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文文常、中心复习
文常与中心复习卷【2014届一模】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1、《为学》选自____________,原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文是___代文学家_______写给他的子侄辈们的,目的是教育他的子侄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本文讲述了“蜀鄙之僧”“之南海”的故事,形象地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辩证关系,告诉读者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勉励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时不如地利》选自《__________》,此书是________(时期)思想家_________(人名)和他弟子所著。本文强调了战争中__________的作用,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文中作者还将论证论证范围从军事引向政治,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治国之道,充分体现了孟子_____的思想。
3、《橘逾淮为枳》选自_____________。晏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时期齐国政治家。本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伤仲永》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积极推进运动,与唐朝的柳宗元、同朝的苏轼等人并称为“”。文章记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以反面的事例来证明______________ ________,提醒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周处》出自《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人名)编撰。周处,字________,_______朝人。文章记叙了周处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有用之材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朝文学家_________(人名),他字_______,世称__________。他曾被贬永州,写下八篇山水游记的佳作,合称____________,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此文按作者的游踪来写,作者时而欢悦,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核舟记》选自_______朝人__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___》,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__。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主题、结构等,表现了雕刻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_______________,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8、《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_一书,其作者是______时期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____
(人名)。本文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记叙一个年近九十的愚公带领子孙挖山不止,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9、《陋室铭》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人名)是____代_______家、_______家。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展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节操。
10、《爱莲说》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哲学家___________(人名)。他的学说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后人尊他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如《爱莲说》),也可以发表议论(如课文《______________》)或记叙事物(如课文《_______________》),都是为了阐明道理。文章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赞美,并以(爱)菊花(暨“隐逸者”)和(爱)牡丹(暨“富贵者”)来衬托(爱)莲花(暨“君子”),歌颂了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德,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鄙弃和厌恶。
11、《王顾左右而言他》选自《______》,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出自此书。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学派)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为“________”,有“________”之称。本文主要写了孟子在与齐宣王的讨论中巧妙地诘难对方,使齐宣王认识到把国家治理好是自己对人民应付的责任的故事,赞颂了孟子的_____和_____,反映了他心怀天下的_____、______思想。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公输》选自《_________》.墨子,名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_____和_______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公输盘,战国初鲁国的巧匠,有人说他就是传说中的鲁班。本文叙述了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具体反映了墨子反对侵略、扶助弱小的“_________”思想,表现了他不辞辛劳、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论辩技巧:
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旁敲侧击,层层推理;
2、排比,加强语势。】——皆需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13、《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体例)史书,叙述的是_____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________(人名)根据鲁国国史《_______》所编,故本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_________”。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在__________
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使_______________的史实,阐明了战胜的原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表现了曹刿深谋远虑,善于把握战机,具有正确的战术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建议补充分析人物特点:曹刿、鲁庄公„„】
14、《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时期史学家_________(人名)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而编辑的一部__________(体例)史书。本文先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之事,他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了___________的道理,体现了邹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再写邹忌以切身经历类比,从自己的生活小事类推到治国的大事,说明齐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高位者易受蒙蔽),讽谏齐王纳谏除蔽;齐王听取劝告,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终于使齐国达到大治。该故事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贤臣形象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明君形象,告诉当权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记承天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________(人名),他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之一。与其父______、其弟_________合称“________”。此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因此在描写承天寺夜游时的月色美景的同时,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文末以“闲人”自居,其中夹杂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种况味,值得咀嚼、领略。文章还运用“借景抒情”的技巧,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复杂的情感融入景色中。
