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如何在形势下做好送电线路施工的颠覆性创新工作
试论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送电线路施工的颠覆性创新工作
唐违生
(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南宁 530031)
建材发展导向
摘要: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所应用的送电线路质量并不是非常良好,常在输送大流量电流的过程中受损。而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送电线路施工质量不佳。对此,应当开展送电线路施工的颠覆性创新工作,就送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运用科学技术和创新想法来推出新方法,弥补传统施工方法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为保证送电线路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创造条件。关键词:送电线路;颠覆性;创新
在当下这个新形势下,电力事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保证电力事业不断的发展,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当前,电力企业就需要对送电线路施工进行优化和创新。因为,送电线路施工依旧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无法应对大电流的导线材料等,促使送电线传输效果不佳,容易受损。所以,对送电线路施工优化和创新尤为必要。笔者在文中是从送电线路施工颠覆性创新来详细分析如何实现送电线路施工的优化和创新。
一、送电线路施工及其颠覆性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程度提高,各种电器设施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用电需求,使得我国用电企业需要生产大量的电量以保证人们生活和工作正常进行。现阶段,电力系统因增大电量的供应,其安全性降低,需要保证每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尽量避免电力系统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正常供电的情况。然而,送电线路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主要是送电线路施工效果不佳,施工中所应用的导线材料、传统施工方法等构成送电线路无法长期有效的承受大电流的传输,致使送电线路常会出现质量问题。对于此种状况,不仅需要对送电线路施工进行渐进性的改变,还要进行颠覆性创新,促使送电线路施工以全新的形式、方法进行,以此来保证送电线路正常运行。送电线路施工颠覆性创新理念是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和传统方法不同的原理,其方法创新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只有对送电线路施工进行全面改革,才能提高送电线路施工质量,建设出更多高质量的送电线路,将电量传送到千家万户。
二、在新形势下做好送电线路施工的颠覆性创新工作
送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是送电线路运行的重要保证,注重送电线路施工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但因送电线路施工中存在很多不足,促使送电线路质量不佳,难以长期进行大流量的电量传输。对送电线路施工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是改善施工不足的最佳方法,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对送电线路施工进行全面改革,大大提高送电线路施工水平。
1.送电线路施工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创新
实现送电线路施工的改革,就需要对送电线路施工的每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包括施工环境和条件。对送电线路施工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创新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1送电线路施工基层的改进和创新
送电线路施工现场点多面广,地形复杂,施工现场与单位距离过远。在进行具体施工中常因施工条件不佳、环境恶劣、施工不确定因素多等,使具体的送电线路施工受到影响,施工质量不佳。针对此种状况,需要对送电线路施工基层进行颠覆性创新,就施工基层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确定施工基层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些小的问题;就施工人员的知识水平及其所应用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解。结合对施工基层所了解的内容,改善传统施工方法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以保证基层施工环境和条件良好。
1.2建立一个良好的实验基地
送电线路施工的颠覆性创新需要不断的尝试,最终得到具有使用价值的施工方法。构建良好的实验基地而进行不断尝试和创新,为送电线路施工颠覆性创新的实现创造条件。
1.3送电线路施工相关知识和众多不同想法的运用
创新是思维发散的结果,集结各种不同想法,是实现送电线路施工方法创新的有效措施。当然,这些为改进送电线路施工方法而提出的众多不同想法,是需要有理论依据作支撑的。过于理想化的想法固然能够解决送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但在实际中这种想法是无法实现的。所以,送电线路施工的颠覆性创新工
作需要将理论知识与众多不同想法相结合,不断的尝试和发现,才能够得到具有良好应用性的送电线路施工方法。
1.4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送电施工的一线工人一般长期居住在外地,这就为他们提供了创新和交流的空间。就送电线路施工现场整体情况有全面的、详细的了解,能够就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或隐患有一定的认识,以此作为创新环境构建的依据,详细的分析和考虑解决施工现场问题和隐患的方法,进而提出能够有效应用的创新方法,处理施工现场中的各种问题,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2.颠覆性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共享需要的条件
2.1明确颠覆性创新成果推广和共享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今天,给送电线路施工的颠覆性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能够使送电线路施工水平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送电线路施工新方法的使用还需要一段时间适用和推广,在这期间很可能出现新方法运用不当或新方法未达到预期的目的等情况,这些问题存在是送电线路施工新方法有效应用必经的一个过程。电力企业需要做到工作就是对送电线路施工新方法的应用进行总结,及时发现其不适用的情况,对其进行整和优化。
2.2强化电力企业领导人创新意识,培养职工团结协作精神
电力企业积极的将科技创新成果收集整理,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送电线路施工的颠覆性创新工作就需要借助于科技创新成果,才能够推出具有使用价值的新方法,处理送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为了使电力企业拥有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应当强化电力企业领导人的创新意识,培养职工团结协作精神。电力企业领导人需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强化,就具有实用价值的创新题目予以支持,并撰写初稿,在组织专业的人员就送电线路施工如何创新和优化进行详细的探讨,为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来优化送电线路施工而努力。电力企业职工需要具备团结协作精神,对于送电线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送电线路施工质量提高。
结语:
随着我国电量需求的增加,使得电力系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才能够为人们
生活和工作提供大量电量的情况下依据安全、高效、稳定、经济的运行。注重每个组成部分质量的提高、性能的增强是实现电力系统有效应用的措施。然而,我国现阶段所构建的送电线路质量不佳,长期进行大流量电流的输送很容受损。就其原因分析,主要是送电线路施工效果不佳的原因造成的。对此种情况,应当逐渐的改善送电线路施工,更应当对其进行颠覆性创新,全面创新和改进送电线路施工,使送电线路施工质量得到提高,实现送电线路高质高效的应用。参考文献:
[1]李岩,刘治稳,彭钢.送电线路施工与颠覆性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1).[2]吴大器,叶新福,周晓平,杨天舟.人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推广和完善──上海大型火电厂管理机制研究(Ⅱ)[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2(02).[3]李晓明,景建国,陈世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在大亚湾核电站的应用及其推广[J].核科学与工程,2001(S1).[4]杨如意,唐高,岳斌,曹同亮.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实现与推广[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5]水航东.电力企业学习型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法[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
第二篇:人民法院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的影响日渐凸显,治安形势较为严峻,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新的期待和要求。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是当前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2008年11月份以来,我们采取发放调查问卷、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和企业等形式,对人民法院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根据调研情况,就人民法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金融危机形势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抓思想,抓行动,抓发展,掀起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热潮。各级法院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依法理顺各种经济关系,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在基本稳定、和谐的前提下,还存在着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特别是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新的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而繁重。
(一)刑事犯罪呈现高发态势,社会稳定形势严峻。
金融风暴的冲击,造成群众收入锐减、就业艰难,一些游手好闲、劣迹斑斑的社会人员可能耐不住寂寞,重操旧业。更有甚者,有些社会渣滓可能会利用金融危机下人们心神不定、诚惶诚恐的心理,进行不良煽动,搞破坏活动。从犯罪类型看,将可能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暴力犯罪和侵犯财产犯罪更加突出,特别是抢劫、抢夺、盗窃等侵犯财产犯罪有上升趋势。二是资金紧缺及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将导致一些领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逐渐复出水面,金融诈骗、制假售假等破坏市场秩序的犯罪将出现高发态势。三是在扩大内需和增加投资的过程中,将可能发生新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等犯罪。四是流氓恶势力活动增多。其中主要是以城镇、农村中的无业人员、劣迹分子等为主的地痞恶霸。有的以家族为纽带,倚仗家族大、势力强,在村中寻衅滋事、欺压百姓;有的采取断水断电、强装强卸等手段骚扰企业,影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
