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退役后是否应当和如何保障其基本生活

时间:2019-05-15 13:0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动员退役后是否应当和如何保障其基本生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动员退役后是否应当和如何保障其基本生活》。

第一篇:运动员退役后是否应当和如何保障其基本生活

运动员退役后是否应当和如何保障其基本生活 我国相对封闭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为我国竞技体育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使运动员成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学习能力强,但大多文化素质不高,对社会了解不够,退役之后在融入社会和再次就业上普遍存在困难。

运动员退役后是否应当保障其基本生活,答案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了,国家不扶持,运动员们如何能在社会上存活。而关于运动员退役后的的生活保障难题,我们国家也一直在寻求解答的方式,从起初的一次性金钱买断,到后来的每月微薄的基本工资,至如今退役后的教育培训,从理论上来说是与时俱进的,但在现实的实施操作上却举步维艰。

一方面,金牌战略下的“举国体制”吸引着一大把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投身职业体育,在不见天日的训练场上消磨着青春;另一方面,每年又有几千名运动员带着伤病(少数人带着奖牌)退役了。多少人以青春、未来为代价去追逐一枚金牌,然而,不仅是处于金字塔底端的运动员们最终饮恨而归,就连不少在大型运动会上斩获金牌的运动员,最终也还是为了生存沦为了生活的 奴隶。

在中国,受到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进入体育专项较早,普遍缺乏职业及社交技能等因素制约,突然的角色转换使得退役运动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环境。这就意味着工作难找,收入不定,保障无依。在不惜代价地对运动员进行高负荷、高强度的魔鬼训练之下,淡漠了对运动员身心健康和基本权益的关怀。一旦职业运动员丧失竞技价值,便可能被竞技体育残酷淘汰,推向社会。势单力薄、无依无靠的他们,成了头戴光环的弱势群体。在美国,进入职业圈的运动员多数以俱乐部为依托,有较为可观的年薪,可以保证他们退役后很长一段时间衣食无忧。在这期间,他们也会谋划未来更长远的生活。业余运动员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多数人有自己的职业或专长。在体力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会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投入到训练比赛中去,而一旦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就会离开训练场,继续从事本职工作。

因此,为保障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不单单要提高运动员退役时的津贴补助,更要从在役时的文化、技能教育做起,从改变体制和理念出发,以欧美的保障体系为指导,促进新型保障体系的建设。

当然,基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福利现状,对于新型的保障体制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可以先从体育理念的转变做起,鼓励运动员及其教练均衡调整其训练和文化教育的比重,以便于将来的再就业。从职业体育向大众体育转变,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转变,渐渐摒弃奖牌为上的观念,而提升整体国民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水平。

第二篇:运动员退役后是否应该由国家供养

大家好!

今天,对于今天的辩题,我方的观点是“运动员退役后不应该由国家供养”。开宗明义,国家有义务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供养在词典里面的解释就是奉养抚养,通常是指在无奈的情况下,对丧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者给予物质支持,如年迈的老人或者年幼的婴儿,接下来,对于我方观点,我方所持理由如下:

1、从国家角度而言:国家运动员作为一种吃青春饭的职业没有错,但是运动员退役后依然可以再就业。如果提供终身保障,就是所谓的供养,无疑会造成运动员退役后等于退休的状况。且由于运动员数量巨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测算,全国每年退役的运动员在3000名以上,且退役时间过早,会形成数额庞大的专款资金。

中国有些运动员目前是存在退役后在就业困难,生活困难的问题,这点我方并不否认!但是问题的根源不在于社会保障,而是中国的运动员选拔制度,现在运动员多数是从不满十岁时就被挑选进了省队或者国家队,在他们最需要好好享受童年的快乐的时候,政府打着国家的名义把他们拉进了训练场。中国要解决退役运动员问题还是要先改变运动员选拔制度,否则即使对退役运动员进行供养,也只会增加其依赖心理,治不了标,更治不了本!

反观国外,国外运动员也是没有终身保障制度的再者,政府一直也在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据新华社2012年3月的报道: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杨树安表示,退役运动员陷入窘境只是个例,在退役的一年过渡期,国家就已经出资对他们进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再就业,相关的法律条文办法早在07年就已经有了

2、对运动员而言:相信运动员本人也不愿做社会的寄生虫。为何一定要被国家供养?难道就不能以安排就业等其他方式来支持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再说了,任何人,任何事,只要自己愿意去干,你就可以生存下去,也证明着你还是个有能力的人!如果年纪轻轻就什么都依靠国家,那么你也只是没有尊严的人!别拿曾经的辉煌来显耀一生!虽说隔行如隔山,但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关键是在自己的用心!冠军、亚军是对你运动成绩的肯定,如何生存是自己的事情。太多社会底层的人,没有冠军的头衔背景,他们是怎么生活?怎么活下去的?既然你可以在运动上拿冠军,就说明你强于普通大众。而且,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学习能力正是很多企业招聘所吃香的,所以,千万不要被曾经的东西牵绊了自己,活在当下才是真谛。有个叫孙茂的重庆运动员,记者告诉她很多退役运动员抱怨退役后找不到工作,在她看来,那些人也许是因为要求太高了,这个工作就是他自己找的,而且他干着挺开心的。”

只有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尊严和尊重,国家如此,民族如此,个人也是如此!

3、对于社会而言:社会对退役运动员本身也是有照顾的:运动员考大学门槛低得多,人家要500分,而他们只需要200分。再者,纵观中国,没有什么单位你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它,它就会不论健康还是疾病,不论贫穷还是富裕地养你一辈子。如果,运动员退役后由国家供养,这公平吗?那一个职位不是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呢?而且,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一样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啊!失业很正常,难道国家要供养失业人员吗? 而且,难道退役运动员就不能做社会上的清洁工,服务生吗?这点纯属扯淡,劳动最关荣!

