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货币资金的宏观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货币资金的宏观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在一个中型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货币资金管理和核算更为复杂,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企业特点的货币资金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当局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宏观管理的目标
加强资金的筹集和计划管理,化对资金流向的管理监控,降低资金成本,防止资产流失,充分发挥资金整体效益。企业资金管理应遵循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保值增值、提高效益的原则。
(二)宏观管理的内容
(1)货币资金集中管理。
货币资金集中管理是货币资金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将分散的资金集中管理,才能通过财务集权整合企业资源尤其是现金资源是提高现代企业资源配置能力和规模效益的体制保障。货币资金集中管理要考虑以下因素: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配置、业务处理流程、监督机制。
(2)货币资金管理的集权和分权的界限。
企业在考虑资金的集中管理的同时,根据现代企业组织理论,要处理好资金管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货币资金的集权管理是从公司的战略高度提高公司货币资金整体运营能力,这一原则性不可动摇;另外,公司的各级单位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各级单位在公司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有利于实现公司目标。因此,货币资金集中管理要有利于各级单位工作顺利开展,赋予各二级单位的一定的货币资金的经营权和决策权,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货币资金集中管理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现对货币资金集中管理的五种模式作一论述。
第二篇:货币资金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货币资金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一)货币资金管理的目的货币资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货币资金的同时,减少货币资金持有量,而将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投资以获取一定的收益。要求既要满足日常货币资金的正常需求,又能充分利用闲置货币资金,增加企业的收益。就是要求在降低企业风险与增加收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确定最佳货币持有量。企业要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收付合理与合法化。货币资金的安全性,主要是指货币资金、印鉴和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安全性,如需要有防盗措施、空白票据签发人要与印鉴保管人分开。货币资金的收付款要有适当的审批权限,即货币资金的收付款要有适当的审批程序,会计人员要审核程序是否合法,印鉴及签字是否真实,是否有伪造,经济业务是否真实,是否是公司开展的业务等。
(二)货币资金管理内容:
(1)、货币资金的日常管理,是尽快收回应收款项,增加货币资金的流入量,同时,在合理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各种信用工具,延迟货币资金流出。
①货币资金收入管理。货币资金收入管理要考虑三个问题,(1)如何减少客户付款的票据的邮寄时间;(2)如何缩短票据停留在企业的时间;(3)如何加快货币资金存入企业银行账户的过程。
②货币资金支出管理
与货币资金收入管理以加快收款速度相反,货币资金支出管理应当尽可能延迟货币资金的支出时间。一是运用货币资金的浮游量。货币资金的浮游量指企业账户上的货币资金余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企业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充分利用货币资金浮游量,等于使用了一笔无息贷款。货币资金浮游量的多少取决于(1)收到客户交来票据后,加速收款的能力;(2)企业在开出票据后,延迟付款的能力。二是利用商业信用,延迟付款时间。三是力争货币资金流出与货币资金流入同步。
(2)、编制货币资金预算。企业应对一年的收支编制出货币资金预算,合理预侧货币资金的收付时间,提高货币资金的利用效率。编制货币资金预算:①预测各个月份货币资金的流入量;②预测企业各月货币资金的流出量;③对货币资金统筹安排,确定货币资金余缺,根据余缺确定投资或筹资方案。
(3)、确定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充分利用货币资金,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确定一个目标货币资金持有量。
第三篇:审计内容和目标[最终版]
审计内容和目标:项目竣工决算财务报表编制审计。
竣工工程概况表是否按规定编制,报表的填列是否齐全,填列的内容和数据是否真实、合规。
1、检查表中设计、概算、计划等指标,是否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概算、计划等填列。
2、检查表中新增生产能力、完成主要工程量、主要材料消耗等指标的实际数,是否根据建设单位统计资料和施工企业提供的有关成本核算资料填列。
3、检查表中单位面积造价、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单位投资增加的生产能力、单位生产成本、投资回收年限等反映投资效果的综合指标。是否根据概算和主管部门规定的内容分别概算数和实际数填列。
4、检查表中“初步设计和概算批准日期”是否按最后批准日期填列。审计内容和目标:项目竣工决算财务报表编制审计。
竣工决算财务决算表是否按规定编制,报表的填列是否齐全,填列的内容和数据是否真实、合规,帐表是否一致。
1、检查“交付使用资产”、“预算拨款”、“自筹资金拨款”、“其他拨款”、“项目资本”、“基建投资借款”、“其他借款”等项目填列的数据来源。
2、检查表中其余各项目反映办理竣工验收时的结余数。
3、检查资金占用总额与资金来源总额。
4、检查补充资料的"基建投资借款期末余额。审计内容和目标:项目竣工决算财务报表编制审计。
交付使用资产总表和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是否按规定编制,报表的填
列是否齐全,填列的内容和数据是否真实、合规,帐表是否一致。
1、检查各要素是否齐全,数据汇总是否正确。
2、检查与竣工财务决算表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数字是否对应。
审计内容和目标:项目投资及概算执行情况审计。
1.各种资金渠道投入的实际金额是否属实,有无建设资金不到位问题,不到位原因及造成的影响;
2.概预算总投资和实际投资完成额是否属实,调整概算是否合规,列入决算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其他投资核算是否真实、准确,提前列入决算的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报经批准,待摊投资的支出内容和分摊办法是否合规;
3.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是否超过批准的概(预)算,其原因是什么,工程建设是否符合基建程序,是否按照经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建设,工程的附属设施数量、标准和规模与初步设计批准书是否一致,有无超标准、超规模和乱上项目搞计划外工程或者将工程款挪作它用等问题。查明有无自行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和搞概算外工程等,概算外项目要重点进行审查。
审计内容和目标:工程建设项目成本审计。
1.总成本构成是否真实、合规,核算是否正确,工程建设总成本有无节余或超支,有无将不应列入建设成本的开支列入建设成本的情况。建安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包括安装设备、非安装设备及工器具等)和其他投资核算是否真实、正确;
2.发生的工程贷款利息(包括汇兑损益)的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有无将工程建设期的贷款利息转入生产成本,或将流动资金贷款利息挤入工程费用等问题。查明有无多列贷款利息和汇兑损失的情况,建设资金的存款利息是否抵冲建设成本。审计内容和目标:工程建设项目成本审计。
1.待摊投资,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土地征用费及迁移补偿费、勘测设计费、研究实验费、可行性研究费、进口成套设备有关费用、联合试车费、坏帐损失等核算、分摊是否合规。2.各项购置费用是否控制在经审批的概算之内;
3.其他费用,包括材料差价、管理费、财务费等的分摊是否合规。审计内容和目标:工程建设项目成本审计。
1.工程建设完工是否按照合同规定方式办理结算手续,工程结算是否经过审计,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采纳情况,并抽查工程结算书的真实性、准确性;
2.建设单位是否按照概算及有关制度对建设成本正确归集,单位工程成本是否真实、正确;
审计内容和目标:工程建设项目成本审计。
1.坏帐损失是否真实,是否已经按规定程序办理了报批手续; 2.生产费用与建设成本,以及同一机构管理的不同建设项目之间,有无成本混淆情况;
3.有无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和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审计内容和目标:建设项目尾工工程审计。
1.尾工工程是否属实,未完工程量和所需投资是否真实; 2.尾工工程是否留足投资,留用资金是否与尾工工程量配比; 3.有无新增工程项目(计划外工程),或新增工程内容,有无将本项目以外的工程列作尾工工程、转移形成的包干节余,或少留尾工款、将未完工程作为包干节余等问题。
