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办法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办法(试行)
2008-7-31
中线局工[2005]5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以下简称中线干线工程)的进度管理工作,建立规范的进度管理体系,保证工程总体工期目标的实现,根据《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中线干线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线干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健全进度管理体系,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通过风险分析,制定各级进度计划和防范性对策,按照进度控制程序,严格各级进度计划的制定、检查和更新,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参建各方在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的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和工程完建期的进度管理工作。
第二章 进度管理体系及各方职责
第四条 中线干线工程采用集中统一管理、分项目实施的进度管理方式。建立以项目法人负总责,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含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中线建管局>直属的项目建设管理部、委托地方管理的建设管理单位以及实行代建制的项目管理单位)管理,监理人监督,设计、承包人保证的进度管理体系。
第五条 中线干线工程进度计划按照总体进度计划、实施总进度计划、控制性总进度计划和施工总进度计划四级进度管理。
(一)总体进度计划是由项目法人依据批准的初步设计编制的各工程项目里程碑目标进度计划,是中线干线工程进度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二)实施总进度计划是由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根据项目法人编制的总体进度计划,按照各标段的项目和工程量而编制的进度计划,应明确里程碑目标和总工期目标。
(三)控制性总进度计划是由监理人依据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编制的实施总进度计划和施工承包合同而编制的,是监理人进行进度控制的依据。
(四)施工总进度计划是由承包人根据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编制的实施总进度计划,按照合同工程量清单所列项目和工程量,编制的所承包标段的进度计划。
第六条 中线建管局作为项目法人,对工程项目进度负最终管理责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工程总体进度的宏观管理;负责编制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确定各项目的里程碑目标和总工期目标;研究解决影响工程进度的重大设计变更、工期索赔、重大技术问题和重大工期延误(期)问题。
第七条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委托或授权,承担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直接责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授权范围内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负责编制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总进度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确定各标段的里程碑目标和总工期目标;负责提供现场施工条件并协调项目外部环境;负责编报进度管理月报、年报及其他报告。
第八条 监理人受项目法人或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委托,对承监工程项目进度实施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编制控制性总进度计划,并协助项目法人或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编制总体进度计划或实施总进度计划;审批施工总进度计划以及分解的年、季、月计划;跟踪监督、检查、记录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对实际进度进行对比、检查、分析,对出现的偏差采取应对措施;审查承包人的进度报告,并编报监理报告。
第九条 设计单位受项目法人委托,按照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及相关技术条例对施工进度计划提出意见,按供图计划保质交付设计文件,在开工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进度的有关设计问题。
第十条 承包人对承包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承担直接责任。其主要职责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分解的年、季、月进度计划和单项工程施工措施计划;按照计划投入人员、机械设备等施工资源并合理组织、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对业主负责事项的延误(期)承担提醒、报告和补救义务;逐日检查实际进度并如实记录、报告;对进度偏差提出改进措施并修订进度计划,经批准实施;按时提交各类进度报表、报告。
第三章 进度计划的制定
第十一条 进度计划的编制
(一)进度计划的编制原则
进度计划应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和规程规范和有关工程建设合同、上级部门发布的有关进度计划的指令等进行编制;
进度计划应建立在合同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到组织、措施及资源落实;
进度计划应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环境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下,按照前紧后松的原则进行编制;
进度计划中各施工程序应合理衔接、统筹兼顾、减少干扰,施工安排要保持连续、均衡;
进度计划中采用的有关指标既要先进又要留有余地;
进度计划的编制必须服从上一级进度计划的要求。
(二)进度计划的编制要求及内容
进度计划的编制要求及内容详见附件1。
第十二条 进度计划的报批程序
进度计划管理流程图详见附件2。
(一)总体进度计划
项目法人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批准后编制工程总体进度计划,发送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和有关设计单位,并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调办)备案。
(二)实施总进度计划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应按项目法人要求编制所辖范围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总进度计划。项目法人应在收到该计划后的21天内批复。
(三)控制性总进度计划
监理人应在施工合同签订后的21天内,编制监理工程项目控制性总进度计划报送项目法人或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审批。项目法人或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应在收到该计划后14天内批复。
(四)施工总进度计划
承包人应在施工合同签订后的28天内,编制承包工程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监理人应在收到该计划后21天内批复承包人。上述进度计划均应同时以书面(一式4份)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报送。
第四章 进度计划的实施
第十三条 分解进度计划的报批
(一)承包人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分解与报批
承包人应根据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其格式、内容要求编制年度施工进度计划,并于每年12月10日前向监理人报送;监理人应在收到该计划7天内完成审查,并报送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审批,报项目法人备案。
承包人应在前一年12月25日、当年3月25日、6月25日、9月25日前提交季度施工进度计划;监理人应在收到该计划7天内完成审批,并报送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或项目法人。
承包人应在前一月25日前提交月施工进度计划;监理人应在收到该计划3天内完成审批,并报送项目建设管理单位。
承包人应在单项工程开工前28天内,按照合同要求的内容向监理人提交施工措施计划,监理人应在收到该计划14天内完成审批。
(二)监理人控制性总进度计划的分解与报批
监理人应根据批准的控制性总进度计划及其格式、内容要求编制控制性年度计划,并于每年12月10日前向项目法人或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报送。
(三)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实施总进度计划的分解与报批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应根据批准的实施总进度计划及其格式、内容要求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并于每年12月15日前向项目法人报送。项目法人应在收到计划后的14天内审批。
第十四条 进度记录及报告
承包人应按要求的格式,如实记录和报告进度实施情况,并经监理人审核确认。日报应于次日提交并签字确认,周报应在周五12时、月报应于每月25日、季报是该季度最末一个月的25日、年报在12月25日提交。其他专题报告按要求提交。
监理人应按要求的格式填写值班记录、巡视记录、监理日志、监理大事记等,逐日记录工程进展情况,编制年、季、月、周进度报表、报告,并按要求提交进度专题报告。周报应在下周一、月报应于每月最末一天、季报是该季度的最末一天、年报在年度最末一天提交。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应按要求的格式如实记录工程建设管理日记和工程建设大事记,并按要求的格式编制月报、年报。月报应在下月5日前、年报应在下一年元月10日前报项目法人,其他报告应按项目法人要求递交。
季报可与该季度最末一月的月报合报,年报可与12月的月报合报。各类报告的数据统计时间为承包人提交报告日中午12时。
第十五条 进度协调会议
项目法人应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定期召开工程总进度协调会议,检查总体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有关影响总体工程进展的重大事宜。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应定期(月、季)或不定期召开工程进度协调会议,检查所辖区域各项工程的进展,协调解决影响工程进展的有关事宜。监理人应按要求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和周、月进度协调例会,检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施工中发生的工程变更以及与其他承包人的相互干扰和矛盾。
相关单位应为进度协调会议提交书面的进度报告。会议形成的纪要发送各相关单位执行。
第十六条 进度计划调整和修订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期),承包人均应及时作出调整,并将修订的进度计划和拟采取的措施报送监理人审批。
若进度偏差有可能影响合同工期目标的实现时,修订的进度计划经监理人审查后报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审批,进度计划的重大调整应报项目法人审批。
第五章 工程进度管理考核与奖惩
