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出路分析.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出路分析
作者:刘 远 孔文华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8期
[摘要]农民素质的高低特别是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如何既减轻农民负担又解决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调研报告首先分析了调研基地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辍学现状,然后分析了不容忽视的辍学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即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免费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农村 新成长劳动力 辍学现状 免费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刘远(1969-),女,河北高阳人,保定学院初等教育部,职业指导师、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指导;孔文华(1967-),女,河北博野人,保定学院马列与思想品德教学部,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与三农问题。(河北 保定 07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农民减负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HB08BYJ049)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7-0155-02
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主要包括义务教育过程中辍学学生和中考、高考后辍学学生和极少数回乡就业的大学生。本文仅研究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主体,即义务教育过程中辍学学生和义务教育终结性考试后辍学学生。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与素质教育的要旨“面向学生全体”是相背离的。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现象依然存在。为了了解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最真实的情况,寻求更好解决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出路问题的策略,实现新农村建设、新成长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2005年、2007年选择×省×市(行政县)为调研基地,对该市十所市直、乡镇初级中学进行实地调查。为了更好地研究“减轻农民负担,寻求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课题组又选定该市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了同样的研究内容、方法及过程。调研内容为四个方面:一是统计各年级辍学的学生人数及姓名;二是统计各年级复学学生的人数及姓名;三是已辍学学生(含参加中考后辍学学生)的具体辍学时间、辍学后的去向及现从事的工作;四是深入了解、仔细剖析学生辍学的具体原因,进一步探寻“控辍保学”工作的具体措施。调研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座谈、走访辍学学生及家长等形式。
一、辍学现状
(一)义务教育过程中的辍学现状
经过广泛调查、认真统计,结果表明:至2005年3月止,全市初级中学应在校生人数为36103人,实际在校生人数为28648人,这意味着有7455名初中生已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从全市初级中学年级来看,初一年级应在校人数为10766人,实际在校生人数为10494人,巩固率为97.47%;初二年级应在校生人数为12901人,实际在校生人数为10201人,巩固率为79.07%;初三年级应在校人数为12436人,实际在校生人数为7953人,巩固率为63.95%。以上初级中学各项数字为全市综合情况。
2007年再次对以上学校进行了调查与统计,截至6月,全市七年级学生在校生率为96.08%,八年级学生在校生率为81.27%,九年级学生在校生率为63.16%。以上两组数字表明,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治理,2007年八年级学生在校生率比2005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07年七年级、九年级学生在校生率与2005年同期比较基本持平。
2008年再次对以上学校进行抽查,结果与2007年同期比较基本持平。
(二)义务教育终结性考试后的辍学现状
2007年该市有8000名(学籍注册12000余人)学生参加中考,其中3000余名升入普通高中,近2000名升入职高。也就是说,中考后大约7000名学生辍学参加劳动,成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2008年参加中考人数7000余人(学籍注册10000余人)参加中考,其中3000人升入普高,1230人升入职高,中考后大约近5800人辍学回家参加劳动。新成长劳动力约占同年龄人总数的60%。义务教育过程中辍学学生和中考后辍学学生构成了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主体。如何寻求既减轻农民负担又解决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二、辍学原因分析
我们在10所初级中学的调查研究表明,唯“分数论”、唯“升学出路论”的单一评价机制,导致义务教育的目标发生扭曲;目前许多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素质整体偏低,“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学生学无乐趣,知难而退,缺少学习的动力和耐力。一些初中学生面临“升学无望,致富无术”的尴尬,我们切实感到全市基础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社会上“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
在×乡×村调研时发现,该村有十几个学生未读完初中。问起原因,家长认为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找到工作赚到钱还可以,否则不如不念。而现在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就业质量更无从保证,家庭投入和产出明显不符,所以上不上完初中无所谓。统计表明,目前辍学的孩子中有近一半是因为升学无望,更多的是因为看不到上学能带来什么好处。前景无望是初中教育难以巩固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顾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1999年高校扩招前,国家实行“统包统分制度”,真正实现了“学而优则仕”,一些农民子弟通过这条最公正与最畅通的渠道,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家庭的命运,那时候的农民从骨子里期盼孩子考上大学。但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分配政策由“统包统分”改变为
“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特别是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官方统计连续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约70%,也就是说还有约30%的大学生没有工作岗位。2009年,将有一千多万大学生寻求就业岗位。在这些求职大学生中,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在就业上还是有所差异的。这是因为,每一个城市大学生的背后都有亲友团,每一个城市成员都有自己的关系网。2005年全国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显示,家庭背景愈好,毕业的工作落实率与起薪点愈高。动用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子女求学和就业的权利愈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大学生由于没有较好的家庭背景,没有丰厚的物质基础,毕业时只能靠自己去碰机会,难以通过人脉来安排就业,完全被动等待用人单位的挑选。这种差异无形中让很多农村大学生在就业时失去了更多的机会,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就业的难度。据统计,在张×乡、×镇、×乡有一半的学生也有这样的想法。新的“读书无用论”将带给社会怎样的危害?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不富裕的农民为孩子的精神需求着想,也不可能要求它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他们所期盼的是如何改变目前不如意的处境,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如何探寻更多的方法和途径促进社会公正,是需要专家、学者特别是政府深入思考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困难家庭占一定比例
有的家庭缺乏经济来源,生活困难,难以负担上学费用。如田×,现年17岁,已辍学,×办事处×村人,在校学习成绩较好,原来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由于其父意外事故头部受伤,巨额医疗费用使家庭陷入贫困,被迫辍学。众所周知,像田×这样的家庭占有一定比例。农民依靠仅有的一点土地很难生存,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主要经济来源源自到乡镇企业打工,或者外出当农民工,他们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因为是简单劳动,很难得到高薪酬。大多数农民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一旦遇到家有病人、孩子读大学几乎都要求助亲友甚至债台高筑。这些孩子辍学实属无奈。
