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不良心理素质产生及其对策的探
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不良心理素质产生及其对策的探讨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09233215相海华)
[前言]
在现代体育运动竞赛中,运动员都经过较好的训练,并且越来越多的运动员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时,体育运动是一项对客观依存性强并直接对抗的项目,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激烈性、连续作战、胜负之间经常转换等特点,不言而喻,对运动员心理因素的要求是很高的。实践已经证明,运动员在竞赛中不仅消耗很大体力而且消耗很大心理能量。如果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中所需要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展得不好,即使身体素质、技术训练较好,也不可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1]。高水平的比赛往往最后是心理因素起着决定胜负的作用,因而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第一,运动员在比赛中,特别是在重大比赛中,是获胜还是失败,不但要取决于运动员的生理状况和技战术水平,经常是更要取决于心理因素。第二,已经取得了较高运动水平的运动员,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必须采用包括心理训练在内的先进训练方法。美国格鲁波先生在一次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发表论文指出:“ 低、中级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技能影响占 20%,生物力学因素占 80%;而优秀运动员正好相反,心理因素影响占 80%,生物力学因素占 20%。” 格鲁波先生在 1984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发表论文指出:“ 低、中级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技能影响占 20%,生物力学因素占 80%;而优秀运动员正好相反,心理因素影响占 80%,生物力学因素占 20%。” [2]。可见,在高水平比赛中心理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激烈、复杂多变的体育竞赛项目。篮球队作为一个整体, 其异构同功现象非常明显。尽管两个队大赛成绩接近或者说实力接近, 但构成其实力的要素及重要性却不尽相同。在比赛中, 运动员只有把良好的身体素质、高超的技战术和临场镇定自若的心态情绪完美地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常有不少运动员在比赛临场发挥失常,究其原因往往不是由身体素质抑或技术发挥失常而致, 而是临场情绪调控欠佳造成的, 因此, 如何调控篮球运动员的临场情绪, 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是现代篮球训练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3]。体育竞赛 ,不仅是体能和技战术的较量 ,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当前 ,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训练水平以及身体素质已经越来越接近,而同等水平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却相差甚远 ,这其中心理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3]。摩根提出:在运动情境中 ,优秀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每一分量表的得分低于普通运动员常模分数 ,而积极情绪每一分量表的得分则高于普通运动员常模分数 ,呈“冰山状 ” [4]。这说明 ,运动员如果在良好的心境状态下参加比赛 ,将会使他们发挥巨大的潜能 ,取得最佳的比赛成绩;而如果在不良的心境下参加比赛 ,则会使他们心烦意闷、情绪躁动 ,严重影响赛前训练和比赛水平的发挥 ,致使比赛成绩下降。
[主题]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不良情绪的表现运动员临场不良情绪的表现
1.1 过度兴奋型。运动员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 容易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内心急躁不安, 行动紊乱, 呼吸因亢奋而加快, 肌肉因亢奋而紧张;在比赛中急于想打出好成绩, 却频频失误;过早地消耗身心力量, 显得疲惫虚弱。过度兴奋型的不良情绪反应是一种情绪应激过大的表现, 同时也能反映出运动员的个体心理素质水平。在重大比赛初次参赛的新手中容易出现这种心理状态。1.2 冷漠型。这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其表现为兴奋性强度不足, 无力、松弛、低沉是它的特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些是动机不足, 因多次失利而灰心丧志;有些因身心过度疲劳所致;同时, 也与运动员的个性气质有关, 内向抑郁型的人易出现此种情绪状态。在此情况下, 教练员在赛前要善于观察, 并针对冷漠型的运动员进行以增加兴奋强度为内容的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心理训练, 有意激发队员的战斗动机, 克服恐惧、羞怯、犹豫、懒惰等消极情绪, 挖掘优势心
[5]理力量, 使运动员尽快恢复适于比赛的增力情绪。
影响篮球运动员临场不良情绪变化的主要因素
运动员思想包袱过重。运动员临场不良情绪的产生, 很大程度上受运动队的领导和教练员的情绪左右。赛前领导所定的指标过高, 期望值太大, 造成运动员思想负担过重,想赢怕输的心理导致在比赛中失误连连, 动作僵硬, 给对手以可乘之机;赛中教练员谋略水平较低, 判断不够果断与及时, 用人不当, 从语言、态度、身体形态等方面给队员频频施压, 这些都将影响运动员的情绪, 造成紧张气氛, 影响其水平的正常发挥。
场上、场下运动员思想上的紧张度的影响。运动员对比赛的思想紧张度, 在赛前、赛中都可能变化。赛前没有细致摸清和分析双方的整体实力, 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对方的实力, 都将导致心理准备不足, 从而产生惧敌或轻敌自信的态度, 以至于在思想上、技战术上出现偏差。在比赛进行中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 特别是在开局时的过于顺利或过于被动,运动员的情绪都容易出现波动, 势必影响技战术的正常发挥。所以运动员无论在场上和场下都不能有一时一刻的放松情绪。观众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比赛时观众与球迷的言行举止往往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尤其是当队伍主场作战时, 客场作战的队员常常会受到球迷的过激行为的刺激而使技战术水平有失水准。即使是主场队员, 如果状态不佳,达不到球迷的要求, 心理素质差的队员就会心烦意乱, 面对主场观众的“嘘”声, 脑中一片空白, 紧张烦乱, 注意力受到影响, 容易失去斗志, 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另外, 篮球运动员比赛情绪还会受到各种不定因素的困扰, 如比赛场地的不适应、灯光强度、服装颜色、赛前身体不适等等[6]。
