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古论今话健康》读后感
《谈古论今话健康》读后感
-------生命在于运动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是一个不停运动的世界,这是自然界的基本常识。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求得平衡和发展,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一个人对某项事业或某个目标的选择,大体只有两种方案,要么是做,要么是不做。做,则有实现的可能;不做,则永远不会有机会,永远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所以,要成就事业,要实现想象中的目标,重要的前提就是做,就是使自己尽快地运动起来,在运动中求得平衡,在运动中求得发展,在运动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一种叫陀螺的儿童玩具,它是一种圆锥体,要使它锥尖朝下而不倒下,就得不停地使它旋转。陀螺要运行平稳,还得不断地给它加速度。陀螺的运行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的生存。人的身体如不运动,就会笨手笨脚,如果长期不运动,最终会造成身体不适及各种疾病。人的脑子不运动,就会笨头笨脑,甚至使脑机能萎缩。一个人如不善于开动脑筋,不善于析疑解惑,对事物就不会有敏锐的感悟力,更谈不上对事物的洞察和对未来的运筹与谋划。生理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体力和脑力是越用越灵,越运动越发展,相反,如果不运动,它就会今不如昔,就会逐渐衰退,最终连原来拥有的也会慢慢消逝。触类旁通,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勇于实践,就必须经得起生活的摔打,不断地让艰难困苦来磨练自己,只有在探索和磨练中才能产生生机和活力。
一个人要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得象陀螺运行那样,始终围绕重心来运转。如果陀螺制作得不规范,在运动中就会偏离重心,造成运行不稳,速度不快,甚至倾斜歪倒。因此,我们必须以重心为准线,对那些产生失衡的部位进行修整,该削减的削减,该规范的规范,使其成为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人生也是这样,在人生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在运动中求得平衡,首先要选准那些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要善于放弃那些无足轻重的东西,特别要做到毫不犹豫地抛弃那些于生存生活有害无益的东西。
人生要卓有成效,就得象陀螺运行那样,不断地给以鞭策和加速。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成事,我们要有所成就,就得不断地鞭策自己,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马克思为了写成《资本论》每天忘我工作,恩格斯就这样描述过马克思:这位历史伟人为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他自己甘愿每天工作十六小时还不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都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那些卓有成效的杰出人物,他们简直是为了工作而生存的!
生命在于运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勤劳的人说,人生是耕耘;勇敢的人说,人生是冲浪;自强的人说,人生是竞赛;拼搏的人说,人生是战斗。不管怎么理解,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你勤劳、勇敢、自强、拼搏,你一定会取得运动的好成绩。这是勿用怀疑的!
第二篇:谈古论今话李贺
谈古论今话李贺
中华是诗的国度。在唐诗的王国里,李白、杜甫永远占据首主流,而他始终不是。他走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他的诗冷艳低沉、奇崛险怪,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出神入化,意想天外,为唐代诗坛中的一个异类。他可算得上是一个诗歌的开拓者。他身材瘦削,双肩微耸,骑着一头瘦驴,行迹瑟缩,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一字一句吞吐出如烟似雾般的文字,在烟雾之中,他清瘦的脸庞释放出异彩。他就是李贺。
李贺者,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诗歌中喜欢与神仙鬼魅为伴,因后人称其为诗鬼。
李贺长得丑。李商隐在《李贺小传》里描绘说:“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又有距眉、虬爪、巨鼻之说,但李贺却有才。《全唐诗》说他“七岁能辞章”,五代时冯贽在《云仙杂记》中也说:“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文成三篇。”看来,他是一个早慧的天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位文学神童,或是文学天才。
提到文学天才,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还有南朝的江淹。方仲永没有读过书,五岁便可“指物作诗立就”,可结果是“泯然众人”;江淹年轻的时候,便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到最后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结果被人们所记下来的只有“江郎才尽”这个成语。
可李贺不同。在诗的大道上,他不断地超越自己,走出了自己的风格。虽然英年早逝,但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八十多首诗歌。人们没有记住他丑陋的外貌和不幸的身世,只会在他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诗歌中细细咀嚼、品味。
现今,在文学上出现的神童举不胜举,他们六岁写文章,八岁出专集,十岁发长篇,十二岁入作协,十五便冠以“少年作家”或是“青年作家”称号,当然这些称号都是自封的。现在流行出书热,家长见自己孩子偶尔在一家小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便以为自己的'孩子就是文学天才,想方设法为孩子炒作,给孩子出书,出了两本书后,一时声名大作,人人赞之,于是便就成“家”了。可结果呢,到三十岁后,写出的作品和六岁时写出的是一个档次。然而这些洋洋得意的“作家”却不以为耻,将自己的作品说成是儿童文学。论年龄,李贺可算得上是个青年作家吧,可他的诗为什么能流芳百世呢?