三、对策与思考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破除“读书无用论”,减轻农民负担,应大力发展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当我们承认个体差异,给学生及其家长一条看得见的出路,那义务教育的评价机制也会发生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之增加。我们直面农村尚占一定比例的困难家庭,直面家长的收支计算,大力发展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势在必行。农村家长应积极地转变观念,彻底清除“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对未来社会发展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意识到孩子将要面临的新问题,如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型向集约型、规模化、现代化农业转型期,哪一个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再次成为一个新生代的“农民工”,只有让孩子学习一两项技能,才能让孩子有一个比父辈更好的未来。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能。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体制等改革,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等,而且国家已经实施了优惠政策,每个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每年补助1500元生活费,即使如此,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与职业中学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要求相差甚远。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国家已经对每个接受上岗培训的农民工补助500~700元。仅仅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无论专业技能还是思维方式、创新能力都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那九年义务教育的巨大投入几乎付诸东流。孩子的出路就是家庭的出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农民、农村的出路。大力发展免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向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变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为劳动力资源,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更是走出农村学生辍学严重的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的重要途径。课题组就实行免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免费
8年级期末,尊重学生的意愿,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将学生进行分流。学习成绩中上游的学生,继续加强文化课的学习,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准备,中考未能如愿的也可以直接注册入学;对于成绩中下游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学习职业技术。适当降低文化理论课难度,加重职业课程模块教学,规范教学流程。鉴于农村初中学校很多不具备职业教育的硬件、软件,当地教育行政机构直接将分流后的职业技术类学生安排到县里的职教中心进行学习。这样既解决了职业教育生源难的问题,又使得职教中心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二)农村职业教育学制和经费问题
学制可以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为3或4年,笔者倾向于3年。职教的第1年也就是义务教育的第9年,职教的第3年学生整体实习、就业,基本离开学校,在此期间实习岗位提供报酬,基本能解决生活问题。职教第2年的学费2300元,可以从给每个农村中等职教学生3000元生活补贴中扣除,其余继续发给学生作为生活补贴。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可以仿照普通高校的做法,如勤工助学岗、国家助学金、学生困难补助等方式解决。即使学制为4年,经费也不会对财政构成太大的压力。同时,还可以节约目前实行的农民工上岗培训补助。
(三)重新确立对中职学生的评价标准
笔者在企业的招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按照学校制定的就业推荐办法对毕业生排出的推荐顺序,企业并不认同。对综合中职学校毕业生长期跟踪调查发现:自主创业的、在企业里成为技术能手、走上管理岗位的有相当一部分却是那些并不被老师看好的学生,甚至是被视为另类的学生。这说明教学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相背离。职业教育“最大的认可是实践认可和社会认可”。职业学校要以企业对毕业生喜欢不喜欢、社会对毕业生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客观依据,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工作业绩的标准。同时,要让社会各界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在变得多元化,全面发展意味着更强的适应能力,拥有某方面的特长也可以成为某方面的专才,应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
(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相背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校封闭的办学体制,教师构成基本上为专职教师,很少使用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很难真正了解社会和企业的真正需求,很
难有鲜活生动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激情,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兼职教师应是来自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家、学者和拥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热爱教育事业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人格。兼职教师队伍是学校与高新技术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合作的一个渠道。保持兼职教师适当的数量,健全兼职教师管理体制,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的检查和监督。
(五)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强化职业生涯、课外阅读、德育教育的内容
本着以人的发展为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的最终目的要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亦即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人的发展最核心的部分是生涯发展。生涯发展不仅包括职业选择的发展,而且包括非职业性的活动如休闲活动、社交活动的选择等,它强调的是个体生涯知识、技能及观念的获得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走向成熟。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引导学生科学认识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并尽可能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其他渠道接触不同的行业与职业领域,发掘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领域;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理念,扩展生活认知,掌握生涯规划技能;进行生涯探索,加强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和职业道德观念;针对自己的特质制订出生涯发展计划以增强自己的能力;总体规划未来学习和职业生活;发展替代性方案;进一步发展自我展示与求职面试的技能和技巧。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教科书而言的读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毋庸讳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属于学习困难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的思维、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材施教等方面引导学生一步步取得成绩,而课外阅读完全具有这些方面的功能。鼓励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并形成阅读的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德育教育是以道德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基础的系统化与整体性教育,它涉及显性的知识教育与行为养成和隐性的情感培养与意志锻炼。德育教育长期被置于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其作用不容低估。德育教育不仅渗透到各个学科中,而且渗透到教师、家长的每个行为中。把职业生涯中的职业素养作为道德教育的平台,能更好地提升道德教育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自觉提升道德素养的使命感。
第二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出路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出路
农民增收致富一直是个热门话题,而大量涌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与相对狭小的就业空间形成了鲜明对照,大量农村劳动力或从事一产或闲置在家,从事二、三产业的相对较少,致使农民增收致富乏力,就业工作压力仍很大,劳动力供求矛盾依然暂时不会改变。