综上所述,我方从国家、个人和社会来证明我方观点。我方坚持“运动员退役后不应该由国家供养。谢谢!

第三篇: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状况分析

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状况分析

摘要:近年来,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面临严峻的考验。政策的不完善,整体就业形势较严峻,运动员自身文化知识的匮乏以及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滞后等各个方面的不足,都对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的状况做进一步分析和调查,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变化,为退役后运动员的生活动向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让更多的运动员能从容地面对再就业形势,使他們的后运动员时代更加精彩。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 退役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40--04

退役是每一个体育运动员必然要面对的现实。运动员退役后,不得不放弃以前的荣耀和光环,从头开始,挑战一个全新的领域。由于他們的在运动员时代只注重运动成绩而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使部分人变成了生活上的失败者,身体机能和知识能力的限制使他們在脱离运动后,几乎成为一个“废人”。本文通过对优秀运动员退役后成功转型案例的分析,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此帮助广大退役运动员安排好退役后的生活,使他們在后运动员时代也同样过得异彩纷呈。运动员退役后的保障机制

1.1国家针对退役运动员的有关政策

只有切实解决运动员退役后面临的各种问题,才能切实地保证其在运动员时代得到家人的支持,从而全身心地投入专业训练和竞技比赛,延长最佳竞技阶段。从2002年开始到2010年,国家围绕退役后运动员权益保障这一主题逐步颁布了《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保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运动员退役后的保障工作逐步法制化、规范化,这些政策和法规的颁布实施极大地调动了运动员的积极性,解除了他們的后顾之忧。

1.2社会团体对退役运动员的各种帮扶

今年来,社会各团体组织对退役运动员的帮扶上也起到一定作用,他們不仅帮助国家解决一些难题,也使得退役运动员生活方向变得更加灵活。针对运动员退役后的问题和现状,“上海退役运动员保障基金”在一定程度上为运动员提供了便利。这项基金旨在帮助退役运动员解决就业,同时提供一些技能培训来帮助他們实现再次就业,而且还让更多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去帮助退役后的运动员。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中国冬奥会首枚金牌得主杨扬发起专项体育公益基金——“冠军基金”,这项基金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退役运动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冠军基金”尤其针对那些冷门项目、没有名气的、没有运动成绩但仍坚持在体育领域的运动员,使他們即使退役后,也能独立安稳的生活。此外,北京市退役运动员扶持基金等一系列专项基金,也都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了很大帮助。

1.3退役运动员自我帮扶

激流勇进、勇于拼搏、不畏强敌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竞技比赛当中,还要展现在退役后的生活中。退役后,运动员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比如,文化程度较低、部分身体机能受损、没有其他谋生的职业技能、退役后思想角色转换的问题等都阻碍了运动员退役后的进一步发展。面对这些问题,运动员应该积极面对,谋求崭新的发展之路,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集思广益,通过自己打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向世界证明离开运动场自己一样可以搏击长空。退役运动员职位转型的典范

2.1进入行政体系的运动员

身高只有1.55m的邓亚萍在常人看来根本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但是她刻苦训练,接受命运的挑战,克服身体上的限制,突破常人无法突破的障碍,在球场上先后摘获数个世界冠军桂冠,成为球迷心中的不朽神话。她曾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分别获得女子单打冠军和女子双打冠军。但是由于年龄、竞技状态等各方面因素的的限制,邓亚萍在1997年退出运动界,开始了漫长的求学之路。面对全新的领域,她没有害怕、畏缩,而是凭借着惊人的毅力攻克了求学路上的种种困难,最后成功拿到了清华大学学士学位,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以及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上学期间,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开始了从政之路。1996年受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之邀担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不仅如此,她还是北京申奥形象大使,曾为北京申奥成功立下显赫功勋,还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担任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由于工作期间,邓亚萍表现优异,这为她以后在政坛上取得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4月16日,邓亚萍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2010年9月25日邓亚萍全面接手人民搜索网络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官至正处级。

年仅12岁的熊倪第一次参加全国跳水冠军赛,就获得四项冠军,令人眼前一亮。汉城奥运会上,熊倪没有拿到冠军,屈居亚军。1992年巴塞罗那天才少年又一次与奥运冠军擦肩而过,这让他不得不继续卧薪藏胆。在亚特拉大和悉尼奥运会上不负众望,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奥运冠军梦,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摘得奥运会男子跳板金牌的运动员。熊倪的第一个行政职位是湖南省体工大队副处级大队长。之后熊倪先后又担任湖南省游泳跳水中心书记(正处级)和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担任院长。2007年1月16日,熊倪成为湖南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任职湖南省体育局副局长,协助分管竞技体育、业余训练、科学研究等工作。

邓亚萍和熊倪成功的进入国家行政体系,与他們自身的整体素质和才华息息相关。

首先,运动员时代的赫赫战功为他們成功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他們有足够资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

其次,退役后的他們不仅仅是靠着退役前的荣耀和战功,而是通过学习和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最后,坚韧不拔的性格也使得他們能够立于政坛,不屈不挠、敢为人先、大方开朗等个性使得他們在政坛上游刃有余,并赢得别人的尊重。