审计内容和目标:建设工程项目收入审计。
1.工程建设项目收入,包括各项工程建设副产品的变价收入、试生产收入,以及各项索赔和违约金等其他收入来源是否合法,收入是否全部入帐,有无隐瞒、转移资金的问题,审查试生产期是否真实、合规,试生产成本是否真实。试生产亏损(或盈利)是否真实、合理、合法,是否按规定进行核算;
2.工程建设项目收入帐务处理是否符合股份公司有关规定。3.有无将不应列入工程建设项目收入的列入工程建设项目收入。
基建财务决算审计资料清单
1、基建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包括建设项目概况表、财务决算表、交付资产总表及明细表、待摊投资明细表);
2、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慨算批复文件复印件;
3、开工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复印件;
4、工程招投标文件复印件;
5、工程勘察、设计、监理、中介审计等委托合同复印件;
6、建筑、装饰工程承包合同、设备采购合同复印件;
7、工程项目全套会计帐本、会计凭证及其它会计资料;
8、项目资金拨款明细表,拨款单、进帐单复印件;
9、支付工程款、设备采购款明细表,发票复印件;
10、期末银行存款余额对帐单,应收款、应付款明细表;
11、工程结算审核确认表;
12、工程竣工验收文件。
第四篇: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
第一章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
第一节
德育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活动。
中学德育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五个方面。
小学德育应该以培养小学生的基础性品格为主要目标。所谓基础性品格也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第二节
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及其分类
所谓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要培养学生具有何种品质所作出的设想和规定。
德育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
德育总目标是学校德育的根本指针,是德育的总方向。
(一)德育目标的内容分层
包含了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和心理教育四个方面。
(二)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
我国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是:小学德育目标、初中德育目标、高中德育目标和大学德育目标。
二、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一)新时期德育目标的规定
(二)新时期德育目标的特征
1、强调基础性
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3、注意了德育的层次性
4、具有全面性
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
第三节
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选择什么样的德育内容,其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它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它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 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祖国与爱国家区分开来。第二,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民族自豪感与危机感结合起来。第三,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第四,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理性爱国。第五,爱国主义要体现层次性。
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核心。在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从理论上明确集体主义教育中的“集体”是“真集体”,而非“假集体”。
第二,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第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肯定个人主义道德价值。
三、民主与法制教育
民主与法制教育是指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知识来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具有当家作主、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意识与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反对极端民主化与无政府主义。
第二,要发展学生的民主反思与批判意识及能力。第三,要重视学校的纪律教育。
四、理想教育
理想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第一,要避免对三大理想作分裂式教育。第二,理想教育要注重理想的层次性。
第二章
德育过程
第一节
德育过程的概念、结构与矛盾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品德教育过程,也即教育者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其区别表现为: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而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个体在品德方面的发展。其联系表现为:德育过程是小事品德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这些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方面。
三、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德育过程中的最基本是在外在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第二节
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
(一)知、情、意、行是构成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二)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
1、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基础。
2、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
4、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
(三)这一规律对德育开展提出的要求
1、德育要注重全面性
2、德育要注重多开端性
3、德育要有针对性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性活动的过程
(一)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
总之,外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在个体积极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实现的,所以,品德发展也必然是个体积极参与活动的结果。
(二)这一规律对德育开展提出的要求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让活动具有“发展效应”
2、要为学生提供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活动
3、要激发学生去积极自主地创造活动:一个人对活动的态度可分为三个等级 :最低的是被动应答,第二个是自觉适应,第三个是自主创造。
三、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德育开展时应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外在道德要求时应考虑到他们现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其次,要采取各种方式激起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最后,要促使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
四、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反复而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个体的品德发展与形成为什么教育长期性的态度呢?首先,品德发展具有阶段性。其次,一个人的品德发展是无止境的,要不断完善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境界。再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道德也会发生变化。最后,道德包含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反复性是指个体品德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会经历一个迂回曲折、甚至暂时倒退的过程。为何会出现反复曲折呢?首先,个体品德结构是一种动力定型。其次,在个体品德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如果是积极的,当然会对品德的发展与形成起着促进作用。再次,学生意志的薄弱性也是导致反复性出现的重要原因。
