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作业2

时间:2019-05-15 13:0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经济史作业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经济史作业2》。

第一篇:中国经济史作业2

中国经济史作业

一 名词解释:

1.买办:清初,买办专指为居住在广东十三行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购人或管事,后来逐步发展为特指在中国的外商企业所雇佣居间人或代理人。2.庄票:旧时钱庄发行的本票。因采用不记名式,故可在市面流通,视同现金。

3.北四行:天津盐业﹑金城﹑大陆和上海中南四家银行的合称﹐为中华民

4.《公司律》:是清朝于1904年仿效西方关于资本主义近代工商国时期北方金融集团之一。

设立,组织,活动等方面的最早的立法

二 简答题:

1.简述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答:(1)缺乏现代的理性政府(2)商品市场的不发达(3)农业近代化的步伐缓慢(4)缺乏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5)农业生产再投资的制约(6)缺乏稳定的政局

2.论述近代工业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状况答:与人力手工小规模的传统生产相区别,近代工业指采用动力和机器进行生产,雇佣工人在30人以上的工厂。主要包括采用机器生产的制造业、矿业和公用事业。发展条件:

1、外资在华投资设厂,将其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引进中国,并引起国人注意,开始效仿。为近代工业发展起到了师范和带动作用,并为后来的华资企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部分技术工人。

2、洋务运动中的官办近代工矿业以购买西方新式设备、制造武器、船舰、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发展,进而发展到近代民用工业的初步建立,使工业化得以向个部门发展。

3、民间开始投资工矿企业,不仅越来越多的买办、商人、华侨独立兴办企业,而且部分手工作坊也开始使用机器生产,发展为近代工业。发展状况:

1、清末近代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大小企业并举,其中以小企业为多,技术落后、竞争力低下。企业集团出现,大企业负债经营,但一战结束后外资势力卷土重来,许多华资企业开始转入萧

条和停滞状态。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措施,近代工业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史上应该说是比较快的。

3、战时工矿业的发展战时国民政府对民营资本工业采取积极扶持政策,使得民营工业有较大发展,但1943年后走向衰落,不少企业停工停产。

3.简述中国近代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应的社会功能。

答: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部分。人们一般讲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内容概括为同业拆借、证券买卖、外汇交易、黄金与白银的买卖、票据贴现、申汇买卖、货币买卖等七个方面。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和货币贴现。票号是经营汇票的专门机构,而由银行所经营的汇票承兑和各种商业票据的贴现业务,到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并且仅局限于上海等少数几个大城市。货币买卖、申汇买卖、黄金与白银买卖,甚至外汇交易都同当时的货币状况密切相关,并随着货币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在废两改元和法币改革之前,各地所使用的货币及记账单位非常混乱与繁杂,从而形成了各种货币相互兑换、买卖的市场,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银两汇总与资金划拨的申汇市场。由于中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本位不同,随着贵金属的国际流动,以及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投机,从而形成了标金市场与大条银市场。但金融市场的运行主要是通过各种证券的交易来具体进行的。证券买卖不仅是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而且也直接联系着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反映了金融市场的发育水平。

第二篇:经济史作业

近代经济史

陈少光 2009210107 历史学

浅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经济的消极影响

十九世纪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逐步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范畴,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倾销廉价商品掠夺原料的市场。虽然从积极影响上看,中国古老的封闭式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闭关锁国消失于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涌入,但是它的消极影响却是冲击了整个中国社会。在西方先进的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下,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了西方经济的附庸。

其给近代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 战后的直接赔款。《广州和约》规定,广州赎城费为600万银元,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鸦片烟费为600万银元,商欠300万元,军费1200万元,全部赔款于4年内分7次还清,这是英国侵略者对中国劳苦大众的无耻掠夺。

㈡ 从关税协定到争夺海关管理权。《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也就是说,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无权自行确定,必须与英国共同议定,只要英国不同意,中国就不得增加海关税率;《五口通商章程》还将中国的海关税率大大降低,大部分货物的税率都降到了5%,马克思对此指出,中国的进出口税率比“任何一个同英国通商的国家都低” ①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经济,夺取海关管理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另一个目标,上海海关成为中国第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其中,英国人赫德掌管中国海关税务司长达46年之久。这一切大大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压榨,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就等于掌握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

