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任教师工作半年的工作感悟
不知不觉工作已经半年了,去年的4月中旬,开始了我有记忆以来的第一次广东之旅,如今,我已经在广东,在中山,扎实地呆了半年了。回想起一年前的今天,虽然面临找工作的压力,但是在学校那个乌托邦的环境里,依然可以冠冕堂皇地在即将离校,踏上社会的那件外衣中虚幻地表明:我还是一个学生,我享受着属于学生的一切待遇。时至今日,猛然想到一年前,竟觉得离现在很远。这一年人生的轨迹比之前叠加的四年都要漫长和曲折。
依然还是在学校,依然还是在教室,位置不过是从座位到三尺讲台的变换,但角色完全不同了。半年来,我很少和以前的同学联系,我很少发表心情,很少在群里出现,我尽量地隐没自己,是觉得交流太多,我会越难适应现在的环境。处境的挑战会越让我怀念那些安逸,无忧无虑的时光,会让我越想念那些曾经的朋友。
半年的时光使我即使依然还薄弱的肩膀多了一些承担的勇气和力量。即使委屈过,心痛过,失过眠,流过泪,即使知道某些人天生就具备某种超能力,而某些人走很长的路,花很大的力气也不一定能达到,(因为这与人的天赋秉性以及生活的环境相关,不太具备可比性),即使早就明白付出和收获不一定成正比,即使被气哭过,无措过,即使也清楚再掏心掏肺,心急如焚,可就有人不买单,觉得你掏出的心是黑的,认为你的心急是完全没必要的。。
即使,这些我都知道,但到目前为止,我依然喜欢我的工作。或许对他们而言,我是他们求学生涯里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学老师,可他们对我来说,是我生命里第一批学生。我要尽力做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对得起自己的青春,也对得起他们。我知道我的路任重而道远。努力和坚持虽不一定成功,但是有希望,否则我肯定会留下遗憾。或许若干年后我会因此感谢现在的自己,感谢自己的坚持。
工作一年来,形形色色的人都遇到过。感谢给予我无私帮助的前辈们,也感谢工作中遇到可亲的你们,我更愿意称你们为我的好朋友,还有一些懂事的学生,你们让我欣慰。
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我想说,不仅我教了学生知识,学生页教了我很多。站上讲台的第一节课,为了摆脱学生气,我特意穿上了高跟鞋,努力装出一幅严肃的样子。尽管课前我已将上课内容排练了好几次,但是面对着学生明亮而有透着些许怀疑的眼神时,我竟然发现自己说话都有点颤抖。就在那一刹那,我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教师了,我的角色转变了,我不再仅仅代表我自己,我的责任不再是完成一项任务,而是授业解惑,我在讲台上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学生思维,一个学生的成长。于是,我的内心不禁有些后悔,有些内疚,懊悔自己应该将课备得更详细些,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东西,并且也真正体会到了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的含义。所以学生在学习,我也在学生。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每一天我都过得忙绿而充实,我知道前面还会碰壁,但我自己得调整好状态。问题是不断的,但是要从容地解决一个个问题。而且我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争取在我的每一个学生心里播下一颗善和美的种子。和他们相处快到了一年,心里越来越喜欢他们。
我记得有一个老师曾给我说过一句话:争取做每一个学生的贵人。是的,我也要争取成为他们求学生涯里的贵人。以后在他们回忆起我的时候,嘴角会有淡淡的笑容,某某老师是我的贵人。
从站在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所做的是一个平凡但却伟大的工作。虽然我自己成为不了科学家,医生,博士,等等,但我可以成为他们的老师。他们有无限的潜力。但我知道自己要学的知识,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也深知“活到老,学到老”的重要性。所以以后必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我热爱我的工作,我也热爱我的学生。我不仅要对我的学生们负责,我更加要无悔于自己的青春!