2.2进入商业领域的运动员

体操王子李宁,以“空中飞人”的方式点燃了“鸟巢”的北京奥运主火炬,令无数人欢呼雀跃。作为优秀的体操运动员,职业期间,他斩获无数冠军头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体操史上的奇迹。“体操王子”于1989年宣布退役,并开始涉足商业领域,同年他创建了李宁有限公司。起初公司面临各项困难,各项生产技术落后,条件艰苦,工人素质低下,面对种种困难,他没有放弃,“一切皆有可能,让改变发生”,是李宁品牌的口号,同时也激励更多的退役运动员,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最后本着以质量打天下的李宁公司慢慢起步,并凭借他过人的才智和胆识,使公司一步步走向成功,并最终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带头人。随着公司的壮大,李宁牌旗下的代言人积聚了众多国内体育明星,如林丹、伊辛巴耶娃、韦德等。

国家队的三进三出,让全能王李小双尝尽辛酸苦辣,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超凡的实力,站在世界体操界的巅峰。第三次进入国家队后,他凭借着自身实力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如愿取得了男子个人全能这块沉甸甸的金牌。李小双于1997年宣布退役,退役后的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出过唱片,在演艺界奋斗,也当过体操裁判,创办了李小双体操学校,最后他与哥哥李大双一起进军商业战场,取得一定的成绩。李小双体育用品公司于2000年正式成立,该公司本着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理念,在服装、鞋类、器材等产品方面进行独创设计,并且坚持以高效的管理、至上的服务和品牌建设为宗旨,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退役后的李宁和李小双成功的在商场上打拼,并且将自己的公司发展成为大众皆知的知名品牌,无不令人惊叹。在人人都下海经商的整体大环境下,李宁和李小双依然立志下海投身商场。运动员时期光辉荣耀让他們的公司和品牌很快的进入大众的视线,并且靠着过硬的质量和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理念使公司取得巨大的成功。他們的成功,不仅仅靠冠军人气,还有他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候的果敢和机智,在面对机遇的时候能够正确的把握,也是他們自身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

2.3在体育界继续执教的运动员

刘国梁在1991年凭借其在国青队的优异表现破格入选国家队,之后凭借刻苦的训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获得数十个冠军,1996年亚特拉大奥运会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是中国第一位乒乓球男单“大满贯”得主。2002年,功成名就的刘国梁宣布退役,在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注册学习人力资源管理。2003年6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乒羽管理中心决定由刘国梁担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教研组组长兼男队总教练。从此刘国梁的教练生涯开始。执掌国家男乒,让刘国梁得心应手,他率领这众弟子征战世界各地,获得冠军无数。2008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于8月8日在北京鸟巢开幕,刘国梁率领马琳、王皓、王励勤获得奥运会团体冠军,马琳获得男子单打奥运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国梁又率领马龙、王皓、张继科获得30届奥运会团体金牌,张继科获得个人单打奥运冠军。两届奥运会囊括全部金牌,刘国梁居功至伟。伦敦奥运会之后,刘国梁继续执掌男乒,男子乒乓球在刘国梁的带领下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时代。

周继红,新中国第一个跳水奥运冠军,正是在她的有力带领下,中国跳水队一次次站在了世界的巅峰。19岁的周继红在洛杉矶完美的跳入泳池,以金牌为新中国首次奥运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不仅是“跳台飞燕”个人运动生涯最辉煌的一跳,也是中国跳水梦最重要的开端。1986年周继红退役并进入北大进修英语,毕业后受游泳中心的邀请1990年出任国家跳水队教练。2000年周继红率队出征悉尼奥运会获得8个项目中的5个冠军和5个亚军。2004年出征希腊雅典,中国跳之队再接再励,夺得全部8枚金牌中的6枚,由此确立了中国跳水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梦之队”的美称伴随着跳水队创造的各项冠军记录而诞生。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上,中国跳水队囊括15枚金牌,中国跳水队站在世界之巅。

由于专业领域相同,退役运动员进入教练员岗位变的理所当然,但运动员和教练是不同的角色,只有做好充分的角色转变准备,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运动员接班人。刘国梁和周继红运动员生涯足够精彩,作为教练和领队非常优秀。他們的成功,一方面有赖于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运动成果,运动员生涯的辉煌战绩确保了他們一个运动队里的地位,职业生涯的丰富履历和成就也是对其他运动员是一种激励和榜样精神;另一方面,他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胜利的渴望也促使他們在教练员岗位上不断学习进取,最终带领他們的运动员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2.4进入娱乐界的运动员

刘璇是体操界的一名奇葩,大器晚成的她是中国女子体操界服役时间最长的运动员,也是中国女子体操全盛时期的支柱。从1992年进入国家队,直至1998年才第一次获得世界杯赛单项冠军,从此打开了刘璇生命的华丽篇章,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刘璇在自己的强项平衡木获得期盼许久的金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打破了中国体操界平衡木零金牌的记录。2001年,刘璇成功退役,进入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不负众望,在拿到新闻学学士学位后,她凭借着冠军背景和出众的长相备受星探和娱乐圈的关注,顺利的转战娱乐圈。2002年出演电视剧《我的美丽乡愁》的女主角细妹获得最受欢迎女演员铜奖。随着《我和我的父亲》、《终极目标》、《夜半歌声》、《壮士出征》、《蔡李佛拳》等电视电影相继上映,刘璇以一个崭新的角色站在共众面前。凭借着她过人的才华,刘璇不仅仅在拍戏方面,演唱、广告、主持节目等刘璇都得心应手。