㈢ 商品倾销和原料的掠夺。《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实际上默许了鸦片的走私,由于清政府不再禁烟,西方的鸦片贩子便肆无忌惮的走私鸦片,19世纪50年代,鸦片输入中国的年平均数达到68000箱,英印政府从鸦片贸易中得到的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②据英国情报资料显示,1843年,广州的鸦片窑口达两千余处,清政府的官员向窑口索贿分肥,甚至内地也公开买卖鸦片,可见鸦片买卖的猖獗。五口通商后,西方资本主义兴奋若狂,向中国拼命倾销商品以英国为例,1840年英国向华输入货物总值为524198英镑,到1845年达到2394827英镑③,短短数年,商品输入增加了三倍多,为了摧毁中国的手工业,英国商人甚至不惜以低于成本百分之二三十的价格将布匹销往中国。同时,西方资本主义也在战后加紧了对中国农产品和原料的掠夺,因而中国丝茶向外国的输出量不断增加,据1842-1846年的短短4年间,茶的出口量增长了一倍多,丝的出口量增长将近六倍④,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出口量高于外国商品的进口量,但是如果将鸦片贸易计算在内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的数年间,每年均有大量的贸易逆差和白银外流,1843-1846年,中国的贸易逆差输出地白银均有3900万至4700万元,1847-1848年间,估计中国须以白银支付的贸易逆差约为1000万元⑤,持续的白银外流造成银源的进一步枯竭,加深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㈣ 开办企业。1843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开办了墨海书馆;1845年英国人

近代经济史

在广州黄埔开办可拜船厂,美国传教士在宁波开办美华书馆,此后数年,英美等国陆续在上海,厦门等地开办几个船坞修理厂,印刷厂,药房,打包厂等一系列企业,⑥都是为其商品输出和宗教文化侵略服务的。

㈤ 贩卖华工。资本主义列强还犯下了贩卖华工的罪行,他们在上海,厦门,广州,汕头,港澳等地,到处拐卖和绑架中国的劳动力。在上海,“乡人卖布、卖米,独行夷场者,辄被掠去” ⑦经营此项罪行的勾当,在六十年代以前,英国人在贩卖华工中居第一位,美国次之,六十年代之后,美国居首,英国次之。他们把掠夺的中国拉动力叫做“猪仔”,先囚禁于监牢中,再按期送到预定目的地,华工在船上遭到非人的虐待,到达美洲后,即被高价出售,日夜劳作,折磨致死,命运相当凄惨。

㈥ 自然经济的解体。马克思说,“成千上万的英美船只开到中国,这个国家很快就为不列颠和美国的廉价工业品所充斥,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中国工业经不住机器的竞争,牢固的中华帝国遭受了社会危机”。⑧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中国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密切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种解体过程,首先从五口地区及东南亚沿海一带开始的。那个时候,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向中国输入的商品是棉纺织业,而中国手工业的最重要的部门也还是棉纺织业,所以手工纺织业的破产便极具代表性。随着《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签订和五口的开放,外国布匹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布匹白而结实,但外国布匹由于采用机器生产,成本优势明显,质美价廉,很快占领国内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原料的掠夺,迫使部分地区的农业开始为外国的需要而生产,例如江浙的蚕丝、湘闽的红茶等,这些地区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加快,自然经济基础开始破坏并和资本主义市场联系起来。

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有一个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逐步纳入世界资本市场的范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从此,负担沉重的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⑤ 马克思:《英中条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60页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590页 严中华:《中国 棉纺织史稿》,第62页 马士:《中华帝国国际关系史》第一卷,第43页 彭益泽:《鸦片战争后十年间钱贱银贵波动下的中国经济与阶级关系》,《历史

研究》1961年,第6期

⑥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234-235页

⑦ 黄钧军:《金壶七墨·遁墨》第4卷

⑧ 马克思:《国际述评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64页

第三篇:中国经济史习题

中国经济史习题

一 选择题

1、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受()的制约,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从属地位。

A工业水平发展B手工业水平发展

C农业发展水平D经济发展水平

2、市场的时序结构从时间来看包括现货市场()。

A批发市场B期货市场

C工业市场D农业市场

3、东西方文明交往,有轨迹可录的是汉代开辟的()。

A农业之路B工业之路

C丝绸之路D经济之路

4、近代中国有三大铁路干线,一是京广线、二是陇海线、三是()线。

A京哈B京沪C京广D京洲

5、票号是一种旧式的()票号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异地之间的商业汇总的需要。

A金融组织B货币组织

C金钱组织D经济组织

6、中国经济重心的东南移肇始于()。

A魏晋南北朝时期B唐宋时期

7、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是()。

A商品经济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8、中国资本主我的萌芽产生于()。

A明朝中叶B清朝中叶

9、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

A清朝中叶B民国初年

1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无偿没收地主土地B减租减息

11、在漫长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人把西方称()西方人把中国人叫做远东。

A巴西B泰西

12、海关是国家政权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监督进出口商品合法进出国境和征收关税的()机构。A行政机构B管理机构