比赛阶段运动员最易出现的几种不良心理状态
比赛阶段,运动员过度紧张和焦虑,最易出现下列几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在对方实力相当时,又想赢又怕输,侥幸心理严重,做动作过于小心谨慎,使身体或局部紧张,放不开,动作不协调。队员出现说话战栗,呼吸、心率加快的现象。
(2)比赛中出现成绩交替上升,相持不下的局面时,队员最易产生急躁情绪,恨不得一下把对方压住,一旦失误埋怨自己、队友,出现束手无策、慌乱的现象。(3)面对强手、名队员时,产生恐惧、信心不足、斗志不高的心理状态。(4)面对弱手时,不以为然,对场上出现的困难没有准备,自己感觉比赛没有意义,甚至藐视对方,搞一些华而不实的动作,戏耍对方。(5)在关键比赛时,计较个人得失,怕
承担责任、动作犹豫拘谨,产生一种害怕失败的心理。(6)比赛场上出现成绩落后时,容易丧失信心,不负责任,动作松散。(7)与对方相比,技术处于劣势,而在比赛中出现比分领先时,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不相信自己会取胜,出现不敢打,怕失球,求稳想保持优势而坐等胜利,一旦被对方追上,便毫无办法。
与比赛有关的客观环境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
不同比赛性质、对象和局势的影响.参加重大比赛如亚运会、奥运会、世锦赛等大型国际性比赛,比赛的输赢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或者关系到个人命运;还有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比赛在最后时刻出现平分,比分咬得很紧或队员们连续出现失误时,运动员感到责任重大,心理压力倍增,产生过分紧张心理;比赛级别越高、争夺越激烈,运动员的心理越紧张;(2)裁判员的影响.裁判员若有明显的误判、漏判和错判,甚至偏袒对方,而运动员对此未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容易引起不满、愤怒、自认倒霉、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3)领导、同伴和教练员的影响.赛前领导提出任务或指标过高,会使队员压力大、思想包袱重,不易发挥水平;赛中,由于失误一个球,某些队员指责或埋怨,甚至争吵、辱骂,会破坏良好情绪和士气;此外,场外教练员生硬的言行、不合理的批评指责、过分的要求等都会破坏场上队员的情绪;(4)场地器材的影响.如灯光太亮或太暗,比赛用球与训练用球不同,偏硬或偏软,比赛场地等感到不习惯,所穿衣服颜色、式样改变,都会给运动员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5)观众噪声的影响.比赛中,观众的声响一般为95分贝,有时高达100分贝以上.而当噪声大于85 分贝时,多数人会感到烦躁不安,况且观众的呼喊往往带有倾向性,往往在运动员运用技术前或失败后给予刺激,这不仅会使队员感到烦躁,甚至还会感到恐惧;(6)运动员本身机能状态的影响.运动员在赛前或赛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身体机能水平暂时下降(如生病、受伤、过度疲劳、饮食或睡眠不佳等),使身心感到不舒畅,都可能诱发不良情绪[7].心理训练
篮球运动员临场情绪控制的心理训练, 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赛前进行全面、科学的心理准备是取胜的关键和重要环节。在长期的训练工作中应认真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全面训练, 其手段多种多样, 以下提供几种思路, 可供参考。激发动机法。动机是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运动技术水平发挥的好坏, 与动机水平有直接关系。有了强烈的动机, 才能勇于克服一切内外困难, 挖掘内在潜力, 争取比赛的胜利。但动机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主要来源于对自身客观力量的估计, 一个能正确估计客观形势并能发挥自身潜力的人, 会具有强烈的运动动机, 而且不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篮球运动员赛前为加强心理稳定性, 激发成功的动机, 可采用回忆战绩的方法。在头脑中重现个人最佳比赛的训练情景, 重新认识个体优势,使自己高昂的战斗欲望和格斗精神从沉郁、淡漠中复苏, 从而达到恢复运动信心的作用[8]。
集中注意力法。模拟实战演练, 适应赛场气氛。在赛前训练中, 人为地制造大量与比赛相似的气氛, 如用广播、大声喧哗、故意出现大量裁判失误、喝倒彩等不利因素, 使运动员提早感受比赛氛围, 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刺激下, 使注意力集中在稳定的环节, 努力调节情绪, 争取不受其它非常因素的干扰。
自身调控法。引导运动员进行自我调节训练, 进行自我暗示是形成良好竞赛心理状态的方法。首先, 学会调整注意, 改变呼吸节奏。同时, 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让
学生学会用语言的刺激自我暗示, 在比赛紧张时通过一些肯定的语方来消除自己的恐惧感, 如“放松”、“我一定会成功” , 通过调控性的语言来放松自己的神经, 摆脱紧张情绪。另外, 可采用自我医疗按摩, 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自己的关节、穴位和肌肉进行一定的按摩来缓解紧张、放松肌肉。第四, 写训练日记, 记下自身的感受, 详加分析, 对于不良情绪反映,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情感交流法。教练员应经常与运动员谈心,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性格、习惯, 时刻加以关心、教育、帮助, 增进相互理解, 这样在比赛中, 运动员才能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教练的指导和建议, 从而克服临场不良情续的产生和发展[7]。呼吸调整训练法
加拿大学者彼尔西瓦利提出一种在比赛中消除人的紧张、激动,使人安静下来的方法,他称为“ 呼吸和肌肉的收缩与放松” ,就是吸气时肌肉紧张和呼气时肌肉放松结合起来,比赛时运动员用呼吸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消除紧张,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当情绪紧张激动时,呼吸短促,这时可以采用缓慢的呼气和吸气练习,则可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当情绪低沉时,可以采用长吸气与有力的呼气练习,能提高情绪的兴奋水平。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情绪状态与呼吸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情绪紧张时,呼吸快而浅,由于快呼吸,使体内进入 大量氧气,呼出大量二氧化碳,问题在于二氧化碳呼出过多,会使血流中的二氧化碳失去平衡,时间一长,中枢神经便会迅速作出抑制的保护性反应。这时,运动员可以采用加深或放慢呼
吸频率的方法来消除紧张,一小段时间内,使呼吸放慢和加深,就会得到安静的效果,就会对呼吸功能重新获得控制,使运动员产生可靠感。这是克服赛前紧张和焦
[9]虑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