根据这一规律,德育开展时应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的逐步发展他们的品德。
2、要善于在德育中反复抓、抓反复、锲而不舍。
第三章
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德育原则
一、疏导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德育要善于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 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要遵循以下三个要求:
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
二、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使学生道德成长。要遵循以下要求:
第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
第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第三: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三、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是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既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又要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和内化道德要求。要遵循以下要求: 第一、要尊重学生
第二、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要求
四、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德育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人特点和道德状况灵活的提出各项教育要求,选用恰当的内容和要求。应该做到:
第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施教
第二、要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与现有的道德状况有的放矢的加以教育 第三、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施教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的统一起来。
做到以下两方面:
第一、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
第二、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和转变集体。
六、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的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以发挥整体影响的作用。
要注意以下三方面要求:
第一、要建立教师德育共同体,是校内德育影响一致和连贯 第二、对每一学生个体的教育要一致和前后连贯。
第三、努力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使各方面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尽可能的达到最佳状态。
第二节
德育途径
一、各科教学
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包括品德课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
各学科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根据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 学校和班级中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形式主要有: 主题班会 报告会 劳动
节假日活动
另外,还有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访问、旅游社会服务活动等。
三、少先队教育
少先队教育是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的。
四、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
实施德育,学习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学习应起主导作用。
第三节
德育方法
一、说服法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道德认识,形成正确道德观点的方法。
分两类:一是语言文字说服;二是事实说服。运用时要注意:
1、说理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2、说理要注重差异和时期
3、说理要具有趣味性
4、教师要以诚待人
二、陶冶法
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的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心灵得到完善的一种方法。包含了三方面:
1、人格感化
2、环境熏陶
3、艺术侵染
运用时注意几点:
1、创设良好的情境
2、与启发和引导相结合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三、榜样法
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去影响学生的方法。包括三方面 :
1、典范
2、示范
3、典型
榜样的选择要坚持以下原则:
1、可接受性原则
2、真实性原则
3、时代性原则
4、德智并重原则
四、锻炼法
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形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方法。包括四个方面:
1、行为训练
2、娱乐或休闲活动
3、社会实践
4、委托任务 运用时要注意: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教师要适当加以指导
3、坚持严格要求
4、注意检查和坚持
五、奖惩法
是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品德与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个方面。
(一)表扬与批评
(二)奖励与处分
注意以下几个要求:一是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二是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三是注重宣传与教育。
第四章
师德、师德规范与师德教育
第一节
师德内涵
一、师德概念的界定
把师德界定为: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师德与教师道德之间的区别 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师德即教师道德”
二是“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主张将教师私人领域的个人道德转移到公共领域,让教师所有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全部袒露在职业监督之中。
第二节
师德规范
一、师德规范的基本范畴
2008年修订的《规范》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蓝本。它在原则列举上缩减为六个,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二、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及其解析
(一)师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
一般认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二)师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解析
1、爱岗敬业
“爱岗”是指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是指尽心竭力做好本职工作。
需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正确看待教师的作用、地位和待遇,从而增强作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第二,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第三,正确认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2、教书育人
要遵循以下要求:
第一,专研业务,勇于创新。第二,严谨治学,一丝不苟。
第三,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功能。
3、为人师表
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作出榜样,成为他们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
以下另提几点建议:
第一,为人师表要具有全面性。第二,为人师表要具有内在性。第三,为人师表要具有“度”。
三、我国师德规范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教师职业的特点
2、过于抽象空泛
3、存在着“不当”的现象
4、师德规范的罗列上存在着重叠现象
第三节
师德教育
一、当前要加强师德教育的原因
(一)教师职业特性的要求
为了使教育回归其道德本质,教师必须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道德性。这是我们强调师德建设的最根本之处。
(二)教师劳动特点的要求