13、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资金来源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工矿交通业包括外国资本企业、国家资本企业和()三种。

A手工业资本企业B民间资本企业

14同业拆借是近现代()之间相互拆借资金“头寸”的一种融资行为。

A金融机构B交易机构

15、生产三要素包括劳动能力、劳动工具和()。

A劳动方法B劳动生产对象

16、家庭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细胞;它具有生育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政治功能、休息功能、教育功能、保护功能等等,其中()是家庭活动的基础。

A经济功能B管理功能

17、经济学的精髓是()问题,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人们普遍认为欲富恶贫是人之本性、求富避贫是在人的本性驱动下的行为。

A经济效益B金融效益

18、早期人类的经济生活经历了由原始()向原始锄耕农业过渡的发展历程,由被动地接受自然界提供的生存条件到主动地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的过程。

A守猎经济B渔猎经济19、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市场最大宗的商品主要是粮食和()。

A布匹B土布

20、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形态。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东西方传统社会中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在西方它们主要体现为一种()的关系。

A矛盾与对抗B争战与和平

二 名词解释

1、经济结构

2、商品经济

3、榷关制度

4、买办

5、金融

6、中国土地法大纲

7、中英《南京条约》

8、新时器时代

9、官手工业

10、货币制度

三、简答题

1、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兴盛的原因?

2、简述城镇民营手工业的基本特征?

3、海禁政策的具体内容。

4、简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政府行为?

5、曹魏屯田制。

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7、唐玄宗的改革措施。

四、论述题

1、试论述中国近代城市经济是如何兴起的?

2、如何看待近代外国在华资本投资?

3、试论革命根据地的财政收入?

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续推行自商鞅变法以来所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5、简述秦的暴政受到广大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6、两税法突施不久,渐生了哪些弊端。

7、人口流动迁徙,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对南方地区边远地区的开发和发展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8、自然经济比重上升,北方地区尤甚使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了哪些影响。

9、论述金朝的经济结构。

10、简述西夏土地制度。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BCBA6-10ABABB

11-15BABAB16-20AABBA

二 名词解释

1.经济结构中指中国传统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目的和相互关系。

2.商品经济又称交换经济,这是指生产以生产为直接目的社会经济形式。

3.榷关制度是专制国家限制商人自由营运、分割商人财富的有效工具是抑商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禁固市场正常发展的一大绳索。

4.买办是指鸦片战争后外国在华洋行雇佣的为他们购销商品,介绍交易的华籍商人,后来泛指替外国资本家服务的中国人,经理人。

5.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

6.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共中央1947年7至9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制定并通过

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于10月10日公布实施,主办内容是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废除土改前的一切债务,征收畜农多余土地和财产,保护工商业的财产及其合法的营业;分配给人民的土地,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可以自由经管。这是彻底改革封建土地制度的纲领性文件。

7.中英《南京条约》:是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签订,主要内容是确定五国通商,赔款2100万元;割让香港;关税协议等条规,标志着中国社会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转变。

8.它包括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

9.主要生产为满足皇室、贵族、官僚、军队等需要的不通过市场的手工业产品有时也包括有关国计民生的盐铁等。

10.货币的出现是交换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先后出现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等形式。

三 简答题

1.(1)农民在产品占有份额上的变化(2)消费者人口的增加,扩大了商品的需求量(3)商人在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2.首先,民营手工业各部门主要是传统农业的附属性工业部门,即严重地依赖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民营手工业的生产组织狭小,往往是以家庭或家族为核心组织生产,所从事的生产领域十分单一,难以有效突出的发展。

再次,民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十分落后,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

最后,民营手工业行会组织主要是协助政府的组织和协调工业者关系的组织,在保护手工业制外国商人在广东的行动。

3.(1)限制通商口岩(2)实行公行贸易制度(3)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4)限制外国商人在广东的行动。

4.(1)政府颁布顺应民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旨在调整土地占有关系“均平”的土地政策,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政府行为;(2)兴修水利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需要政府行为;(3)政府以及一些政府官员提倡、推广先进生产工具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优良品种等,也都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奖励垦荒、移民垦殖也是利于农业生产的政府行为(5)政府以及地方官员赈济灾荒的行为在客观上也是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