16、《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人名),字______,谥号___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和武昌的_________、南昌的_____________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文中“迁客骚人”的“骚人”指_________________,“骚”原指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主要通过写景,描写了“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的“____________”,并由此过渡到议论,赞美了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从而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和宽广豁达的生活态度,既是________,又是与友人________。
17、《醉翁亭记》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人名),字______,谥号_________,自号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文学家,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___》。全文以“乐”字贯穿(第一段由
“醉翁亭”引出“乐”字,点出全篇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写了_____________之乐;第三段写了______________之乐和______________之乐;
第四段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__),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自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思想。
18、《观沧海》选自《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字_____)以乐府旧题“____________”创作的五首诗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是他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现了_________的胸襟,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抱负。
19、《望岳》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_,自称____________。本诗是杜甫在_______时期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气象,抒发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20、《黄鹤楼》选自《_______》,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的名作。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21、《山居秋暝》选自《_________》。作者是人称“诗佛”的________(人名),他字______,是盛唐“__________________”(流派)的代表诗人。全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送友人》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诗人。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描写____________的送别环境,渲染____________的送别气氛,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自然明快,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感情真挚热诚而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卖炭翁》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且是组诗《_________》中的第32首,题注云:“____________”,可以看出诗的主题,通过叙述卖炭翁辛勤劳动所得终被掠夺一空的经过,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人名)是_____代形式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字________,晚号__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
24、《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代文学家、哲学家。题中的“乐天”即诗人_________。诗中“闻笛赋”用了晋人_____(人名)的典故,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烂柯人”用了晋人______(人名)的典故,表达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颈联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______________,现在我们常用此联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意志和________的精神。
25、《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是______代诗人。全诗不仅生动写出了禅院______________的环境气氛和美好的自然山水,更突出了诗人在禅院中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体现出诗人对佛地的喜爱好希望脱离尘世,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26、《江城子》选自《____________》。这首词描写了作者_______(人名)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___________的情景。词以一个“_____”贯穿全篇,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中“亲射虎,看孙郎”一句中的“孙郎”指______,他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是借指_____________。“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谓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作者这时在政治上处境不甚得意,故以______(人名)自比,希望________________。
27、《蝶恋花》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词人。这是一首怀人词,围绕“______”,巧妙地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为一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成为了千古名句,“终不悔”表现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伊”既是指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暗寓词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语文文常
一、古典文学
(一)春秋时期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辑。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使用赋、比、兴的手法。例如:《伐檀》《硕鼠》
2.《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编纂。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六则 《侍坐》 《季氏将伐颛臾》《荷 丈人》
3.《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传是左秋明所作。《曹刿论战》《 崤之战》
(二)战国时期
1.《庄子》,庄周及其弟子所作,道家学派著作。《庖丁解牛》
2.《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言行,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齐桓晋文之事》《鱼我所欲也》
3.《荀子》,作者荀况,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劝学》
4.《韩非子》,韩非和后人所作,法家的作品。韩非,荀子的学生。《扁鹊见蔡桓公》《五蠹》
5.《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辑而成,杂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的思想。《察传》
6.《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作。《愚公移山》
7.《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作者不可考,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共33篇。《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
8.《楚辞》,西汉刘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集而成,共17篇。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楚国浪漫主义爱国诗人,《离骚》为代表作。
(三)汉朝
1.贾谊,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过秦论》《论积贮疏》 《淮南子》,西汉刘安及其门客编辑,为杂家著作。
2.《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作者司马迁(约前145~?年),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承父业任太史令。《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
3.《汉书》,纪传体史书,东汉史学家班固受诏编写,未完,死于狱中,后由班昭、班彪等完成。《苏武》《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大约产生于汉代末,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
(四)魏晋南北朝
1.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短歌行》《观沧海》
2.诸葛亮(181~234年)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
3.曹植(192~232年),字子建,诗人,曹操的第三子。《七步诗》