回想过去失败的比赛,会使人心有余悸,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但回想过去成功的比赛,再现当时的情景,回味当时自信、愉快的体验,会使运动员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变得自信、从容。所以运动员在比赛前多想过去那些令人自豪的、愉快的、取得冠军的比赛,就能克服赛前的紧张和焦虑。
期望值不宜太高
运动员在比赛前要根据自己平时的成绩,确定合适的期望值,期望值太低,激发不起人的积极性,使人产生沮丧、懈怠的情绪,期望值过高,会加重人的心理负担,使人对目标能否实现产生怀疑、忧虑,所以运动员应从实际出发,把自己有把握实现的目标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10]。
简单的身体技术练习及评价
在比赛前可以独做一项简单的技术练习,让教练、队友对此作出评价。如果同一个与你存在同样问题的队友一起做此练习,还能加强你们之间的集体精神,因为身体运动常常可减轻甚至消除紧张及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
[总结]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临战的心理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下
列手段进行训练:摆正位置,统一思想。用历史眼光做出预测,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心理上的不稳定;要从实处一条条摆出优缺点,还要把那些经过努力可以化缺点为优点的地方指出来。放下包袱,处理好正确对待胜负、强弱的关系,正确看待自身实力,处理好两种状态— — — 准备状态、恋战状态。战隙练兵,不断增加新内容、新技术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在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往往不单纯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同样,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两个势均力敌的运动队胜负的因素不是技术和身体素质上的差距,而是心理素质。运动实践表明,心理因素已成为现代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内因,培养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成为提高运动成绩、争取比赛胜利的关键条件之一。可见,在运动比赛和运动员训练中,心理因素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环节,它在比赛和训练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1]。
参考文献
[1]袁书美.影响篮球运动员比赛的不良心理因素[J].中国教练员,2004(02):88-90
[2]宋骑凡.对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探讨.体育科技,2005,(01):36-37
[3]刘青.篮球运动员临场不良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心理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88-90
[4]刘小莲.影响篮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的因素及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山东体育科技2001(3)
[5]朱林凯.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比赛训练因素培养与训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06):18-21
[6]李希水.论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J].德州学院学报,2004,(S1):168-169
[7]梁秀红等.对高校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浅析[J] 山东体育科技2005(1)
[8]孙延.影响篮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因素及调控方法[J].宁德专学报报,2004.(01):106-107
[9] 任保国,籍建东,殷晓辉.对中外优秀运动员心理训练发展动向及方法的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 1999,(04)
[10] 袁静,沈小乐,王建民.对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初探[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3).[11] 谢红光,戴霞.对击剑运动员几项专项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00,(04)
[12] 宋启明.足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初步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3).[13] 张洪振,孙玉燕,唐亮.篮球运动员心理特征分析及训练方法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6,(03)
[14] 刘军,常生.武术散手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训练方法研究[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 2005,(01)
第二篇: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作用及其培养
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作用及其培养
摘要现如今篮球这一运动项目已经在我国有了很好的发展。在技术与战术的发展中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成效。可是,在心理素质与这方面的运动培养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根据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在比赛中篮球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内容,分析并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进行其培养。
关键词篮球心理素质自控能力
目前,我国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世界强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影响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所以,如何去看待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素质与培养是我国篮球运动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培养,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一、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作用