5.见教材65页

6.见教材67页

7.见教材69页

8.徭役一般包括正卒、戌卒、更卒三种,正卒是指正式的步役,戌卒一人一生到京城或边境戌守一年。更卒每人每年到政府服徭役一个月、亲自服役叫“践更”不愿意亲自服役者交300钱由政府雇人代役叫“过更”。

四、论述题

1.中国近代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通商口岸城市,二是工矿业城市,三是商业城市。城市经济的兴起,与国际贸易、国内贸易以及金融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外贸易的增长带动了这些城市商业、金融业的发展。而资本的迅速积累使这些城市得以引进外国的设备和技术,而后才使这些城市中的金融业、机器大工业、交通、公用事业、房地产业相继得到发展,从而使这些城市由商业中心发展成为全国或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经济主要以商业、金融和市政府公用事业为代表。在城市商业中,以资本主义经营性质的百货商业、五金商业、西药商业、大型商业资本集团的出现为其特色和标志。城市经济的兴起,使许多城市从原来封闭落后的封建城镇,向具有近代规模的新型城市过渡,城市经济生活相应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西方列强在华经济扩张,使之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把中国变为它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廉价原料供应地和投资场所,并加强对中国资源和财富的掠夺,压迫和排挤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这直接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另一方面,外国资本的投资和经济扩张,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1)铁路投资与中国交通的近代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对中国经济近化化发展的促进十分明显。(2)外国资本经济扩张,与中国工矿业的近化化。首先,外国资本企业本身就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它们掠夺性的投资又不自觉地传播和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文化,对华商起了诱发和示范作用。(3)外国资本在华扩张和进出口贸易的增加与中国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这种近代商业在上海发展得尤为迅速。(4)外国在华金融投资与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5)传统手工业的变化。中国手工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出现了兴办高潮,不少手工业采用了进口和仿制的改良机械,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综上所述,甲午战争后的外国资本在华投资和经济扩张,不自觉地把西方先进文化输入中国大地由通商大埠不断向中国内地扩散,刺激和诱发了中国经济近代化以及政治、思想、文化的新旧嬗递。

3.革命根据地的财政收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打土豪收来的钱财和在战争中缴获的财物,以及向富人的筹款,这是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税收,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对财政需求加大,税收逐渐成为革命根据地政权的主要财政来源。三是群众性的财政动员,为发行公债、借谷、捐献等,其中主要是公

4.见教材42页

5.秦的统治者就以严刑峻法来强制推行,人民挥手触禁无辄陷刑,致使“赭衣”塞路。囹圄成市、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公元前209年一场以陈胜、吴广、项羽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埋葬了秦王朝。

6.土地兼并不在受限制。由于长期不调整户等。赋役负担贪富不均日益严重。两税税额不断增加,税外又生税、因钱重物轻百姓折纳时负担不断增加、甚至达到初行两税时的三四倍。

7.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奠定了此后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8.商品经济明显衰歇,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南方的商品发展基本未受到重大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因素。

9.见教材101页

10.见教材114页

第四篇:《中国经济史》复习提纲

《中国经济史》复习提纲

第一章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1、锄耕农业时代的特征。

2、犁耕农业时代的种植格局。

3、中国原始农业起源的基本特征。

4、奴隶社会中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表现。

5、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的原因。

6、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

7、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8、封建时代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进步的核心要素和成因是什么?

9、封建精耕细作农业的成效问题。

10、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思想和农业政策。

第二章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1、中国商业起源的学术争鸣。

2、春秋时期弃儒从商、弃政从商、从商入仕的社会现象的成因

3、秦汉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

4、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征。

5、封建社会有利与不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

第三章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变化

1、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2、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3、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制度的经济属性与利弊影响。

4、秦汉时期私营手工业呈现曲折发展的原因

5、唐代中期南方手工业生产为什么能超越北方,成为全国的手工业中心

6、如何看待传统社会中的私营手工业

第四章 中国近代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1、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2、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和意义。

3、近代农业商品化的表现、原因、特点、影响。

4、近代农业商品化没有将中国农业引到现代农业阶段的原因。

5、近代中国的地租形态。

6、分成租与定额租的优劣。

7、近代地主经营形式的变化。

8、近代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体现。

第五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企的产生与发展

1、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的经济特权。

2、晚清政府自开商埠的原因。

4、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投资的性质、特点与作用。

5、洋务企业是否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它有什么弊端?