4.陶渊明(365~427年),东晋诗人,字元亮(一说字潜,字渊明),存留120多首诗,其中20多首田园诗,开辟五言诗的新境界。《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
5.《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是古代一部记我国河流水道的书,郦道元为之作注。《三峡》
6.《后汉书》,南朝史学家范晔所著,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
(五)唐朝
1.唐初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王之涣,诗人,歌咏边塞的诗歌最著名。《凉州词》《登鹳鹊楼》
3.孟浩然,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春晓》《过故人庄》
4.王昌龄,擅长七绝,主要写边塞诗和宫怨诗。《芙蓉楼送辛渐》
5.王维,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世人称“王右丞”,其诗有诗、画、音乐合一的特色。《观猎》《鸟鸣涧》《送元二使至安西》
6.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存诗近千首。《夜静思》《送友人》《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望天门山》《秋浦歌》《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7.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杰出现实主义诗人。曾任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其诗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语言准确,存诗1400多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畔独步寻花》《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
8.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深刻反映现实,反映民众的疾苦,感情充沛,语言通俗,雅俗共赏。存诗近3000首。《钱塘湖春行》《忆江南》《卖炭翁》《琵琶行(并序)》
9.韩愈(768~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留下大量文情并茂的文章。《马说》《师说》《原毁》
10.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解(xie)州人。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写出大量优秀散文、游记、寓言、诗歌等作品。《小石潭记》《童区寄传》《捕蛇者说》
11.杜牡,字牧之,号樊川。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江南春绝句》《阿房宫赋》
12.岑参,诗人,是写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刘禹锡,字梦得,著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
(六)宋朝
1.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
2.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散文、诗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均有成就。《醉翁亭记》
3.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著作以史论、政论为主,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著有《嘉 集》《六国论》
4.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散文有着极高的成就。倡导诗文革新运动。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等。《浣溪纱》《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石钟山记》《教战守策》
5.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提倡变法。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人称王文公。倡导诗文革新运动。著有《王临川集》等。《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6.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花了19年时间主持编写了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训俭示康》《赤壁之战》
7.李清照,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在散文诗词方面均有成就,后人辑有《漱玉集》。《武陵春》《如梦令》 陆游(1152~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存诗9300多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过小孤山大孤山》
8.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存词600多首。《西江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履善,自号文山,庐陵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写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文,被俘不屈,壮烈殉国。著有《指南录》等。《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
10.沈括,字存中,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所著《梦溪笔谈》是综合性学术专著。《活板》《采草药》《雁荡山》
11.柳永,字耆卿,北宋婉约派词人。《雨霖铃》
12.周敦颐,字茂叔,著名哲学家。《爱莲说》
13.姜夔,南宋词人。《扬州慢》
(七)元明
1.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杂剧作家,写了60多种杂剧,现存18种。《窦娥冤》
2.施耐庵,著有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水浒》,是在民间传说、说书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杨修之死》《群英会蒋干中计》 吴承恩,在民间传说、杂剧和其他著作的基础上创作《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美猴王》
(八)清朝
1.蒲松龄,字留仙、剑臣,号柳泉,代表作为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促织》
2.吴敬梓,所做《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长篇讽刺小说。《范进中举》
3.曹雪芹,名,字梦阮,好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了《红楼梦》前80回,《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最高峰。《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林黛玉进贾府》
4.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改良主义思想家、宣传家。《少年中国说》《谭嗣同》
5.秋瑾,字 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民主革命烈士。遗稿编为《秋瑾集》。《对酒》
二、现代文学
(一)鲁迅(1881~1936),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一件小事》(1919)、《社戏》(1922)、《孔乙己》(1919)、《故乡》(1921)、《祝福》(1924)、《药》(1919)、《狂人日记》(1918)、《阿Q正传》(1921)是前期小说,除《祝福》出自《彷徨》,其余均出自《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藤野先生》(1926)、《范爱农》(1926)是前期散文,《论雷峰塔的倒掉》(1924)、《记念刘和珍君》(1926)、《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925)、《〈呐喊〉自序》(1923)是前期杂文。《文学和出汗》(1927)、《友邦惊诧论》(1931)、《为了忘却的记念》(1933)、《拿来主义》(193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人生识字糊涂始》(1935)等是后期杂文。
鲁迅小说集有《彷徨》《呐喊》,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二)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文字学家、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诗集有《女神》《星空》《前茅》《新华颂》《百花齐放》《长春集》等,历史剧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卓文君》《武则天》《蔡文姬》等,回忆录有《洪波曲》,历史论文有《甲申三百年祭》。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天上的街市》《屈原》(节选)。
(三)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人,小说有《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子夜》《林家铺子》《春蚕》(与《秋收》《残冬》合称《农村三部曲》)。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白杨礼赞》《风景谈》《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四)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古代英雄的石像》《景泰蓝的制作》《苏州园林》《夜》。
(五)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浙江绍兴人,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学课本中有《春雨》《荷塘月色》《绿》《威尼斯》。
(六)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戏剧有《茶馆》《龙须沟》等。中学课本里有《在烈日和暴雨下》(选自《骆驼祥子》)、《龙须沟》(节选)、《茶馆》(节选)。
