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9恋爱中两性心理及行为差异(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2:2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1.19恋爱中两性心理及行为差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1.19恋爱中两性心理及行为差异》。

第一篇:2014.1.19恋爱中两性心理及行为差异

恋爱中两性心理及行为差异

处于恋爱阶段中的男女双方不仅在生理上有很多不同之处,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上也有明显的差异。了解这些心理和行为在恋爱中的差异,就容易知己知彼,做到从容不迫,从而避免恋爱中不必要的弯路和曲折。

以下是清源心理为您带来的分享。

(1)一般来说,在恋爱过程中,男性比较冲动,希望迅速打动对方的芳心;而女性则较被动,喜欢“马拉松”式地进行。因而,男性对女性的追求往往过于率先表示自己的情感,而且心情容易急躁,总希望在短期内获得成功。女性则往往不敢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常常采取曲折、间接的方式,含蓄地流露自己的情感。她们喜欢把爱情的种子埋藏在心里,担心过早或过于轻易地向对方表明心迹会被人指责为“轻浮”。

(2)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倾心和动情,更早坠入情网。进入恋爱期,男性较关注女性的外表修饰,接着,确认对方为意中人后,就渴望和女性有亲昵行为,进入婚约后,男性感情则较平稳、沉静;女性由于情感比较细腻‘体验比较深刻,所以在恋爱中更注重双方的内心世界,更能仔细观察和体验异性心理。女性在恋爱初恋对亲昵行为十分慎重,热恋期则异常渴望这种亲昵的体验,进入婚约后更多地希望恋人像“丈夫”那样来对待自己,同时也力求使自己进入“妻子”的角色。许多男性由于不了解女性这种心理特征,常常使许多女性感到遗憾或变得内向、深沉甚至固执。男性在自己的意中人面前,总喜欢显露自己的才华,同时,又总是尽可能地掩盖自己的短处,并努力去克服自己的缺点;而女性由于受“刻板印象”的影响,表现在对恋爱的态度上就显得内向、深沉甚至固执。只要对心爱的人一往情深,就会棒打不散,任何外来的干扰都不能动摇她们的决心。女性这一心理特点,一方面使她们能不屈服他人的阻挠,勇往无前的同自己的心上人结成伴侣,另一方面也使有的人听不进别人的忠告,一意孤行,一旦同品行恶劣的人相处结婚,往往又后悔莫及,痛苦终生。

(3)女性的自尊心和戒备心比男性强。在恋爱过程中,女性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并且经常设法使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使社会舆论对她的恋人或婚姻有个良好的评价;同时,在恋爱初恋,女性一般都有较重的戒备心理,常以审慎的态度来观察对方是否出自真情实意,惟恐上当受骗。与之相比,男性一般并不过分计较求爱时遭到对方拒绝而带来的尴尬,往往能通过各种方式来寻得心理上的平衡;而且,他们在与女性开始接触时,没有女性的那种戒备心理。

总之,在恋爱过程中,青年男女要注意到双方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正在恋爱的青年男女成功地选择自己理想的伴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使爱情之舟绕过暗礁、险滩,顺利地驶向人生幸福的彼岸。

以上是清源为您带来的有关恋爱中男女双方的心理及行为差异的部分介绍,如果您还有关于婚姻、情感等心理方面的困惑,可以联系清源心理咨询中心,多位咨询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

第二篇:两性的语言差异

两性的语言差异

来源:英语毕业论文 http://www.xiexiebang.com/

依据以往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从语言的六种功能方面即情感功能、指令功能、寒喧功能、指称功能、定义功能和忿像功能对两性语言交际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同时,用性别原型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解释,最后提出社会的发展将影响两性言语交际行为及其研究,并指出了这一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挂词〕性别语言功能交际能力 ·自从年代以来,社会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流瓣建立起来以后,许多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为这门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以大量的实验为根据,把语言作为一个社会角色。,考查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其研究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和人种学等多个学科。这其中包括了语言与性别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年代末期,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更是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更为全面,视野更为开阔。

从早期的到中期的·,和以及近期的,和等,语言和性别的关系研究已历经了从语音、语调、词汇、句式到语言风格上的差异研究的发展。本文将依据以往的研究成果,探讨两性语言差异在语言功能上的反映。

语育功能早期的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俄国语言学家根据信息论提出了“语言功能”模式,其后,又对其进行了发展。他们认为任何一种交际活动都包含有六个因素,即说话人、受话人、接触、信息代码、语境、话题。以及信息内容。当交际活动偏向上述某一个因素时,语言就产生了某种功能,分别为情感功能,指令功能,寒喧功能,指称功能,定义功能和相像功能。社会语言学家们对男女交际过程中语言状况的调查、分析和总结,表明了两性语言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在语言功能上也有明显的反映。

两性语言差异在语言功能上的反映情盛功能在语言产生的情感功能方面说话者总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其对事物的情感,从而将个人情感传达给受话人。许多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总是期望用话语来展示他的知识、能力,因而他们在谈话中常避免流璐个人情感中脆弱的一面。