(一)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特点
在比赛中由于运动员的态度、认知情绪、注意力、思维、唤醒能力等这些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心理变化,导致影响到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的程度。由于比赛是公开性的,所以难免就会有那些心理因素的发生,以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随着比赛的不同阶段、完成动作的不同而变化。其中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容易受到观众、对手、裁判、比分以及队友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二)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作用
1.自我控制能力。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其中包括情绪、思维、行为上的控制能力。在比赛中运动员适当的紧张感可以使技术和战术得到更好的发挥。但是许多运动员在特别重要的比赛中就会出现过度紧张的状态,从而导致思维的混乱达到行为的失控,甚至会感觉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变形、情绪暴躁等。因此,就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调节紧张的情绪,使之恢复正常状态。
2.心理承受能力。运动员一旦具有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能清楚的认识到比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因此做出正确的反应。以至于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于比赛,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打出自己的水平,而不至于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由此看来,心理的承受能力,能够正确反映赛场上运动员的状态和发挥水平。
3.环境的适应能力。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不同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对外界的干扰表现出的态度和反应程度也是不同。凡是都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在面对比赛场地和气候的影响,有些运动员就会认为这些因素足能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发挥,以至于在比赛中表现出急躁、缺乏自信,导致不能完成比赛任务。然而对于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来说那些外在因素虽然影响自己技术和战术的发挥,对于每个队员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因此将心比心,在比赛中表现自信、冷静,而使自己的技术和战术得以充分发挥。
4.抗干扰能力。由于篮球比赛是一种公开性的比赛,所以比赛中就难免会出现观众和噪音的干扰以及裁判的错判和漏判等因素的产生。因此,就要要求队员必须具备抗干扰能力,使之在赛场上得到较好的发挥。
5.心理战术。在篮球比赛中场地战术固然重要,但心理战术在场上也占有着一定的地位。有时候出奇制胜,更能在比赛中赢得冠军。如果太高调的进行战术,就很容易让对手看出破绽,以至于比赛的成功率就会降低。因此,心理战术都是以运动员的良好心理素质为基础,所以比赛胜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强弱。
二、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遗传因素
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智力品质、反应速度、肌肉类型等,主要取决于其先天的遗传因素,这样的遗传因素制约着运动员的后天发展。所以,对于篮球运动员,要在其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培养其良好的专项心理素质,并且有目的的去进行培养。
(二)从小培养,长期坚持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中,少儿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培养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佳时期。因此,要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要从小培养,长期坚持。但是,运动员的心理成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渐的培养心理因素。
(三)环境和教育对运动员的影响
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环境中,其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都是受家庭、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所以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得以端正。就要进行学校教育的系统塑造,因此,运动员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其心智水平就越高,以至于,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就越强。
(四)多参加比赛,丰富经验
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因素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比赛中积累经验,在比赛中得到磨练,体会比赛的气氛。以至于不会在赛场上怯场,或者有不良的心理因素发生。
(五)模拟训练
设置情景进行模拟训练,重视投篮心理稳定性训练,利用干扰手段,假设特殊时刻的打法,以提高运动员注意力、自信和果敢性等心理因素,加快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形成。
(六)赛前准备,临场指导
比赛前要做好充分的赛前准备,分析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赛前队员要相互鼓励,不要有不利于比赛的消极言行,教练员要加强临场指导,队员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其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帮助。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篮球纵横[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 刘玉林.现代篮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院出版社.1992.[3] 刘淑慧.自强,自信,自控[J].体育科学.2001(6):72-77.
