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要发展自有品牌
一
1.信誉优势。敢于使用自有品牌的连锁企业往往有良好的声誉和企业形象。连锁企业开发自有品牌,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原则上可杜绝假冒伪劣,保证商品纯正,从而更易赢得消费者信任。
2.价格优势。自有品牌战略的成功,首先,最大的优势在于可掌握商品的自主定价权,使商品价格大大低于同档次生产企业的产品;其次,连锁企业掌握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环节,简化了流通程序,进而降低了流通成本;第三,借助其他商誉提高品牌影响力,从而节省了广告宣传费用;最后,大批量进货,易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3.特色优势。实施自有品牌营销战略,大型连锁企业首先要对其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连锁企业的自有品牌与制造商品牌的最显著区别在于,连锁企业的自有品牌只能运用于开发商品的企业内部,其他企业不能使用,因此,使用自有品牌也就把本企业的经营特色体现出来,以特色经营赢得顾客。
4.领先优势。连锁企业直接面对广大的消费者,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特点及其变动趋势,从而能根据消费需求特点来设计、开发和组织商品,这样就使自有品牌的商品比制造商品牌的商品更能快捷地体现市场需求,领先一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先发制人的有利地位,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5.企业文化优势。品牌是凝结产品特征的总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连锁企业在创建并销售自有品牌的同时也创建了企业特有的文化价值:对内激发员工热情服务,促使员工不断探索、勤奋工作;对外具有不可估量的扩散效应、放大效应、刺激效应和持续效应,从而可以产生大量的潜在购买群体,而且能够持续不断地影响到将来,为企业带来长远的投资回报率。二沃尔玛“惠宜”牌卷纸娃哈哈、华泽集团 : 无比保健酒、邵阳老酒
苏果超市的苏果牌矿泉水
大润发:大拇指
第二篇:中国超市自有品牌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哪?
超市自有品牌在零售业成熟的欧美国家已经非常发达,受到了众多零售商业企业尤其是连锁超市的追捧。有关资料显示,在各国自有品牌产品占零售业销售产品的比例方面,瑞士最高,约为41.2%,英国为37.1%。法国自有品牌比例最高的超市安德尔马歇,其自有品牌商品的销售额在1999年就已经占到总销售额的300%以上。日本流通问题研究协会所做的调查显示,日本有60%以上的连锁商业集团在开发自有品牌商品,大约有30%-40%的综合连锁超市自有品牌商品销售额已占到企业销售总额的1/3。在我国,自有品牌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连锁经营机制后才引起广泛关注的。上海华联超市创建的“勤俭”牌商品,包括粮油制品、日用百货、洗涤用品、调味品等15大类、1000多种,年销售额近2亿元。南京苏果超市自有品牌的商品据称已经超过了1000种。
根据最新的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发布2006中国连锁企业百强榜单显示,2006年,中国百强连锁经营企业实现销售8552亿元,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5%。自有品牌商品销售规模达到43.5亿元,比上年增长52%。但是自有品牌仅占整个连锁经营企业销售额0.5086%!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连锁企业自有品牌不仅整体市场份额较低,而且超市自有品牌的产品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卫生纸等“大路货”上,单品的销售额很低——国内自有品牌起步最早、成绩较好的联华超市,涉及到1000多种产品,年销售额还不到2亿!平均单品年销售额不到20万!
连锁企业自有品牌开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绝大多数超市对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都还处于一种试探性的阶段!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制约着中国超市自有品牌的发展?
在此,有人会说:中国自有品牌发展不理想,是因为中国的零售业还不是很成熟,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还有,中国自有品牌发展不理想,是因为中国的零售业实力与国外连锁巨头相比还很弱!做品牌是需要大笔的资金!
