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作教学交流学习体会
教材为“火”,生活做“柴”,让习作教学越烧越旺
前段时间,给五年级的孩子批阅作文,题目为《一次快乐的旅行》,要求要写一件在过去旅行中经历的有意义的事情。200余名学生作文中,写去博山公园或莲花山公园的占了一大半,内容基本上为在公园里看到的景色;写爬黑山(我校附近的一座山)的占了三分之一,多半是仿写《爬天都峰
》一文经过父母鼓励克服困难爬到山顶;更有一部分文章,旅行前的准备工作占了文章篇幅的3/4……真正能写出一次让人读起来感同身受的旅行的人寥寥无几。而我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篇开头为“要去台湾旅行”的文章,满怀期待地读下去,结果内容竟然是“在台湾钓到了许多鱼,满载而归。”——其中缘由不言而喻!
我们又聊起了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生的写作素材太少了!怎么可能写出好的作文?”面对这种现实情况,我们的习作教学真的就一筹莫展了吗?
12月13日—15日,我们一行五人在教研室谢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山东省小学语文第十六次年会。本次年会的内容就是以习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为中心:听取了省小语理事长李家栋先生的学会工作报告、聆听了山东师范大学巍薇女士的习作学术报告,观摩了各地市习作教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省教学能手评选中的优秀课例,内容十分充实、高效,解开了我心里的很多困惑。现将自己的收获、思索与大家分享:
一、生活做“柴”——在定位准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好生活化素材。
其实,孩子的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并不少,如果别以“写作文”为目的去了解的话,孩子们一定可以滔滔不绝地跟你聊起很多的“趣事”,那为什么一到写作的时候,这些材料就会无影无踪了呢?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很好地积累、运用这些“宝贝”,我们就得进行引导、点拨,教他们去开采、利用生活中的“宝藏”。在这一点上,青岛市南区的做法给了我很好的启示。在楚立蕾老师《礼物》这一节课上,她巧妙地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情景,把自己带来的礼物分为两类,分别装在大盒子和小盒子里,由学生自由选择,请几个到台上去打开盒子,其他同学看台上同学的动作、表情,猜一猜他的心理,并说说自己的心情。这样经过几轮的观察、猜想、表述,孩子们就能把这个过程描述得很生动、详细。这个时候老师就领着同学们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指导学生要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还要根据别人的动作表情猜出别人的心理活动,并且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组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分类出示)。我想,这一节课教会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礼物》这篇作文的写法,还让学生知道了如何去观察、想象、准确用词这些写作方法,再碰到别的生活场景时,一定也可以运用好这些方法从各个角度进行表述,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课例带给了我很多的思索,我们不能机械地投降于“孩子生活单调、缺乏写作素材”的困难下,为孩子创造一些有意义的场景、指导学生学会生活积累。
二、教材为“火”——挖掘教材中的“语言点”,进行读写方法的动态训练。
如果说青岛市南区的做法让我“眼前一亮”的话,那么巍薇女士的报告则是让我“心头一动”。她很尖锐地指出了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所在:“部分老师的阅读教学基本上还是因循一种套路,平面地梳理文本,从‘一望既知’到‘一望既知’”;她提出“一定不能扔掉教材盲目地去读,要挖掘教材中的指导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训练”;她提出“语文课不要一味地‘做加法’,只追求积累的‘量’,积累好词佳句应该建立在课堂欣赏和分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语感”。
静下心来思考这些话,真的是含义深刻。我们在追求“高效语文课堂”,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呢?让学生从教材中读出“方法”,再运用到自己的表达和写作中,这才是真正的“学语文”。而在年会最后的两节省教学能手优秀课例展示中,我领略到了这一点。《我是什么》一课中,老师用了多种方法(如图片、动作、字的演变、谜语等)进行随文识字教学;让学生运用文中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抓住“不知道、不明白”这一条主线,让学生从文中去提取信息,老师步步深入地用问题引导学生去读去想:“三次碰壁一样吗?”“两件事、同一个表情,内容一样吗?”“这句话写在最后,有什么作用吗?”让我们听课的老师也随着学生读出了很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堂,可谓是“魅力四射”!