而女性的谈话则通常积极表示出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力求将自己置于乌受话人同样的位置上。例如,的研究表明,在对朋友表示关心的方式上,男性常说的话有“„”“,”或者“卜”而女性则常说“‘成”“而”由此可见,男性常常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以此来显示他本人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谈话中,由于将自己置于高于对方的地位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女性则不同,她们由于缺乏自信自己具有对事物的洞察力而常常只能尽力感受对方的经验,给对方以安慰。另有许多学者发现在谈话中,女性更趋向于频繁地将诸如“二”这样的表达方式穿插在其话语中,,这表明女性对她们所说内容的不确定性,她们浦要强调说她们所谈论的只是自己的看法,对内容的正确性和适切性耐并无把握正因为男女在谈话中对个人情感流露方式的不同运用,导致了两性经常谈论的话题的不同。总的看来,女性较多谈论的话题常围绕个人,而男性常谈论的话题中则较少涉及自我。报令功能男性似乎更愿意借助于这一功能来显示其在谈话中的自主和控制地位,这恰好符合了社会文化生活对于男性统治形象这一性别原型的既定规定。正因为在交际中,男性更为经常地提出建议,使得听者更易于接受他们的建议,认为那是更具有建设性的话语,而女性在谈话中所流露出的意图则常为对方认作是对感情的慰籍和抚慰。因此,男女在交际过程中通过指令功能所产生的不同的谈话效果无形中也就影响了受话人的言语交际行为,使得他们的语言风格具有男性女性的特征。在其著作的调查表明,当一个男性向同性倾诉他工作中的苦恼时,后者通常会说些诸如“,加”或“‘”等带有鼓励性和建设性的话语而当他向一个异性谈及此事时,后者很可能会以一个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劝慰,如‘。”或“伪,”。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回答,受话人会觉得前一种方式更有效、更有帮助,而后一种方式却多少显得有些空洞。反过来,受话人就会在他自己的语言中趋于向他头脑中留下的“男性语言”靠拢。语言的指令功能上所表现的性别差异和前面所论述的情感功能上的性别差异是紧密相联的,说话者对自己性别身份的认定一会导致他她在交际中不同的话语风格,而这种风格对受话人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从而产生对“性别语言”一的认定。寒咬功住·这个方面的差异可以从女性话语中所流露出的对语言的寒喧功能的强调而得以证实。语言的寒喧功能表现在‘维系关系”上。人们发现女性更为经常地将交际作为一个基本方式来建立和维系与他人的关系。她们在交谈中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思想并同时得以了解他人的生活和思想。基于此,女性的语言更多地显示出“犹像”的特征。女性语言的“犹像”性,可通过她们在谈话技巧中较多地运用“语言闪避”而得以体现。诸如“”“”“‘„”“‘,‘„”等等之类的“闪避词”,通常都被女性用以回避直截了当的表态和回答。女性语言的“犹像”性特征还表现在交际过程中,女性比男性更常使用附加疑问句’来表达他们的看法。如“,’”来表达她们的看法。如,“,‘”这种句式的语意不如陈述句“。”直接,它表示说话人对这部电影有自已的看法,但希望得到听话人的认同。指出,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喜欢用一种试探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女性更多地使用附加疑问句是因为附加疑问句可以减少语气肯定的力度。的分析也指出,女性使用附加疑问句的频率是男性的三倍。

由此可见,附加疑问句是一种言语行为,要求对方不停地作出反应或回答,大多数女性将其作为确保谈话继续的一种方式,而对于大多数男性而言,他们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指称功能语言指称功能的完成与话题有关,男女语言在此功能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话题的选择,另一个则是话题的维持。在话题的选择方面,许多研究已表明男女两性经常谈论的话题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讲,男性之间谈论的话题更抽象一些,这反映出他们谈论的内容不止局限于个人的事务和当前的交谈环境。而女性则相反,她们常选择与个人情感和当前场合有关的话题。关于这一点,本文在前面的节中已作了阐述。在谈话进行过程中,与女性相比,男性显得更积极,而且力图控制话题。尽管在英语中诸如“,,”之类含有“噜嗦,多话”含义的词语通常和女性连在一起,而使人们认为女性似乎更为健谈一些,但是大量的研究仍然表明,男性控制着谈话中的话题。在如何开始一段谈话的问题上,男性很少提及以前的话题来作为新话题的开端,他们通常选择的都是他们想谈论的话题,因此,在谈话中,男性较之女性,在话题的转换上显得更为突兀叩,他们更为经常地使用“跳跃”话题一,也就是说,更经常地从一个话题转向另一个话题,而女性则正好相反,总的来说,女性在交谈中表现得比较合作,通常很少长时间占据发言权,开始讲话时,女性倾向于提及前面别人说过的,她们比较注意保持交谈的连贯与流畅,因此,往往会围绕一个话题谈较长时间,话题转换较为缓慢。虽然她们也提供多个可供选择的话题,但最终还是由男性作出选择。

早在年,曾经分析了一对夫妻在家中的谈话发现,妻子在家中为进行交谈而提供的话题量是丈夫的两倍,但是由于丈夫缺乏必要的回应而不得不放弃其中的大多数。而丈夫提出的话题虽然数量不多,却几乎都能得黔妻子的积极回应。因此得出结论,谈话是由男性控制的,但却是由女性参与完成的。定义功能语言的定义功能表现为,在语言交际中,一个基本前提是语言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即说话人和受话人共用一整套语言信息代码。由于男性和女性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他们的语言信息代码也就具有了性别特征。

通常说,男性较为经常地使用那些有较强进攻性的言语行为乳,如,吼叫、挑衅、打赌、咒骂、威胁等,这也是男性性别原型在语言中的反映。男性作为攻击者和反叛者的角色得到社会认可,而女性则被认为处于从属地位,具有顺从的特点。正是这样一种近乎固定的性别原型将男性和女性限定在各自的性别角色中,并使得他们在语言交际中自主地寻找并运用相应的具有性别特点的语言表达。正如的调查表明,男性使用咒骂、威胁甚至侮辱性的语言,有时居然是表示亲近的一种方式。女性语言自然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早在年的著作,盯中指出,女性总是“本能地回避粗俗和污秽的语言,而喜好使用精炼的、含蓄的、间接的表达”后来的许多学者如和都发现,女性更为喜欢使用标准语言,以使自己能更为接近上层社会。想象功能语言的想象功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说话人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运用。语言的想象性用法与交际中的男性和女性对“肯定性最低限度反应”的不同理解和运用有关。在对方说话时,女性较多地发出“,。,”这类反应,意在向对方表明“我正在听,请继续”,男性听人讲话时则少有这样的反应,因为他们将这种反应认作“我同意你的看法”。所以,由此而产生的差异极易透成交际中的误解。在异性交际中,女性的反应可能被误认为是对自己说法的赞同,或者由于女性反应的频繁出现而让男性产生疑惑扩觉得女性的真实态度难以琢磨,女性说话时,由于男性的反应大大低于女性的期待,女性就会认为男性听自己讲话时心不在焉,并很可能为此而感到恼火。

性别原型男女语言的差异必然会反映在其功能上,而每一种语言功能上的不同也导致了两性交际风格的差异。对于话语风格上的这些差异,许多学者不仅仅进行了充分地描述,同时还进行了深人地探索,试图对这些差异作出合理的解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解释之一就是性别原型理论,即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及行为方式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构成了相对固定的性别原型,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构成了强大的社会压力,使人自觉地或被迫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朝着既定的性别原型靠拢,反映在语言上表现为,人们自主地使用符合自己性别特点的语言。

四、几点看法对于男女语言差异的考察和研究,经历了从表层到深人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观点似乎有必要重新考虑。

