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自荐信

时间:2019-05-15 02:1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病理学自荐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病理学自荐信》。

第一篇:病理学自荐信

您好!

我是一名湖北医学院病理学04届大四学生,马上就要面临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这将关系到我的前途,所以我做了一次慎重的选择,贵医院一直是我的第一就业目标,因此我决定递交这封自荐信,真诚的象医院领导表明自己的决心!感谢您能继续阅读我的自荐信!

由于在考入大学之前就已经给自己确定了人生目标----做一名 白衣天使, 所以一旦如愿,我便开始全力学习医学知识,在校四年期间,我不但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课程,还经常博览其他医学知识,包括护理学,病理学,甚至微生物学,细菌学,内外科手术....一系列专业医学知识,为了能更加充实自己,让自己能更快的进入社会角色,我还参加学校举办的个类 组织 曾经担任过学生会主席一职 这些经历为我踏上工作岗位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我相信我能团结同事,与领导,病人...和谐相处!

由于我是一名好范文,我深知自己的知识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正因为如此,我更加迫切需要 贵医院能给予我实践的机会,我一定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为病人提供最认真的医疗服务,为贵医院的发展贡献我的光和热!

毛遂自荐,伯乐识马!希望您能透过这份自荐信看见一个充满活力,热情好学的未来白衣天使!

第二篇: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

作者:胡洪源

第三篇:病理学学习心得

病理学学习心得

摘要: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正因如此,病理学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以下是我学习病理学的一些心得。

关键字:病理学课程,重要性,认识,工作,联系,学习方法 一.对病理学课程的认识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患病机体有关部分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都会发生种种改变,这是研究和认识疾病的重要依据。病理学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原因、在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病理学既是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称之为诊断病理学或外科病理学。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还可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病理学诊断常常是以诊断为目的,从病人或从病人体内获取的器官、组织、细胞或体液为对象,包括尸体剖检、外科病理学和细胞学。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阐明:①病因学,即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②发病学,即在病因作用下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和过程;③病理变化或病变,即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临床病理联系;④疾病的转归和结局等。病理学为掌握疾病的本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而诊断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各种疾病的病变特点,从而做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直接为临床防治疾病服务。

二.病理学的重要性

病理学长期以来被形象地喻为“桥梁学科”和“权威诊断”,这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特别是在临床医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与我们已经学过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不同,它们是研究和探讨正常机体生理状态下的形态结构、机能及代谢的变化规律,而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是以学过的各学科知识为基础的。病理学将要回答疾病状态下的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的改变,这些改变与临床上出现的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疾病的诊断、转归和结局这些临床医学中的种种问题。因此,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病理学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或“桥梁”的作用。

2.病理学在医学诊断中具有权威性

病理诊断是在观测器官的大体改变、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病变特征而做出的疾病诊断,因此它比临床上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做出的分析性诊断以及利用各种影像所做出的诊断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尽管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诊断方法已逐步应用于医学诊断,但到目前为止,病理诊断仍被视为带有宣判性质的、权威性的诊断。然而,病理诊断也不是绝对权威,更不是万能的,也和其他学科一样,有其固有的主、客观的局限性。因此,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临床-病理医生相互沟通,对于减少和杜绝漏诊、误诊是十分必要的。

三.与以后工作的联系

作为医学生的我们,学好每一科专业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像病理学这样的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有利于我们掌握好病理状态下的医学知识。假如我们以后的工作是医生的话,病理学这门课程对我们就非常重要了,这有利于我们对病人的正确诊断,从而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病人能够较轻松舒适的康复。当然这门课程也是对医生的一种检验,督促医生学好它,对病人负责。

四.学习好病理学的方法 1.提倡兴趣学习

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学习兴趣的浓厚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都会有提高作用。根据学科特点,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病理学之前接触的几乎都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往往都没有很直接的联系,常常会觉得枯燥乏味。而病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与临床知识联系相对比较密切,通过学习病理学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同时对于治疗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比如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引起其供血能力下降和心肌不同程度的缺血,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同的临床类型,此时联系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根据病理变化推断疾病临床表现,指导治疗,以此让自己体会到学习病理学并非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可以为临床服务的。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就出来了。