田亮很小就开始练习跳水,17岁时就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悉尼奥运会上田亮凭借完美的表现一举夺魁,获得了认识第一枚奥运金牌。2004年,田亮搭档杨景辉站在奥运会10台双人决赛场上,并最终获得第二块奥运金牌。退役后的田亮在清华大学完成了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在求学期间,他已经开始逐步深入到演艺事业,凭借着亲切的微笑和帅气迷人的外形以及跳水事业中逐步扩大的知名度和光环,很快就成为了影视圈和聚光灯下的宠儿,各种片约应酬接踵而至。退役至今,田亮已参演众多电视电影,如《美女如云》、《雷锋》、《出水芙蓉》、《笑咏春》等,其中田亮与舒淇、刘烨联合演绎的爱情大片《不再让你孤单》更是让田亮名利双收。

从一个职业运动员到演艺界的专职演员,职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职业差异和角色转换是他們面对的首要问题。田亮和刘璇从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到一名优秀的艺人,不仅仅需要天资,更需要后天的努力。出众的外貌形象和骄人的运动成绩为他們进入娱乐圈增添筹码,退役后升学深造、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胜利的渴望、勇于挑战自我的坚毅品性都使这些运动员进一步向成功靠拢。优秀运动员退役后成功转型的因素

3.1运动员时期获得优异的成绩

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趋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們在运动员时期的运动成绩密不可分。一些成绩一般的运动员或者冷门项目的运动员,他們退役后很大程度上得靠自己去打拼。而优秀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中伴随着无数的荣耀与光环,他們是叱诧体坛的英雄,为祖国争得无数荣誉,退役后受到祖国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們退役后的成功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李宁是中国体操界的泰山,曾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三金两银一铜;熊倪年少成名,几经沉浮后为中国获得第一枚男子跳板奥运金牌;周继红是中国第一位跳水奥运冠军;刘璇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女子平衡木奥运金牌的运动员。这些运动员,退役后都在各自新的工作领域取得新成功。在整体就业难的大环境下,这些优异成绩是他們对祖国的贡献,同样也可以让其享受更多的关照,不管是国家还是各个社会团体,都为他們在退役后在升学或者创业途中提供很多便利,为他們在退役后转型提供很大帮助。虽然不是每一个成功转型的运动员都在运动生涯获得辉煌的成绩,但这些辉煌的成绩对运动员在退役后的成功转型中都起着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2运动员时期形成的优良品质

每一位成功的运动员,都被人尊称为天才,其实不然,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每一位运动员在成功背后都付出了超出常人数倍的艰辛和努力,才使得他們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退役后运动员的成功转型,与他們在运动员生涯所形成的各种自觉自制、主动果断、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等各种意志品质息息相关。正是有了这些能经得起风吹雨打的意志品质,才使得他們能够退役后在各自领取独树一帜,获得成功。

邓亚萍退役后求学深造,从最初的对26个英文字母的不认识到最终获得剑桥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他付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艰辛,这种迎难而上、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正是在运动员时期锻炼出来的。从一个运动员变成一个老板,角色的转换让李小双突然间感到困解,创业的艰辛让李小双几乎放弃了自己的公司,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李小双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和哥哥李大双一起将李小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发展成为众人皆知的大众品牌。刘国梁在执掌男乒间肩负的重担众人皆知,2004男雅典男单决赛王皓意外输给柳承敏让刘国梁受到各界的职责和怀疑,田亮刚踏入影视圈,演技水平受到各个导演的质疑,第一部作品票房的惨淡让他几乎放弃,但是在几经波折后,他們最终都战胜了自己,并且都走向了成功。在运动员时期形成的各种意志品质不仅支持他們事业转型成功,而且也使他們无论走到哪里都光彩夺人。

挫而不折、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自觉自制、主动果断、不畏艰难、勇于攀登这些优秀的意志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不仅仅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职业生涯取得优异的成绩,也能帮助他們在退役后的转型时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3退役后运动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运动员在其运动生涯中,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与比赛中,而忽视了对文化科目的学习,没有为退役做好充分的准备,退役后对生活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是靠微薄的退役补贴和财政补助维持生活,最终导致他們生活窘迫并难以维持。退役运动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从容地应对退役后的生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表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运动员时期通过业余休息时间广泛涉猎各种有助于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书籍,退役后继续升学深造、参加各种职业培训等都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邓亚萍退役后默默求学路,李小双退役后从事过各种职业,周继红、刘璇他們在退役都通过继续升学深造来为充实自己,他們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坐以待毙。只有全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退役后帮助自己和家人撑起一片天。

3.4退役后运动员争取机遇的能力

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退役后的运动员,不仅仅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应该善于把握机会。当然,把握机遇的前提是要学会创造机遇。每个成功转型的运动员不仅仅是靠运气,而是通过自己弄的努力创造机遇,并把握机遇。邓亚萍的政治道路,李宁的经商道路,刘国梁的执教和刘璇进入娱乐圈,他們的成功也许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运气的背后是他們超于其他人的努力和把握机遇的能力。运动员退役后的转型会有形形色色的变化,将有不同的生活,面对不同的挑战,只有把握好机遇,才能将退役后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小结

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是目前阶段国家必须重视的一项重大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现存的几种退役运动员保障机制,以及退役运动员转型成功的典型事例,解剖他們获得成功的原因,以此吸取教训,借鉴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和运动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状况,帮助更多的运动员在退役后成功转型,顺利进入新的行业,继续在新的领域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责任编辑:hrchenwei

第四篇:关于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探析

关于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探析

【论文摘要】:文章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下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问题为研究闻,着重从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两个方面,探讨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的可及性问题。文章认为,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险旨在为运动员图职业的特殊风险损失和退役后养老的基本需要给予补偿,其制度设计有别于基本养老保险,也不能将其简单推向商业保险。