(二)新的社会矛盾增加,保障民生的困难加大。
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我县有的企业已经出现效益下滑、经营不佳的局面,有的企业开始裁员,在这种形势下,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的迹象已经显现,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在金融危机中,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各行业中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可能出现破产、清算和转型,大量破产类案件将随之出现,企业职工将面临严峻的生活压力。
商品房买卖及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增多。受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市场进一步低迷,部分房地产商因资金短缺造成不能按合同及时交房,且部分业主对购房前后产生的巨大价格落差不满,由此造成该类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增加。同时,由于房地产开发单位资金短缺,从而造成相关建筑工程施工困难,因建筑工程合同引发的纠纷数量也将有所上升。
多角债纠纷高发。梁山县境内大多是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企业之间的相互拆借较为普遍,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借贷、担保等多角债的融资关系,正如同排列成了一个庞大的多米诺骨牌阵。随着危机的到来,一旦一个企业资金链条出现问题,必然会牵扯到其他企业。一个债务纠纷,必然会牵扯出多个相关方。这样复杂的债务纠纷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极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亏亏一批,一倒倒一片,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老的社会问题不断显现,解决难度越来越大。
由于长期受社会性、结构性、体制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一些老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危及社会稳定。一是“三农”问题。如村委会非法出租、转让农村集体土地,补偿标准较低或者没有补偿,失地农民得不到妥善安置,生活和就业困难,激化农村社会矛盾,造成上访事件发生。二是城镇拆迁安置问题。主要是反映拆迁不能严格依法办事、补偿和安置不合理、房地产开发不规范等,另外,与拆迁相关的物业管理也存在问题。人们购买住房后,对住房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因物业收费与服务、小区规划与建设等问题产生纠纷。三是企业改制、劳动及社会保障问题。主要是原有的一些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关系以及企业破产引起的职工下岗问题,其中拖欠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费、养老金、医疗费等,是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影响社会
新徐懋公传奇 不同凡想 七重变 国运红颜 超越立方体 末日家园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烟草专卖管理工作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企业改制、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战略格局的调整,以及“市场更加多变”、“管理日趋复杂”、“措施不断更新”、“模式变化无常”、“压力与日俱增”、“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等特殊情况下,专卖管理领域呈现出的新矛盾日趋激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烟草专卖管理工作,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专卖队伍建设
1、广开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人才是事业之本,发展之基。谁赢得人才,谁就将赢得未来。我们应积极制定和实施专卖人才实施计划,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引进急需的法律、信息管理、现代管理等专业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形成专卖队伍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新突破。
2、稳步推进,加强队伍教育培训。培训是提高员工技能,提升员工素质的有效方式。因此加强专卖队伍建设必须加大队员的培训力度。一是要加强专卖人员的职业教育,坚定信念。广泛开展文明执法、执法为民教育活动,树立依法行政、服务于民的观念,把坚持依法办事、文明优质服务作为提高队伍综合素质的突破口。二是加强知识更新,培养复合型人才。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方法,有计划地加强对现有专卖人员进行法律法规、计算机知识、现代营销与管理等知识的培训,使专卖队伍逐步由工作型、经验型向知识型、管理型、服务型相结合的结构转变。不断提高专卖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之满足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以尽快建立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作风正派、业务娴熟”的富于战斗力和创造力的专卖队伍。
3、深化改革,加强队伍制度建设。一是要适应形势,不断完善具体制度。要求专卖队伍建设要跟上时代发展和形势需要,逐步完善日常管理、服务、承诺、过错追究及责任认定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层级负责制,完善考核机制,使考核机制与制度管理有机结合,实现调动专卖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的目的。二是要深化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坚持实行竞争上岗的方式,解决“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问题,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增强专卖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感。三是积极探索末位淘汰制、待岗制,健全简便、科学、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
4、塑造烟草文化,树立专卖队伍的良好形象。在加入WTO后的国际烟草市场竞争中,树立专卖队伍的形象是当务之急。首先是要加强道德建设。人无本,不能立,人无德,不能行。烟草专卖人员承担着国家行政职能,一言一行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必须加强专卖人员的道德行为监督,以《烟草行业文明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内容,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依法办事,服务客户,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风尚。其次是要规范执法程序,规范专卖人员的个体行为,展示专卖队伍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优化服务质量,以亲情般的关怀,拉近同经销户的关系,同他们建立牢不可破的利益同盟。
二、建立健全协作机制
由于烟草专卖执法工作的局限性,在工作过程中少不了相关执法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这已是烟草部门的共识。多年来烟草得到了包括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对烟草加大打击力度,震慑一方烟贩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争取多方的配合,构建立体多层次协作的配合机制,并精心加以维护却是烟草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重要基础工作。为此,在注重加强和所属地警方上层领导联络沟通的同时,还要经常加强与基层派出所的工作联系,通报情况,预约支持。还要注重和本地的110接警人员和机关领导保持经常联系,确保我们一遇到情况及时出警。同时充分发挥公安驻烟草执勤室的作用,遇到重大的执法行动和集中统一行动,要积极主动邀请他们随行,保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有1-2个警力,从而保障烟草执法行动始终处于被支持状态下。在路查打击中,还要根据地域特点,注重加强和交通卡口、高速警察大队等部门的联络和沟通,尤其要和他们的各级领导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基础,对经过往来违法贩运两烟的不法分子和车辆进行拦截。同时还需要积极向这些部门的一线警力介绍烟草稽查的技巧和知识,使这些部门协助烟草执法的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更有效地配合打击烟草路查。
三、制定有效的市场监管措施 打击非法经营,目的是维护一方市场的稳定,而经营好一方市场反过来又能为打击非法经营提供信息,提供战场。因而,可把市场形象地分成“点”和“面”两方面的工作。“点”,就是那些影响市场稳定的烟贩和非法经营大户。“面”,就是市场上广大的卷烟零售户。首先要通过全面加强对广大卷烟零售户的日常监管,实现管理和服务制度工作程序化,做好“面”上的工作。一方面可以与零售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违反了要受到制裁,使零售户在法律法规之外又多了一份来自于自身承诺的约束,从而有效地增强零售户的自律意识,减少违法违规。另一方面可以每月向专卖稽查队下达差异化的市场考核指标,并要求专卖稽查队再将指标向各线路专管员分解,保证线路专管员对零售户的监控不至于流于形式。同时还要加强对工作业绩的考核力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对完不成任务或者达不到要求的线路专管员实施相应责任处罚。其次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打击违法经营大户和卷烟贩运活动,做好“点”上的工作。要定期对市场动态进行仔细的分析,排查违法违规的源头,对一些重点大户的烟贩子做到心中有数,确定重点目标,集中力量予以取缔和打击,同时加大追刑力度。
四、广辟情报信息渠道
广辟情报信息渠道是有效打击非法经营的重要前提,堵源截流是净化市场的根本措施。仅靠稽查中偶然的查获破得大要案已越来越难,事实已经证明许多大案要案的查获都需要艰苦的监控跟踪配以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才能成功,因而信息网络的建设已越来越成为打假破网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因此,要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加强情报信息搜集力度,扩大信息来源。首先,要注意完善举报网络,做到情报来源准确可靠、及时有效;其次,应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线人实行目标管理,根据业绩给予适当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次,要对卷烟市场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辖区内的经营动态,加强市场工作的走访、检查频率,认真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发掘出有价值的线索及有效信息。
以往在很多的地方都实行了“一员一线制”,就是要求每个稽查队员都要培养至少一个线人、耳目,希望扩大信息来源,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更应在此基础上把信息来源的重点转移到对已查获案件的审理和对烟贩子的攻心工作中来。一是注重重大案件的审理的质量。在审理中从当事人口中“深挖”线索;二是找一些愿意配合的烟贩谈话,利用烟贩之间的矛盾和猜忌心理分化瓦解,鼓励他们举报同伙,或提供内幕情况,从而为查获案件提供条件。
五、突出专卖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