第十七条 项目法人或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将另行制定综合考核与奖惩办法,对各合同单位的进度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与奖惩。对合同里程碑目标的考核与奖惩按照合同的约定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线建管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1: 进度计划编制要求及内容
一、各级进度计划的编制格式要求
各级进度计划的文字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 软件编辑,文字格式统一采用“doc”;数字和文字表格统一使用Microsoft Excel软件编制,文件格式统一采用“xml”;制图软件统一使用AutCAD2000版本,一律采用DWG格式。
所有工程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和实施总进度计划均采用Project 2003软件或Microsoft Excel或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 for Windows(简称:P3)软件编制。
复杂工程项目(如穿黄工程、惠南庄泵站工程、漕河渡槽工程、穿漳工程等)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控制性总进度计划应采用P3软件编制。一般工程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控制性总进度计划采用Project 2003软件。
文字表格输出以A4或A3幅面为准。
二 各级进度计划的编制要求及内容
(一)、项目法人编制的总体进度计划
1、总体进度计划应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的建设工期,以季度为单位,用横道图方法编制;
2、总体进度计划中的项目划分和工程量应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及项目划分原则并结合委托、代建以及直接管理三种模式确定;
3、总体进度计划是一个里程碑计划,应明确各工程项目的开工日期、年度目标、其他里程碑目标和总工期目标;
4、总体进度计划应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
5、对于控制性工程,应对影响其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关键线路;
6、总体进度计划应包括各年度投资分配计划;
7、总体进度计划除用表格、横道图表示外,还必须有文字说明;
8、项目法人应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编制年度计划。
(二)、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编制的实施总进度计划
1、实施总进度计划应根据项目法人编制的总体进度计划,以月为单位,用横道图方法编制,并确定各标段的里程碑目标和总工期目标;
2、实施总进度计划应按照各标段的项目和工程量编制;
3、实施总进度计划应对进度计划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
4、实施总进度计划应对影响各标段项目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应明确各标段项目的关键线路;
5、实施总进度计划应包括各年度投资分配计划;
6、实施总进度计划除用表格、横道图表示外,还必须有文字说明;
7、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应根据实施进度计划编制年度实施计划。
(三)、监理人编制的控制性总进度计划
控制性进度计划应依据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编制的实施总进度计划和施工承包合同编制。控制性进度计划应确定进度控制的关键线路、控制性施工项目及其工期、阶段性控制工期目标以及监理工程项目的各合同控制性进度目标,是监理工程项目进度的控制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
1、准备工作进度;
2、计划施工部位和项目;
3、计划完成工程量及应达到的工程形象;
4、实现进度计划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施工图供图计划;
5、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计划;
6、资金使用计划。
监理人应根据监理工程项目控制性的总进度计划,编制各年度、季度的进度计划。
(四)、承包人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应根据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编制的实施总进度计划,按照合同工程量清单所列项目和工程量编制。
1、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
(1)编制总说明;
(2)施工方法和措施说明;
(3)工程量和进度安排:应明确各项目的开工日期、里程碑日期、完工日期,并对关键路线项目的施工强度进行论证;
(4)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5)各类人员进场计划;
(6)施工设备进场计划;
(7)永久设备定货、交货、安装、调试和试运行计划;
(8)资金流计划;
(9)图纸需求计划;
(10)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11)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对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图的要求
(1)项目分解及编码
① 项目应分解成进行进度、质量、投资控制可操作的单元;
② 编码分作业分类码、作业代码和资源代码三种形式。
(2)计划网络的内容应包括
① 作业和相应节点编号说明;
② 作业间逻辑关系
③ 作业持续时间;
④ 最早开工及完工日期;
⑤ 最迟开工及完工日期;
⑥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⑦ 前锋过程线;
⑧ 各种资源直方图和累计曲线。
第二篇: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
2008-7-3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南水北调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有效控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免遭损失,加强和规范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管理要求,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特点,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中线建管局)、建设管理单位(含中线建管局直管、通过招标管理或委托地方管理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施工单位。
第三条 参与工程建设各单位的法人代表(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必须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各级安全生产目标承诺制度,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第四条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制定适合本管辖权范围内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第二章 安全承诺和目标
第五条 参与工程建设各单位的法人代表(行政正职)代表单位作出公开、明确的安全承诺,提供必需的支持,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
第六条 承诺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包括保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生产资源保证等。
第七条 承诺的形式采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或正式的公开声明等。
第八条 中线建管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制定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明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整体方向和思路,提出总要求。第九条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安全生产总体目标为杜绝以下重大事故:
(一)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二)重大施工机械设备事故;
(三)重大火灾事故;
(四)特大交通事故;
(五)重大垮(坍)塌事故。
第十条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应根据安全方针和各自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安全目标,实现“一职责、一目标”,通过各层次目标的实现,最终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第三章 安全生产机构和职责
第十一条 中线建管局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如图所示),配备必需的人员,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建设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图
第十二条 成立中线建管局、建设管理单位、监理、设计单位参加的中线干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第十三条 安委会设主任一人、常务副主任一人、副主任数人和委员若干人,中线建管局局长任安委会主任。
第十四条 安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安全监督、协调和事故统计工作,完成安委会交办的事项。办公室设在中线建管局工程建设部。
第十五条 中线建管局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项目法人,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中线干线工程安全生产负总责;建设管理单位对承担的建设管理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中线干线工程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的法人代表(行政正职)是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十六条 中线建管局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领导、监督中线干线工程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三)制定、审批和发布中线干线工程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四)提供安全生产所需的资源,批准重大安全技术方案和实施措施,核定重大安全设施的经费,并为安全、文明施工创造条件;
(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监督各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
(六)监督审查各建设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资格;
(七)监督建设管理、监理、施工等各参建单位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提供劳动防护用品、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等情况;