不可否认,中国的零售业还不是很成熟,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中国连锁企业与国外连锁巨头相比实力很弱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也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最重要、最致命的因素!因为:
1、虽然自有品牌在中国整体发展并不是很理想,但是还有少数做得比较好的,名不见经传、总部在内陆河南平顶山的九头崖连锁(现改名为左右间)堪称国内自有品牌最成功——九头崖月饼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九头崖连锁超市,九头崖月饼不仅仅在自己的超市内(主要是平顶山、郑州、许昌)销售,而且产品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更重要的是九头崖月饼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在众多老字号林立的国内月饼界成为一个响当当的知名品牌!这还不包括九头崖啤酒、九头崖纯净水!当然,屈臣氏的自有品牌销售额也很高,所占比重也较大,不再一一列举。
2、经过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内当前市场经济条件完全能够满足销售额达到3~5亿元规模的单一品牌或产品大量存在!诸如:绿A、可采、伊人净、青春宝、立钻铁皮枫斗等等,至于销售规模3000~5000万的单一品牌或产品的数量更多!
3、放眼国内的众多知名品牌——太太、喜之郎、娃哈哈、可采、伊人净等,它们哪一个是出生名门望族?不都是从零开始,从小到大!现在的连锁企业与这些知名品牌的前身相比,其优越程度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在上海的国内三大连锁巨头,单纯向新进一个厂家收取的进场费就达到几十万,数倍于娃哈哈、太太、喜之郎、可采、伊人净等众多知名品牌创业时全部家当!还不说其他的条码费、端架费、店庆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
制约着中国超市自有品牌发展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笔者总结了20年内国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上百例品牌发展历程,以及自身作为营销咨询公司全程服务的可采、伊人净、古汉养生精、孚泰转移因子及免疫口服液等案例,认为制约中国超市自有品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连锁企业核心领导人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每一个连锁企业的核心领导人都会这样说:“我们非常重视自有品牌,自有品牌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是我们未来的核心利润所在,是我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等等高调言论,但是放眼国内连锁百强企业,设立独立的自有品牌发展部的有几个?负责自有品牌的人员有几个能够直接向公司核心领导人汇报沟通?负责自有品牌的人员是否是从全公司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精英?是否是国内在品牌领域具有一定权威、一定影响力的重量级人物?在自有品牌上面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与连锁企业其它重点部门相比如何?答案不言而喻!
2、公司的核心领导人对自有品牌存在错误思想和认识。
在笔者和部分连锁企业核心高层沟通以后,居然有很多国内连锁企业核心领导人认为自有品牌就是简单的在产品上面贴一张标签,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认为自有品牌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太多投入,因为当前状况下就有不错的收益!还有一部分核心领导人认为建立品牌需要大笔的资金,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连锁企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还有一部分连锁企业的核心领导人宁愿花费几十万、上百万引进一个优秀的店长、采购总监,也不愿意花十多、二十万引进一个品牌经理!在这样的思想下,做好自有品牌只不过是美好的愿望罢了!
3、公司的管理制度严重制约自有品牌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在人员方面制约:
从略微高级一点的人员招聘开始——有没有连锁企业的工作经验是招聘的一条重要标准,把不具有连锁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拒之门外;
※在管理培训方面以及工作职责、权限方面制约:
所有连锁企业的管理培训都是围绕店员业务技能培训、组长业务技能培训、课长业务技能培训、经理业务技能培训、店长业务技能培训等开展,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也是紧紧围绕连锁企业而度身定做!事实上,自有品牌经理的工作和店员、组长、课长、部门经理、店长的虽然有少部分重叠,但是绝大部分是不同的!自有品牌经理其实就是一个“小总经理”,他做的就对一个品牌负责,对一个产品或一个系列产品负责:从开发到推广,从市场到销售,他是所负责产品的总指挥、总协调,他要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对现有产品线进行梳理,设定产品的目标,进行产品的定位;他要制定产品的营销计划,进行产品的选型;他要进行信息管理、价格管理、广告管理、促销管理,他还要进行危机公关。而店员、组长、课长、部门经理到店长,一切的工作都是围绕陈列和销售!
要想做好自有品牌,必须具备做好品牌的能力!这是基本前提!做好品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哪些基本素质?这和做好店员、组长、课长、部门经理、店长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是大不相同的!在这样的体制下,把不合适的人选来做自有品牌的工作,还没有相应的专业培训,如何取得好成绩?