当前专卖人员给广大零售户的印象就是查烟的,甚至专卖队伍中的一些人对自己的本质工作的认识也就是管理好市场,使非法卷烟无藏身之地,卷烟市场净化得好,成绩也就出来了。其实不然,专卖是手段,最终目的还是为有序的两烟市场环境保驾护航。专卖人员打击少数不法烟贩,就是为了治理整顿市场,维护广大守法经营户的利益,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换句话说,专卖执法人员和广大经营户、消费者的利益是一致的,是为其服务的。由此,应重新定位和强调专卖管理的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专卖管理主要从事客户服务、搜集市场信息和诚信等级管理,定期走访零售户、勘查申请办证人员拟使用的经营场所、审查办证资料、承办报批手续;提供零售户“定性”资料,提出取消经营和恢复经营意见、反馈零售户经营状况和诚信度;以及案件的办理和政策法规的宣传,举办零售户真假卷烟培训活动,同时履行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职能。要强化服务意识,密切与零售户进行沟通,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通过理顺关系,机构调整,专项服务,解决过去管理与服务的相对矛盾。按照服务市场发展的要求,履行监管职责,纠正“管理就是管制、执法就是执罚”的错误观念,形成“你规范、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有难、我帮助,你违法、我查处”的氛围,使专卖工作由单纯的严格管理型到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的转变。
六、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提高行业自律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面临市场竞争更为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对垄断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烟草专卖处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中,如何增强忧患意识、市场意识,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国家局领导多次在会议上反复强调:“如果能切实加强内部监督,那我们政企合一的体制就有存在的基础,就有生命力;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问题成堆,那这个体制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优越性体现在哪里?所以能不能通过自我完善,自我调节,来解决存在的弊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一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加强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与巩固和完善烟草专卖制度及构建和谐烟草的关系。切实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建立专卖管理监督机构,建立和健全专卖管理监督制度,落实专卖管理监督责任,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把明确责任与严格考核作为专卖管理监督制度的重要内容。严肃查处内部违归违法行为,实现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推动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深入、扎实、持久地开展。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烟草专卖管理工作
——抓“热点”、攻“难点”、点“亮点”
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越来越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作为国有烟草企业如何面对愈来愈激烈竞争的大趋势,是我们应该深刻研究和探讨的大问题,也是关乎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在这里,除了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系统的专卖管理机制,改变现有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零散体制外,就是要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实行强强联合,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真正打造中国烟草驶向世界经济舞台坚不摧的“航空母舰”。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必须紧紧抓住烟草专卖这一“热点”,攻克市场管理的“难点”,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亮点”,以迎接世界经济对烟草业的冲击与挑战。
一、立足烟草专卖管理这一“热点”,真抓,抓实,建起一座迎击外“狼”的坚强堡垒
不难看出,中国烟草与世界烟草相比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发展中的国有烟草业还没有几个真正叫得响的国际知名品牌,更鲜有能与世界上诸如英美、菲莫、日本等烟草集团相媲美的托拉斯式发达的烟草企业。中国在世纪之初刚刚加入WTO,国外烟草业早已对中国烟草垂涎欲滴,势必如狼似虎想千方、设百计地与国烟争夺中国这一肥沃的卷烟生产、销售和消费市场,给发展中的国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这里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烟草业必须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利用先进的、科学的、超前性的经营理念,重新审视自己,认真打造适应世界烟草经济发展的崭新体制与格局,变低质低效小打小闹式的粗放经营,为优质高效大托拉斯式的烟草集团化生产和经营,构建泱泱大国烟草之坚船利舰,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坚强堡垒,以迎接外“狼”对国烟的极大挑战与冲击,这里烟草专卖作用不可忽视。对此,在新形势下,国家局早已洞悉了国烟所面临的形势,审时度势推出了非常切合实际的科学决策,国烟点燃了“希望工程”火炬,拉开了全国性烟草网络建设大幕,砌注了关乎到中国烟草前途与命运的网建之基石。所以,我们业内很多有识之士把烟草网建不但当成迎击外烟冲击的盾牌,更有甚者,把烟草网建当做“生命工程”来抓,而烟草专卖自然就成了保驾护航的尖兵。无论怎样界定,都不为过。因为,无论从世界,还是从国内,纵观世界烟草发展之大趋势,中国烟草在入世之初,大搞烟草网建之举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明智之举,再目前的情况下,更缺不了专卖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且,这也是国烟一大“热点”问题,是中国烟草加入WTO之后直到今天的希望所在。所以,无论是从成都,还是从武汉等地成功的烟草网建来看,只要你真抓网,抓实网,重专卖,不拉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投入全部的身心,以优良的工作作风,立足创新扎实地开展专卖工作,就会取得实效,结出喜人的硕果。
二、着眼于烟草专卖之“难点”,充分发挥烟草专卖这支尖兵的作用,为烟草网建打出一片利国利企利民的纯净天空
搞好烟草网建的目的一是建立健全属于我们国烟自己的市场网络体系,不断开发优质高效的产品,充分地扩张市场,真正达到“由我调控,归我管理”的目的;其二是在建立与业户双赢的新型关系基础上,重要的是有效地抗击外“狼”的冲击,不断增强民族烟草业的竞争能力,从而达到壮大国有烟草经济的目的。一句话,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管好市场,卖好烟,赚取更高的利益回报,从而与世界上发达的烟草业相抗衡,并取得长足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要达到烟草网建这一目的,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如何解决烟草专卖的作用上来,并使其在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专卖为烟草网建和整个烟草业的发展所应起到的作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烟草专卖法在加入WTO之后,取消与否,都不影响中国对市场的制约与调控作用。加入WTO,中国烟草并非放任自流,任其假烟和非法烟泛滥,国际上发达的国家烟草业也是遵守一定规则地去生产与销售烟草制品。所以不要杞人忧天,担心中国加入WTO,外烟对国烟的冲击就是灭顶之灾。恰好相反,加入WTO给国烟带来的决不仅是冲击和挑战,而更多的是机遇。在加入WTO这个较短的调整期内,更好地对众多小而杂而弱的烟草行业进行有机地整合,无论是体制,还是产品品牌,中国烟草都到了大刀阔斧,痛下“杀手”,举起手术刀,对整个烟草待业进行大手术的时候了。因为现有生产的、零散的、冗杂的几百个国烟品牌中还没有真正打造出世界级产品来,没有更大的竞争能力。因而,国烟就必须打破工商界线,在全国大力实行大集团化经营,压缩小而全且品种繁杂又无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在全国构建几大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可与世界发达国家烟草业相抗衡的烟草集团,增加国烟在世界烟草舞台上的竞争力。所以,必须继续发挥烟草专卖这一网建尖兵作用,把打击违法经营,净化卷烟销售市场当成一项长远的任务来抓。诚如烟草界有识之士言称要抓好网建,专卖是先行。大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充分发挥专卖专管的网建尖兵作用,采取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发扬铁人敢打敢拼的精神,不畏不法者的威胁与利诱,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为网建之花盛开打下了坚实基础。取得了阶段性辉煌战果。仅去年这个局(公司)攻克了网建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点”,拔掉了阻碍烟草网建进程的一个又一个钉子,惩治了一个又一个不法烟贩;共办案2000余起,收缴非法卷烟1200多件,案值300余万元。正是由于把着眼点放在了解决好专卖“难点”上,才使企业经营管理得以顺利进行,否则,在目前的情况下离开烟草专卖的专卖专管职能,一切都只能是纸上谈兵。也就是说,抓住并解决了专卖管理这一“难点”,为烟草经济发展才打出了一片利国利企利民的纯净天空,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激活企业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点燃“亮点”
现代化企业管理已成了当今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尤其是中国烟草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头脑中还残留着计划经济的蛛丝马迹,这势必给烟草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因此,烟草行业必须树立超前的经营理念,合理地发掘企业人流、物流、商流等潜在的巨大潜力,最大限度地激活企业经济增长点,达到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那么,企业经济增长点又在哪里呢?任何一个睿智的企业管理者都会以一个战略家的雄才大略,把探寻的眼光撒向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瞄准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审时度势,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以自己优秀的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全球性经济竞争中,率领企业站稳脚跟,以最小的物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与我们目前所开展的网建工作有着异途同归的作用,有着共同的目的。那么,随着烟草网建功能的不断完善,市场网络机制的健全,诸如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减少浪费,节约支出,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市场空间的扩张,产品销售的扩大等,都是企业经济增长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利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大胆开拓,充分发挥烟草专卖的管理功能,才能激活经济增长点,才能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才能使企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增“亮点”,才能让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更具生机和活力,企业才能更有发展后劲。