2.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病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将基础知识运用到临床疾病当中,这就是所谓的病理临床联系。如何才能生动抽象的理解课本内容呢?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就可以达到这一效果。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下肢静脉炎的老人过年坐长途火车回家,经过了一天一夜,火车到站了,老人走下火车没几百米,突然昏迷,然后很快死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通过问题,我们就会对课本内容有深刻的体会,这样才能学得更好。

3.预习与复习并重

如论我们学什么,预习跟复习对我们都是非常重要的,预习为了听课更有效果,复习为了巩固我们的课堂知识,要想真正地学好病理学,预习跟复习时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陆锦标.病理学教学注重实用性[J].交通医学,2007,21(6):78.[2]金慧铭,王建枝.病理生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王红梅,张建龙.案例教学在病理生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6):602~603.

第四篇:病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3坏疽:是指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颜色通常呈黑色。

4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凝块、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的过程 5肉芽组织: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多少不同的炎细胞及纤维母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6心衰细胞:肺淤血时痰液中出现胞质中含有棕黄色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7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切面可见红色的淤血区与黄色的脂变区相间排列,呈槟榔样外观。8炎症:机体对致炎因子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所发生的防御反应。9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过程中液体从血管内渗出成分和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

10蜂窝组织: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11肿瘤:是机体局部组织的正常细胞受到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细胞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12异型性: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的组织和细胞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分化的不同,是区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依据。

13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和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14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15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16原位癌:指癌细胞累积上皮的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的早期肿瘤。

17肝硬化:肝细胞弥漫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病变反复交错进行;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肝变性变硬,形成肝硬化。

18肾病综合症:三高一低,即高蛋白尿,高脂血症,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

19结核结节:结核结节的一种病变;由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成,中央常见到干酪性坏死;对结核的病理学诊断有意义。

20伤寒小结:见于伤寒病;伤寒细胞即巨噬细胞吞噬有伤寒杆菌、受损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以及坏死细胞碎片;伤寒细胞聚集成小结节病灶。

21气球样变性:肝细胞水肿,细胞肿大呈球形,胞浆几乎完全透明。

22假小叶: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于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呈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二简答

1肉芽组织的功能和结局有哪些?

毛细血管减少,炎细胞较少或消失,纤维母细胞变为纤维细胞;作用:机化血凝块、坏死物质;抗感染和保护创面;填补伤口及其他缺损。2坏死的结局有哪些?

A溶解吸收,较小坏死灶由周围血管、淋巴管吸收b分离排出,较大坏死灶周围发生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是坏死组织分离排出c机化,由肉芽组织代替。D包裹、钙化,不能完全机化时通过周围新生结缔组织加以包绕。3简述血栓形成的条件极其机体的影响。

血栓形成的条件: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性质改变。影响:①阻塞血管;②栓塞;③心瓣膜变形;④广泛和微血栓形成。4请列出栓子的种类及栓子运行途径。

常见栓子有血栓、脂肪、气体、羊水、坏死物或肿瘤细胞等。栓子的运行途径有:来自经脉系统的栓子,随血液回流进入右心,进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栓塞;来自左心的栓子,进入主动脉,可栓塞各级动脉分支;来自肠系膜的栓子可进入门脉;有时可见逆行栓子或交叉栓子。

5炎症局部可有哪些临床表现,其病理学基础是什么?

⑴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⑵病理学基础:①红:充血,淤血;②肿:炎性渗出或增生;③热:充血和代谢增强;④痛:离子浓度、炎症介质和压迫神经;⑤功能障碍:组织损伤、压迫阻塞及局部疼痛等。

6简述肿瘤的生长方式及扩散途径有哪些?