(七)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著名戏剧家,主要剧本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改编的电影有《林家铺子》《祝福》《春蚕》,优秀报告文学《包身工》。
(八)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小说集有《南归》《往事》等,散文集有《同情》《冰心游记》等。课本里有《小橘灯》。
(九)巴金(1904~),原名李芾甘,四川人,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课本里有《灯》。
(十)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著名戏剧家,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课本里有《雷雨》(节选)。
三、外国作品(按汉语拼音顺序)
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 小说《筑路》
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守财奴》
巴甫洛夫苏联书信《给青年的一封信》
达尔文英国说明文《物种起源》导言
都德法国小说《最后一课》
恩格斯德国议论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法布尔法国科学小品《蝉》
伏契克 捷克斯洛伐克 报告文学《二六七号牢房》
高尔基俄国散文诗《海燕》
高尔基俄国小说《母亲》
海涅德国诗歌《西伯利亚的纺织工人》
惠特曼美国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
壶井荣日本散文《蒲公英》
马克•吐温美国小说《竞选州长》
莫泊桑法国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法国小说《项链》
欧•亨利美国小说《警察和赞美诗》
普希金俄国诗歌《致恰达耶夫》
契诃夫俄国小说《变色龙》
契诃夫俄国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威尼斯商人》
伊索古希腊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古希腊寓言《蚊子和狮子》
第三篇:古诗复习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惠崇春江晓景(其一)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绝句四首(其三)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于易水送人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塞下曲(其三)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 怜 屐 齿 印 苍 苔,小 扣 柴 扉 久 不 开。春 色 满 园 关 不 住,一 枝 红 杏 出 墙 来。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遗爱寺
唐 白居易 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秋浦歌 唐 李 白
白 发 三 千 丈,缘 愁 似 个 长。不 知 明 镜 里,何 处 得 秋 霜?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字诗 清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前出塞 唐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绝句二首(其一)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所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悯农二首(其一)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七步诗
三国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画
宋 佚名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 人来鸟不惊
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悯农二首(其二)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第四篇:古诗复习
古诗复习
1、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王之涣在《》中的诗句:。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
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
句:。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是
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是
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是
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是
3、按要求默写古诗。
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
赞美庐山瀑
布的诗
赞美柳树的诗
赞美小草的诗
赞美春雨的诗
4、《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
在,其中“梅”具有特点,“竹”具有特点。你还知道
类似的诗吗?请写一首
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
出另一首《悯农》吗?
6、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诗
句是
7、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中的诗句。最后用了一个反问
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
情。
8、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中的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9、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中的1的。《》中的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
《》中的《》
中的10、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在《》写到:
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
11、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
这首诗表达了。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
国诗吗?诗名《》,诗句是
12、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其中,李白被称为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和《》。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如李白的《》写到
杜甫的《》写到
王维的《》写到
高适的《》写到
王昌龄的《》写到
14、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王之涣的《》
15、“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其中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
们
16、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
描绘了一幅的草原图画。
17、“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你知道的词牌名
有。请默写毛泽东的一首词:词名《》,词中写到
18、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问题
19、回忆《泊船瓜洲》,并用最简练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写的这首诗?请说出理由。
(2)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个字最精彩?请说明理由。甫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抒发了
20、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意思。
自度其足忘持其度
21、用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
《春晓》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回乡偶书》杜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柳宗元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孟浩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山行》贺知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绝句》杨万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白居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游园不值》苏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渔歌子》叶绍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惠崇春江晚景》张志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2、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句: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的意思是
24、王昌龄《出塞》诗中,盼望良将保边卫国的诗句是:
25、你喜欢的读书格言是:
26、你喜欢的春联(读书对联)是:
27、《学奕》文中,描写那个人不专心学习的语句是:
28、《墨梅》《竹石》《石灰吟》,咏物言志的诗句分别是:
(1)、(2)
(3)
29、《长征》
诗中撷取的四个典型事件是:
30、劝人节俭的名言警句:
31、表现友情的古诗句:
32、诗中月是非常美好的,李白"窗前明月光"的回引起多少人的遐想.请写出两句含有月的诗句.