曾经大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几年来销售与利润水平一直徘徊在二万多箱几百万元,一度曾陷入亏损的危境。但是,自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之后,公司立足网建,紧紧抓住专卖不放手,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创新,真正与业户建立那么一种心贴心、利连利的双赢网建体系,企业出现了新的局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效,发生了令人难以至信的巨变。仅去年一年就实现利税七千余万元,创龙江烟草史上丰硕成果。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烟草行业来讲,结合企业实际,那就是必须不断把网建建成铁网、金网,充分发挥烟草专卖的先锋作用,重新构建极具有竞争力的烟草企业,是烟草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断增加经济效益,这是烟草业必须扭住的龙头;也是振兴烟草业的致胜法宝。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行政管理权、执法监督权、违法追究权的行政管理工作,加强行业内部监管、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是搞好烟草专卖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日益增强,人们渐渐懂得运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不断规范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防止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败诉现象的发生,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在日常的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实践中,切实规范执法工作?我个人认为要从规范法律法规宣传、规范法律文书的制作、规范取证和规范执法等四个方面同步进行:
一、规范法律法规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自1992年1月1日颁布实施近十六年,我们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宣传教育工作远远落后于案件查处工作。许多乡镇一级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工作人员和部分农村卷烟零售户对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尚且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卷烟消费者了,所以我们在涉烟案件的查处工作受到的阻力往往较大。具有知情权是行政执法的前提,只有广泛地对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营造全民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减少抵触烟草专卖行政执法的现象。
规范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宣传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宣传教育要以保护卷烟零售户和卷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前提。注意做好涉烟违法案件查处过程、处罚结果的宣传报道,以案说法,使卷烟零售户和卷烟消费者明白: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既维护国家利益又维护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二是宣传教育形式要灵活、宣传面要扩大。我们每年除了可以利用烟草专卖法颁布实施之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以及12.4全国法制宣传日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集中宣传;还可以通过设立烟草专卖普法流动专题板报、法律咨询服务点、真假卷烟简单辨别方法传授点的方式加强农村专卖服务和专卖监管,使农村的卷烟经营户、消费者溶入我们的专卖管理体系中,彻底消除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在农村存在的盲区;同时可以在电视台、报刊等媒体上广泛开展对典型涉烟案例的探讨活动,扩大宣传影响。
二、规范法律文书的制作。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文书必须建立在规范高效的基础上。近几年,由于行政执法文书制作不规范是导致烟草专卖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规范的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文书在强调法制化和依法治国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规范执法文书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各类烟草专卖制式法律文书,其次是建立健全各级烟草专卖案件审理委员会,对一线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人员所制作的法律文书进行相应的监督和指导,最后是执法人员的文字表达水平必须能得到保证,才能确保制式法律文书在实际工作中的正确填写与应用。
三、规范取证。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前期的调查,证据一定要确凿。《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章第三十一条明文规定了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七种(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例如:我们在查处“未在当地烟草专卖企业进货”案件中,可以通过调取当事人在当地烟草批发企业进货的单据结合对涉案卷烟激光喷码拍照、摄像等方式收集证据;我们在查处“无准运证运输烟草专卖品”案件中,对涉案车辆外观、车辆牌号、烟草专卖品藏匿的地方等可以采取用现场勘验笔录和拍(摄)像等形式进行证据固定。在这里针对行政案件证据的提取,我就不再一一列举,总之,现场调查取证要注意程序合法,我们现场收集到的证据越多,越能形成环环相扣的“证据链”对我们今后的行政处罚工作就越有利。调查取证工作要及时进行,避免时过境迁,证据不复存在给执法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规范执法。规范的执法就是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法定程序办事(案),杜绝人情风,增强烟草专卖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理。二是在执法中用语文明、服务热情、着装整洁得体。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要做到:一是要将行政审批时限、程序、行政处罚程序和结果等进行公示,使执法过程透明化;二是要不定期举行听证会,邀请社会各界人事和卷烟消费者参加听证会,通过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给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指导、规范我们的日常专卖执法活动;三是建立完善的督察检查制度,对一线执法人员进行监督,保证专卖执法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建立重大案件上报制度,由上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典型案件进行集体研究,实施跟踪指导;五是加强对专卖执法人员的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烟草专卖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第四篇: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新课改追求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看教,更看学,要设法让学生主动接受信息,教师只起引导和评价作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挥与发展。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学常规工作应怎么开展,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急待研究的课题。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新课改对教师备课的要求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安排最科学的顺序,以保证学生能有效地进行学习。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首要工作,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作为教师都要十分重视备课工作,因为只有首先备好课,然后才能上好课。事实证明,备好课是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保证。
备课的关键是一个“备”字。那么,该如何来备课呢?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备课主要涉及教材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安排三个方面。为此,教师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如何妥善安排,讲究学法。我们要求老师们拿到一篇教材时,应做好以下三项必需的重要工作。
(一)认真充分钻研教材。即教师要认真充分地做到“三钻研”。首先,要认真学、钻研领会新课改精神,明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提出的基础要求,搞清楚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有关要求。同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包括本教材的编写意图,结构体系、重点章节、各部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等。还有,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以便从中精选有关材料教材内容。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就是要能全面地完全地掌握教材,驾驭教材;能达到“懂、透、化”三字要求:对教材要一懂,即能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二透,即能对教材融会贯通;三化,即能把教师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化在一块。
(二)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即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首先要弄清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摸清楚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掌握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点,包括学生的智力差异、认知差异和性格差异对学习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要在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基础上,分析掌握学生的特殊特征,包括学生的初始知识技能,原有的认知图式、态度、感情倾向等。并且要弄清楚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掌握班级中好中差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优势和缺陷。然后能结合教材内容对他们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针对这些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好对他们的分层、分组和个别化教学。