(八)发生重大事故时积极组织抢救,协助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九)负责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接受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行政管理。第十七条 安委会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组织制定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应急救援预案在内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三)分析安全施工形势、监督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领导和协调解决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中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和重大安全、文明施工问题;
(四)研究、落实工程施工中的重大安全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案或措施(含费用);
(五)参与对重大和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六)组织、聘用、管理、委派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员;
(七)其他需要组织、协调的安全生产工作。第十八条 工程建设部(安委会办公室)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和中线建管局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
(二)具体落实编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三)定期召开有关单位参加的安全工作例会;
(四)督促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按施工合同和中线建管局的有关规定,对各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和施工单位的安全工作进行现场监督管理;
(五)按施工合同规定,为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创造必要的条件;
(六)审查承包和设备材料供应方的安全生产资质;
(七)参与招标文件中施工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要求、重伤率、死亡率和职业病发生率的控制指标、事故或超标的经济责任及其奖罚规定的制定;
(八)审定重大安全技术方案、措施及其费用,报中线建管局审批,监督重大安全技术方案、措施的实施及其费用的使用;
(九)有权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严重失控、施工或生产安全没有保证等情况,通过建设管理单位或监理单位,责令其停工或停产整顿,必要时中止合同;
(十)组织安全检查,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提出奖惩意见;
(十一)组织或协助对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
(十二)负责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安全管理档案,并对档案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和解决有规律性的安全生产问题;
(十三)组织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培训与经验交流。第十九条 建设管理单位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和中线建管局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
(二)代表中线建管局与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签定安全生产协议;
(三)负责监督和管理施工现场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向中线建管局报告工程建设的安全情况;
(四)负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事故预防措施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的贯彻执行;
(五)按对整个施工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计划安排和总结,上报中线建管局;
(六)组织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七)参加或协助组织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
(八)监督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预防事故措施计划的落实;
(九)分析工程建设中的安全薄弱环节,对事故隐患、危险点提出超前预防的措施意见;
(十)协调解决各施工单位在交叉作业中存在的安全施工问题;
(十一)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发布安全生产简报;
(十二)建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档案。第二十条 材料设备供应、施工等单位职责
(一)负责承包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承担施工安全协议规定的安全责任;
(二)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和中线建管局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四)提供施工所需的安全生产资源;
(五)按施工人员(包括本企业人员和非本企业人员)的3‰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000人以上,不得少于5人;500~1000人,不得少于3人;500人以下,不得少于2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安全管理资质;
(六)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及职业病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合同等规定,在工程材料设备供应、设备安装和施工中应有足够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等安全投入,做到安全施工,减少或杜绝职业病的危害;
(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制订安全技术方案、措施及其经费计划。重大安全技术方案、措施应经监理单位审核,报工程建设部审定。特别重大的应报安委会审批;
(八)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与生产工作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
(九)对全体职工(包括临时用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的制度;
(十)定期组织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十一)对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防护设施、工器具、运输设备和特种设备进行专门管理和检查;
(十二)危险性较大的作业要有安全措施,专人管理和监护;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区域和设备设施要有安全标志;
(十三)为全体职工办理工伤保险,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十四)制定应急预案,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根据预案采取应急措施;
(十五)组织或协助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第二十一条 监理单位职责
(一)负责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现场监督管理;
(二)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督促检查施工单位认真执行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法规和规定;
(三)审查批准施工单位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
(四)发现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严重失控、出现危及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时,应及时下达停工令,指令施工单位采取措施整顿或处理;
(五)检查工程的防汛渡汛措施;
(六)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重大问题可向建设管理单位提出处理建议,一般问题有权进行现场处理;
(七)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事故报告及报表,监督施工单位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定期向中线建管局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按规定编制监理工程项目的安全统计报表。对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向中线建管局报告。
第二十二条 设计单位职责
(一)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部颁规程、规范,保证工程安全;
(二)设计单位应把安全生产贯穿设计的全过程,努力为安全生产创造条件,承担委托设计合同规定的责任;
(三)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施工风险较大的项目,必须通过优化设计保证安全,必要时应参与编制重大安全技术方案、措施的工作;
(四)对施工中遇到影响安全的各种险情,必须按委托设计合同规定做好观测、预报工作,向中线建管局及时提出采取有效
技术防护措施的建议;
(五)协助对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第二十三条 工会组织职责
(一)监督同级单位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执行情况;
(二)接受和处理职工反映的各种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参与各类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第二十四条 建设管理单位负责人安全职责
(一)对建设管理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
(二)建立健全建设管理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
(三)监督检查建设管理项目的安全生产规定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严格履行安全生产合同或协议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内容;
(五)协助和配合中线建管局对建设管理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六)参加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取得安全生产管理资格;
(七)审定本单位安全工作目标计划,主持本单位安全工作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八)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提取和使用,确保现场具备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条件;