首先,性别原型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性别原型以不同的内涵。两性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而传统的性别原型的概括夸大了两性差异。现代聪明智慧的男性和女性,融合了两性性别原型中的优秀品质,将积极、自主、争强好胜的性格与温柔、细藏、善解人意的性格结合起来,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取得更大成功。

因此,新的性别原型的形成也将影响人们的言语交际行为。其次,男女语言差异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及其思想的影响。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女性人数明显超过男性,那么,这些研究的进行是否也受到了性别的影响自从将女性多用附加疑问句的原因解释为她们对自己话语及行为的不确定,她们的话语风格也就是“无权势”的风格。

但自之后,又有许多学者却发现男性有时比女性更喜欢用附加疑问句,他们对此作出的解释却不能归结为男性话语风格的“无权势”,这多少有些令人费解。最后,正确认识两性语言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中,它能够指导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会使用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地道的外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使自己与人进行得体的交往。

同时在阅读中,提高对不同性别语言风格的敏感性,有助于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第三篇:从心理社会行为探析中西方差异范文

摘要:从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假设出发重新审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心理社会行为差异,本研究表明:中国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设使得中国人的心理社会行为出现了一种原发性的焦虑,并造成了中国人注重道德评价、关注环境影响以及较多防御反应的特点;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本恶假设则使得西方人有~ 种原发性的随意和放松,并造就了西方人关注行为和事物本身特点、关注目标特点及较少防御反应的特点。前者被称为“性善文化”,而后者则被称作“性恶文化”。通过对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概念的重新审视,不仅支持了对中西方“性善一性恶文化”的界定,而且也深化了对上述概念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对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及全面梳理西方心理学概念的需要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人性论;性善一性恶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 中西方行为与思维模式的差异在心理学研究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证证据,而且这些差异往往被看作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结果。例如,Nisbett认为,亚洲文化下的人和欧洲文化下的人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看待它们周围世界的方式都有很大差异 ]。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建筑、生产方式、器物等物质层面的内容,也包括语言文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非物质层面的内容,而x,i-人性的看法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中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入手,深入探索中西方行为与思维倾向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假设

“人性”,即“人之性”,而“性”是指事物的状态、情况,或说质性、特点等。例如,“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苟子)、“天命之谓性”(子思)、“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董仲舒)_4]、“性,生而然者也”(王充),“性”字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事物的状态、情况,或说质性、特点等。“人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状态和资质。按照英国生物学家达肯斯(R.Dawkins)的观点r6],作为生命最基本单元的基因的惟一天性是自我复制,而基因要达到自我复制的目的,惟一可行的就是利用天地间的生物为它生存与繁衍的载体用来自我复制。基因自我复制和自私的天性,成为宇宙间生物繁衍的原动力口]。人性的生物学属性是分析中西方人性假设的基础。中西方文化中对人性的看法都是多元化的,包括性善论、性恶论、不善不恶论、又善又恶论等,本文仅就在中西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性假设进行分析。中西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性假设有着巨大的差别,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性善论,而西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则是性恶论。孟子最早对人性本善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把人的本性概括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且“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l8]孟子对性善论的阐释包含了三层意思:(1)人之初就具备了“善”的本质特点,即“四端”,类似于人之四体;(2)不具备这种善的本质特点,就不能称之为人;(3)只要顺从人的本性,就可以直达人性修养的最高点,即“仁、义、礼、智”。孟子的人性设计把“人”的标准定得很高:不仅需要自己达到、更重要的是需要别人接受,或看到你的“四端”。

西方文化中有关性恶论的来源也很多。根据《圣经》的记载,基督教的原罪说就是一种典型的性恶论。欧洲思想家奥古斯丁、马基雅弗利、霍布士、叔本华等,皆持人性为恶的观点。除宗教理念外,西方文化强调的并非人性的价值判断以及道德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用,而是强调人的各种要求,肯定人的自利性,并在这种人性“自利”的逻辑基础上,展开对法律、政治等制度的探讨与论述,从而探求社会运行的合理与和谐。而中国文化有关人性本善的假设强调人应该超越自我以达到一个内圣外王的程度_9』。换言之,虽然中西方文化有关人性的假设存在差别,但x,i-人性发展的目标或人性修养的终点却是一致的,都是向善的。图1 中西方人性假设示意图

图1是中西方文化中有关人性假设的示意图。的假设,实际上使人性远离了人的生物属性而比较其中有关人的生物学属性和人性修养的终点在中 接近人性修养的终点,而西方文化人性本恶的假设西方文化中是相同或相似的,差别在于有关人性的则使人性紧靠人的生物属性,但离人性修养的终点假设,或人性修养的起点。中国文化有关人性本善却很遥远。

二、人性假设与“人”的标准(一)“做人”与“是人”