纵观李贺一生,也许多不幸。但我认为他是幸运的。可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永远都保持着年轻。只要李贺的诗在,他就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李贺幼年时,就受到大文豪韩愈的赏识。当他听说长安有这么一位少年神童,便亲自登门看望。当他遭到了“争名者”的攻击,说进士的“进”字与贺父李晋肃的“晋”字同音,根据当时的避讳法,李贺不应参加礼部考试。韩愈为此专门写了《讳辩》一文进行驳斥。之后还多次拜访并上奏皇上将其任用。韩愈作为文坛领袖,能如此关爱一位具有文学才能的晚辈,实在是李贺的大幸。
现在的文学大“家”们都忙着出书立着,演讲授课,根本没时间顾及晚辈,就更谈不上像韩愈那样亲自登门看望了。如果有哪个文痴登门拜访,这些大家的门槛高的了得。还得好好“意思意思”,才可能见到“贵人”。要想这些文学上的“贵人”推荐一下,就要狠狠地放点血。现在的事情,没有“研究”,是很难解决的。
李贺作诗,总是经过细心的观察和深刻的构思,从不生搬硬造、东拼西凑去模仿别人。他平时很注意积累素材,观察生活,锤炼文字,深化意境。他常常早上出去,骑一匹瘦马,后边跟一个小书童,背上一个书包。他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凡是认为有意义的事,都随时记下来,放到包里。凡诗不先写题目,晚上回家以后,再拿出来一一整理成完整的诗文。写诗,是李贺一生最重要的事了,他为之惮精竭虑,呕心沥血。诗,应该是李贺最后的、一切的归宿,他用自己的一生作诗,在诗中寻找自我。诗是他一生全部的寄托和慰藉,全部的光采与美丽。没有诗的李贺,只有悲哀。
有了诗,李贺就有了梦,有了梦他就不再孤独,就可以忘掉忧郁,忘记所遭受伤痛。诗中的李贺,经常飘到天上去,在天庭漫步,与仙人交游。美丽的仙女与他相逢,谈笑风声,过着似人又非人的逍遥日子,这样的境界能有几人可及。有了这些诗,李贺就能在唐代华美的王国里傲然独步。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论,但李贺至少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年轻的形象:俊美,飘逸,超凡出尘,有着无限的活力,像一个年轻无暇的梦。
第三篇:谈古论今说奉献发言
谈古论今说“奉献”
根据县纪委‚两学一做‛教育实践的安排,今天我们党小组进行的‚讲奉献有作为‛专题讨论,由我作中心发言。讲实话,接到这个通知,我心里是有点忐忑的,一是因为自己生性愚钝,不善言辞,更是因为肚里没货,心中没底。虽然水平有限,但态度还是认真的,也作了精心的准备。我今天的发言,不想讲大道理。主要是因为自己理论水平不高,讲不深,悟不透,说不清,道不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怕讲起来枯燥无味,听起来昏昏欲睡。所以,我只想跟大家讲几个故事:
什么是‚奉献‛?汉《说文解字》解释说,‚奉‛是个会意字,小篆字形,下面是一双手,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后作‚捧‛字,意思是献给;献,即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原意为献祭。两个字和起来,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我国古代以来就有很多对奉献精神的热情呕歌。比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石灰吟》中的著名诗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教育学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走。‛这些美好的语言都从追求、信仰、事业等不同侧面,表达了对奉献精神的赞美。
什么是‚奉献‛?先从一条河的故事说起吧。在欧洲,有个很出名的湖,叫死海。为什么叫死海呢?因为那里面一无所有,没有任何生物,周围也是寸草不生,连空气都让人觉得沉重。当然,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那是一个好地方,因为把人丢到死海里,沉不下去。
而死海旁边有一个湖,叫加利利海。它和死海都是约旦河的分支,好比一个老娘生的两个兄弟。但它们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死海里死气沉沉,没有任何生物。加利利海却生机勃勃,里面鱼虾成群,含有多种生物,岸边绿树成荫,枝粗叶茂,树上百鸟云集,啼声悦耳!