6、南京国民政府官办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评价问题。

7、近代私人资本企业产生的途径和特点。

8、如何评述近代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历史作用?

9、中国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快速发展(1914年—1927年)的原因与不足。

第六章 中国近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1、近代新式商业行业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2、旧式商业经营方式的近代改变。

3、近代中国形成统一市场的表现和原因。

4、近代出现的新式商业机构和新式交易方式。

5、什么原因导致近代中国贸易主导权沦丧?

6、近代买办的作用。

7、中国近代外贸由顺差转逆差的原因。

8、为什么19世纪70年代后印度、锡兰、日本茶叶能挑战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传统垄断地位?

9、近代中国外贸地理格局的变化。

10、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外贸发展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1、1927-1936年中国外贸大幅下滑的原因分析。

第七章中国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变化

1、清代官府军火手工业衰落的根本原因。

2、传统官府纺织业变化的总趋势。

3、官府新办工艺局、工艺传习所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4、甲午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手工业出现的新变革。

5、近代中国仿制进口商品手工业的技术状况、经济效益、社会影响。

6、1895-1937年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其成因。

第八章 中国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变化

1、中国古代财政管理机构演变的基本趋向。

2、有中国特色的古代财政管理制度。

3、中国古代国家财政收支的主要项目及其不足。

4、财政收支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5、晚清财政权由中央向地方下移的原因。

6、清末财政改革的成败。

7、清末开征厘金税的危害

8、财政状况对晚清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9、北洋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

10、南京国民政府财政体制改革的进步性。

11、评述南京国民政府划分国、地财政改革。

第九章中国近代主要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

1、近代求富思想的内涵与评价。

2、商战论提出的动因与影响。

3、实业救国论兴起的原因、内容、影响。

4、民生主义的内容。

5、北京政府的工商业和农业政策。

6、南京政府关税自主运动的举措与效果。

8、南京政府经济统制政策的内容。

9、四行二局、四联总处

第五篇:中国经济史第六讲讲义

中国经济史第六讲讲义

第六讲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的经济发展

本讲内容:

一、一五(1953-1957)时期的经济发展

二、大跃进运动的兴起及后果

三、国民经济的大幅度调整

四、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状况的恶化

一、“一五”(1953-1957)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一五”计划的制定

1、背景:为适应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

2、提出:

(1)1952.8形成《关于编制五年计划轮廓的方针》、《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草案)》等文件。

(2)1953年始对草案做修改。

(3)1954.9,陈云领导的“五年计划纲要小组”向中央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初稿)》。

(4)1955.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通过,并正式公布。

3、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化,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化,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

(3)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础。

(二)“一五”计划时期的方针措施

1、实行粮食、食油和棉花的统购统销。

2、有关农业投入和农业生产方面的政策。

3、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强化对基本建设的管理。(1954.9设立建行)

4、利用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

5、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三)“一五”计划时期的主要成就

1、初步建立了独立工业体系的基础。

表现一:基本建设规模扩大。

表现二:工业技术水平提高。

表现三:工业生产的增长。

2、其他部门的发展。

表现一:农业、林业和水利建设的发展。

表现二:运输业的发展。

表现三:商业、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

表现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大跃进”运动的兴起及后果

(一)“大跃进”运动的酝酿

1、“大跃进”运动的酝酿是从批评“反冒进”开始的。(1957.9-10,八届三中全会,毛泽东)2、1957.11,毛泽东,苏联,15年,钢产量赶超英国。

3、1957.12.2,刘少奇,正式宣布毛泽东提出的口号。表明不顾我国实际急于求成的思想在中央内部已占主导地位。为大炼钢铁做了准备。

4、1958.5,八大二次会议认为我国正处于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批反冒进、观潮派,提出插红旗、拔白旗,鼓励说假话、瞎指挥,左倾思想发展到相当严重程度,推动了大跃进的发展。

(二)“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1、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迅速展开。

表现在全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高速度。

2、工业方面,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要求7年、5年以至3年内提前实现原定15年钢产量赶超英国的目标。

3、农业方面,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要求5年、3年以至1、2年达到12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

(1)1958.6.12.新华社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首放小麦亩产3530斤的“卫星”,紧接着全国“卫星”指标不断升级。

(2)1958.9.18《人民日报》报道,广西省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发射的“中稻高产卫星”亩产竟达13万多斤。

(三)“大跃进”运动的后果

1、造成了经济效益低下,损失浪费严重。

2、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3、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中央对此严重后果有所察觉,1959,毛,庐山谈经济工作,重轻农;庐山会议中断了纠错进程,1960新的大跃进发展到高潮。

三、国民经济的大幅度调整

(一)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

1、工农业比例失调。

1957-1960,工业总产值增1.3倍,农业降22.7%.