(九)保证安全奖励基金的建立和使用,确保本单位安全奖惩办法的实施;
(十)坚持事故调查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组织并主持人身重伤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协助死亡事故和重大施工机械设备、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第二十五条 安全监督员职责
(一)代表安委会监督建设管理、材料设备供应、施工等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全面了解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发现问题按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处理;不能解决的向安委会报告;
(三)督促建设单位全面认真执行中线建管局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四)对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有权进行现场处理,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五)及时准确沟通中线建管局和建设管理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管理信息;
(六)向安委会报告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状况。第二十六条 建设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一)参加有关主管部门安全生产培训和考核,按规定取得安全生产管理资格证书;
(二)保证配备有资质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三)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四)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门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
(五)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安全生产检查;
(六)对管辖范围内的工作考核时,必须有专门的安全生产考核内容;
(七)全面了解掌握管辖范围内的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及时准确上报各类事故情况;
(八)发生事故时必须积极组织抢救,不得擅离职守;
(九)保证为所属全体职工办理工伤保险;
(十)监督安全生产资金的使用,不得挪用。第二十七条 建设管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一)参加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考核,取得安全生产管理资格;
(二)熟悉了解施工工艺和设备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做好本职工作范围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四)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分析、总结和发现管理方面的问题;
(五)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定。第四章 安全生产管理
第二十八条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
第二十九条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应依据各自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建立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第三十条 做好上岗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全员受到应有的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制度和相应的安全与健康知识的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考核,保证持证上岗。
第三十一条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应定期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
第三十二条 根据工程施工的变化,对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型机械(机具),以及转岗复岗等情况,进行适应新方法、新岗位等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三十三条 保证提供安全生产需要的设备、检测仪器、安全防护装备、通讯器材和交通工具等。
第三十四条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为作业人员配备与其作业风险相适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发放钱物等形式代替劳动防护用品。
第三十五条 对于工程施工所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必须使用经国家认可的合格产品,并按相应规定进行保养、使用和维护。第三十六条 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危险源、隐患的管理,必须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和职业危害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措施,以保证这些危险源、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危险性较大的,要建立专门的监控制度和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并予以落实。
第三十七条 对高处、带电、大件运输和吊装、高边坡开挖、隧洞与深井挖掘衬砌、爆破作业、水上水下等危险性较大的施工作业,必须有安全施工措施,编写书面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必须明确安全责任人、安全施工措施等,并保证施工前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
第三十八条 购买、运输、储存和使用危险物品时,必须取得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取得安全使用证,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第三十九条 按规定对炸药、雷管等爆破器材以及汽油等高危险物品的运输、储存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建立专门管理制度,防止遗失,有效预防爆炸和火灾事故。
第四十条 加强对爆破施工的安全管理和监督,防止发生人员伤亡、机械设备、建筑设施和居民住宅的损坏等事故。第四十一条 对施工生产设备、设施实施管理,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运行性能完好,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
第四十二条 设备、设施的安装、使用、保养和维修必须建立相应制度,实行专人管理,需持操作证的施工机具、设备和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等,实行操作证管理。
第四十三条 在工程施工和生活保障中使用的各种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按规定向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必须建立特种设备台帐,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日常保养和定期检验,并作好记录,由有关人员签字。
第四十四条 中线干线工程区域内和对外或专用公路应按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设置道路交通与安全标志,干扰较大和交叉路口应设岗指挥,保证车辆安全通行与行人安全。中线干线工程区域内实行封闭管理,凡在工程区域内行驶的车辆都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第四十五条 主体工程与永久建筑物,生产、生活与公用设施,都应配备消防设备与器材,临时性工棚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消防规定,并配有足量的消防器材,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各主要施工单位应按规定配备与所承包的工程施工相适应的消防器材,应接受所属地方消防部门的监督。
有消防要求的工程立项、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均应有地方消防主管部门参加,并按规定办理手续,才能开工和投入使用。第四十六条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施工期的防汛和安全渡汛工作,由中线建管局或建设管理单位负责统一组织、部署。施工、设计和其它有关单位都应做好各自的安全防汛工作,监理单位和有关部门应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四十七条 合理设计、布置、施工供配电网络及变电所,满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复杂或干扰较大的施工作业区和道路交叉处以及临时性工程的配电线路和设施,应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倒杆、断线、车辆挂线或撞杆等事故的发生。严格按有关电气安全施工与安全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对变电所、输配电网络进行施工作业和运行管理,保证安全可靠供电。
工程区域内施工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单位与工程区域内供电线路的管理维护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划分,加强管理,确保安全。第四十八条 油库、炸药库、通讯站、变电所等重要部位和设施及需防护的露天施工作业区,应采取可靠有效的防雷措施,对防雷设施由有资质的专业部门每年进行检测。
第四十九条 工程区域内的水厂及供水主管网(含泵站),由用水单位委托专业化单位运行管理。供水支管、施工作业与生活区的供水管网由各单位自行管理,并接受供水管理单位的监督。运行管理单位应按有关规定、规范及安全制度进行生产和供水,保证施工与生产用水的卫生,防止污染与中毒事故的发生,并接受地方政府环保和卫生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条 承包和材料设备供应方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接受有关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和管理。
第五十一条 承包或材料设备供应方的安全生产管理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符合中线建管局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具备相应安全生产条件: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按要求配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
(三)人员资质符合要求;
(四)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五)配备必须的劳动防护用品;