中西方有关人性的假设直接导致了中国人需要努力才能“做人”,而西方人则生来就“是人”(bea person)。“做人”的压力主要来自将人性的起点放在了几乎与人性修养的终点相同的水平上,因而对个人所有的言行都要进行道德评价,只有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个体才具有了“做人”的资格。有了“做人”的苛求,因而会使中国人把终点放在了基础性的道德评价上,这种“评价”的压力使得中国人难以平静地分析自己的言行,而把重点放在对言行的评价上,而且对“至善”或人性修养终点的关注则相对较弱。“性善假设”远离了人的生物学属性,因而对个人言行的内省必然会发现自己与人性本善之间存在明显的鸿沟,而且外界对“人”的标准的明确界定(如孟子的“四端”)必然会让个体产生“自己不是人”的结论。这种焦虑在最严重的时候会在无形中给中国人套上沉重的枷锁,让人们无法直面自己任何的个人需求和欲望,再加上封建礼教的制度化延伸,使得人性受到戕害和压抑,被鲁迅称之为“吃人的文化”_1。也有人把中国文化称之为“扬善文化”,无论是社会的制度设计,还是x,t人们日常生活言行的要求,都集中体现为鼓励、支持和奖励善行。中国人“做人”的原发性焦虑使得他们无论面对自己还是他人的言行时,都会首先考虑其“道德性”,对言行的直接描述远远不如对它们的评价更自然、更重视。例如,《现代汉语词典》中描写人格特点的形容词共6 156个,其中描述性和评价性的词分别为1 542个和2 478个,评价性的词显著多于描述性的词(1.60:1)。而且,当让中国大学生描述他们所熟悉的人时,他们所用的词中竞有75.6 是评价性的,描述性的词只有24.4 _1。而且,在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时,初期编制的1 600多个项目中描述性和评价性的项目各占50,但经过被试评定和统计分析后,最终保留下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 的项目中描述性的共55 个,仅占31,而判断和评价性的125个,占69 _]。“性恶假设”将人性起点与人的生物学属性平行,让人“生来是人”。因而人的言行的自然表达,无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甚至法律制度)都会被认为是人的天性,因此也就不会有“不是人”的顾虑。几乎无所不包的“是人”起点使得两方人不会关注个人言行是否符合眼前的是非标准,因而既可以心平气和地分析自己的言行,又可以对人性修养的终点给予更多的关注。这种“虽上不着天,但却下可着地”的“做人”处境使得西方人逐渐养成了开放豁达、外向冒险的民族性格,并一直生活在“期望达天(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不得,但尚可着地(人性的弱点)”的相对从容的心态。与中国人的原发性焦虑不同的是,西方人有一种原发性的轻松和随意。由于人性本恶,只靠鼓励和激励人们的善行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严格的法律,才可以维持社会生活的稳定。因此,西方人在观察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往往会把重点放在行为本身的含义上,不需要在行为之外再去寻找是否符合某种社会标准的证据。在英语的《威氏新国际词典(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中,用于描写人格特点的描述性和评价性的词共9 767个,描述性和评价性的形容词分别占46.5 和53.5(1:1.15)[ ],描述性和评价性形容词的数量大致相当。而测量西.g-人人格特点的NE0 PI—R 的240个项目中,描述性和评价性的项目分别为156个和84个,所占比例分别为65 和35 [“]。500年前,孔夫子在《论语•为政》中的一段话似乎道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西方文化强调的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即用政法来引导,用刑罚来整顿,其后果就是民众能够免于罪过,但无廉耻之心(每个人生来就“是人”,但不一定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而中国文化强调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顿,其后果就是民众知道廉耻而且人心归附(经过改造才能“做人”)。

(二)纹饰与栽培

耐人寻味的是,中西方“文化”一词的词源也有明显的差异,与“性善”、“性恶”假设有着惊人的内在联系。图2是甲骨文的“文”和“化”的字型,其中“文”字是人形的胸部画有花纹,意为纹饰、美化;而“化”字则是颠倒站立的两个人形,意为“颠倒、变化”。“文化”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在表面的纹饰导致美化的变化”。而英语的“文化”(culture)一词的拉丁文词根源自耕作、栽培、培养、教养。从植物的栽培到人的教养,这后一层也隐隐含有为人性披上“有教养”外衣的意思 1 61 5。这种词源和字型的解说虽不能代表中西方文化的全部差异,但至少为我们审视中西方文化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视角。图2 甲骨文中“文”(左)和“化”(右)的字型中西方文化都有对行为的模铸和美化作用,都是引人向善的,是为了让个体的行为在现有水平(道德水平、适应水平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差别。但由于对人性的看法迥异,也使得文化的作用在对具体行为的模铸上出现了差异。在信奉“人性本善”的中国文化(性善文化)中,“善”是做人的起点,但除极少数的圣人以外,人们的行为均离“做人”的标准(善)相去甚远,因此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和建功立业的程序,核心在于“先做人,再做事”。然而,如果严格按照儒家的经典,那么普天之下能做事的人也就没几个了。于是,中国人只能采取“边做事,边做人”的策略,即在做事中磨练自己做人的根本,这反而使得做事成了“陪衬”,在做事中体现的做人的特点倒成了“核心”。因此,中国人的行为或做事的目的性在此出现了转换:不管事情做得如何,关键在于所做的事情及做事的过程是否符合社会规范,即强调的不是行为的直接后果,而是行为的引申效果或社会效果。例如,无论面对成功或失败的情境,中国人都倾向于为自己辩解,只是辩解的目的有所不同;失败时辩解的目标是使自己的行为“看上去没那么糟”,而成功时辩解的形式是自己的行为“没那么好”,但目标是为了使自己“不表现”骄傲,以及一旦表现不好,也可以更方便进行辩解_1。而在信奉“人性本恶”的西方文化(性恶文化)中,“善”是做人的追求目标,眼前行为的“善”或“恶”只是反映做人的境界不同,在作为“人”这一点上并没有差别,而且做人的“善”的境界主要是通过做事的效果,而不是做事的过程是否合乎道德规范进行判断的。因此,西方文化中人们较少“做人”的压力(无论善恶都是人),因而可以相x.-i“比较自由地去做事、去建功立业。而且建功立业的过程只要不违背法律就可以,不像中国文化中对人的行为是弥漫性的和全方位的限制和制约。于是,西方人的策略就是“做事即做人”,即做事是核心,:在做事的过程中遵守有限的法律约束就是做人。因此,与中国人不同的是,西方人的行为或做事的目的性是直接的:只为事情做得如何,强调的是行为本身或行为的直接后果,而不是行为的引申效果或社会效果。西方人只有在面对失败情境时才会为自己辩解,面对成功的情境时则无需辩解,反而会更加强化自己的成功(以远离人性中的“恶”)[”]。从文化与culture的语义分析可以看出,对个人言行的纹饰或栽培的差别也是起源于x.-i”言行的评价性不同造成的。中国人凡事都要参照外在的“做人”标准,而且由于这个标准离人性修养的终点很近,所以每每会感受到自己的言行从客观上来看还达不到“人”的标准。相比之下,西方人的做人标准与人的生物学属性几乎是等同的,因此人性修养的主要任务是远离人的本性。这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是,西方人对言行的“栽培”实际上是在“接受现实中的人性之恶”的基础上对人性的“逐步改善”的过程。