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大差别呢?原因就在于水的流向。加利利海在上游,约旦河的水流入加利利海后,又流了出来,最终归之死海。加利利海接受了多少东西,也会给别人多少东西,所以他是活的,一派生机盎然。
而死海处于下游,水进入死海后没有出口,水只知收,而不知出。每一滴水,到了死海之后,都要被占有。死海把所有的东西都据为己有,只知进而不知退,海水的盐份越积越多,把所有的生物都杀死,所以呈现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没有生命的河流湖泊都会迥然不同。有生命的动物会怎样呢?让我们再听听两种动物的对比故事吧!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寓言《蝜蝂传》,是这样写的:‚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其去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困难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人们有时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导致(最后)跌倒摔死在地上。
这个寓言主要是讽刺那些贪得无厌的人,他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去追名逐利,到头来让财货成为自己沉重的负担,最后,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世繁华皆如梦。
相比于贪婪的蝜蝂而言,另一种动物就实在多了。那就是‚牛‛。一提到‚牛‛,我们就想到‚老黄牛‛,用于比喻那样踏实工作默默奉献的人。‚牛吃的是草,挤出来却是奶,是血。‛‚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百度一下,关于牛的描写,大都是赞美的。牛成为吃苦的符号、高尚的象征、任劳任怨的代名词。许多仁人志士和贤达伟人也每每以牛自喻。国画大师齐白石一生,以牛自喻,自称‚耕砚牛‛,到老还提醒自己:‚不愁忘归路,旦有牛蹄痕‛。文学巨匠郭沫若对鲁迅的‚孺子牛‛精神非常佩服,曾感叹说:‚鲁迅愿做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头牛的尾巴。‛茅盾听后笑说:‚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吧,它可以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在印度,牛甚至成为图腾,被奉为神明,佛教徒以牛的后代自称。为什么呢?因为牛‚忍辱负重‛的品格与释迦牟尼‚普度众生‛的思想是想通的。
人是万物之灵。世界因你而精彩,人才是世界的主宰。下面这几个名人故事或许对‚什么是奉献‛解释得更透彻。
古话说,山中常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岁老人并不少见。据民政部门统计,江华瑶族自治县目前健在的百岁老人有几十个。我想问一下大家,谁记得他们的名字呢?又有谁记得他们的事迹呢?不记得,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无为空活百岁。‛当然,这句话并不是批评这些老人,而只是想激励年轻人多作贡献。值得骄傲的是,我们有个湖南老乡,他只活了24岁,他却活出了人生精彩来。他让全世界的人记得他,他的名字叫雷锋。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奉献的一生,付出的一生。他读书不多,但他的名言被全世界传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雷锋而写的题词。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我们的开国总理的。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联合国降半旗致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71年10月25日重返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的一件大事。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并没有为他们降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一个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这些,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瓦尔德海姆的一番话,说得那些外交官哑口无言,一致同意为周恩来总理降半旗。
再说两个外国元首关于‚奉献‛的故事。
一个是英国首相邱吉尔。一谈到邱吉尔,就自然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势造英雄,邱吉尔的名气是二战造就的。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战争狂人希特勒上台了。希特勒上台后,对内实行纳粹主义法西斯统治,对外大肆侵略扩张,1936年,占领莱恩兰,1938年,兼并奥地利,1939年,瓜分波兰,悍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宣告了英法等国长期奉行的‚绥靖政策‛的失败。在希特勒‚闪电战‛的凌厉攻势下,德国军队势如破竹,军事力量强大的欧洲头号强国法国在一个月内就土崩瓦解,乖乖地缴械投降。英伦三岛虽然远隔大西洋,德国陆军无法直接进攻,但德国空军长时间的狂轰乱炸,让英国市民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英国保守派首相张伯伦被迫辞职。