(六)设备、设施、器具和安全标志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七)已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第五十二条 在工程施工等承包合同中,应列出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的费用金额,且包括在合同总价内。应规定安全风险抵押金,当重伤和残疾事故人数超过合同规定控制指标或发生重大事故且事故责任属承包单位时,中线建管局或建设管理单位可部分或全部扣除安全风险抵押金,作为对承包单位的罚款。当重伤、死亡事故人数未超过合同规定控制指标、未发生重大事故或事故主要责任不属于承包单位,在工程竣工或项目合同结算时,中线建管局或建设管理单位应将安全风险抵押金全部支付给承包单位。
罚款纳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安全生产奖励专用基金,未发生因工死亡事故,应按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安全生产有关制度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五十三条 安全生产管理交流和总结评比
(一)施工单位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交流和年终总结评比,监理单位或主管部门参加;(二)安委会于每年7月组织一次安全工作交流会,年终组织总结评比大会。第五章 应急响应
第五十四条 中线建管局以及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应建立事故或紧急情况应急响应预案。应急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各建设管理单位建立相应的应急指挥系统,根据施工情况建立局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覆盖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爆破器材、特种设备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第五十五条 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具备所需的应急指挥系统、应急装备和设施、通信系统、应急保障等,满足应急的要求,具备应急能力。
第五十六条 中线建管局以及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必须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第五十七条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发生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必须及时报告中线建管局和当地政府。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八条 中线建管局及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检查实行中线建管局组织和施工单位自查相结合的形式。
第五十九条 中线建管局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建设管理单位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其他单位组织的检查,在以上检查的基础上自行组织。
第六十条 安全检查分为一般性检查、阶段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和季节性检查等方式进行。第六十一条 中线建管局、建设管理单位、监理单位组织的定期安全大检查,对所检查的单位和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出评价。定期安全检查,负责组织的单位行政领导应亲自主持或参加。
第六十二条 安全大检查的主要内容应以查领导、查管理、查隐患、查事故防范措施为主,同时将环境卫生、生活卫生和文明施工等纳入检查范围。
第六十三条 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应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对因故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应采取临时措施,并制订整改措施计划报检查组备案。第七章 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六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事故,是指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施工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等。第六十五条 人身事故划分
轻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发生的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
一般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多人事故时包括轻伤和重伤)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50人以上(含50人)的事故。第六十六条 非人身伤害事故分类
一般事故:指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不扣除保险公司赔偿,下同)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的事故; 较大事故:指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指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不含1000万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指一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第六十七条 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在12小时内上报主管单位,并同时上报监理单位,主管单位或监理单位在接到报告后4小时内上报建设管理单位,再由建设管理单位在接到报告后4小时内上报工程建设部,工程建设部向中线建管局主管领导汇报,中线建管局在接到报告后4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各单位必须快速电话逐级上报,随后按程序上报。事故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情况及经济损失初步估算;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第六十八条 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或故意拖延报告时限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或单位对有关人员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九条 人身伤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严格按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及工程合同的规定执行。发生事故的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按照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进行处理。
第七十条 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由设备主管部门会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有关工程技术等部门实施。第七十一条 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由消防主管部门会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有关工程技术等部门实施。第七十二条 事故的处理必须贯彻“四不放过”的原则。中线建管局以及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对发生的事故,应在查清原因,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落实整改措施,建立事故档案。第七十三条 中线建管局工程建设部负责统计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第七十四条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对管辖范围内的事故按照月报、半年报和年报的规定向主管部门和所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上报事故报表。第八章 附则
第七十五条 本规定由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七十六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第七十七条 术语和定义
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事故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爆破器材:包括各类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非电导爆系统、起爆药和爆破剂。
第三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渠全长1273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
工程简介
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中线工程分二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主要目标: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从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中线一期工程平均每年可调水95亿立方米。同时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引江济汉等四项生态建设工程。中线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始于50年代初,40多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与有关省市、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1994年元月水利部审查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计委建议兴建此工程。水量供水
中线工程可调水量按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完建,正常蓄水位170米条件下,考虑2020年发展水平在汉江中下游适当做些补偿工程,保证调出区工农业发展、航运及环境用水后,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141.4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保证率75%),可调出水量约110亿立方米。
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西中部,供水区总面积约15.5万平方千米。因引汉水量有限,不能满足规划供水区内的需水要求,只能以供京、津、冀、豫、鄂五省市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兼顾部分地区农业及其他用水。
工程布置
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由水源区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组成。水源区工程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续建和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输水工程即引汉总干渠和天津干渠。水源区工程
丹江口水利枢纽续建工程