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侵润性生长。扩散途径:直接蔓延;转移途径:淋巴道、血道及种植性转移。

7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期的病理变化特点。

肉眼观:在动脉内膜面见向内膜表面隆起的灰黄色斑块。切面,表层为瓷白色纤维帽,深层为灰黄色质软粥样物,镜下,纤维帽的胶原纤维成玻璃样变性;深层为大量不定形的坏死崩解产物,亲其内富含细胞外脂质,并见胆固醇结晶和钙盐沉积;斑块底部和边缘可见肉芽组织、少量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侵润。中魔由于板块压迫、平滑肌萎缩、弹力纤维破坏而变薄。8简述风湿病的基本病变。

可表现为非特异性炎或肉芽肿性炎。典型病变分为三期,①变质渗出期,即结缔组织黏液变性和纤维蛋白性坏死;②增生期(肉芽肿期),即由纤维蛋白样坏死物、Aschoff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构成的Aschoff小体;③纤维化期(愈合期)。9简述良性高血压的基本病理变化。

a机能紊乱期:全身细小动脉间断性痉挛;b动脉系统病变期;1细动脉玻变2急性小动脉硬化:内膜纤维组织和弹力纤维增生,中膜平滑肌肥大。C内脏病变期1心脏:左心室早期向心性肥大,晚期离心性肥大;2肾脏原发性颗粒型固缩肾;3脑:脑水肿、脑软化,脑出血。4眼;视网膜中央动脉玻璃样变性。10试分析消化性溃疡持久不愈的原因.消化性溃疡长期不愈的原因可能有:①造成溃疡的病因和机制长期存在。②溃疡底部小动脉发生闭塞性内膜炎和血栓形成,引起溃疡边缘缺血,不利于溃疡的愈合。③溃疡产生的节律性上腹疼,对大脑皮层是不良刺激,可导致皮层下中枢功能紊乱,进一步影响溃疡愈合。11何谓肝硬化?简要分析肝硬化的发生机制。

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以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内广泛纤维化、肝细胞再生形成结节为基本病理特征,并伴有肝小叶结构和血管的破坏和改建。临床上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门脉高压症等表现。肝硬化的发生机制主要由三个环节:①长期的肝细胞损害。②弥漫性肝纤维化。③肝细胞再生形成结节。12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有哪些?其中哪些病变与其慢性化进程有关?为什么?

病毒性肝炎基本病理变化包括:⑴肝细胞病变:变性,水样变性、气球样变。凋亡,嗜酸性变,嗜酸性小体。坏死,溶解性坏死,分为①点状坏死;②灶性坏死;③界面性坏死;④碎片状坏死;⑤桥接坏死;⑥亚大片坏死;⑦大块坏死。⑵炎症反应。⑶增生,包括肝细胞再生、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肝星状细胞增生、成纤维细胞增生。凡是能引起肝小叶结构遭受破坏的进行性病变都有可能使病变慢性化。

13简述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该病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镜下,肾小球肿大,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明显增生,毛细血管腔狭窄,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渗出。免疫荧光检查,IgG和C3呈颗粒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电镜检查,基底膜和上皮细胞间可见驼峰状电子致密沉积物。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高血压)。三论述

1试述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瘤 恶性瘤

组织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 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性核分裂 多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 生长速度 缓慢 较快

生长方式 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 浸润性和外生性 包膜 有 无

继发改变 很少出现 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形成 转移 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手术后很少复发 手术后较多复发

对机体的影响 较小局部压迫或阻塞 较大 可破坏组织,引起出血、坏死、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2试述癌与肉瘤的区别

癌 肉瘤

组织来源 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发病率 较常见年龄>40岁 较少见多见于青少年

组织学特点 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常有纤维组织增生 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网状纤维 癌细胞间多无 肉瘤细胞间多有 转移 多经淋巴道转移 多经血道转移

大体特点 质较硬、灰白色、较干燥 软、灰红色、湿润、鱼肉状 3试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及继发病变。

AS的基本病变:1指纹2纤维斑块3粥样斑块;主要继发病变有:1板块内出血2板块破损3溃疡及血栓形成4钙化5动脉瘤形成 4试述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

特点 大叶性肺炎

病变特点 青壮年 小儿、老人、体弱久病卧床者

病变范围 肺段或肺大叶 肺小叶 病变性质 纤维蛋白性炎 化脓性炎 病变特点 分四期,病变一致,无支气管病变 灶状、有支气管病变

临床特征 咳铁锈色痰;实变体征 咳粘液脓性痰;散在湿性罗音 合并症 肺肉质变;中毒性休克 心衰、呼衰、支气管扩散 预后 预后好,多数痊愈 预后差,多为临终前的并发症 5论述大叶性肺炎各期的基本病理变化。