※在管理考核方面制约:
因为工作内容不同,相应的管理考核大不相同!对连锁企业的内部员工的考核与品牌经理的考核自然大不相同!国内连锁企业的管理考核体系绝大部分要求你必须完成多少销售目标,创造多少利润,投诉事件必须控制在多少,产品的周转率和利润率、每平方米的效率、不同日期、不同时段的客流量、营业额等等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而品牌经理的考核目标更多的是收集行业信息是否客观、全面、准确,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是否准确,品牌规划、产品线、产品包装、价格、渠道、促销、目标消费群体、市场运作、监控、危机攻关等方面的规划是否科学合理,上述众多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能够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主动性,还有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品牌的溢价能力、上升潜力等弹性指标,还有产品的销售额、费用、利润率等硬性指标。差距如此之大,但是放眼国内,设立独立的自有品牌部门的连锁企业有多少?随便在每个连锁企业建立的网站上看看,就可以知道这样的企业凤毛麟角!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够建立起独立的自有品牌考核体系的连锁企业有多少?更不要说在连锁企业内部建立起类似于事业部的自有品牌管理考核体系!无形之中严重捆绑了自有品牌的长远发展!
※薪酬待遇方面制约:
因为工作性质不同,相应的待遇也不同!很多连锁企业在设立自有品牌经理,只是参考连锁企业的内部具体情况,根本不考虑通常品牌经理的薪酬待遇!在这样的状况下,其它行业优秀的品牌经理怎么可能到连锁企业去发展?没有优秀的人才,自有品牌怎么可能取得优秀的成绩?自有品牌产品怎么可能和其它同类产品竞争?反观国外自有品牌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自有品牌的产品后面有强大的专业的营销团队来支撑!九头崖自有品牌的成功,是因为九头崖有专业的营销团队的,而不是从内部的店长、课长、部门经理抽调过来,独立核算,独立运作!
当然,制约国内连锁企业自有品牌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消费者的认可、接受程度,提供贴牌服务的厂家配套服务是否完善……等等,在此不再一一展开详细论述。只是希望对国内连锁企业在发展自有品牌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参考和借鉴,尽一点绵薄之力!
第三篇:国内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国内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一)国内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发展历程
我国商家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商品的传统由来已久,如北京的“同仁堂”中成药、“内联升”的鞋,杭州的“张小泉”剪刀,老商家这种“前店后厂”、产销结合的模式己颇具现代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商品的雏形,当然这种形式与现代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整体内涵还存在一定差距。
时至今日,一些企业也开始了自有品牌的经营。创建于1937年的上海开开百货商店(现为开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1987年开始实施品牌战略,使“开开牌”产品获得名牌称号,其中开开牌衬衫荣获“中国十大名牌衬衫”,开开牌羊毛衫也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殊荣。“开开”以商业为龙头,积极向生产领域拓展,从“前店后厂”,发展到“头脑在上海,生产在沪郊和江浙,销售在全国”。上海的“恒源祥”自实施自有品牌战略后,由过去的仅180平方米的绒线商店发展到现在拥有5家工厂、2万多锭子、30多条生产线,占地250亩,厂房面积达5万平方米,工人3000多人,形成年产万余吨绒线的生产能力,并在全国30多个省中建立了2000多个销售网点的企业。北京糖业烟酒公司、上海联华超市、北京燕莎友谊商城、南京中央商场等己加入到该行列,自有品牌经营在这些企业取得了初步成效[8]。如涉足自有品牌商品较早的华联超市于1996推出了标有“勤俭”牌商标的小商品、面包糕点等系列产品,1998年,“勤俭”牌商品的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北京的华联超市自有品牌自2000年发展至今已经开发20余个品牌156个品种,创下年销售3500万元的业绩。