丹江口水库控制汉江60%的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08.5亿立方米,考虑上游发展,预测2020年入库水量为385.4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利枢纽在已建成初期规模的基础上,按原规划续建完成,坝顶高程从现在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设计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总库容达290.5亿立方米,比初期增加库容116亿立方米,增加有效调节库容88亿立方米,增加防洪库容33亿立方米。
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
为免除近期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工农业及航运等用水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需兴建:干流渠化工程兴隆或碾盘山枢纽,东荆河引江补水工程,改建或扩建部分闸站和增建部分航道整治工程。
输水工程
总干渠
黄河以南总干渠线路受已建渠首位置、江淮分水岭的方城垭口和穿过黄河的范围限制,走向明确。黄河以北曾比较利用现有河道输水和新开渠道两类方案,从保证水质和全线自流两方面考虑选择新开渠道的高线方案。
总干渠自陶岔渠首引水,沿已建成的8千米渠道延伸,在伏牛山南麓山前岗垅与平原相间的地带,向东北行进,经南阳过白河后跨江淮分水岭方城垭口入淮河流域。经宝丰、禹州、新郑西,在郑州西北孤柏咀处穿越黄河。然后沿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唐县进入低山丘陵区,过北拒马河进入北京市境,过永定河后进入北京市区,终点是玉渊潭。总干渠全长1241.2千米。
总干渠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需穿过黄河干流及其他集流面积lO平方千米以上河流219条,跨越铁路44处,需建跨总干渠的公路桥571座,此外还有节制闸、分水闸、退水建筑物和隧洞、暗渠等,总干渠上各类建筑物共936座,其中最大的是穿黄河工程。天津干渠穿越大小河流48条,有建筑物119座。
穿黄河工程
总干渠在黄河流域规划的桃花峪水库库区穿过黄河,穿黄工程规模大,问题复杂,投资多,是总干渠上最关键的建筑物。经多方案综合研究比较认为,渡槽和隧道倒虹两种型式技术上均可行。由于隧道方案可避免与黄河河势、黄河规划的矛盾,盾构法施工技术国内外都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因此结合两岸渠线布置,推荐采用孤柏咀隧道方案。
穿黄河隧道工程全长约7.2千米,设计输水能力500立方米/秒,采用两条内径8.5米园形断面隧道。
进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03年2月30日开工,目前已经开工的中线北京石家庄段应急供水工程开工建设7个单项工程,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北京永定河倒虹吸工程已经基本完工。
自1952年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几代技术人员始终不渝地坚持开展中线工程的勘探、测量、规划与设计工作。1987年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报告》,1991年对此报告进行了修订;1992年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5年国家环保局审查并批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995~1998年,水利部和国家计委分别组织专家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了论证和审查,同时对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和不加高的多个方案进行了补充研究。新世纪伊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的变化,长江委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以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再一次对中线工程规划进行了修订。
截至2009年6月底,已累计下达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投资589.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14.3亿元,其中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累计完成投资57.8亿元和256.4亿元,分别占东、中线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的71%和52%。
规划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大坝按正常蓄水位170 m加高可以减少弃水,增加供水,改善供水过程,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但需要移民25万人。规划近期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工程大体上在2010年以前建成;后期进一步扩大引汉规模,年均调水量达到
130亿立方米,工程预计在2030 年完成;远景从长江三峡调水。
工程首先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利用新开的人工渠道(局部管道)输水。输水总干渠自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在方城垭口穿江淮分水岭,从郑州西边的孤柏嘴处过黄河,之后大体平行于京广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北上至北京团城湖,天津干渠从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处分水至天津外环河。输水工程全长1421公里,其中引水渠首至北京长1267公里,天津干渠长154公里。输水工程与河流全部立交,北京段、天津段局部采用管涵。
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将有效提高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主汛期防洪库容将由77亿立方米增加到110亿立方米,再遇1935年洪水,汉江中下游地区基本不分洪,可以解除江汉平原的一大心腹之患。
优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一是适时供水调度安全可靠。丹江口水库具有巨大的调节能力,主汛期除保证防洪外,调节库容达98亿立方米,汛后达190亿立方米。总干渠两侧已建成大量的水库,可以承担“充蓄”调节和“补偿”调节的任务,另有瀑河水库作为“在线”调节水库。通过总干渠并采用已有成熟经验的现代化控制技术和先进的调度管理手段,可确保供水调度安全可靠。
二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总干渠位于平原的西部,居高临下,控制范围广。与受水区已建成的水利工程连接简单,供水调度灵活机动。
三是具有丰富的水源后备。中线工程近期、后期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远景视需要可以从长江三峡引水。
技术
为了减少移民数量,有的专家提出了丹江口水库大坝按正常蓄水位161m加高,解决汉江中下游防洪问题,所减少的北调水量,从三峡库区大宁河抽水补源的方案;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一些专家,提出从长江三峡库区的支流小江抽水“入渭、济黄、北调”的设想。移民安置一直是影响中线工程决策的重大问题,总体规划认为中线的水源,历来都是先引汉后引江,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是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可在今后进一步分析研究,不影响丹江口水库当前按照170 m正常蓄水位加高大坝。目前 所提的几种代表性方案,其工作深度无法与现在的东、中线比较,不能作为近期决策的依据。今后继续研究后,可以作为四横三纵总体布局的补充。经过反复研究,总体规划仍按丹江口水库大坝一次加高建设,移民分期分批安置。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越黄河的关键性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总工期中的控制性项目。穿黄工程位于郑州市以西约30km处,总长19.30km。穿黄工程由南、北岸渠道、南岸退水建筑物、进口建筑物、穿黄隧洞、出口建筑物、北岸新老蟒河交叉工程,以及孤柏嘴控导工程等组成。穿黄隧洞长4.25km,双洞平行布置,隧洞内径7.0m,采用盾构法施工。该工程总投资31.37亿元,总工期为56个月,于2005年9月开工,计划2010年3月竣工。
意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南北双赢”的伟大工程,它的重要作用必将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呈现出来。“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护汉江中下游的水环境。
中线工程对保护汉江中下游的水环境同样也起到积极的作用。规划在汉江流域兴建的四大工程——汉江干流上的兴隆枢纽、从沙市到沙洋的引江济汉工程、对航运受影响的河段实
施整治工程、对引水受影响的涵闸和泵站实施改造工程,不但将调水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引江济汉”工程使得兴隆以下河段枯水期流量显著加大,预计可以基本消除汉江发生曾严重威胁武汉等城市供水安全的春季“水华”现象。中线工程的总干渠不仅是一条“清水长廊”,也是一条“绿色长廊”。总干渠不经过崇山峻岭,施工条件优越,对环境的影响小。沿线河流均与总干渠立体交叉,可保证水质。同时,在丹江口水库水量充沛的时候,可以方便地将水放入当地河流中,以改善河道的水环境。此外,中线工程还将带动绿化、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宏伟的生态工程。中线工程受水区现状年均缺水量在60亿立方米以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不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从而造成地下水大范围、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地区的含水层已呈疏干状态。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近期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后期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可使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改善。
经济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良好的经济工程。按2000年末价格计算,中线工程总投资约920亿元。这些投资的40%将转化为消费资金,这对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投资的乘数效应,中线工程的兴建,将拉动建材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中线工程还将带动南方调水区、调水沿线地区、北方受水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设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