肉眼观,气肿的肺脏显著增大,边缘钝圆,颜色苍白,肺组织柔软弹性减弱,表面常见肋骨压痕,指压后的压痕不易消退,触之捻发音增强,切面肺组织呈蜂窝状,也可见肺大泡的形成。镜下观察可见肺泡明显扩张,肺泡间隔变窄、断裂或消失,扩张的肺泡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囊腔或肺大泡,肺泡间孔扩大。肺毛细血管床明显减少,肺小动脉内膜呈纤维性增厚,管腔狭窄。

6试列举三种可能引起肠道溃疡的传染病,并简述其溃疡的形态特点。

a肠结核:①好发于回盲部;②溃疡呈带状,其长径与肠的长轴相垂直;③溃疡边缘不整齐呈鼠咬状,底部有干酪样坏死,其下为结核性肉芽组织。b肠伤寒:①好发于回肠末端;②溃疡呈椭圆形,其长径与肠的长轴相平行;③溃疡边缘略隆起,底部不平坦,可被胆汁染成黄绿色,溃疡可深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c急性细菌性痢疾:①好发于大肠,尤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重;②溃疡形状不规则,如地图状。③溃疡浅表、大小不等。

第五篇:病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科学。

2. 活体组织检查: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称为活体组织检查。

3. 病理变化:患病时,机体局部或整体在结构、机能和代谢方面出现异常的变化,总称为机体的异常。病理学家将所观察到的结构方面异常称为病理变化或病理损害。

4. 脱落细胞学检查:又称为临床细胞学检查,主要是从有腔器官和管道获取脱落细胞进行检查。最常检查的器官如胸腔或腹腔积液、宫颈或阴道分泌物、尿道、气管及食道的刮取物或冲洗液等。一些内脏器官和体表肿物还可采用细针穿刺,将细针吸取物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其优点是把对人体的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

5. 大体检查:也称肉眼观察,主要用肉眼,必要时也可借助放大镜,对病变的器官和组织进行解剖学的大体观察,注意大小、颜色、形状、硬度、质地等变化,大小有时可用尺寸或重量单位来表示。此为简单而易行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有经验的病理学家和临床医生凭此可作出初步的诊断。

6. 萎缩:已经发育正常的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的影响而引起其实质部分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7. 再生:是指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在病理因素作用下受损伤破坏后,由局部邻近的并有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发生增生,填补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8. 机化:较大的凝血块、血栓、炎性渗出物的纤维团块、组织坏死灶以及异物等,当其坏死不能完全被吸收时,则渐由周围组织新生的肉芽组织逐渐长入其中,最后使这些无活性的物质被有生命的结缔组织所代替,此过程称为机化。

9. 增生:组织或器官内细胞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细胞数量增多,致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10. 化生: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其所处环境的某些因素影响,而转化成为另一种性质相似的分化成熟的组织,称为化生。

11. 凝固性坏死:常因局部缺血引起。表现为:坏死区肉眼的正常组织结构模糊或消失,呈灰白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的凝固体。镜下见,早期细胞结构消失,但组织结构轮廓尚存。

12. 干酪样坏死: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彻底崩解,镜下不见组织轮廓,只见一些不定形的颗粒状 物质,略带黄色。肉眼见坏死物质均匀细腻,色浅黄,似干酪。

13. 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起初肿胀,随即发生酶

性溶解,形成软化灶。坏死组织分解液化而呈液状,并可形成坏死腔。

14. 脂肪坏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液化坏死。分为

酶解性脂肪坏死和外伤性脂肪坏死。前者见于急性胰腺炎,表现为不透明的灰白色斑点或斑块。镜下坏死脂肪细胞仅留有模糊混浊的轮廓;后者多见于乳房,镜下可见其中含有大量吞噬脂滴的巨噬细胞和多核异物巨细胞。