主要问题:富余劳动力由于年龄偏大技能力偏低、文化基础较差,所以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是主要矛盾,也是就业服务工作遇到的最大难点。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能够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劳动力不愿到较远的地方工作,大部分想就近就业。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够高,就业较为困难。农村年轻劳动力转移,农村老龄化严重。
解决对策:一是农村劳动力大都诚实肯干,能吃苦耐劳,遵规守纪,对工作认真负责,较容易适应各种工作;二是增加农民工学习适合市场需求的工种,我认为定岗培训针对性较强应对农民工多进行定岗培训;三是农民工制定优惠政策,从而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四是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部分以初中学历为主,学有一技之长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作者简介:李娜(1985-),女,汉族,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宏观经济发展等。
摘要: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河南省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于解决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村劳动力的意义、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增加农业投入,改革农村税费制度等,这些措施对促进农村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三农”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是因为“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能得到很好的转移,“三农”问题就一直存在。因此,推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解决河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有: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由此可以看出,城乡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如果不就业,农闲时没事干,人闲就会生事,这极不利于社会和谐。农村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很大,农民做的工作最辛苦,可是收入却不高,当他们看到一些人拿着高工资,工作却很轻松时,会造成他们心理不平衡。这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必须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通过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也过上富裕的生活,促进社会的稳定。
二、现阶段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一)农村劳动力以自发流动为主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亲戚介绍是主要途径,大部分人出门务工,都是亲戚朋友给介绍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占56.8%,其次是自发外出,农忙结束后,农民在家闲着,就自己出门找工作。这部分占34.8%,而靠中介组织介绍的占4.9%。大部分农民根本不知道不了解中介组织。政府组织的劳动力转移只有3.5%,政府组织的外出打工的农民大部分也是比较富裕的农民,偏远地区的农民政府也组织不到。虽然政府和中介组织组织的劳动力务工数量有所提高,可是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劳务输出的能力仍然相当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仍是以自发流动为主。
(二)省外转移数量减少,省内增多
从总体转移趋势来看,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到省外打工的趋势有所转变,近年来,许多农民已放弃了去省外打工,而是选择在省内打工,省内就业形势良好。2010年,省内劳动力转移人数达1234万人,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增长,省外转移的总人数是609万人,与前些年相比,减少了很多。这说明劳动就业岗位增加迅速。近年来,我省非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如制造业,金属业等。农民工待遇得到很大提高,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薪酬水平。不少务工的农民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有一些农民选择在家做一些小本生意,比如说开超市,到邻近的集市上卖一些小商品。或者比较富裕的农民在自家田地里盖个小工厂,生产一些产品,他们不仅自己就业,还让同村的农民找到了工作,这吸纳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
(三)就业结构优化,二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主要从事的是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三产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外出务工的男子大多选择从事建筑业,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大部分都是农民工的杰作。外出务工的女子大部分大多选择从事制造业,一般都是进一些工厂,从事一线制造工作。转移行业中除了以制造业和建筑业外,还有服务业、批零贸易业、交通运输业等,如有的农民外出工作选择去酒店饭店做服务员,或者有驾照的农民选择去做司机的也比较多,而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相对较少。
三、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化程度低,转移存在盲目性
自发转移是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虽然说近年来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数明显增多,但是从劳动力转移的总人数来看,政府起的作用仍然很小。农民工自发转移,没目的没计划,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使得一部分农民工进城后,由于信息不通畅或者信息错误,危害社会的稳定最终只能再回到农村,无法及时就业。另外,政府对农民工就业也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划,中介组织不完善。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更加艰巨。政府需要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民工就业组织和指导。
(二)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
现阶段,促进农民收入的方法已不再局限于土地的增加。而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影响农民工收入的主要原因。外出务工的人员,一般有技术有文化的工资较高,而没文化的农民干的活很累,工资又不高。特别是贫苦地区的农民,没有一技之长,文化水平又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思想观念落后。自古以来,河南省一直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很慢,所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这不仅造就了农民生活上的贫穷,也使得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一些落后的山区例如象信阳等地的山区至今还坚持“女主内”的落后思想。这使一些女性宁愿在家闲着穷着,也不愿意出门挣钱,这就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
文化水平偏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总人口达4600万人,大专以上学历达58万人,占1.2%。高中学历共520万人,占11.3%。初中学历2780万人,占60.4%,小学以下学历1242万人,占27%。大部分农民因为贫穷,上不起学,所以文化程度不高,还有的思想有问题,觉得上学没用。所以就不上学,直接出去打工。由数据可知初中小学文化的农村劳动力仍占绝大多数。由于文化水平偏低,所以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进城只能从事于建筑业和制造业或者服务行业,很难从事管理层或者科研开发工作等。
(三)受社会政策制度的制约
社会制度,是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或适应某种需求,建立起的有系统、有组织,众所周知的行为模式。包括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政治经济制度等。其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大的有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
1.土地管理制度不健全
农民即使常年在外打工,也不愿放弃土地经营权,更何况现在国家对每亩地都有经济上的补助。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工作不稳定,土地就成了农民的最后保障,农民会抱着如果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回老家种地的想法,所以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能实现彻底的转移。另外有些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没有时间经营土地,就把土地承包给亲戚或者朋友,土地的承包价格,国家的经济补助等矛盾纠纷就由此而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因为土地制度不合理,造成的问题很多,农民呼吁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的实现。
2.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不合理