首先,从劳动目的上看,教师的劳动不是表达个人的目的,而是反映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因此,根据社会的目的,教师应该既要强调智育,还要强调德育与体育。
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集体性和综合性特点。最后,教师劳动成果的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当代教育变革的要求
要求教师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非功利性的思维。
(四)来自师德现状的要求
一般来说,教师存在着以下四个不当的欲望,这些欲望导致着教师的职业道德走向失范:
第一,物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第二,权欲膨胀导致师德丧失 第三,名欲膨胀导致师德丧失 第四,情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二、师德教育的途径
(一)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1、通过大学“入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
2、设置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
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
4、在教育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内容
(二)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1、实践:是指让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职场中,通过践行师德规范,进一步加深对师德规范的理解。
2、拜师:是通过师徒结对的途径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3、自我修养(1)反省:就是通过自我批评、自我解剖,以求达到自我否定、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2)慎独:指的是在一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守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去行动,不做坏事。
第五篇: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
第九章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
第一节 德育概念
一、德育概念: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中学德育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五个方面。
二、“德育”一词的由来
西方社会:19世纪后半叶;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育这个新名词传入我国。
在1988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统一使用“德育”这个术语。
三、我国德育的内容:
四、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一)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主要是按照特定国家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
(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三)道德教育
层次划分:公德教育目标、私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和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道德知识和传统美德教育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重要内容。)四)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五、小学德育内容的特点:
1.阶级性和历史性 2.共同性和继承性 3.稳定性和可变性
六、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学生健康生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4.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
第二节 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及其分类 德育目标的概念:所谓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要培养学生具有何种品质所作出的设想和规定。
德育目标的分类:德育总目标是学校德育的根本指针,是德育的总方向。
德育目标内容分层:道德教育目标、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法制教育目标、心理教育目标。
(二)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
我国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是:小学德育目标、初中德育目标、高中德育目标和大学德育目标。
二、德育目标主要依据(内容构成结构):
1,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3,德育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一)新时期德育目标的规定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
在1988《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把全面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新时期德育目标的特征
1、强调基础性
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3、注意了德育的层次性
4、具有全面性
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
(三)】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1、思想政治方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
第三节 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德育教育的核心地位)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祖国土地上长期生活、劳动和奋斗中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德育培养起青少年的这种态度,并逐步演化为自身的一种深厚的情感。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了解: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也有共性:建设祖国,发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抗击侵略,保卫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①帮助儿童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②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民族和国家两者的内涵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逐步树立起民族和国家意识。
③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我国各民族和社会发展现状,引导儿童自觉地将自己乃至本民族的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逐步树立为民族与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④教育儿童在热爱本民族与国家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其他民族与其他国家的利益,逐步树立起尊重、友爱、合作的精神
⑤重视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2、理想教育
理想问题是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社会理想、事业理想、人格理想、生活理想等等。是否具有健康、正确的理想是儿童能否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关键。
小学理想教育的内容:
①教育者应充分理解、尊重并正确对待儿童理想的现实性与丰富性。
②帮助儿童认识到理想对于人深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逐步提高他们分辨正确理想和错误打算的能力;帮助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逐步树立起为民族和国家利益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③教育者应结合传统与现实,培养儿童学习革命光荣传统,并将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3、集体主义教育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道德的基本问题。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集体主义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为前提,同时充分尊重个人正当合法的利益。
小学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