15. 坏疽:坏疽为组织坏死后又发生了继发性改变的结果。当大块组织坏死后,由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即成为坏疽。

16. 肉芽组织:肉芽组织由旺盛增生的毛细血管及

纤维结缔组织和各种炎症细胞组成。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和形似鲜嫩的肉芽。镜下见大量的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向创面垂直生长,并以小动脉为轴心,在周围形成袢状弯曲的毛细血管网,在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新生的纤维母细胞。

17. 瘢痕组织:是由肉芽组织逐渐纤维化的过程。

肉眼呈白色,质地坚韧,镜下常发生玻璃样变。

18. 血栓:在活体心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发生部分

凝固或血液内有形成分析出,称为血栓形成,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物块称为血栓。

19. DIC:血液的凝固性增高,在全身微循环内形

成大量由纤维素及血小板构成的微血栓,广泛分布于多种器官组织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称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即DIC。

20. 充血: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称为充血。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

21. 局部贫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动脉血输入减少

称为局部贫血。主要由于动脉,腔狭窄或阻塞、动脉壁受压及动脉痉挛引起。

22. 出血:血液从血管或心腔流出,称为出血。分

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

23.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细胞萎缩和脂肪变,以致肝切面呈现槟榔状花纹称为槟榔肝。

24. 炎症:外源性和内源性损伤因子可引起

机体细胞和各种各样的损伤性变化,与此同时机体的局部和全身也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局限和消灭损伤因子,清除和吸收坏死组织和细胞,并修复损伤,这种机体的复杂的损伤和防御反应称为炎症。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液体、蛋白质和血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间质、体腔、体表或粘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25. 白细胞边集:随着血流停滞的出现,微血管中的白细胞离开血管的中心部,到达血管的边缘部,称为白细胞边集。并沿着内皮细胞滚动,可与内皮细胞粘附。

26. 败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不仅没有被消除,而且还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称败血症。

27. 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

28. 化脓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肿形成为特征。

29. 变质性炎:以变质变化为主,多见于急性炎症,主要发生于肝、肾、心和脑,常由重症感染和中毒引起。变质性炎常常引起实质性器官的功能障碍。

30. 渗出性炎: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多见于急性炎症。

31. 急性炎症:持续时间短,仅几天,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以渗出和变质性病变为主,炎症细胞浸润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厌食、肌蛋白降解加速、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

32. 慢性炎症:持续几周或几月,临床上无急性炎症表观。病理变化特点以增生为主,浸润的炎细胞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

33. 菌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无中毒症状,但从血液中可查到细菌,称为菌血症。34. 毒血症:细菌的毒性物或毒素被吸收入血称为毒血症,临床上出观高热和寒战等中毒症状,同时伴有心、肝、肾等实质细胞的变性或坏死,严重时出现中毒性休克。

35. 炎症介质:除了某些致炎因子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外,炎症反应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因子的作用实现的。这些化学因子称为化学介质或炎症介质。

36. 脓毒败血症:化脓菌所引起的败血症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脓毒败血症。此时除了有败血症的表现外,可在全身——些脏器中出现多发性栓塞性脓肿,或称转移性脓肿。

37.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和正常组织相比,其增生和分化异常,具有失去正常控制的特点。

38. 肿瘤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就称为异型性。

39. 外生性生长:肿瘤朝向体表或空腔器官的腔内生长,这种生长方式见于良性和恶性肿瘤。有无表皮或上皮基底膜的破坏是鉴别良性和恶性的重要指标。

40. 恶病质:大多数恶性肿瘤的晚期都可以出现严重的消瘦、贫血和衰竭状态,这种综合的临床表现称为恶病质。

41. 癌前病变:是指某些病变存在着癌变可能性。

肿瘤的发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生发展过程。癌前病变通常是指增生性病变,其发展成恶性肿瘤的百分率较相应的正常组织高,但并非每例癌前病变必定发展为癌。