【论文提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也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我国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构建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严峻的现实不相称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并没有给职业运动员带来有效的保障。这有我国整体上社会保障功能不强的原因,从政策层面看,则是对运动员的保障无论是理念还是具体措施都相对滞后,但其中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制度设计不完备,缺乏群体的特质性。本文分析了构建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研究了我国现行的与运动员就业相关的规定,剖析了现行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主要缺陷,并提出了完善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对策。但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与改革相比,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明显滞后,保障水平在全国各行业中属于中下游水平。社会保障的滞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退役运动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引起了广大体育工作者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它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险是指运动员因职业的特殊风险损失和退役后养老的基本需要而给予补偿的保险制度。我国对国家级运动员是有良好保障的。根据规定,运动员伤残或者亡故,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赔偿,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运动员最高获得60万元的赔偿。但毕竟,国家队运动员和世界冠军是少数,在竞技体育中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闻的运动员,他们可能没有得到过冠军和荣誉,但是他们却在训练中付出同样的甚至是更多的艰辛,落下各种伤病,他们是亟需保障的一个群体。此外,在各级各类的运动队中,有些运动员在训练初期被上一级教练选中,但在比赛中并未取得优异成绩,甚至未曾正式进队,教练又让其回到原籍。这些运动员在训练中没有出成绩,却耽误了文化课的学习,直接导致退役后的出路问题。由此,为各级各类运动员设立退役养老保险十分必要因此,为退役运动员提供经济补偿和养老保障,解除后顾之忧,中国运动员退役后之所以出现大面积的失业待业问题,很大程度受制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原有“金字塔”的人才培养体制,实行的是体育系统内自办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竞技体育教育模式,脱离了教育大环境,实际上是在不完善的教育环境下对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进行着不完善的特殊教育,运动员以训为主,忽视了文化课学习,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退役安置难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已引发了许多社会负面问题。未来竞技体育的发展应积极探索“开放的大教育”模式。所谓“开放的大教育”是指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种教育资源,从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方面完善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体育教育资源与非体育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通过“体教结合”、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使竞技体育与学校教育各自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提高运动员的社会适应力,真正做到合理、公平地培养、使用人才,提升运动员的自我保障能力。这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论文关键词】: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制度重构

【正文】:

一、退役运动员的养老保障问题

2006年11月由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劳动和保障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出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通知》将运动员养老保障工作纳入到国家保障工作的制度体系中,使运动员养老保障工作进入制度轨道。但是,退役运动员的养老保障不仅涉及到我国社会保障的总体安排和制度设计问题,还涉及退役运动员群体的特质性,涉及到我国竞技体育改革中各种制约因素。

1、养老保障的可及性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基本上把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和择业让位于市场。而针对运动员群体特质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安排却没有相应跟进,给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带来很大的困扰。

第一、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生存压力大,养老难保障。长期以来,我国的竞技运动把运动成绩作为质量管理的单一评价指标,运动员的生存技能过于单一,个体素质和社会需求相脱节,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一旦退役,几乎成为“文化知识的废人”和“身体的废人”,他们就业难、收入无保障、伤病多,生活问题难以解决,是劳动力市场的弱者。即便是政府加大了救助和帮扶的力度,保障面仍然很窄。据《北京晨报》报道,中国运动员保障主要集中在对“优秀”运动员的保障,如安置就业必须获得过世界三大赛的冠军,一般运动员退役后要自谋出路,生活难有保障。

第二、制度设计缺陷,养老保障可及性差。1997年7月我国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模式,运动员的养老保险类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模式,执行结果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首先,运动员作为特殊人群,他们退役之后身份各异,有国家干部、合同制工人、学生,更多的人处于待业状态,如果将其简单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必然存在因身份差异而导致的待遇不公。其次,那些长期处于待业或就业状态不佳的伤残运动员,很难形成养老金积累。

2、体育保险发展缓慢,养老保险亟待开发

体育保险是指各商业保险公司,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原则,为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提供的保险。自桑兰、姜涛等事件后,我国已有2万多名运动员自己付费购买了体育保险。但相较于国外成熟发达的体育商业保险,我国目前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当缓慢。最早提出体育保险设想是在1995年3月,当时11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八届全国政协会议递交提案,要求给那些曾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建立伤残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体育保险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产业保险,一类是运动员保险。从国外的成熟经验看,保险作为一种商业性分摊损失、转移风险的经济手段,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经济补偿作用。从我国的情况看,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体育保险大多还停留在一些传统险种上,缺乏针对性。主要原因在于:

从供给方面看,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体育保险公司,体育保险业务只是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一部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发展速度缓慢。表现为对体育保险市场开发的意识不到位、专业性不强、保险产品险种少、条款粗、理赔难、服务差等问题:一是险种少,投保人缺乏选择空间。目前,国内专门的体育

保险产品非常少,相关险种只有《综合责任保险》和《意外事故保险》。仅有的险种,也存在费率高、条款缺乏灵活性等问题。生命人寿保险业相关人士表示,国内的体育保险产品大多是公众责任险、人身意外险、财产险的变种组合,养老保险等产品在国内至今还是空白。二是条款粗。由于一些保险公司生搬硬套现有的格式化产品,条款不细,权利和义务规定和体育本身的特点不匹配,保障范围不够全面,难以满足要求。三是缺乏熟悉体育、保险和法律的人才,尤其缺乏精通精算技术、理赔核赔技术及保险公估技术的人才,难于开展业务。四是业务对象过于单一导致逆向选择,业务风险无法分散,使保险费率居高不下,缺乏市场竞争力。