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零售企业经过了二十几年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批地方性甚至全国性的连锁超市企业,但他们销售的产品仍以制造企业品牌的商品为主,自有品牌商品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如上海华联、南京苏果、上海农工商等本土超市,所推出的自有品牌商品品种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商品上,销量不大,销售额比例不超过2%。绝大多数超市对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还处于试探性的阶段[2]。而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的外资企业正是看到了这一市场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发展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大力推广在中国零售市场的自有品牌商品,如法国家乐福在中国市场开发了超过800种自有品牌商品。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店也都开始自制部分商品,但水平低,甚至缺乏商品品牌,属自有品牌的无名产品阶段或店牌品牌阶段,它们一般集中于烤制食品、生活用纸、粮油、针织品这类投入资金少、技术要求低、见效快的产品上。
但也存在发展自有品牌较为成功的企业———专业店的屈臣氏。屈臣氏连锁店是目前亚洲区最具规模的健与美连锁店,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来,一直为顾客提供多元化种类的商品。屈臣氏还调整产品结构,向内地引进国际品牌,将自有品牌的数量增加25 %。直至2006年,屈臣氏在个人护理产品的销售市场中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自有品牌品种数量由最初的200多个产品类别,迅速增长到
1000多个;其自有品牌产品由于良好的性价比赢得了消费者对屈臣氏更多的认同和信任。
我国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商品开发与西方国家相比,从品质和数量上都有较大的差距,但无可厚非的是开发自有品牌已经成为了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并且在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中低收入消费者占绝大多数消费市场,这部分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商品有着强烈的需求,这给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国内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特点
1.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国外零售业自有品牌相比,国内对自有品牌的研究只是近几年的事,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的来说多限于一般性的理论阐述,缺乏更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国内部分学者提出通过建立自有品牌以提高国内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如吉福林(2003)的“实施自有品牌战略是零售企业业应对入世挑战的必然选择”和罗伟光(2001)的“开辟零售业的第三战场”。这多是从建立自有品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上进行分析,或是对国外己经实践较久的营销手段进行简单的引入,而基于国内实际情况的对自有品牌系统的战略模式的体系性研究较为缺乏,从零售企业的角度出发的对自有品牌具体实施对策的研究则更为缺乏。
2.发展水平依然很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零售企业仍以销售制造企业商品为主,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几乎是制造企业商品一统天下。对零售企业自由品牌自有品牌的认识还处于探索阶段,自有品牌的发展水平依然很低,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冠以自有品牌的商品品种少;二是自有品牌商品都是些低价值的日用品;三是其市场占有率低[9]。
3.自有品牌产品相对处于无名产品阶段或店牌品牌阶段
上海华联、南京苏果、上海农工商等本土超市,所推出的自有品牌商品品种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水平低的商品上,甚至缺乏商品品牌,相对处于无名产品阶段或店牌品牌阶段。它们一般集中于烤制食品、生活用纸、粮油、针织品这类投入资金少、技术要求低、见效快的产品上。如联华、物美等超市及大卖场推出的自有品牌产品,只涵盖食品、服装、化妆品、日用品等几类产品。