42. 原位癌:系指癌变初起不久,癌变局限于表皮

内。如位于粘膜的上皮层内或皮肤的表皮内,但尚未突破基底膜,以及局限肝小叶或乳腺小叶内的癌等。由于癌细胞尚未呈浸润性生长,故又称为“浸润前癌”。

43. 活体组织检查:从肿瘤取出小块组织制成病理

切片,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以确定病变的性质,作出病理诊断,称为活体组织检查。

44. 畸胎瘤:是来源于三胚层组织多能的胚胎细胞的肿瘤,根据其外观又可分为囊性及实性两种;根据其组织分化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良性畸胎瘤和恶性畸胎瘤二类。

45.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瘤,是来源于神经鞘细胞

(或称雪旺氏细胞)的良性肿瘤。在颅外,本瘤多见于神经干,特别是四肢的屈侧。

46. 角化珠:在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的癌巢中,有

相当于基底层的细胞,排列在癌巢的外层,其内为相当于棘细胞层的细胞,细胞间还可见到细胞桥,在癌巢的中央可出现层状的角化物,称为角化珠或癌珠。分化较差的鳞状细胞癌无角化珠形成。

47. 风湿细胞:风湿细胞的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嗜碱性;单核或多核,核大,空泡状,核膜清,染色质集中在核中央,核横切面似鹰眼,纵切面时染色质似毛虫。这种细胞为Aschoff首先描述,故又称Aschoff细胞。

48.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内膜下发生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伴有坏死及钙化,形成粥样斑块,称动脉粥样硬化。它常发生于中、大动脉。

49. 风湿病:风湿病是一种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

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炎,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最常侵犯心脏、关节、皮肤和-血管等部位,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故本病被列为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的一种。

50. 0sler结:在心内膜炎中若侵入血管的细菌在血管内缓慢繁殖,形成血管炎,患者指(趾)端形成粟粒大、紫红色压痛结节。

51. 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在肾动脉硬化时因血

管腔阻塞而发生肾梗死,梗死灶机化而形成凹陷性疤痕过多时,肾体积缩小,称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

52. 心绞痛:这是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

起的临时综合征。表现为心前区阵发性疼痛或紧迫感,疼痛常放射至左臂和左肩。每次发作一般3-5分钟,发作可一日数次,也可数日一次,休息或用药可以缓解。

53. 心瓣膜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所致的损伤或先

天性发育异常而造成的心瓣膜变性,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最后常导致心功能不全。

5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患者由于慢性肺、肺血管、胸廓及胸膜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初期引右心代偿性肥厚等一系列代偿性变化,以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及血液循环,较长期较严重的肺动高压,最终导致心脏失代偿,表现以右心扩张,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脏病。

55. Wegener肉芽肿:是以损害上、下呼吸道及肾脏为主的系统性、多部位、多器官侵犯的血管炎,少数病也可以是局限性损伤。其典型病理特征为坏死、纤维素样坏死性小血管炎、肉芽肿三种,临床常见症状是鼻腔分泌物增多或浓涕、鼻塞及鼻衄等。

5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以气道慢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总称。这组疾病常因呼吸道阻塞致呼吸困难、肺功能不全以及肺动脉高压等多种结局引起患者死亡。

57. 桶状胸:多见于慢性肺部疾患表现为胸廓前后径加宽,肋间隙加宽的病理状况。这是由于肺持续处于膨胀状态,体积增加,肺内残气增多,肺活量减少之故。

58.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这是一种急性弥漫性肺泡损伤。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或窒息,呼吸短促(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以上)、紫绀以及血氧分压降低等缺氧现象。但即使高压给氧也难以缓解,提示肺有通气或换气障碍。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较为复杂,病理组织学土有一种较为特殊性变化,即肺的透明膜形成,故又称为透明膜肺或肺透明膜病。但疾病早期不一定有透明膜形成。

59. 肺动脉高压症:正常肺动脉压较低,在安静状态下,约为16/7mmHg,平均收缩压约为12mmHg岣,运动状态时高一些。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达到25mmHg均以上就称为肺动脉高压。

60. 慢性胃炎:由急性胃炎迁延,胆汁返流,螺旋状弯曲杆菌感染所致。分为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类。浅表性胃炎常见于胃窦部,病变多呈灶性或弥漫性,胃粘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或糜烂。镜下,慢性炎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小出血点限于粘膜浅层。表浅上皮坏死、脱落。