从需求方面看,一是运动员的保险意识仍然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实行举国体制,运动员由国家出钱培养,由国家拨发工资,有伤病由国家出钱治疗,养老和转业多由国家负担,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也由国家承担,这种隐性的社会保险使体育运动主体缺乏风险意识,有的甚至心存侥幸。二是投保能力不足。投保能力是指体育运动主体客观上有没有能力购买体育保险。总体上看,虽然目前我国体育保险有非常大的潜在需求,但是一般运动员收入水平都不高,难以支付保费,一些俱乐部、运动队及体育企业由于经营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经济效益不好,也无力为运动员投保。

二、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制度的重构

我国运动员平均每年的淘汰率大约为25%,如果恰逢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年,淘汰率甚至会达到或超过40%。每年平均约有2700名运动员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面临走向人才市场和双向选择的问题。考虑到运动员职业是青春的职业,运动员从青少年时期或更年少的时候就进入运动队,这使他们失去了其他获得机会,这些机会成本理应得到补偿。运动员退役养老保险旨在为运动员因职业的特殊风险损失和退役后养老的基本需要给予补偿。

1、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制度设计

运动员过去的养老问题由国家和职能部门负担,改革后将运动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改革的成本不应该完全由退役运动员个人承担。如果将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险类同职工养老保险,要他们依靠个人账户养老,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的个人账户基本上是空的,这实际上存在一个国家没有对他们付出的贡献做补偿的隐性负债问题。为此,应该由国家通过专项财政支出来填补“空账”。从长远看,需要在制度设计方面更有作为。首先,必须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设立专项养老基金。其次,坚持公平性原则,调整和改变“一刀切”的做法,对从事运动强度大、易受伤、对身体健康危害大的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养老保障作相应的政策倾斜,让他们享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养老保障待遇,这即是对运动员的生存保障,也是对从事高危运动项目的一种激励。再次,坚持统一协调性,政府必须统筹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工伤保险、意外伤害险、医疗保险、福利与优抚问题,促进各项保障功能协调到位。

2、建立多支柱的运动员养老保障体系

考虑到运动员的特殊风险,应该建立一个多支柱的运动员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各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所遵循的一项共同思路,它既能够减少政府责任,又能够为被保险者提供更全面、更丰厚、也更安全的退休保障。我们认为,我国运动员的养老保障可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运动员补充养老保险、补偿性养老福利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四个方面。

3、加强体育保险相关法制建设

立法是体育保险发展的关键和保障。到目前为止,国家出台的《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事故程度分级标准》、《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事故程度分级标准定义细则》、《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试行办法》等文件只涉及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事宜,对运动员退役养老和就业保险并没有相关法律规定。所以,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与运动员退役养老保险相配套的法律法规。首先,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即将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法律框架下,将运动员养老保障纳入国家整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并制定相配套的运动员养老保险条例。其次,将商业保险纳入运动员养老保险体系,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体育保险事业,而且还能够利用保险公司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转嫁体育运动的高风险,更好地保障体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目前,无论是保险界还是体育界,都还没有明确的、完善的关于体育保险的法律法规,这在客观上限制了体育保险的发展。我国对保险监管的基本法律是《保险法》和以《保险法》为核心的相关法规,包括《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代理人管理暂行规定》、《保险代理机构暂行规定》、《保险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合同法》、《公司法》等,没有专门的体育保险法规,仅有这些法规又不能满足体育保险市场的需求,这直接导致了目前国内市场体育保险的具体事项涉及很多法律盲区,必然会导致操作上的不规范。再次,完善保险经纪人、代理人的资格考试制度、市场进入和退出制度及职业培训制度。只有将整个体育保险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促进养老保险及就业保险的稳定发展。

第五篇: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养老保障的改革建议

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养老保障的改革建议

本文作者:期刊发表360期刊网网址:http:///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也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与改革相比,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明显滞后,保障水平在全国各行业中属于中下游水平。社会保障的滞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退役运动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引起了广大体育工作者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它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因此,为退役运动员提供经济补偿和养老保障,解除后顾之忧,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关键词: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制度重构

一、退役运动员的养老保障问题

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险是指运动员因职业的特殊风险损失和退役后养老的基本需要而给予补偿的保险制度。我国对国家级运动员是有良好保障的。根据规定,运动员伤残或者亡故,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赔偿,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运动员最高获得60万元的赔偿。但毕竟,国家队运动员和世界冠军是少数,在竞技体育中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闻的运动员,他们可能没有得到过冠军和荣誉,但是他们却在训练中付出同样的甚至是更多的艰辛,落下各种伤病,他们是亟需保障的一个群体。此外,在各级各类的运动队中,有些运动员在训练初期被上一级教练选中,但在比赛中并未取得优异成绩,甚至未曾正式进队,教练又让其回到原籍。这些运动员在训练中没有出成绩,却耽误了文化课的学习,直接导致退役后的出路问题。由此,为各级各类运动员设立退役养老保险十分必要。2006年11月由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劳动和保障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出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通知》将运动员养老保障工作纳入到国家保障工作的制度体系中,使运动员养老保障工作进入制度轨道。但是,退役运动员的养老保障不仅涉及到我国社会保障的总体安排和制度设计问题,还涉及退役运动员群体的特质性,涉及到我国竞技体育改革中各种制约因素。

1、养老保障的可及性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基本上把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和择业让位于市场。而针对运动员群体特质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安排却没有相应跟进,给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带来很大的困扰。