4.自有品牌商品的种类及数量少、市场占有率低
即使是势力较强的中百仓储,和其它几个外资零售企业比起来,不仅自有品牌的数量少、占总量的比例小,而且自有品牌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一些简单的低端产品上。
(三)国内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国内在开发自有品牌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之处,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发挥了无形资产的优势等,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开发自有品牌的基础薄弱
首先是缺乏自有品牌的观念,目前除了华联、联华、华润万家等少数零售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自有品牌商品外,多数商家还没花力气去开发;其次,缺乏自有品牌商品的研发人才、经验。
2.简单仿制制造企业产品,导致产品销售不畅
在自有品牌开发中零售企业将制造企业的某品牌产品作为目标,简单仿制目标产品的配方、包装设计。因此,我们经常看到类似飘柔的去屑洗发水、貌似奥利奥的饼干、看似喜之郎的果冻等零售的自有品牌。“拷贝”是最安全的方法之一,但是有“误导消费者”和“偷窃制造企业品牌价值”的嫌疑,最后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导致产品销售不畅。
3.本土零售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9]
4.质量控制是本土零售业自有品牌能否得以成长的关键因素[9]
一方面,我国的自有品牌商品基本上是OEM制造企业来生产的,因此选择不适当的供应商会导致自有品牌商品质量的失控,这将制约自有品牌的发展。另一方面,质量事故频发,将有损企业形象。在自有品牌产品中,如果单一商品出现质量事故会对零售企业及其自有品牌带来不良影响。由于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不高,一旦发现零售企业自有产品的质量不能令其满意,就会很容易的转向一些制造企业品牌,这将永远失去这一顾客群。因此自有品牌存在非常明显的替代威胁,许多零售企业以牺牲品质来维持价格优势的“品牌短视”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自有品牌形象。
第四篇:自有品牌商标商品产销协议书
自有品牌商标商品产销协议书[以下简称]
立协议书人
[以下简称卖方]
兹因卖方受委托定牌生产自有品牌商标之产品,并售予。为此双方除签定买卖契约书外,仅就定牌生产自有品牌商标产品及相关事宜,签定本协议条款如下:
一、商标,商品:
1、自有品牌商标之商品仅限于供应,未经委托及许 可,卖方不得擅自生产自有品牌商标之商品,并销售予以第三人。
2、卖方未经之书面协议认可,不得将定牌生产自有品牌商标商品之订单,转让或授权予他人生产。
3、自有品牌商标之标签,图样,品牌及文字,以提供之样张为准。
4、本协议书不得被视为授权卖方使用自有品牌之商标。授权制造自有品牌商标之商品的品项、品质及规格由和卖方以个案另行逐一签订。
5、非经许可,卖方不得另外接受授权为其他零售商、批发商生产或进口同类或类似商品,但于签订本协议书之前卖方已与其他零售商签约,并以书面告知者,不在此限。
二、包装:
1、负责设计或由卖方负责设计经认可的所有设计之包装使用权及著作权均归所有。未经许可或授权,卖方不得将该些设计、包装交第三人或为第三人印制,或转交他人印制使用。
2、自有品牌商标商品的包装、设计之变更及改良,卖方同意配合并负担
其所需之费用。
3、包装上必须制造商之中文全名、地址,驻商标授权之字样。
三、价格:
1、品名:
2、正常供应价:
3、促销供应价:
4、价格如有变动,双方得另行研议以作调整。
四、数量,交货:
1、卖方须以所订购单之数量为准,并依次、依量准时运抵指定地
点。
2、卖方对于订购之数量,除双方另有协定外,不得异议。
五、日期标示:
1、卖方应对于其产之自有品牌商标产品上,明确标示制造日期、有效日
期及保存期限。
2、卖方所供应之商品均须在质保期内,且质保期不得少于商品质保期天数的70%。但进口商品则可扣除合理之运输通关手续之时间,但特殊状况经双方协商同意者不在此限。
六、品管:
1、于双方协议价格时,卖方应提供样品及详细品质规格,(如:成份,重量,含量,配方尺寸,颜色,功能说明及其他规格),供确认品质。如订协议时无法提供样品,则需在批量供货前将样品交确认。
2、双方确认品质规格后,卖方于批量出货前应先提供该批货之样品予验
核其与卖方之前提供的样品是否相符。卖方在未得到对该出货样品予以确认前不得出货。
3、当卖方批量交货至买方指定地点时,有权对该些货物再次抽验,如抽
验中发现存有品质、规格及数量不符合同约定之规定时,有权拒收货物或要求退货。
4、有权于任何地点对出货商品做检验,假若发现商品未符合品质之要求
而有瑕疵时,卖方应将商品收回重新加工制造或销毁。由此之所有费用或损失由卖方负担。
5、保证对于卖方所提供之详细品质资料,妥善处理并加以保密。