第三篇:篮球运动员疲劳产生的特点及恢复方法的探讨
篮球运动员疲劳的产生及恢复方法的探讨
摘要:为使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后疲劳尽快恢复,更好的投入到下一次的训练和比赛中。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机体恢复的特点,并分析篮球运动员疲劳产生,探讨篮球运动员快速恢复的有效措施,给篮球运动员的疲劳恢复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疲劳、恢复
Abstract:In order to have the basketball athletes recover quickly from the fatigue, during the training or after competition, based on the basketball sport itself, the principle of body recovery, and the analysis for the reason caused the fatigue, here we try to explore the solution of quick recovery from fatigue, and offer some suggestion about how to recover from the fatigue.Key words: basketball player, fatigue, recovery
1、前言
篮球运动是围绕球篮和篮球而展开集体攻守对抗,其活动都是围绕着运动员如何将篮球更快、更准、更多地投进篮筐和破坏对手投进篮筐中去而展开。其具有集体性、多变性、对抗性、持续性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进步,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方式更加科学化、多样化,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的训练方式也具有了连通性。篮球运动员的自身水平不断的提高和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使的赛场上对抗性更加激烈,观赏性更高,球迷的热情更火爆。因此,本文针对篮球运动员疲劳产生的机理及有效的消除训练和比赛后的疲劳的方法进行研究,认识和了解疲劳的产生机理,掌握合理有效的恢复手段,从而对运动员的技战术发挥、运动能力的提高、预防运动损伤和延长运动寿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篮球运动员的运动疲劳 2-1 运动疲劳概述
运动疲劳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使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而产生的身体不适应。适度的疲劳,以科学合理的恢复手段,能促进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而过度的运动型疲劳和不适宜的恢复手段,不仅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而且可能形成运动损伤。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篮球运动后出现的运动性疲劳,认识和了解疲劳产生机理,掌握合理的恢复手段,从而消除疲劳影响,帮助提高训练比赛水平。
2-2 篮球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
篮球运动属于技能类同场竞技非周期对抗性项目,既有时间短的冲刺,爆发式的跳跃、同时又有激烈的对抗,具有运动强度大、密度高、时间长、对抗激烈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在专项素质、整体力量、整体协调、弹跳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能力。篮球运动的功能特点是有氧和无氧功能相结合,但以ATP--CP系统和糖酵解功能为主,所以篮球运动属于间歇性无氧功能为主的混合功能项目。2-3 篮球运动训练中疲劳产生的机理及类型 2-3-1骨骼肌收缩过频
篮球运动训练中,为了完成某个技术动作或某个战术配合,需要对同一个技术动作或战术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例如:无球的跑动、投篮、传球等,这些重复的动作使得完成这些动作的骨骼肌受到了更多的刺激,这些刺激使得膜表面的结构功能变化、T管活动Ca释放的偶联变化、肌质网
2的Ca释放与Ca的重新摄取、Ca与肌动蛋白的结合、能量222过程等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肌肉产生的兴奋--收缩偶联延缓或无法进行,影响肌肉的正常收缩,最终导致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而产生运动性疲劳。2-3-2内环境调节机能失调
篮球运动训练后期,伴随着训练者机体中能源物质的消耗,体内产生大量的乳酸,而体内H的堆积会改变身体内环境的酸碱度。机体内环境的恒定性和肌肉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神经细胞对体液的酸碱度十分敏感,由于流向大脑皮层的血液减少及血液中酸性的代谢常务的刺激,使大脑皮层机能下降,才会出现训练者在完成技术动作时的缓慢,动作规格不到位等情况,出现了疲劳的情况。2-3-3体内代谢产物的堆积
在大训练量的训练中,训练者要进行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训练,在单个技术训练方面,训练者要进行运球突破、投篮、传球、移动、抢篮板球、脚步等基本技术的训练,训练者还要完成具有专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在整体技术训练方面,训练者要相互配合练习进攻中的战术配合和防守中的防守配合。为了完成这些练习,训练者机体内无氧系统和有氧系统供能,能源物质的消耗会产生大量的乳酸、H、氧自由基等物质,这些产物特别是乳酸会造成组织器官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以加强供氧,但也产生了消极的作用:第一,抑制了糖原的分解,抑制脂肪组织的分解作用,增加肌肉中水分的含量和减少乳酸从肌肉中运出。第二,酸环境会降低组织器官对神经冲动和局部微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降低肌钙蛋白同Ca结合力,增加Ca的需求,降低
22ATP酶的活性,降低肌肉组织的最大张力和持续能力,延长肌肉不应期,降低神经组织的兴奋性,从而产生疲劳。2-3-4机体能源储备耗竭
在篮球训练中,随着攻防转换的加快,要求练习者在场内快速的跑动参加到进攻和防守中去,而身体的对抗更是不可避免,这样机体长时间处在有氧和无氧的工作状态中。在短时间无氧工作状态,肌肉消耗的是磷酸源物质。在30分钟左右的无氧耐力工作中,消耗的是糖原。在长时间的有氧工作状态下,机体是消耗脂肪供能。糖是运动时候的重要能源物质,因此肝脏必须不断的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进血液,以防止出现低血糖而导致疲劳。
3、篮球运动中疲劳的判定
练习者在篮球训练课中,从热身运动开始往往要跑动数千米,重复许多同样的动作,在短时间内有高强度的身体对抗。特别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攻防节奏越来越快,对抗越来越激烈,疲劳的出现趋于早起化,给练习者完成技术动作增加了难度。对疲劳的准确判断能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并及时的调整训练计划。3-1自我感觉
练习者在疲劳时,会感觉身体反应慢,动作节奏延时,肌肉僵硬无力,呼吸困难,技术动作完成不到位。自我感觉是最简单判别疲劳的方法。3-2 血压体位反射
测试者坐姿,休息5分钟,测试安静时血压,随机仰卧3分钟,然后测试者扶起成坐姿,立即测血压,每30秒一次,共测2分钟,若2分钟内完全恢复说明没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能恢复的为重度疲劳。3-3心率测定
心率测定时最简单的方法。在常用基础心率上,运动后即可心率和恢复心率等指标。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5次/分至10次/分,则有疲劳迹象。3-4心理测定
用心理学的方法判别人体的疲劳程度。如采用PRE(p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自我疲劳感觉表。3-5生理测定
在人体疲劳时,机体的各器官系统技能水平都下降。进行判别疲劳与恢复程度的生理指标测试时,具体方法可有呼吸肌耐力测定、肌张力测定,心电测定,肌电测定等。
4、篮球运动训练后疲劳的恢复手段
篮球运动训练后,练习者在大负荷的情况下完成了各种复杂的技术动作,这时不管是机体还是器官包括精神都处于疲劳状态,采用合理有效科学的恢复手段缓解并消除疲劳,对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有着深远的意义,并避免疲劳带来的运动损伤,机体进行超量恢复,提高训练者的运动水平。4-1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合理有效的准备活动有助于运动员机体较早的进入工作状态,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延缓疲劳的产生并避免运动损伤。整理活动能调解处于疲劳状态下的机体,加快疲劳的恢复。4-2 训练中的恢复方法