中线工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结合水资源调配的公共特性,构建其建设与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建成后的良性运营。按照“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运作、用水户参与管理”的原则,中线工程将成立“中线工程水源公司”和“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水源公司负责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及以后的运行管理,并卖水给供水公司;供水公司负责总干渠工程的建设及以后的运行管理,并将水卖给分水口以下的用水户协会。社会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积极的社会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需移民30万人,这是工程建设最大的难点,但同时也是解决库区环境容量严重不足、居民生活贫困的重大机遇。据有关方面估计,即使不建中线工程,也需要将库周约10万人外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库区脱贫的问题。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30万移民中的绝大多数外迁到居住和生存条件较好的地方安置,将大大改善库周的生态环境,并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中线工程建成后,沿线城市居民优质饮用水能够得到保证,干旱年份一些城市将不再出现“水荒”现象。对于数百万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害物质的深层地下水的当地农民来说,中线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善其饮水质量。
效益
中线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立方米,增供农业30亿立方米。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保障汉北平原及武汉市安全。
第四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数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数据汇编
一、中线工程建设相关数据
1、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坝长由2.5公里增至3.45公里;
2、坝顶高层由162米增至176.6米;
3、正常蓄水位由157米增至170米;
4、正常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至290.5亿立方米(增加了116亿立方米);
5、库岸线由3524.8公里增至4610.6公里(十堰3524.8公里,占76.4%);
6、水域面积由745平方公里增至1050平方公里(十堰620平方公里,占60%);
7、十堰水源区面积2086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的88.1%;
8、汇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主要支流中,有10条在十堰境内,其中汉江年均汇入水库水量328亿立方米,占全库年均汇入总量的90%;
9、中线一期工程多年平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其中河南37亿立方米、河北35亿立方米、北京11亿立方米、天津12亿立方米;
10、总干渠全长约1277公里,天津干渠154公里;
18.2万人,占总数31.2万人的58.4%。
3、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将淹没涉及我市5个县(市、区)、29个乡镇街办、257个村居委会、1096个村民小组,淹没房屋362.8万平方米。共淹没公路827公里、桥梁25座、码头72座;淹没影响城(集)镇13个、单位443个、工业企业125家。需动迁18.2万人(农村移民15.56万人),其中外迁7.7万人、后靠10.5万人。4、2010年,全市1.8万户7.7万外迁移民搬迁到位。全市共组织动员7100名干部、119批次,共转运货物12万吨,累计行程超过850万km,平均每天出动车辆32车次、外迁237人。
5、继2011年完成9.2万农村移民内安之后,2012年又完成了1.3万人的集镇移民内安,共内安移民10.5万人。规划生产安置农业用地83806亩,已完成80697亩,占96.3%。共迁复建城集镇13个,新建移民安置点249个,迁复建单位443家,补偿迁建企业125家。公路、桥梁、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步复建到位。6、2012年9月底,整个南水北调18.2万人移民搬迁任务全面完成,圆满实现了“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的庄严承诺,创造了移民工作史上的奇迹。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由搬迁前的18.8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38.7平方米,增加19.9平方米。
第五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验收规定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验收管理办法
(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验收管理工作,规范工程验收行为,明确验收职责,提高验收工作质量,做好政府验收相关准备工作,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南水北调工程验收管理规定》(国调办建管【2006】13号),《南水北调工程验收工作导则》(国调办建管【2007】149号,NSBD10-2007),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南水北调工程验收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
法人验收包括施工合同验收和根据需要项目法人增加的其他验收,如临时通水项目法人验收、保修责任终止验收。施工合同验收包括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合同项目完成验收。
政府验收包括设计单元工程完工(竣工)验收、单项(设计单元)工程通水验收、南水北调办和国家及行业规定的有关专项验收、南水北调工程竣工验收。
第三条 验收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南水北调办、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设计文件及相应的工程变更,施工图纸、技术要求、技术说明书、施工合同等。
第四条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建设项目具备验收条件时,相应的责任单位应及时提出验收申请,验收组织单位及时组织验收。未经政府验收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法人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第五条 需要移交其他行业部门管理使用的工程,其验收工作可以执行相关行业部门的有关验收规定。
第六条 验收的成果文件是各类验收鉴定书; 第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各类验收工作。
第二章 验收管理体系及各方职责
第八条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中线局)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验收工作负总责。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项目管理单位依据验收的有关规定和代建合同、委托管理合同对验收工作负责。
第九条 施工合同验收由项目管理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主要设备供应(制造)商、运行管理单位(相应项目的项目直管建管部)等单位代表组成的验收工作组负责。
第十条 施工合同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工程验收所需要的职称(或执业资格),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除特邀专家外,各参建单位的验收工作组成员是代表所在单位参加工程验收,应持有所在单位(或现场机构)的书面授权确认书。
第十一条 对于合同项目完成验收后现场机构已撤销的,在参加政府验收时,参建单位的代表应持有所在单位的书面确认文件。
第十二条 对于技术复杂(如PCCP管道工程、西四环暗涵工程、漕河渡槽工程、惠南庄泵站工程、穿黄工程、沙河渡槽工程等)的单位工程验收和合同项目完成验收应邀请参建单位以外的专家参加。
第十三条 分部工程验收由监理单位主持,单位工程验收、合同项目完成验收由项目管理单位主持,并及时通知项目直管建管部和中线局。其他类别的法人验收由中线局决定。
第十四条 项目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建立相应的验收管理体系,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验收组织机构,落实验收工作人员,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验收管理工作制度;在合同工程开工后60天内将验收管理工作制度(包括验收组织机构、人员及有关职责等)报中线局备案。第十五条 中线局验收管理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南水北调办、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验收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程,对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施工合同验收负总责;
(二)制定中线干线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及有关实施细则,建立中线干线工程验收管理体系并监督、检查该体系的运行;
(三)负责制定中线干线工程总体验收工作计划,核查直管、委托、代建项目的验收工作计划;
(四)负责监督检查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验收工作,定期组织在建工程验收工作检查,开展验收培训,协调验收工作的开展;
(五)组织开展中线干线工程政府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六)根据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的需要增设必要的其他类别的验收; 第十六条 项目管理单位验收管理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南水北调办、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验收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程,对所管范围内设计单元工程的验收工作负责;
(二)建立所管范围内设计单元工程的验收管理体系并监督、检查该体系的运行;
(三)负责制定所管理的设计单元工程验收工作计划,批准直管、委托、代建项目的设计单元工程验收工作计划;
(四)组织开展所管辖范围内工程的施工合同验收工作,主持单位工程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监督、指导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织验收示范性工作;
(五)组织开展政府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政府验收应由项目法人完成的相关验收准备工作;
(六)编写各类验收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七)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按各类验收要求准备应有项目法人准备的验收资料和备查资料,设计单元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按档案管理规定进行移交;
(八)完成验收规范、导则赋予的其他职责,接受南水北调办、国家有关部门、验收监督机构和中线局的检查。
第十七条 设计单位验收管理的主要职责
(一)建立所设计范围内的设计单元工程的验收管理体系并监督、检查该体系的运行;
(二)根据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要求,在设计文件和招标文件中,明确设计意图,明确材料、设备及工程施工的质量及验收标准,适时提出验收的相应技术要求;
(三)根据需要对重大设计变更提交专题报告;
(四)参加验收工作,编写并提交相应的设计工作报告,对施工质量提出评价意见;
(五)参加重要隐蔽工程验收,对涉及工程运行安全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