主战派代表丘吉尔临危受命,上任组阁。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议院会议,发表了著名的讲话。他动情地说:‚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这番演讲让他以381票对0票的绝对优势赢得了群众的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最终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这场战争。正因为他的奉献精神,创造了‚一场演讲赢得一场战争‛的神话!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韩国总统朴槿惠的。这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子,她命运多舛,性格坚毅,从清纯学生到政治领袖,从第一公主到国家总统,承载了无与伦比的荣耀,当然也忍受了深入骨髓的疼痛,鲜花和掌声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
回顾时光缩影,她从12岁随父母进入青瓦台,在总统府的围墙里生活了十几年;22岁那年,母亲中弹离逝,她为了替母亲担当起第一夫人的角色,不得已放弃自己的学者梦。27岁时,时任总统的父亲朴正熙在任上遭人枪杀,她与弟弟妹妹3人黯然离开青瓦台。而后,铺天盖地的舆论,朴槿惠面对着周围人的背叛与毁谤,饱含失去父母的痛苦,尝尽了社会最黑暗的滋味,承受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由于家庭的特殊,她选择放弃婚姻。
然而,最令人感动的是,朴槿惠那种根植于骨子里的国家使命感。‚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她的竞选宣言感动了无数人。2012年12月19日,朴槿惠在韩国第18届总统选举中获胜,从而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正因为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她凭着一次演讲赢得了这场选举,让自己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什么是‚奉献‛?泰戈尔说:‚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它自己。什么是‚奉献‛?张笑天说:‚贝壳虽然死了,却把它的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什么是‚奉献‛?巴尔德斯说:‚把鲜花送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什么是‚奉献‛?孔繁森说:‚把自己当泥土,让众人踩成路!‛奉献是春天的雨,当你焦渴时,为你滋润心田;奉献是夏天的风,当你酷热时,为你送来清凉;奉献是秋天的菊,当你孤独时,为你默默开放;奉献是冬天的火,当你寒冷时,为你带来温暖。
奉献,让生命变得更美丽。我们的生命之歌,因奉献而动听;我们的生命之河,因奉献而澎湃;我们的生命之光,因奉献而闪亮;我们的生命之诗,因奉献而流光溢彩。奉献是什么?正如一首流行歌曲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解放全人类,最终解放自己‛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庄严宣誓,也是我们革命的终极目标。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顽强拼搏,努力工作,敢于担当,乐于奉献,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能实现!
第四篇:《朝话》读后感
《朝话》读后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一个人真的能忏悔、自新,他便开拓新生命了。这是我读《朝话》第一章感悟最深的。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没人能避免,所以我们不应执着已经犯下的错误而一味懊恼自责,消极处世。相反,我们应该在反省了问题所在之后,重新振作,努力改正,这样我们才能重新开始,才能进步,这便是自新。忏悔是为了更好的自新,只有两者相结合,我们才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还要能够思考,是自觉的,独立的,批判的思考。这是一个人进步所必需的,你必须深深地了解你所缺少的是什么,你拥有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前进。如果一个人做不到这样,便是第二章所说的缺乏了自觉,人便只像一件东西而不像人。人确实是要学会思考才能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人类的社会才能发展。只有思考才能给我们的大脑注入我们自己的思想,只有拥有自己的思想的人才是有灵魂的,有人格的。正如书中所言,人若只在本能支配下过生活,只在习惯里面来动弹,那就太可怜了(来自8页 吾人的自觉力)。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其有主观能动性,会思考,会反省,会学习,并且懂得在生活中实践。所以学做人,我们首先要学的是自觉忏悔,自新。