三、创新为“魂”,打造 “三实”、“三生”的高效生本课堂。
最后还要回归到李家栋先生的报告中来,他的报告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课题引领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的课题是从教学实际出发的,每一个课题的研究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就像本次年会上各地市、各学校的研究成果一样,都是对教学实践的反馈和总结,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价值,因为是“从学生中来”,所以也就更有生命力,能更好地“回学生中去”,这也就是李家栋先生所提到的高效生本课堂的“三实”和“三生”——朴实、真实、扎实;生态、生命、生长。
年会学习归来,我更加明确了我想要走的路,那就是:
坚持自己的探索,不盲从于任何一种模式,做个读“百家书”的“杂家”,做一个有思想的、可爱的、有人格魅力的语文教师!
第二篇:习作教学交流研讨会
关于组织参加2013年中西部地区小学习作教学交流研讨会的通知
区属各校:
为进一步促进习作教学交流和创新,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与广西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2013年中西部地区小学习作教学交流研讨会。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讨内容:习作教学的创新。
二、研讨形式:现场课教学观摩、专家评课讲学、国内先进习作教学经验介绍、论文交流研讨。
三、组织方式:
1.光盘课征集方式:
对象:区属各校语文教师
要求:(1)习作指导或习作评讲完整内容一节课;(2)光盘制作要求DVD格式,两机位以上拍摄;(3)画面和声音必须清晰,授课环境整洁,并在光盘上注明单位、姓名,一式两盘;(4)报送光盘时,一并报送教案,做课教师简介。
2.论文、研究报告征集方式:
对象:区属各校语文教师
要求:(1)主题紧扣习作教学的改革与创新;(2)严禁抄袭,A4纸型、仿宋3号字体(题目小2号黑体字),行距1.5倍,单位、姓名标注在题目下方,联系电话标注在文章后;(3)论文、研究报告一式两份,并同意(可删去)报送电子稿。
3.报送时间:于2013年3月28日前,以学校为单位报送,附各校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4.报送地点:城西区教育局教研室。
城西区教育局教研室2013年3月7日
第三篇:习作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习作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实验小学欧阳晓娟
5月25至29日,县进修学校举办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讨会。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对习作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指明方向,凸显重要性。
首先,老师的习作讲座课,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显示出口语交际课的重要性。那就是这些课一定要上,而且要精心的备课后再上,别不当回事。现在普遍的现象是大部分老师对这些课认识不够,有时候干脆都不上,上也是简单说说,没有充分的备课,当然效果也不是那么明显,所以才导致了习作课的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今后,一定要上好口语交际课和习作指导课。说和写是不分家的,只有会说了,才有话写。所以训练好学生的口语交际,对今后的习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提供教学思路和方法
其次,几位教师的习作指导课,给我们提供了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平时我们也许上这样的课,但到底怎样上,恐怕有些老师还真说不清楚。现在,听了这些课后,我们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特别是蒋晓英老师执教的看图写话指导课非常值得借鉴,整个过程层层递进,条理性强。唐秀梅老师亲自写下水文非常好,给我们树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刘启娟老师的这节课重点指导了写作方法,这一点很好,咱们教学生写作,不能让孩子照搬,而是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让他们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来组织材料,进行习作。
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再就是何亚明老师的说话写话指导课,对我启发颇多。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高,积累的好词佳句多,说得很流畅,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老师指导得恰到好处。一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师平时在教学中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注重了学生积累习惯的养成,培养了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使他们有话写,乐于写。潘艳萍老师的写作指导课,始终以游戏为主线,创设了情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观察的重要性,在写作中,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从而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因此以后在教学的时候,我们老师一定要确定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各个年段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这样才不会走歪路,才不会浪费我们的课堂40分钟。
总之,语文要训练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我们各种不同的课型里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所以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地上好每一类课,是我们所必须做到的。只有这样,才会带给孩子更多的收获和各方面能力的训练。
以上是我参加本次培训活动从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和讲座上得到的几点感触和体会。相信我们只要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描写生活,学生肯定会乐于动笔,勤于写作的!