在训练中,可以通过罚篮练习让处于高强度的机体得到暂时的休息,通过调整全身肌肉,结合呼吸放松身体消除疲劳,为下阶段的训练做好准备。4-3医学生物学恢复方法 4-3-1营养的补充
由于运动员在训练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体液和人体所需的营养的流失,因此每天的饮食很重要,既要注意饮食的结构又要注意饮食的质量。每天应该有糖,脂肪,蛋白质和水的摄取,同时还要有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的摄取。4-3-2氧合剂
氧合剂是充满氧气的饮料。它对心血管系统、神经、肌肉都有调整作用 4-3-3休息和睡眠
在睡眠中,人体的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性减弱,迷走--胰岛素系统兴奋性增加,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使各器官的功能状态得到恢复和调节,在篮球训练后保证充足的睡眠能使机体得到充分的恢复,这不仅能使运动员在训练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能减少运动损伤。4-3-4物理恢复 4-3-4-1水疗
在中等强度的局部温度作用下某些生化过程尤其酶的反应速度提高,可以缓解疲劳。4-3-4-2按摩
按摩可以促进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转换,促进身体和肌肉进入放松状态,改善循环和扩张血管,消除代谢物。它包括:人工按摩、器械按摩、水力按摩、气压按摩等等。4-3-4-3针灸
针灸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机体能力恢复。4-4心理恢复
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调节大脑皮层和神经系统的机能,消除疲劳。通过个人心理调整、自我暗示、放松训练等来消除疲劳。
5、小结
篮球训练中产生的运动型疲劳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因此对于练习者的疲劳要全面的分析,在训练后采用合理有效的恢复手段,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还可以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将以上方法合理有效的利用到实践中去,如在三大球的训练恢复中有着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提高恢复的有效性。在篮球训练中,教练员将训练的方法和疲劳恢复的手段科学的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篮球训练的质量。参考文献
[1]李柏阳.运动疲劳与营养补充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9 [2]刘梅.运动性疲劳恢复方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0 [3]刘燕萍.运动性疲劳及其机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
[4]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
第四篇: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产生和辛亥革命对大学生的意义
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产生的背景:1.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2.社会诚信的缺失3.不公平感增强4.弱势心理的滋生蔓延,不同社会阶层、群体都存在特定的压力感,社会不平衡感增强,而导致焦虑这一切,都促使人们普遍产生了浮躁的心态。
如今,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心态和处世态度本应该继承古人所倡导的沉稳,然而,不少人似乎少了耐心,多了急躁;少了冷静,多了盲目;少了脚踏实地,多了急于求成。所以产生浮躁心态的4大主要原因:
1当代中国的发展.当代中国之发展日新月异、成效显著,然而,飞速发展的背后难掩其问题重重:诸如发展不平衡(地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等);社会竞争不公平、激烈和失业率高等。在这样的一种大社会环境中,许多年轻人特别是身处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总难免产生迷茫和担忧的情绪,竞争激烈,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人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坐享其成,凡是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去获得。这样“对当下状况之不满,对未来生活之迷茫”的现状让他们多了焦虑、浮躁,少了冷静、憧憬。
2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人们浮躁心态。因为高科技枪挑一个快字,人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壶酒,几碟菜,海阔天空地聊天,神游。人们追求速度,效率和解决方法的捷径。在追求这些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最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变得越来越自我和独立,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笼统归为浮躁的心态所致。
3文化断裂与冲突.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化之间的断裂,西方文化与部分西方化的中国当代文化之间的冲突,譬如体现在“家庭与婚姻观念”和“中西方节日特别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观念”等等,使许多国人(特别是青年人)陷入了一种“纠结”和“无所适从”的境地之中。
4个人因素.当下中国社会,人民物质生活已非常丰富,然这些丰富的物质对许多青年人特别是像如今许多涉世未深的中学生而言却成了对他们的极大的诱惑,他们往往溺于享受和消遣这些新奇的事物,这方面的事例诸如“网瘾”、“网恋”等等不甚枚举。最终,他们耽搁了自己的学业,缺失了对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关注和照看,而出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浮躁和对未来生活的焦虑等等不良心态。归根结底,则是这些人缺乏对自我的约束和律省、对未来生活没有明晰的理想和目标、意志力不坚定等等。
综上所述,我认为当代大学生该具备的心态是:
1、成熟自信;
2、开放包容;
3、理性平和;
4、积极向上;
5、务实进取。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引领下,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城打响了辛亥首义第一枪,成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权--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之后,革命烽火迅速燃遍全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没有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也就谈不上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我们应该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己任。国家统一的时期,都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都是百姓安居乐业,国势蒸蒸日上时期。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统一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夙愿,也正是这个共同夙愿,中国历史上统一始终占据了主流,才有了5000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华之统一发展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心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任何破坏统一者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其次,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坚持中共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内涵。辛亥革命是国民党领导的革命,为什么要坚持中共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呢?