我国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样的户籍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虽然进城务工了,但是却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社会身份。这就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居住、就业、社保等问题都缺乏完善的保障。另外,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大部分农民工的子女不能获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待遇,所以只能选择在农村上学。这就使一部分农村孩子长期和父母分离,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又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总之,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工资低,受歧视,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医疗保险、同工同酬等待遇。
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有所解决,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组织领导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要经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不能把农村劳动力当成国家的包袱,针对一些不愿意出门务工在家闲置的农民,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成立村委会宣传部,多宣传一些出门打工生活走向小康的例子。同时还可以深入村庄村委会,为群众做好思想工作,各个村的村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鼓励村民外出打工,增强其外出务工的观念。二是要科学制定规划,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城市就业再就业联系起来。在制定规划时,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科学论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1.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农村劳动力不能实现有效转移,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低。比如说有的单位不要农民工,他们不是担心他们工作做的不好,而是担心他们素质低,出现偷盗打架的事件等。因此,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这其中不仅包括文化素质,还包括科技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
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技能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技能,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主要从事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工作收入低而且很累,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技之长。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到两门的专业技能,摆脱单纯靠力气吃饭的境地。政府要把农民工的培训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政府可以在乡镇办一些免费培训的学校,可以开一些公益性的图书馆,也可鼓励私人开办培训学校。另外,颁发国家统一的技能证书,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健全法规政策
1.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
只有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才能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保留农民的土地永久使用权。使农民在城市能够安心务工,准许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土地或者住宅转让租赁给其他人,同时鼓励外出务工的农民把土地转让给别人,这样既利用了土地,又可以收些租金,防止土地荒芜造成浪费,提高土地使用率。
2.改革户籍制度
我国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是分开划分的,这使得农村劳动力虽然进城了,可是得不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可以把以职业和居住地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依据,这样农民就不会收到不公平的待遇,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进城务工的子女也应受到同市民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改革住房制度,使买房或者租房不受户籍制度的影响,使农村劳动力能够找到归属感,不会觉得自己是外地人,能够安心在城市务工。
(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一个国家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贫困走向富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这些剩余劳动力要就业,只能到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寻找就业机会。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不用在田地里干活,他们只能再寻找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小城镇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是农村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农村有大量的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实施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1.加快城市郊区的发展
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但是,城市的承载能力毕竟有限,如果农民都涌入城市,会造成城市的混乱。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多方向转移,城市郊区的发展是不错的选择。城市郊区既接近城市,可以方便的把城市中的资金人才引进,又靠近农村,方便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市郊区的发展,最主要的是把郊区发展成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实现现代城市文明。使农民最大程度的实现非农业就业,用工业化,现代化取代原来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2.形成合理的城镇层次结构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城镇化水平低,还表现在城镇化层次不合理。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以我省为例,应重点发展省会城市,以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同时重点培育两个到三个有特色的大中型城市。关于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要有适度的规模和数量,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要与大城市协调发展,并合理进行布局调整。
3.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就业机会增多,农民外出务工的就多,但由于在城市生活成本较高,加之各方面的制度限制,大多数农民在城市定居还有很大的难度。可以鼓励打工者回乡创业,群众合伙创业等,建设有特色的乡镇企业,加快乡镇工业化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但仍存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如何更好地优化劳务经济资源配置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剩余劳动力;城乡二元经济
基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各个要素都在悄然的发生变化,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出现了诸多需要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从中国现实出发,通过使用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尝试把握和分析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流动现状和基本特征,特别是经历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当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将继续转移,国内学者对转移速度和流向持有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将从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作为前提假设入手,揭示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务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深入考察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为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增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征