(六)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按各类验收要求准备应有设计单位准备的验收资料;
(七)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工程验收和工程安全评估工作,配合做好相关验收准备工作;
(八)完成验收规范、导则赋予的其他职责。第十八条 监理人验收管理的主要职责
(一)审核承包人施工合同验收工作计划,报项目管理单位审批;
(二)建立健全监理机构的验收管理体系,制定监理验收管理办法、细则,并 监督检查承包人验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验收办法、细则执行情况;
(三)负责组织所监理项目的分部工程验收,参与其他验收,并提交相应的监理工作报告;
(四)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按各类验收要求准备应有监理人准备的验收资料和备查资料;
(五)协助项目管理单位做好相关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配合项目管理单位组织单位工程、合同项目完成验收和其他验收;
(六)审核各类验收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七)协助承包人与项目管理单位完成合同工程交接工作;
(八)完成验收规范、导则赋予的其他职责。第十九条 承包人验收管理的主要职责
(一)建立健全施工合同验收的管理体系;
(二)编制施工合同验收工作计划报监理人审核后送项目管理单位审批;
(三)做好各类验收前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现场整理(清理),资料准备;
(四)提交各类验收的施工管理工作报告,报监理人审核;
(五)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按各类验收要求准备应有承包人准备的验收资料和备查资料,施工合同项目完成并经验收通过后移交给项目管理单位;
(六)参加国家、行业和上级主管部门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各类工程验收活动;
(七)完成验收规范、导则赋予的其他职责。第二十条 材料、设备供应商验收管理的主要职责
(一)根据规范和合同规定提交相应的材质证明文件;
(二)提交相应的出厂证明、产品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
(三)提交产品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书;
(四)配合做好有关方组织的出厂验收;
(五)参加国家、行业和上级主管部门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有关验收。
第三章 验收工作方案和计划制定
第二十一条 项目管理单位应依据验收导则要求的格式及内容,以设计单元为单位结合工程建设计划及时组织制定验收工作方案和计划。验收工作方案和计划应在设计单元工程开工后56天内报送项目法人,并报工程验收监督管理部门核备。
第二十二条 项目管理单位应于每年12月30日前,在报送实施计划的同时,将需调整的工程验收工作方案和计划报送项目法人,并报工程验收监督管理部门核备。
第四章 法人验收的组织与管理
第二十三条 分部工程验收由监理单位主持,主持人应是监理机构的总(副)监理工程师。每次组织验收的同类分部工程不宜超过5个;对委托、代建项目,直管建管部不作为验收工作组成员参加,但可视情况派人了解情况和检查指导。
第二十四条 单位工程验收由项目管理单位主持,主持人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或指定一名副职负责,每次组织验收的同类单位工程不宜超过3个。
第二十五条 合同项目完成验收由项目管理单位主持,每次组织验收的合同项目完成验收不宜超过1个。当合同项目仅包含1个单位工程时,宜将单位工程验收与合同项目完成验收一并进行,但应同时满足相应的验收条件,形成相应的验收成果性文件。
第二十六条 委托、代建项目的项目管理单位应在单位工程验收或合同项目完成验收前7个工作日书面通知相应的直管建管部,由直管建管部委派专人作为运行 管理单位的代表参加验收。直管项目的单位工程验收和合同项目完成验收,由直管建管部委派专人作为运行管理单位的代表参加验收。
第二十七条 项目管理单位应于每月5日前随同建设管理月报报送当月的施工合同验收计划,并应在每项验收前7个工作日将验收计划安排抄报项目法人,以便项目法人随时检查、指导。
第五章 政府验收的准备工作
第二十八条 专项验收以设计单元工程为单位进行。项目管理单位应按照验收导则附录1的要求,根据专项工程和专项工作的具体情况提出专项验收准备工作方案和计划,包括专项工程和专项工作概况,各项目的实施情况,验收组织机构、验收内容、验收程序、验收主要工作、验收计划安排等。该验收工作方案和计划应与设计单元工程工验收工作方案和计划一并报送。
第二十九条 项目管理单位应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与专项验收主管部门保持联系,按照其相关规定做好专项验收的准备工作,其他参建单位及有关部门(征地移民)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和配合工作。
第三十条 在设计单元工程完工(竣工)验收前,设计单元工程的各专项验收具备验收条件后,项目管理单位组织参与专项工程和专项工作的相关单位进行自查,具备验收条件的,由项目管理单位向有关部门提出专项验收申请,有关申请文件应同时抄报中线局和南水北调办,相关单位须做好准备和配合工作。专项验收应按国家和相关行业的有关规定组织进行。
第三十一条 设计单元工程完工(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应根据安全评估导则对南水北调办确定的工程项目组织进行安全评估;
第三十二条 项目管理单位选择的安全评估机构应具有相应资格、能力和经历,并向中线局和南水北调办备案。第三十三条 项目管理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土建施工(设备制造、安装)单位、监理单位应将安全评估纳入验收工作方案和计划中,并按照安全评估导则的要求提供自检报告及资料,做好有关准备和配合工作。
第三十四条 项目管理单位应在拟评估的主体工程完工后,按照验收导则和安全评估导则的要求,提出安全评估工作方案、计划和安全评估的具体要求,负责组织安全评估工作。安全评估报告报中线局备案。
第三十五条 设计单元工程完工(竣工)验收、单项(设计单元)工程通水验收、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竣工验收工作前,由项目管理单位组织进行竣工验收自查。
竣工验收自查工作由项目管理单位主持,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以及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参加。
第三十六条 项目管理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自查前,应提前10 天通知中线局、质量监督机构,同时向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报告。竣工验收自查的内容参照验收规范的要求。
第三十七条 项目管理单位经自查认为具备条件后,应在验收前30天向验收主持单位提出验收申请。
第三十八条 设计单元工程完工(竣工)验收、单项(设计单元)工程通水验收由南水北调办或其委托单位主持。
第三十九条 项目管理单位督促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做好政府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协助主持单位完成政府验收。项目管理单位应在验收前10天按照验收规程、验收导则和验收工作方案要求将有关验收报告和资料报送验收主持单位。
第四十条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时,中线局根据验收规范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相关要求,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协助验收主持单位,组织和协调各参建单位及有关部门,做好有关竣工验收的各项工作。
第六章 工程移交及遗留问题处理
第四十一条 合同项目通过合同项目完成验收或投入使用验收后,项目管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在30 天内组织专人负责完成工程的交接工作;同时应在施工合同或验收鉴定书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及其档案资料的交接工作;工程办理具体交接手续的同时,施工单位应按验收导则的规定向项目法人递交“工程质量保修书”。
第四十二条 实行委托或代建的项目,在设计单元工程完工(竣工)验收后30天内,由中线局与项目管理单位按验收导则的要求以及代建合同或委托合同的约定,组织专人负责完成工程及工程档案的移交工作。
第四十三条 在竣工验收鉴定书印发后60 天内,项目法人与运行管理单位应完成工程移交手续。
工程移交应包括工程实体、其他固定资产和工程档案资料等,应按照初步设计等有关批准文件进行逐项清点,并办理移交手续。办理工程移交,应有完整的文字记录和双方法定代表人签字。
第四十四条 验收遗留问题(包括尾工项目)是未达到规范和合同规定的标准,但不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项目或工作。遗留问题处理工作所需资金原则上不应超过验收项目投资的3%,且在下一阶段验收之前处理完毕。
第四十五条 验收遗留问题处理应由项目管理单位负责,按照验收鉴定书、合同约定等要求,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在施工合同项目的保修期结束前处理完成,并及时组织验收。
第四十六条 工程保修期结束前不能处理的遗留问题,须分清合同责任,由项目管理单位报中线局备案;因承包人责任造成的遗留问题按合同规定处理。
第七章 验收工作的指导与检查
第四十七条 中线局对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验收工作进行检查,对检查中 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第四十八条 项目管理单位对设计单元工程验收、施工合同验收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和验收工作行为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验收工作业务培训,组织开展施工合同验收的有关示范性工作。
第四十九条 项目管理单位应在合同项目验收计划或设计单元工程验收计划核准后30天内将示范性验收工作总体计划报中线局备案,并在示范性验收工作开展前10天通知中线局,以便中线局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参加、指导。
第五十条 项目管理单位、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单位按照验收规范和合同赋予的职责做好相应的验收工作,协助相关单位,做好验收前的配合工作;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五十一条 对于需要移交其他行业部门管理使用的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应适时的邀请行业有关部门或专家对验收工作进行咨询、指导。
第八章 验收工作考核与奖惩
第五十二条 工程验收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一项关键工作,其考核与奖惩按《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投资控制考评及奖惩管理办法(暂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直管项目建设管理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修订)》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优秀建设单位评比办法(试行)》以及合同文件约定执行。
第五十三条 项目管理单位、设计、监理、施工及设备制造等单位对验收中提交报告、评价等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由于验收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等原因导致有关验收结论有误的,由提供资料的单位和人员承担直接责任。
第五十四条 验收成员在验收工作中有弄虚作假、玩忽职守等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线局负责解释,自颁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