第二篇:人社工作的初任感悟
人社工作的初任感悟
这一年半来,从派出所户籍协警,到计生办干事,再到现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负责人,虽然所涉及的工作领域不同,办事方式不同,但是共同点都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都有着一样的工作宗旨--把事办好,让群众满意。
接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仅三个多月时间,接手时正值新农合缴费工作接近尾声,堆在我面前的是六十多本的发票和一大叠的缴费人员名单。当时摆在我面前最紧要的事就是尽快把这些发票和缴费名单核对清楚然后交到县医保中心录入系统,由于刚开始业务不是很熟,思路不够清晰,没有及时将材料上交,期间有位老人家和我反映:我孙子生病的医疗费拿到医保中心报销怎么不能报?怎么说我们没缴费?我们明明就缴费了啊。我忙解释说:“不好意思,是因为我们这里没有及时上交,县里还没录入系统,您等过段时间再去报销就可以了。”老人家也挺通情达理,对我们的工作表示理解。这也让我明白了办事的时效性有多么重要。我们交材料慢一点,他们就晚受益。当我把9061名缴费人群和1916名特殊人员的名单和发票核对好交给县医保中心的林主任后我感觉如释重负,之前总是怕因为自己的工作进度慢耽误了老百姓报销医疗费。
相对新农合征缴工作,新农保的征缴工作显得更加被动,这种被动有多种原因。一是部分老百姓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还是不够了解,存在一些误解,认为我们让他们参保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担心政府不会如期如数兑现养老待遇。然而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我乡已经有1527人领到养老保险金。这受益面达1527人每年100多万的养老保险金投入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政府对老百姓的养老承诺吗?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口碑相传他们总**解的。二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不像农村医疗保险受益来得那么立竿见影,农村医疗保险是交一年保一年,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需交到六十岁才开始享受养老待遇。老百姓会说若干年后等我们六十岁的时候物价飞涨每月拿几十块钱能买什么啊,然而他们没有发现每月养老领取待遇已经在2014年1月提高了15元,从以往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了现在的每人每月70元,相当于每人每年多领了180元。而以往55元的待遇领取标准也仅持续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并且这次的增长也只是一个开始,相信未来养老待遇的逐步增加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乡地处偏远,有16个行政村,12000多人口。这对于头一回接触人社工作且农村工作经验尚不足的我倍感压力,所幸有16个经验丰富的村协理员帮助我,他们中有很多是村里的文书,对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我相信在“16+1”的共同配合下,秉承“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宗旨,坚持按照“三提前、四告知、不推诿、不积压、不出错”的工作规范,一定能打消群众的疑虑,为群众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
第三篇:选调生半年工作感悟
选调生半年工作感悟
不知不觉已经在村任职半年了,在这半年多时间,接触基层、感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在点点小事中感受着基层温度、体会着基层广度、也在工作中汲取着基层力量。基层道路困难复杂,用好“三颗心”助力走好基层路。
常怀感恩之心,用真心换真心
我是本地人,但是挂职的村庄是我之前从未到过的地方,也是我工作后待过最久的地方。对于去年11月的我来说,这里是陌生的。但是自我到岗那一刻,村书记热情地介绍着村里的基本情况,让我对这里有了最初的感知。为了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村庄,我总是跟着村干部一起下村入户,不断在村民眼中刷着“存在感”。慢慢地,大家好像接受了我这样一个戴眼镜的村干部的存在,有时独自下村完成工作,村民也会热情配合。在村期间,我经常前往“颐养之家”和老人家谈心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开始他们觉得没什么好对我一个外来干部说道的,但是随着去的次数多了,也就有了说不完的话题。
我一直觉得在这样一个地方任职,遇到了耐心的村干部、热情的村民,是我个人的幸运。我在这里工作,就要对得起在这里生活的人民。面对新工作、新挑战、新使命,我也要时刻对遇到的人和事保持感恩之心,用真心换真心,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
常怀思考之心,持续修炼自我作为一名选调生,来到基层半年时间,在不断深入基层过程中,也对基层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在和村干部、镇挂点干部们交流中也不断思考着如何去更好地服务基层,把自己在学校所学所得奉献给基层。半年多时间,我加紧知识学习和思考,结合自己在基层看到的实际情况,去对比、去体会、去思考,不断为村集体发展贡献计策和力量。半年多时间,我加强业务了解和探索,深知自己还是一个处理基层事务的小白,还是对基层了解不深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时,时常感到能力恐慌,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使自己慢慢融入环境、做好各项工作。
刚刚来到基层的时候,便遇到了棘手的信访问题。开始没有经验不敢多言语,但在陪同镇、村干部调解多次后,慢慢也能够掌握一些方法,也能够为解决信访问题贡献一份力量。并在此基础上,萌生了创建村级法治广场的想法,希望能够多一种渠道向村民普及法治思想。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学习同做好本职工作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基层工作讲究方式方法,只有不断经历、学习和思考,才能产生更多的主意,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常怀思考之心,砥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学习态度,完成“工作小白”到“行家里手”的转变。
常怀践行之心,扎实增强本领
践行是工作中体会最深刻、感受最直接、脚步最踏实、行动最有力的磨炼方式。从十一月人居环境整治、十二月打疫苗催缴医保、一月年终考评,到二月入户遍访、三月村集体经济扩大规模和“颐养之家”升级改造、再到四月户厕回头看和村级加工厂动工、五月全员核酸检测演练,短短半年时间,在一件又一件事情中感受着基层温度。我见过凌晨3点的村庄,也走过晚上10点的乡间小道,在一次又一次实践中,感受着基层给我带来的莫大动力。我渐渐从书本走向田间地头,在和村里人聊天中知道他们的急难愁盼,在和村干部的交流中知道他们的艰辛不易。半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让我在践行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干事创业的本领,也体会到了乡村振兴重点在于产业兴旺,关键在于生态宜居,而老百姓生活富裕才是根本所在。
“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尽管有时觉得基层工作很累,但是半年时间的实践和锻炼,让我从基层广阔舞台中汲取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力量。