(一)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慢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速度来看,在过去的三十余年中,与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相比,我国农村劳动力比重下降速度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或者是国家统计局存在着低估的现象。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高度代表了我国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得出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化率从78年的18%到2012年的53%。其中,日本在这个三十余年里,农村劳动力下降的比重速度为4.5%;韩国农村劳动力下降的比重速度为5.1%。根据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我国的下降速度。
(二)劳动力转移供求缺口大
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规模2.52亿人,比上一年增长了4%。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规模2.63亿人,比上一年增长了4%。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稳步保持在4%,保持了一定适度的转移规模。但转移速度还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发达国家,阻碍转移速度和比重的原因为:一方面表现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技能偏低,导致就业机会少,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当前城市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力的要求,由过去单纯务工增收逐步向积累提高和创业发展型的转变,随之而来的就会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城市劳动力转移供需缺口大的问题。
(三)劳务输出市场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也要求各地农业委员会成立专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工作部门,劳动就业与保障部先后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有序工程”,组织指导输出地和输入地劳动部门加强协作,积极开展劳务输出服务,输入地同时也加强了劳务市场的建设,发展了各类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尽管如此,我国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市场尚未健全。一是农村劳动力公共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不畅,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尚且不能避免;二是农村劳务输出就业服务方式还较为落后;三是培训项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不能满足农民在城市的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四是能够提供的农村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较少。
(四)政府扶持力度相对较弱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国家对农业补贴和和支持水平在逐年提高,对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持续增加,尤其是农村金融服务得到明显改善,但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尚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一是超时间劳动现象严重,工作生活条件质量差。二是在签订劳动合同中,不规范、不履行的现象也是有发生,医疗和养老保险空缺,农民工的基本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三是随着更多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但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迁子女寄宿生活费补助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关配套政策还须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对接收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的中职学校来说,尽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专业设施、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师队伍,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所学专业的需求,亟待提高和改善。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策
(一)完善制度,保持规模,确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机制
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良性循环,就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就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要在工伤保险、医疗制度、随迁子女入学制度等改革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尤其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大工伤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重大疾病措施和农村合作医疗的协调对接制度,加大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面,切实解决农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问题,切实保障其在流动就业过程中社会保障权益不受侵害。要建立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保障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的合法社会权益,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建立城市和农村相同步的现代户籍管理制度。要适时的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各方面福利待遇,引导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现有序流动,保持流转规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政策,确立和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二)强化培训,加强管理,确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方式
针对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职业能力不强,文化素质偏低的特点,以农村转动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主,有计划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形成完整的农业高等教育的专业体系,并对广大的农业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技术辅导,按照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前培训,建立和完善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要根据新时期市场的需求,举办各类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要鼓励科研院所、职业技能学校等广泛参与其中,切实有效地增强农村劳动力职业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应当建立城市和乡村相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施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多样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中介组织,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投入到就业市场,培养和树立现代化的竞争意识和正确的择业观念。
(三)增强扶持,提高服务,确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途径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政府要切实把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和其他的管理费用纳入到地方的财政预算。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的社区建设。要合理规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方便学生相对就近入学。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纳入各地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规划和重要工作内容,各地区公办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电子学籍,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完整九年义务教育。通过网点布局调整,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先安置未随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生”到寄宿制学校。根据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适应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形成集就业、培训、保障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公共服务体系,使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蔡?P.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04).编辑?M岳 凤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 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 素质 现状 成因