(三)体验与反思

中国人注重个人言行与社会规范之间的一致性,而这又反过来促成了中国人对外部客观世界的相x,-i“忽视,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文化属于一种“体验型”文化,即注重对自我的认识和反省,并把它作为认识外部世界的手段,认识自我的同时也就可以把握外部世界_1。即中国人认识外部世界所采用的策略和方式与认识自我的策略和方式是一致的,注重判断和评价,x,-i”客观事件或现象的YS“析难以“客观”。如中国和日本的创世神话中把自然界描述为“亲切的、日常的,它本身并不神秘,是可以按人的意志来改造的。因此,中国人是以认识自我的方式认识外部世界,主观性明显,注重的是判断和评价,x,-j-现象或行为本身的把握会因人而异。西方人则相对更加重视对自己言行的客观认识和分析,较少对自己言行的道德评价,而这种倾向又反过来促成了西方人对外部客观世界的重视。西方文化被看作是一种“反思型”文化,即西方人认识外部世界时使用的策略和方式与认识自我的策略和方式是一致的,注重的是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认识和分析[1。如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关于自我的界定和x,-i-自我的认识都遵循基本的“知觉规律”c 21_。x,-i”东西方四种神话的创世说比较也发现,希腊神话和犹太圣经中关于创世的假设都把自然界描述为“充满了令人恐惧的奇迹和灾异,⋯ ⋯ 人在自然面前是小心翼翼的、陌生的”口。这种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和x.-i-变化的敏感可能使西方人更关注现象或行为本身的变化,注重描述和客观分析。美国心理学家W itkin和他的同事Asch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在垂直知觉中表现出的“场依存一场独立”倾向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稳定的一致性,反映个体在心理活动中依靠外在参照或内在参照的认知方式差异_2。从西方人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关系来看,西方人的“场独立性”应该明显高于中国人。这方面的实证比较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中西方文化中x,-j-~ 验与反思倾向的不同重视程度在人格结构中也.fi-明显的体现。西方大五人格结构中的第五个维度(0 因素,即开放性)_23 的核心成分是x,-i-内心体验和感受以及外部世界都很好奇,随时都乐于接受新的伦理、社会和政治观念,并保持独立的判断,不迷信或顺从权威。这个维度在西方文化中是比较稳定的和一致的,反映了西方人对待外界新异事物和观念以及自己内心想法的开放和惯于客观分析的倾向。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西方“大五”人格结构的。因素在东方文化中很难得到重复,不但0 因素的内部一致性很低,且存在被分解的现象[2。对中国人在0 因素上的结果分析发现,0 因素没有以单独的维度出现,但却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消极特点(如不够坚韧、不够严谨、不合群)有很高的相关_3。总结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关于人性的假设塑造m 了不同的行为和社会反应倾向。受人性本善假设的影响,中国人更关注自己言行的社会评价,注重个人言行与伦理道德规范的相容性,因而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注重的是其深层次的含义(通过评价获得);对自己言行中的不足和局限也多采取防御的方式而不是直接面对的方式;对待外界的态度也与对待自己的态度相似,注重事物或观念间的联系而不是事物或观念本身。相反,受人性本恶假设的影响,西7s人不太关注个人言行的伦理道德性质,因而可以比较客观地看待和分析自己的言行,对自己或他人的言行的本身特点更加关注(通过客观描述获得);对自己言行中的不足与局限也会采取直接面对的方式;对待外界的态度也是比较客观和一致的。如果根据人性假设把文化分为“性善性恶”文化,那么中西方文化或“性善 性恶文化”下的个体在① 对自己或他人的言行约束、② 对自己或他人的不足和局限的态度以及③ 对待外界事物和观念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三、对“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概念的重新审视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的特征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而且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分别界定为集体主义(以看重社会及人际和谐为标志)和个人主义(以看重个人利益为标志)文化的观点已经被大多数跨文化心理学家所接受。集体主义文化的定义性特征是“对关系的特别关注”,对自己人(家庭、种族、国家)有较高的依赖,优先考虑所属团体的目标,根据所属团体的常模塑造自己的行为 ]。个人主义文化则注重竞争和个人的成功与成就,或关注自我依靠、与他人的独立以及个人的独特性。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个体在心理社会行为的众多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在面对冲突时,集体主义者主要关心的是关系的保持,而个人主义者主要关心的是公正E3s];集体主义者偏好的解决冲突的方式是不破坏关系,而个人主

义者则偏好通过法庭解决争端。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文化划分的依据是价值观的差别,即关注个人的成功、自主、独特性,还是关注团体的和谐、被团体成员接受等。然而,从“性善~ 性恶”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文化,这种划分却存在明显的问题。首先,从“做人一是人”层面来看,确实存在追求个人成功和独特性,或追求他人积极评价(团体和谐、被人接受)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是“全或无”的,而是有着更细致的差别。中国文化中强调的是“先做人,再做事”或“边做人,边做事”的策略,做事所追求的主要是被接受和认可,而较少考虑个人的成功或独特性。如果把“做人”看作是对关系的关注,“做事”看作是对个人成功或独特性的关注,那么确实可以认为中国人比l匮方人更注重对关系的关注。然而,无论是“先做人,再做事”,还是“边做人,边做事”,中国人并没有放弃“做事”或对个人成功和独特价值的追求。这可以在中国人一7s面追求“与人同”以达到团体和谐和被人接受的目的,但同时又追求“出人头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性及个人成就,如“衣锦还乡”)。例如,王磊和郑雪[剜对中国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成分的研究表明,人际接纳、道德原则和个人目标是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主要来源,其中“人际接纳”和“道德原则”可以看作是集体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占2/3),而“个人目标”则属于个人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占1/3)。王登峰等 的研究也表明,中同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由个人吸引力、感情生活特点、国家荣誉、个人素质(目标)、家庭经济状况和工作(学业)成绩等六个维度构成。其中个人吸引力、感情生活特点、个人素质(目标)和工作(学业)成绩等四个维度属于个人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占2/3或66.7),而国家荣誉和家庭经济状况则属于集体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占1/3或33.3)。西方文化中“人性本恶”的假设使得个体无一例外都“是人”,因而消除了“做人”的羁绊,可以更自由地体现个人的独特性及追求个人的成功和成就。然而,这并不等于西方人就不需要关注关系或他人的认可,因为无论是个人的独特性,还是个人成就或成功都需要相比较而存在、被承认而显著。从文化意义上来看,西7S人的言行尽管较少受到泛化的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但至少也要受到法律和契约的影响,因而必然需要对他人或团体的关注。因此,西7s的性恶文化应该是既强调个人主义,也强调集体主义,属于个人 集体主义。例如,Crocker[4 等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总结出西方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七个来源,包括能力、竞争、他人赞扬、家庭支持、外表、上帝之爱和个人美德。其中能力、竞争、外表、上帝之爱和个人美德属于个人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占5/7或71.4),而他人赞扬和家庭支持则属于集体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占2/7或28.6)。其次,从“目的 手段”层面来看,西方人追求个人独特性或成功成就主要体现的是行为的目的性特点,较少考虑采取什么策略或手段;而中国人对关系和被他人接受的强调尽管也有目的性的成份,但至少部分(或大部分)是出于手段或策略的考虑。换言之,中国人对关系或被他人接受的重视可能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既可以作为目标,也可以作为手段,即通过“做人”赢得做事的舞台和基础。因此,中国人的言行追求的是双重臼标(做人与出人头地),而且这双重目标之间又有密切地联系(做人是建功立业的基础,而且建功立业也可能是为他人)。因此,中国人重视团体关系的和谐及被他人接受,这只是“性善文化”对做人的严格要求的产物,中国人在强调“做人”的同时并非对自己的成功和成就无所企求。在中国文化中,“做人”是外在的表现,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和目标,而追求个人的独特性和成功与成就则是潜在的和终极性的。同样的,西方人对个人独特性和成功成就的追求是外在的和明显的,这与西方“性恶文化”中对个人言行较少伦理道德方面的要求有关。但这也不能否认西方人对“被他人接受”的重视,因为至少对法律和契约以及宗教教义的遵从也可以看作是对个人言行的约束,或对团体关系的关注。把中西方文化界定为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实际上是只看到了表面的或主要的方面,而忽视了内在的或次要的方面,也就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过分简单化了。