61.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

62. 嗜酸性小体:单个肝细胞坏死(细胞凋亡)。由嗜酸性变发展而来。除胞浆进一步浓缩外,胞核也浓缩以至消失。最后剩下深红色均一浓染的圆形小体,称为嗜酸性小体。

63. 桥接坏死:为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相互连接的肝细胞坏死带。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64. 气球样变:是水样变性的一种。开始肝细胞肿大,胞浆疏松呈网状、半透明,称胞浆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更胀大而呈球形,胞浆几乎完全透明,称气球样变。

65. 毛玻璃样肝细胞:见于慢性HBsAg携带者:由

于肝细胞内含有大量劭HBsAg,光镜下,可见肝细胞胞浆内充满嗜酸性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故称“毛玻璃样肝细胞”。

66.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

病。其基本病变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替进行,导致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变。病程可长达数年、十数年或更长。本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序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的表现。

67. 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Ⅲ型变态反应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主要侵犯肾小球,主要临床症状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以及轻重不等的肾功能损伤。

68.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青壮年。光学显

微镜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严重破坏,血液流入肾小囊并凝固,肾小囊上皮细胞增生,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有形成分堵塞于肾小囊腔,即新月体形成。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由于大多数肾小球突然破坏,肾小囊被新月体封闭,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乃至肾衰竭。

69. 急性肾小管坏死:是由于缺血或中毒引起的主

要损伤肾小管的急性肾脏疾病,小管上皮细胞的凝固性坏死,主要临床表现为少尿和无尿乃至急性肾功能衰竭。

70. 肾盂肾炎:是化脓性细菌直接感染引起的肾脏的化脓性炎症,主要是侵犯肾间质和肾盂粘膜,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血尿、白细胞尿、脓尿和轻重不等的尿路刺激征,晚期可出现肾功能损伤。

71.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是机体重的免疫器

官,各种损伤和抗原物质的刺激,都可引起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导致淋巴结肿大,称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72. 恶性淋巴瘤:是由具有淋巴细胞形态及免疫特

征的肿瘤细胞构成的肿瘤。肿瘤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和造血组织,也可见于结外其他组织内。

73. 镜影细胞:是霍奇金淋巴瘤特有的,具有诊断

意义,又称R—S细胞,这种细胞体大、浆丰;核大,双核或多核,核染色质常沿核膜分布、故核膜厚,而核中央呈空泡状;核内有大而嗜酸性核仁当双核的舟—S细胞两核并列,都有大而嗜酸性核仁、大致对称形似镜中之影,故称镜影细胞。

74. 陷窝细胞:细胞体大、浆丰,但胞浆染色淡或

清亮透明;核大呈分叶状,核仁较小。在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胞浆收缩与周围细胞之间形成透明的空隙,好似细胞位于陷窝内,故称陷窝细胞。75. 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在B一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淋巴结正常结构完全破坏,由形态大小一致的小淋巴细胞样的瘤细胞代替,本瘤只以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而外周血像、骨髓像均正常者,称为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76. 前列腺炎:以炎症为主要病变特点的前列腺疾病称前列腺炎,为成年男性常见疾病,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三种。

77. 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男性,发生于前列腺上皮细胞。病理特点:多发生于被膜下,早期呈结节状,后期波及全前列腺,质硬。组织形态:主要为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

78. 睾丸炎:睾丸的炎症性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自身免疫、病毒、细菌和螺旋体等,可发生于不同年龄。

79. 那鲍氏囊肿:在子宫颈慢性炎症进展过程中,因结缔组织和鳞状上皮的增生而压迫或阻塞腺管,致使腺体分泌物潴留,腺腔逐渐扩张成囊状,称子宫颈腺体囊肿或称那鲍氏囊肿。

80. 葡萄胎:本病以绒毛间质高度水肿,滋养层不同程度的增生为特征,形成许多水泡,呈葡萄串状,不见胎儿,故称葡萄胎,本病属良性病变。

81. 绒毛膜土皮癌:简称绒癌,是来源于绒毛滋养叶细胞的恶性肿瘤,较常见。育龄妇女均可发生,青年妇女更多见。此癌侵袭性很强,病灶所在处均伴有明显出血坏死,易发生血道转移。