作者简介:李君(1968-),男,湖南永州人,副高职称,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德·舒尔茨通过对美国半个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指出: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1]。这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源的贡献率却逐渐上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民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为六个字“一大、六低、一弱”。
“一大”是指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我国农村中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2]。也就是说,在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庞大的农业大军与有限的耕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
“六低”是指农村劳动力思想素质低、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素质低、身体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
(一)思想素质低。我国农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
(二)文化素质低。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5%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3]。另外,受到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致使妇女及其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妇女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妇女劳动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更低于男性劳动力素质。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性从业人员占83.9%,女性从业人员则占88.1%。2000年我国男女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分别为51.63%和48.3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26个百分点,以农村总人口8.0739亿人计算,女性人口应为3.9亿多[4]。几近半数的农村女性,无疑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支柱,她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整个素质水平。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三)科技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可谓是“科盲”。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5]。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四)经营管理素质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行为。
(五)身体素质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食物构成和食物营养简单,因而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保健条件差,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弱智儿童占人口的15%。农村劳动力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5]。
(六)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创造力的总标志。《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1.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除了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落后的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因素,即观念上的落后,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尤其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中多数人未真正摆正读书与挣钱的位置,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高素质形成再就业竞争力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多读书不划算;二是不读书照样能挣钱。
2.投入不足。政府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不过2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人中,乡镇负担78%,县级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6],财权与事权极不相称。在投入规模方面,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从总量上来看,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3.76%,比上年的13.31%增长了0.45个百分点,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3.17%,仍未达到1996年国家提出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水平”的目标。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美国1949年3.3%的水平,明显低于中等收人国家4.48%的平均值,更低
于高收人国家5.66%的平均值[7]。
3.体制不适应。对于文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民已有一定认识,对提高自身素质也有迫切要求。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却使农民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整个农村教育体系来看,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得农民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到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而是为了高考应试。与农民直接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脱离农村实际,“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而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4.管理不完善。整个中国的农村教育系统,过去都是由教育部门条条管理,农村县镇(乡)村需要农技、农业产品加工及经营管理初级专门人才,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农民,但不能按农村的这些需求去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结构、课程、内容与方法,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素质,这不仅制约农业现代化,也阻碍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海外劳务输出。
5.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就业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或其他行业,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了农村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的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农村的留守大军中,女性和老龄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沉淀下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结构更不合理。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只有面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剖析成因,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冯菊香,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9):69-70.[2]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5,(3):60-6
2[3]李水山,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15):6-9
[4]李苏英,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7
[5]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6]高文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政策性原因探析[J],巢湖论苑,2004,(1):22-25.[7]李剑富、曾卫明、郭金丰,农民素质提高的障碍因素分析-基于欠发达地区的考察[J],农村经济,2005,(1):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