第四篇:郧县习作教学交流(0806)
各位老师:
下午好!上周五我和朱凤莲老师、闫蕾老师到郧县实验小学参加了由十堰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此项活动为期一天,内容分为同课异构说课交流、同课异构3节课堂展示、听课教师与讲课教师互动交流、习作教学有效性课堂研究协作体学校郧县实验小学、五堰小学经验交流、小学教研室吴主任的总结报告。虽然活动的内容很充实,但与会老师的反应却比较平淡,感觉收获甚微,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习作教学本来就是语文教学中最难把握、最难处理的,一说起习作我们老师困惑、学生厌倦、家长着急。老师困惑是因为习作教学不像阅读教学有章可依,类似的观摩课也非常多,老师教起来带劲,目标容易达成,有成就感。习作指导,年级跨度大,时间跨度长,难于指导,难出成绩。学生厌倦,这也难怪,作文本来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一个比较累、苦的过程,再加上无物可写,无序表达,如果老师再不给点鼓励,那没有兴趣是自然而然的了。随之而来的摘抄、应付、“假大空”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家长着急家长看到语文老师,哪怕是成绩较好分数较高的孩子的家长都会说孩子的作文如何不行,什么兴趣不高,语句不通,用词不当,空泛苍白等等。于是很多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报个作文辅导班进行强化。
试想这么一个棘手的问题怎么可能在一次活动中打开所有人的心结呢?下面我就吴主任所作的拓宽思路,深入探索有效的习作教学的报告和我们参加此次活动的老师的共同感受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汇报。
1、遵循习作规律,分层落实,整体推进。
《语文课程标准》清楚地了低明确了低中高段习作的具体目标,每一位教师应该按照课程标准扎扎实实地落实各段目标,既不要拔高要求,也不要降低难度,训练不到位。
2、树立开放意识,拓宽领域,广开习作源泉。
语文老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做到时间开放、空间开放、内容开放、形式开放。习作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室内、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中的八篇习作训练,老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多提供练笔的机会。
3、强化读写结合,因文而易,指导方法。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多么紧密,可是我们很多孩子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去读书,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变得极为重要。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典文章,在教学中精读这些课文是指导写作的最佳途径。比如中高年级注意重点词句的表达方法、表达效果,就是在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潜词用句。我们每位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
4、充分关注学生的体验。
教师要根据习作训练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实验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有所体验、有话可写,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系统为习作积累素材。
5、优化评价方法,多元评价,激发兴趣。
在习作中评价的主体不一定非是老师,评价的等级不一定非是传统的等级方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可以对写作能力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设置学生能够实现的目标,一步步进步。
6、搭建展示平台。
让学生发表习作体验成功的快乐是对他习作兴趣提升最好的途径,其实这种展示的平台多种多样,可以是班级、学校的优秀习作展览、优秀习作集,可以是网站、博克的上传,也可以是发表在报刊杂志,总之途径非常广泛。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越来越喜欢写作文。最后我想说习作教学并不存在固定、永恒的模式,我们每个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教学中探索适合自己的习作教学的路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抒发真挚的情感,为学生的写作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德国交流学习体会
德国交流学习体会
2009年11月,经中德医学交流协会及卫生厅等的考核选拔,我有幸和来自全国的60位同志到德国参加了为期3月的中德医学交流合作项目,有幸来到现代西方医学的发祥地德国访问学习,见识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技术,和德国同行交流,自感获益匪浅。