人生在创造,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从生物的进化史,一直到人类社会的进化史,一脉下来,都是这个大生命无尽无已的创造(来自79页 人生在创造)。我对梁老先生的这个观点是绝对的赞同的。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思考让人有灵魂,使社会发展。创造源于思考,思考发自教育。因此,我也赞同梁老先生的--教育的贵重,应当重于一切。但我不认同人类直至于今,仍然忽视创造,亦就不看重教育(还有许多不合教育的教育)。我认为一直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个重教育的的民族,因为我们的祖先一直强调传承,因此教育是他们传承的主要手段。但对于教育的方法,我们却产生了偏差,并且在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育,不仅在于把先人的智慧结晶传授给下一代,更在于启发下一代去独立地,批判地思考。这才是成功的教育。例如,在对于科学理论的问题上,我们在学习一个科学结论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不仅是这个结论,还要知道这个理论是如何得来的,又是如何去验证,验证的过程又是否严密。对一切科学理论要带着怀疑的态度去学习,因为到目前为止,任何科学都是有界的,就像井蛙观天,科学就像井口,再大的井口,井底的蛙还是无法看到整个天空的,只有跳出井外,打破固有的界限,我们才能发现更多的新事物。在我们现在的这个体制下,教育似乎一直被强调,一直在加强。然而,思想却没能有突破性的进步,这很大原因要归咎于我们对教育的错误理解。当然,导致如今这样的局面,不是单方面能造成的,我们也需要从自身找问题,教育是引导,真正的思考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所以发展离不开创造,创造离不开思考,思考必须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活动。
求学与不老。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研究的话题,即使目前没有任何严密的科学理论能为长生不老提供支持,但人类从未放弃对不老的追求。然而真的实现了生理的不老,无尽的生命,无尽的道路,会不会消磨人的进取之心呢?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心理的青春永驻,只有拥有一颗热爱高山的巍峨,追求大海的浩瀚,迷恋大漠的广袤的炽热的心,人生才能充满活力。凡是已经取得的成功,都是属于昨天的,哪怕你的人生拥有了种种的名誉,满足现状的话只会绊住前进的脚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尽头,每一次征服都只是中途的一个驿站,我们要用年轻的心来不断给自己的人生树立目标,不是为了那一份成功的光荣,更是我们人生的一种境界,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因这一路的风雨跋涉而变得充实丰富。人之可爱不在血气之盛,而在精神之盛,一个人若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即使是
耄耋之年也能散发着年轻的可爱。活到老,学到老,不学习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学习,拥有一颗不断进取,求学的心,我们才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才能在社会的残酷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在没有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很期待大学的图书馆,里面藏书万千,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结晶就在那里,不离不弃,等我们去摄取其中的精华,怎不令人期待?然而21世纪,注定是个浮躁的世纪,过于追求功利化的年代,有多少人没看过中国的四大名著?有多少人不知道谁是但丁,谁是胡适?喧嚣世界,需要我们偶尔平静下来,精读诗书,静观世界的,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难道不是吗?
《朝话》里的精髓太多,不能一一而述,只有从中选择我感触比较深的写下我的感想,读朝话,就是在读一本关于人生,关于做人的书。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本书?书上是否精彩,靠我们来书写,来描述,生命或许坎坷,或许平凡,可是只要我们真真切切生活过,认认真真思考过,努力去实践过我们的梦想,我们的人生就应该是精彩的,我们的人生才能不白活。活在当下,我们需要不断忏悔自新,需要自觉思考,需要不断求学,需要。。
第五篇:《朝话》读后感
品读《朝话》,感悟人生
今天静下心细读老师推荐的梁漱溟先生的《朝话》,觉得阔然开朗,对之前许多不懂的人生哲理有略写了解,最近烦躁的心情好了许多。觉得静心读书却是能够修身养性,调理身心!
《朝话》一书是先生在山东乡村建设时,在朝会上讲话的笔录,由学生自行辑录而成。内容都是一些日常的道理,但它讲道理的方式并非像学术那样严肃,而是通过一些日常的语言或者人生故事来讲述。内容通俗易懂、哲理性很强,涉及人生修养、治学方法、社会问题、学术文化,发自肺腑,亲切隽。
我相信这本书在人生不同阶段都将有新的共鸣,如今作为大学生,我读到的是交友,学业态度,也许多年以后再来翻看,会有很大的不同感想!
书中分为多个小章节,我详略看了一遍,下面分享一些我较感兴趣的话题。
第一章的《忏悔——自新》,我印象很深刻。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没人能避免,所以我们不应执着已经犯下的错误而一味懊恼自责,消极处世。相反,我们应该在反省了问题所在之后,重新振作,努力改正,这样我们才能重新开始,才能进步,这便是自新。忏悔是为了更好的自新,只有两者相结合,我们才能做到 “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还要能够思考,是自觉的,独立的,批判的思考。这是一个人进步所必需的,你必须深深地了解你所缺少的是什么,你拥有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前进。
梁漱溟先生多次强调自省忏悔的必要性,建议我们在情景无人时,忏悔掉泪,抛开过去,这也是我们所缺少的态度!