四、总结与展望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在心理学中也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本土心理学(indigenous psychologies,IPs)l4 的兴起,文化与心理社会行为的跨文化差异问题已经成为心理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人性论出发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试图找到一种有效的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心理社会行为差异的角度。通过对“性善一性恶论”的分析,提出了中西方“性善一性恶文化”的假设,并分析了相应的特点与含义。另外,通过对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及人格结构差异等概念的重新审视,不仅支持了对中西方“性善一性恶文化”的假设,而且也深化了对上述概念的认识。对心理学中更多的西方概念的深入分析应该会有更多的收获,这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或本土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r4。而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充分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别,以及与此相应的对西方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发现的审慎态度。本文所讨论的问题至少从方法学的角度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提供了参考。参考文献:

[1] Nisbett R E Cognition and perception of East and West[G]//InIn Q C.Jing,^,L R Rosenzweig,G.d’Ydewalle,H.C.Zhang,H. C. Chen,and K. Zhang(Eds.,),Progress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Around the W orld. London: Psychology Press,2006. [2] 王先谦.苟子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4]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M].长沙:岳麓书社,1997. [5] 黄晖.论衡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 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London,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7] 孔宪铎,王登峰.基因与人格:试述基因为人格特征的原动力[J].文史哲,2006(3):5—13. [8] 孟子•公孙丑上[G]//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 俞吾金.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 儒家人性理论与基督教人性理论的比较研究[J].复旦学报(哲社版),1999(1):49—52.

[10] 鲁迅.狂人日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11] 王登峰,方林,左衍涛.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J].心理学报,1995,27(4):420—427. [12]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J].心理学报,2003,35(1):127—136.

[13]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学报,2004,36(3):347—358.

第四篇:从两性差异看中国当代女性的角色定位

从两性差异看当代中国女性的现实处境与发展

摘要:在女性主义的理论中,男性两性差异包括生理性别差异和社会性别差异,这种差异产生了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定位。但是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差异与其说是由生理决定的,毋宁说是由社会文化规范的。从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两方面看,中国女性解放事业虽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这种丰硕成果下仍掩盖着许多性别分工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女性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道路,但这条漫长的道路也充满了希望。

关键字:女性主义 生理性别 社会性别 中国女性现实处境 女性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似乎获得了和男性同等的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机会,并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当前中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的角色定位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女性问题也仍是公众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女性主义的界定

谈到女性话题,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女性主义这个术语,那么到底什么是女性主义呢?女性主义这一术语来自英文单词“feminism”,最初译为女权主义,之后随着中国妇女研究的发展,又把“feminism”一词译为女性主义。《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对“feminism”一词是这样界定的:“女权/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包括男女平等的信念及一种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旨在消除对妇女及其它受压迫群体在经济、社会及政治上的歧视。”可见,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问题始终是女性主义的核心话题。人的社会性是通过男性和女性两大主体的互动形成的,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是相对与男性来说的,男女的两性差异曾使女性沦为以男性为主体的他者和第二性的地位。那么,要重新确立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就要从男女两性的差异入手。

二、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关于男女性别差异的话题可谓由来已久,在女性主义研究领域中,男女两性的差异包括生理性别(sex)上的差异和社会性别(gender)差异。

(一)两性的生理性别差异

一个婴儿从一出生就会因为他的生理特征而被确定为男孩或者女孩,这就是生理性别,是人类的自然属性。这样人类就与自然界其他种类的动物一样,分为雌性两性,即男性和女性。因为女性主要负担生育的责任,所以在身体结构上出现了很多不同于男性的特征。比如男性一般比较高大,体格健壮,相反的女性通常比男性矮,体重较轻,骨骼较为纤细,骨盆较大,以适应怀孕和分娩的需要;男性一般毛发较重,肌肉富有力量,而女性毛发较少,肌肉力量小,体型也比男性更丰满。

从生理性别可以看出,男女之间的本质区别是生理特征的不同,但在现实社会中,这种生理差别被无限的放大了。因为没有生育的负担,男人一直充当社会的主宰,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绝对地位,而女性却以“贤妻良母”的角色被被排挤到社会的边缘,失去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将女性限定在家庭领域中,剥夺了女性从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权利和机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儿有泪不轻弹”等传统思想导致了男孩女孩从一出生就要被家庭、社会塑造成约定俗成的“男人”和“女人”,这中后天形成的性格、行为等差异就是社会性别的差异。如果说生理性别是人类进化客观所造成的话,那么社会性别则是人类社会的主观意识的体现。

(二)两性的社会性别差异

盖儿•鲁宾在1975年发表的《妇女交易:“性/政治经济学”笔记》中就提出了性/社会性别制度的概念。“性/社会性别制度是社会将生物的性转化为人类活动的产品的一整套组织,这些转变了的性需求在这套组织中得到满足”。也就是说两性的差异已经不只是生物特征在其作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对女性的定位大多来源于社会制度、文化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性别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生理特征,而且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构成。

在孩童时代,男孩就被告知要有男子汉气概和阳刚之气,要勇于挑战,要成为命运的主宰;相反,女孩则始终被提醒要具有女性气质和阴柔之美,要温顺、服从。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稳定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就意识到了男女社会性别差异的问题,她说:“男女之间的差异是他们的环境不同的结果。”在这本书中,波伏娃还提到了社会在女性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她说:“女人是逐渐形成的。从生理、心理或是经济因素,没有任何的既定的命运可以决定人类中的女性在社会中所表现的形象。决定这种处于男人和阉人中间的、有着所谓女性气质的人种的是整个文明体系。”④