首先中国民主革命是一脉相承的,孙中山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先行者、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最早革命者对于革命的一种积极探索,究其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今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山先生的夙愿一一得到实现 第三,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坚持推进社会制度个改革切实保障和发展民生。辛亥革命告诉我们,执政者只有不断推进社会制度改革、顺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统治得到维护,因何看似强大的满清帝国会在辛亥革命面前迅速土崩瓦解,究其原因在于满清政府社会革新的进程与民众的基本诉求相差太远,让民众感到失望,感到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每一个大学生都国家未来的脊梁,有人从商,有人从政,不论做什么,“民之为本”。每一个大学生,在这个世界,这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已成年,就要担负自己的责任,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回忆,而是一段思考,一段关于民族,关于党,关于人民的深刻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获得,我们要传承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80、90后这个群体的成长,正处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传统道德与现代观念发生激烈的碰撞,直接影响着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形成。面对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我们应仔细对照那些让人倍受教育和感动的故事,从而获得信心和力量。辛亥革命传承的是一种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境界,代表的是一种追求,反映的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保持一个优良的传统,这就叫做辛亥作风,也叫辛亥精神。
更多的大学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原因在于他们保持着优良的精神传统,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奋斗精神,积极入党,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大脑和思想上的空白,尤其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接连发生了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以及西藏“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藏独”分子干扰奥运火炬正常传递等重大事件,在这些重大考验面前,以“80后”为主体的广大高校学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刻苦学习,发奋工作,倍加珍惜我国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利益,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是健康成长的一代。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革命先驱者仍然坚持不懈。辛亥革命的英雄们为了推翻清朝反动、腐朽的统治,而不屈不挠奋斗的革命精神,正是新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借鉴的精神:
1、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3、改天换地,锲而不舍的愚公精神。
4、无私无畏、前赴后继、忠贞奉献的博爱精神。
5、胸怀全局,求同存异的团结协作精神。
6、“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
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不能摒弃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自觉继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经实现了辛亥革命志士仁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的一部分,有的正在变为现实,如何更好地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最广泛的大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建设统一、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才是对辛亥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面对着当今的风雨变幻的世界局势,我们必须跟紧时代的潮流,不断积极进取,发扬辛亥革命的优良的传统,为祖国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浅析中美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培养体制
浅析中美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培养体制 麻栗坡县杨万中学盘兴荣
摘要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NBA 代表了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平。NBA 长盛不衰,球星辈出,关键在于美国有一个世界上最完整和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研究世界体育强国大学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先进经验, 分析中国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现状, 从中发现中国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在选材管理方面较为薄弱, 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与研究。为此, 作者对中美两国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材模式进行分析与比较,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运动员选材体系, 为培养出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打下基础,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浅析体制篮球选材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中国、美国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培养体制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2.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优秀硕博论文库查阅有关中国、美国篮球运动和运动员选材、培养体制等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中美两国的差别。3.访谈法
通过与学校相关篮球教师进行访谈,就某些问题、观点和方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获得相应的资料。4.比较分析法
对已经掌握的材料,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类与比较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相关概念的界定 “体制”的概念
所谓“体制”顾名思义,“体”即结构、体系;“制”即制度、规定。综合起来,“体制”即是相关结构体系及其法规制度的总和与总称。“体育体制”的定义 所谓体育体制,就是指国家关于体育事业的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与制度的总称。体育体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体育的管理体系与体育管理的制度。“培养体制”的定义
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是指体育人才培养系统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总称。体育体制决定着运动员培养体制,运动员培养体制还涉及到政治、文化、教育、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渠道、培养方式、培养环境、资金来源、激励机制和法规制度等。