①教育儿童关心集、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的积极一员。
②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规范言行。
③初步了解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尊重他人与服从集体的意识。
4、劳动教育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
①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懂得劳动的意义,尊重和热爱劳动。
②帮助儿童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③注意培养儿童爱护公共财物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④安排劳动时间,应充分考虑儿童的身体与心理特点和规律。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人道主义是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是一种重要公德,主张尊重人、信赖人,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平等与互助。
小学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
①引导儿童学会善意对人,热情待人,乐于助人。
②培养儿童的文明行为,如讲规矩、有礼貌、爱整洁、尊敬师长、举止文雅等。
③养成良好的品质,如诚实、热情、谦虚、朴素、勇敢、果断、沉着、耐心、埋头苦干等。
第二章 德育过程
第一节 德育过程的概念、结构与矛盾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概念: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
其区别表现为: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而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个体在品德方面的发展。其联系表现为:德育过程是小事品德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这些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方面。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作为德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成为德育主体。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学校德育基本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确定的,它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层次。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于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
三、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德育过程中的最基本是在外在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第二节 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的规律
①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③学生思想矛盾内部转化规律。
④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二、德育过程的特点:
1.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2.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3.是组织实践活动多方面施加影响的过程
4.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
(一)知、情、意、行是构成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二)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
1、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基础。
2、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
4、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
(三)这一规律对德育开展提出的要求
1、德育要注重全面性
2、德育要注重多开端性
3、德育要有针对性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性活动的过程
(一)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
总之,外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在个体积极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实现的,所以,品德发展也必然是个体积极参与活动的结果。
(二)这一规律对德育开展提出的要求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让活动具有“发展效应”
2、要为学生提供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活动
3、要激发学生去积极自主地创造活动:一个人对活动的态度可分为三个等级 :最低的是被动应答,第二个是自觉适应,第三个是自主创造。
三、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德育开展时应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外在道德要求时应考虑到他们现有的品德发展水平。其次,要采取各种方式激起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最后,要促使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
四、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反复而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个体的品德发展与形成为什么教育长期性的态度呢?首先,品德发展具有阶段性。其次,一个人的品德发展是无止境的,要不断完善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境界。再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道德也会发生变化。最后,道德包含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
反复性是指个体品德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会经历一个迂回曲折、甚至暂时倒退的过程。为何会出现反复曲折呢?首先,个体品德结构是一种动力定型。其次,在个体品德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如果是积极的,当然会对品德的发展与形成起着促进作用。再次,学生意志的薄弱性也是导致反复性出现的重要原因。
根据这一规律,德育开展时应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的逐步发展他们的品德。
2、要善于在德育中反复抓、抓反复、锲而不舍。
第三章 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德育原则
一、疏导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德育要善于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
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要遵循以下三个要求:
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
二、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使学生道德成长。要遵循以下要求:
第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
第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第三: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三、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苏联马卡联柯)
是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既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又要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和内化道德要求。要遵循以下要求: 第一、要尊重学生
第二、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要求
四、因材施教原则(孔子)
是指德育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人特点和道德状况灵活的提出各项教育要求,选用恰当的内容和要求。应该做到:
第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施教
第二、要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与现有的道德状况有的放矢的加以教育 第三、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施教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苏联马卡联柯)