我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简主任被安排到施特拉尔松的汉萨医院,指导教授是该院血管、胸外及脏器外科的Birth教授。从法兰克福上车,经过近8个小时的疾驶,我们来到了位于德国东北角的施特拉尔松市,该市湖海相连、风景怡人,很久以来就是德国北部有名的疗养之地,更是进入德国第一大岛吕根岛的门户。它的市政厅等古建筑还列入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全镇市人口不足六万。我半开玩笑的对简主任说,广州附近恐怕没有几个镇的人口不到六万人了吧。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我们的看法渐渐发生了改变。
医院及科室概况
我们所在的施特拉尔松汉萨医院有800张床位,是这个地区一个较大的医疗中心,外科包括血管、胸外及脏器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及妇科等,每年完成各类手术四千多台,其中我们所在的血管、胸外及脏器外科完成的手术超过1400多台。科室主任Birth教授因肝脏外科、腔镜外科等方面的成就在德国也颇有声誉。该科有编制床位40张,外科重症监护室20张床一大半经常为该科所使用,虽然医院分配的病区是25、28病区(他们称为Station),但我们经常发现手术单上的病人会出现33、9、10等区的病人,过道上也常出现加床。全科有医生14人,可以完成腹部及肺、食管、甲状腺及血管方面的各类手术,腹腔镜、胸腔镜及纵隔镜都有开展,其中腹腔镜肝脏切除、反流性食道炎腹腔镜手术治疗、肠道腹腔镜手术治疗等都做得不错,全科的各位高年资医生都可熟练完成,科室也开展了肝移植手术。复杂肝脏肿瘤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都做得非常漂亮。科室里经常收治的都是临近医院转过来的复杂病人。虽然是个小镇,但这家医院在德国还是小有名气的。
德国医疗优点
1.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科学利用医疗资源:我们这次同来的60人大多在这种偏远的小镇,散布在德国全国各地,所在的医院规模并不大,科室也不像国内的医院齐全,但都有一些非常突出的科室能够和临近的医院形成优势互补。如我所在的医院没有病理科,相关的检查都送到20多公里外的格莱夫斯瓦尔德大学病理科,我们也看到不少罗斯托克大学医院的病人转到这儿治疗,医院内有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可以随时运送各地的病人。病人的相关资料互通互用,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查询打印,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疑难病人也可以获得迅速及时的诊断治疗。另外,类似功能的高端医疗设备分散分布,如汉萨(Hanse Clinicum)医院拥有CT/MRI机,但没有Pet-CT,但我们就多次看到病人的Pet-CT片子出现在科室与影像科的联合读片会上。究其原因,这样避免了医疗资源的重复配臵,同时达到医疗设备使用最大化、人力资源的消耗最小化的目的。此外公立医院的工资等由国家发放,标准比较统一,因而很多医生乐于到这些小镇工作。科里就有些医生从200多公里外的柏林到这儿工作。当然,由于病人大多通过私人医生介绍,而私人医生则只把自己的病人介绍到高水平的医生、医院,这就有效地促进了各医院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及服务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病人。
2.医疗工作科学、有序和规范,医师技术多系统、全面、扎实:德国人一向以做事认真著称,虽然只有短短的3个月,我们对此还是印象深刻。每天早上7:15在医院的研究图书馆进行血管、胸外及脏器外科的医生交班,所有的医生都到场,年轻的低年资医生还需要提早到病房了解相关病人的情况以便提交全科讨论,然后教授和高年资医生及相关手术医生到重症监护室查房,而低年资医生则在病房查房、处理医嘱等。下午2:45分在放射科由放射科的几位医生轮流主持血管、胸外及脏器外科的读片讨论会,包括第二天的手术病人资料、疑难病人的检查资料及近期手术过的病人的资料回放,通过医院的网络连接投放出来供大家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并由教授或教授指定的人签字执行。德国医生知识面很宽,并不单纯局限于某个方面,技术全面,很少医生仅会自己的有限手术。因而很多涉及多学科的手术都完成得很不错。血管、胸外及脏器外科的各位高年资医生虽然有所侧重,但其他手术也做得不错。而作为科室主任的Birth教授这些手术都做得非常漂亮,我们到后没几天,教授作了一个切除部分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交汇部直接成型的胰十二指肠手术,整个手术3个多小时,出血也很少。而病人的内窥镜检查、超声检查等都由科室医生自己完成。这不仅需要外科知识,还需要扎实的影像学知识和内窥镜的相关知识。同时这些检查对手术者准确快速的进行也很有帮助。
3.不同科室之间合作紧密:学习三个月,我感慨德国相关科室的紧密合作是建立在有利于病人的基础上的,对加快诊断速度、提高诊断准确率、优化治疗措施、缩短住院时间有积极的意义。每天下午2:45的读片讨论会是阅读本科室当天完成的所有患者的CT、X片等,由本科室和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和讨论,制定明确医疗措施,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倘若等报告发出再决定下一步诊治,就要延长两三天时间。若手术台上遇到什么问题,相关科室也迅速到场。我们曾见一梗阻性黄疸行PTCD穿刺引流出血急诊剖腹探查后术中臵PTCD引流,相关人员都迅速到场,很快完成了治疗项目。胃肠的不少手术尤其行腔镜手术时也常有内窥镜的相关医生携带器械进入手术室协助完成。众所周知,德国介入医学非常出色,我们最近就看了一台手术,患者3月前发现肝门区胆管癌,切除范围太大,患者无法承受,于是采用介入方法,行门静脉栓塞治疗,三个月后,患者左外叶代偿增生后行保留左外叶的余肝(右叶、左内叶及尾叶)切除,我们在慨叹教授技术高超之际,也由衷赞叹介入医生的精湛