(三)科学合理设计教学。即教师在做好以上两项工作,做到“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学生”的基础上,还要科学地合理地设计安排好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即要能寻找出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的联络点、结合点、兴奋点和生长点。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发和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不仅能让学生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学教材内容,而且能让学生全面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教师在备课时所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和重要问题。
大部分教师认为,教案写好了,课也备好了,写好了教案就是备课工作的结束,更有的教师自恃讲课多年,已烂然于心,无须再研究,结果教学效果一般,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前的20分钟抚案,即对已写过的教案,从四个方面进行修改和准备,第一,研究修改教法,要求教法必须能为本节课服务,必须生动活泼。特别是年轻教师要求设计两种教法,在上课之前仔细琢磨,确定其中一种。第二,收心养神,情绪在人活动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上课前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带着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进入教室,这样讲起来才精神、愉快、充满活力。第三,备语调、备高潮。我们有的教师,语不高声,笑不露齿,表情单一,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要在课前备课时练习讲课高潮时的语调、语气,在讲课中做到抑扬顿挫,感情丰富,教学成绩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第四,备教态,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表演艺术,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把知识讲给学生,而要注意演给学生,这样才能增强教者的感染力,课堂吸引力。
二、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①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②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③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外延扩展到社会大舞台,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内授课。④必须是现代的课堂。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对教师的具体要求是,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要坚持四个观念,增强六种意识。
(1)人本观念 :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因学而教”,因学生、因学习、因新的学习方法而教。为此,要做到实施尊重教育,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学生成功。(2)课程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理解为教师教的材料。因此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3)建构观念 :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们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结果记录下来,而是要使他参与把知识建构起来的过程。要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去操作、观察、猜想、探索、归纳、类比、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4)交往观念 :新课改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主张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双主体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5)学习指导意识:课堂教学要强化指导学生掌握并运用好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无数学校的成功经验反复证明了这一问题,如江苏高考名牌学校——启东中学高考成绩令人瞩目,连续三年重点大学本科上线率在97%左右,经验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6)落实意识:课堂教学中的讲、练、评均要抓落实;要体现过程与方法、思维的完整性、课堂结构的整体性。任何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均应落脚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认识的发展上。
三、新课改对教师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的要求:我们对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两大环节的要求是,老师们要严格按教学要求批改作业和测试卷。做到有批有改,重点问题精批细改,针对偏科生要面批面改,并适当写出情感评价,老师辅导学生要做到“三心”,“两性”,即:细心,耐心,恒心;及时性和针对性。对那些基础薄弱偏科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同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他们的特长,并鼓励他们参加单科竞赛。在单科赛优胜成绩中,学生们增强了信心。对一部分尖子生,老师们要大力宣传,使他们成为同学们追逐的“星”。同时注意对这些尖子生的教育教学策略,鼓励他们冲击名牌,力创“精英品牌”,形成名牌效应。这样才能使得好学生拔尖,中等生上档次,学困生更进步,为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实践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以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多采的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才能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之目的。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常规管理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根本,而教学常规是学校工作的基本规范。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将有效地克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避免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遗漏和失误,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又将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呢?为此,谈一下我们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加强“三个管理”,抓好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分析
“三个管理”即计划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以“重过程,轻结果”为原则,从源头抓起,注重过程落实,逐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养成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培养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
二、合理改革教学过程的环节
“备、上、批、辅、考”是传统的教学常规,是与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目的相对应的。其中,对各学科作业量的要求及课后辅导的规定导致教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课后,致使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大量的课后作业及教师大量的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形成了师生沉重负担的恶性循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标准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数量与质量。因此,教师的劳动前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新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去。上课是核心环节,同时抓好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变教学“五环节”为“三环节”。
1.备课
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也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大纲”(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
2.上课
首先需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体现所有这些特点,而应根据学科性质,达到学校现有设施条件下的最优化。也有人提出上课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3.课后反思
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可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三、坚持不懈抓“反馈调节”,不断完善管理措施
有了常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执行.我校在教学管理中,注重抓好“反馈调节”这一管理环节。所谓“反馈”,就是深入了解和掌握师生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做好检查、指导、督促工作,深入到教研组、课堂,多听课、多看看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与教师教学情况。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即对计划、措施做必要的修正、补充,使教学活动既按原定轨道与目标前进,又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
四、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学校由教导主任牵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市、县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多参加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观摩、竞赛等活动,让教师在各种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学校还要求骨干教师做好传、帮、带,每学期上好1―2节示范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同时也要求年轻教师要虚心好学,积极进取,每学期上好1―2节汇报课,使他们从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五、收获与反思
1.从课改实践中体验课堂教学的变化:
课堂教学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教学,老师们认识到了学生的重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现在的课堂,老师的指令性语言越来越少,而与学生商量、征求学生看法的语言越来越多,批评性的语言在很多班级已经绝迹,激励性评价已经深入人心。