时光荏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立足本职岗位,再接再厉,勤勉实干,在实干中不断争取更大进步,不断为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第四篇:教师工作感悟
教师工作感悟
飞行学院 匡江红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教学经历和关于教师工作的一些感悟。今年是我进入学校后渡过的第15个教师节。15年前我从研究所调入了学校,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觉得自己有爱心,耐心,而且热心,自信会成为一名好教师。15年过去了,我对教师职责的理解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刚进校时我没有认真思考过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职责有什么区别,只是单纯地以为做好教师工作,就是上好课并且关爱学生。所以我到新岗位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好好备课,认真上课。经过努力,终于能脱稿讲课了,而且得到了学校督导组的认可。因为有过工作经验,并且不断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慢慢的,上课变得游刃有余了。
进校后我还担任了班主任工作。我想班主任的职责就是督促同学认真学习,为同学解决各种困难。我也是这么做的。我曾一大早跑到学生宿舍,把睡懒觉的同学叫起来和他们一起温习功课;也曾特地煲了汤为生病的同学送去;和同学们促膝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那时我以为我可以算是合格的高校教师了,学校和学院也肯定了我的努力:我先后被评为校优秀青年教师、校优秀班主任(导师)、校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中青年学术骨干培育对象,两次获得校合作教育优秀协调员称号。
2008年我听从学校安排,从机械工程学院调入航空运输、飞行学院工作。调动前我也曾犹豫过,调到新的学院,原来那些上得驾轻就熟的课程都要放弃,我要和刚进校的新教师一样备新课,而且航空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应用领域,我以前在专业研究上的工作积累几乎全部都作废了。可最后我还是服从学校安排来到了航空运输学院。
航空,尤其飞行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行业,不再年轻的我又开始了新的学习。感谢李永平老师,他给了我很多帮助,关于航空的许多启蒙知识都是从他那里得到的。也感谢吕鸿雁和陈昌荣老师,因为和两位老师的专业比较接近,在授课中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互相探讨;当然更感谢徐老,徐宝纲一级飞行员,教了我很多有关飞行的知识,让我从一个飞行的门外汉到渐渐地爱上飞行,能在飞行原理课堂上自信地侃侃而谈。借此机会,我也想感谢一下我到航空学院后给过我许多帮助的航院飞院老师和领导。
随着学校的发展,在航院的7年中我对高校教师职责的理解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我渐渐明白,要做好一名高校教师,单有爱心、热心和耐心是远远不够的。
2009年申报卓越计划的时候,第一次接触能力矩阵,当时还懵懵懂懂的,2011年在学校的组织下去美国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工程教育认证培训,我才开始认真思考大学教育的目标和高校教师的职责。
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专门人才,作为教师,不能仅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应授人以渔,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因此工程教育认证倡导的是一切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更多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了哪些能力。
于是,在自己的教学中开始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过渡,在上课中不再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
2014年起学校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对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虽然工作量很大,老师们很辛苦,但是也让我们老师有机会全面审视和反思本科教育的宗旨。老师不能再拿着一本教材照本宣科,而是要全面考虑所讲授的课程对整个专业中的支撑作用,考虑专业的办学目的,考虑课程所要达成的效果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2014年教学团队组建,团队里的每位老师都是学生的导师,虽然导师工作占用了我们很多时间,但是确实对学生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成立教学团队以后,在老师们的带教下,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比例大大增加。导师的职责和班主任相比,不再仅仅是学业督促和生活上的关心,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培养各种专业技能。
因此今天当我再来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教师的时候,我不会再简单地说有爱心、热心和耐心就行了,我感到要做好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真的不容易。
教师是我人生的第二个职业,也将会是最后一个职业。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也热爱教学工作,我会努力做好。以上我对15年教师工作的一点感悟。
谢谢大家!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第五篇:教师工作感悟
做简单的工作
——教师日常工作感悟
岳世莲
有一位老师这样对我说过:踏上真正的教师工作岗位,困难比想象中的多得多。真的,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多数教师的感觉就是累,上课、写教案,批改作业,各种业务资料,有时候,真是让我们喘不过气,但是,这些,我认为总是微不足道的,最让我们累的是顽皮的孩子们,每天一走进课堂,总是有太多的学生向你“告状”:“老师,他把我的笔弄坏了,老师,他把我的文具盒偷走了,我的一元钱不知是谁拿去了”等。
然而,这样每天重复的小事,多数时间我们觉得烦,但是转念想想,儿时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认为这样小的事情,学生们又是如何想的,他们的自尊总是建立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件中,他们的信心总是要得到老师一句宽慰的话语或是公正的评判,所以我们也觉得习以为常,也正是这样习以为常的小事,总是让我们觉得太累,太烦。
不过,我认为,也只有把这些平凡的“小事”做好,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所在,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就是不简单”,我们的工作似乎都是普通和平凡,看似简单,其实是复杂而伟大的,只有把这些“小事”做好,才算是工作的良好开始,如果这样的“小事”我们都头疼,那如何去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呢?我们要无愧于教师的美舆,只有从“小事”做起,而且要做好,其实做好这样的“小事”过后,我们总会觉得充实,会觉得很轻松,工作起来也会顺心,每当看到孩子们开心地的笑脸,放心的游
戏,自己真的感觉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