第一,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生存压力大,养老难保障。长期以来,我国的竞技运动把运动成绩作为质量管理的单一评价指标,运动员的生存技能过于单一,个体素质和社会需求相脱节,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一旦退役,几乎成为“文化知识的废人”和“身体的废人”,他们就业难、收入无保障、伤病多,生活问题难以解决,是劳动力市场的弱者。即便是政府加大了救助和帮扶的力度,保障面仍然很窄。据《北京晨报》报道,中国运动员保障主要集中在对“优秀”运动员的保障,如安置就业必须获得过世界三大赛的冠军,一般运动员退役后要自谋出路,生活难有保障。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2002年编制的《全国体育人事工作调研报告》,我国每年大约有3000名以上的运动员退役。在湖南等8个省区,处于待业的退役运动员,占全部在队运动员人数的28.9%,占运动员编制总数的24.2%,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比例高达78%,是在训运动员的3倍,滞留运动队时间最长的达21年。另据《南方周末》报道,被誉为“金牌工厂”的辽宁体院,2002年积压的待分配人员有数百名,2003年获得各种冠军的就有数十人。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显示,2002年该省待业比率达34.5%。

与严峻的现实不相称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并没有给职业运动员带来有效的保障。这有我国整体上社会保障功能不强的原因,也说明职业运动员这个群体还游离在制度设定之外,从政策层面看,则是对运动员的保障无论是理念还是具体措施都相对滞后,但其中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制度设计不完备,缺乏群体的特质性。

第二,制度设计缺陷,养老保障可及性差。1997年7月我国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模式,运动员的养老保险类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模式,执行结果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首先,运动员作为特殊人群,他们退役之后身份各异,有国家干部、合同制工人、学生,更多的人处于待业状态,如果将其简单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必然存在因身份差异而导致的待遇不公。其次,那些长期处于待业或就业状态不佳的伤残运动员,很难形成养老金积累。因为现行政策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二是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并且参加保险缴费期限满15年,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15年。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待遇。竞技体育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伤残的不可避免性。伤残不仅发生在运动当期,还发生在延迟性上。延迟性是指运动员的伤残有一定的潜伏期,退役前没有表现出来,退役后,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伤残逐渐表现出来,并且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伤残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显然,这一部分人退役后很难再就业或就业的稳定性差,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和累计缴费将无从谈起。再次,目前的养老保险待遇偏低,保障功能有限。按规定,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后参加工作的新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为59.2%,其中基础养老金35%,个人账户养老金24.2%。无论是基础养老金,还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设计作为参保者的养老金替代率,都只是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那一时点的替代比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退休者的养老金相对收入水平会趋于下降。对于伤病缠身的运动员而言,工作年限短,日常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费,基本养老金显然不足其用。

第三,制度涉及的对象性问题。首先是制度的指向性。究竟为运动员提供的养老保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制度,还是仅仅作为国家统一制度在体育领域内的运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这里涉及到运动员参保时间如何确定的问题,缴费记录是否可被统一制度接受,保险费和保险金如何转移接续?运动员退役后失业或待业的,只要个人愿意继续缴费,是否可以视同缴费年限,领取养老金,该责任又由哪个部门负责?等等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一个相应的政策框架。其次是覆盖范围问题。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是什么呢?目前没有确定。即使我们认定运动员的养老保险应该覆盖所有运动员,而不仅仅是优秀运动员,如何确定运动员的参保条件也是一个问题。有学者指出,运动员在训期间身份较为特殊,有的是国家干部,有的是合同制工人,还有的是学生身份,对其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以什么标准界定运动员参保和参保待遇值得考虑。

2、体育保险发展缓慢,养老保险亟待开发

体育保险是指各商业保险公司,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原则,为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提供的保险。自桑兰、姜涛等事件后,我国已有2万多名运动员自己付费购买了体育保险。但相较于国外成熟发达的体育商业保险,我国目前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当缓慢。最早提出体育保险设想是在1995年3月,当时1

1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八届全国政协会议递交提案,要求给那些曾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建立伤残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1996年,香港南华体育会主席洪祖杭先生向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捐款1200万元,用于建立专项保险基金,为国家队运动员进行保险。同年5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设立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体育保险部,作为体育保险的职能部门。闭在国内,体育保险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产业保险,一类是运动员保险。从国外的成熟经验看,保险作为一种商业性分摊损失、转移风险的经济手段,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经济补偿作用。从我国的情况看,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体育保险大多还停留在一些传统险种上,缺乏针对性。主要原因在于:

从供给方面看,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体育保险公司,体育保险业务只是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一部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发展速度缓慢。表现为对体育保险市场开发的意识不到位、专业性不强、保险产品险种少、条款粗、理赔难、服务差等问题:一是险种少,投保人缺乏选择空间。目前,国内专门的体育保险产品非常少,相关险种只有《综合责任保险》和《意外事故保险》。仅有的险种,也存在费率高、条款缺乏灵活性等问题。生命人寿保险业相关人士表示,国内的体育保险产品大多是公众责任险、人身意外险、财产险的变种组合,养老保险等产品在国内至今还是空白。二是条款粗。由于一些保险公司生搬硬套现有的格式化产品,条款不细,权利和义务规定和体育本身的特点不匹配,保障范围不够全面,难以满足要求。三是缺乏熟悉体育、保险和法律的人才,尤其缺乏精通精算技术、理赔核赔技术及保险公估技术的人才,难于开展业务。四是业务对象过于单一导致逆向选择,业务风险无法分散,使保险费率居高不下,缺乏市场竞争力。