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转变。学生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服务。
2.存在的不足:
就备课而言,还有少数教师凭借“老经验”,对教材钻研不够,对学生关注不够,情感投入不够。
就上课而言,仍有少数教师缺乏感情投入,更谈不上与学生分享快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不强。
总的来说,新课标下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将时间投入到课前的准备中去,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上课是中心环节,同时要抓好备课与教学反思。因此,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完善教学管理,提高全校教师的热情、把精力引导到教学活动中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教师提供成功的机会。
有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缺少对老师和学生的激励与引领,在制度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对教师的约束。如教案和作业检查时没有对教师创造性的劳动给予肯定,如有的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耐心的指导并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样的批改在检查中只是个别的被发现,而只看作业次数的检查挫伤了这些老师的积极性。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具有独立性、个体化的特点。现有的教学常规与教学检查制度对这些特点关注不够。
教学检查制度的出发点更多地是对教师工作的督促,而根据现代学校管理的理念,教学检查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有必要对现行的教学常规现教学检查制度进行反思与重建。
二、问题解决思路与策略
解决问题的思路:确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逐步实现学校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重新定位学校教学常规与教学检查制度的功能:由检查、督促转变为服务、促进,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工作策略:
1、了解教师对学校现行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的看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
2、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学校文化管理的理论对现行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3、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修订新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的纲要:修订的原则、目标和内容。
4、将修订纲要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
三、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
1、成立由教学副校长负责的学校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修订小组,小组成员有教务主任、教科研室主任。
2、组织成员学习讨论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校文化管理方面理论,主要参考书目为孙鹤娟著《学校文化管理》。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3、对现行的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进行讨论,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校文化管理的理理论及新课程的理念,找出存在的问题。
4、起草修订纲要。在修订纲要中要进行修订的背景分析,明确修订的原则、目标和内容。
5、将修订纲要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并由负责人向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说明,根据学术委员会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定稿。
6、根据修订纲要修订教学常规和教学检查制度,拿出文本初稿。
7、将初稿下发给全体教师征求意见。
8、文本初稿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讨论,根据教师的意见和学术委员会的意见进行修改定稿。
9、校长签发后在全校颁布。
四、初步设想及可行性分析
1、改对教案的检查为教学资源支撑和教学设计评比:学校教务处根据学校的课程规划和模块教学纲要与教研组、备课组一道准备本模块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各种版本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课件、音像资料和相关图书。对普通教师允许使用纸介教案或电子教案,对青年教师(6年以下教龄)和各级骨干老师必需有电子教案;每个模块由教师报5个教案和教学反思参加评比。学校按学科组织评委进行评审,评委对送评的教案和教学反思进行评审时要写出评审意见。每学期学校对评出的优秀教案进行展示、交流、奖励。
2、改作业次数检查为考试试卷诊断,考试是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评价,过去我们对考试只关注结果,较少分析成绩背后的问题;对于结果只关注统计值,较少关注和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试试卷诊断具体做法:从每个模块水平考试试卷中随机抽取若干份试卷,由备课组长牵头,组织本组教师对抽取的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的交流活动(在教研组范围内),活动由教研组组织,学校派出专家组进行点评,学校鼓励教师个性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做法。
3、改检查听课笔记为组织有效的评课活动:组织评课活动次数少而精,活动前要制定活动方案,规定每个听课人的任务,注意收集课堂教学的数据,数据一定要细,要具体,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多长时间请学生回答等。在评课时,每个教师根据课堂收集的数据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教师进行补充。
每学期每科至少有一次评课活动是由各方面专家参加的,专家在评课中要点评老师的发言。提出这些设想的依据是建立在学校文化管理的理论上,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人
议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常规”的构建
【关键词】新课程,构建教学常规,操作评估,专业成长,注重环节 【摘要】
教学常规,顾名思义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做常规工作容易,把常规工作做好不容易,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学校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把教学常规看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把执行教学常规的好坏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背景下,只有以教学常规改革为切入点,以新课程的理念制定教学常规,让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使广大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为此,建立面向新课程的教学常规须有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教学常规要便于操作、评估
什么是常规?《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相沿用的规矩、办法。”但奇怪的是,编词典的人在援例说明该词的用法时,第一个例子竟然是“打破常规”。看来,“教学常规”也是可以“打破的”。因为表面上,规范越多,似乎秩序越强,越有效。实际上太多的规范是很难长期实施和监督的。太细的“教学常规”往往成为统一的硬性要求,成为一种负担,成为对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干扰。所以要拟订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教学常规。教学常规如果以“适度”规范为特征,则不仅可以保证规范的真正落实,而且能使教学管理更为有效。教学常规必须是明确、具体、可操作。这样,既能控制、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又不过分地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简化数量指标,简化操作程序,使教师容易掌握,也使课堂气氛较为宽松,课堂人际关系较为和谐。在中小学管理实践中,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而且,很多学校把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状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了使教学评估数量化,体现教学评估的客观与公正,教学常规有越定越细的趋势。规范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是一个进步。学校管理者按照既定规范实行教学管理,“在规范面前人人平等”,使管理客观化,减少主观的、人为的影响。这些措施确实加强了学校的科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显然,要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管理进行规范化、制度化是必要的。问题是,规范管理不一定是科学管理。①
教学常规,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把人管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常规的制定,真正走出教学工作高效率的新路。所以,我建议把师德规范与教学规范相分离。如“按时上下课,不能私自调课、缺课,上课不能使用手机,不能违反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内容应纳入师德要求,与教学要求相区别。这样才能避免教学常规面面俱到却又不能解决问题的尴尬,才能更有效地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有不少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存在着误区: 第一,规矩越多越好。许多学校至少有二三十条教学常规,过多的规矩,异化成了束缚教师个性化 教学的枷锁,教师的自主性一旦被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又有谁来调动呢? 第二,要求越高越好。有的常规要求过于笼统、抽象,更脱离实际,无法操作监管,事实上流于形式。
第三,每一项常规要求都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这样,教师成了管教的对象,领导变成了监工。教学管理异化成了检查监管。
传统的教学管理较多地表现为控制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教师采取管制、指示、命令等有强制性行为倾向的措施,并要求达到高度的统一。这些措施不仅使教师束缚过多,压力过大,疲于应付,更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当不胜其多的杂七杂八的东西都纳入“教学常规”的范围时,老师们疲于应付常规检查也就变得理直气壮而且无限悲哀。内涵的扩大,要求的增多,已经让教学常规不堪重负。教学常规偏离了原先简洁、明了的导向功能,不断地增强着控制的功能。我想,更多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承担着繁重不堪教学任务的普通教师们,也在呼唤“新的教学常规”吧!② 笔者所在乡镇,有几所边远小学或者教学点,老师少,课程重,往往一个老师一个年级,甚至是一个复式班,这种情况下,普通的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对该校老师和领导简直成了“紧箍咒”,光是写教案就苦不堪言,更不用说那“几大块几十条”的细小规定了。在这种情况下,对老师的评价应该是注重课堂效率,而不再局限于写教案了。