由此可见,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差异与其说是由生理决定的,毋宁说是由社会文化规范的。人的性别意识以及男女性在性格、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是在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是社会制度安排和社会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三、从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看中国女性的现实处境与发展

(一)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决定要辩证的看两性差异

1、过去强调“男女平等”的局限性

自五四运动是中国就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建国后男女平等更是作为法律条文被列入宪法当中。但是早期强调的男女平等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男女平等过于强调男女的同等、均等,把男性和女性都放在相同的要求和标准之下,而这个标准实际就是男权社会的标准。女性若要享受到男性的社会特权就必须用男性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甚至要成为男人。为了能像男人一样不受牵累的在社会上干一番事业,许多女性甚至选择了独身。这个时候,女性因能够闯入男性的社会而获得强烈的解放感、自由感和满足,像男人一样甚至成了女性主义者也认同的女性解放目标。

这种“男女平等”的思想其实忽视了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忽视了女性生育的重担和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表面看起来的平等也掩盖了真正的不平等。

2、真正的男女平等要实现性别公正

生理差异决定男女平等不能忽视女性自身的生理特征和生育要求。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需要来自男性群体的帮助;在职业分配中,不应强迫女性从事高空、矿山、水下作业等重体力或不利于女性生理健康的工作。这是由男女的身体机能决定的不可改变的事实。同时也要考虑到女性在语言、情感、交际等方面的优势,让女性在教育等行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从社会性别上看,不应对女性角色定位进行一成不变的设定,将女性限定在家庭内部而认为只有男性才能更好的涉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应改变传统的女性就应该怎样或不应怎样,男性就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性别角色期待。

从某种程度上讲,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是个体差异的群体化表现。既然每个个体都应该被给与平等的机会,都有权利根据自身的特点自由的选择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那么男女两性也应该具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选择的机会,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能力与意愿选择自己在家庭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的角色和地位,并能做到相互帮助和补充。这样做才是性别公正的表现,也就是说“男人能干的,女人不一定都能干;女人能干的,男人不一定都能干;男人干得好的,女人不一定能干好;女人能干好的,男人不一定能干好。男女不仅仅是有别,更为重要的是互补和男女两性的各尽所能。”⑤

(二)中国女性的现实处境

1、妇女解放的丰硕成果下仍掩盖这许多性别歧视

早在1950年,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权益就收到宪法的保护,此外在劳动法、婚姻法等多项法律中都规定了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益。女性的就业率也大幅度上升,在教育等众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表面上看,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为女性的解放和妇女地位的提高提供了空前的契机。可以说,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中国妇女在许多方面已经获得解放。但是这种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却掩盖了仍然存在的大量的性别不公正的现象。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的总体差距仍然存在,妇女在家庭、教育、工作、晋升等诸多方面仍然受到许多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

首先,从意识形态上看,“女主内,男主外”,“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男人的能力比女人强”“男人就要在外打拼,养家糊口”,“女人就要在家生儿育女,做个贤妻良母”等传统两性观依然盛行不衰。尤其是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这些思想严重影响了女孩的受教育问题。

其次,从社会分工上看,尽管女性参与就业的比例很高,但是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女性的就业率要远远低于男性的就业率。女性因怀孕生子的生理因素在求职就业中收到歧视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很多用人单位甚至在招聘中明确规定“男性优先”“未婚”等条件。即使那些为事业奋斗的职业女性在职业晋升中也会受到“玻璃天花板效应”的阻碍,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

受到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女性往往被要求承担比男性更多的家务劳动。即使是与男性一样有着固定工作的女性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也要多于男性,大部分城市女性承担双重负担:一方面从事全职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完成大部分家务劳动。

现代女性在工作上被要求:要具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在家庭生活中,她们又必须履行传统观念所要求的:做一个“照顾丈夫的好妻子”“关心孩子的好母亲”“孝顺公婆的好儿媳”,除了大部分的家务劳动意外,她们还要精打细算的处理好整个家庭的里外关系。也就是说现代女性需要很好地兼顾社会和家庭。这种双重要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女性在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矛盾冲突。

(三)怎样实现女性解放的进一步发展

女性发展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决定了中国女性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女性能够拥有与男性同等的自由而公正的参与社会的机会呢?

1、从家庭生活方面来说

男性和女性对家庭有同等的责任和义务,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应摆脱“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分工,改变女性把过多精力投注于家庭和社会参与边缘化的现状。这需要男女两性同时调整心态,转换角色。在女性大规模参与社会,走进公共领域的同时,男性也应该适当的退回到家庭中,分担相应的家务劳动和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正如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提出的口号一样:“分一半家务给男性,分一半权利给女性。"而作为女性也要提高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和认可,大胆的参与社会竞争,追求事业的成功,更加全面地走向社会。

2、从社会文化制度来看

“男尊女卑”的封建父权制文化从方方面面压制了女性的发展。虽然落后的封建制度已经废除了上百年了,但是父权制的文化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男孩可以传宗接代”“女孩早晚是别人家的人”等各种传统思想依然深入人心。因此,要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和性别公正就需要把这些落后的传统性别观念从人们心中彻底清除,并建立新的较为先进的性别文化。这种新的性别文化应该以尊重男女平等为基础,给予男女两性平等的机会、权利和责任。使得每个个体,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实现充分独立和自由。

纵观中国女性的解放道路,中国女性解放事业已经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显著成就,但当代女性发展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也不可忽视。女性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道路,但这条漫长的道路也充满了希望。

参考文献

[1]谭兢嫦、信春鹰主编:《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95年。

[2]Gayle Rubin,/The Traffic in Women:Notes on the-Political Economy.of Sex0,引自5Modern Feminisms6,ed.by Maggie Hum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2,pp.257-258.[3]西蒙波伏娃:《第二性》,西北出版社2009年。[4]西蒙波伏娃:《第二性》,西北出版社2009年。

[5]《性别公正——女性主义研究的现代理念》杨丹 学术论坛 2008年第九期。

第五篇: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最终版)

简述恋爱中的心理效应

恋爱中有很多心理效应,如:吊桥效应、契可尼效应、黑暗效应、俄狄浦斯情结等。以下针对我比较感兴趣的几个心理效应进行阐述:

1.多看效应 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这也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办公室恋情,经常看的多了,接触的多了,自然会产生好感。