6、如卖方供应之货物于销售中发现品质有瑕疵时,买方有权退货并要求卖方赔
偿损失。
七、付款方式:
买方在卖方到货验收合格后第日,于每月10日或25日以统一电汇或即期支票方式向卖方支付当期货款。
八、重大违约:
1、因卖方所交付商品之瑕疵,致消费者或员工发生意外或伤亡事件。
2、卖方于收到书面订单通知七日内无法完成订单的任何部分,且未就此
书面通知。
3、卖方以冒充蒙混之商品交货。
4、卖方于协议书有效期间内,将之营业资料,销售金额,数量及之
营业秘密泄漏予第三人。
5、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
九、违约处理:
A、卖方产品品质未符合要求时
1、卖方所交产品品质未符合双方之协定时,卖方除应负责尽快改良与改正
外,并愿意接受罚款。
2、为督促厂商尽速改善商品品质,得依异常情形之严重性,要求卖
方向买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最低为该批商品售价之总额的5%,最高可达卖方已向买方供应同类商品总金额的5%。品质缺陷之严重性的标准,在单独出心裁品项订约时逐一订立。
3、为督促厂商准时交货,以利创造商机,对卖方缺交及延迟交货情
形,得处以卖方罚款,就一般商品之订单,应处订单总价值(不扣除任何折扣既附加费用)的百分之十为罚款;印花商品之罚款为订单的百分之二十。其于快报商品或其它促销商品之处罚则为订单总价的百分之十五。如有部份交货,则应在计算缺货数量之罚款时,予以扣除。
4、卖方违反本协议书第八条第五点之规定时,须承担所有责任及赔偿损失,并为此须向买方支付罚款。罚款按卖方累计供货总价值的30%计算。如罚款低于二十万元,则按二十万元计算。
5、罚款一律从应付给卖方之帐款中扣除。
B、卖方违约将自有品牌之商品售于第三者时或将应销毁之品质不符标准的定牌商品售于第三者时,得终止本买卖协议,并可向卖方要求赔偿。赔偿额为买卖双方累计所订全部合同(订单)金额总数的10%。
C、卖方产销之商品发生瑕疵之事情,致消费者或买方人员受到损害时,无论是
否违反消费者保护法,均应由卖方负全部赔偿责任。
D、如卖方有违反本协议第八条第四点泄密之情形时,则按卖方累讲供货总量价
值之30%予以罚款,罚款额低于二十万元时按二十万元计。
十、退货:
1、卖方所交之商品,如经于验收或销售中发现瑕疵或不符合规格或故障
者,得将同批进货之商品全部退货。因此发生之费用,由在付给卖方应付帐款中予以扣除。
2、退货商品属于危害人体安全及环境卫生者,有权通知卖方做最迅速之
处理措施,如因此而使商品损毁者,不负任何责任,其处理费用由卖方负担。
十一、协议书之终止:
卖方有本协议书任何条款中这一项重大违规情事者,卖方于书面告知后,有权终止本协议书,并得依约请求一切损害赔偿(含商誉损失)。
十二、协议期间:
本协议有效期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十三、授权生产之非独占性:保留在本协议书有效期间授权他人制造并供应与本协议书相同或类似之时代自有品牌商标商品,卖方对此不得异议。
十四、本协议书为买卖契约之一部:
本协议书为买卖契约之有效组成部分,双方应同时受买卖契约书及本协议书规定条款之拘束,期间如有任何冲突,应优先适用本协议书之
规定。
十五、予议解决:
若在本协议过程中发生争执,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一方认为有必要起拆时,应向买方法院所在地法院起诉。(《买卖合同》中第二十条废止)
立协议书人:
甲方:
地址:
代表人:
乙方:
地址:
代表人:
第五篇:屈臣氏自有品牌的战略分析
屈臣氏自有品牌的战略分析
屈臣氏是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在全球拥有5,662多间零售店。随着我国零售行业对外资的不断开放,零售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大量外资自有品牌抢滩我国零售市场,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普遍感到空前的竞争压力。本文通过分析屈臣氏自有品牌的建立,发现其自有品牌建立存在的问题。
屈臣氏,全称是屈臣氏个人护理用品商店,是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其也是现阶段亚洲地区最具规模的个人护理用品连锁店。该品牌于1828年由一位英国人(A.S Waston)在广州创立,1981年被李嘉诚旗下公司全资收购。1989年4月,屈臣氏在北京开设内地第一家店。其作为亚洲最大的个人护理、美容用品零售商,在我国个人护理产品的销售市场中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自有品牌商品也由原来的200多种增加到如今的1,004多种,其自有品牌的增长已经成为占据市场的利器。
零售企业建立自有品牌的趋势及重要性
(一)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自有品牌又称为中间商品牌,是零售企业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于某类商品的需求信息而开发出来的新产品的品牌。自有品牌的增长将有效地帮助企业增加和平衡利润,同时也更好地抵御供应商施加的越来越大的价格压力,是零售企