82. 囊性畸胎瘤:属良性,大多数为单侧性。在卵巢生殖细胞瘤中最常见,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肉眼见肿瘤多为囊性,中等大小,表面光滑,囊内含毛发团及皮脂样物。囊壁较厚,内侧常有一处突起的结节或称头节,表面被覆鳞状上皮,结节内常有毛发、牙或骨质等。

83. 克汀病:又称呆小病,在胚胎期或婴幼儿期开始发病,主要有身材矮小、智力低下、聋哑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表现。按其发生情况,可分为散发性和地方性两种。

84. 粘液性水肿:是少年及成年人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表现,病人血清T3、T4降低。TSHH升高,基础代谢显著低下,皮下结缔组织中有多量氨基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沉积,并吸附大量水、Na+,而引起粘液水肿,患者皮肤苍白、发凉、粗糙,尤以眼眶周围、面部、手、足背、锁骨上部最为明显。

85.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

于30—50岁女性。主要病变是甲状腺正常结构破坏,有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浸润,并有淋巴滤泡形成;甲状腺滤泡萎缩,结缔组织增生。病人甲状腺肿大,质硬,橡皮样。早期,甲状腺功能可正常,病变发展,甲状腺结构破坏严重,则表现甲状腺功能低下。血中可查出抗甲状腺微粒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滤泡细胞,TSH受体的自身抗体,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86. 结核球:又称结核瘤,是孤立的、有纤维包裹的境界清楚的球形的干酪样坏死灶,直径2-5cm,多为一个,有时多个,常位于肺上叶。

87. 树胶样肿:是梅毒的基本病变之一,类似于结

核病的肉芽肿,该肉芽肿韧而有弹性,质实如树胶,故称树胶样肿。镜下结构颇似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但坏死不彻底,周围类上皮细胞和郎罕氏巨细胞较少,且必有小动脉的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

88. 华-佛综合征:为爆发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

此病情凶险,多见于小儿,主要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休克、皮肤粘膜出现广泛的淤点、淤斑,同时有双侧肾上腺广泛出血,但脑膜的病变轻微。

89. 干线性肝硬化:为血吸虫性肝硬化的特点。长

期重度的血吸虫感染患者的肝脏严重的纤维化导致肝脏变小、变硬,肝表面不平,严重者形成粗大突起的结节。切面上,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沿门静脉分支呈树枝状分布,故称为干线性肝硬化。

90. 象皮病:是晚期丝虫病最突出的病变,一般发

生在感染10—15年之后,最常见于下肢,常为双侧性,少数可见于阴囊、阴茎、阴唇、上肢、乳房等处。由于淋巴管道阻塞,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慢性的淋巴水肿,使皮肤和皮下组织明显增厚、粗糙、肥大而下垂,皮纹加深,犹如大象的皮肤外观,故而得名。

下载病理学自荐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病理学自荐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病理学总结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总结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适应和损伤性变化都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改变。 适应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一.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

    病理学比赛

    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马: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孙:欢迎大家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第三届病理学特色教与学大赛决赛的比赛现场。我是今晚的主持孙轩龙。 马:我......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pathology) 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规律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病因......

    病理学题库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一、名词解释 1、肥大 2、增生 3、萎缩 4、化生 5、变性 6、脂肪变性 7、虎斑心 8、坏死 9、失活组织 10、坏疽 11、溃疡 12、空洞 13、机化......

    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 pathology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各类适应及变性的概念及形态学特点(光镜及电镜特点)。 2、 掌握坏死的概念以及各种坏死类型的形态学......

    苏州大学病理学整理

    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萎缩: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

    病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病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萎缩:atrophy 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体积的缩小称为萎缩。 2.肥大:hypertrophy 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的增大称为......

    病理学实验教案

    实验1 第2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与组织适应、变性的常见类型及形态变化。2、掌握坏死的形态变化及其后果。3、掌握肉芽组织的镜下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