2.互补定律

人与人在具体内容上能够互相满足,会产生强烈的人际间相互吸引,这就是互补定律。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团体,全都是性格相近的人,那么和容易造成内部的不和谐,容易发生争执。这就是因为性格相近的人需求类似,同时对一个事物产生需求的时候,大家就会产生利益冲突。对于这个定律我认为电视剧《恶作剧之吻》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江直树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任何事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都能处理的很好,而袁湘琴却是一个做事很马虎,智商也比较低,很多事都做不好的人,袁湘琴的出现让江直树的生活开始不受自己控制,但是这也正让他体会到了正常人的生活乐趣,而江直树对袁湘琴的帮助也让袁湘琴做了一个不错的自己,他们之间是互补的典型例子,这部电视剧也是一位日本漫画家根据自己的生活而作的,这位漫画家的丈夫就是一位像江直树一样智商很高的人,而作者本身就是像袁湘琴一样有点笨的女性。

剧中江直树对袁湘琴说:“老实说,自从你来了我们家以后,我的生活多了很多不确定性,意料之外的事情,似乎也变多了,这跟以前也完全不一样,感觉还蛮有趣的。”

3.拍球效应

拍球时,用的力越大,球就跳的越高。拍球效应的寓意就是:承受的压力越大,人的潜能发挥程度越高,反之,人的压力较轻,潜能发挥程度就较小。如情侣间吵架会本来只因为一件小事,结果越吵越凶,甚至把事态发展的很严重;还有就是正面例子,如爱情的力量让人更努力,更优秀,如电视剧《杉杉来了》中,男主角封腾是风腾集团的总裁,无论家世,个人能力以及外型都很优秀,而女主角薛杉杉却是一个出身于普通家庭,在大城市里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过着普通年轻人的打拼生活,他们相爱以后因为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导致女主角压力一直很大,甚至导致感情一度出现问题,后来经过深思熟虑,女主角薛杉杉决定要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虽然成不了那个最优秀的人,但是可以成为最优秀的薛杉杉来配封腾,我认为这就是恋爱中拍球效应中的正面例子,爱情会让人充满前进的动力(如图1)。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现象,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为了毕业以后能跟男朋友在一个地方决定考研,并且在准备考研的阶段正好是她实习的阶段,时间很紧张,但只要想着如果考不上研可能就不能跟男朋友在一起,她就会摆脱惰性,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最终如愿以偿。

4.苏格拉底效应

曾经有一个女人问了苏格拉底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男人觉得我的身体更美呢?”苏格拉底随即回答:“先拒绝,然后再满足他。这样他就会加倍快乐。”也就是说,偶尔适当的拒绝可以有效增加自己的魅力。这就是我们要说的苏格拉底心理效应。

实验者首先让实验对象按顺序邀请另一个房间正在做准备的3位漂亮女性去约会。这时候提前告诉这3位女性,让她们分别这样回答:A说“好啊”,马上就答应;B是先拒绝然后再答应:“我还有工作,不过……既然你邀请我了,我再想办法吧。我答应你”;C是始终都拒绝说“不可能”。有趣的是,让实验对象有好感的不是马上就答应的A或者态度强硬的C,而是B。为什么男性会对先拒绝再答应的B怀有好感呢?B最初说“还有工作”,这是轻微的拒绝。这个拒绝使男性不得不压抑住“想和B约会”这个欲望,并产生小小的失望和沮丧。把这个拒绝比作挡住河水的堤坝也许会更容易理解。有了堤坝,河水就被蓄积起来,同河水一样,男性的欲求也膨胀了起来。接着,“我答应你”这句话又把堤坝拆除了。蓄积的水(欲求)就会释放出很大的能量。这种释放能给男性带来满足,失望和沮丧过后的满足比一般情况下的满足更让人舒畅。当然,这个度你还是要把握好的,总是不留情面地拒绝,拒绝得太过了就会像实验中的C那样,同样得不到别人的好感。犹抱琵琶半遮面,欲拒还迎就是最高级的境界了。

电影《鸠占鹊巢》中安妮 波琳对亨利八世使用的就是欲拒还迎,先适当拒绝,让国王对她充满欲望,从而成功的获得了国王的关注,虽然安妮的这种做法在当时的背景下是不正确的,并且最终为自己和家族招致了杀身之祸,却也充分体现了苏格拉底效应在恋爱中的重要性。

恋爱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如果一味的顺着男方,可能渐渐地男方的积极性就不够高,但是有时候适当的拒绝会让男方有更高的兴趣和积极性。

下载2014.1.19恋爱中两性心理及行为差异(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1.19恋爱中两性心理及行为差异(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说谎心理及行为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 院: 经济学院班 级:金融4班 姓 名:张森学 号:201041632223 课程论文题目:浅论说谎心理及行为 课程名称:心理学基础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

    从客家谚语看男女两性意识及其差异

    内容摘要:客家谚语是客家人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总结而成的,内容极为丰富,是我们初步探索客家男女两性意识的重要窗口。文章从有关教育观念和婚恋婚俗的客家谚语中,探讨客家人因受......

    恋爱中“口是心非”是一种自我保护心理

    恋爱中“口是心非”是一种自我保护心理 女性较男性的情感更丰富细腻,心理活动更复杂、多变,尤其是处在恋爱中的女性,其心理更是让人捉摸不透。 1.假心假意的“转移” 女性在恋......

    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

    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生的从众行为,认为大学生从众行为可以根据其内心和表面反应的一致性进行类型划分,大学生从众行为在学习、择业、入党、消费......

    福利院儿童行为及心理调查研究

    福利院儿童如何走出来 —基于襄樊市儿童福利院的调查分析 摘要: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福利院儿童只能长期呆在福利院内,这使他们脱离了与社会的联系。同时,由于我国现行福利政策还......

    心理及行为异常学生自查报告

    实验小学关于对心理及行为异常学生的 自查报告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

    心理协会两性对对碰活动策划书(共5篇)

    一、活动背景:在我校社团文化节来临之际,校心理协会组织本次活动迎接社团文化节和校庆,展现本协会风采。二、主办方:校心理协会、社团联合会三、策划承办方:校心理协会赞助单位:四......

    关于男女消费者购物的心理与行为差异的调查报告(模版)

    为了了解男女消费者购物的心理和行为差异。前几日,我在衣之家时代店进行关于男女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差异的调查。调查了男女消费者各50人,问题如下:、您经常出来购物吗?、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