技艺,大家通力合作,挽救了患者(32岁)年轻的生命,也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
4.医患关系平等融洽,治疗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及时快速,无需考虑经济问题。德国是经济、科技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社会医疗福利保障措施非常完善,病人不需要为经济考虑,医生也不需要去催缴费用。科里的医生告诉我们,全国所有人员每月收入的15%左右被用于缴纳各种保险等费用。全民都享有医疗等基本保险。还有些人还购买了商业保险。住院患者承担的费用非常有限,门诊也只需要承担很少的费用。卫生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病人一般在私人医生处就诊,无法解决的,再往大的医院、医疗中心输送。Birth教授告诉我们,他们收治的病人90%经由私人医生介绍来,仅有少数病人通过门诊来。所以偌大的医院,并没有国内大型医院门口常见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需要住院的病人联系好,到达后即可入院,相关科室有床位入住相关科室,若该科室没有床,医院其他科室有床就住到那儿而由相关医生安排治疗,所以我们常可以看到血管、胸外、脏器外科的手术病人来自9、10、33等病区。当然暂时没床的也可能暂时住过道,我们也经常看到过道上有加床。新接受病人的主管医师可随时与原诊治医师通过工作电话随时沟通,从不自以为是,敷衍了事,认真负责是工作基础,若病情复杂,技术设备受限制,低级医院也决不会硬撑着自己处理,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转送病人至更合适的医院,保证病人获得最好的治疗。这些都有效地保障了患者获得平等高效就医的权利,也保证了医院床位的高效运转。检查完善的病人很快就可获得治疗。我们看到有些腹腔镜手术患者因已在院外检查完备,入院当天就接受了手术。医院还要及时给患者的私人医生联系,书面告知治疗情况,以便患者的私人医生以后更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健康服务。
患者住院期间一般没有家属陪护,患者的饮食等由医院的护工负责,医院每天还为患者提供咖啡、牛奶和饮用水。而这些都包含在医疗费用之中,不像国内一人住院,全家忙乎,既浪费人力物力又不便规范化的管理服务。不管护士还是医生,对病人态度都非常友好,见了面都要向病人问好,自我介绍,离开要说再见,让人感觉很温馨,很有素质。如果患者需要,做任何检查,都有人护送过去,不需要特别打招呼。医院的过道很宽敞洁净,墙壁上常可见挂有一些好看的书画,病区还可见活动室、餐室等,也有书籍,绿色植物,到处有供病人及家属等候休息的皮质桌椅,让人感觉人文关怀真正到了位。住院患者一旦有事可通过呼叫器寻求医院工作人员的及时帮助。病区里散发着鲜花及咖啡的香味,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住院病房,倒和宾馆差不多。
我们见不到也没有听说患者无钱治病、因病致贫的现象,医生护士也不需要向患者催费等,患者上医院是接受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障服务,医生为患者服务是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二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因而医患关系非常和谐,我们从未听说什么医疗纠纷。在科里我们先后见到了多个因穿刺而发生的出血等并发症,也有术后出血再手术的,患者都坦然面对,对医生的工作也非常理解。
5.医疗设备先进、完善,紧跟时代步伐。无论是手术室各种器械,还是辅助检查的设备,都是目前非常先进的。这里的器械,轻巧、灵便、锐利,弧度合理,手感极好;手术拉钩各式各样,一般开腹手术,两个人就够了,节约了人力;有需求就有产品,如臵放引流管的穿刺器、甲状腺手术用的神经探测器等不一而足。肝胆外科手术间备有彩色多普勒,需要检查等可以随时进行。手术床也是可移动手术床,接送病人无须反复搬动,手术室内有专门的麻醉准备间,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可以在准备间内做好手术前准备,可以很快接台手术。我们专门观察了一下,最快的两台手术间隔时间不足5分钟。其麻醉复苏时间也是极短,一般手术完成就拔出气管插管了。不知道是否与药物有关。刚接受手术的患者先在麻醉复苏室恢复,麻醉师认为平稳后再转往重症监护室或病房。医院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手术间都有输液、输血的加温装臵,输入患者的液体一般都加热到41。C,手术床也有加温装臵,便于术中维护患者体温,减少对循环、体温等的影响,多方面确保患者安全。
德国之行的个人体会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医疗科技非常先进。此次德国之行确实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通过医疗交流也让德国同行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我们感觉,德国人普遍对中国缺乏了解,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很多年以前。由于曾经有部分德国人生活在社会主义的东德,可能两相比较,与西边差异较大,德国人普遍对社会主义充满憎恶,尤其来自东部的人如此,在他们心中中国应该和东德差不多。我们同来的有些医生也遇到了对中国相当不友好的医生。通过交流,我们尽可能让更多的德国人了解中国,更新他们的认识,也让他们从我们身上看到中国医生勤奋刻苦的良好作风和紧跟世界医学发展新动向、不断自我更新、创新的钻研精神。当很多德国医生了解到我们国内的医疗情况时,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的医疗水平超出了他们原来的认识。不少医生还和当地的医生建立了有效的联系。