2、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

基本建设规模过大,积累过高。

3、国家财政赤字严重,市场商品供求比例失调。

三年财政赤字总额169.4亿元;市场商品奇缺。

(二)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

1、1960.9中央正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基本内容: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失衡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3、国经济调整的全面展开主要采取的措施:

(1)通过调整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和降低农业税实际征收率等措施进一步调整农村政策。

(2)通过精简职工1940万人和减少城镇人口2600万人的措施,增加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动力,减少了国家工资开支和商品粮供应。

(3)通过大幅度地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和大批 停建缓建工程项目,缩短基本建设战线,提高

基本建设的经济效益。

(4)进一步改进财政收支不平衡,稳定市场物价,抑制通货膨胀。

(5)降低工业生产发展速度,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关停并转一部分亏损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完成1、1963-1965年的三年调整工作是在“五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四清”(清思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反修”、“反单干风” 等运动不断开展的情况下进行的,虽受到了各项运动的影响,仍取得了较大进展。

2、主要表现:

(1)工农业生产接近或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65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达2235亿元)(2)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恢复正常。(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由78.2:21.8到62.7:37.3)

3、财政平衡,市场稳定,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四、“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状况的恶化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后果

1、1966.5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集中反映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方针、政策的《五一六通知》,并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2、1966.8.1-12,北京,八届十一中全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猛烈批刘、邓,毛个人领导一切,文革在全国迅猛展开。

3、毛视学生为文革突击力量。1966.8.1,亲自给 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写信,支持其造反。八次接见全国1100多万红卫兵。

4、1967-1968是文革十年中最混乱的两年,打倒一切,国民经济急剧恶化。

工农业生产大幅下降;财政收入减少;文教事业受摧残。

(二)国民经济在逆境中“两起两伏”

1、1969,三结合,政治形势稍稳,国民经济有所回升。至1973,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民经济出现转机,是文革中形式最好的一年。

2、1974.1,极左思潮再次猖獗,批林批孔运动开展,国民经济遭到破坏。

3、1975,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开始走上恢复发展轨道。

4、“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开始,生产处于停顿状态,1976,国民经济被拖到了崩溃的边缘。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情况的基本估计

1、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

2、经济管理体制僵化,经济效益全面下降。

3、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4、某些领域仍有一些进展。如成昆线等新线建成通车;南京长江大桥交付使用等。

四、“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状况的恶化

评价:文革时期是建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遭受挫折和损失最严重、最持久的时期之一,由于毛泽东在左倾思想指导下,错误地发动和领导了这场不可能有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作用的政治运动,以及经济思想脱离客观实际,片面强调备战和高指标、高速度,忽视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留下了极为惨痛的历史教训。

下载中国经济史作业2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经济史作业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汉大学中国经济史书目

    经济社会史 前人著述经济史 钱穆:《简明中国经济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周自强、方行等:《中国经济通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赵德馨、陈锋、张建民:《中国经济通史》,湖南人民出......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复习提纲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1842—1949)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分×5)、简答题(10分×2)、材料题(15分×1)、论述题(20分×2)名词解释: 钱庄 钱庄是明清时期的一种金融组织。它最初是经营不......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串讲名词解释[5篇]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串讲名词解释 自然经济:一家一户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自足 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肋......

    历史 经济史

    2、在古代 雅典,Asion 一词是指那些仅在身体意义上属于这个城邦,但被排除在公民组织之外的自由民。 下列人员可以归为 Asion 的有 ①法庭陪审员 ②被放逐的执政官 ③首席将军......

    经济史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摘要:围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回顾与展望,对四个问题进行探讨。第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第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简要历史回顾;第三中国......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史 核心线索: 一、农业 *农业的起源 采集经济→种植经济;南稻北粟格局,逐渐交流融合。 1、农具 (1)早期农具 耒耜、石器、青铜器 (2)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春秋......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中国古代经济 一、基本概念 1、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 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2、小农......

    经济史提纲

    一、问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古希腊衰落的经济原因主要有哪些? 古罗马帝国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中世纪时期中西方的主要贸易路线有哪几条? 中世纪行会的主要功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