(1)(2)
33、人们常引用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的“”词句来说明做人
要有博大的胸怀。
34、每读朱自清的《匆匆》,就不由得想起《长歌行》中诗句“”
35、人们常
引用荀子的话“”,说明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36、一说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小惠就说“”(引用《游子
吟》诗句)
37、王老师指导同学修改作文,经常引用《泊船瓜洲》中的来说明文章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38、一提起这几年的生活,王老汉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的生活
请用歇后语)
39、兄弟不和,人们会用“”劝慰他们.(请引用曹植《七步诗》的诗句)
40、王老师做班主任工作非常细致,校长赞扬她:(请用杜甫《春夜细雨》中的诗句回答)
第五篇:古诗复习
古诗复习
1、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中的诗句:。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2、默写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各一首。
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是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是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是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诗句是
3、按要求默写古诗。
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赞美庐山瀑布的诗赞美柳树的诗赞美小草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赞美春雨的诗
4、《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其中“梅”具有特点,“竹”具有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诗吗?请写一首
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
6、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诗句是
7、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游子吟》中的诗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后用了一个反问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8、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中的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9、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 静夜思》中的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水调歌头 》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描写旅途中忧愁满腹难以入眠的诗有《》中的《》中的10、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在《七步诗》写到: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
11、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统一中原的无限挂念,对祖国的热爱。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爱国诗吗?诗名《》,诗句是
12、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李杜。其中,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激动心情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和《》。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如李白的《赠汪伦》写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杜甫的《》写到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
到高适的《》写到王昌龄的《》写到
14、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15、“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其中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们
16、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
描绘了一幅的草原图画。
17、“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你知道的词牌名有。请默写毛泽东的一首词:词名《 沁园春》,词中写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18、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的诗句说明了这个问题
19、回忆《泊船瓜洲》,并用最简练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写的这首诗?请说出理由。
春天江南
(2)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个字最精彩?请说明理由。
绿
20、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意思。
自度其足量忘持其度量的尺码..
21、用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
《春晓》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回乡偶书》杜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柳宗元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草》孟浩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山行》贺知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绝句》杨万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白居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游园不值》苏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渔歌子》叶绍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惠崇春江晚景》张志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2、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句: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的意思是
24、王昌龄《出塞》诗中,盼望良将保边卫国的诗句是:
25、你喜欢的读书格言是:
26、你喜欢的春联(读书对联)是:
27、《学奕》文中,描写那个人不专心学习的语句是:
28、《墨梅》《竹石》《石灰吟》,咏物言志的诗句分别是:
(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
(3)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9、《长征》诗中撷取的四个典型事件是: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0、劝人节俭的名言警句:
31、表现友情的古诗句:
32、诗中月是非常美好的,李白"窗前明月光"的回引起多少人的遐想.请写出两句含有月的诗句.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3、人们常引用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的“”词句来说明做人要有博大的胸怀。
34、每读朱自清的《匆匆》,就不由得想起《长歌行》中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成伤悲。”
35、人们常引用荀子的话“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36、一说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小惠就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引用《游子吟》诗句)
37、王老师指导同学修改作文,经常引用《泊船瓜洲》中的“来说明文章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38、一提起这几年的生活,王老汉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的生活(请用歇后语)
39、兄弟不和,人们会用“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劝慰他们.(请引用曹植《七步诗》的诗句)
40、王老师做班主任工作非常细致,校长赞扬她:(请用杜甫《春夜细雨》中的诗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