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的统一起来。做到以下两方面:
第一、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
第二、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和转变集体。
六、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的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以发挥整体影响的作用。要注意以下三方面要求:
第一、要建立教师德育共同体,是校内德育影响一致和连贯 第二、对每一学生个体的教育要一致和前后连贯。
第三、努力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使各方面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尽可能的达到最佳状态。
七、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要引导学生把课堂道德理论学习与课外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养成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要求:1.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道德理论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2,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节 德育途径
概念: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一、各科教学
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包括品德课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
各学科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根据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
学校和班级中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形式主要有: 主题班会 报告会 劳动
节假日活动
另外,还有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访问、旅游社会服务活动等。
三、少先队教育
少先队教育是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的。
四、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
实施德育,学习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学习应起主导作用。
五、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谈心,咨询,讲座,热线电话,六: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共青团是青少年学生自己的集体组织。培养主人翁意识以及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
第三节 德育方法
概念:德育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德育目标而展开的有秩序和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包含教育者的施教方式和受教者的受教方式。
一、说服法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道德认识,形成正确道德观点的方法。分两类:一是语言文字说服;二是事实说服。运用时要注意:
1、说理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2、说理要注重差异和时期
3、说理要具有趣味性
4、教师要以诚待人
二、陶冶法
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的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心灵得到完善的一种方法。包含了三方面:
1、人格感化
2、环境熏陶
3、艺术侵染
运用时注意几点:
1、创设良好的情境
2、与启发和引导相结合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三、榜样法
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去影响学生的方法。包括三方面 :
1、典范
2、示范
3、典型
榜样的选择要坚持以下原则:
1、可接受性原则
2、真实性原则
3、时代性原则
4、德智并重原则
四、锻炼法
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形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方法。包括四个方面:
1、行为训练
2、娱乐或休闲活动
3、社会实践
4、委托任务 运用时要注意: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教师要适当加以指导
3、坚持严格要求
4、注意检查和坚持
五、奖惩法
是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品德与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个方面。
(一)表扬与批评: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二)奖励与处分(奖励一般包含颁发奖状,发送奖品和授以称号 注意以下几个要求:一是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二是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三是注重宣传与教育。
德育模式
概念: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道德模式。认知模式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柯尔伯格。
观点:1.反对相对主义的道德价值观,主张建立普遍的道德价值。道德判断的重要假设①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有内容与形式之别。所谓道德判断内容就是对道德问题所作的“该”或“不该”、“对”或“错”的回答;所谓道德判断形式指的是判断的理由以及说明过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后者反映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②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他设计了“两难故事法”用以测定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和阶段,并2.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学说,即: 前习俗道德水平(阶段1—— 惩罚与服从,阶段2——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换);习俗道德水平(阶段3—— 相互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4——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后习俗道德水平(阶段5——至上的权力、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6——普遍性伦理原则)。
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体谅模式)
时间和代表人物: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体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理论假设。(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3)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4)教育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去学会关心。社会学习模式
代表人物:国的班杜拉创立的,该模式吸取了认知发展论的某些观点,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核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认知——行为主义学说。
理论假设。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刺激——反应(S—R)的结果,而是相当复杂的过程,“S—R说”既不能说明新行为的产生,也无法解释人的完整行为和复杂行为系统的完整模式,更不能说明学习后要延续时间行为才会出现等问题。为此,主张用替代性学习概念,建立了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的建构。认为人类不必事事经过直接反应,亲身体验强化,而只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再经认知过程进而形成人的复杂行为;注重强化的学习意义,利用外部直接强化和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内在强化的交互作用,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强调建立起有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理调节机制。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道德品质和健全的情感等促进自我期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人生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