《心理的调整》中,梁先生说,心理的调整要注意心思和心情。心思的调整是要做到条理清楚,而心情的调整,要注意懈和乱。懈就是松懈和懒惰。乱,是指心气不能平和,比较激动,激动就容易与别人,与自身冲突,从而不能较好的适应环境。我自己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往往在坚持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以今天很累或者今天心情不好或者以有其他的事情耽搁时间来为自己寻求解脱,而不愿意去做。而事情往往在这样偶尔的不愿意中最后不了了之。而情绪的起伏就更不用说了,往往情绪低沉的时候,是基本不能做事情的了,而有时候,因为某个原因,情绪一下子高亢起来,但是这个时候,往往沉浸在高亢的状态中,大脑一片空白,对做事情或者提升效率毫无帮助。因此对心理的调整,一方面要使得自己做事情仔细,周到而富有条理。另外一方面,要不断的检讨自己的懈怠和情绪的起伏。
作为学院心理战的干事兼班级心理委员,多了解一些心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读了这一章,感慨颇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需要自我调整,以适应这快步伐的时代。
《三种人生态度》一章,提起了梁漱溟先生的这一转变过程。他把人生态度分为逐求、厌离和郑重。逐求的态度为近代西洋人发挥到最高点,厌离为佛家发挥得最通透,而郑重是“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如儿童之能将其生活放在当下”,无所谓意欲向前如逐求,无所谓意欲向后如厌离,只此一心一意。值得注意的是,郑重与逐求的分野在于郑重经过了回头看这一步。普通人回头一看便产生厌离态度,而郑重的态度是从厌离再转一番。郑重与逐求都会尽力于当下生活,郑重的态度之为郑重在于,它是回归意义上的,它自愿回归;它无欲念,所以能洞察到别人的欲念,并客观看待;它知道生活是技术,并且是同等分量的艺术,它因为了解了更多的限制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它不是追求道德而是呈现出道德,在追求的意义上,未得之时患得,得到之时患失,在呈现的意义上,因为时时处处是呈现,所以时时处处有所得。
《欲望与志气》一章中,描述了两者的含义。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在这时代,有一个大的 欺骗他,或耽误他,容易让他误会,或不留心的一件事,就是把欲望当志气。这 样地用功,自然不得其方。也许他很卖力,因为背后存个贪的心,不能不如此。可是他这样卖力气,却很不自然,很苦,且难以长进。虽有时也会起一个大的反动,觉得我这样是干什么?甚或会完全不干,也许勉强干。但当自己勉强自己时,读书做事均难入,无法全副精神放在事情上。甚且会自己搪塞自己。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在那个地方搁下哪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 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所以没有志气的固不用说,就是自以为有志气的,往往不是志气而是欲望。
《朋友之道》,先生说朋友彼此帮忙时所应注意的,就是:以同情为根本,以了解为前提。我们对朋友如果是爱护他的,自然要留意他的毛病短处,而顶要紧的,还是要对于他的毛病短处,须有一种原谅的意思。我们指点他的毛病短处的时候,应当是出于一个好的感情,应当是一个领导他帮助他的意思。是要给他以调理,不是只给他 一个刺激就算完了。自然,有时候一个严重的刺激,也是不可少。即是说有时候 有给他一个痛责的必要。但大体上说,你不要只给他一个刺激算完,必须给他一 种调治。如果爱惜他的意思不够,说话就不会发生效力。朋友之道,在中国从来是一听到朋友便说“信”字。但普通之所谓信,多半 是“言而有信”的意思,就是要有信用。这样讲法固不错;但照我的经验,我觉得 与朋友往还,另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一点也是信,但讲法却不同,不是信实的意 思;而是说朋友与朋友间要信得及,信得过所谓知己的朋友,就是彼此信得及的 朋友。我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的智慧与情感,了解他的心性与脾气。清楚了这 人以后,心里便有把握,知道他到家。朋友之间,要紧的是相知,相知者彼此都 有了解之谓也。片面的关系不是朋友,必须是两面的关系,才能发生好的感情。因为没有好的感情便不能相知。彼此有感情,有了解,才是朋友。
《对异己者的态度》,对方即与我方向不同的人,与我主张不同的人,我们都要原谅他。并要承 认对方之心理也是好的,不应作刻薄的推测。同时,在自己的知识见解上要存疑,怕也不必都对。我觉得每个人对自己之知识见解,常感觉自己不够,见闻有限。自觉知识见解低过一般人,旁人都像比我强。这种态
度,最能够补救各种不同方向(派别)的彼此冲突之弊而互相取益。冲突之所由起,即在彼此都自以为是。必须把根本不相信人的态度去掉。把我们说的意思放在前头,才是彼此相往来的 根据;否则就没有往来交涉的余地了。如从不信任的地方对人,就越来越不信任人;转过来从信任人的方面走,就越来越信任人。不信任人的路,越走越窄,是死路;只有从信任人的路上去走,才可开出真正的关系和事业的前途来。
读这本书虽然只是粗略读了一遍,但还是能够感受到梁漱溟先生的深刻用意,他在朝会上同学生讲的话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一本好书总是能重复品读,而且每次的感悟都会不同,下次读这书,我又会有怎样的感想呢?
2012.10.24
文献:《朝话——人生感悟》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