好特色活动,打造新亮点。特色活动是展示党组织作为、发挥党员作用的重要平台。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突出、班子作风过硬,组织堡垒稳固,党员作用充分发挥的目标,要注重在急、难、险、重时刻,创造性地开展特色活动。要注重先进典型的推广宣传,唤起广大职工的参与热情,发挥出党组织的指导作用。
第五篇:转型跨越发展与党的建设
在转型跨越实践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计算机系学生党支部张亚蕾
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是辨证的统一体,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新形势下如何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动,实现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与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双丰收,不仅是改变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互动发展的科学方法,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要把转型跨越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全力推进思想的大解放
经济社会中每一次大的发展变迁,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思想更新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必须摒弃一切不符合发展要求的思维模式和陈旧观念,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以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去解决现实的矛盾和问题。
一要在解放思想中认清形势,增强抢抓机遇的紧迫感。“创先争优”的前提在“创”,核心在“争”,就是要创造条件,创造奇迹;争取主动,抢占先机。当前,我们正面临国家扩大内需和民营区作为 “八个功能区”新的发展机遇。即使这样,不主动地“争”与“抢”,项目和资金也不会主动送上门来。不“创”不“争”,再好的机遇也很难成为现实发展的条件。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强化“争”的意识,采取“创”的措施,以只争朝夕、不达目的誓不休的精神,不断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
力度,努力拓展民营区的发展空间。
二要在转型跨越中看到差距,增强奋力赶超的信心和勇气。当前民营区经济虽然在转型跨越中取得了新发展,但经济总量小、结构不优、产业不发达等问题仍然存在,发展方式有待于进一步转变;改善民生工作与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检验工作,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重新审视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正确认识自身在工作上的差距。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切实增强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不断把转型跨越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争取更大的作为。
三要在科学发展中确立更高目标追求,增强争创一流业绩的工作干劲。我们在“十一五”中提出奋斗目标,很多人在怀疑,认为脱离实际,结果我们圆满完成了,今年我们在“十二五”中又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事实证明,没有高的目标追求,就很难实现大的作为。要从现在做起,把我们的工作目标定得更高一些,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得更严格一些,使我们的发展步子迈得更大一些。要进一步弘扬重在实践、重在落实的优良作风,创新工作举措,上下齐心协力,以更高昂的热情、更有效的工作,加快民营区转型跨越进程。
二、要把转型跨越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动力,全力加快民营区科学发展进程
一要追求大作为,在推进转型跨越上“创先争优”。各级党组织要立足于发展,围绕加快推进转型跨越,精心设计开展“关注转型跨越发展,争创一流业绩”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甘平庸、追求作为,积极投身推进转型跨越的具体实践,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创造、创优,为加快民营区转型跨越发展贡献全部力量;要跟踪国家政策导向,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加强协调,上争下促,加大转型政策和项目争取力度;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总部经济产业,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不断增强民营区经济竞争力和自主增长能力;要积极为推进转型跨越出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力和民营区的发展力。
二要善于求创新,在项目建设上“创先争优”。全区各级党组织都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经济的强大力量;广大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项目建设主战场上,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堡垒,每名共产党员都要带头抢抓项目,带头服务项目,带头把项目建设落到实处,切实把党员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快项目建设的实际效果。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政策机遇,千方百计谋划项目,不遗余力争取项目,尽最大可能把国家政策和项目争取到民营区来。要
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方式、创新机制,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使更多的域内外投资落户民营区。
三要勇于解难题,在优化环境上“创先争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打造诚信民营区形象。要严格整治“中梗阻、卡脖子、末梢坏死、上热下冷、先热后冷”等不良风气,严肃处理“不作为”、“滥作为”,服务“缺位”、管理“越位”等突出问题,彻底根除以权谋私、弄权勒索,及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等恶疾顽症。要切实加大民主政治建设力度,积极鼓励支持各方面力量参与民营区的发展和建设,精心维护政通人和、凝心聚力的大好局面。
三、要把转型跨越作为固本强基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一,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牢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要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围绕转型跨越配强班子、调整干部,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要进一步树立“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不断
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执行力建设,抓紧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推进转型跨越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工作问责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崇尚实干,创造实绩,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要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加大企业党员培养和发展力度,创新企业党内活动方式,切实解决一些企业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党员、有党员和组织无活动的问题。深入开展“联建”、“共建”活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工作网络,形成以党工委为核心、企业党支部为基础、全体党员为主体、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新格局。要深入开展“建学习型机关、做学习型干部”活动,进一步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下岗、离退、流动、非公企业和社区等“特殊状态”下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促其增强党员意识,强化党性观念。
第三,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一要志存高远。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着力培养崇高的思想境界、积
极的人生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忘我的奋斗情怀,大力弘扬奋发有为、不怕困难、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时代精神,坚决破除盲目乐观、安于现状、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骄傲自满情绪,努力做到不甘平庸、敢于超越、追求作为,在全区上下形成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浓厚氛围。二要开拓创新。要紧紧围绕转型跨越的战略部署和实现全年奋斗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集聚发展优势,扫清发展障碍,不断开创民营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三要加强团结。要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克服名利之争,摒弃好人主义,胸怀大局度量宽,坚持原则敢较真,求同存异干事业,维护好民营区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四要廉洁自律。要严格遵守“五个不准”、“八条禁令”,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受住各种诱惑,经得起各种考验。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抓源头,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进一步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每一次管理体制改革都是新征途的起点,党组织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事业进步的难得机遇。我们应该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勇于开拓,为全面推动我省的转型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