业确立竞争优势的基础。
(二)零售企业建立自有品牌的趋势。目前,自有品牌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对欧洲市场的一次调查显示,1980年所有的零售商品中17%具有自有品牌,1988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23%,1992年达到27%,到目前为止已上升到40%以上。而我国零售商运用自有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还很少见,对零售商自有品牌的认识还处于模糊探索阶段。因此,自有品牌的建立,对我国零售企业就显得更为迫切。
(三)零售企业建立自有品牌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我国零售行业对外资的不断开放,零售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大量外资自有品牌抢滩我国零售市场。如,美国的沃尔玛、英国的马狮、日本的大荣,这些国外著名的大型零售企业之所以百年风雨不倒,自有品牌保障其核心能力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所以,我国的零售企业只有适应国际化潮流,拥有自有品牌,才能够提高竞争力。
屈臣氏自有品牌存在的问题
屈臣氏首创于1828年,但是其真正进入到中国大陆市场不足20年的时间。在这不足20年中,屈臣氏经历了大跨步的发展,根据屈臣氏的发展计划,屈臣氏在着重于巩固原有市场地位的基础之上,将
在已进入的28个城市进行快速扩张,屈臣氏中国公司还要新建物流中心,扩大或升级原有的物流中心以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06年屈臣氏在中国本土的发展战略将迅速向二线城市渗透,积极确保到2010年屈臣氏在中国的店铺数将达到1,000家的规模。但是,在如此快速的发展之下,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品质质量都会在急速的扩张中,放大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人才的匮乏。随着屈臣氏中国本土化进程的加快,屈臣氏将面向全国招募近千名新员工,涵盖了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系统的链条还是最容易、也是会最早发生断裂的环节。
2、选址的尴尬。以往屈臣氏只立足于国内大中型城市,根据自己的目标客户流动水平来指导选址策略,一直以来,屈臣氏认为最繁华的地段是屈臣氏的首选;次之是有大量客流的街道或是大商场、机场以及A级写字楼。在圈地扩张计划推出后,选址工作重心下移、旨在全面渗透进入国内二线城市,这样以来,还很容易走两个极端,一则捉襟见肘,难免顾此失彼;二则邯郸学步,导致误入歧途。所以,屈臣氏若是还将固守自己原有的一套店址评估原则,坚持以租赁条件表、商圈及竞争条件表、现场情况表、综合评估表为基本原则进行作业,则很难保证拿到有利的位置和优于对手的商铺。
3、管理的危机。零售业的贪污行为主要发生在采购和进店环节,缘于供应商对于零售商的采购流程。在中国屈臣氏公司的业务管理系
统中,各地终端门店的店铺经理实质上是没有什么真正权力的,在同供应商的业务沟通中,采购经理有着直接决定供应商进店商品的业务表现和经营状况的权利。
4、品牌的透支。一直以来,屈臣氏自有品牌的衍生开发和店铺扩张计划,被认为是中国屈臣氏公司目前最主要的两项核心任务。屈臣氏自有品牌在商品的销售中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屈臣氏自有品牌的市场策略后,不难发现,屈臣氏在自有品牌的开发上主要以店内畅销品和潜力新品为目标焦点。特别是当潜力新品在店内的市场表现和数据分析指向呈明显增长态势时,屈臣氏就会立即进行仿制品种的跟进。而正是这种过激的自有品牌孵化,必将导致屈臣氏面临品牌的透支和危机。
零售行业正在以稳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必将遭遇惨烈的商业竞争,其利润空间及销售空间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自有品牌战略是商业零售企业为了突出自身形象、维护竞争地位、充分利用自身的无形资产而采取的一种竞争策略,拥有自有品牌除了获得流通产生的利润之外,还可以获得品牌提升所产生的额外利益;平衡知名品牌的发展,或者说重新分配市场份额,达到重新分配利润的目的。通过利润重新分配,全面改善零售业利润环境,达到长期发展以及良性循环的目的。所以,我国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要向两面延伸,既扩充市场又占领品牌,突破传统经营观念的束缚,充分利
用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一无形资产,实施自有品牌战略,在此形势下,自有品牌的开发无疑起到部分分解及缓冲的作用,必将为我们事业的更大发展做出极大贡献,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