从需求方面看,一是运动员的保险意识仍然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实行举国体制,运动员由国家出钱培养,由国家拨发工资,有伤病由国家出钱治疗,养老和转业多由国家负担,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也由国家承担,这种隐性的社会保险使体育运动主体缺乏风险意识,有的甚至心存侥幸。二是投保能力不足。投保能力是指体育运动主体客观上有没有能力购买体育保险。总体上看,虽然目前我国体育保险有非常大的潜在需求,但是一般运动员收入水平都不高,难以支付保费,一些俱乐部、运动队及体育企业由于经营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经济效益不好,也无力为运动员投保。

从外部因素看,一方面,体育保险经纪市场发展滞后。成熟完备的保险市场应包含保险人、中介人和投保人三大主体。体育保险经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欧洲已经有了成熟的运动员保险市场,通过经纪公司购买保险的投保人占投保总人数的50%。相比而言,中国的保险经纪市场发育较晚。全国仅有“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一家专业体育保险中介公司,这与我国庞大的运动员保险市场极不协调。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体育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覆盖面窄、比较零散、条款陈旧,和现实脱节且不成体系,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保险业的发展。

二、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制度的重构

我国运动员平均每年的淘汰率大约为25%,如果恰逢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年,淘汰率甚至会达到或超过40%。每年平均约有2700名运动员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面临走向人才市场和双向选择的问题。考虑到运动员职业是青春的职业,运动员从青少年时期或更年少的时候就进入运动队,这使他们失去了其他获得机会,这些机会成本理应得到补偿。运动员退役养老保险旨在为运动员因职业的特殊风险损失和退役后养老的基本需要给予补偿。

1、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制度设计

运动员过去的养老问题由国家和职能部门负担,改革后将运动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改革的成本不应该完全由退役运动员个人承担。如果将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险类同职工养老保险,要他们依靠个人账户养老,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的个人账户基本上是空的,这实际上存在一个国家没有对他们付出的贡献做补偿的隐性负债问题。为此,应该由国家通过专项财政支出来填补“空账”。从长远看,需要在制度设计方面更有作为。首先,必须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设立专项养老基金。其次,坚持公平性原则,调整和改变“一刀切”的做法,对从事运动强度大、易受伤、对身体健康危害大的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养老保障作相应的政策倾斜,让他们享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养老保障待遇,这即是对运动员的生存保障,也是对从事高危运动项目的一种激励。再次,坚持统一协调性,政府必须统筹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工伤保险、意外伤害险、医疗保险、福利与优抚问题,促进各项保障功能协调到位。

2、建立多支柱的运动员养老保障体系

考虑到运动员的特殊风险,应该建立一个多支柱的运动员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各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所遵循的一项共同思路,它既能够减少政府责任,又能够为被保险者提供更全面、更丰厚、也更安全的退休保障。我们认为,我国运动员的养老保障可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运动员补充养老保险、补偿性养老福利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四个方面。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由政府从财政中列支,设立运动员保险专项基金,向所有运动员提供,其资金来源于体育事业经费。在缴费年限上可以考虑给予运动员一些特殊权利,如将人队训练时间视同工龄和缴费起点,缩短缴费年限,运动员退役后失业或待业的,只要个人愿意继续缴费,可以视同缴费年限。在给付待遇方面,依贡献不同给予区别:(1)对人队时间较短、运动成绩一般的运动员的给付。从运动员人队当月起,参照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办法计缴,由国家和个人分别按规定比例向个人账户注入基金进行积累,其总额与社会养老保险相当,运动员退役后即可转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2)对有卓越贡献的运动员的给付。这些运动员的养老金给付应不低于伤残或者亡故的赔偿金额。

运动员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类同于企业年金,由国家体育总局设立,向所有运动员提供。采用待遇确定型模式(DB计划),即运动员将来退休时的待遇水平是预先确定的,等到退休时直接支付养老金。待遇标准因工龄长短与贡献大小而异。替代水平可参照企业年金替代水平的最高限即25%为界。补充养老金主要从福利彩票收入、体育赛事的门票收入、电视转播收入、广告收入、俱乐部冠名权等商业性收人中提取作为保险基金。

补偿性养老福利金。运动训练是一项青春职业,运动员大多数是从少儿时期就开始专业训练,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超负荷的运动训练,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短暂的运动生涯过后,不但留下了不同程度的伤病,还错过了人生的最佳学习时机,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设立养老福利金作为对退役运动员的补偿,是社会对他们的回报,也是党和国家对他们负责和关心爱护的最直接体现。补偿的社会学依据是社会交换理论,其重要特征是用代价和报酬分析社会关系。补偿概念有两点必须明确,其一是补偿不同于奖励,奖励是针对人们的贡献和成绩而做出的,不涉及损失;其二是补偿也不同于单纯的赔偿,赔偿大多是针对损失而言。补偿含有奖励的贡献因素和赔偿的损失因素,是二者的结合形态。问补偿金的给付以工龄为依据,资金来源于运动员培养费,可从中拿出部分作为运动

员补偿养老福利金。商业养老保险。在国家社会保障的制度框架下,大力发展体育保险事业,鼓励运动员参加商业保险。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参加养老保险的保险费直接从其个人所得税中扣除,主管部门协助保险公司开发新险种,加强精算,降低保险费率等。就当前而言,鉴于我国保险公司开发的体育保险险种少、费率高、保障范围窄等问题,体育行业可考虑加强行业自保和互助保险。事实上,在桑兰事件后,我国已经建立起运动员的互助保险,但是这一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联系方式:4006587789。

下载运动员退役后是否应当和如何保障其基本生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动员退役后是否应当和如何保障其基本生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