体育体制和运动员的培养体制是建立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并且体育体制、培养体制的发展要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发展相适应。2.中美篮球运动员选材培养体制分析 我国篮球运动员选材培养体制
我国体育教育体制和竞技体育体制是分离的,它们的基本形式和指导思想均有差别。体育教育体制的基本形式为小学、中学、大学等,而竞技体育的基本形式为: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而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是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国争光。这种体育教育体制与指导思想的出发点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的角度上来讲却又偏失。我国篮球运动员培养途径如下:(图1)
图1 我国运动员培养体制 美国篮球运动员选材培养体制
美国体制的基本形式为中小学、大学、职业队或俱乐部。没有全国统一的指导思想。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宗旨是促使校际运动竞赛成为整个教育计划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促使运动员成为整个学生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校际竞赛达到多方面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目的。其特征是体育与教育基本融为一体。两种体制在形式与知道思想上的差异导致了其他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篮球运动员的培养途径如下:(图2)
图2 美国运动员培养体制
3.中、美篮球运动员选材培养体制比较分析 对比中美两国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体制发现,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主要是沿用原有的训练体制,运动员大多来自各年级青年队和省、市体校。这是一种早发现、集中培养的后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便于人才管理,国家的投入资金较少。但是这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竞技体育与学校之间是完全分离的一种培养模式。这中培养模式的缺点在于,这些运动员由于过早的脱离了系统的文化教育,使我国的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较为底下,这对以后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思想的理解形成障碍。培养模式分析
美国篮球培养后备人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普及,美国少年儿童从小学起就已经开始接受正规的篮球技术指导,然后到中学再到大学,经过层层选拔,直到进入代表美国最高赛事的NBA,其过程就是一个“金字塔”。美国众多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都来自各个高校,美国的竞技体育是建立在学校体育之上的,他们是同一体系及同一轨道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在这种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篮球运动员,不仅具有高超的篮球技、战术应用能力,还是高学历的综合型才人。
和美国的“金字塔”式篮球人才培养相比,中国篮球的后备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各级体校,地方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教育系统负责组织并开展业余训练,一旦发现有潜力的人才一般都输送到各级体校进行专业化训练。由于训练条件和训练设施的限制,还有对各级体校的扶持力度不够,教育系统自身培养的高水平运动人才很少。近年来,由于各级体校的不断萎缩,体校原有的制度优势丧失,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退役安置问题、学习与训练矛盾突出等因素,使许多学生家长对子女的体育训练心存疑虑。4.美国篮球运动员培养体制对我们的启示 篮球运动水平要不断的发展,就必须遵循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其中后备人才培养就是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一个项目要保持水平不断提高,必须遵循项目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有些项目眼睛只盯着尖子运动员,忽视后备人才的培养,最终必将导致人才的断层。与美国对比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体制相比,中国篮球的后备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各级体校,地方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教育系统负责组织并开展业余训练,一旦发现有潜力的人才一般都输送到各级体校进行专业化训练。由于训练条件和训练设施的限制,还有对各级体校的扶持力度不够,教育系统自身培养的高水平运动人才很少。应加强体校与各市学校的合作,鼓励社会兴办篮球学校货俱乐部,拓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1.美国的体育体制是完全市场经济下的“分散型:体育体制,其培养体制有着超强的自我造血功能,各级管理部门分工明确,组织机构十分健全,能够为篮球运动的正常运转把握方向,但是缺乏政府职能部门有效的宏观调控。
2.我国的大多数优秀篮球运动员都是从体校选拔出来的,体校重训轻教,没进行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使我国篮球运动员存在“体教分离”的现象。
3.中国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在早期曾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运动员“三级”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国外其他国家的一些先进的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建议
1.在人才选拔培养方面,坚定走“体教结合”的道路,充分调动“体”“教”积极性,优化体育和教育两个职能部门的资源配置,发挥各自的长处,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进一步完善“体教结合”的模式。
2.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建立完整的培养体系,形成层层连接的整体,建立、并逐步完善不同层次的竞赛制度,比扩大竞赛所覆盖的面积。
3.加快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使“体教结合”做到真正的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体教结合”沿着法制化的道路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金玉,中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选材管理的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3)[2]王永盛,中、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3)[3]钟赋春,美国大学校际体育[J].国外体育科学,1997(11)[4]庞红平,漫谈美国大学篮球[J].体育博览,1993(2)
[5]冯于安,试析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现状与前景[J].中国体育科技, 1996(11)[6]吴双文,对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竞技水平及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7]宋振镇,从CUBA与NCAA的比较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5)[8]李正贤,CUBA联赛与NCAA联赛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3)[9]汪海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几种不同培养模式的再认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