二、教学常规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素质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因此,制定教学常规须关注并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有了常规制度,而没有高素养的教师队伍作支撑,常规难以执行和行之有效,而教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靠的是专业发展。教学常规工作的核心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了常规执行的效度。基于此,我认为制定教学常规要通过以下几点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是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引领教学常规;二是培养青年教师队伍,夯实常规执行的基础。从加强常规能力培训、制订个人发展计划等方面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三是开展教学科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四是加强微技能培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符合新课程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的多样化统一。然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转变。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研制者和开发者,这多重的、内涵丰富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新的教学常规应该是能够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只有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常规下,教师才能转变单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才能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实现师生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既然是“教学常规”,就应该是每个教师应该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底线。既然是底线,那就应该让每个教师都能不需要付出业余时间而能在工作岗位 上轻易地完成。也就是说,“教学常规”的要求应该是简而又简的。既然是底线,同时也说明,每一个想把工作做得出色一点的教师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很多的事,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关于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教育是什么?教学是什么?怎样去教会让效率高一些?在上级给我规定的这些必须做到的常规之外,我还要加上点什么更高的要求?如果有可以不去应付繁琐的常规而节余出来的时间,他在这个方向上的努力是没有上限的,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都想看到的。当一个学校的教师都不为了应付所谓的“教学常规”而奔忙,而是有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思考、教育理念、教育追求,并从中获得专业成长,获得价值感和幸福体验时,我敢说,这里的教育管理者是最幸福的,这里的学生也是最幸福的。③
三、让常规“常”起来,注重教学过程
“三环节”抓常规跟进管理,保障教学常规“常”起来。有了常规,不执行、不落实,常规无法“常”起来。有了常规,不指导、不反思,常规难以“常”起来。为了确保常规的跟进工作落实到位,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领导要下得去,管理才上得来;二是开发团队潜能,提高管理效能;三是常抓不懈保稳定,及时反馈促进步;四是客观评价考核,促进常规落实。要让教学常规“常”起来,没有制度的保障不行;要让教学常规“常”起来,领导不下深水不行;要让教学常规“常”起来,没有骨干教师的引领不行;要让教学常规 “常”起来,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不行。④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成绩考核“五环节”的教学常规是与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目的相对应的。其中,对各学科作业量的要求及课后辅导的规定导致教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课后,致使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大量的课后作业及教师大量的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形成了师生沉重负担的恶性循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 学质量与效率的标准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数量与质量。因此,教师的劳动前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新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去。上课是核心环节,同时抓好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变教学“五环节”为“三环节”,注重抓教学过程,让常规“常”起来。
指导教学工作,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备课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新课程的实施进行指导;深入学生,和学生座谈,了解教情和学情,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三深入三指导”的目的,就是使教学管理者可以多角度全方位抓好教学管理工作,突出常规管理的实效性。
总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牢记教师所担负的神圣使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辜负人民对我们的期盼。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怎样做好一名教学校长
吉林省柳河县教育局陈明秋
常常,有许多学校的教学副校长在当下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感到不顺手,尤其是在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更令人感到茫然与困惑。为此,柳河县教育局就这一问题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聘请了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级教师、柳河九中党支部书记兼教学副 校长贾东升同志围绕这一话题,开展了培训。柳河九中是地处县城边缘的一所初中,原先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无论是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还是学校环境都属三流。教育局对其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后,近几年,柳河九中在各个方面开始突飞猛进,特别是学校的教学管理更 加颇具特色。其学校的管理经验,在全县各个中小学中均属一流,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借鉴,笔者经过仔细疏理,将其优秀的做法呈现给大家,供同行们参考。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教学管理特别是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有效的将常规教学管理真正的落到实处呢?经过积极思考和探索,柳河九中基本构建起了符合本校实情和教师自 我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即:管理更有效,教学更创新,“抓好开头,精细过程,关注结果”的管理思路。
(有效---就是科学、规范、制度化。管理与活动相伴,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就排课表都要讲究科学、规范、艺术。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建立备、上、批、辅、考的管理体系,发挥热炉效应实施制度化管理。
创新---就是不断研究探索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进而达到高效。抓好开头---就是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育局教育科工作要点,反思上学年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完善各种常规管理制度、考核细则,学期初全面部署,使全体教师开学伊始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清晰、明确。
精细过程--就是重检查,重落实,重调控,实施周量化、月量化考核制度。
关注结果---就是将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合二为一对教师进行考核验收。)
发挥集体智慧,创新备课流程
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对教师备课的检查往往是十分必要的环节,也是体现教与学情况的重要内容。就教师备课现状,目前教师的备课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一是教师关注教材、关注知识点较多,而关注课标也就是关注教学知识体系的较少。二是教师喜欢用现成的资料也就是教辅材料包括参考教案,教师备课依靠教辅的,依靠网络资源的比例越来越多。三是教案写的好的,课不一定能上好,而上课精彩的原始备课教案不一定就好。四是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写在本上的教案其实就是一种形式,认为形式备课是一种负担。所以抄教案,应付检查的教师比例不在少数。五是集体备课就是个体教案之和,使集体备课有形无实。--—目前,初中的教学校长大多数都在兼课,所以教学校长们应该会对这种现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那就是教师对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的认识上出现了问题。备课既有形又无形(备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备课的过程有动、有静。所谓“动”即教师在备课中要不断的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自己以及同伴对话;所谓“静”即备课的结果最终以静态的文本“教案”呈现出。所以,备课的过程既有形又无形。所谓“有形”即它最终以看得见的“教案”呈现出来,供教师上课参考;所谓“无形”即教师备课过程中的很多考虑是没有办法用文本形式呈现出来的,这些无形的内容只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以及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对备课管理他们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校本培训备课引领(针对老教师的陈旧观念,新教师初浅的备课功底,通过间接经验、集体智慧、名师备课观转变观念,掌握备课技能。)二是实施新课程以来的集体备课教研方案;三是小组合作;四是教案的检查与管理。
改革课堂教学研究形式,优化系列教研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阵地,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上课是教师工作的首要工作,也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上课,按照何种理念上课,是决定教师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抓教师的上课,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 途径,提高整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学管理永恒的教研课题。具体做法:
一是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每学期八个业务学习讲座: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改经验、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二是开展学期初听评课活动月(有针对性开展活动,两个实例:一是一数学教师的课,提前布置,组织年级学科组听评课;二是不通知听课,一语文教 师的两节课。另外听、评课有好多好的办法。)三是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呈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各显风采,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各有千秋。同一个内容的课,由不同教师上,就会有不同的设计、构想、方法、风格、策略。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有比较就会有鉴别,通过对课多角度的对比为集体教研提供很好的教研平台。如果说看一节课好似雾里看花,那么“同课异构”好似拨云见日。);四是开展“三课”与“新三课”活动;五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管理制度。(教务处每节课都有专人检查教师的教学行为,进入月考核。)
创新作业与批改制度,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名师语:“作业与批改是教学中的大事,它能体现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学校应当在教学中把好作业与批改的质量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批改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他们做法尝试:一是“自改”(课下);二是“互批”(课上);三是提倡面批;四是作业检查与管理。(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规范考试环节,以考促进教学
质量检测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考试和质量分析进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策略。他们的考试流程:一是年级教师互换出考试题;二是密封阅卷;三是多元化质量分析;四是试卷的积累与利用。(建立学科资源库。)以教育科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从事研究虽然会牺牲教师的一些休息时间,参加研究虽然会增加教师一定的工作强度,但耕耘了,就会有收获。窦桂梅在《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一书中谈到:“研究是我发展的动力源”,“研究伴我成长”这是窦桂梅从事教育科研的切身体会和肺腑之言。学校的具体做法:主题教研活动初见成效。主题教研,就是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是急于解决的问题。他们本学期的教研主题是 “自主学习”开放式教学模式。课题的确立源于教师课堂讲的过多,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源于陶行知先生教学思想的呼唤;源于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成功的课堂教改实验的启示。开放式教学模式源于分课题的开放。学校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
过程是:研究制定主题教研方案---思想动员---集体研讨---课堂实践---成果验收。确立分
课题研究计划---确立课题---理论学习---课堂实践---研讨反思---成果展示。
一所名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追求的五个字:“强化一个实字,讲究一个严字,重视一个量字,坚持一个恒字,追求一个新字。一个好的教学校长最应该做的事一是每天都要挤出业务进修的时间,学习理论,学习经验,汲取营养,指导实践。这是做教学领导的最起码的职业底线;二是教学校长应该具备三种意识:“能力、角色、团队。”三是教学校长要兼课,在教学第一线引领与辐射,收获信息,以便于行动研究与管理。四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五是是细节决定成败。
上海市副市长博士生导师徐匡迪的三句话有助于我们思考:“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第五篇: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创新思维
互联网+形势下教师培训创新思维
通城县教育中心
苏文胜 *** 摘 要:以全国、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通过校本研修、全体集中培训、外出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教育思想、专业功底、教育信息化技术和网络研修能力培训,着力提高全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一批县、市、省乃至全国的骨干教师、名师和名校长,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关键字:互联网+ 乡村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 创新思维
一、教师培训新形势和新要求
一)、逐步健全的乡村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1、要求成立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培训中心、教研、电教等)项目县需要成立
2、主体责任明确(规划、需求、设计、组织、管理、评价)
3、加快团队建设(管理团队、师资团队30:1配备)
4、完善制度建设(项目管理、教师选学、质量监测、学分管理)
5、确保经费保障(国家经费、省级经费、县级经费、校级经费)二)、现阶段教师培训的新趋势
1、强调个性化培训(分学科分学校分时间)
2、强调实践性培训(与校本结合)
3、强调开放式培训(与社会结合、网络结合)三)、适应互联网+教师培训形势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2、充分利用国培师资库
3、建立教师工作坊
4、信息管理化
二、互联网+下信息技术培训新思维: 一)、统筹规划
确立培训内容为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为执行标准,以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为核心内容,培训内容主要是信息化教育理念、云平台的初级应用、微课设计及应用、资源收集整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电子白板、word和excel等办公操纵软件、操作系统的维护及应用、校园网、智慧校园等。
确立三大主要工作,培训形式以校本培训和远程培训为主,集中培训为辅。围绕各学段、各学科和不同年龄段教师、不同层次学校的不同要求,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联校网教”教学模式的普及应用等活动为载体,借助“三通两平台”工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修,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
(一)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校本培训主要安排在教学和暑假期间,由学校或乡镇组织,三年不少于150学时,教师参与率100%。县内集中培训主要安排继续教育培训,由县教育培训中心负责组织,教师每不少于100学时;县外培训由教师管理股和仪器电教站联合组织。
(二)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
远程培训主要借助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网上优质教学资源,依托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和专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根据要求,搭建县、乡、校三级管理平台,每个平台均设管理员和不同层次的辅导教师,做到层层有管理,件件能落实。2016-2018年对教师实行全员远程培训,三年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每人学时不少于80学时,力争使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一个长足进步。此项培训工作由教师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利用国家、省、市和专业培训机构平台进行。
(三)教师专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成长培训
教师培训分、分层次。一是培训校级骨干教师350人。根据学科需要,争取每校每学科有一名比较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促进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县直学校、县城中小学及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培养至少2名信息技术员,乡镇普通完小至少培养1名信息技术员,聘请专业人员授课,每期集中培训时间1周,每年暑假集中培训1周。以解决乡镇及学校微课录制、班班通设备、计算机设备的应用和维护问题。
科学制订每个项目的实施方案 二)、整体推进 1)、严格选送参训对象 2)、全力做好本级培训 3)、全面推进校本研修 三)、改革创新
1)、培训内容上创新(师怎教,学怎学)
2)、培训形式上创新(走进课堂现场诊断行动研究)3)、培训管理上创新(自主选学学分管理激励机制)四)、提高质量
1)、坚持任务驱动,目标导向 2)、坚持质量标准,科学评估
三、特色与创新
1.从完成项目走向聚焦实效
以学科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来直接聚焦于学校课堂和学生学习,让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探讨相应的教学策略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并通过对学生的测试检验策略的有效性,使学生成为本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培训从学生出发引导教师开展自己的行动,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过程中收获知识,获得成就感,认同培训,提高培训满意度。
2.从单一供给走向多元自选
根据教育部教师专业标准等要求,从教师学科教学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出发设置分层分类研修课程,为教师提供多达200门的自主选学课程库,在教师开展行动学习过程中提供1300万条的高效研修资源中心,让课程和资源为教师学习所用。
3.从完成作业走向产出成果
为避免教师应付培训,随意提交作业,切实提高培训实效,研修网项目组在培训过程中,结合本次研修内容(学科教学基础知识及重难点突破)的具体任务,采取“个人提交作业——学科坊推选作品——校级坊研磨优品——区域坊展评精品”的流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研修活动,层层推选作品,逐级提炼成果,将所学内容和研修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应用中反思、在教研中完善、在实践中提高,在成果打磨过程中提升参训教师的专业能力。
4.从单方预设走向互动生成
为真正与项目县教师发展需求保持一致,与项目工作进行有机融合,研修网首先在方案设计的方法论上进行改进,在确定项目县后首先围绕具体项目县开展需求分析,协同高校、远程培训机构、市县教师发展中心共同研讨方案;第二,在实施过程中动态调整,发现教师具体需求,深度挖掘生成性资源,开发微课程解决教师具体问题,实现课程的互动生成与快速迭代。第三,在挖掘教师需求的基础上,在省内外聘请一线专家充实到指导团队中,为项目提供有效服务。
5.从工学分立走向常态研修
本次项目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为项目理念,推动互联网与本地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方面,研修网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级坊主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跟踪指导、送培送教,组织区域教研、校本研修/学区联片研修活动,促使网络研修的真正落地。另一方面,自主研发的中国教师研修网APP移动学习社区应用系统以及同步教学资源库,支持利用多种终端设备进行移动学习,网站页面自适应Android、iphone智能手机、PAD、电脑PC,便于参训学员更充分地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应用移动终端观看课程、参与活动、发表话题、进行互动,帮助参训者快乐学习、幸福工作,提高研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